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08900000056

第56章 永恒的诱惑(1)

——一位叫杨玉琪的画家

永恒的诱惑第一章一个新生儿和一部披着灰尘的历史

他把过去的他,把沉重的过去,都掷给了我

我想,他小时候就是这样的。抑或他现在就是小时候?他这么笑的时候,把他生命的录像带倒回去几十岁。或许,他的人生是用倒插笔写就的?他十四岁开始被人称杨老师、老杨,从来没人称过他小杨。大概因为惯于装大人,加之惯于夹起尾巴做人?步入中年后开始倒插进孩提状态。

我本想与他谈三天就走,没想到和他对坐了整整十天。他的人生之门一扇一扇地向我打开了。回忆是苦痛的。往事被我一点一点地翻捡出来。我们好像把一生的话都谈了。他送我驰向南京火车站时,我们一路无话。直到上了南京回北京的火车,我大约精神一松弛,上海口音趁机滑脱出来。他突然用地道的上海话来纠正我。我说原来你会讲上海话?他说他只能讲上海话九百句。自然这是套用《英语900句》。他继而一串串地学说广东普通话,比相声演员还相声演员。我这才意识到,我们熟了。刚刚熟。第一次见他调皮,就要拜拜了。他本来具有一个多么热情、活跃、不安分、不满足、具有破坏力更具有创造力的生命。这个生命要发光,要燃烧,要重彩点出斑驳璀璨变幻的人生,要活泼泼地挥洒他的生命的汗水,如泼墨山水一样泼出他的源源的生命之汁。

他说他讲的他,不是别人想象中的他。我说他讲的他,也不一定就是他。有好几个视角就是好几个他。他笑。人家一笑眼睛变小。他一笑,单眼皮变成双眼皮,眼睛变圆变大,变童真变小孩。他平时看起来可不止四十三岁。真正笑起来却像十三四岁。他是谁?他是否清楚他是谁?他的品格,他的价值!他怎么不知道他是谁?他说一个人到这世上来一趟真不容易。下一次来,还不知什么时候呢。所以一定要有痕迹。于是我又感到他那苦痛的孤独,他那孤独的苦痛。

他不笑的时候,是沉郁的。不过他在车厢里,笑得透心透肺地快活。可能在过去的十天里,他把过去的他,他把沉重的过去,都掷给了我。现在他鼓起两颊随心所欲地学说广东话上海话,他笑得喷红,像个新生儿。他生来是个不谙世故的孩子,偏要他谙,于是他懵懂了,黯淡了,失神了,失真了,像一部披着灰尘的历史……

希望能证明他当然不是土

我对他的认识也是一种倒插笔。快分手时看到了他的小儿态,刚相识时见到他却是老人状。1989年秋我在长途电话中和他约好,我10月19日离京,请他第二天上午在南京火车站左侧等我。然而我在南京站左侧茕茕孑立着,却不见他。我的大旅行袋把整个身子靠在我腿上,它倒惬意。小旅行包挂在我的肩头,耍赖似的往下坠。我呢,累得像一根站立起来的面条。

终于从车站右侧走来一个人。是他?是他。怎么从右侧走来的?他说他在电话中说的就是右侧。我说我记得是左侧。谁弄错了?

他不像他,不像我模模糊糊地感觉着的那个他。脸有点浮肿,眼睛肯定很小。并不浓密的头发夹杂着不算稀疏的白发。穿着绝不醒目的可可粉色西服。脸色也如可可粉,整个儿呈黏土状。

他四十三岁。从这个年龄层往上,黏土含量往往偏高。我希望很快就会发生什么事情,证明他当然不是黏土。他看上去实在没什么特别之处。一切都很规范。不高不矮的个子,不胖不瘦的身条,看上去体重一百四十斤左右。问他,他说净重一百八十斤。这怎么可能?莫非他是实心的?

他说和我通长途后他死死记住19日这个日子,所以他向泰州统战部要了一辆19日的车,准备从泰州开到南京把我接回。他单位里正好有一个人去南京看病,他就约那人坐这车同去。18日夜里,他突然“悟”出一个道理。19日离京是20日到南京。但既已订了19日的车,做人不能出尔反尔,更不能叫有病的同志改期看病。于是这辆他要来的车19日清晨专程送那同志去了。他自己买张长途汽车票,下午坐上长途汽车,颠上六个小时到达南京。(我想他还不如坐上他要来的车三个多小时就可到南京,然后休息休息呢。)19日当晚他在南京预订了一辆出租车,第二天好接我去泰州。事后知道司机要价三百元。我说这么贵?!他说这个司机看着蛮老实蛮舒服的。

由此我说,关于在南京站左侧还是右侧的问题,不是他说错就是他记错了。

他坐在出租车司机旁,转过半个头部不置可否地说一句:“一段悬案。”无非是无心破此案。他淡然一笑,或者只是做笑状,心里并没有笑。我感觉,他好像被一个无形的、沉重的罩子罩着。与他说话,他“呵呵呵”、“是是是”、“对对对”。他喝茶,杯里放上五分之四的茶叶,再冲上五分之一的开水,然后用根筷子拨动茶叶,使茶和水互渗。非得这么浓的茶他才觉得够苦味。他说世上好饮的都是带苦味的,譬如啤酒、咖啡。我想,还有他那杯人生的苦酒。后来他讲及他青少年时期的压迫感,他自己都觉得难以相信,不像真的,自己都觉得自己好像在说假话。

他的面孔如鉴真大师塑像的楠木

我住在泰州期间曾和两位浙江朋友邀他与我们一起下扬州。从泰州到扬州,一个多小时的汽车,自然他得当导游。他端着相机说,你们要在哪里照相,我听你们的吩咐。然后无话。只是遥见公厕时,便如牧童遥指杏花村似的指着那个不可或缺的所在:“要不要方便?”我说这好像是你这个导游惟一会说的一句话。他说这是他的责任,嘿嘿嘿。这种笑,又是从喉头发出的,不是心里发出的。他快活不起来。既不会游玩,又不会悠闲。只是在扬州大明寺的鉴真纪念堂,如弟子叩见大师般提神,说鉴真和尚原住持大明寺,后由大明寺东渡,前后十一载,虽双目失明而“何惜生命”,第六次东渡时终于抵达日本,传授戒法,弘法兴化,鉴真圆寂近一千五百年。

我忽然看到他面孔肃穆如鉴真大师塑像的楠木,他声音低沉空濛好似从一千五百年前传来的。

孤独,或许正是一种未被认识的需要

生命,于艰难处见浩大。然而人们往往容易只看到别人的成功。个中人的个中滋味只有、也应该由个中人自己去体味。他在青年时代把多少精力抛掷在学习做人,让这个世界容纳他。如今整个泰州都认为他成功了。譬如他个人画展上的一幅画《江南春雨》,他不过倒点颜色,倒点水冲冲,没画几笔,可就是能叫你闻到、摸到、感觉到那朦胧胧、甜丝丝的江南春雨。美国一位教授随他开多少价也要买下。他不卖。不想卖,不愿卖,不卖就是不卖。他可以不卖,但又不可以不送画。二十万人口的小城泰州,人们戏称:“一条街道两座楼,一个警察管两头,一个公园两只猴。”他不可能记住所有见过一次的人,但是人们记得他。“名气一大,就不认识人了。”于是路上有人喊他一声杨玉琪,他就做热情状,做朋友状。但是对方到底姓甚名谁?自己什么时候见过此人?“你现在是名人了。”人家说。这就是说,他杨玉琪今后更加要处处小心。“你现在的画难要了吧?”不不,当然不能难要。杨玉琪在一次次的“呵呵呵”、“是是是”之后,一年要画四百来张应酬画。这两三年他的上千张画作了无私奉献。我回京后和北京科技界一个朋友说及我刚去了趟泰州。他说他想起来了,他有泰州那个画家的画,那画家叫什么来着?是别人跟那画家要来的画送他的,他也不懂画,也不知那画塞哪儿了。我另一个好友曾经从离泰州一百多里的宝应县驱车到泰州来看我,杨玉琪送他一本《杨玉琪画集》,同时送了一本给这位朋友的司机。这画集是杨玉琪自己花钱买的,六十元一本。两本画集的价格正好相当于他一个月的工资。我说你就这么送画集?他说如果不送司机,万一人家误以为不把他一视同仁呢?杨玉琪从小最敏感的就是受歧视,如今最看不得、最受不了的是别人受委屈。

或许,这正是一种被苦难升华了的境界?

我说你这样下去,分这么多心画应酬画,你就毁了!可又想,不这样应酬,是不是也会毁了?他实在一点不认为他算什么成功。可他要这么对人说,谁信?他看着时间从他眼前匆匆走过,踏着嘀嗒嘀嗒的响亮的脚步声。他四十三岁了!以前他老想把下半辈子借来先用着,少活二十年没关系,如今到了上半辈子和下半辈子的交界线了,他又想抛却旧的自我,去获得一个新的自我。他正在经受出生前的大痛苦。当人们认为他轰轰烈烈,认为他到哪儿都是中心的时候,很难想象他内心竟是何等的孤独。或许孤独正是一种还未被他认识的需要,然后才能深思、求索、大彻、大悟。

我终于读懂了他。他颤动着手,流着泪。之后他说他好后悔在我面前流了泪。他当“坏人”被吊被打都没有流泪,只在他的老师去世时流过一次泪。过几天他又对我说,他这辈子,其实还流过一次泪。他和丽君没有爱的自由只有爱的必然的时候,有一次爱的倾诉,爱的倾盆大雨。所以他一直没把这当做流泪。

她为什么要把美藏起来?

我一到泰州直奔他家。他家组合柜上空空荡荡。我说你怎么什么东西也没有?他说一个人太喜欢东西的时候就有点不务正业了。妻正做晚饭。我说你俩怎么长得这么像?其实细究五官一点不像,但是自有一种共同的神韵。杨玉琪说妻今年二十七岁,比他小十六岁。这位小妻子大概着意使自己“老化”,盘着头,也穿着黏土般的西服裙,身上没一点亮色。我快离泰州前,劝她把头发放下。她披下了柔软光泽的长发,衬出一张滋润洁白鲜亮的脸,冰清玉洁。玉琢的脸上是两汪清泉般的眼睛。天!她为什么一直把美藏起来?

永恒的诱惑第二章不自杀的人都得作些关于

自绝于人民罪该万死的表态

一潭死水上飘落了一片枯叶

1966年。十九岁的杨玉琪不知怎样才能使娘哪怕有一会儿忘却自身的重压。这天他回家对娘说,街头有人戴着一二尺高的纸帽,手里拎只簸箕当锣打。打一下喊一句打倒自己的口号。娘听了只不吭声。不知过了多久,娘淡淡地说了句话,好像一潭死水上飘落了一片枯叶。她说:我今天也在街头站了一整天,戴着高帽,挂着牌。

好像有一个锣槌“当”的一下打在杨玉琪心上。娘身边放着一顶高高的纸糊的帽,帽上写着“现行反革命、反革命家属俞钊棣”。

娘教学的城东小学已经有一位宫老师自杀了。不自杀的人都得作些关于自绝于人民罪该万死的表态。娘在会上,脸扭向窗外说,他死得痛快,好。杨玉琪对大妹说,要是娘夜里吃了药死了,不得了了,我们就没有娘了。从此两人轮流看着娘。当然,得假装睡。娘翻个身,杨玉琪探出头看看娘是干什么呢。娘一起床,杨玉琪噔地惊起:娘,你怎么起来了?娘说,小便,你也看见啦?

杨玉琪假装睡着,就不容易真醒,弄不好是真睡。他每晚上床前喝足了水不小便,逼着自己老得起床。上半夜还好熬。他从晚饭后开始给全家讲故事,一口气讲上六小时,一本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怎么办》一次能讲完。后来弟妹们长大了都找这本书来看。后来杨玉琪自己也面对着两个女性,面对着一个长长的、长长的怎么办。

越说越像个国民党

杨玉琪的父亲杨云飞,原是当时蒙藏委员会的一名简任级专员。解放初期董必武办公室找老杨谈话,新中国需要各方面人才,老杨若出来工作可原职原薪。老杨对共产党还不甚了解,刚刚不为国民党工作,便想先缓冲一下。如果他能预测他暂不工作的话1955年肃反时他会被抓走,或许他就不致于那么悠悠地慢几拍了。1955年抓走后判刑十年,后来转移到大西北,不知所以地不放,直至二十年后,1975年国家特赦,又备受关照。有关方面一边安顿老杨参观访问三个月,一边做俞钊棣的工作。说当初你们离婚是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上的,现在你们复婚也是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上的。当初逮捕老杨是党的政策,现在释放老杨也是党的政策。说毛主席的话人民一说一听,二说二听,你把老杨接回家吧,哪个也不敢说老杨是国民党反革命。政府还给老杨落实了两间住房。俞钊棣当初离婚为了孩子。她找有关方面说她不能给反革命带孩子。老杨和她一别二十年相见时,双方都瞪着对方寻觅自己的结发夫妻。因为他们记忆中的对方都是二十年前的模样。那时候俞钊棣高挑轻灵的个子,乌亮传神的大眼睛。老杨无论如何不能把二十年前和二十年后的两个俞钊棣合成一个人。然而他自己还有一点二十年前的模样吗?偶有小孩在屋外喊:“嗳,来看这个家有个老国民党!”“国民党是什么样子的?”老杨穿着件呢子长大衣,俞钊棣看着他是像个老国民党。越说越像!真是!

我离泰州前去看了老杨。一个极普通的干瘦的老头儿。我说你在大西北那么多年,不容易吧,他说还好。管理他们的那些干部、军人不少是南方人,他和他们经常交谈,他们也不容易。

大年三十他端来一盆屈辱

老杨被抓走时,俞钊棣才二十九岁。有三个孩子,肚子里的第四个小生命又捶击通往人生之门了。本来已经挤着八条腿的一张床上,从此挤上了十条腿。一间沼地小屋,只一扇得用竹子撑起的木格窗,只一月二十一元的工资,常年吃不上干饭喝稀粥,这就是这家五口人的全部生存条件。大儿子玉琪非常得意地告诉娘,说他会算账了:我家一天吃三顿粥。我们连着吃了七天,就是吃了二十一顿粥。对吧娘?

泰州城郊的农民每天早上四点进城卖菜。小玉琪每天清晨四点多钟去捡菜帮。捡完回来总要先经过院子里的第一个人家才能到自家那小屋。第一家早上经常吃大饼油条,喷香的。小玉琪笔直地走过这一家,头是绝对不朝这家转一下的,眼睛直向正前方,鼻尖正好划出院门和自家之间的两点一线。有时第一家厨房炒菜声啪啪地响,把肉香带进全院。小玉琪说,娘,人家请客了是吧?娘说,以后我们要有钱了,也把外婆请来,没钱就不谈了。可是什么时候能请外婆呢?每到年三十,外婆让小玉琪端一盆茨菰烧肉回家,再给一毛压岁钱。一毛钱,当然交给娘。照例的端肉,也是不能不端的。就是心里不好受,心理不平衡。九岁的小玉琪,朦朦胧胧中觉得不平等。虽然玉琪家过年都没有糖吃,这一盆茨菰肉是他家过年的全部象征。但是为什么他家不能给外婆什么,总是要去拿外婆家的东西呢?他感到自尊的被损。人的自尊初次被损害的痛苦,近乎人初次被破坏精神的贞操。这种难以名状的悲哀使小玉琪感到他端来的是一盆屈辱。

你怎么不穿衣服?

同类推荐
  • 步入诗词殿堂之门径:忆雪堂讲诗录

    步入诗词殿堂之门径:忆雪堂讲诗录

    本书是当代著名诗词家熊东遨先生历年来讲学资料、创作随笔及名篇赏析文章的汇编。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阐述了对诗词创作和鉴赏的独到见解。作者以诗词创作高手的身份讲诗,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达到了一般人难以企及的高度。其诗词评论也犀利独到,在诗词界独树一帜。用最简捷的方法,用最通俗的语言教大家作诗。
  •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假如你的一生只有三天能看到光明,你会拿来做什么?海伦说,她会好好看看这个世界,看那绚烂的色彩,看那雄伟的建筑,看至亲之人的面孔……
  • 充闾文集:一年谈话今宵多

    充闾文集:一年谈话今宵多

    充闾先生是一个有良好传统文化修养的学者,他曾读过私塾,也接受过现代学院教育。他对古代经典作品的熟知程度,给每一个接触过他或读过他作品的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他更是一个现代知识分子,他所具有的“现代意识”才有可能使他对熟知的传统文化和自身的存在有反省、检讨、坚持和发扬的愿望与能力。在“进与退”、“居与处”、“兼善天下”和“独善其身”的问题上,这个阶层的矛盾心态仍然在持久地延宕着。但在充闾先生的散文中,他不是以价值的尺度评价从政或为文。而是从人性的角度对不同的对象做出了拒绝或认同。就个人兴趣而言,充闾先生似乎更钟情于淡泊宁静的精神生活,这使他的创作更为纯净。
  • 世纪转型期的湖北文学理论批评研究

    世纪转型期的湖北文学理论批评研究

    本丛书探讨中国社会文化转型背景下湖北文学发展的现状及与当代中国文坛的联系、荆楚文化文学传统和地域文化意识在世纪转型期湖北文学中的表现、湖北作家队伍的构成与创作质量的关系、湖北小说诗歌散文创作的基本特色与主要成就等问题。既注意到生活和创作在荆楚大地上的作家的某些与地域文化相关的共性,也充分正视其多元繁杂的特点。充分展示近20年湖北文学成就,指出其某些缺失,分析湖北文学未来的走向并对其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 石评梅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石评梅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深夜梦回的枕上,我常闻到一种飘浮的清香,不是冷艳的梅香,不是清馨的兰香,不是金炉里的檀香,更不是野外雨后的草香。不知它来自何处,去至何方?它们伴着皎月游云而来,随着冷风凄雨而来,无可比拟,凄迷辗转之中,认它为一缕愁丝,认它为几束恋感,是这般悲壮而缠绵。世界既这般空寂,何必追求物象的因果。
热门推荐
  • 古代世界的七大奇迹

    古代世界的七大奇迹

    大约公元前3世纪,巴勒斯坦城市西顿(Sidon)居住着一位名叫昂蒂帕克(Antipater)的男子。他是古文物领域的贝德克尔,著有一本旅行指南。他或许不是首个试图向旅行者指出不可错过之景的人,但这份举世仰慕之物的列表也许出自他手,并经其他作家转述,直到成为权威。昂蒂帕克有严格的取舍标准,将列表中奇迹的数量限制为神圣之数七,于是有了世界七大奇迹的说法。
  • 三国乱世天下

    三国乱世天下

    东汉末年,各方豪杰征战四起,谁能掌握一切?成为三国乱世之中真正英雄,让我们感受三国乱世之中每一个英雄。人绝对不能向困难低头,你放弃了,就等于命运放弃了你自己,失败了也不要放弃信心,总有一天你会成功。希望这本书能得到各位好评。对这本书有感兴趣的,可以加个群哦。群号142753516
  • 佛说舍卫国王十梦经

    佛说舍卫国王十梦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幸得有你终相遇

    幸得有你终相遇

    为了勾引自己的合法丈夫,颜慕青使出了百般手段,最后的最后,反被攻略!
  • 十年相思酒

    十年相思酒

    以十年为引,酿一生之陈酒十指紧扣,再不分离,黄泉碧落,生死相依曾经的我错过了你,如今的我愿意用一生来偿还。这一生太漫长,让我陪你走过余生
  • 神秘首席:撒旦的错嫁新娘

    神秘首席:撒旦的错嫁新娘

    上部:为了任务,她只身潜入,奋身步入虎穴大婚当日,新郎远赴法国救治,独留新娘,看似跨世纪的奢华婚礼,却处处透着诡异的画面,别人的婚礼都是热热闹闹,而她方菁的婚礼却是安安静静。新婚之夜,她轻灵如猫夜行,只因豪华的别墅内似乎深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引人勘察。却不想,她的一切行动只不过是他人眼中玩物不知死活的举动。既然她如此不乖,那么,猫戏老鼠的游戏他也不在乎多玩几天。★☆★☆★☆★☆★☆★☆★☆★☆下部:当她沉入海底的那一刻,所有的一切开始逆转。千年前的记忆,千年前的情深,以及千年前的伤痛席卷而来。而当他再遇她,他惊喜,他彷徨,他失措。千年后那个会令他再次怦然心动的女人竟然是千年来他魂牵梦萦的那个人。而她却是心冷,情更怯。究竟他该如何弥补自己曾经所犯下的错误,又该如何挽回那颗被他伤得体无完肤的心灵。放手与禁锢,只在刹那之间。片段:“妈咪!那男人在看你。”宝宝说“他是看妈咪的美色,谁叫你的妈咪太过迷人啦!”某女眼皮也不抬,非常自恋道。“妈咪,那男人看你的眼神好像要吃了你。”宝宝继续说。“那当然,男人都是下半身动物,要是他没有吃妈咪的眼神,那就怪了!”某女解释道。“妈咪,那男人走过来了!”宝宝持续说某男走过来道:“小姐你胸前的扣子掉了”某女捂脸四处逃窜........
  • 菩萨十住行道品

    菩萨十住行道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万千风华

    万千风华

    她,将军府的嫡女,三王爷的正妃,却是一枚不受宠的棋子,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侧妃陷害,小妾欺负终是香销玉陨,一尸两命。在睁眼,已换了一副灵魂。她,秦氏总裁的夫人,只因丈夫的陷害,死于一场车祸。一只古镯让她魂穿异世。一睁眼,什么?居然躺在棺材里,躺在棺材里也就算了,居然还棺中产子?!什么?这孩子还是父不祥?!好把,上一世她因意外伤了子宫不能生育,这一世就当是老天的补偿好了,从今后儿子就是她的一切。男人神马的都是浮云,天下美草多的是,带着儿子逍遥去。再相见,她已不是她,惊才艳艳,风华绝代,却吸引了众多美男的目光,迷了谁的眼,乱了谁的心。........“女人,我没给你休书,你永远是我的女人。”某王爷鼻子喷火道。“你要,我现在就可以给你一张,不用感谢我。”某女用小指掏了掏震到的耳朵,不以为意,一副我很好商量的说。某王爷继续喷火中.“女人,我是你儿子的爹,以后我来照顾你们。”某帅男情深款款道。“对不起,儿子是我生的,与你无关,如果硬要说有关,那就是你奉献了一颗打个喷嚏都可以吹走的小蝌蚪,如果你要的话,明年春天我给你捞,你想要多少就给多少,放心吧,我很大方的,不收你银子。”某女翻了个白眼鄙夷道,想抢我的儿子,门没有,窗也没有。某帅男风中凌乱了.转战儿子:“儿子,我是你爹,只要你叫我爹,我的一切以后都是你的,比四国皇帝还厉害。”某帅男的脸笑成了一朵花,一副大灰狼引诱小白兔的样子。“切,娘亲说了,皇帝都是起的比鸡早,睡的比猪晚,累的跟狗似的,比皇帝还厉害不是比猪狗都不如?小爷是人,才不做畜生。”某小孩不屑的撇了撇嘴。某帅男继续凌乱中.“女人,只要你嫁给我,我许你皇妃之位。”某皇帝酷酷的说。“不好意思我对种马不感兴趣,相信那些翘着尾巴等着你的母马会很感谢你的。”某皇帝满脸爆红,无语凝咽.
  • 火烧上海饭店

    火烧上海饭店

    1937年夏季的一个深夜,曹向杰接到队长汤豪的电话,天津路上的上海饭店发生了火灾。他马上起了床,到外面叫了一辆黄包车,急急地向天津路赶去。曹向杰很疑惑,上海饭店发生火灾,叫消防队就行了,为什么队长要叫自己赶去呢?难道是队长怀疑有人纵火?但愿这只是一场事故,要不然又得忙了。到了现场,发现大火已经被扑灭。火灾发生于饭店的六层,那是旅客部。曹向杰知道队长汤豪已经在那里,他连忙从楼梯上跑上去。六层楼面上一片狼藉,但真正被烧毁的是其中一间。汤豪带着三名警察已经在勘查了。“怎么回事,队长?”曹向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