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54000000038

第38章 脾胃病证

脾胃病证,是指在外感六淫、内伤饮食、情志不遂、脏腑失调等因素作用下,脾失健运,胃失和降,导致饮食物消化吸收障碍,发生的病证。临床上常见有胃痛、呃逆、呕吐、腹痛、泄泻、痢疾、便秘等病证。

一、护理概要

(一)护理评估

1.病因病机脾胃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同居中焦。脾主运化水谷,胃主受纳腐熟,脾主升清,胃主降浊,二者燥湿相济,升降协调,纳运相济,共同完成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化生气血。伤于饮食,起居不慎,思虑劳倦,他脏功能失调,皆可导致脾胃纳运失职,升降失常,引发多种病证。脾胃病证,有寒热虚实不同。实证多由起居失节,感受外邪所致;实证常由病证反复,脾胃功能衰退或他脏病变影响,导致运化无权,变生气虚和阴、阳的亏虚。脾病以虚证多见,胃病则实证较多。

2.四诊资料胃脘疼痛,腹痛,脘腹胀闷,嘈杂,嗳气,呃逆,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泄泻,便秘,或倦怠乏力,形体消瘦。

(二)护理问题

1.脾气虚弱缘于久病失养,正气虚耗,脾胃气虚,运化无权,故精神不振,乏力消瘦,纳少腹胀,大便稀溏。

2.脾胃虚寒缘于饮食所伤,劳倦过度,脾胃虚损,中焦虚寒,致使脉络失于温养,故脘腹疼痛,绵绵不休,时作时止,喜得温按;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故恶心呕吐,时发时止。

3.胃阴亏虚缘于胃病久延,或温热病后期,过食辛辣,致使胃阴亏虚,胃失濡润,失于和降,胃气上逆,故胃脘隐隐灼痛,嘈杂似饥,或恶心呕吐,反复发作,时作干呕,口燥咽干。

4.湿热蕴脾缘于感受湿热,过食肥甘,酝酿湿热,湿热中阻,致使纳运失职,升降失常,故脘腹痞闷,纳呆厌食,恶心呕吐。

5.寒湿困脾缘于感受外邪,或过食生冷,寒湿停滞,致使运化失司,升降失常,导致脘闷疼痛,恶心呕吐,泻下清稀。

6.脾虚湿停缘于脾胃虚弱,水湿内停,清浊不分,混杂而下;或脾阳虚弱,升举无力,故腹泻反复发作,时溏时泻。

7.肝郁气滞缘于情志不遂,肝气郁结,气机不利,不通则痛,故见脘腹胀满或疼痛,连及胁肋,胸闷叹息。

8.食滞胃脘缘于饮食所伤,食积胃肠,致使胃气壅滞,传化失司,故脘腹疼痛,胀满拒按,嗳腐吞酸,恶心呕吐,泻下粪便臭如败卵。

9.大肠湿热缘于饮食不节或不洁,湿热伤及肠胃,致使大肠传化失常,故腹痛腹泻,泻下急迫,粪便黄褐而臭,痢疾赤白脓血,里急后重。

10.疫毒滞肠缘于感受疫毒之邪,熏灼肠道,与气血相搏结,故痢下鲜紫脓血。

11.大肠液亏缘于素体阴亏,或久病伤阴,热病后期,失血年老,阴亏血少,大肠不润,致使肠道干涩,传导失司,故大便燥结。

(三)护理措施

1.生活调护生活起居有常,轻症患者可自由活动,劳逸结合,注意休息和睡眠;病情严重者应卧床休息;居处保持安静,空气流通,及时清除排泄物。

2.饮食调护饮食有节,避免暴饮暴食或饮食过量,多食新鲜食物,少食多餐。忌食生冷、不洁净、腐败或刺激性食物。虚证、寒证者水药宜温服。呕吐泻痢严重者暂予禁食,根据病情逐渐过渡到普食。

3.心理调护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患者介绍所患病证的相关知识,减轻不良心理因素;避免忧思恼怒,保持情绪稳定,心情舒畅。

4.给药护理避免饮用对胃肠刺激性强的药物。呕吐患者药液宜少量多次分服,亦可在水药中加入少量姜汁,可减轻呕吐。

5.病情观察

(1)注意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及伴随症状。一般实证来势急,痛甚而持续;虚证疼痛隐隐,痛势不剧,病程迁延,反复难愈。寒痛遇寒而发,得热痛减;热痛遇热则作,得寒痛减。气滞者胀痛,血瘀者刺痛。食滞多发生于饮食不节之后,伴嗳腐吞酸;虚痛多由劳累诱发,常见食少便溏。如久病或老年患者,病变的表现、规律等明显改变,治疗效果不佳者,应考虑其他疾病的发生,如腹痛加剧,按之痛甚,或兼发热,要警惕外科或妇科急腹症;如汗出肢冷,面色苍白,脉沉细欲厥,应考虑痛厥致脱,要及时配合医生抢救。

(2)观察和记录呕吐物的色、质、量、气味,必要时留取标本送检。观察病证特点,突然呕吐,量多为邪实;久病呕吐,量不多,属正虚。呕吐酸腐,厌食、脘腹胀满为饮食停滞;泛吐清涎为痰湿阻滞。肝气犯胃则吞酸胁痛,虚寒多因饮食不慎而诱发,胃阴不足则干呕时作。

(3)观察呕吐时有无伴随症状。如头部有外伤史,呕吐伴有神志改变;或呕吐频作,症状加重,伴有腹胀、胀痛拒按,无矢气,大便不通;或呕吐呈喷射状,且伴有剧烈头痛、烦躁不安、瞳孔异常;或呕吐剧烈,伴头昏头痛、嗜睡、呼吸深快者,应及时汇报医生,配合抢救。

(4)观察大便性状及伴随症状,粪质清稀如水,腹痛喜温为寒,粪质黄褐而臭,泻下急迫为热;病势急,泻后痛减者属实证,病程长腹痛喜按者属虚证。便秘腹胀,粪质干硬,身热口臭者,为实证、热证;便秘,气短汗出、四肢不温者,为虚证、寒证。

(5)观察痢疾病人粪便颜色、脓血、黏液及赤白等,初痢,腹痛欲便,便后痛减者为实证;久痢,便后里急后重不减者属虚证;大便脓血,色鲜红者属热证;大便赤白,色晦暗者属寒证。

(6)观察并记录面色、体温、舌象、脉象、口渴与饮水、尿量等情况,防止并发症发生。

6.对症护理

(1)脘腹疼痛,可用针灸止痛,诊断不明者,禁用药物止痛,以免贻误病情。

(2)呕吐时,宜取侧卧位,轻拍背部,吐后用清水漱口,重症患者意识不清者,应将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呕吐物以免吸入气道引起窒息。根据需要留取标本,以便送检。

(3)痢疾泄泻病人应便后清洗肛周,保持局部清洁、干燥。脱肛者,宜轻轻上托。

(4)指导便秘病人定时排便,必要时可用灌肠帮助排便。

(5)痢疾病人实行消化道隔离,餐具、排泄物、呕吐物、便具进行消毒处理。

二、病证举要

胃脘痛

胃脘痛是指以上腹胃脘部经常发生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常兼有泛恶、脘闷、嗳气、大便不调等症状。胃脘痛病位在胃,与脾、肝、胆关系密切。基本病机为胃气失和。气机不利,不通则痛者为实证;胃失濡养,不荣则痛者为虚证。

现代医学的急慢性胃炎、胃痉挛、消化性溃疡、胃神经官能症、胃下垂、胃黏膜脱垂等胃部疾患,或其他消化系统疾病,表现以上腹部疼痛为主症者,皆可参考本证辨证施护。

“护理原则”理气和胃止痛。

“辨证施护”

1.寒邪客胃

(1)症候胃痛暴作,畏寒喜暖,得温痛减,遇寒加剧,口淡不渴,或喜热饮,舌苔薄白,脉弦紧。

(2)调护方法

1)药物调护选用良附丸加味,以温胃散寒,理气止痛。宜饭前热服。

2)针灸调护选取上脘、中脘、内关、足三里等穴,用泻法。可艾灸中脘、足三里,或热敷、热熨胃脘部。

3)推拿调护抹腹部自剑突下至脐下,摩腹;一指禅推上脘、中脘、天枢、气海,摩全腹;按揉足三里穴。

4)饮食调护宜温热,忌生冷食品。可用生姜红糖汤或橘皮良姜汤热服。

2.饮食积滞

(1)症候脘腹疼痛,胀满拒按,嗳腐吞酸,矢气酸臭,或呕吐不消化食物,吐后痛减,不思饮食,或大便不爽,舌苔厚腻,脉滑。

(2)调护方法

1)药物调护选用山楂丸或保和丸,以消食导滞,和胃止痛。胃脘胀满欲吐者,宜用探吐法催吐。

2)针灸调护选取中脘、下脘、璇玑、天枢、足三里等穴,用泻法。

3)推拿调护同寒邪客胃,按揉三焦俞、公孙穴。

4)饮食调护宜清淡,易消化,忌煎炸、油腻、厚味、辛辣刺激食品。适当控制饮食,病重者禁食6~12h,待缓解后给予素食,亦可用焦米锅巴汤代茶饮。或选用曲末粥(神曲30g打碎,粳米适量煮粥服食)、莱菔子粥(用炒莱菔子10g,粳米适量,煮粥食用)。

3.肝气犯胃

(1)症候胃脘胀痛,连及胁肋,每因情志因素而诱发,胸闷太息,嗳气吞酸,或伴呕吐,大便不畅,舌苔薄白,脉弦。

(2)调护方法

1)药物调护选用柴胡疏肝散,以疏肝理气,和胃止痛。宜餐后半小时温服。

2)针灸调护选取中脘、内关、阳陵泉、足三里、行间、太冲等穴,用平补平泻法。

3)推拿调护抹腹部自剑突下至脐下,摩腹;一指禅推上脘、中脘、天枢、章门、期门穴,摩全腹;按揉肝俞、胆俞、足三里穴。

4)饮食调护宜清淡疏利,常食大蒜、芫荽、萝卜、洋葱、薤白、柑橘等;忌食土豆、南瓜、红薯等食品,禁酒。可用玫瑰花茶(玫瑰花6g,佛手10g,水泡代茶饮)。

5)心理调护及时做好心理疏导,消除郁怒烦恼,避免不良情绪刺激,保持情绪稳定,精神愉快,积极配合治疗。

4.瘀血停滞

(1)症候胃脘刺痛,痛有定处而拒按,食后加剧,入夜痛甚,或呕血黑便,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涩。

(2)调护方法

1)药物调护选用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味,以活血化瘀,和胃止痛。宜饭前温服。

2)针灸调护选取中脘、天枢、气海、膈俞、血海、足三里等穴,痛甚加梁丘,用泻法。

3)饮食调护饮食宜细软,少量多餐;忌炙烤煎炸、坚硬食品,禁酒。吐血、便血者应暂禁食。可用三七粉1g,白及粉1.5g,温开水送服,每日2次。

4)心理调护对因出血而情绪紧张者,应及时做好解释工作,保持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

5.脾胃虚寒

(1)症候胃痛隐隐,空腹痛甚,喜温喜按,得食则缓,泛吐清水,大便溏薄,神疲纳差,四肢不温,舌淡苔白,脉虚弱或迟缓。

(2)调护方法

1)药物调护选用黄芪建中汤,以温中健脾,和胃止痛。宜饭前热服。

2)针灸调护选取中脘、脾俞、胃俞、内关、足三里等穴,用补法,加灸。

3)推拿调护抹腹部自剑突下至脐下,摩腹;一指禅推上脘、中脘、天枢、气海、关元穴,摩全腹;按揉肾俞、脾俞、足三里穴;擦命门。

4)饮食调护宜温热,常食姜、葱、胡椒、花椒等,忌生冷瓜果、油腻辛辣。可用吴茱萸粥(吴茱萸3g研末,粳米适量,生姜、葱白少许煮粥服食),或生姜红糖汤。

6.胃阴亏虚

(1)症候胃脘隐隐作痛,嘈杂似饥,不欲多食,口燥咽干,大便干结,五心烦热,消瘦乏力,舌红,少苔,脉细数。

(2)调护方法

1)药物调护选用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加味,以养阴益胃,和中止痛。宜饭前温服。

2)针灸调护选取中脘、内关、足三里、三阴交、太溪等穴,用补法。

3)推拿调护抹腹部自剑突下至脐下,摩腹;一指禅推上脘、中脘、天枢、气海、关元穴,摩全腹;按揉肾俞、脾俞、足三里穴。

4)饮食调护宜偏凉润,多食梨、荸荠、百合、苹果、白木耳、藕等,忌食辛辣、煎炸、刺激性食物,戒烟禁酒。或用石斛、麦冬适量煎汤代茶饮。便干者,每日早晚食蜂蜜一汤匙。

5)心理调护消除恐惧心理,积极配合治疗。

泄泻

泄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甚至泻如水样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大便溏薄,其势缓慢为泄;大便清稀,暴注下泻,发病急骤为泻,二者有轻重缓急之分,统称为泄泻。泄泻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夏秋季节为多见。

病变在脾胃和大小肠,与肝、肾关系密切,脾虚湿盛是发病的关键。实证多由感受暑、湿、寒、热之邪;或情志失调;或饮食所伤,脾失健运。虚证则由脾胃虚弱,或肾阳虚衰,脾失温煦所致。

现代医学中消化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疾病导致的腹泻,如急慢性肠炎、肠道激惹综合征、肠结核、吸收不良等,皆可参考本证辨证施护。

“护理原则”健脾化湿。

“辨证施护”

1.寒湿泄泻

(1)症候泄泻清稀,甚至如水样,来势较急,肠鸣腹痛,纳呆脘闷,或伴恶寒发热,头身疼痛,苔薄白,脉濡缓。

(2)调护方法

1)药物调护选用藿香正气散加减,以芳香化湿,解表散寒。宜饭前热服。寒重可用理中汤。

2)针灸调护选取天枢、中脘、合谷、阴陵泉、上巨虚等穴,用平补平泻法,可灸。

3)推拿调护按揉腹部或推摩天枢、气海、关元、脾俞、大肠俞、长强穴。或用热水袋热敷腹部。

4)饮食调护宜温热柔软,忌生冷、油腻食品。可服茯苓粥(茯苓30g、粳米适量,煮粥服食)。或服姜糖饮(生姜10g、红糖适量,水煎温服)。

2.湿热泄泻

(1)症候泄泻腹痛,泻下急迫,粪色黄褐,气味臭秽,肛门灼热,或泻而不爽,心烦口渴,小便短赤,或伴有发热,苔黄腻,脉象濡滑而数。

(2)调护方法

1)药物调护选用葛根芩连汤,以清利湿热。宜饭前凉服。夹有暑湿者合香连丸。

2)针灸调护选取天枢、曲池、大肠俞、阴陵泉、上巨虚等穴,用泻法。

3)推拿调护一指禅推摩中脘、天枢、气海、脾俞、足三里穴。

4)饮食调护宜清淡少渣,易消化,忌食甘肥厚腻食品。可用马齿苋粥(鲜马齿苋60g、粳米适量,煮粥服食)。或用鲜扁豆叶、鲜藿香叶、鲜荷叶(捣汁)各10g,开水冲服。

3.食滞泄泻

(1)症候泄泻,腹痛肠鸣,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嗳腐酸臭,脘痞腹满,不思饮食,舌苔厚腻或垢浊,脉滑。

(2)调护方法

1)药物调护选用保和丸或枳实导滞丸,以消食导滞。宜饭后服。

2)针灸调护选取中脘、璇玑、天枢、脾俞、胃俞、足三里等穴,用泻法。

3)饮食调护宜清淡,易于消化。少食多餐,泄泻重者,控制饮食。多食山楂、萝卜、麦芽等,忌生冷、硬固、肥甘厚味食品。可食山楂萝卜粥(山楂30g、白萝卜1个、粳米适量,煮粥服食);亦可用麦芽粥(麦芽30g、粳米适量,煮粥服食)。

4)按摩调护推摩上脘、中脘、天枢、气海、关元穴。

4.肝气乘脾

(1)症候腹痛肠鸣泄泻,每因情志不畅诱发,泻后腹痛缓解,矢气频作,胸胁胀闷,嗳气少食,舌淡红,脉弦。

(2)调护方法

1)药物调护选用痛泻要方,以抑肝扶脾,和中止泻。宜饭后温服。

2)针灸方法选取中脘、天枢、期门、脾俞、肝俞、足三里、阴陵泉、太冲等穴,用补泻兼施法。

3)推拿调护一指禅推摩中脘、天枢、气海、关元穴,摩腹,点按脾俞、胃俞、大肠俞、长强、肝俞、章门、期门穴。

4)饮食调护宜素食,清淡,少食多餐,常食萝卜、菠菜、番茄、山药、冬瓜、柑橘等,忌生冷瓜果。可食莱菔子粥(莱菔子10g、粳米适量,煮粥服食)。

5)心理调护加强心理疏导,避免各种因素刺激,解除引起发病的情志因素,保持心情舒畅。

5.脾胃虚弱

(1)症候大便时溏时泻,夹有不消化食物,反复发作,稍进油腻食物,则大便次数明显增多,腹胀纳呆,神疲倦怠,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细弱。

(2)调护方法

1)药物调护选用参苓白术散加减,以健脾止泻。宜空腹热服。

2)针灸调护选取中脘、天枢、关元、脾俞、胃俞、足三里等穴,用补法,可灸。

3)推拿调护点按中脘、天枢、气海、关元穴,顺时针摩腹;按揉脾俞、胃俞、大肠俞、长强、足三里;擦肾俞、脾俞穴至温热。

4)饮食调护宜温热,富有营养,易于消化。常食莲子、山药、扁豆、薏苡仁、芡实等;忌生冷、油腻、甘肥、煎炸食品。可用莲子粥或山药粥(莲子或山药30g、粳米适量,煮粥服食)。

6.肾阳虚衰

(1)症候黎明之前,脐腹隐痛,肠鸣腹泻,泻后则安,病程日久,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

(2)调护方法

1)药物调护选用四神丸加味,以温肾健脾,固涩止泻。宜空腹热服。

2)针灸调护选取天枢、关元、肾俞、命门、足三里等穴,用补法,加用灸法。

3)推拿调护点按中脘、天枢、气海、关元穴,顺时针摩腹;按揉、擦脾俞、大肠俞、长强、肾俞、命门穴。

4)饮食调护宜营养丰富,温热细软,常食胡桃肉、山药、芡实等,忌生冷、油腻、甘肥、煎炸食品。可食芡实粥(芡实10g、干姜5g、粳米适量,煮粥服食)。

痢疾

痢疾是指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主要由于邪蕴肠腑,气血壅滞,传导失司所致。多发于夏秋季节。

痢疾病位在肠,与脾胃关系密切。伤于血分则为赤痢,伤于气分则为白痢,气血俱伤则为赤白痢。湿热内郁不清,易于伤阴则形成阴虚痢。寒湿阻滞于肠中,气滞血瘀,则成为寒湿痢。痢久不愈,或过服寒凉、通下之剂,阳气受损,则为虚寒痢。久痢正虚,胃气上逆,则为噤口痢。痢疾迁延,正虚邪恋,则为休息痢。

现代医学的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凡以痢疾为主要临床表现者,均可参考本证辨证施护。

“护理原则”导滞、调气、行血。

“辨证施护”

1.湿热痢

(1)症候腹痛阵作,里急后重,痢下脓血,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

(2)调护方法

1)药物调护选用芍药汤加减,以清热利湿导滞,调气行血。宜饭前稍凉服。或用白头翁汤浓煎做保留灌肠,促进毒邪排出。

2)针灸调护选取上巨虚、中脘、天枢、曲池、合谷、三阴交、内庭等穴,用泻法。

3)饮食调护宜清淡素食,进食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忌生冷、油腻、厚味食品。可用铁苋菜、地锦草、马齿苋各30g,水煎代茶饮。

4)心理调护向病人解释清楚疾病的注意事项,解除其烦恼和顾虑,取得病人配合,积极治疗疾病。

5)对症调护保持肛周和臀部清洁,便后用温水清洗。

2.疫毒痢

(1)症候起病急骤,壮热烦躁,甚则昏迷,惊厥,口渴,恶心呕吐,腹痛剧烈,痢下鲜紫脓血,里急后重,舌红绛,苔黄燥,脉滑数。

(2)调护方法

1)药物调护选用白头翁汤加减,以清热解毒,凉血导滞。宜饭前稍凉服或少量多次服用。

2)针灸调护选取上巨虚、中脘、天枢、大椎、曲池、合谷、足三里等穴,用泻法,也可点刺人中、十宣。

3)饮食调护宜素食流质食品,鼓励多饮水。可以用鲜芦根煎汤代茶饮用。

4)心理调护劝导安慰病人,解除恐惧和急躁心理,安心配合治疗。

5)对症调护高热无汗者可用物理降温法,下痢不多或无便者应做中药灌肠,以促进肠内邪毒排出。

3.寒湿痢

(1)症候痢下白多赤少,或纯为白冻,腹部胀痛,里急后重,口黏不渴,脘闷纳呆,头身困重,舌质淡,苔白腻,脉象濡缓。

(2)调护方法

1)药物调护选用胃苓汤加减,以温化寒湿,行气导滞。宜饭前热服。

2)针灸调护选取上巨虚、中脘、天枢、足三里、三阴交等穴,用泻法。

3)饮食调护宜温热,易消化,以细软、少渣食物为好,忌生冷、油腻食品。

4.虚寒痢

(1)症候腹痛隐隐,久痢不愈,痢下赤白清稀,甚则滑脱不禁,肛门坠胀,口淡不渴,食少神疲,四肢不温,腰膝酸软,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2)调护方法

1)药物调护轻者用附子理中汤,重者选用桃花汤合真人养脏汤加减,以温补脾肾,固涩止痢。宜饭前热服。

2)针灸调护选取天枢、上巨虚、中脘、气海、三阴交、足三里等穴,用补法。

3)饮食调护宜温热,易于消化,营养丰富,用山药、莲子、胡桃肉、白扁豆、薏苡仁等,煮粥常食。忌生冷、油腻食品。

4)对症调护脱肛者,可用五倍子、白矾煎水熏洗,用油纱布轻轻上托;或用煅龙骨、赤石脂粉调敷肛周。

5.阴虚痢

(1)症候痢下赤白脓血,或下鲜血,量少难出,里急后重,迁延不愈,心烦口干,午后低热,舌红绛,苔少,脉细数。

(2)调护方法

1)药物调护选用驻车丸,以坚阴泄热,扶正止痢。宜饭前温服。

2)针灸调护选取天枢、上巨虚、脾俞、肾俞、阴陵泉、三阴交等穴,用补法。

3)饮食调护宜清淡,易消化,富于营养,多食新鲜水果,饮绿豆汤,忌食辛辣、厚味、煎炸、烧烤食品。可用石榴皮煮粥(石榴皮50g、粳米适量)食用。

6.休息痢

(1)症候初痢、暴痢之后,下痢时发时止,日久不愈,大便或间有赤白黏冻或果酱样,里急后重,腹胀或隐痛,常因饮食不当,受凉或劳累而发,神倦乏力,纳呆食少,舌质淡,苔腻,脉虚数或濡软。

(2)调护方法

1)药物调护选用连理汤加味,以温中清肠,佐以调气行滞。宜饭前热服。

2)针灸调护天枢、上巨虚、肾俞、关元、三阴交等穴,用补法。

3)饮食调护宜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少量多餐。

4)生活调护发作期注意休息,恢复期适当活动,增强体质,预防复发。

便秘

便秘是指大便秘结不通,排便间隔时间延长,或排便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便秘病位在于大肠,与脾胃肺肝肾等功能失调有关。实证多由于胃肠积热,或寒凝,或气滞,致大肠传导功能失常所致。虚证则由于素体虚弱,或产后病后等使气血阴阳虚弱,肠道失于润润,传导无力所致。

现代医学的习惯性便秘、肠神经官能症、肠炎恢复期、各种疾病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引起的便秘,均可参考本证进行辨证施护。

“护理原则”以通便为原则,标本兼治。

“辨证施护”

1.实热

(1)症候大便干结,口干口臭,小便短赤,面红心烦,或腹胀腹痛,舌红苔黄或黄燥,脉滑数。

(2)调护方法

1)药物调护选用麻子仁丸,以清热润汤通便。宜睡前服用。

2)针灸调护选取合谷、曲池、腹结、上巨虚、中脘等穴,用泻法。

3)推拿调护推按中脘、天枢、大横、大肠俞、八髎、长强、足三里等穴。

4)饮食调护宜清淡、易消化,多食水果和蔬菜,如白菜、油菜、蕨菜、蒲公英、香蕉、梨、藕、甘蔗等,忌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品。可用番泻叶或生大黄6g,水泡代茶饮。

5)其他调护用肥皂水灌肠(肥皂适量加水制成肥皂水50~100mL灌肠);或用蜂蜜适量制成蜜栓,塞入肛门内,每日1次。

2.寒凝

(1)症候大便艰涩,不易排出,腹中冷痛,喜热怕冷,小便清长,四肢不温,舌苔白腻,脉弦紧。

(2)调护方法

1)药物调护选用大黄附子汤,以温里散寒通便。宜睡前服用。

2)针灸调护选取气海、照海、肾俞、关元俞等穴,用泻法。

3)推拿调护推按中脘、天枢、大横、大肠俞、八髎等穴,横擦肾俞、命门穴。

4)饮食调护宜温热,忌食生冷、寒凉、厚腻、硬固食品。可用胡桃肉、黑芝麻、松子仁各等份,共研细末,每次10g,蜂蜜水调服。

5)其他调护可用肥皂水灌肠或蜜栓塞肛门法。

3.气滞

(1)症候大便秘结,欲便不得,或便而不爽,肠鸣矢气,嗳气频作,胁腹痞满,甚则胀痛,纳食减少,舌苔薄腻,脉弦。

(2)调护方法

1)药物调护选用六磨汤,以顺气导滞。宜温服。

2)针灸调护选取中脘、气海、行间、阳陵泉、足三里等穴,用泻法。

3)推拿调护推按中脘、天枢、大横、大肠俞、八髎、长强等穴,按揉中府、云门、肝俞等穴。

4)饮食调护宜清淡,易于消化,多食菠菜、柑橘、茄子、萝卜、菠菜、白菜、竹笋等,忌辛辣、油腻、生冷等食品。

5)心理调护对患者诚恳热情,帮助解忧驱烦,避免不良情绪影响。

6)其他调护可用肥皂水灌肠或蜜栓塞肛门法。

4.气虚

(1)症候粪质并不干硬,虽有便意但临厕努挣,气短汗出,难于排出,精神不振,倦怠乏力,舌淡嫩苔白,脉象虚弱。

(2)调护方法

1)药物调护选用黄芪汤,以益气润肠。宜文火久煎,饭前服用。

2)针灸调护选取百会、气海、关元、脾俞、大肠俞、足三里等穴,用补法,加灸。

3)推拿调护推按中脘、天枢、大横、大肠俞、八髎、长强等穴,按揉足三里、支沟穴。

4)饮食调护宜清淡,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忌食辛辣、油腻、生冷食品。可用核桃仁、芝麻各30g,共捣如泥,开水冲服。

5)其他调护可用肥皂水灌肠或蜜栓塞肛门法。

5.血虚

(1)症候大便秘结,头晕目眩,心悸健忘,面色无华,唇舌淡白,脉细涩。

(2)调护方法

1)药物调护选用润肠丸或五仁丸,以养血润燥。宜空腹或睡前服用。

2)针灸调护选取气海、脾俞、胃俞、足三里等穴,用补法,加灸。

3)推拿调护推按中脘、天枢、大横、大肠俞、八髎、长强,按、点揉足三里、支沟穴。

4)饮食调护宜清淡、易于消化,多食菠菜、香蕉、桃子、白菜、胡萝卜、竹笋等,忌硬固、油腻、辛辣、干燥食品。可用黑芝麻60g,捣碎,用蜂蜜调食,每日2次。

5)其他调护可用肥皂水灌肠或蜜栓塞肛门法。

6.阴虚

(1)症候大便干结,颧红心烦,眩晕耳鸣,形体消瘦,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

(2)调护方法

1)药物方法选用六味地黄丸,或合麻子仁丸,以滋阴补肾。宜饭前温服。

2)针灸调护选取天枢、关元、三阴交、照海等穴,用补法。

3)推拿调护推按中脘、天枢、大横、大肠俞、八髎、长强,按、点揉足三里、支沟穴。

4)饮食调护宜清淡,易于消化,多食菠菜、胡萝卜、蒲公英、蕨菜、竹笋等,忌硬固、辛辣、油腻食品。可用麻仁苏子粥(火麻仁、紫苏子各15g,粳米适量,煮粥服食)。

5)其他调护可用肥皂水灌肠或蜜栓塞肛门法。

同类推荐
  • 我的教育信条

    我的教育信条

    《我的教育信条》以杜威的名篇《我的教育信条》命名,分为教育心理、教育哲学、教育实验三个板块,既着意澄清了人们关于一些心理现象的误解及相关概念的误用,又表达了杜威关于教育学的核心主张和儿童研究的重要观点,还介绍了杜威任职于芝加哥大学期间所进行的富有创意的学校实验。
  • 校园实用经典趣味谚语(实用一生的语言精华丛书)

    校园实用经典趣味谚语(实用一生的语言精华丛书)

    《实用一生的语言精华丛书:校园实用经典趣味谚语》是一本科普类读物。歇后语、座右铭、格言等无疑都是一种浓缩的语言精华,可能经过千百年来人们的不断提炼和传承,才得以流传至今。《实用一生的语言精华丛书:校园实用经典趣味谚语》主要内容包括趣味谚语类型的语言精华。集趣味性和知识性于一身,可以作为广大青少年朋友修身养性、努力学习的一个指路明灯。
  • 茅盾经典

    茅盾经典

    茅盾的散文从个人的感受与经验出发,但并不仅止于书写自我,而是通过“风景”的发现,将主观情感与时代精神有机地融合,在描摹世相、记叙人情的同时,反映时代,超越时代。其小说通过描写小人物的命运挣扎折射出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的动乱景象,篇幅虽短,但内涵深广,艺术特色鲜明。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二十四节气(阅读中华国粹)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二十四节气(阅读中华国粹)

    二十四节气就是我国古代人民为了更好的生活和生产,根据自然现象的规律和特征,概括总结出来的一套天文气象历法。她是一部反映太阳对地球产生影响的太阳历,将一年等分为二十四个时间段,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一个周期(一回归年)作为一个轮回,基本概括了一年中不同时节太阳在黄道上位置的不同,寒来暑往的准确时间,降雨降雪等自然现象发生的规律,并且大体规定了大自然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物候的时刻。
  • 高中英语作文模仿秀

    高中英语作文模仿秀

    本书集纳了若干中学生英语作文的日常习作,按文章体裁分为日记、书信、记叙文、描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几个部分,并在每篇习作后附点评,在每部分后另附相应体裁文章的写作指导,以期对中学生的英语写作提供鼓励和帮助。
热门推荐
  • 浪子光阴刀剑里

    浪子光阴刀剑里

    何者为侠,是仗剑江湖,轻歌快马,惩奸除恶,还是胡琴琵琶卧疆场,举剑扬名保河山。
  • 跟直男将军谈恋爱

    跟直男将军谈恋爱

    面瘫将军:“身为女子,当举止端庄,你成天对男人乱抛媚眼成何体统?”乔瑾瑜:“你懂什么?我这叫天生丽质眸若春水!”**一朝穿越至农家,面对四面土墙和村里虎视眈眈的地主儿子,乔瑾瑜一捏拳头,抱大腿!必须抱住有权有势的金主大腿!驻守边城的龙威将军年轻力壮仪表堂堂,还正好单身,果断就选他了!龙威将军古板无趣像个老头儿?不怕!看她使出驯夫三十六计,分分钟将军中铁汉调教成二十四孝忠犬相公!
  • 归来之专揍纨绔

    归来之专揍纨绔

    纨绔放言,不允许有他这么牛气的人存在。然后,好像就没有然后了……
  • 神尊请要脸

    神尊请要脸

    又名《何时情未了》前世她被闺蜜所杀,重生一世遇到了他情字泛滥却不想被他所伤...三世恩怨...情何从何起
  • 他和穿越来的沈姑娘

    他和穿越来的沈姑娘

    沈安不喜欢这个和自己原来世界文化相差太大的地方,但她喜欢这里的温文和善的母亲以及那个对她好的人。
  • 末尸兽世之解救男大大

    末尸兽世之解救男大大

    你有没有想去一个奇妙的世界,你有没有爱一个天团到痴迷,你有没有过一次梦,你有没有一个童年的发小,你有没有过彼此信任的闺蜜有?没有?????这为你实现,你没有的,就算是幻想也是好的!????林西西是个为学习事业打拼奔波的大学年轻女孩,一次夜里意外死于车祸,她很“幸运”。????后神明以安宁的身份将其带到了另一个星球的希达尔大陆,早已谋策好的事情,世界充满危机的末世,奇妙的兽界。????系统与她会有怎样的经历呢?他们会如何共度一世,完成任务重生呢!系统的思想是什么?到底会怎样?这是什么样的计谋?是计谋吗?
  • 妃常致命

    妃常致命

    穿越了,旁边居然还有只萌宠小狼?!本来穿做公主也不错,而且还有非凡伸手,谁知道那个嚣张的紫云城帝君居然来提亲!哼,不就是成亲嘛,进王府,气宠妾,看谁斗得过谁!那神马丐帮帮主玉玲珑,笑面阎罗祁笑天,都给本公主滚开,姐一个人逍遥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妈咪宝贝:总裁爹地超给力

    妈咪宝贝:总裁爹地超给力

    父亲被抓,母亲住院,落魄的她把他当做了救星。儿子来不及看一眼就被人抱走,她带着女儿远走它乡。五年之后,有个男人找上门,“女人,偷我的东西该还了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一天许一个愿望

    一天许一个愿望

    作为罗天宗的一个小小杂役弟子,叶青只以为自己一生就这样平淡度过了。但是当某一天,白日做梦的叶青说出了一个小愿望。诡异的事发生了。。。。。。。。。
  • 独领风骚的古代医学(下)

    独领风骚的古代医学(下)

    中国医药学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无论是医疗技术、疾病认识,还是诊断技术、药物知识,都曾走在人类医药学发展的前列,有些方面曾为人类保健做出过杰出的贡献。请大家耐心读这本书,如此,便一定会随着介绍而入胜、而产生浓厚的兴趣。也只有如此,才会对中国传统医药卫生的起源有一个新的比较正确的了解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