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51800000002

第2章 义利之辩

【原文】

孟子见梁惠王(1)。王曰:“叟(2)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3)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4)?’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5)利而国危矣。万乘(6)之国,弑(7)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8)。未有仁而遗(9)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梁惠王章句上》(10)

【注释】

(1)梁惠王:即战国时魏国国君魏惠王,名罃,公元前369~公元前319年在位,死后谥号为“惠”。魏国都城原来在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因秦国的压力,公元前361年魏惠王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故魏惠王也被称为梁惠王。

(2)叟:老人家,老丈,古时对长者的尊称。

(3)仁义:“仁”是儒家道德观念的核心,为各种美德行为和谐的基础。“义”,儒家学说中思想行为的范式标准。仁义的观念是孟子学说中的核心概念,为《孟子》言说的枢纽观念,是人行于世的最高理想。

(4)大夫:先秦时期等级名称,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级。家,大夫的封邑,不是指家庭。封邑是由诸侯分封给所属卿、大夫的田邑,其土地收入作为卿、大夫的俸禄,是古时分封制的基本形态。

(5)交征:相互追逐。

(6)乘:一车四马为一乘,专指兵车。

(7)弑:以卑杀尊,以下杀上,古时称为“弑”。

(8)餍:满足。

(9)遗:遗弃。

(10)梁惠王章句上:《梁惠王》是《孟子》首篇篇名。《孟子》共七篇,原无篇名,后人取每篇第一章中的前两三字为篇名。东汉学者赵岐注释《孟子》时,将每篇皆分为上、下两部分,共计十四篇。赵岐还采用汉代经学中的“章句”二字,并为《孟子》划分了章节,后人多从之。

【译文】

孟子拜见梁惠王。惠王说:“老人家,您不远千里而来,可有什么对我的国家有利的高见吗?”

孟子回答道:“大王,您为什么一定要提到利益呢?只要有仁义就够了。大王口口声声地说‘怎样才能有利于我的国家?’士大夫口口声声地说‘怎样有利于我的领地?’士人百姓则说‘怎样有利于我自己?’这样一来,上上下下互相争夺权益,攫取私利,那国家可就危险了。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中,以下犯上,杀掉国君的,必定是拥有千辆兵车的大夫;在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中,犯上杀死国君的,必定是国内拥有百辆兵车的贵族。在万乘之国里,这些大夫拥有千辆兵车;在千乘之国里,这些大夫拥有百辆兵车,不能说他们所获的利益不多了。如果轻义而重利,他们不夺取更多的利益是绝对不会满足的。从来没有讲“仁”的人会做出遗弃自己父母的事,也从来没有行“义”的人会做出背叛自己君主的事。大王您只要讲仁义就行了,为什么要把利益放在嘴边呢?”

【述评】

义利之间的抉择

让我们想象这样一个国家:它西临强大的秦国,东面富饶的齐国,南向凶悍的楚蛮,北靠叵测的韩、赵,与秦、楚、齐三战而北,连国君的太子都做了俘虏。这就是当时的魏国。在弱肉强食、狼烟四起的战国时代,它的生存面临着何等巨大的危机。

没有哪个国家会伸出无私的援手,没有哪个臣子会力挽狂澜。作为魏国国君的惠王已经意识到处境的窘困和艰难。他希望“卑礼厚币以召贤者”引领他看到光明的前程,回归曾经的光荣和梦想。这时候,一位老者姗姗而来,他就是孟子。

也许惠王急于摆脱国家的困境,而这位雍容的老者却过于迂执,所以他们的谈话并不十分投机,但却击中了人性中最为重要的两个基本概念,即“义”和“利”。义利之辩从而也成了道德伦理领域的一个基本论题。

“急功近利”,还是“急公近义”?这是一个问题。曾几何时,功名利禄、富贵权势,这些世间轻浮的幻影,消弥了人生丰盈的道德底色;弄虚作假、形象工程,这些社会虚张的泡沫,遮蔽了国家进步的宽阔坦途。

虽然,功利可以满足个体不竭的心灵欲望,功利可以给国家带来期望的物质繁荣,但是缺乏道德基础的个体与群体的发展却如同聚沙而成之塔,势必难以久长,如同空中始建之楼,贻害不可限量。“急功近利”,“重利轻义”甚至“见利忘义”,必将让这个社会陷入欲望追逐的恶性循环之中。这些人性的弱点也必将成为西西弗斯的巨石,折磨着人类追求文明的灵魂。

人性的进化是缓慢的。虽然时间置换了时代与社会的格局,但这些人类之于伦理道德的深沉叩问应该说对于今天的我们依然显得如此沉重。两千年的历史告诉我们,欲望是纷争的开始,当然也是和谐的终结。孔子告诉我们:“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禀承着孔子的言说,语重心长地告诉惠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这些声音穿过时空的烟尘,警醒着迷茫的人们。

很难想象,一个唯利是图的人,以金钱为自己的华美佩饰,他的未来将是何等的空虚;一个见利忘义的群体,以欲望为自己的终极目的,其下场将是何等的可悲。当仁不让,是值得我们尊敬的,因为它使一切竞争变得有序;当利不让,却无法让我们敬仰,因为它使一切陷入了疯狂。

利见于欲,义得于理。孔子曰:“食色,性也。”可见“欲”为人的本性,同样“利”也是人的立身生存的凭靠,常言说得好,“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同样,孟子反对的是“上下交征利”的唯利是图的社会状况,并没有完全否定“利”的存在。问题在于,什么是第一位的东西?之所以世间众生倾向于“利”而忽视了“仁义”,是因为他们混淆了道德伦理的因果律。

利行于义,义是因,利是果,这才是最完美的一种功利博弈。传统的医药界有一副这样的对联:“但愿世间人少病,何惧架上药蒙尘。”这其实也是义利取舍时的一个小小的写照。为“利”伤“义”、为“利”失“信”、为“利”丧“德”者更是比比皆是,甚至触目惊心。

当然,孟子并不是绝对反对“利”的观念,他所反对的是“上下交征利”的道德状态。利国利民,“计利当计天下利”,这才是计利的最高境界,而这种境界的达成,需要道德的支撑,需要以普遍的利益作为衡量的标准。

1938年,侵华日军的铁蹄长驱直入,大半个中国沦陷,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一向不肯做官的中国民族资本家,号称中国船王的卢作孚挺身受命,担任了国民政府的交通部次长,负责战时运输任务。

卢作孚的民生公司是当时中国内河航运最大的民营企业,拥有轮船46艘,总吨位18718吨,它凝聚着卢作孚13年苦心经营的心血,也是他实业救国理想的凭借。在抗日战争之初,许多人都为民生公司的出路担忧,但卢作孚却说:“国家对外战争开始了,民生公司的任务也就开始了。”

1938年10月上旬,卢作孚接到国民政府军政部的命令,要求他将民生公司所有船只一律开到武汉长江下游田家镇凿沉,用以封锁江面,以延缓日军军舰沿长江进犯武汉。这个命令遭到了卢作孚的拒绝,他知道自己的航运公司应该有更大的用处,而不仅仅是成为长江里的暗礁。

10月25日,武汉沦陷,近在咫尺的宜昌也危在旦夕。此时的宜昌成了一个战时的大仓库,从上海、南京、武汉撤退的9万余吨重要工业物资堆积在宜昌的长江两岸,并有数万人在此等待入川。如果按照普通的航运操作规程,要将如此规模的人员物资运到重庆,时间大概需要一年。当时川江已经接近枯水期,中水位航运时间也只有40天。而此时敌军飞机已经飞临宜昌,日军也在日益迫近,形势十分危急。

卢作孚临危不乱,到宜昌的当天晚上,他就召集各轮船公司负责人、船长、技术人员彻夜开会,并于次日凌晨制订出了“三段航行”的运输方案。这个抢运方案是:从宜昌至三峡为第一段,从三峡至万县为第二段,从万县至重庆为第三段,以分段运输缩短航程,多运快运。这样,运力便会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

40天后,拥塞在宜昌的待运人员早已运完,器材运走了三分之二。又过了20天,所有器材全部运完。当日寇侵入宜昌时,留给他们的只是一座空城。

在这次震惊世界的大撤退中,诸多的军工企业、航空工业、煤炭、钢铁企业和轻工业的设备、军事器材和人员撤退到当时的陪都重庆,成为持久抗战的坚强后盾。卢作孚后来在回忆这段艰难岁月时曾写道,那些器材是当时整个中华民族工业的精华,是国家仅存的一点元气。在整个抗日战争中,民生公司有16艘船舶被炸沉,69艘船舶被炸伤,117名员工牺牲,76名员工伤残,运力比战前减少一半。

今天,当我们回顾这段历史的时候,那里面的悲壮可以让我们扼腕,但卢作孚的气度胸襟是不是也让我们汗颜呢?国难当头,我们看到的是义利取舍的崇高选择。卢作孚没有见利忘义,没有发国难财,而是用自己十多年的心血来作了一次赌博,目的就是为这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谋求一次重要的机会。

同类推荐
  • 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菜根谭全评

    菜根谭全评

    本书以明刻本为底本,并在原文的基础上,加了精细的注释译文,阐述其微言大义,便于您阅读和理解;还以现代人的视角,在对原著箴言进行经典解读的同时联系当下,意在扬弃封建糟粕,赋予时代新义,为您处理社会问题提供有益的借鉴。精炼的文字力求妙传其清韵,丰富其内涵,是一部有益于人们陶冶情操、磨炼意志、奋发向上的经典读物。
  • 这是哪儿?北京!

    这是哪儿?北京!

    老猫在《这是哪儿?北京!》这部书里面展示的是一个他生活了几十年的林林总总、具体清晰的北京,有关于它的历史掌故,也有关于它的衣食住行,更有关于它的好玩与无奈。一句话:这是一个有烟火气也有故事的都市。这是一本关于北京的书。不是那种老先生、老北京的回忆式的书,也不是那种蚁族、北漂的憧憬式、奋斗征服式的书,而是一种记录。记录一下几十年间城市的变化,也记录形形色色在北京生活的人的心态。
  • 文化符号:武术

    文化符号:武术

    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与缩影,是一种很有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符号。本书从文化符号的视角来审视武术,以解说中国文化的方式来解说武术。希望本书所讲的武术,能让大家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中国文化的气息与魅力。
  • 西欧文明(下)

    西欧文明(下)

    西欧文明是整个西方文明(包括西欧、北美、澳、新等地域文明)的源头。不了解西欧文明,就无从理解和把握全部西方文明的历史和实质。本书以丰富的资料和深刻的阐发与分析,给读者生动展现了西欧的古典文明、中世纪文明、文艺复兴文明、近代文明和现代文明。
热门推荐
  • 王妃超有钱

    王妃超有钱

    王妃超有钱!王妃为什么超有钱?因为王妃是富豪榜排名前十的唯一女性啊。
  • 上来透口气(奥威尔小说全集)

    上来透口气(奥威尔小说全集)

    《上来透口气》的主人公乔治·博林是个四十五岁的胖子,在保险公司担任地区巡查员,事业高不成低不就,有妻子和两个孩子需要养活,终日为账单、学费等开支问题所苦。偶然间,一张海报让他回忆起泰晤士河畔的家乡和那时的童年生活。《上来透口气》采用双线描述,一条线展示了英国从一战前到二战前以工业化和城市化为特征的社会变迁对传统意义的小镇的冲击和影响,另一条主线带出了社会各个阶层应对世界大战这一危机时各自的反应和行动。
  • 学园都市的宝具使

    学园都市的宝具使

    带着fgo众英灵的宝具来到学园都市和史提尔怼卢恩,无名三段突怼神裂。拿着破尽万法之符和当麻对抗神之右席。(估计只会写旧约内容)欢迎加入学园都市的宝具使书友群,群聊号码:610991387
  • 跟《毛选》学战略,向德鲁克学管理

    跟《毛选》学战略,向德鲁克学管理

    他被誉为“神州崛起的开拓者”,他被尊称为“现代管理学之父”;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毛泽东,他是世界级管理大师德鲁克。这部中西合璧的管理著作,将本土化管理思想和西方先进管理理念进行了糅合,让管理者能够灵活掌握这两位大师级人物的管理思想和精华。
  • 系统之无限作死

    系统之无限作死

    同门城是方圆百里最大的城镇,今日城镇内大街小巷挤满了人,只为了在五年一次的仙人选徒上看一眼仙……
  • 智囊(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智囊(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以通俗文学创作著称于世的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留给后人的不仅有“三言”,还有不少用浅近文言文写成的名篇佳构。《智囊》就是这样一部作品。《智囊》是冯梦龙搜集的子史经传与笔记丛谈中有关智慧的故事集,是一部帮助人们排忧解难和克敌制胜的处世奇书。全书共分为上智、明智、察智、胆智、术智、捷智、语智、兵智、闺智、杂智十部共计二十八个小类。全书既有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大谋略,也有士卒、漂妇、仆奴、僧道、农夫、画工等小人物日常生活中的聪明才智。这些故事汇成了中华民族古代智慧的海洋。
  • 若卿不老

    若卿不老

    算是杏林医妃人物篇后续的一些小剧场、小片段,很短,博君一笑。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朝闻道

    朝闻道

    高等宇宙生命来到地球,给人类提供一个获得终极答案的可能性,代价是在得到答案之后做一个永远保密的人:最能保密的人是死人。地球科学家排队以求朝闻道,哪怕“夕死”就在眼前。
  • 明伦汇编人事典遇合部

    明伦汇编人事典遇合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