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60600000002

第2章

道存则尊,德胜则贵。

——《抱朴子·外篇卷一·嘉遁》

保持道德就会受到尊重,坚持道德就会地位显贵。

圣人之德,莫美于恕。

——《春秋繁露·俞序第十七》

圣人的道德,最美的是宽恕。

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大学·第十章》

君子首要的是对道德慎重。有了道德,这才有人;有了人,这才有土地;有了土地,这才有财物;有了财物,这才能会使用。道德是根本,财物是末节。

入德必自敬始,故容貌必恭也,言语必谨也。

——《二程粹言·论学篇》

进入道德的境界必然从严肃尊敬开始,所以容貌必然恭敬,言语必然谨慎。

立德之本,莫尚乎正心,心正而后身正。

——《傅子·正心第一》

树立德业的根本,没有比端正思想更重要的了,思想端正之后自身就端正了。

欲人之怀,定服而勿厌也。

——《管子·形势第二》

想要人们拥护自己,一定要坚持行德而且不能厌倦。

德成而智出,万物毕得。

——《管子·内业第四十九》

道德有成就会生出智慧,各种事物就没有不能掌握理解的了。

道德者,操行所以为素也。

——《鹖冠子·卷下·学问第十五》

道德,是操行的本质。

有源之水,寒冽不冻;有德之人,厄穷不塞。

——《胡子知言·卷三·文王第七》

有源泉的水,即使寒冷也不会封冻;道德高尚的人,即使贫苦也不会困窘。

清静者,德之至也;而柔弱者,道之要也。

——《淮南子·卷一·原道训》

清静是“德”的最高境界,而柔弱是“道”的关键所在。

多才而好谦,贫贱而不谄,处劳而不为辱,富贵而恭勤,可谓有德者也。

——《亢仓子·用道第二》

有才华而又很谦虚,贫贱却不谄媚,承受劳苦而不被辱没,富贵而肃敬勤勉,这样的人可称得上是道德高尚的人。

德者必福。

——《空同子·化理上篇第一》

有道德修养的人必然是有福之人。

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

——《空同子·治道篇第四》

有大的德行的人必定会得到他应有的地位,必定会得到他应得的俸禄。

道者所以明德也,德者所以尊道也。是以非德道不尊,非道德不明。

——《孔子家语·王言解第三》

道是用来明示德的,德是用来彰显道的。因此,没有德,道就不能提高;没有道,德就不能得以明示。

言足以法于天下而不伤于身,道足以化于百姓而不伤于本。

——《孔子家语·五仪解第七》

言谈足以让天下人效法却又不伤害自身,道德足以感化平民百姓却又不伤害本质。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老子·八章》

最高的德行好像水,水最能便利万物而又不和它们相争,处在众人所讨厌的地方,所以接近于道。(上善之人)居处较高的地位,心思最深静,交往最热情,说话最讲信用,执政最会治理,办事最能干,行动最合时宜。正因为他与物无争,所以没有什么过失。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老子·三十八章》

品德高尚的人不自以为有德,因此真正有德;品德低下的人追求不离失德,因此实际上无德。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

——《老子·五十四章》

善于建树道德的人不会动摇,善于保持道德的人不会失掉,后世子孙因其有德而永远纪念他。

重积德则无不克。

——《老子·五十九章》

重视积累德行的人,就能无往不胜。

好德如好色。

——《礼记·坊记第三十》

爱好美德(应该)像爱好美色一样有兴致。

德不孤,必有邻。

——《论语·里仁第四》

有道德修养的人永远不会孤立,必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他做)伙伴。

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论语·雍也第六》

要做一个品德高尚的君子式的学者,不要做一个品德低下的小人式的学者。

乡愿,德之贼也。

——《论语·阳货第十七》

没有是非观念的老好先生,是败坏道德的小人。

德弥盛者文弥缛,德弥彰者文弥明。

——《论衡·书解第八十二》

品德越高尚的人,文采就越丰富;品德越彰显的人,文采就越鲜明。

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墨子·修身第二》

士人虽然有学问,但品行才是最重要的。

无德而贿丰,祸之胎也。

——《潜夫论·遏利第三》

品德低下而财货丰富,是祸患的根苗。

无德而富贵者,固可豫吊也。

——《潜夫论·遏利第三》

品德低下却富贵的人,就可以预先吊唁(他)了。

惟德动天,无远弗届。

——《尚书·虞夏书·大禹谟》

只有道德能让上天感动,(它的感召力)没有不能到达的地方。

德无常师,主善为师;善无常主,协于克一。

——《尚书·商书·咸有一德》

道德没有永恒不变的榜样,力主行善就可以成为道德的榜样;善也没有永恒不变的标准,能够符合纯一(的就是善的标准)。

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尚书·周书·旅獒》

对人不尊重会丧失德行,沉迷于玩好之物会丧失志向。

无德而富贵,谓之不幸。

——《十驾斋养新录·卷十八·通鉴多采善言》品德低下却很富贵,这就叫做不幸。

有德之士,如夏日之荫,冬日之炉,不求人亲而人自亲之。

——《叔苴子·外篇卷二》

有道德的人,如同夏天的树荫,冬天的火炉,不求别人亲近而别人自己就会来亲近他。

大道容众,大德容下。

——《说苑·卷一·君道》

大的道义能容纳众人,大的德行能容纳身份低贱的人。

人之足传,在有德,不在有位。

——《围炉夜话》第九十九条

一个人值得人们称道,在于有德行,不在于有地位。

遇老成人,便肯殷殷求教,则向善必笃也;听切实话,觉得津津有味,则进德可期也。

——《围炉夜话》第一六一条

遇到年长且有道德的人,便肯于热心地求教,那么这个人的向善之心必定是诚实的;听到非常实在的话语,就觉得很有滋味,那么这个人德业的进步就指日可待了。

罪莫大于无道,怨莫深于无德。

——《文子·卷五·道德》

罪过没有比不讲道义更大的,怨恨没有比不讲道德更深的。

道德者,功名之本也。

——《文子·卷八·自然》

讲道德,是功名的根本。

德薄者位危,去道者身亡。

——《新语·术事第二》

品德低下的人势位危险,弃离道义的人自身灭亡。

德有余而为不足者谦,财有余而为不足者鄙。

——《省心录》第二十九条

道德有余却认为不足的人是谦虚,财物有余却认为不足的人是贪鄙。

君子至德,嘿然而喻,未施而亲,不怒而威。

——《荀子·不苟第三》

君子的最高德行,(在于)不说话(别人)就明白,没给予众人恩惠人们就(与你)亲近,不发怒就有威严。

志忍私,然后能公;行忍情性,然后能修。

——《荀子·儒效第八》

思想上能克制私心,然后才能做到公正;行为上能克制性情,然后才能有美好的德行修养。

君子以德,小人以力。

——《荀子·富国第十》

君子凭借道德(的感召力),小人凭借力量。

正利而为谓之事,正义而为谓之行。

——《荀子·正名第二十二》

为了正当的利益去做,称之为事业;为了正义去做,称之为德行。

夫行也者,行礼之谓也。礼也者,贵者敬焉,老者孝焉,长者弟焉,幼者慈焉,贱者惠焉。

——《荀子·大略第二十七》

所谓德行,就是施行礼义的意思。礼义,就是对尊贵的人恭敬,对年老的人孝顺,对年长的人友爱,对年幼的人慈爱,对贫贱的人给予恩惠。

德至者色泽洽,行尽者声问远。

——《荀子·大略第二十七》

品德高尚的人脸色和蔼温润,行为完美无缺的人名声远扬。

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

——《荀子·子道第二十九》

顺从道义而不顺从君主,顺从正义而不顺从父亲,这是人的上等德行修养。

郸闻以德诎人矣,未闻以德诎于人也。

——《扬子法言·渊骞第十一》

只听说过凭着道德的力量而使别人屈服的,没有听说过凭着道德的力量而被人屈服的。

德者福之基,福者德之致。

——《张子正蒙·至当篇第九》

德行是幸福的基石,幸福是德行所致。

循天之理之谓道,得天下之理之谓德。

——《张子正蒙·至当篇第九》

遵循天下之理称之为“道”,占有天下之理称之为德。

德者,为理之本也。任政非德则薄,任刑非德则残。

——《忠经·政理章第七》

道德教化,是治理人民的根本。用政策法律(来治理人民)而没有道德教化,就会(使社会变得)十分轻薄;用刑罚(来治理人民)而没有道德教化,就会(使人们变得)十分残忍。

通于天者,道也;顺于地者,德也;行于万物者,义也。

——《庄子·外篇·天地》

能通达于天的,是道;能顺从于地的,是德;能施行于万物的,是义。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

——《庄子·外篇·天道》

谦虚、宁静、恬淡、寂寞、无为,是天地的基准,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心不忧乐,德之至也。

——《庄子·外篇·刻意》

内心不忧不乐,是德行修养的最高境界。

德,和也;道,理也。

——《庄子·外篇·缮性》

德,是指和谐;道,是指顺康。

道固不小行,德固不小识。小识伤德,小行伤道。

——《庄子·外篇·缮性第九》

大道本不是小有所成的人能够遵循的,大德本不是小有所知的人能够鉴识的。小有所知会伤害德行,小有所成会伤害大道。

崇德而广业。

——《周易·系辞上传》

推崇德行修养的人才能成就伟大的事业。

德之为言得也,行道而有得于心也。

——《朱子语类·卷二十三》

德说的就是获得的意思,是实践人生准则时从心灵深处获得的。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论语·阳货》

人的天性是很接近的,但习惯和性格发展的结果则相距很远。喻指外界的影响、教育,对一个人性格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食色,性也。

——《孟子·告子上》

饮食和男女之情的需求,是人的本性。

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孟子·公孙丑上》

(无论是谁,)突然看见儿童将要落入水井,都会产生恐惧、怜悯之心。

圣人之所以同于众其不异于众者,性也。

——《荀子·性恶》

圣人之所以与普通人相同而没有差别,就是因为本性是一样的。

若夫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快,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

——《荀子·性恶》

如果你眼睛喜欢看美色,耳朵喜欢听音乐,口中喜欢吃美味,内心喜好私利,肌体喜好愉快舒适,这都是产生于人的情欲和本性。

凡性者,天意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

——《荀子·性恶》

人的本性,是自然生成的,不可能学习,也不是后天人为的。礼义,是由圣人制定的,人们通过学习可以得到,通过人为的努力可以达成。不可能学习,也不是人为的,而是自然生成的,叫做本性。可以通过学习得到,可以通过后天人为的努力取得的,就叫人为。这就是本性与人为的区别。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荀子·性恶》

人的本性本是恶的,至于善的一面其实是人为所致。

凡人之欲为善者,为性恶也。

——《荀子·性恶》

大凡人之所以想要行善,正是因为人的本性丑恶。

从人之性,顾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

——《荀子·性恶》

放纵人的本性,顺从人的情欲,必然会发生争夺,出现违反名分、破坏社会礼义秩序的事情,从而导致暴乱。

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

——《荀子·荣辱》

饥饿时想要吃东西,寒冷时想要暖和,劳累时想要休息,喜好得利,厌恶祸害,这是人生下来就有的本能,用不着学习就是这样,这是禹和桀所共有的。

目辨白黑美恶,耳辨音声清浊,口辨酸咸甘苦,鼻辨芬芳腥臊,骨体肤理辨寒暑疾痒,是又人之所常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

——《荀子·荣辱》

眼睛能辨别黑白与美丑,耳朵能辨别声音的清浊,口能辨别酸、咸、甜、苦的滋味,鼻子能辨别芳香与腥臭,身体皮肤能辨别寒冷、暑热、疾病、刺痒,这也是人生下来就有的本能,用不着学习就是这样,这也是禹、桀共有的。

以人之情为欲此五綦者而不欲多,譬之是犹以人之情为欲富贵而不欲货也,好美而恶西施也。

——《荀子·正论》

如果认为人的本性就是企求五种极好的享受,反而说欲望不算多,这就好比认为人的本性企求富贵却不想要财货、喜好美色却讨厌美人西施一样。

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

——《荀子·礼论》

如果人没有本性,人为的努力就无法表现出来;没有人为的努力,人的本性就不能自行完美。

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

——《荀子·礼论》

人的本性,原本是根据自然材质形成的;人为的努力,就是使礼法的条文日臻完善。

民之性,饥而求食,劳而求佚,苦则索乐,辱则求荣。

——《商君书·算地》

民众的本性是,饥饿了就寻找吃的,劳累了就想求得安逸,痛苦了就想求得到快乐,屈辱了就想求得荣耀。

全心在中,不可蔽匿。

——《管子·内业》

人的本性在心中,不能掩蔽和藏匿。喻指人的本性必然会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

长于水而安于水,性也。

——《庄子·达生》

才能和本领都来源于本性。

鹄不日浴而白,乌不日黔而黑。

——《庄子·天运》

天鹅不需要天天洗澡,它仍然那样的洁白;乌鸦用不着天天去染黑,它仍然是黑色的。喻指物不同性。

水之性,不杂则清,莫动则平,郁闭而不流,亦不能清。

——《庄子·刻意》

水的本性,不混杂污物则会清澄见底,若不搅动则会平静如镜,若积滞阻塞则会不流动,若不流动则会变得混浊不洁。

小惑易方,大惑易性。

——《庄子·骈拇》

小的迷惑可以改变人前进的方向,大的迷惑则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自三代以下者,天下莫不以物易其性矣!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

——《庄子·骈拇》

自夏、商、周三代以来,天下没有哪一个人能够面对外物诱惑本性不改的!小人因为追求私利而丧命,士因为追求名誉而送死,大夫因为家族而丧身,圣人因为天下而身亡。

人之所以为人者,言也;人而不能言,何以为人。

——《谷梁传·僖公二十二年》

人之所以成为人的原因,是因为有语言;如果人不能会说话,如何做人呢?

汩常移质,习俗异性。

——《晏子春秋·杂上》

习惯和风俗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品性。

水之性清,土者抇之,故不得清。

——战国·吕不韦等《吕氏春秋·本生》

清澈是水的本性,但发掘泥沙水就浑浊,因此就得不到清澈之水。喻指人的本性是好的,但各种欲望可以损害它。

针虽小,入水则沉;毛虽大,入水则浮,性自然也。

——《秦子》

衣针虽小,入水就沉;毛发虽大,入水则浮,这是自然属性所决定的。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死亡贫苦,人之大恶存焉。

——《礼记·礼运》

饮食和男女情爱,是人的最大欲望;死亡和贫苦,是人最厌恶的。

蛇入筒中曲性在。

——《大智度论》

把蛇放在笔直的竹筒中,它弯曲的本性仍然存在。喻指事物无法改变其本性。

良匠不能斫金,巧冶不能铄木;金之势不可斫,而木之性不可铄也。

——《符子》

再有本事的木匠也不能砍断金属,再灵巧的冶炼工也不能熔化木头;因为金属的本质是不能砍的,木头的本性是不能熔化的。

性虽善,待教而成;性虽恶,待法而消。

——汉·荀悦《申鉴·杂言下》

人的本性虽然是善的,但也要通过教化才能形成;人的本性虽然是恶的,但用法律就可以使之消除。

信欺在性,不在亲疏。

——汉·王符《潜夫论·本政》

诚实和欺诈在于人的本性,不在于亲疏远近。

山生金,反自刻;木生蠹,反自食;人生事,反自贼。

——汉·刘安《淮南子·说林训》

山中产金,却自损;木中生蛀虫,反而却被虫食;人做事,反而自相残杀。

贪夫徇财兮,烈士徇名;夸者死权兮,品庶冯生。

——汉·贾谊《鹏鸟赋》

贪婪的人为财死,壮士为美名而牺牲;贪权势者为权势而死,一般人因贪生所以才能活下去。

卵待复而为雏,茧待缲而为丝,性待教而为善。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深察名号》

卵需要孵化才能出雏,茧需要缫才能成丝,人性需要教育感化才能变得善良。

同类推荐
  • 蓟县文化志(终)

    蓟县文化志(终)

    《蓟县文化志》主要讲述的是地方县——蓟县的一些地区文化和历史。
  • 本色中国人

    本色中国人

    全面、客观地描绘中国人的性格、品质,既包括缺点,也包括优点。缺陷和不足纠缠在一起,相映成趣。理论分析,与场景描述和故事记录相融合。
  • 宁夏民俗

    宁夏民俗

    本书分宁夏回族习俗、宁夏汉族习俗、宁夏满族习俗三大板块。主要介绍了这三个民族的节庆习俗、婚礼习俗、服饰习俗、饮食习俗、丧葬习俗等。
  • 土眼洋事之万国聊斋

    土眼洋事之万国聊斋

    《点后斋画报》,它像一个巨大的橱房,既遇映射出西方的巨大投影,也反映出国人对西方文化的最初印象。人们从这份画报上可以看到有矣西方的种种事像:外国的总统和国王,贵妇与时装,天上飞的气球,地上跑的机车,水里走的轮船。当然,也有大最也不知道是谁编出来的“人咬狗”的奇闻怪事。国人也因此知道了,洋人也有男欢女爱,也有贪生怕死,也有凶杀和恶行,有一切中国人也能有的爱好和毛病。虽然,我们的画师画的无论哪一国的洋楼,都是租界的产物,画面上一股洋泾浜味。官方的战报也跟民间的战事传闻一样有着报喜不报忧的习惯……
  • 中华国学典故知识大全

    中华国学典故知识大全

    典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智慧的浓缩。在日常交往中,我们如能熟练恰当的运用典故,能使我们的语言更加精炼、更富感染力;在文字表达上运用寓意深刻的典故能起到言简意赅和画龙点睛的功效。本书编者在编写过程中不仅对典故进行了解释,还点明了它的出处。阅读典故故事,了解他们的来龙去脉,不仅可以学到很多国学知识,还可以感受到经史子集各自独特的魅力,增加学习的趣味。
热门推荐
  • 桃花泪,三世倾城

    桃花泪,三世倾城

    她本是神界的桃花小仙,名唤倾城,是那桃花树上最美丽的一片小小花瓣。得他精心呵护,赠予人形,成为神界最下层的一名小神仙。他本是神界六大天君排行第三的君袭天君,仙骨风雅,俊美无双,神帝之子,未来的王者。可就是这样一个他,爱上了那样一个她。他们的爱,是禁忌。三世轮回,他们有缘无分。他们在一次又一次的错过中再次相遇,今生究竟能否携手?我所有的爱都给了你,请你小心保管,我怕有一天,你突然离开,那我便没有了存在的价值。我们错过了三生三世,这一次,不要放弃了,好不好?三生石上的红衣少女,许下三生承诺,爱你三世永不悔。桃花树下的白衣少年,许下此生挚爱,只取倾城换一笑。在爱与被爱中挣扎,他们苦苦错过,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如有来生,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这一次,没有什么能够阻止我们在一起。把你的手给我牵,听我跟你亲口说一声,我爱你。
  • 中华文明史

    中华文明史

    《中华文明史》选择了思想文化、文学、宗教、汉字、建筑、科技、绘画、雕塑、书法篆刻、服饰、工艺美术、音乐和舞蹈、体育与博艺、戏剧与曲艺、饮食文化、民俗十六个方面,科学提示中华文明的广阔外延,同时全方位多视角深入开掘中华文明丰富内涵,把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全面立体展示。
  • 重修台湾府志

    重修台湾府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向着光亮去远方(醉美文摘)

    向着光亮去远方(醉美文摘)

    本书中有对真情的体悟,有与孤独的对话,有对人生的感叹,有与命运的抗争。书中选取了关于人生、理想、奋斗、未来等多方面的励志故事。当感到痛苦、惶惑时,它将给你以慰藉;在遇到打击、挫折时,它将给你以力量和智慧。经历青春的迷茫,与孤独握手言欢,从负隅抵抗,到冷静旁观,拨开遮蔽的迷雾,发现每朵乌云都镶着金边。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迷你世界之西部

    迷你世界之西部

    野人侵入,地球世界毁灭。去西部是希望,快去吧。
  • 陈巷

    陈巷

    它本无名,来往的人通唤他“陈巷”。他的存在如陈巷一样就是个谜,天明而息,日落而起,而那个孩子则却偏偏闯进了他的迷局。“安一,若你此时踏入陈局,此生便再无安逸……”她稚稚的笑着,“陈巷,我就是信你不会害我。”满地黄花堆积,他们生命的交集,就此开始——四围鬼符泣,青衣王孙点灯起。话乌蜻,白衣浪人伏笔迟。
  • 瘸哥的那些事

    瘸哥的那些事

    女儿伸手找爸爸,瘸哥抱过来亲个不停。萍萍腾出了手,返回车内,取出一个大包。里面是一沓红包,封面写着女人们的名字。萍萍说,瘸哥在外头总是惦记着大家,这是我们全家人的心意。女人们打开了红包,里面都有一张银行卡。红包的另一面写了一行字:祝大家永远幸福,新年快乐!银行卡密码,你们的生日。女人和男人们都流泪了,目送着瘸哥的帕萨特渐渐远去。
  • 废材王妃太绝色

    废材王妃太绝色

    穿越成废材了吗?好吧!升级很难吗?一顿饭就让人升级,一瓶药剂就让人升级,一杯酒就让人升级……黎凤筠发现,自己来了以后,身边的人都在不停的升级!除了自己!还有没有天理了?咦,为什么只有碰到这两个男人的时候,自己才会有能修炼的感觉?
  • 重生娇妻:聿少的心尖宠

    重生娇妻:聿少的心尖宠

    【全文完】18岁生日当天,云可儿惨遭表妹与未婚夫设计,沦为男人五年禁脔,女人的无偿血库。五年里,亲表妹顶着她的脸,她的心,成为云家大小姐,荔城第一名媛,与市长儿子订婚,霸占云家所有产业,还不算完,父母、妹妹、亲人都接连惨死两人手中。当心脏再次被挖开,当亲人的鲜血铺满地,她带着滔天的仇恨,踏血而来。重活一世,她誓要让贱人渣男血债血偿。可是这位大叔,我坑人,你挖坑;我手刃仇人,你积极掏枪,是为嘛?你这么多管闲事,以为自己是谁?聿少霸气回应:“是......你、男、人!”1V1,女强男霸道宠文,欢迎入坑开心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