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67100000012

第12章 稳定压倒一切:美联储的三大使命(2)

美联储虽然拒绝了对该公司施救,但却考虑到了由于该公司倒闭可能会引发其他商业票据发行人不能发行新债以偿还旧债,从而会引发一系列公司倒闭,最终会进一步引发全面的金融危机的局面。

因为市场对其他类似公司的财务状况并不清楚,所以并不知道该事件是共同的问题还是个案管理因素造成,这样对其他公司财务的怀疑会徒增。此外,坏消息会环绕滨州公司的债权人与信贷者。滨州公司的债权人非常集中,因此它的倒闭会对债权人造成重大损失,债权人面临流动性与清偿性问题,这些问题一旦发生,会对整个商业票据市场造成致命打击。

鉴于形势,美联储纽约分行最终决定,要求大型银行对商业票据发行的客户提供贷款支持,同时美联储承诺通过贴现窗口对这些银行提供信贷支持。

美联储开出了要求和条件,银行家开始纷纷开放贷款窗口,它们自身也能够因此得到贴现窗口5.75亿美元的贷款支持。同时,在6月22日,美联储决定暂停执行Q条例的10万美元存款以上的利率限制,此举意在吸引资金流向银行体系,以便让银行体系能够有充足的资金面对商业票据市场动荡后带来的巨大融资需求。

这之后,美联储照会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以及联邦住房贷款银行理事会,要求他们采取协同行动。美联储将通过公开市场向金融市场提供了大量流动性,从6月17日到7月15日,美国政府债券持有量从578亿美元增加到588亿美元,最终,美联储通过提供大量流动性,避免了商业票据市场的彻底崩溃,使其能够正常的运转。这场“最后贷款人行动”

可以说是保证了货币市场每一个重要部门的正常运行。

再来看看在1987年美国股灾当中,美联储作为最后贷款人采取的措施。

1987年10月,美国发生了百年以来最为剧烈的股市动荡。10月1日至19日,道琼斯工业股市价蒸发了43%的市值,使美国财富缩水接近1万亿美元。

这起股市下跌己经超过历史上的最大值a。无论是价格还是交易量都在那天创下纪录。10月19日发生的股市崩溃,是前面股市泡沫的一个必然结果。

1982年8月道琼斯工业股从776涨到1987年8月的2722点。世界其他工业国家,例如日本、德国、英国等国家的股市同期也出现了上涨,但上涨幅度远远低于美国。

事实上这次股市下滑早在8月就已经开始,10月12日股市下滑趋势开始加强;10月14-19日,道琼斯工业股下跌760多点,下跌幅度超过30%;10月19日,美国股市下跌幅度达到43%的历史峰值,这次下跌载入了美国历史,它就是著名的黑色星期一。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促成了这次股市崩盘呢?

根据美国审计署后来的研究报告显示,这次股灾的原因,包含了政治、经济、心理以及计算机交易体系在内的许多因素,可以说是由这些因素共同促成的。

a即1929年10月28与29日的华尔街崩盘。

其中包括通胀率重新上涨的市场预期、美元贬值、利率上升导致债券比股票更具竞争力、外国投资者信心的逐渐丧失、对近期美国公司盈利性的悲观情绪的上升、日本与德国不愿意刺激它们经济的增长、联邦政府预算赤字的关切以及其他一些成分,结果是大家竞相出售股票以赶在价格进一步下降前实现盈利,而这一切结合起来,便拉开了这次股市灾难的序幕。

此外,与计算机联系的交易战略加强了这种市场气氛,从而导致竞相抛售股票的崩盘结果。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利率因素,利率上升是导致市场崩溃一个主要原因。

纽约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1987年7月19日-1988年1月19日)。

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一月

长期利率上升开始于1982年8月11日,标志性事件是政府财政部债券收益率被更定为8%。到了10月19日早晨,这个长期利率就已经飙升到了10.5%。

长期利率的上升,使得投资者将资金从股市转移到其他金融市场。

而在短期利率方面,9月4日美联储将贴现利率从5.5%提高至6%,联邦基金利率从8月11日的6.5%一下调升至10月19日的7.6%,优惠利率同期从8.25%上升到9.75%。货币供给量在9-10月期间,从12个月前9.8%的增长率下降至4.2%,这些数据都显示了高利率的存在,直接危及到了股市的流动性。

然而这次股市大崩溃并没有产生20世纪30年代那样的大萧条,美国的金融机构以及企业也没有多少倒闭,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首先,美联储有的放矢地迅速行动,确保了美国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转,这是最主要的原因。新上台的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似乎早就预见到了美国股市将要崩盘,他指示美联储的工作人员组成危机应急小组,专门研究纽约股市崩溃时期的紧急应对策略。正是这个对策使得纽约股市崩溃时,美联储能够迅速行动起来,作为最后贷款人向市场提供了大量流动性。正如最后贷款人古典理论所言,10月20日纽约股市正式营业之前的15分钟,美联储主席对外宣告:“与我国中央银行的义务持续一致的是,我今天在此确信美联储随时准备提供流动性支持我国的经济与金融体系”。格林斯潘的这个宣告消除了市场对于19日股市崩溃所带来的常规性恐慌,这种恐慌主要是对美联储政策以及美国金融体系接下来发展状态的不确定性,格林斯潘将它扼杀在了摇篮里。

其次,美联储为应对危机制定了许多相应的工作。一方面通过公开市场与贴现窗口向金融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照会货币中心的大型银行等金融机构,向他们陈述美联储关于纽约股市崩溃给美国金融体系以及经济所带来的潜在威胁,并鼓励他们向其证券公司客户自由提供贷款以支持保证金付款以及清算要求。如1970年那样,美联储承诺向货币中心银行提供信贷支持。到10月21日为止,这些银行切实做到了美联储提出的要求,向证券公司及个人交易市场提供了77亿美元的贷款,同时,由于从美联储得到贴现信贷,导致这些银行在11月4日储备维护期的超额储备出现了超常的高涨,资产余额达到了16亿美元,因此到了20日,证券市场没有出现进一步的震荡,市场在20日这天开始回暖,道琼斯工业股上升了大约100多点,交易量为6.08亿股,为了维持这个势头,美联储通过公开市场交易,在9月份47.02亿美元基础之上,新注入了38.31亿美元。

另外一方面,美联储中止管理纽约分行给交易商贷放证券的有关规定的执行,即放松了纽约分行证券信贷的规模与条件,以及延长美联邦储备大额支付清算体系的营业时间。

最后,美联储配合救援行动,下调联邦基金利率80个基本点,以此作为成功应对危机的总结。

然而有些时候,美联储作为最后贷款人,在危机来临时所采取的拯救措施也不一定是合适的。1998年对LTCM公司的拯救行动,就使美联储受谴责。

LTCM公司是美国最大的对冲基金之一,其创始人是被称为点石成金的华尔街债券之父约翰·麦瑞威瑟,同时一些著名的经济学家以及官员亦聚在该公司旗下,如199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C·默顿同迈伦·休斯,前美联储副主席大卫·莫里斯,以及前所罗门兄弟公司债券交易部主管罗森菲尔德。

对冲基金的特点是采取奖励性的佣金(通常占15%-20%),基金投资于多种资产,只做多头的基金,利用杠杆效应或利用各种套利技术牟利。

格林斯潘界定对冲基金是一家通过将客户限定于少数十分老练而富裕的个体,组织安排他们避开管制,以追求大量金融工具投资和交易运用下的高回报率的共同基金。

LTCM的确是一家这样的公司,1994年创立,初始资本50亿美元,各大金融机构借入1200亿美元,最高交易额高达12500亿美元。

在1994-1997年间业绩辉煌,每年投资回报分别为28.5%、42.8%、40.8%、17%,1997年,1美元分派2.82美元红利。随后,LTCM将业务投向一些新的领域,如股票和商业抵押,以及新兴地区市场,如俄罗斯、巴西等地。

1998年俄罗斯金融危机爆发,8月宣布卢布贬值,停止国债交易,并冻结国外投资者贷款偿还期90天,投资者从新兴市场和较落后国家的有价证券撤资转持低风险高质量的美国和德国政府公债,大量资金涌入美国和德国公债价格迅速上涨,利率不断下降,全球借贷利差急剧加麦伦·休斯和罗伯特·C·默顿皆为LTCM主要发起人。

大,由于LTCM的风险分散是地域性而非战略性,故而在8月21日这天损失了5.5亿美元,8月31日,净资产下降至23亿美元,遭受了惨痛的损失。

在整件事情当中,美联储所做的事情包括:

1.1998年9月初,LTCM合伙人与美联储官员接触,通报所处的困境,以及与投资公司商谈计划,募集新资本。

2.1998年9月19日,纽约联储银行行长向美联储主席通报,LTCM的状况正在恶化,募集资本的努力已告失败,联储局派遣工作小组到LTCM。

1998年9月23日,美孚银行、贝尔斯登、大通曼哈顿、高盛、J.P.摩根、雷曼兄弟、美林证券、摩根士丹利添惠和所罗门兄弟等公司的老板们在纽约联准银大楼10楼会议室会面协商援助LTCM事宜。

3.1998年9月21日,纽约联储银行与LTCM的主要投资人高盛、美林证券和J.P.摩根接触,希望单个买家能收购LTCM的所有投资组合。

但是,当天LTCM单个交易日损失5亿美元,资本金缩减到6亿美元。

LTCM的主要结算代理商贝尔斯登要求LTCM对未来的结算额提供担保。

4.1998年9月22日,美联储官员与LTCM的其他信贷人接触,讨论由LTCM的主要债权人和OTO市场的各大交易商(14家)成立合资公司,向LTCM注入资本金。

5.1998年9月23日,美联储官员通电外国中央银行官员,通报LTCM的情况。财政部向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通报了LTCM的问题,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派出审计人员到LTCM,贝尔斯登,美林证券调查LTCM的账户。总统工作小组成员举行电话会议,合资公司的14位成员同意成立合资公司协议的条款,LTCM接受方案。

6.合资公司(托管合伙人)向基金注入36亿美元,并正式管理和经营基金。在接管以后的头两周内,LTCM继续亏损,到1998年12月中旬,盈利4亿美元,到1999年6月30日,逐步走出困境,发起合伙人得到合资公司的许可,开始筹建新的机构,至此,LTCM危机基本消除。

但是美联储对于不属于其监管对象的LTCM实施援助,导致批评之声此起彼伏。批评者认为LTCM应该为其投资失败承担相应的责任,美国政府一向标榜市场自由开放政策,反对干预,而在LTCM事件上却放任美联储出手干预,这违背了市场公平原则;其次,这件事为整个市场开了一个危险的先例,美联储无异于向市场发出了一个错误的信号——你赌得越大,政府越不会让你破产,所导致的结果是各类金融机构将会更加放心地进行大额投机,人们相信只要交易额够大并把一些大型金融机构牵扯进来,就不用害怕自己会倒闭,这等于是用整个国家的金融系统来要挟政府,反正最终美联储一定会出面救助;最后,当政府要求领取社会救济的母亲去工作,并拒绝给予小公司、小农场补贴,同时却去救助像LTCM这样的投机商,这种举措会迫使失公众对政府的经济改革失去信心,救助LTCM可以说是对亿万富翁在华尔街赌博行为的奖励。

不过对于这些批评,美联储却有着不同的看法。

美联储认为这一行为虽然罕见,却并非完全不合理。格林斯潘表示,首先,LTCM在世界各地投资总额超过900亿美元,如果倒闭,会导致市场资金流动陷入混乱,对全球已经波动剧烈的金融市场无疑于雪上加霜;其次,美联储并没有使用公共资金来援助LTCM,也没有提出动用政府资金的建议,等于没有损害广大纳税人的利益;最后,LTCM是一个孤立的事件,这决不意味着再遇到这样的状况,美联储仍然会给予救助,美联储反而应当加强对对冲基金的管制。

客观来看,无论谁对谁错,作为最后贷款人的美联储,在今天已经成为了美国金融体系必不可少的反危机组织,并在其成立以来的数次危机中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最后贷款人的作用在2000年后的次贷危机中更是体现得异常充分。

2000年美国互联网泡沫破灭后,为了缓解其对经济增长造成的冲击,美联储于2001年1月将联邦基金利率由6.5%下调5个基本点,从此拉开了降息的大幕。“9·11”恐怖袭击进一步打击了消费者信心,美国经济在2001年陷入谷底,GDP增长率从1997年至2000年的年均4%左右,一下子跌落到了0.8%。

为了刺激居民消费,提升企业和个人投资意愿,美联储采取了极具扩张性的货币政策。经过13次降息,到2003年6月联邦基金利率已下降至1%,创45年来最低水平。

在美联储长达3年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刺激下,美国经济重新走强,但也带来了经济运行风险。长期持续的低利率降低了借款成本,引起信贷的急剧膨胀(2003-2007年中,美国年均信贷量增长了7%),也推高了资产价格,特别是刺激了房地产市场的快速扩张。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带动了房价一路攀升。

2000-2007年房价涨幅大大超过了过去30多年来的长期增长趋势,标准普尔凯斯席勒房价指数显示,2006年6月美国房价涨至189.9的历史新高,是1996年年底的2.34倍,2000年以来上涨了93.2%。

持续的信贷增长和资产价格的大幅上涨,导致系统性风险逐步累积,增加了金融不稳定的可能性。美联储长期的低利率货币政策,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住房需求和资产价格的高涨,对房地产市场泡沫的形成产生了直接的催化作用,这是美国金融危机发生的宏观因素。

在美联储长达3年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刺激下,美国经济呈现出空前的繁荣,但为了避免经济快速增长带来的通货膨胀,美联储于2004年6月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由1%提高25个基本点,从此步入了加息通道。

同类推荐
  • 组织的极限(当代西方经济学经典译丛)

    组织的极限(当代西方经济学经典译丛)

    高山上的隐居者可能看重温暖的衣服,总是被催逼着似的,用他能够找到的树叶、树皮或者兽皮来做衣服。然而,当许多人为满足他们的需求彼此竞争时,学会如何利用现存的可用资源变得愈发困难。诺贝尔奖获得者肯尼斯·阿罗用《组织的极限》分析了:人类为什么要以及怎么样来组织他们普普通通的生活,以此来克服对稀少资源的分配这个基本经济问题。
  • 问对了就能成交:提问式销售的方法与技巧

    问对了就能成交:提问式销售的方法与技巧

    本书分为三篇十六章讲解了提问式销售的方法与技巧。第一篇读懂心理提问,本篇介绍了销售时提问的心理、惯性思维、好奇心、防备心理等八个方面的内容;第二篇掌握消费原理提问,本篇介绍了短缺原理、对比原理、让步原理、负债感原理、言行一致原理五方面的内容;第三篇利用买卖效应提高,本篇重点介绍了买卖中权威效应、关联效应、牧群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 微商那些事儿

    微商那些事儿

    本书稿把作者自己从事微商遇到的问题一一呈现,再结合案例剖析,让读者在阅读本书后再从事微商时可少走弯路。在互联网时代,微商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下,出现了火热的局面。越来越多的草根加入了微商的大军中,实现了最初的理想。可是,在微商的发展历程中,越来越多的弊端也充分暴露出来,如:频繁刷屏、过度营销、产品品类单一、质量参差不齐等。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如果无法真正把握微商创业的技巧和方法,很难从中脱颖而出。尤其是对于一些微商小白来说,如果不准任何准备,直接跳进微商的海洋中,最终只会被其淹没。
  • 敢说你懂营销管理:亲历跨国名企的管理趣事

    敢说你懂营销管理:亲历跨国名企的管理趣事

    本书整理了作者多年来在世界500强跨国企业零售管理工作中积累的诸多鲜活案例,并将这些内容有体系地呈现出来,分别讨论了招聘培训、目标理、工作量管理、会议管理、客户管理、营销活动管理、团队激励与文化建设等七大营销管理要素,将枯燥的理论变成了有趣的生动读物,并对管理实务中的难题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 该书弥补了市场中既好看又实用的营销管理类图书比较少的现状,最适合营销主管和有志成为营销主管的人阅读,也可作为所有对管理感兴趣朋友的休闲读物,从中吸取“正能量”。
  • 广告困局

    广告困局

    在Facebook上给一个黄油品牌“点赞”怎么一夜之间变成了时髦?虽说炒作和胡说八道在广告的世界里从来都不是新鲜事儿,但现在真的太离谱了。又是什么原因让广告从业人员对自己的工作再也热爱不起来了?我会告诉你“品牌宣传活动”根本毫无意义,也没有人想和“互动式营销”进行互动,所谓社交网络、Web2.0、UGC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付费媒体,今天的广告业已经再也不复往日风光了,企业必须意识到网络时代并非他们以为的那样是个低成本塑造品牌的机遇。
热门推荐
  • 落九剑

    落九剑

    持剑问天涯,把剑问苍穹!少年独自闯天涯,破苍穹,踏大地。少年叶鸣出生名门却被赶出家门,从此独身打遍天下!一次机缘,明白身世,知道命数…………
  • 兵猴传奇

    兵猴传奇

    沈石溪总能设计出出人意料的情节,所有的故事情节都极具传奇色彩。类似的情节设计是非常体现作者功力的,只有不一般的设计才会吸引读者,而沈石溪擅长此道。他总能设计出“陡峭”的情节,这是他动物小说的一大特点。沈石溪动物小说的第二大特点是情绪饱满、爱憎分明。动物小说本身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生命意识,即通过动物的故事,体现生命价值、意义和追求。
  • 都市极品男神系统

    都市极品男神系统

    琴棋书画样样擅长;天文地理轻松贯通;考试、打球、赛车、音乐、医术、武道……只要拥有足够的积分,就能通过都市极品男神系统来兑换。简单来说这就是废柴学生林寒偶获都市极品男神系统,从此走上迎娶白富美的故事。
  • 你是我的河东狮

    你是我的河东狮

    成熟稳重的商界精英自从遇到个个湖涂的小萝莉后,就此踏上了丢人显眼的无语囧程!元启航,你是被下了降头吗?!说好的超智商被外星人偷走了吗?!
  • 秃三儿回乡

    秃三儿回乡

    秃三儿回乡了。秃三儿回乡的时间是在去年的秋天的一个上午。秃三儿回乡的细节老五是在当天晚上听老婆说的。很像电影里的胡汉三喊着“我又回来了——”的样子。五辆熏黑锃亮的小趴趴车,看上去秃三儿哥并不像六十多岁的年纪。穿一身灰色的西服,头顶一顶深灰色的礼帽,戴一副茶色墨镜,右手拿一根同样是锃亮的拐棒。司机打开的车门,一个穿着着漂亮的姑娘搀着他下的车。老婆向老五说这些的时候,唾沫四溅,眼里放着光。这令老五很不快。尤其是在老婆称秃三儿是“秃三哥”的时候,老五皱了皱眉头。
  • 挽君以待

    挽君以待

    两个人的错遇,错付了一个人的感情,兜兜转转,寻找到最初的自己,原来最爱的不过是伴在身边的你!最长久的时间是陪伴你身边,片刻也足矣
  • 复婚计划:闪婚前妻请嫁我

    复婚计划:闪婚前妻请嫁我

    她脑子进水签下了一纸婚书,把自己送入了豪门的漩涡之中。一张结婚证,二个人的婚姻游戏,三个人的爱恨纠缠。她从来都不是输家!大不了换个男人!据说冷情冷心的顾大总裁此时眼巴巴的蹲在夫人身边,“听说你要离婚?”“没错!”许镜叫道,“等下,你放开我!”顾清让微微一笑,“顾夫人,民政局已经关门了,我们该·睡·觉·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三门之上

    三门之上

    全然不同的虚界大陆,还要带娃修真?白子循,你可真是太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