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89100000031

第31章 托马斯·艾略特:西方文明没落的预言者

托马斯·艾略特(1888~1965年),英国诗人,文学评论家。194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1906年进入哈佛大学攻读哲学,并在十年后获博士学位。1915年放弃哲学研究,转向诗歌创作和文学批评。1948年因诗歌《四个四重奏》获诺贝尔文学奖金。主要诗作包括《普鲁弗洛克的情歌》(1915)、《一位夫人的写照》(1915)、《小老头》(1919)、《荒原》(1922)、《空心人》(1925)、《灰星期三》(1930)、《四个四重奏》(1935~1941)。最著名的诗剧是《大教堂凶杀案》(1935)。最有影响的文学评论有《传统与个人才能》(1917)、《批评的功能》(1923)、《诗歌的用途和批评的用途》(1933)。

《荒原》属现代派诗歌,全诗分为五章。

第一章:“死者葬仪”。这一章并没直接写什么死者的丧葬仪式。标题隐含象征和暗示意义。暗示了西方资产阶级文明的衰落、死亡和现代西方人颓废、悲凉、浑浑噩噩的心理现实。诗的开头显得十分阴森、突兀。

四月是最残忍的一个月,荒地上长着丁香,把回忆和欲望掺合在一起,又让春雨催促那些迟钝的根芽。

诗的第二节,改用抽象、庄严的语句,点出了主题:欧洲一片破碎,土地干涸、草木枯萎,形象地表现了整个西方文明的衰颓。同时,这个象征意象还暗示:欧洲的人们放纵私欲,失去了宗教信仰,造成精神和心灵上的空虚;而违背上帝的训诫和忘记了上帝存在的人,必遭大难。

第二章“对弈”。通过对社会上几个不同阶层妇女的描写,真实再现了战后的社会气氛,看起来是表现了女性的堕落,而实质上反映的是整个人性和文明的堕落:除了奢侈享乐、欲壑难填,就是无病呻吟,或者是唠叨什么“装假牙”之类无聊的话题。总之,只有丑恶,而没有美。第二个上流妇女是个无病呻吟、专横跋扈的女人。诗中写她的几句话极其传神:

今晚上我精神很坏。是的,坏。陪着我。

跟我说话。为什么总不说话。说啊。

你在想什么?想什么?什么?

我从来不知道你在想什么?想呀。

结尾把《哈姆莱特》中桑菲利亚溺水淹死前疯疯癫癫告别人生的一段台词略加更动,使悲怆之极的话语变成普通小市民的口头语,从而含蓄地表现了诗人悲凉、绝望的心绪。

第三章“火诫”。延伸第二章的主题:欲念之火在人世间的每个角落燃烧。通篇用今昔对比来揭露现代罪恶。开头引用了斯宾塞的《结婚曲》中描写仙女畅游泰晤土河的诗句,咏唱大自然的美景、欢乐愉快的情绪。接着,诗人写了伦敦城中各种人物庸俗、猥亵的生活。

诗人借用奥维德《变形记》中能预知未来的盲人帖瑞西士作为冷眼旁观者。最后,引用释迦牟尼《火诫》和圣·奥古斯丁的《忏悔录》。这东西方两位禁欲主义者都反对情欲之火、欲念之火;都强调要用圣火烧去人的欲念之火,使人类再生,复归纯朴。诗篇强烈地反映出艾略特渴望从宗教上寻求精神出路、寻求人类社会获得解救的途径。

第四章“水里的死亡”极短,总共仅有十行。仍运用圣·奥古斯丁《忏悔录》里的典故。通过腓尼基水手费莱巴斯放纵情欲、淹死在大海里的故事,告诫人们千万不要重蹈覆辙,暗示只有皈依宗教、皈依天主,才能得救。

第五章“雷霆的话”。开头暗用《圣经·新约》中耶稣受难的故事,仍在反复强调这样的思想:现代欧洲人失去了宗教信仰,处在“虽生犹死”、“生即是死”的状态。接着,诗篇写整个欧洲是一片荒原,“这里没有水只有岩石”,“这里的人既不能站也不能躺也不能坐”。到处是一片濒临死亡的图景:“山上/甚至连静默也不存在/只有枯干的雷没有雨/山上甚至连寂寞也不存在/只有绛红阴沉的脸在冷笑咆哮/在泥干缝裂的房屋门里出现。

诗人最后还是把希望寄托在宗教上。诗中写道,电闪雷鸣,雨水从天而降。雷霆说话了,它发出的声响是:“dana,dayadhvam,damyatta。”这既是描摹雷霆的拟声词,也是引自《吠陀经》的三个梵文词:“舍予、慈悲、克制”。艾略特认为,只有恪守这样的教义,人类才能获救。阅读导引《荒原》表达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整整一代人的幻灭感,高度概括了战后西方普遍存在的精神病态,宣扬了只有皈依宗教,遵从“舍予、慈悲、克制”

的训诫,才能获得精神的拯救。长诗发表后,“荒原”一词本身就成为走向没落的西方文明的一个象征,成了西方世界著名的“荒原观念”。

艾略特自称,《荒原》不仅题目、甚至结构和象征手法也绝大部分“受到两位人类学家的著作,即:魏斯登女士的《从祭仪到神话》和弗雷泽的《金枝》的启发”。

由于象征方法的隐晦、暗示性和引文、用典太多,《荒原》显得艰涩难懂;如果不是作者本人作的许多注释,很多诗行几乎是无法读懂的。这首433行的诗,仅诗人自己就加了52个注释。所以,《荒原》发表后,即引起激烈的争论。赞赏者固然推崇备至,反对者则批评它混乱不堪、晦涩难懂。平心而论,经过认真阅读,仔细咀嚼、揣摩,《荒原》在思想和艺术上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了同时代的其他诗作,堪称西方现代派诗歌的里程碑。

同类推荐
  • 霍金新传

    霍金新传

    史蒂芬·威廉·霍金,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一位杰出的科普作家,一位与疾病顽强斗争的科学斗士他长期患有严重的肌肉萎缩性疾病,被长期禁锢在轮椅上。在行动困难的境况下,他仍以超人的毅力和斗志为科学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主要研究的领域是宇宙论和黑洞,证明了广义相对论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积定理,提出了黑洞蒸发理论和无边界的霍金宇宙模型。正是他对命运的抗争,使他成为探索宇宙终极奥秘的最无畏的斗士,他的思想和行为堪称当代楷模。
  • 张爱玲:花自飘零

    张爱玲:花自飘零

    张爱玲说:“我写《小团圆》并不是为了发泄出气,我一直认为最好的材料是你最深知的材料……”合时宜的传记不是主观臆测,而是用传主自己的话讲自己的人生。作者用冷淡的眼光,以《小团圆》《我的姐姐张爱玲》为底本,讲述了才女佳人张爱玲的一生。历史中过往来去的人物在《小团圆》里实现了团圆,张爱玲的一生在《张爱玲:花自飘零》中得到了圆满。
  • 中华女杰(古代卷)

    中华女杰(古代卷)

    妇女是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伟大力量。从夏商开始至今,在中华五千年文明进程和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中,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领域,中国妇女都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杨建、张侃侃编著的《中华女杰(古代卷)》选取了中国古代(远古至淸朝)20位女英雄(女豪杰),讲述她们的故事,宣扬她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女性特有的优秀品质和风范。《中华女杰(古代卷)》遴选人物有妇好、孟母、王昭君、蔡文姬、文成公主、佘赛花、梁红玉、秦良玉等。
  • 从囚徒到文化大师:利哈乔夫传

    从囚徒到文化大师:利哈乔夫传

    瓦列里·波波夫怀着敬意创作的这部传记,“不虚美,不隐恶”:回顾俄罗斯著名学界领袖和公共知识分子利哈乔夫的光辉一生,再现了他的种种优秀品德和他对俄罗斯民族的杰出贡献;同时也不回避他与其他学者的矛盾、与当局的妥协,对之做出了较为公正的判断;对他的家庭生活,也留下了忠实的纪录,让人动容和叹息。译者为翻译这部著作做了大量工作,字斟句酌,保证了译文的质量。
  • 此生喜读纳兰文:我是人间惆怅客

    此生喜读纳兰文:我是人间惆怅客

    《纳兰性德全集》以康熙三十年刊刻的纳兰性德的文集《通志堂集》为基准,另有补遗。本书《此生只读纳兰文:我是人间惆怅客》收录了纳兰性德具有代表性的经解、文、序、记、书简等,并由专家对其做了精心注释,版式精美,是纳兰迷值得珍藏的精品。
热门推荐
  • 棋语

    棋语

    本书是文学书军原创长篇小说丛书之一,储福金的最新长篇,书名《棋语》,顾名思义,写的是围棋术语,共收录冲、星位、断、飞、小尖、立、靠、点、引征、扑、跳、不应、借用、枷、弃子、渡过、形、收官、连,十九个棋语。《棋语》牵连着棋人众生相。以北巷小王这个约棋者为引,谋篇布局地摆出了蒋冲、刘云、陶松、陈晓冬、常朔等一批性格迥异的棋人,看似有特定指向性的棋语表面上合着这些棋手的性格、命运,更暗寓了几十年间几代人承受的当代生活,我们能够看到的是现代的人生、现代的心理、现代的世风。人生与棋理,相互映射。立体的人世,没有人可以说能够找到合适的字眼一以概之。小说中看似直白简单的棋语篇名,往往被情节、走向和结局打破。这种立与破,似一座迷宫,唯心智明朗者可以走出;似一壶佳酿,唯不贪杯者方可细品其层层韵味。最后,丰满的人性、复杂的人生、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自然和社会的相通,便会在这些字眼的映射中展现出来。这部小说不是围棋教材,不懂围棋的读者可以跳过小说中的棋术,只看情节;初学围棋者则可以将其作为棋谱,细细研究;棋艺高深者则可以从棋道中参透人生之道。以此发掘传统文化中蕴含的魅力。
  • 云羲氏

    云羲氏

    沐云笙让我拿着灵木逃走,我把它给吃了,起初并不知道它会有什么作用,但吃掉能量暴戾的灵石后,我的右手长出了藤蔓……世间有六枚宝石,这也是关于至尊法杖收集宝石的过程……本文无系统,是个正儿八经又带着无厘头搞笑的原创轻小说。
  • 风雷霸者

    风雷霸者

    在九幽一个神罚之地,有一个小男孩,他是九界之主雷尊的孩子。由于所犯之罪滔天,被罚至九幽黑森林中一个村子。这里没有光明,只有无尽的黑暗,本来等待他的是过完凡人的一生,终老死去。可是他却要从头再来,逆天改命。
  • 还记得那时候的自己吗

    还记得那时候的自己吗

    梦里梦外,你可是真的自己,可曾记得面具下的自己。
  • 政策执行冲突的制度分析

    政策执行冲突的制度分析

    政策执行是政府公共管理活动的中心环节,是实现政策目标最直接、最重要、最经常的政治活动,是从根本上解决政策问题和实现政策方案的决定性因素。随着人类社会政策实践经验的不断累积和政策科学研究的渐趋成熟,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政策研究学者愈来愈重视对政策执行问题的探讨,尤其是美国约翰逊政府所发起的“伟大社会”改革政策项目的落空迫使人们对政策执行研究的高度关注。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此事难知

    此事难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想试着理解这个世界

    我想试着理解这个世界

    每个人都在问,这世界究竟怎么了。为什么我们生存的盛世,让我们感觉迷惘、不安和焦虑?郭宇宽带着自己先锋媒体人的多年观察和思考的累积,给国人提供了观看当今世界的富有同理心的视角,在他笔下,所有的歧视、崇拜、误解与敌意都化作深刻的“理解”。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