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39000000014

第14章 白色山道(一)(1)

渐近黄昏时,天空便大把大把地撒着雪片。撒着撒着,就把天色撒得阴暗了。雪片开始密密地飘,如一面洁白帏幕。近路远山模糊飘忽起来,渐渐隐去真实面目。在飞雪的努力之下,天和地缩短距离,终于连成一片。所有的道路和陷阱、村庄和碉堡、草木和冰苔,都被如刀的雪片匆匆忙忙地覆盖了。旷野沉寂深邃,偶有飞鸟擦天而过,留下两声鸣啼。

山道上出现一个黑影,黑影越来越大。

游击队员冯茂,穿着一件破棉袄,顶着杀脖子风,佝着腰,袖着手,高一脚低一脚地向冯家走来。

冯家是一个小村,撒泡尿可以围着绕三圈。地处黄荆山腹地,四周环山,出门进村都得爬坡越岭。村里人练就一双铁脚钢腿,莫不行走如飞。换了别地方人,就是口吐白沫,累个半死,要想追上他们也是枉然。

弯弯的一条小路,从冯家穿过。向东可去石灰窑。石灰窑只有一条街,名为八旋街。街不长,铺面就窄些。开粮店的,开布店的,开药店的,开当铺的,也有。蓬头垢面的叫花子也有,浓妆艳抹的妓女也有。日本矮子来了之后,多了些竖着耳朵、伸着血红舌头的狼狗和惨惨淡淡的膏药旗,还有那些经常“嘿嘿”直叫穿着黄军装,眼睛盯着女人拔不出来的大头兵。向西可去大冶湖。那湖碧波涟涟,鱼肥藕圆,离这三四十里,要穿山林,过泥滩。山下湖畔都是村庄,人若到石灰窑去,必从冯家经过。日本矮子就在冯家四周山头上筑了碉堡和炮楼,必经之道上还垒起了岗楼。于是就有子弹嘘叫,冷不丁地撕裂寂静。

冯茂孤单沉默地在山路上行走着,突然颠踬了一下,扑倒在地。他用双手撑着地,咬着牙,慢慢爬了起来。胸口针扎般疼痛,他用手死死捂住胸口,仿佛那疼痛是那凛冽的寒风吹进所致。其实,那风也不大,草丛和树梢轻轻摇晃,使那天空的雪花飘得失了秩序,显然是有些乱。

他的胃蓦地痉挛了一下,一股辣水,酸水汹涌着,翻腾着,冲击着,寻找着出口,往喉咙直涌。他弓起腰,连呕了三口。顿觉好过了些,轻松了一些。他看见,呕出来的不是别的,还是没有呕完的辣椒水,铁锈色的辣椒皮还附在其中,细细的,碎碎的,如火子。

“这些杂种!”

冯茂恶狠狠地在心里头骂了一句。三个粗壮的鬼子把他打翻在地。一个把他扳得仰面朝天,然后就坐在他的胸脯上,按着他的两只手。另一个抓住他的两只耳朵,不让他的头扭动。第三个鬼子左手拿一截铁棍,用力撬开他的嘴,并将铁棍插在口中,不拔出来,右手端着舀满辣椒水的绿茶缸子,往他嘴里灌。辣椒水刚进入他的口中,鬼子倒得太猛,太急,就把他呛得咳了起来,呛了鬼子一脸。另两个鬼子哈哈大笑。那鬼子放下缸子,用袖子抹了一把脸,重又灌起来。

冯茂平时爱吃辣椒,甚至喜欢喝辣椒汤。辣椒水刚进口时,他并不觉得格外的辣,还以为这仅仅只能吓吓细伢而已。如果肚子可装的话,他可以把那半脸盆辣椒水喝干。谁知灌到第二茶缸时,他仿佛吞了火炭,五脏六腑全被烧着。烈火一经点着,便轰然而起!他如同掉进火海。无论他怎样挣扎,总是挣脱不了烈火对他的烧灼。他的胃他的喉咙烧灼得非常厉害,灼灼地痛,仿佛有无数根烧红的铁棍子伸进喉咙,搅得胃团团旋转。他想把那些肠呀胃呀什么的全部呕出来,呕它个干干净净!可他的喉咙似乎被烧坏了,没有了。一扇门倒塌了,关住了那团烈火!那团烈火没有出口,烧得他嗷嗷叫唤。他已听不见鬼子幸灾乐祸的笑声,只看见鬼子的鼻孔,也成了一只只尖尖的红辣椒。

冯茂推门进得屋来,眼前一片黑。他立住身子,跺了跺脚,拍了拍落在身上的雪,叫了声:

“翠枝!”

堂客也不应声。冯茂又怯怯地叫:

“翠枝!”

翠枝挺着个大肚子,正坐在火炉边。火炉上吊着个铁鼎罐,鼎罐里煮着苕,哗啦哗啦响。她一手捏着针,一手捏着小鞋底,正在为肚子里蹬腿的细伢准备鞋儿。听到当家的叫唤,手一哆嗦,针就扎在中指尖上,随即冒出一点红来。她用大拇指压住,只是不理他。

眼前的黑色渐渐退去,冯茂挪动脚步,走过一道门槛,到了厨房。他走近火炉,拉一只凳来,垫在屁股上。

他见翠枝虎着脸,心里也就晓得个八九成了。手不由得也就跟着打颤。

“翠枝!”他又轻轻叫了一声,声音微微有些颤栗。

堂客狠狠白了他一眼。

“翠枝!我想着你要生,才回来呢!你还拿白眼翻我?真没得味!”

“哼!”翠枝用黑线将那小小鞋底一缠,往桌上一丢,用手指着他的脸,骂道:

“你不是当了二鬼子么?你还回来做么事?你革命革命,这下子你自家革成汉奸了!丢祖宗八辈的人啊!我也跟着你背叛徒的黑锅,脊梁骨都被人戳断了!你这个挨千刀的,害得我好苦啊!”呜呜呜,呜……双手掩面,双肩一抽一抽的。

冯茂一动不动,有些呆。脸一阵红,一阵白,最后被一层寒霜覆盖了。那一刻,冯茂似乎没有了知觉,脸上所有深深浅浅的皱纹不再波浪起伏,而像熔岩一般,凝固成一种雕塑状态。

翠枝哭了一阵。冯茂也活转过来,伸出一只手,轻拍着堂客的肩膀:

“莫哭!”

翠枝猛地将他的手打开。

“莫挨我!不晓得你手有几脏!”

冯茂嘴角抽搐了一下,本来阴暗的脸色更加阴暗了:

“你也信么?”

“我为么事不信?”

冯茂的目光变得冷冷的,口气也硬硬的:

“你为么事信?”

“为么事信?”翠枝顿了顿,“就为你一个人能回来!”

“这是么道理?”冯茂越发糊涂了。

“我问你!”翠枝说,“你们一起抓走四个,么样只你一个回来了?”

冯茂的眼睛立即流露出一种不安的神色,他显得紧张起来,两眼发直。对这样的问题,他回答不了。自己一个人能活着回来,鬼晓得是为什么。

“那三个呢?”

冯茂没好气地说:“死了!”

“么样死的?”

“被鬼子打死的!逼死的!”

“为么事你没死?”

“……”

“你当了叛徒?”

“没!”

“那么样把你放了?”

“鬼晓得!”

“是你出卖了他们?”

“扯屁蛋!”

“那么样独独把你给放了?”

“……”

“你的命就那么金贵不成?还不是留着你当汉奸呗!”

堂客的话好硬,一句句戳得他心里好痛。他咬紧牙床,腮帮鼓起。额头的青筋暴起,他无可奈何地叹了一口气,说:

“我是当汉奸的那种人么?”

“我也不信你骨头是泥捏的,那么软!你晓得的,当了汉奸,你就再也做不出人了。那么多父老乡亲,一人一口痰,也能淹死你!”

“我会向组织说清白。”

“你真没做坏事?”

“没!”

“没当叛徒?”

“没!”

“那么事就有人说你叛变了呢?”

“哪个说的?”

“谁都这么说。”

“别人么样说,那是别人的事。我是你老公,不会哄你!”

一直脸很长的翠枝,这时脸短了一下,露出了微笑。然后,又一板一眼地说:

“要是哄我,你不得好死!天打五雷轰!”

“你莫咒我!我这就走。”

“去哪?”

“找组织去。”

“明天吧,天要黑了。”

“不!这就走。”

“你还没吃吧?来,”堂客揭开鼎罐盖,鼎罐腾起一团热气,“抓几个苕,填填肚子再走。找组织去,我也不拦你。”

冯茂哈着气,手伸进鼎罐,随便抓了一个,放在粗瓷麻碗里。翠枝盖了鼎罐,转身从碗柜里拿出一盘炒辣椒米,那辣椒油光闪亮,鲜红如血。

“接倒,你爱吃的!”

冯茂不看还罢,一看倒吸了一口凉气,两眼发直,两手发颤,胃立刻痉挛起来,他呕着不止。冯茂朝堂客摆了摆手,叫她把辣椒赶快端走!那些辣椒还能吃么?鼻子,一只只割下来的朝天鼻,鬼子的鼻子!那些鼻子仿佛也长了牙齿,要把他吃下去似的。

翠枝把那盘辣椒又放回碗柜,关了柜门,不解地问:

“你么搞的,不是爱吃辣椒的么?”

冯茂止住了呕,摇了摇头,“这一辈子怕是再吃不成那玩意儿了。”

“那是为么事呢?”

“见它就呕!”

“怕是吃伤了。”

冯茂捏起一个柿子样软的苕。

“你晓得组织在哪吗?”翠枝问。

“只要游击队没转移,就能找到。”

“找到了,要一五一十地说清白。”

“那是当然。”

“找到后,回来几天。”

“要生?”

“怕是的。我猜也是这几天。”

“要得!我来料理你。”

冯茂立了起来,正准备走路,这时门外有人敲门。

敲门声不大,怯也不怯,壮也不壮。是谁呢?翠枝听到敲门声,乐了,脸上突然晴朗起来。自从传说当家的当了叛徒以来,整整两天,别说有人来串门了,连只狗也没有走进门过。她找个说话的人也没有,嘴都闭臭了。

门口站着的是游击队副队长竹子。

竹子在门口已经立了一会。她耳朵贴着门缝,分辨着里屋说话的声音。听清是冯茂和翠枝后,便弯起指头,把门叩响。

冯茂听到敲门声,心里直打鼓。他不晓得来者是哪个,是乡亲还是游击队员?抑或是跟踪而来的鬼子、汉奸?他闪进里间屋子,躲在暗角,且把粗气敛起。

翠枝把门打开,见是竹子,满脸的高兴。急忙将她让进屋,随手将门关严,领到灶间炉边坐下。

“竹子姐,好长时候没见过你了。好么?细伢子会说话了么?”翠枝一边拍打着竹子肩上的雪,一边问她。

竹子一进屋,四处一打量,没看见冯茂,心里就起了毛,手就不由得握紧了裤兜里的手枪。她一边应酬着翠枝,一边不露声色地问:“你么时生,快了吧?”

“怕是这几天的事!”

听到竹子说话,冯茂从暗处走了出来,脸上阴郁的神色一扫而光,颇为喜悦地叫了一声副队长。

竹子应了一声,淡淡地。她的眼睛从他破烂的棉袄移到脸上。他的脸孔浮出光彩,真实而又生动。那双明亮的眼睛,闪烁着暖暖的温和,对她有一种亲切的表情。她立即感觉到了。她仍然淡淡地说:“坐吧!”眼睛就从他脸上移开了去。

冯茂坐下来心里突突地跳。刚才她盯了他一眼,盯得他浑身发烧。他从她的眼神里,捉到了她对自己的态度。那是一种审视的目光,一种不信任的目光。是啊,他们都死了,自己却活着,能让人信得过吗?想到这里,他的目光也倦了,从她的脸上缩回来,面色也随之暗了下来。

翠枝坐也不安,站也不安,说:

“你们坐吧,我坐不住了。”

竹子一惊:“要生?”

“哪个晓得?腰酸得要死,坠得慌!一会儿就要解小手,安宁不得!”

竹子眉头一皱,弯弯的眉毛僵得不动,“怕是真快了!”她起身立起,把翠枝扶到床边,弯腰帮她脱了鞋,“你好生躺会儿。”

翠枝刚一躺下,就叫:“当家的,我肚子好痛,你去把接生婆叫来。”

冯茂就去了。

竹子一惊。她也晓得翠枝有了喜,但怎么也没有想到,碰得那么巧,她要落月子。

她是奉命来处决叛徒冯茂的。

五天前,冯茂带四分队的桂花、青青和林子离开游击队驻地,准备取道石灰窑,过得江去,前往大别山。途经冯家时,鬼子突然围住村子。他们见无路可逃,七手八脚把枪藏好,混进村民中,被拥到一个半坡。鬼子和狼狗把站立的人群围成一圈。一个歪戴礼帽的汉奸叼着一根烟,后面跟着两个鬼子,一只狼狗,在人群中转来转去。瞧见一副陌生面孔,便嘴一歪,两个鬼子就把那人拉出人群。

他们四个就这样被捕了。

被捕之后,冯茂为了苟活下来,保全了自己的性命,把另外三名游击队员出卖了。

冯茂是昨天早晨释放的。释放后,他不敢回家,也不敢去找游击队,大约是害怕被游击队处决。他在外面转来转去,像一只无家可归的野狗。

游击队里出了一个叛徒,几乎炸了窝:

“去年出了一个叛徒,今年又出一个!”

“这样的人平时看得很正经,一到要他命的时候,露怯了不是?”

“还留着他做么事!”

“要立即把他杀了!”

“说不定他正带着鬼子来捣我们的窝呢!”

经请示组织,组织决定:立即派人无条件地处决叛徒。

队长把大家召拢,说,现在是抗战的第五年,我们面临的形势很困难。个别人叛变,也是不奇怪的。大家晓得,我们对叛徒从不手软。我们讨论一下,派谁去处决他!

“我去!”

“我去!”

“我去!”

竹子站起来,“你们谁也莫去!我去最好。你们人生地不熟,那地方四面都是鬼子。枪一响,你跑都跑不了,我则可以跑回家躲起。这是一。二呢,冯茂还不晓得在哪里转悠着。我猜想他堂客要生了,他非要回去不可。我和他一个村子,我在家等着。他么时候回来,我晓得。别人去,夜里你到哪里歇去?大冷天的,不冻死你!三呢,我有个小心眼儿,说起来大家别见笑!我想我那细伢了。”说完,羞涩地一笑,脸微微有些红。

大家于是便静了,也不再与她争。队长最后说:“那你就去吧!只是要多长个心眼,不要轻信叛徒的话!要汲取你老公去年的教训。”

竹子就这么来了。

她是中时踩着枯叶和败草到的家。一岁半的伢正躺在摇篮里玩,奶奶轻轻摇着。伢很乖,眼睛大大的,睫毛长长的,脸蛋圆圆的。他还不会说话,见到她,却“呀呀”有声,伸出那一双嫩嫩小手,在空中划动着,做出要人抱的样子。她一下子把伢抱起来,抱得紧紧的,如同怕别人抢去!她亲着伢的脸蛋,“波波”直响。伢很使人怜爱,用那白嫩手掌轻轻拍着她的脸,拍着拍着,拍出她满眼泪水。

一个多月没见到伢了呀!

一行脚步声由远而近,冯茂独自回到屋来,一脸沮丧:“接生婆不肯来!”

翠枝在床上呻吟,“接生婆挺好的一个婆婆。半个月前,她答应得好好的。为么事不来了,你晓得么?”

“我晓得!”冯茂垂着头,“婆婆也真是倔!我求她半天,她脖子也不给。还说叫我去请东洋人接去。”

竹子冷冷地看着冯茂。恨不能一枪把他嘣了了事。可他的堂客要生伢了,这是她事先没有料到的。虽然晓得她要生,谁晓得正碰着生?现在当着翠枝的面把他打死,这会吓着翠枝,说不定那未出世的细伢也要遭连累,她下不了这个手!原先她就想好了,把他带到外面,离鬼子远远的,寻一个僻静处,给他一颗“花生米”了事!那个地方最好是在廖家崖上,一枪打不死,摔都要把他摔个粉身碎骨。鬼子赶来,她早就钻进林中,了无踪影,或者是在江边,死了落进江中,连尸体也找不到,活着当汉奸,死了让他喂鱼。

现在翠枝临盆,她只得容他多活一夜了。她要帮帮翠枝。自己是个女人,晓得女人的苦处。十月怀胎,吃了多少苦!她要帮她顺顺利利地生下来。

翠枝这是头一胎,不晓得自家生伢是难还是易。心里无数,害怕得“呜呜”直哭。

竹子走过去,平静地对她说:“翠枝你别怕!你大姐我生过伢,么样生伢我晓得。俗话说瓜熟蒂落,日子到了,伢也就呆不住,非要出来不可,你不用害怕。”

翠枝这才止住了哭泣。

“有剪子么?”竹子开始做些准备工作。

“有一把,在抽屉里。”

竹子拉开抽屉,找出那把半旧的剪子。

竹子拿到眼前,见有锈斑,忙说:

“要不得,剪脐带要好剪子。”

翠枝着了急,“又没有新的,么办?”

“有砂石么?”

“有!”冯茂应着。

竹子把剪子给他,“快磨去!磨掉锈,磨出刃来!”

冯茂接过剪子,在水缸里舀了大半碗水,蹲在地上。左脚在前,右脚在后,脚后跟垫着屁股。往那紫红色的砂石上倒了一点水,呼呼霍霍地磨了起来。

竹子给火炉添了两根柴,屋里热得很,她把煤油灯点着,放在里屋窗台上。煤油灯冒着一缕黑烟,很呛鼻孔。

她问翠枝:“暖瓶放哪里了?”

翠枝说:“哪有暖瓶!你要喝水?”

同类推荐
  • 龛镇弟兄

    龛镇弟兄

    这是一部凄婉悲壮的“混血”家庭秘史:一个花容月貌的回族女子先后嫁给了两个汉族男人,于是一个家庭两代子孙便在这沉甸甸的豫东平原——华夏祖先的发祥地,上演上了一幕幕阴差阳错、恩断情牵的话剧。小说摒弃了反映合资企业题材的俗套,从新颖、刁钻的角度切入,将生长在不同环境、有着不同命运的人物巧妙地串在一起,再加上对华厦文明史的拓展开掘,对风土人情的白描勾勒,无不构成鲜明的艺术特色。
  • 沽婚

    沽婚

    《沽婚》是东北作家孙春平的都市小说合集。善写小人物、小小说的孙春平,以细腻圆熟的笔端,状绘了当代都市中的众生态相。在从容舒缓的都市叙事中,他探索人的可能与边界,并以"哀而不伤"的道德实践,自觉观照都市生存中的底层群体。《沽婚》聚焦的,不过是真真假假的都市众生,他们只是时代列车投在玻璃窗上的背影,却成就一暮精彩的“都市传奇”,一部厚重的凡人“世界史”。
  • 换个姿势

    换个姿势

    李治邦,1953年5月出生于天津,河北省安平县人。1970年入伍,1978年转业到天津市群众艺术馆工作。研究馆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天津作家协会文学院签约作家,文化部优秀专家。出版长篇小说三部《逃出孤独》《城市猎人》《繁花落尽》,散文随笔集一部《我所喜欢的美丽女人》。中篇小说100多部,短篇小说100多部。2002年获得天津青年作家大奖的提名奖,与人合作的电视连续剧《苍茫》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无场次话剧《希望之歌》获得文化部"群星奖"银奖;四幕话剧《下一站幸福》;三集广播剧《咱们工人》获得全国广播剧"政府奖"银奖。所创作的小品《邂逅》获得全国戏剧小品比赛银奖。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中篇小说选刊》《新华文摘》《作家文摘》等选载。省日报要闻部主任张马来不到四十岁,典型的中国知识分子形象,有人说他长的极像瞿秋白,架着一副眼睛,白净的脸,颧骨比较高,把文人的酸气陡然表现出来。
  • 女主编上任记

    女主编上任记

    现在许多男人和女人,似乎都有些疯,他们一边想方设法富起来,一边又到处去掘情,寻找新的情感生长点。雯丽在一家报社做编辑记者,是无冕女王还不能算完全结婚。不过,比非法同居光彩些。她和男朋友举行了简单的婚礼仪式,只是没有去领结婚证和男朋友追求时髦,他们试婚。假如试好了,再去领结婚证,要是彼此厌恶了使马上分开。不过,雯丽的男朋友很一般,是位中学教师。虽然教师地位在不断提高,可比富起来的,大款和仕途成功者,那还是小巫见大巫。雯丽B型血。书上说B型血的人最大特点是常把爱情和友谊混为一谈。有些道理,雯丽就难以搞清男女之间到底是爱情多还是友谊多。
  • 大明奇侠传(三)

    大明奇侠传(三)

    钟佩负责修筑长城,刁国舅想置他于死地,于是写信给北狼关总兵胡申,让他设法弄死钟佩。胡申派旗牌官马训到关下工料场中查工。这旗牌本欲诈钱,但是看钟佩的言行举止,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顿时气得火星三尺从太阳穴中冒出,要扯钟佩去见胡申。钟佩被当场气昏在地。钟佩的部下张炳等人看马训来着不善,于是将其灌醉杀死,带着钟公逃跑,投奔到北关酋长津梁门下。胡申知道后,一面派兵一千人前去追杀钟佩等人,一面是上奏皇帝,钟佩谋反。皇帝下旨将钟佩的家产抄入公府,把他一门老少俱拿入京中勘问,违旨者斩。陈玉得知此消息,前去钟家报信,夫人、小姐赶紧出逃。她们在路上遇到贼人,行李银两皆被抢去,幸得章员外救助。在章员外的帮助下,钟山玉、钟玉环、钟夫人一家三口得以相聚。章员外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钟玉山,同时定下钟玉环做儿媳,让钟玉山和自己的儿子一起苦学,争取考取功名,能为自己的父亲报仇。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自当醉梦狂言

    自当醉梦狂言

    一家酒屋,装修的古色古香,里面有妖,有佛,有阴差,有泰山行走。门口挂着一对对联。云卷云舒人非人,杯交杯错酒好酒。
  • 第六个人

    第六个人

    1943年,纳粹占领下的法国。六名法国人被关进了纳粹的监狱,六人分别是:医生、邮差、警察、军人、教师、神父。六个月后,他们高兴地获悉第二天将重获自由!不料,就在那时,情况有变:法国抵抗组织炸毁了一辆德国列车,5名德国军人死亡。于是,作为报复,纳粹将在第二天黎明前处决其中五人,并释放第六人。谁会是那个活到第二天的人呢?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帝冠长虹

    帝冠长虹

    汉宗普通弟子傲长虹,得人馈赠青色葫芦,又稀里糊涂流落阴曹地府,平淡无奇的人生终是时来运转。世间太多不平事,为何好人多磨难?傲长虹想的明白,又想不明白,思来想去,还是做个随性的狠人吧。千州沉沦太久,也是该恢复往日荣光。征战万域,问鼎诸天,要叫那高高在上的神仙,道一声“知错”!
  • 亡者归来

    亡者归来

    由尸体复活的云辰为报仇走上复仇之路,但却发现自己的身份与无指纹是更大的谜团,开始寻求真我,扰乱修真界,大闹修魔海,玄界建立庞大帝国,开始魔界的猎艳之行,然后称霸玄界,逆天神石出,云辰凭借心脏处的石心成为终极强者。
  • 为创新而生:一个新型科研机构的成长DNA解密

    为创新而生:一个新型科研机构的成长DNA解密

    中国科研院所的“混血”式创新典范,让科学家“名利双收”,让高科技真正接地气,让海归不做祖国发展的局外人!从机器人、大数据到脑科学,新一轮科技浪潮冲击着中国大地的时代,在中国南海岸这片创新热土上,中国新生代科学家的智慧怎样实现“裂变式生长”?本书解密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的成长DNA,历时九个月深入采访,带你走近中国最具朝气、最富生命力的新型科研机构。讲述这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如何经过短短十年的发展,迅速崛起为国际顶级科研人才高地;有“人才伯乐”美誉的院长樊建平如何慧眼识人,如何创新体制,让先进院只身打马过草原,骑到新世界的背上!
  • 天神契

    天神契

    魏宇晨,一介普普通通的高三学生,因为喜欢上了学校公认的女神则与他的两个死党展开了自己的表白计划,殊不知从那时起,他的命运也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变,人神殊途,他将怎样掌握自己的命运,又将如何锤炼自己,成为驰骋于六道之中的王者。
  • 脱壳之后

    脱壳之后

    在25岁那年,池弦珺得知自己身患绝症,她的男友在伤心欲绝之际,只能在游戏中制造出了一个虚拟的“池弦珺”,试图代替那个即将死亡的她,却不料引起了一阵风波。那之后,池弦珺为了结束这场风波,只得在各个虚拟世界中频繁出入……
  • 主体教育的大道之道

    主体教育的大道之道

    本书讲述薪火相传,继往开来。如果说,老一辈的大道人在老校长姚文俊的带领下,使得人民大道小学成为“主体教育”的发源地,那么,如今的大道人在深化“主体教育”实验研究的道路上,又进行了怎样的探索呢?相信读过这本书,读者会从中找到自己的答案。他们从“管理之道””教研之窗”“活动之旅”“家教之光”四个方面概括总结了管理、教师、学生、家长的活动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