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71300000001

第1章 艰苦奋斗(1)

范霍夫艰难成才

第一位荣获诺贝尔化学奖的范霍夫,是饱受磨难才登上这一领奖台的。

在莱茵河自东向西横贯荷兰流入北海的河口附近,有一个繁华的小镇鹿特丹。镇前的小岛横卧莱茵河上。范霍夫1852年8月20日就出生在这个岛上一个名叫米德尔哈尔尼斯的风景优美的村庄里。

到了上学的年龄,他的父亲、医学博士老范霍夫就把他送到当地有名的学校。进入中学后学校开设了物理和化学实验课,他立即对这些的神奇的实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下午,学校的霍克维尔先生在校园里散步,欣赏初春的美景。突然,他看见了实验室里有一个人影在晃动,于是便走进去看个究竟。啊,原来是小范霍夫在实验台前忙个不停。“喂!小伙子,你在干什么?”“我在蒸馏硝基苯。”小范霍夫头也没抬地回答,手也没停地仍旧忙碌着。“你从哪里进来的?”“我从窗户爬进来的。”“你这个调皮蛋,你违反了校规,我要把你送到校长那里去。”霍克维尔对他旁若无人、满不在乎的态度显然十分不满,对他大声吼道。小范霍夫这才发现来的是霍克维尔先生,脸色一下子被吓得苍白。

违反校规小范霍夫倒不在乎,他怕的是父亲知道这件事,更加反对他搞化学研究。原来,老范霍夫希望他不要研究化学,而要当一名律师。“把酒精灯吹灭,我们一起去找你的父亲,我要和他谈谈。”霍克维尔说。小范霍夫担心的事终于发生了。

老范霍夫知道此事后果然大为生气,他原想把儿子培养成为一个高尚的人,而现在他却迷上了“下三流”的化学,想成为一个人人都瞧不起的化学家,这简直是家庭的耻辱,大损于他有名望的家庭的声誉。出于对儿子前途的忧虑,他便开导儿子:“你的学习精神很好,但是你却不能终生从事化学。你应该明白,化学家不是一种职业,他连自己的生活都不能维持。

连药剂师都比化学家强,因为药剂师至少是一种职业。的确,化学在医学、生物学中也有用途,但化学本身却什么也不是。”“爸爸,化学方面也有一些伟大的成就,深奥的哲学不只是存在于书本之中,更来自于大自然。”小范霍夫并不服气。“不,我不能同意这一点,你这样比较是不恰当的。”父亲武断地结束这段不愉快的谈话。

小范霍夫想当一名化学家的事很快就传遍了全镇,引得议论纷纷。范霍夫遭到无数冷嘲热讽,舆论压得他几乎抬不起头来。

然而,小范霍夫认准了的事谁也阻挡不了,他的信条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他坚定的态度使他的父亲也不得不作出让步,虽然仍禁止他偷偷溜进学校实验室做实验,但却允许他在自己医疗室的一个房间内做实验。小范霍夫终于在这一抗争中取得了胜利,经受住了第一次磨难。莫尔认为:“人生中最困难者,莫过于选择。”小范霍夫正是战胜了选择的困难,才最终取得成功的。

那么为什么当时人们会瞧不起化学家呢?原来,在17世纪以前,科学被视为雕虫小技,科学家被视为不务正业的浪子。相对于天文学、物理学、生物学、数学来说,化学得到人们的承认更晚,直到19世纪中叶——有些国家甚至更晚,化学家才作为一种职业得到社会的认可。此前,如果有小孩说他长大要当化学家,必然会招致人们的轻视和嘲笑。

1874年,范霍夫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的乌德勒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同年,年仅22岁的范霍夫提出了碳原子化学键的四面体立体结构学说,把当时公认的所有分子结构都是平面的概念,发展到立体的概念,由此开创了一门崭新的化学新学科——立体化学。但是,著名的俄国化学家勃洛赫得到这个消息后,不仅对这一新理论横加否定,而且还对范霍夫本人进行讽刺:“有个在乌德勒兽医学校任职的范霍夫博士,显然他的兴趣不是在搞精密化学研究。他认为,坐在飞马(也许是从兽医学校租来的)上比较舒服。在那里,他可以向世界就原子在宇宙空间中的分布高谈阔论。”由于传统的平面结构的概念和对年轻人的蔑视,年仅23岁的范霍夫经受了第二次磨难。

为什么勃洛赫会那么尖刻地讽刺范霍夫呢?除了他囿于分子结构都是平面的这一传统观念,不敢越雷池一步外,就是他是一位年高德劭的化学家。正如杨振宁所说:“当你老了,你就会变得越来越胆小……因为你一旦有了新思想,马上会想到一大堆永无止境的争论,而害怕前进。”看来,老年人如何“坚晚节于岁寒”(杨万里),在青年人身上吸取活力,和青年人如何在老年人身上吸取经验一样重要。

然而,科学的理论不是嘲笑就可以被否定的。在当年9月的范霍夫在那本小册子中提出碳的四面体结构以后仅两个月,法国化学家勒贝尔(1847~1930)也提出了相同的结构。其后1885年,德国化学家拜尔(1835~1917)又从他的张力学说中提出了类似的结构,1890年萨赫斯(1854~1911)和1918年德国摩尔(1873~1926)也从不同依据提出的无张力环学说,再次肯定了碳的四面体结构,并逐渐得到人们的承认。后来,经过许多化学家的努力,从1815年法国比奥(1774~1862)发现有机化合物旋光性开始的研究,使有机立体化学已成为不可缺少的重要化学分支。

1911年3月1日,范霍夫在柏林辞世。这位敢于战胜世俗观念、传统理论、历经磨难的化学家走完了自己奋斗的一生。

“任凭溺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范霍夫正是凭着这对化学“只取一瓢饮”的专注,做出了正确的抉择,冲破传统观念的牢笼,才一步步走向成功的。

从笨孩子到著名数学家

父教母诲

希尔伯特1862年1月23日生于东普鲁士首府哥尼斯堡一个乡村法官家庭。希尔伯特的祖父和父亲都是法官。两代人的法官生涯培养了这个家庭严谨、求实的传统。

希尔伯特的母亲是一个有知识有教养的女性。她很喜欢学习。虽然是一个没有社会职业的家庭主妇,可是她不仅懂得哲学、天文学,还对数学有很深的研究。她读书学习并不是为了谋职,而是出自个人的兴趣和爱好。长期对知识的追求,使她成为学识丰富和眼界开阔的人。

常言道:“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从希尔伯特出生起,父母就十分关注他的成长,注意采取各种形式对儿子进行教育。在家庭生活中,创造出崇尚知识、热爱科学的良好氛围。

这个家庭,不摆古玩字画,不养花鸟鱼虫,当着孩子不谈官论商,不讲钱财田产。然而,他们却购买书籍,谈论知识和知名科学家。在这样一个追求知识、崇尚学习的家庭中,希尔伯特受到的影响是,学习和思考是一种美德。当希尔伯特稍稍懂得一些道理时,父亲开始教育他,做人的基本原则应该是:守时、守信、守法、严谨、俭朴、勤奋。父亲的这些教诲,在希尔伯特一生的行为中都留下了明显的痕迹。

母亲崇敬康德、哥白尼等伟大的科学家,经常给希尔伯特讲述他们的故事。母亲并不满足于对儿子进行一般性的教诲,她还非常细致地观察儿子的思维特点,设法从儿子的行为中找到特长。希尔伯特上学之前,母亲就开始了对他的数学教育。在母亲的影响下,思维缓慢的希尔伯特竟然喜欢上了抽象、严谨而且枯燥的数学。

希尔伯特小时候的表现是令人失望的。他的语言能力很差,思维有些迟钝,反应能力也不及同龄的孩子。这对于一个天分很高且望子成龙的母亲来说,无疑是一个不小的打击。然而,当别人坦言希尔伯特愚笨的时候,这位母亲却坚信儿子智力发育正常,身心健康,只要启发得当,儿子一定能够成大器。她在教儿子学习时,明明知道别的孩子教一两遍就能掌握的知识,希尔伯特却需要教上三五遍才能掌握。然而,母亲并不认为这是笨,而是学习方法不当,还没有找到迅速掌握知识的方法,一旦找到了适合于他自己的方法,学习速度立刻就能提上来。正是这种坚定的信念,使这位母亲不仅把希尔伯特从笨孩子堆里拉了出来,还为世界培养了一位伟大的数学家。

笨拙少年

希尔伯特少年时代,按照当地的习惯,有条件的家庭,通常在孩子6岁时就送他们上学了。

希尔伯特满6周岁了。同龄的孩子都背起书包高高兴兴地上学了。希尔伯特看了眼红,他也要求上学。可是,父母没有同意。他们知道儿子智力不如其他孩子,如果急于送入学校,就可能害了他。同龄的孩子到一起必然产生竞争意识。在学习和知识的竞争中,智力发育较慢的希尔伯特显然是弱者。当他的理解力、反应能力和考试分数都比别人差时,即使老师和同学不嘲笑和责骂,一个有自尊心的孩子,也会感到羞愧和自卑。在这种压抑和自卑的心情下,对智力发育是不会有任何积极作用的。因此,父母亲没有急于把希尔伯特送进学校,而是在家对他进行启蒙教育。

希尔伯特已经7岁了,同龄的孩子该读二年级了。看着小伙伴们高高兴兴地离家去上学,希尔伯特又动心了。他吵着要去上学。然而,母亲没有立刻表态,而是找来了小学一年级课本,让希尔伯特读一读,算一算,还提出一些问题,让希尔伯特回答。测验结果表明,希尔伯特在数学能力方面,达到甚至超过了一年级的程度,而在语言能力和反应速度方面,还是比较缓慢。母亲觉得,思考问题很认真、反应又明显迟缓的特点,使希尔伯特暂时还不适应小学环境。在母亲的劝说下,希尔伯特同意再过一年再去上学。母亲的选择是正确的,这样做既可以给希尔伯特的智力发育留出充分的时间,又可以利用自己的才智在家中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

希尔伯特到了8岁才上小学,比一般孩子晚了两年。上学之后,他学习很吃力,除了数学之外,没有一科成绩突出。在语言、作文以及需要死记硬背的科目中,希尔伯特经常考试不及格。他还常因写不好作文被老师批评。为了不影响希尔伯特上学的积极性,母亲不得不替儿子写作文。

希尔伯特上学的学校是哥尼斯堡的名牌学校,教育方式死板,教学内容陈旧,没有自然学科,数学只占很小的部分,所设学科主要是为政治服务,诸如历史、宗教、哲学、语言、写作、神学等等,仅语言就有德语、希腊语、拉丁语等。这对于语言能力较差、记忆力不强而且对死记硬背很反感的希尔伯特来说,实在太为难了。希尔伯特常因为背不下老师规定的内容而烦恼。有几个淘气的学生,戏称希尔伯特为愚笨的“老学生”,因为他在班级里年龄最大,学习成绩却最差。

这个愚笨的老学生也有高兴的时候,这就是上数学课和回答数学问题时。上数学课时,希尔伯特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老师刚把算题写在黑板上,希尔伯特就演算完了。在当时的数学条件下,数学课程不被重视,数学老师也不被人看重。可是,出了希尔伯特这样对数学感兴趣的学生,使老师很高兴。任课老师有时专门出一些数学难题让学生们比赛,看谁做出的多,想以此来刺激学生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这样的竞争最适合于希尔伯特。他可以充分显示自己的数学天赋。所以,每次数学竞赛,都能给希尔伯特带来愉快。由于老师的启发,热爱数学的学生多起来。他们遇到难题或者解不出的数学题,老师不在时,就向希尔伯特请教。这给希尔伯特带来了自信和荣誉。

读四年级时,班上来了俄籍犹太人闵可夫斯基三兄弟。他们都聪明过人。老师讲解的问题他们听一遍就能准确地记住。同学们不明白的问题,三兄弟都能解答。三兄弟成了班上的小老师。特别在数学问题上,有时老师讲不明白的问题,闵可夫斯基兄弟能讲明白。闵可夫斯基兄弟的到来,使希尔伯特在数学上的才能大为逊色。这使他很沮丧。他在学校抬不起头来,回到家中则闷闷不乐。

希尔伯特的父母及时发现了儿子的情绪变化,便和希尔伯特一起讨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他们使希尔伯特相信,虽然他在数学上暂时不如闵科夫斯基兄弟,可是,比别人还是强的;在其他学科上虽然暂时不如别人,然而,自己同自己比,还是进步很快的。他们告诉儿子,学习并不是为了比赛,而是为了自己掌握更多的知识,既然每一天的学习都能给自己带来收获,还有什么必要管别人说自己是聪明还是愚笨呢?父母在帮助希尔伯特恢复学习信心后,又帮助他找出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使其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扬长避短,鼓起勇气战胜困难。在希尔伯特学习遇到挫折的时候,他总是能够从父母那里及时得到支持和鼓励。

有些家长听到自己的孩子议论希尔伯特,也跟着说,希尔伯特如何愚笨。每当听到这样的说词,父亲总是不屑一顾。而母亲则是很客气地说:“这孩子的头脑有些怪,和普通人不一样。虽然他记不住死板的概念,但却能够给大人讲解数学问题。究竟是愚笨还是天才,等长大了再看吧。”这种回答常令一些家长无话可说。

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

在父母的鼓励和帮助下,希尔伯特自觉地认识到,他的记忆力不如聪明的同学,在反应能力和理解新概念的能力上也不如其他同学,但是,在计算能力和对问题理解的深度方面,却比一般人强得多。当一个新概念刚刚出现时,有些同学很快就记住并初步理解了,希尔伯特却要经过慢慢的思考和消化之后才能理解。而那些理解概念较快的同学,仅仅是一般性地复述老师讲过的内容,并不真正懂得这一概念的实质。希尔伯特虽然不能原原本本复述老师所讲的内容,但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却可以弄懂概念的来龙去脉,掌握相互联系的概念、定理、定义间的逻辑关系。这样,在解题时他就能自如地运用这些概念。

当希尔伯特找到自己的弱点和长处之后,就寻找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他在学习中发现,数学课程既不需要死记硬背,又有很强的逻辑联系,这很适合于他。于是,在数学的学习中,他找到了自己,找到了一生最大的乐趣。而对于神学、语言、历史等课程,他实在没有什么兴趣。

数学老师注意到了希尔伯特的思维特点。他对别的老师说:“虽然大卫·希尔伯特对概念的理解似乎没有别人快,可是,一旦他承认自己理解了某一概念,那是他确实理解了。他对‘理解’的认识是,彻底把问题弄清楚,包括概念的逻辑证明和推论。他‘理解’的结果是,既能对概念作出解释和论证,又能用它们解答问题。这才叫作真正的‘理解’。而其他人所谓的‘理解’其实是一知半解。这种所谓的‘理解’这不如希尔伯特的‘不理解’。”老师的评价大大鼓舞了希尔伯特,使他看到了自己的长处,增强了自信。这也使其他同学对希尔伯特刮目相看。

同类推荐
  • 月光之战

    月光之战

    科幻小说最大的闪光点还是它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生于这个科技爆炸的新时代,孩子们尤其需要想象力来创造未来的生活。
  • 格林童话(全集)

    格林童话(全集)

    《格林童话全集》共二百一十篇,可以说篇篇都是精品,脍炙人口而又百读不厌的除了前面提到的几篇,还有《莴苣》、《享舍尔和格莱特》、《布勒门镇上的音乐家》、《桧树》、《白雪公主》、《幸福的罕斯》、《矮子土地》、《放鹅姑娘》等等。本书分为两部分,主要内容包括第一部分儿童和家庭故事:青蛙王子或铁享利、猫和老鼠做朋友、马利亚代养的孩子、学习发抖、狼和七只小山羊、忠实的约罕涅斯、好生意、奇怪的乐工、十二兄弟等。
  • 世界经典童话故事全集:魔鬼妖怪的故事

    世界经典童话故事全集:魔鬼妖怪的故事

    童话王国简直就是一个多姿多彩的万花筒,在那些语言浅显、妙趣盎然的美丽童话故事里,有的蕴藏着严肃的人生准则,富于哲理,发人深省;有的反映了社会的真实现象,揭露了黑暗、鞭打了丑恶;有的揭示了大自然的奥秘,使人增长知识, 开拓视野。
  • 王尔德童话

    王尔德童话

    包含了王尔德所写的《少年国王》、《公主的生日》、《快乐王子》、《夜莺与玫瑰》等童话故事,语言华丽唯美,情节纯真生动,堪称完美世界的化身。细细研读,你可从中体会人间冷暖,领悟人生哲理。
  • 无处不在的化学(人生解密)

    无处不在的化学(人生解密)

    科学早已渗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并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无论是仰望星空、俯视脚下的大地,还是近观我们周遭咫尺器物,处处都可以发现科学原理蕴于其中。本书为你的生活添一丝色彩。
热门推荐
  • 骄阳争锋

    骄阳争锋

    在这个天骄并起的时代,在这个武力为尊的世界。林萧不甘于平凡,唯有仗剑前行。骄阳纵横!愿做人间逍遥客,不修天地无情仙!
  • 30岁前要学会的33堂领导课

    30岁前要学会的33堂领导课

    领导活动是一个不断实践、不断提高的过程,先当好士兵才能当好将军,先管理好自己才能管理好下属,因此对于有志于做领导的员工来说,必须在年轻时代特别是30岁以前就要学习一些重要的基础知识,掌握一些重要的领导能力,为今后走向领导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本书结合当今中国的企业现状和管理实践,总结出33堂最重要的领导课,探讨了自我管理、用人、沟通、激励、体制、团队、授权、执行、决策、创新等领导过程中必须涉及的重大课题,提炼出一套切实有效的领导实践方案。通过本书你可以了解中国式领导艺术的精髓,感悟当一个好领导的奥妙所在,还可以学到非常实用的领导方法,为你今后的领导工作奠定基石,创造出非凡的业绩!
  • 我的周扒皮少爷

    我的周扒皮少爷

    他家财万贯,一掷千金,唯独对她小气吧啦。“敢弄坏我的东西,那就当一年佣人来偿还吧!”他有一颗宽宏大量的心,却唯独对她异常苛刻。“地板没擦干净,当佣人的期限再多延长一天。”以前有“半夜鸡叫”,如今有“半夜机叫”,正在美梦中的常笑笑经常被手机铃声吵醒,不是要喝咖啡,就是要吃夜宵,甚至还要让她陪着熬夜。常笑笑在心中默默地骂了他一万遍:【你这着丧心病狂,专门剥削劳动力的周扒皮!】
  • 充闾文集:文在兹

    充闾文集:文在兹

    充闾先生是一个有良好传统文化修养的学者,他曾读过私塾,也接受过现代学院教育。他对古代经典作品的熟知程度,给每一个接触过他或读过他作品的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他更是一个现代知识分子,他所具有的“现代意识”才有可能使他对熟知的传统文化和自身的存在有反省、检讨、坚持和发扬的愿望与能力。在“进与退”、“居与处”、“兼善天下”和“独善其身”的问题上,这个阶层的矛盾心态仍然在持久地延宕着。但在充闾先生的散文中,他不是以价值的尺度评价从政或为文。而是从人性的角度对不同的对象做出了拒绝或认同。就个人兴趣而言,充闾先生似乎更钟情于淡泊宁静的精神生活,这使他的创作更为纯净。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双脚量地球

    双脚量地球

    记录自己的马拉松旅程,分享自己的马拉松故事。
  • 溺水三千唯独爱你

    溺水三千唯独爱你

    白兮夏本是白家小公主,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直到有一天,白家一朝夕变夜少熙与白兮夏本是青梅竹马,白家一朝夕变,夜少熙苦苦寻找白兮夏……几年后,白兮夏从无忧无虑的小公主变成强势归来的女王……
  • 剑江湖之破军

    剑江湖之破军

    大虞王朝,内忧外患,北有草原人的铁骑伺机而下,南有南洋人虎视眈眈。尕木相剑榜,十大名剑逐现江湖,乱世将现,有一来自西北的少年,将从帝国的南方崛起,手持巨剑来到大西北,面对血仇和国家大义他会如何抉择?
  • 造神式

    造神式

    那些有资格叫嚷着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是那些真正不被束缚着的人但你不是
  • 我的世界之上古八神器

    我的世界之上古八神器

    MC大陆被黑暗所笼罩,拥有正义,智慧,仁爱,理性,包容,高贵,温柔和谦虚的品质的八位战士,寻找上古八神器,准备去打败him魔王,却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阴谋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