登陆注册
2423200000069

第69章 病夫治国(9)

1982年1月,苏斯洛夫卧床接受诊查。起初医生们没有查出任何可怕的症候。后来直接在医院里发生了中风,他失去知觉,再也没有苏醒过来。脑出血的面积太大,已经没有任何希望了。

苏斯洛夫差点儿活到80岁。他能长期保持工作能力,得益于有规律的生活方式和极其沉着冷静的个性。恰佐夫院士常说,如果旁边有炸弹爆炸,苏斯洛夫也不会眨一眨眼。同时他的日子也比勃列日涅夫轻松。他没有打过仗,没有开过荒,也没有在斯大林去世后被逐出中央委员会……

医学结论中称:苏斯洛夫死于“动脉粥样硬化,更重要的是在糖尿病基础上形成的心脏和颅脑血管疾患”以及“脑干血管血液循环的急性损害”。

党的重要活动家去世之后,克格勃的工作人员都要来取走其全部档案资料,送交中央委员会总务部,由契尔年科支配。所有的人的档案资料全都遭到同样的命运,无论赫鲁晓夫、米高扬抑或其他许多人无不如此。惟独没有拿到苏斯洛夫的档案资料,其原因只不过是他根本没有任何档案资料。

1982年1月30日为他下葬。告别仪式在联盟院圆柱大厅举行,但市中心却实行一套特别的规定。我当时在位于那里的《新时代》杂志工作的热闹的普希金广场,被民警和国家安全局密集的警戒线封锁;要想前往地处“俄罗斯”电影院背后的编辑部,必须出示工作证。民众需要经过广场者,一律不予放行。

警戒线附近排满了一行行长队。民众默不作声地愤愤不平,一个站在我旁边的男子相当愤恨地说了一句:“他们是在进行彩排!”

他说得对。从苏斯洛夫去世开始,兴起了后来被称为“豪华葬礼五年计划”的风气。

政治局委员、党的监察委员会主席佩尔谢被委派为治丧委员会主席。《新时代》杂志社我所在的那个部的编辑、已故的切尔诺乌索夫是一个颇富嬉笑怒骂才智的人,他冷笑着称赞中央委员会的选择:“那有什么关系呀,阿尔维德·亚诺维奇(即佩尔谢)可是个成熟的共产党员。”

佩尔谢瘦骨嶙峋,生着一张干瘪多皱的黄脸,比苏斯洛夫的年纪更大。

1982年3月,勃列日涅夫与政治局委员们一起,被请到莫斯科艺术剧院观看一场戏剧演出,演的是当时遐迩闻名的剧作家沙特罗夫的剧本《我们必胜》。据剧院文学部主任斯梅利亚斯基回忆,为了以防万一,将一台电视机抬到了政府包厢里,因为当天第比利斯“狄纳芙”足球队参赛,可供勃列日涅夫想知道比分时使用。

克格勃的技术人员安装了功率强大的扩音器和灵敏的双耳机——勃列日涅夫听力不好。政治局候补委员们被安置在观众大厅另一面的经理包厢里。

在一片寂静中,全大厅都听见勃列日涅夫在高声地评论演出,他已经很难分清周围所发生的事情了。像所有耳聋的人一样,他并未意识到他说话的声音太高。当扮演列宁的卡利亚金出场时,勃列日涅夫问道:

“这是列宁吗?是不是应当向他打个招呼?”

坐在旁边不动声色的契尔年科安抚总书记:“不必了。”

当卡利亚金与一位工人交谈时,出现了一个严重问题。饰演工人的布尔科夫背对观众站着,勃列日涅夫听不见演员说话。他回头对葛罗米柯说:

“你能听见说的什么吗?我什么也听不清。”

勃列日涅夫离开剧场,20分钟之后才又回来。同事中有人向他介绍他错过的列宁与美国实业家哈默谈话的那场戏:

“刚才那个就是哈默。”

“哈默本人?”勃列日涅夫感到吃惊。

这时全场观众再也忍不住了,顿时哈哈大笑起来。于是莫斯科全城都哄传勃列日涅夫去莫斯艺术剧院看戏的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

勃列日涅夫对一切都无动于衷。他最亲密的助手们焦急不安。接近他的人有限,要影响他变得更困难了,而国家的情况越来越糟糕……

总书记那些一向受到纵容的心腹日子不好过。

伊诺泽姆采夫极为失望。哪怕试图多少做点儿改变都办不到。起初他相信,局部的改革也会有所裨益。他常说,必须更换领导人。他希望更为年轻和精力充沛的人能将情况扭转到需要的方向。临终之时他才明白:毫无希望,局部的改变挽救不了国家。

伊诺泽姆采夫对妻子说:“你明白吗,党是没有前途的了。它是在绝密的条件下建立的,这对沙皇制度下的环境而言很合乎逻辑。但是当它已经成为执政党之后,却仍然完全保持着那种结构。这样的党永远也不可能成功!”

伊诺泽姆采夫院士是与勃列日涅夫关系亲密的人。他被选为中央候补委员,后来又成为苏共中央委员、最高苏维埃代表。所有这一切都是得到勃列日涅夫赏识的标志,巩固了他的高级地位。在总书记身边的人之中,他几乎是被勃列日涅夫以本名和父名相称的唯一一个人。但与总书记的这种亲密关系什么也未能保障。

伊诺泽姆采夫为自己提出了一个天真的任务——让上司睁眼正视所发生的事情。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向掌握着政权的人们提出忠告。然而这个政权在70年代末业已老朽和僵化,它不复听取为自己出谋划策人的意见。

伊诺泽姆采夫60寿辰前夕,科学院向中央委员会呈文,请求授予他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然而特拉佩兹尼科夫和扎米亚京加以反对。对于洞悉机关阴谋的人而言这是一个信号:伊诺泽姆采夫已经不复受宠了。

勃列日涅夫已经病入膏肓,所以有些人急于对伊诺泽姆采夫进行报复。所有的指责都被视作政治原则的问题。伊诺泽姆采夫、阿尔巴托夫、普里马科夫各位院士被列入所谓的修正主义团伙。伊诺泽姆采夫在老广场被冠以“可口可乐”的绰号,暗示他有亲美国的感情。

这场迫害对他是致命性的。1982年8月12日他死于大面积的心肌梗塞,年仅61岁。然而莫斯科市委并未就此止步,还希望最终捣毁修正主义的巢穴。伊诺泽姆采夫院士只是头号目标,随后排上号的依次是美国和加拿大研究所所长阿尔巴托夫,东方学研究所所长普里马科夫。这些人由于与勃列日涅夫友好,这些年来实际上一直未受迫害。中央委员会机关那些人眼见勃列日涅夫即将离去,顿时感觉到了自己的力量。

当时鲍文和阿尔巴托夫在总书记助手楚卡诺夫的协助下,终于得以见到勃列日涅夫。总书记虽已病入膏肓,但对伊诺泽姆采夫仍然留有良好的记忆。

阿尔巴托夫在其回忆录中描写了这个场面。他和鲍文陈述说,莫斯科市委建立了一个委员会,准备彻底摧毁研究所,企图诋毁伊诺泽姆采夫的名声。

勃列日涅夫并没有提出额外的问题,只是问了一句:

“该给谁打电话呢?”

“格里申!”

总书记跟前的一个靠放式小桌上放着一台专门用来与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们联系的电话机。他按下按钮,立即便能接通政治局委员和书记处书记。被呼叫的人取下没有拨号盘的浅黄色电话机听筒,应声回答:

“听候您指示,列昂尼德·伊里奇。”

而且勃列日涅夫可以不取下听筒进行通话。他按下标有“格里申”的按键。格里申当即回应:

“您好,列昂尼德·伊里奇,我听候您的指示。”

勃列日涅夫说,他听说似乎围绕伊诺泽姆采夫的研究所搞了个什么案件,还成立了一个委员会进行整顿。

“那么,那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总书记想要知道。

格里申的回答谁也没有意料到:

“我不知道您说的是什么,列昂尼德·伊里奇。我完全是第一次听说那个似乎在伊诺泽姆采夫的研究所里进行侦查的委员会。”

勃列日涅夫将一根指头放到嘴唇上,惟恐按捺不住的阿尔巴托夫和鲍文说话,然后嘟哝着说:

“维克多·瓦西里耶维奇,你把这一切都查清楚。要是有谁指示找一个已经去世的人的麻烦,你就将指示撤销,然后向我报告。”

阿尔巴托夫愤怒地说:

“我从来也没想到,政治局委员竟然可以公然对总书记撒谎。”

勃列日涅夫只是微微冷笑。应当理解为,他的经验却是另有不同。

对勃列日涅夫而言,最后一次去塔什干是极为不幸的。对此,勃列日涅夫的卫士梅德韦杰夫将军曾作过详尽的叙述。

1982年3月23日勃列日涅夫正在乌兹别克。这天本来计划去一家建造“暴风雪”号宇宙飞船的工厂。可是上午又决定,勃列日涅夫不去那里了,派往该厂的卫队便撤了回来。

突然间勃列日涅夫对共和国领导人拉希多夫说:

“午饭前还有时间。我们答应过参观这个工厂,人们准备好会面,集合起来等着我们。这不好……会出问题的……人们会议论的……我们还是去吧。”

拉希多夫只有高兴的份:“当然去啦,列昂尼德·伊里奇。”

勃列日涅夫的卫队长里亚边科加以干预:“列昂尼德·伊里奇,不能去厂里了,卫队已经撤了,让他们回去可需要时间。”

勃列日涅夫严厉地回应说:

“给你15分钟,让卫队回去。”

但刚过10分钟,他就已经动身了:

“还是出发吧,你们的准备时间足够了。”

克格勃第九局的莫斯科小队及时赶到,乌兹别克的安全人员却耽延了。厂里的内部无线电转播台宣布,总书记即将莅临。大家全都放下工作,前往迎接勃列日涅夫。

在装配车间,工人们为了看清勃列日涅夫,纷纷爬上正在建造的一架飞机周围的脚手架。卫队费了很大力气制止人群。突然之间,一块巨大的木板平台经不住人们的重压轰然垮塌,朝勃列日涅夫和拉希多夫劈头盖脸砸了下来。来自第九局的个人卫队的四名军官使出难以置信的力气举起那块木板台子,用力撑住,直到当地卫队冲过来帮忙。要是军官们举不动,苏共中央总书记和乌兹别克共产党中央第一书记肯定要被压死。

谁也没有牺牲,但无论勃列日涅夫、拉希多夫还是卫队队员,全都吃了苦头。勃列日涅夫被一个圆锥形金属的角擦伤了耳朵。他被人扶起后,医生不安地问:

“列昂尼德·伊里奇,您觉得身体怎么样?您能走路吗?”

勃列日涅夫信心十足地站稳了脚跟,但说他锁骨疼。与工人们的会见取消了,勃列日涅夫被人带领着穿过人群朝出口走去。卫队长里亚边科举着手枪挤了出去。

勃列日涅夫不肯去医院,便将他送到官邸,让他躺下,进行X光检查,发现他右边的锁骨折断了。

为卧床的勃列日涅夫接通了安德罗波夫的电话。他说:

“尤拉,我在这儿的工厂里出了一件倒霉的事故。不过我求你,你在那边对任何人也不要说出事情。也不要处分谁,是我自己不对。尽管大家劝阻过我,我还是事先没打招呼就去了。”

医生们劝说勃列日涅夫立即返回莫斯科。

但第二天他需要在塔什干的庆祝大会上讲话。他留了下来,也发表了讲话。这对一个年迈而且身患重病的人而言,堪称勇敢行为。

坐在会场的塔什干人和收看乌兹别克首都转播的大批电视观众,大概会觉得勃列日涅夫头天晚上喝醉了,因为他的反应有些迟钝。只有陪同他的人知道,他的右胳膊哪怕稍微动一动,对他来说都极其痛苦,因此他不得不服用止痛药。

勃列日涅夫还在塔什干耽延了一天,为的是与共和国的各位领导人会面,向拉希多夫颁发十月革命勋章,直到这以后才离开。

在莫斯科,他被送进格拉诺夫斯基大街上的医院。他的锁骨一直未能愈合。整个说来,从塔什干回来之后,勃列日涅夫真的开始彻底衰弱了。他已不能独自从讲台上下来,不能判断台阶的高低,只好求人帮扶。克里姆林宫里用于召开中央全会的大厅,安装了专门的扶栏,以便勃列日涅夫以及其他年事已高的政治局委员能够登上讲台。设计师们接到指示,制造一种自动梯子,使其能够将勃列日涅夫送上列宁陵墓和飞机。

勃列日涅夫来到克里姆林宫,待上几个小时,便急忙离开办公室。秘书们谁的电话也不肯转接,全回答说,总书记正在主持会议。如果有人请求接见,勃列日涅夫便会不满地嘟哝说:

“干吗要见我?难道中央委员会里就我一个人工作还是怎么的?”

勃列日涅夫变成了经常对周围的一切感到不满的人,已很少愿意与谁交往。

“随着年岁的增长,”他的孙子安德烈回忆说,“他变得越来越爱生气,特别是有了后辈之后,总是嫌吵闹。我们这些孩子每天晚上都静悄悄地坐着,不敢喧哗。在我的记忆里,他对我们家的任何一个孩子都不曾特别关注,也许,仅仅最初曾经同我的表姐维卡一起消磨过一些时间。我是尤里·列昂尼多维奇·勃列日涅夫家中的第二个孩子,在我出世之前,列昂尼德·伊里奇对孙辈的爱意已经枯竭了。”

1982年9月29日,勃列日涅夫去巴库向共和国颁发列宁勋章。电视直播了勃列日涅夫在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他说话口齿不清,但观众们听出来了,他把“阿塞拜疆”说成了“阿富汗”。终于他自己也意识到有点不对头,便不再作声。后来才沮丧地高声说道:

“这可不是我的错……只好从头读起了。”

原来,所给他的讲稿完全是为另一次会晤准备的。他的助手亚历山德罗夫只好让勃列日涅夫停了下来,将另一篇讲话稿放到他面前。电视摄像机展现了全场疯狂鼓掌的镜头……

革命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副部长沃尔科戈诺夫上将回忆说,1982年10月末国防部长乌斯季诺夫请勃列日涅夫莅临苏联陆海军最高指挥人员年会。勃列日涅夫的一只胳膊由乌斯季诺夫搀扶,另一只则由端着茶杯的服务员扶着。勃列日涅夫讲了15~20分钟。他用一根手指头在讲稿上指来指去,发音含糊不清,无法明白他所说的意思。

谁第一个到来,谁就是继承人

勃列日涅夫被禁止吸烟,他所能做的就是:有时候站在那些吸烟的人旁边闻一闻烟味。

勃列日涅夫是在睡梦中去到另一个世界的,平平静静,毫无痛苦。这样逝世从来都被视作幸福。

1982年11月6日,勃列日涅夫向自己宠爱的人之一——国家广播电视委员会主席拉宾颁发社会主义劳动英雄金星奖章。现场目击者们讲述,奖章从衰弱不堪的勃列日涅夫手中掉到了地上。

这是一个征兆……

11月7日,勃列日涅夫在列宁陵墓的观礼台上坚持站立着看完阅兵式,检阅了游行队伍。傍晚又去参加招待会,发表预定的讲话。政治局委员索洛缅采夫当天晚上是最后一次见到勃列日涅夫。他们都去克里姆林宫参加节日招待会。电梯很小,索洛缅采夫决定让勃列日涅夫先上。但后者提出:

“没什么,米沙,咱们一块儿上好不好?”

“您先上吧,列昂尼德·伊里奇,我随后再上。”

“不,一块儿走吧。”

第三个走进电梯的是一名卫士。据索洛缅采夫称,勃列日涅夫看上去精神抖擞,高高兴兴。

他甚至给主治医生放假过节,吩咐其好好休息。晚上他去了扎维多沃。他自己并没有开枪射击,但很开心地看着其他人打猎。

同类推荐
  • 隋唐大侠传

    隋唐大侠传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我之大者,覆雨翻云。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不反抗,我会死的!所以我成大侠了……
  • 朱元璋是怎么炼成的

    朱元璋是怎么炼成的

    驱除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扫灭群雄,收复失去四百年的幽云十六州,天下一统!其赫赫文治武功,不输唐宗宋祖,其人便是朱元璋!且看朱元璋是怎么炼成的?
  • 大唐客

    大唐客

    一个副教授穿越到了唐朝,一开始以孩童的身体成年人的思想只想在暗处积累势力等待回家,可是慢慢长大后,发现女皇成了迷妹,未来皇帝成了跟班,这个如何是好?...
  • 唐史

    唐史

    “蔡东藩中华史”系列是蔡东藩所著历史演义的白话版,全书浩浩一千余回,写尽几度春秋,上起秦始皇,下至1920年,共记述了2166年的历史,共计11部1040回,约604万字。其内容跨越时间之长、人物之众、篇制之巨,堪称历史演义之最。被人誉为“一代史家,千秋神笔”。
  • 苏德争锋(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苏德争锋(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本书综合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解密资料,在有关专家和部门的指导下,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进程为线索,贯穿了大战的主要历史时期、主要战场战役和主要军政人物,全景式展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恢宏画卷。
热门推荐
  • 繁繁木木即成安

    繁繁木木即成安

    顾成安为国受伤对外谎称中毒,宁苡心急如焚,尧国太子易枳却带着“解药”引诱宁苡离开顾成安。远赴异国,被逼喂下无痕草。彼时宸尧两国大战,宸安大捷,抱得妻归,从头再来。遇见宁苡之前,顾成安也想,做个皇帝也没什么不好,只是累一点,孤独一点。遇见宁苡之后,他不愿她被困在深宫里,更不想让她受了委屈。“宁负这江山,也绝不负木木。”——顾成安
  • 云外仙境

    云外仙境

    天外来客的入侵,神奇绚丽的战场,鬼神莫测之力,方寸乾坤之功,天外陨石落地,奇人异事出现,跨越千年的最终决战即将开始。
  • 暴走吧,司命君!

    暴走吧,司命君!

    新文《奈何总裁要娶我》已发,快来看~“悠悠,我有个大胆的想法!”“滚远点,再碰我就写死你哦!”被一脚踹落诛仙台后成为一名扑街作家,程悠悠每天都想着怎么一炮而红。奈何遇到个狂躁癌晚期的霸道总裁,每天缠着她,黏着她,烦死她!还想……那个谁?当年踹落诛仙台的仇,是不是应该报一报了?
  • 请到村里洗桑拿

    请到村里洗桑拿

    入夜,从北京打工回来的合理提着一个包进了村主任家。佛争一炷香,人争一口气。他想在村里建一个桑拿中心。村主任说,合理,你要建洗澡堂子就建洗澡堂子呗,建什么桑拿中心,把我都弄糊涂了。合理说,主任,这桑拿与洗澡不一样。村主任说,一样,不都是洗光屁股?不过是换了个洋说法。你想建就建,不用请示我。村主任爱用请示这个词,显得庄重,气派。村主任是一方的神,大到计划生育宅基地,小到吃喝拉撒睡,人家都有权管哩。主任,不给你请示能行?你得给我找地方呀。我总不能建在半天空里吧。
  • 半晨暮月

    半晨暮月

    缘分只定今生,因果可以受千百世的轮回。一段时隔千年的重逢。却注定要受最后一场宿命的安排。暮晨,日月交替间的晨光,注定转瞬即逝。月半,月满人圆,月半却注定有一半缺憾。吴暮晨和江月半在大学毕业季相遇相恋。当得知自己没有余生去爱江月半之时,吴暮晨以不爱之名与江月半分了手,死后将自己的眼角膜捐给因玩世不恭车祸失明的董睿泽,希望能替自己再见江月半。以为吴暮晨是真的不在爱自己江月半,伤心欲绝,独自逃离了这个有吴暮晨影子和回忆的城市。而小江月半五岁的董睿泽重见光明,找到了江月半,并爱上了这个心如月光一样清透的女人。当江月半得知吴暮晨离开自己的原因,她将何去何从,又是否会接受这个有着吴暮晨眼睛的董睿泽……
  • 容斋随笔(精粹)

    容斋随笔(精粹)

    《容斋随笔》是南宋著名学者洪迈穷四十余年之功撰写而成的一部史料笔记。该书与沈括的《梦溪笔谈》、王应麟的《困学纪闻》,并称宋代颇具学术价值的“三大笔记著作”。《容斋随笔》共5集74卷1220则,内容严谨博大,从诗词文翰到典章制度,再到医卜星历,无所不包,堪称有宋以来的百科全书。其考证辨析之确切,议论评价之精当,备受后世学人称道,被后世史学家公认为研究宋代历史的必读之书。后人更将《容斋随笔》中有关诗歌部分,辑为《容斋诗话》。本书分别从原文、注释、译文、评析四大方面进行了全新的解读,内容丰富,方便读者阅读和理解。
  • 神间鬼府

    神间鬼府

    神有神使,鬼有鬼差,一人独立,见人世千载,一人堕回,许三生有幸
  • 媚骨生烟

    媚骨生烟

    一朝穿越成了国公府嫡女又多了一道赐婚圣旨虽然皮囊变成了少女模样却也是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的好样子她这一来便是风云突变想是来替原主“讨债”的
  • 遥望那些年

    遥望那些年

    当现实和爱情发生冲突的时候,是突围?还是沉默,还是无奈?也许还有更好的选择......一段让人心酸的爱情故事,这里没有YY,只有最平淡的语言,是否能引起你们内心珍藏的最纯真的、质朴的那段记忆......面对自己最爱的人,最爱自己的人,究竟该如何抉择?三个怀揣不同目的的女人,究竟该如何应对?善良的软弱,是不是真的就是一种伤害?面对抉择,你该怎么做?
  • 冷厉卿少,别傲娇!

    冷厉卿少,别傲娇!

    初见时他是一只猪,她本以为他是一只特别聪明的猪,没想到他竟是一个人,还是她几万年前深爱着的那个人!醒来时没有记忆,过了几年才发现自己的记忆是被封印的!当她重拾记忆,亲人好友却都不在了,唯有他一人还在。作为无净之灵,成为镇魂紫星的主人,就注定要经历失去的痛苦。不过,现在她又有了值得深交的好朋友,还有他。或许,结局的结局,自己并不孤单。【1V1,不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