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2500000023

第23章 内心镇静,平抑情绪后再接电话

第三章20 内心镇静,平抑情绪后再接电话

有些年轻的电话销售人员因为刚踏入社会,不熟悉周围的工作环境而产生紧张心情,当电话铃声一响,一接起电话便急急忙忙、含糊不清地说了一堆,这样一来可能常使对方弄不清楚他想表达的是什么意思。有些人是急性子,电话来了,急忙放下手上的工作,三步并作两步地马上去接听电话,喘息着匆匆报上自己的姓名及公司名号,对方可能会以为自己打错了电话。

李明是一家公司的电话销售人员,在他上班的第一天早上,他的电话响了。他心想这是自己工作后所接的第一个电话,一定要好好表现。因此,他急忙放下手中的文件抓起话筒,一口气说了下面一堆话:

李明:“喂,您好,我是宏图公司的李明,很高兴能接到您的电话,请问我能帮你做点什么吗?您知道,我们公司在……”

客户:“喂,我找……”客户就是没能插上一句话,最后无奈之下大吼一声,“我找的是宏图公司,不是黄图公司!”

李明总算听见了,忙说了声:“是宏图啊,没错,你们在这个城市绝对找不出第二家来……”

客户:“什么呀,骗子!”对方“啪”的一声挂断了电话。

李明愣住了,心里还觉得冤呢。下午,部门主管就找李明谈话了,他先让李明说一下公司名称。然后告诉李明早上就是因为他的一通电话,客户和公司的一笔大生意吹了。鉴于李明刚工作,只罚半月工资。

李明回去左思右想,终于明白了,由于急于求成,他的发音极不准确,怪不得客户说那番话。加之他不给客户说话的余地,所以就把那么好的一笔生意给丢了。李明只有长吁短叹的份了。后来,他每次打电话或接电话时都先深呼吸一下,理清头绪再说话,当然再也没出现过第一次接电话时的那种情况了。

为了避免发生这种不必要的误会及错误,拿起听筒不要先急着讲话,先深呼吸,缓和一下情绪,让脑子清醒,理清思路,再大方地面对问题。此外,为了避免对方听错自己的话,最好一句一句慢慢地说。唯有正确地传达资料,才能达到电话销售的良好效果。

如果电话铃响起时,你和同事正在聊天,最好过三秒钟再接电话,让情绪恢复正常,转换一下心情。因为和同事交谈时,接听电话后所发出的第一声,容易给人慵懒闲散的感觉。如果是和同事大声辩论时,电话中的声调也自然变得怒不可遏,以如此的心情去接听电话,很容易给对方带来不愉快,或给对方留下不好的印象。尤其边谈笑边接电话,在商业电话的应对上是十分失礼的。所以,电话一响就要终止谈话,等待三秒钟,做个深呼吸,把心情调适过来后再去接听,这样给人的感觉就是专心去接听电话。

所以,如果你的情绪不平稳、不镇定,那么在接电话之前请先平抑自己的情绪。

细节演练

你有没有和同事眉飞色舞的聊天,当电话铃响之后,你立即去接电话?

同类推荐
  • 李嘉诚的投资智慧

    李嘉诚的投资智慧

    《李嘉诚的投资智慧》围绕李嘉诚一生的投资故事展开,从投资策略、投资眼光、投资机会、投资风险、投资理念、投资原则、投资方法、投资方向等八个方面,系统总结梳理了李嘉诚的投资理念与技巧。《李嘉诚的投资智慧》不是一本描述李嘉诚如何发家的记录史,而是一本真真正正剖析李嘉诚内在投资方法和技巧的实用参考。
  • 优秀员工九商树

    优秀员工九商树

    如果你想要在职场中脱颖而出,让自己成为一个公司不可或缺的人,需要的不仅仅是出色的工作能力,还必须具有工作能力以外的成功素质,比如良好的道德素质、健康的身心,等等。也许你认为成功的素质对于你来说只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很难找到一个真正提升自己的方法,那么现在,你将会在《优秀员工九商树》《优秀员工九商树》中找到答案,《优秀员工九商树》将为你的职业之树找到汲取养分的途径。
  • 私营企业决胜市场要懂的200条锦囊妙计

    私营企业决胜市场要懂的200条锦囊妙计

    中国的私营公司不是不能做大做强,而是中国的私营公司只要做大做强,成本就很可能失控,而造成企业后续经营困境。中国的私营公司如要做大做强,在过程中就必须“控制成本、精益求精”。经济学家郎咸平如是说。凡禹编著的《私营企业决胜市场要懂的200条锦囊妙计(成功金版)》基于大量私营公司成长和发展成功的经典案例,全景式地论述私营公司做大做强的黄金法则——从私营公司的创立到发展、从市场到营销、从人才到管理、从危机处理到经营方略……《私营企业决胜市场要懂的200条锦囊妙计(成功金版)》深入浅出地分析了私营公司决胜未来,创造长续发展可能的各个层面,解决了私营公司的领导者在经营公司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诸多问题。
  • 沟通力就是执行力

    沟通力就是执行力

    多数管理者对于执行力存在误区,认为只要自己和下属具备做事的能力(思路、技术等方面),就能提升团队的执行力。事实上,要想使团队具备强大的执行力,通畅沟通比做事更为重要,因为通畅沟通让执行更加迅速,并且通畅沟通也能增强团队凝聚力、合作协调性、保持目标一致性、有效节省时间成本,从而真正地提高执行力。本书是作者对众多知名企业深入考察和研究,并结合大量实际案例,总结出的一套系统性方法。
  • 卓越团队的人才经营

    卓越团队的人才经营

    本书中的所有内容,是针对企业管理的各种状况,针对企业的人才经营并以服务于各级管理者而写成的。书中的各部分内容,或多或少都能够反映出当今企业管理者所面临的境况。任何一个章节,即使是很不起眼的一段文字,或者是那些看似琐碎的处方建议,都可以为每一个管理者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
热门推荐
  • 吻安,我的男神

    吻安,我的男神

    他设计了一场完美的婚礼,她却逃婚了。再相见,他成了她最贴心的长腿叔叔,对她无限包容,无限溺宠。当她一颗心都放在他身上表白时,他却离她而去。薄承天:她命中注定是我的女人。薄瑾瑜:哥!她是我的命运!当亲情遇到爱情,一切才刚刚开始……
  • 佛说坏相金刚陀罗尼经

    佛说坏相金刚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近距离接触陈佩斯

    近距离接触陈佩斯

    众所周知,陈佩斯是家喻户晓的喜剧明星,却很少有人知道,陈佩斯自诩小学毕业,并没有上过任何专业艺术学校。可是,受上海戏剧学院邀请,他的喜剧实践经验和理论展示,居然走进了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的艺术圣殿,并由他指导大学生们实践和体验陈氏喜剧的风格。此举不但受到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师生们的认同和赞许,同时还得到戏剧界同仁们的认可和推崇。从喜剧小品到电影、电视,再到舞台喜剧的升华,用他自己的话说:演小品不过瘾、也太麻烦;演电影门坎儿高、太繁琐;演电视剧周期长、运作难。
  • 故事会(2017年10月上)

    故事会(2017年10月上)

    《故事会》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从1984年开始,《故事会》由双月刊改为月刊,2003年11月份开始试行半月刊,2007年正式改为半月刊。现分为红、绿两版,其中红版为上半月刊,绿版为下半月刊。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瀛海录之盛世长歌

    瀛海录之盛世长歌

    我真的不会写作品介绍,反正就是一个女人的嫉妒引发的血案。惨被灭门的小姑娘换个身份来复仇,一路被追杀,也一路有青梅竹马的师兄和有情有义的姐姐守护,就这样。
  • 不必拼狠劲,姐有洞察力:职场女性最讨巧的升职术

    不必拼狠劲,姐有洞察力:职场女性最讨巧的升职术

    13年前,它只是一个概念,我开始了观察成功的女性,发现了一个共同的特质——职场女性奋斗靠巧劲。要知道,光凭直觉敏锐还不行,只有上升到洞察力,往往最先洞察人心和先机,因而他们年纪轻轻就取得了非凡的业绩。
  • 盗墓手卷之邪王宗陵

    盗墓手卷之邪王宗陵

    一个没落的风水世家,一段稀奇古怪的故事,一件时隔多年的疑案。引出了一个难以置信的历史真相。林忠为了查明那个真相,开始了盗墓的生涯,一系列的异变,一场场生死考验,四个年轻人在幽暗的山路上艰难地挣扎。他们能否找到当年的线索?能否解开那个尘封多年的谜题……风水秘术,盗墓秘法,探险奇闻……尽在盗墓手卷呈现……
  • 来世是否记得今生

    来世是否记得今生

    ??盛夏望着某人打球的背影,在想,她到底是什么时候喜欢上他的呢。她突然想起以前问过妈妈的问题。柳书绵想了想,“喜欢是什么啊?喜欢可能就是看到些好玩的事都想跟他分享,甚至是平常的小事也想告诉他……等我们小小长大了,遇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人,我们小小啊就理解了。”后来,遇到的那个人,他说:“盛夏,顾家就是你的家”“盛小姐,可以给个机会吗?变成你男人的机会。”“顾太太,谢谢你来到我身边。”而他们的缘分其实不止于这里?每个开始,毕竟都只是续篇……
  • 足迹:代兆民作品选

    足迹:代兆民作品选

    作者曾在变电运行维护一线工作20年,亲身经历了基层电网企业这段不平凡的历程。 本书稿是山东电网德州供电公司宣传干事发表在报刊上的新闻和文学作品选,记录了几代基层供电企业员工跟随自己的企业,在改革大潮中,承前启后,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同时反映了基层电网企业改革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