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50000000004

第4章 偷自行车的人

意大利影片 1948年摄制

导演:德·西卡

编剧:柴伐梯尼、德·西卡等

主演:马奇奥拉尼(饰安东)

斯塔尤拉(饰布鲁诺)

“影片内容”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失业和贫困笼罩着罗马。职业介绍所人满为患,每个人都要为生存而艰辛拼搏。这天,安东幸运地得到一份张贴海报的工作,附加条件是要自备一辆自行车。安东又喜又忧,因为自己的自行车早已进了当铺。为保住这份得来不易的工作,他妻子将家里所有的床单打包拿去典当,这才勉强赎回了那辆自行车。

次日清晨,安东的儿子布鲁诺早早起来擦好了车,妻子准备好早餐,安东穿上工作服,在全家人的喜悦中离家上班去了。他领到一大捆电影海报,骑着自行车到大街上张贴。不料厄运骤降,正当他专心致志地爬上墙头干活时,一个盗窃团伙盯上了他停靠在墙脚的自行车,其中一人偷了他的车飞快地骑车离去,另一个人阻挡安东的视线有意拖延时间。安东追了几步,眼睁睁看着偷车贼消失在车水马龙中。

安东立刻去警察局报案,警察告知他,警局不可能为了一辆自行车失窃而出动警力,让他自己设法寻找。失望至极的安东只好请朋友们帮忙,他们直奔罗马城里最大的旧货市场,因为那里是自行车买卖的中心,结果一无所获。安东带着布鲁诺又转到另一个露天市场碰运气,但一场阵雨冲散了自行车交易。父子俩站在屋檐下躲雨,突然,安东发现那个偷车贼在街对面和一个老乞丐交谈。安东冒雨冲了过去,偷车贼赶紧溜之大吉。安东不肯罢休,一路盯住那个老乞丐盘问,要他说出偷车贼的下落,对方却守口如瓶。

父子俩徒劳地走遍罗马的大街小巷,身体疲惫不堪,精神濒临绝望。此时,他们路过一处算命场所,祈求摆脱各种厄运的穷人在这里排成了长队。安东瞅准一个空档,怀着焦虑的心情向算命老妇人讨教。她问明缘由,闭目念念有词,而后莫测高深地向安东转述“神明预言”——“马上找到它,要不这辈子再也找不到了!”安东虔诚地付了算命钱,拔脚离开。说来也巧,父子俩再次与偷车贼狭路相逢。安东扭住他,一路推推搡搡地跟他到家。这里是贫民窟,周围很快聚集起一伙居民,七嘴八舌地替偷车贼开脱。偷车贼佯装头疼昏厥,他母亲大声为儿子叫屈。机灵的布鲁诺及时叫来警察,但经入户搜查,偷车贼家中赤贫如洗,未发现任何赃物,警察只能作完笔录了事。

安东带着儿子在街头徘徊,不知不觉来到体育场附近,球迷观赛的声浪一阵高过一阵。走投无路的安东恍惚中忽然闪过一个念头,他打发儿子先坐车回家,自己留在街边观察动静……说时迟那时快,安东拉过一辆停靠在路边的自行车,骑上去就走!他的动作慢了一拍,立即被车主发现。路人闻讯拦住安东纷纷痛斥,车主还狠狠揍了他一记耳光。在车站候车的布鲁诺目睹这一幕,哭喊着奔过来紧紧抱住父亲,替他捡起被打掉的帽子。车主本来要把安东扭送到警察局,看到布鲁诺伤心的样子便动了恻隐之心,挥挥手放走了安东。

暮色苍茫,父子俩在街上茫然无措地行走。安东辛酸的眼泪顺着脸颊淌下来,布鲁诺紧紧握住父亲的手,两个孤独无助的身影融入了熙熙攘攘的人群……

“影片赏析”

《偷自行车的人》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重要代表作。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意大利作为战败国,经济凋敝,百废待兴。一批进步电影工作者积极关注社会民生,用电影来记录时代,形成了写实主义创作流派。本片编剧之一柴伐梯尼是这个流派的理论家,他提出一整套创作主张,其核心理念是“电影应当把日常纪事作为艺术功能,如实反映日常生活中的穷困、痛苦、不公正和伟大。应该给人一种印象,即摄影机对现实中发生的事件和情景没有经过任何加工和选择,而是如实地把它摄入镜头”。柴伐梯尼还倡导说:“艺术家的任务不是要使人们为虚构角色的行为感动或愤怒,而是要使人们考虑自身的及别人的行为。也就是说,要在未经渲染的记录性事实里,发掘出深藏在里面的东西——人情的、道德的、社会的、经济的、艺术的意义。今天应该告诉观众,他们自己才是生活真正的主角。”这些原则在本片中得到忠实而完美的体现。

《偷自行车的人》叙事风格平淡质朴,围绕男主人公安东生活中起重要作用的一辆自行车被窃事件,展示一个普通小人物的辛酸遭遇。影片里出场人物众多,他们都是在社会最底层贫困线上挣扎的平民,包括那个偷车贼也是一贫如洗的穷人。安东的扮演者是位非职业演员,本人就是个失业者,在现实生活中同样面临着窘困与焦虑,因而在镜头前的表演显得格外真实。在本片中,编导遵循新现实主义的美学原则,摒弃情节的虚构,对生活不加粉饰也不雕琢,显示了电影艺术家的诚挚态度和人道主义情怀。安东一家人的遭遇在当时并不少见,偌大的罗马城到处上演着类似的悲剧。职业介绍所门前涌动着失业人群,困顿和焦灼写在每个人的脸上,大家为了一份工作望眼欲穿;在当铺里,打包的衣物堆成了山,成排的自行车将仓房塞得满满当当,不知有多少人在此“割肉”典当寅吃卯粮;衣衫褴褛的乞丐在大街小巷踯躅,流浪儿童四处游走;算命的巫婆忙不过来,人们排着长队用辛辛苦苦赚来的钱请她预测未来,将自己的命运寄托在虚无的神灵身上。这就是影片的背景,构成战后意大利社会的真实写照。

生活是残酷的,支撑人们活下去的全靠一份相濡以沫的亲情。本片着力渲染温暖的人伦感情,其中最经典的无疑是对安东父子感情的细腻描绘,随着情节进展,逐层展现父子俩朝夕相处的微妙关系。安东第一天骑自行车出门上班带着儿子疾驶,找到工作的欣喜之情一览无遗。当自行车被窃后,安东失魂落魄,忘记儿子在路口等候他回家。后来父子俩寻找自行车久无下落,安东一度情绪失控,粗暴地对儿子进行体罚,但他很快就后悔了,觉得自己对不起儿子,便答应孩子小小的要求,带他进一家餐馆吃饭。儿子非常懂事,始终像条小尾巴一样紧随父亲四处奔走,他虽然出不了多少力,但他的存在显然成为父亲的精神支柱。影片结尾时,父子俩手牵手消失在街道的人流中,这个开放性画面令人久久难忘。

新现实主义电影还提出“把摄影机扛到大街上去”的口号,冲破以好莱坞商业电影为代表的摄影棚生产方式的束缚,大大开拓了银幕空间的真实性与表现力。在本片中,几乎所有的场景都采用实景拍摄和自然光效,实现对生活原生态的记录,拍摄视角基本保持平视,使影片形态酷似一部纪录片。正如美国影评家爱德华·默里所分析的:“影片中没有惊人的拍摄角度,没有出人意料的摇镜头,德·西卡同奥逊·威尔斯一样往往用长镜头表现情节,让摄影机耐心地记录那似乎是生活本身展开的情景,但他又有别于奥逊·威尔斯,不采用纵深的戏剧化构图。德·西卡的艺术是一种‘隐藏艺术’的艺术,他的风格将人们的注意力引向主题而不是引向风格本身。在《偷自行车的人》中,德·西卡交替使用固定摄影镜头、慢移动拍摄和慢摇拍镜头,这种技法的作用是让观众觉察不到制片的技巧。”此外,导演在场面调度方面注重画面的完整性,镜头之间的衔接很流畅,尽可能消弭人工的痕迹,保持一种冷静客观的记录状态。纵观全片,仅有的一段快速蒙太奇切换出现在影片高潮场合,当安东迫不得已决定去偷车时,他紧张惶惑地在街边踱来踱去,几次迈步上前又退缩回来,镜头组接一反此前较缓慢的节奏,转为快速剪辑,同时配上节拍激烈的音乐,以此烘托主人公内心的矛盾与挣扎,音画对位丝丝入扣。

《偷自行车的人》开创了一种新的审美形态,编导排斥

戏剧性、传奇性等常规叙事手段,而采用“生活流”结构,将众多松散的情境围绕安东自行车失窃这一中心事件,按照生活的自然流程加以编排。这些情境相互间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也未形成环环相扣的戏剧冲突,体现了新现实主义电影的独特风格,在平淡中见真情。编导着力表现生活的质感,并不像商业片那样追求廉价的煽情效果。片中有两个场面发人深省:一个场面是安东跟随警察来到小偷家里搜查赃物,目睹那户人家穷得家徒四壁,不觉生出同情心,无奈之下放弃了进一步追究的念头。另一个场面是安东偷车被当场抓住,失主看到安东儿子楚楚可怜的样子动了恻隐之心,最后也放了他。然而,安东的人格尊严在大庭广众尤其在儿子面前已丧失殆尽,他的获释很难说是一种幸运。

新现实主义电影坚持“以客观反映生活”为宗旨,但从文艺创作规律来看,不带任何主观色彩的“纯客观”作品是不可能存在的,每一部作品或多或少、或隐或显地都会留下创作者思想感情的烙印。《偷自行车的人》在素材选择中是有所取舍、有所概括的,寄寓了编导的用意。在安东父子奔走全城寻找自行车的过程中,同时带出了形形色色的人物,以及移步换景式的社会环境,诸如职业介绍所、典当铺、电影广告墙、旧货市场、工会俱乐部、警察局、贫民窟、教堂、餐馆、妓院、算命摊点等场所,将战后意大利社会众生相鲜活地反映出来。影片中有不少纪实画面意味深长,例如安东去典当铺赎回自行车,他的目光透过当铺窗口在一层层货架上移动,眼神中掺杂着失去床单衣物的无奈和即将取回自行车的一丝兴奋,这个长镜头同时还透露出民不聊生、典当兴旺的社会现状。又如,作为罗马平民交通工具的公交车,无论晨昏都拥挤不堪,站台上一直排着长长的队伍,勉强挤上车的人大半个身子悬挂在车厢外,挤不上车的人则大声诅咒,这些流动不息的生活场景构成主人公生活的背景,传达出特定时代的社会氛围。影片编导站在人道主义立场上,充分表达对失业群体的同情与关爱,表达对社会弊端的思考,以及对美好人性的肯定,在忧伤的基调里蕴涵着某种向上的力量,显示出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特有的魅力。

本片导演德·西卡(1901-1974)是新现实主义阵营的主将,他和柴伐梯尼合作编导了著名的“四部曲”,即《擦鞋童》(1947)、《偷自行车的人》(1948)、《好人托托》(1950)和《温别尔托·D》(1951),因真实地反映了意大利社会现实、真切地刻画人性而获得高度评价。1958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的世界博览会电影节上,由来自26个国家的117名电影史学家组成专门委员会,通过投票首次评选出“电影问世以来12部最佳影片”,《偷自行车的人》荣居第3名。

(廖海波)

同类推荐
  • 动画文化学

    动画文化学

    本书首次从文化理论和社会学的双重视角探讨了动画影像的文脉,是国内第一部系统研究动画作品文化现象和文化体系的学术专著。本书用优雅的笔触和深入浅出的写作方式,对动画影像背后的文化现象,诸如女性主义、种族问题、文化地理和文化传播形态等,进行了深刻剖析,构筑起动画文化生态的理论框架。本书以生动的语言和独特的视角,诠释出动画文化的力量:文化是动画艺术保持鲜活的血液,是动画艺术创造奇葩的源泉,是动画产业振兴腾飞的翅膀。
  • 当代北京评剧史话

    当代北京评剧史话

    评剧是中国众多戏剧中的一种,在华北地区深受人们喜爱。北京长久以来都是中国政治和文化中心,评剧在北京同样也拥有众多忠实观众。本书从评剧的起源和初步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到“文革”前、“文革”时期、改革开放以来等四个阶段较为系统的梳理了评剧在北京的发展概况,重点介绍了在评剧发展历史中涌现的众多名角和名戏。
  • 论摄影(2018年版)

    论摄影(2018年版)

    《论摄影》初版于1977年,是苏珊·桑塔格最重要、最著名的论文集之一,主要包括《在柏拉图的洞穴里》、《透过照片看美国,昏暗地》、《忧伤的物件》、《视域的英雄主义》、《摄影信条》、《影像世界》等论文和随笔,至今仍被誉为"摄影界的《圣经》"。
  • 历史是被描述的:中国电影历史的景观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历史是被描述的:中国电影历史的景观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历史是被描述的(中国电影历史的景观建构)》深入研究了中国电影历史的景观建构,从“历史是被描述的”这一角度观察了中国早期电影艺术家的创作历程,反思中国电影史学进程,系统地探讨了中国电影走过的道路、积淀的艺术经验与理论精粹。
  • 中国书法全集4

    中国书法全集4

    《中国书法全集4》主要内容分为“父与子:领时代风骚”、“唐朝两位‘广大教化主‘”等章节。
热门推荐
  • 真魂大帝

    真魂大帝

    在这魂师为尊的世界,武魂赋予魂师毁天灭地的能力!或是变身强大妖兽,或是掌控天地自然之力,操控火焰,雨水……混沌系,更是掌控时间之力,生死之力!十六岁哪一年,陈枫觉醒了自己的武魂,一柄血色短剑,一柄杀尽天下的剑!
  • Desired (Book #5 in the Vampire Journals)

    Desired (Book #5 in the Vampire Journals)

    TURNED is a book to rival TWILIGHT and VAMPIRE DIARIES, and one that will have you wanting to keep reading until the very last page! If you are into adventure, love and vampires this book is the one for you!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是古代塾师教导幼童的重要教材,是昔日知识分子重要的知识资源,深刻影响着他们成长。合共约二千七百多字,是古人用来识字的书目;同时,涵盖道德、文化及历史基础知识的教育。古人在识字及获得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写作及研读经典。
  • 农女双双的种田悠闲生活

    农女双双的种田悠闲生活

    (完结)老穆家人人欺负的傻子穆双双,突然有一天变了个样!人不傻了,被人欺负也懂得还手了,泼在她身上的脏水,一点点的被还了回去。曾经有名的傻女人,突然变灵光了,变好看了,变有钱了,身边还多了个人人羡慕的好相公,从此过上了悠闲自在的好日子!【新书《重生福妻有空间》已发,老书《重生农女很倾城》】
  • OL的职场修炼法则:女人不可不知的办公室哲学

    OL的职场修炼法则:女人不可不知的办公室哲学

    办公室的生活是现代职场女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办公室的重要性在于它是一个职业女性实现理想、成就人生的主要途径。如何轻松游走于职场,成为办公室里如鱼得水的美丽OL,得到老板赏识,并一步步向事业的顶峰迈进……这越来越成为职场女性关注的话题。本书为职场丽人提供了一些取胜于职场的哲学,让女性的职场之路更为畅通,人生之路更为辉煌。
  • 一世倾颜:萧少的头号宠妻

    一世倾颜:萧少的头号宠妻

    劈腿渣男要杀她,路上拽个美男子来挡刀。林倾颜做梦也没有想到,萧逸霆竟然要和她结婚!“我们只是逢场作戏,再缠着我,我就要报警了!”“那你报啊,我们可是合法夫妻......”某人扬起手中红本本,一脸邪笑。从此,他助她,一步步走完复仇之路。
  • 行政管理制度表格流程规范大全

    行政管理制度表格流程规范大全

    《行政管理制度表格流程规范大全(成功金版)》内容包括办公用品管理,办公设备管理、办公费用管理,印章、证照、文件资料、档案管理,会议、提案、行政事务、法务管理,员工考勤、出入、假务管理,员工出差管理,车辆管理,招待与接待管理,宿舍食堂管理,环境与安全管理等的日常管理工作,涉及多个行业的企业制度范例以及大量“拿来即用”的模板、量表。它将告诉你如何让繁杂的行政工作变得更有条理,让行政管理变得更有效率。
  • 巫蛊天尊

    巫蛊天尊

    巫道不朽,炼蛊铸灵,万蛊不灭,证道称尊。蛊食煞,人吞灵,灵煞为一道相生,灵死煞生天道始。自太古以来,修行者逆天截道,不思灵之所来,道之所往,纪元劫至,皆化尘土。故历经数百纪元之灾后,万族皆从巫蛊入道,炼蛊铸灵,以蛊证道,终安然度过数个纪元之灾而不灭,从此巫蛊之道大兴。
  • 长夜祭

    长夜祭

    传说失去的东西会自己找到回家的路,或早或晚,而活着的人即使献出灵魂也会停在三生石前,望月台边待君归。这里,每个人都在讲述自己的故事,悲剧?喜剧?但都触动人心。这里有会有一位老婆婆,她经常说:“孩子,来碗汤吧,忘了前世还有今生。”而他们往往会回道:“阿婆,我在等一人与我偕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