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86300000031

第31章 张衡

张衡(78—139),东汉科学家、文学家。宇平子,河南南阳西鄂(今南阳石桥镇)人。曾在京师洛阳,就读于太学,研究文学和科学。曾两度执管天文的太史令。精通天文历算。创制世界上最早利用水力转动的浑天仪和测定地震方位的候风地动仪。观测和记录了中原地区能看到的2500颗星,并且绘制中国第一幅较完备的星图。此外,还制造有指南车、自动记里鼓车和飞行数里的木鸟。天文著作有《灵宪》,文学作品有《二京赋》、《归田赋》、《四愁诗》等。明人辑有《张河间集》。

下面就是张衡科学研究的故事。

张衡17岁那年,离开家乡,先后到了长安和洛阳,在太学里用功读书。当时洛阳和长安都是很繁华的城市,城里的王公贵族过的是骄奢淫逸的生活。张衡对这些都看不惯。他写了两篇文学作品《西京赋》和《东京赋》,讽刺这种现象。据说他为了写这两篇作品,经过深思熟虑,反复修改,前后一共花了10年工夫,可见他文学创作的态度是很认真严肃的。

但是张衡的特长还不是文学,他特别爱好数学和天文学。朝廷听说张衡是个有学问的人,召他到京里做官,先是在宫里做郎中,后来,担任了太史令,叫他负责观察天文。这个工作正好符合他研究的兴趣。

经过他的观察研究,他断定地球是圆的,月亮是借太阳的照射才反射出光来。他还认为天好像鸡蛋壳,包在地的外面;地好像鸡蛋黄,在天的中间。这种学说虽然不完全精确,但在1800多年以前,能说出这种科学见解来,不能不为后来的天文学家钦佩。

不仅如此,张衡还用铜制造了一种测量天文的仪器,叫做“浑天仪”。上面记录着日月星辰等天文的现象,他设法利用水力来转动这种仪器。据说什么星从东方升起来,什么星向西方落下去,都能在浑天仪上看得清清楚楚。

那个时期,经常发生地震。有时候一年一次,也有一年两次。发生一次大地震,就影响到好几十个郡,城墙、房屋发生倒塌倒塌(tā):(建筑物)倒下来。,还死伤许多人畜。

当时的封建帝王和一般人都把地震看做是不吉利的征兆,有的还趁机宣传迷信,欺骗人民。

但是,张衡却不信神,不信邪,他对记录下来的地震现象进行了细心地考察研究,发明了一个测报地震的仪器,叫做“地动仪”。

地动仪是用青铜制造的,形状有点像一个酒坛,四围刻铸着8条龙,龙头向8个方向伸着。每条龙的嘴里含了一颗小钢球;龙头下面,蹲了一个铜制的蛤蟆,对准龙头张着嘴。哪个方向发生了地震,那个方向的龙嘴就会自动张开来,把铜球吐出。铜球掉在蛤蟆的嘴里,发出响亮的声音,就给人发出地震的警报。

公元138年2月的一天,张衡的地动仪正对西方的龙嘴突然张开来,吐出了钢球。按照张衡的设计,这就是报告西部发生了地震。

可是,那一天洛阳一点也没有地震的迹象,也没有听说附近有哪儿发生了地震。因此,大伙儿议论纷纷,都说张衡的地动仪是骗人的玩意儿,甚至有人说他有意造谣生事。

过了几天,有人骑着快马来向朝廷报告,离洛阳1000多里的金城、陇西一带发生了大地震,大伙这才信服张衡的地动仪。

可是在那个时候,朝廷掌权的全是宦官或是外戚,像张衡这样有才能的人不但不被重用,反而被打击排挤。张衡做侍中的时候,因为与皇帝接近,宦官怕张衡在皇帝面前揭他们的短,就在皇帝面前讲张衡很多坏话。因此,他被调出了京城,到河间去当国相。

公元139年,张衡病逝,享年61岁。他在我国科学史和世界科学史上都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同类推荐
  • 老烟台风情

    老烟台风情

    本书记录了烟台历史的片片断断,这些从不同的侧面反映烟台历史的文章,均是从烟台浩瀚的历史海洋中“垂钓”上来的。我们不要小看了文章中介绍的只是某一条街、某一座建筑、某一件文物、某一幅古画、某一处遗址、某一个老字号、某一段往事和传说,这些都是历史的印记,不但对当代人有意义,对未来更有意义。
  • 列女传

    列女传

    中国古代妇女史,也是一部指导女性言行的书。《来自星星的你》都教授推荐、《拥抱太阳的月亮》推荐。
  • 暗杀风云王亚樵

    暗杀风云王亚樵

    王亚樵的故事虽很多,也很精彩,但由于此人背景复杂,行动神出鬼没,飘忽不定,所以多年来,他的生平事迹始终鲜为人知。当时,世人对他的评价就众说纷纭,褒贬不一,因多夹杂着国民党和日本侵略者的言论,故而毁多于誉。于是,“支那魔鬼”、“名人克星”、“暗杀大王”、“领袖公敌”等便成了他特有的绰号。然而,远在千里之外西北高坡的某孔窑洞里,一个伟人用他那特有的浓重的湖南口音给了他一个相反的说法,说他“杀敌无罪,抗日有功。小节欠检点,大事不糊涂”。这无疑是对王亚樵一生言行操守、是非功过最为公正的评断了。
  • 苦命皇帝:明思宗

    苦命皇帝:明思宗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苦命皇帝明思宗》生动介绍了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的凄惨一生。本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沉浮神州:段祺瑞军政生涯

    沉浮神州:段祺瑞军政生涯

    本书的主角是段祺瑞,但他并非一个孤零零的人。写段祺瑞不能不写孙中山,不能不写袁世凯,不能不写冯国璋、黎元洪、徐世昌、张作霖、曹锟、吴佩孚,不能不写北洋军阀政府。这些都是历史人物和事件,写历史人物和事件不能绕过历史。因此,作为本书序幕的题引当然应当从历史开局——历史是已经过去了的时空;历史是已经过去了的人物和事件。
热门推荐
  • 月下(民国女作家小说典藏文库)

    月下(民国女作家小说典藏文库)

    《月下》是冯铿的中短篇小说集。冯铿是民国一位早逝的女作家,其作品为数不多,但都是精品,在当时发表皆轰动一时,本书精选了冯铿作品中的经典,包括《一个可怜的女子》《月下》《从日午到夜午》《默思》《风雨》《海滨》《开学日》《夏夜的玫瑰》《觉悟》等小说作品。
  • 伊索寓言(下)

    伊索寓言(下)

    《伊索寓言》是古希腊民间流传的讽喻故事,经过后人的不断加工,终成现在流传的故事形式。从该作品的内容来看,其时间跨度很大,内容多是来自民间的传说。大多是动物故事,以动物为喻,所反映的多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广大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及其智慧。
  • 卓越小公司的成功商道

    卓越小公司的成功商道

    暴利时代早已离我们远去,留给商人们的只能是一丝美好的回忆。而微利时代的特色似乎正日益渲染在我们的周围,随之而起的是企业的发展困境、停滞、危机、甚至消亡。这样就把原本生存在夹缝之中但正“含苞待放”的小公司理所应当地推向了微利时代下商业危机的最前沿。微利时代的商业战场上充满变数和未知,而中小企业的跨越之路上更足充满坎坷与荆棘。如何使小公司摆脱困境的束缚、卸掉危机的枷锁,摸准发展的脉门足每一位经营者都苫苦苦寻觅的“航标”。企业管理学家曾说:“站在高处找榜样,足小公司的明智选择。”当今国内外一些卓越的小公司在历经风雨后却依然屹立不倒,在经过激烈的竞争搏杀中却人步走向成功,通过分析总结后我们得知:走高度专业化的发展道路,人力打造自创品牌,研发应用最新科技,不断培养并提高创新能力等足他们共同的特点,这正足经营者们梦寐以求的答案,也是小公司止向卓越商道的路标。
  • 百国大使谈中国1

    百国大使谈中国1

    本书通过各国驻华大使从中国历史演进的时间维度和纵观世界发展的空间维度的全方位探讨,期待求解中国未来的发展趋势,世界眼中的中国,以及全球共同面临的和平、环境、资源、一体化等国际问题。采访对象包括中东地区、欧洲地区、大洋洲地区和拉丁美洲地区的现任级前任驻华大使。文明,犹如生命,有它的起源和归宿。中华民族的文明,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从未间断过的文明。这是它的韧性。韧,可以使之不毁;刚,可以使之崛起。厚积薄发的中国,刚柔相济,当下正在上演着大国的崛起。中国的崛起,打破了西方世界的既有秩序,重塑了新兴世界的发展框架。
  • 浴火重生:毒医小魔妃

    浴火重生:毒医小魔妃

    不能修炼?无法感应魔法元素?胆小如鼠?重生异世的叶云舒,一醒来就发现自己头上顶了如此多的标签。真是瞎了他们的狗眼!面对族人欺辱,歹人迫害,放出神兽碾死都算是轻的。拥有自然魔法的传承,救人杀人,全在一念之间。一个有着血海深仇,一个有着迷离身世;当桀骜腹黑的他,遇上古灵精怪的她,谁会被谁驯服?
  • 读者最喜爱的经典散文

    读者最喜爱的经典散文

    为了让广大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佳的阅读效果。我们遴选出近200篇为广大读者所熟知的中外 散文名篇。本书选文作者多为名家。中国作家中有蜚声中外的现代散文家鲁迅、朱自清、周作人、梁实秋 、丰子恺等,当代散文家季羡林、刘白羽、秦牧、贾平凹等;外国作家中既有享誉世界的大文豪。如萧伯 纳、纪伯伦、雨果等,又有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如聂鲁达、川端康成等。《读者最喜爱的经典散文》将 不同国家、不同时代、不同流派的作家作品兼收并蓄,力求满足各方面读者的阅读需求。
  • 皇后授受不亲(全本)

    皇后授受不亲(全本)

    一次穿越,将她带回历史上没有出现过的古国,女扮男装,混迹江湖一次偶然,他与她义结金兰,他以为她是男儿之身,却仍然梦牵魂绕她是皇后,倾国倾城,对皇上用情至深,却因为是太后指婚而孤苦伶仃他是皇帝,玉树临风,至高无上,却爱上自己的臣子——义结金兰的兄弟他是神秘的公子,整日遮面,却也是令后宫妃子嫉妒的谣言中的“皇帝的男宠”,为此,他甚至历尽人间冷暖他待人不假颜色,带领内廷侍卫,却在暗中对他青睐有加,甚至愿意自降品级随他一起边关就任新文:http://m.pgsk.com/a/119768/(bl小白)
  • 转世暗号(卫斯理珍藏版)

    转世暗号(卫斯理珍藏版)

    一封并无署名的信,只画有三个诡异的图案──手掌、铜铃、花。这个暗号,唤起卫斯理封藏已久的童年记忆。当年,他最祟敬的七叔「卫七」带了一个奇怪的大盒子回家,盒内收藏了一个跟喇嘛教以至跟世界局势有着莫大关係的秘密,七叔却忽然在某一天,带着这个盒子神秘消失,从此音讯全无。而手掌、铜铃、花,就是当年那个盒子内收藏的三件物件。然而,世界上知道这个秘密的人,少之又少。那么,这封信究竟是谁发出的?又有什么目的?卫斯理最终能否解得开这个暗号所隐藏着的神秘信息?
  • 读三十六计悟做事之技

    读三十六计悟做事之技

    聪明人与糊涂人做事的区别在于:前者用脑子做事,懂得谋事与谋势;后者为做事而做事,光做不想。国魏救赵——从痒处动手,在要害楔钉;以逸待劳——精力越充沛,胜算就越大;笑里藏刀——不妨以柔制人,谈笑决断大事;借尸还魂——善于借力,会借者赢;金蝉脱壳——留住退路,才有生路;指桑骂槐——间接暗示,恰到好处;苦肉计——能吃第一等苦,乃能做大事。
  • 我在等你长大天

    我在等你长大天

    “我比你大三岁”“没关系,女大三抱金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