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78800000010

第10章 精心用好年轻人

公元228年的春天,美丽的祁山草木萌发,冰雪消融,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在去往天水的大路上,盘山过岭,旌旗招展,浩浩荡荡来了一队人马。为首一员老将军,身高八尺,面如晚霞,银盔银甲素罗袍,须发都白了,老爷子有六十多岁年纪了,但是腰不弯背不驼,精气神十足。这位老将军是谁呢?不是别人,就是当年大战长坂坡的常胜将军赵云赵子龙。

这一年是蜀汉建兴六年,后主刘禅当皇帝已经六年了,蜀汉政权走出了夷陵惨败的阴影,又稳定了南中地区的局势,在七擒孟获大获全胜以后,诸葛亮挥师北上,率领大军出祁山北伐中原。老将军赵云自告奋勇,担任北伐的先锋官。这一次老将军奉了诸葛亮将令,来夺天水郡。且说赵云老将军领兵五千杀到天水城下,对着城上高声断喝:“我乃常山赵子龙!你们已经中了我家丞相的计策,干脆早献城池,免遭杀身之祸!”

这要是在过去,赵子龙这么一喊,早吓得敌人六神无主,落荒而逃了。没想到,这次却大不一样,天水城上守城的敌人居然一点也不害怕,反而哈哈大笑说:“不是我们中计啦,是你们中了我们小将军的计啦,你们自己还不知道呢!”

赵云大怒,小小的天水士兵,居然胆敢小瞧他赵云,而且还敢小瞧诸葛丞相的计谋,这还了得!赵云把大枪一举,正准备要架云梯攻城,忽然听到身背后喊杀连天,伏兵四起,当先一位少年将军,二十多岁年纪,也是银盔素甲,手执一杆长枪,直杀了过来,赵云见过的阵势多了,什么英雄没会过,他哪把这个小娃娃放在眼里,催马挺枪就迎了上去。可是没想到,这员小将武艺超群,打了十几个回合,居然越战越勇,而且枪法精奇,一条枪使得神出鬼没。赵云不禁暗暗吃惊:“没想到小小的天水竟然有这样的人物!”正战得难解难分的时候,敌人另外两路人马也杀到了,赵云首尾不能相顾,只得冲开一条路,引兵败走!

常胜将军赵云居然被一个二十多岁的乡下小伙子给打败了。这件事在蜀汉大营引起了不小的震动!赵云归来后向孔明交令,把中了敌人埋伏被打败的经过说了一遍,特别夸奖了那位少年将军的枪法。孔明也是很惊讶,连忙找当地人一打听,才得知这个少年将军姓姜,名维,字伯约,天水本地人。

诸葛亮是一个有头脑的带头人,他深知年轻干部的重要性,所以一听到姜维的情况,就马上组织力量多方了解姜维的进一步信息。结果发现,姜维各方面都相当出色,事母至孝,文武双全,智勇足备,目前在天水做参军。于是诸葛亮下决心要收降姜维加入自己的事业。诸葛亮选拔姜维,用现代眼光看,其实就是相当于人才梯队建设,培养年轻干部。那么,孔明先生在选拔姜维上体现出了什么策略特征呢?

这个策略在诸葛亮的传世文集当中可以找到明确的记载。诸葛亮有一篇非常著名的文章,叫做《便宜十六策》,便宜十六策就是简便易行的十六个管人做事的方法。

在这篇文章里,关于选拔人才,诸葛亮有两句非常有见地的话,他说:“直木出於幽林,直士出於众下。”“故人君选举,必求隐处。”

这是什么意思呢?孔明先生告诉我们,高大挺拔的木材都生长在密林深处,才能卓越的人才都隐藏在芸芸大众当中。所以,高明的人选拔人才,要向下看,向隐处看,向不起眼的地方看。有人就说了,这不对啊,人才为什么要到不起眼的地方去找呢?应该到显眼的地方去找才行啊!

其实这里边,还隐藏着一个故事。西晋初年有一个名人叫王戎,此人是诸葛亮的老乡,山东临沂人,他比诸葛亮小,诸葛亮六出祁山的时候王戎刚刚出生。《世说新语》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说王戎小时候很聪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小朋友们一起出去玩耍。看见路边有株李子树,结了很多李子,枝条都被压弯了。那些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地跑去摘,只有王戎没有动。大家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这树长在路边,结了这么多李子却没人摘,这李子一定是苦的。”其他小孩子摘来一尝,果然是苦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基本的道理——“路边的李子是苦的!”

也就是说,摆在明处的好东西,你觉得好,大家都不是傻子,大家都会觉得好的。所以,摆在明处的好东西,不等你来拿,肯定早被别人拿走了!假如一个东西摆在明处,大家看了半天,却人人都不来拿,说明这个东西一定有问题!

这就是隐处求才的原因。因为路边的李子是苦的,甜的肯定早被人摘走了。所以,我们再来找李子,就一定要去那些隐蔽的,不容易被别人发现的地方。

我认识一个企业家,在学生毕业招聘高峰过后,突然想起来要招人才了,而且非要去那些热门学校招毕业生!我告诉他,您要去热门学校招人才您就早去,这么热门的地方,人才早被那些有名气、有影响力的公司给搜刮好多遍了,哪还轮到你啊?所以,这个时候去名校不容易招到人,倒是可以去一些不是很热门的学校,那些地方反而会有不被发现的人才!

诸葛亮选人才的高明就在这里,他知道国与国竞争根本上就是人才竞争,各方面都在搜罗人才,以曹魏在人事方面的选拔机制和工作力度来看,一般地方的人才恐怕早就被搜罗走了,反而是一些隐蔽的地方,比如像天水这样偏僻的地方,倒是有可能还有一些人才没有被发现。

这就叫——常有寒门出国士,偏向低处寻高人。

认定了姜维的才能以后,诸葛亮巧妙地使用了反间计,让姜维的上级领导和姜维反目成仇,最后轻而易举就收服了姜维。在这里,孔明没有用活捉、围困等常用的手段让姜维就范,而是使用了比较复杂、费力的反间计。为什么要舍近求远,使用费力的反间计呢?

我们说,这个反间计用得非常合适,一方面没有和姜维正面作战,没有伤了和气,有利于将来一起工作;一方面让姜维和原来单位的领导同事闹翻了脸,绝了姜维的退路,让他一心一意和我们一起做事业。

所以在选拔使用姜维上边,诸葛亮是早有准备的。历史告诉我们,任何一件大事的成功,说到底也都是用人的成功,当然任何一件大事的失败,说到底也都是用人的失败!用姜维是诸葛亮人才政策的一个具体体现。不过仅仅有一个姜维可不足以保证基业长青、后继有人。说到这里,我就想强调一个词了,这个词就是梯队。

英雄不可能常胜,高手不会永远那么高。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几十年。我在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过程当中,接触到这样的管理者,他们往往因为手下有一两个,甚至三五个高人、能人就沾沾自喜。比如有一位方总,创业的时候联合了两个哥们儿,一位是营销高手,一位是技术专家,要说水平,那都是狗撵鸭子——呱呱叫的!方总对待这两个哥们儿那是给股份、给职位、给信任,一起创业,三个人配合得非常好,公司蒸蒸日上。老方为此常常自鸣得意!在接触到他们公司以后,我提了一个问题,说你们公司人才政策有问题。他跟我急了,他说,我要能人有能人,要政策有政策,要信任有信任,我人才管理上能有什么问题?我说,很简单,你的人才没有梯队。什么是梯队?说白了,就是吃着嘴里的,看着碗里的,想着锅里的,还要种着地里的!

人才一定要这样,有使用的,有考察的,有储备的,有培养的。只有这样,事业才能健康发展。为什么呢?原因有两个,一个是事业不断扩大,眼前的人才肯定不够,不培养不储备,就会供不应求;二是现有的人才从身体到知识技能都会逐渐老化,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只有不断增加新鲜血液,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所以一定要有梯队,使用一批,培养一批,储备一批,发现一批,要同时进行!

回过头大家看《三国演义》,大家都知道《三国演义》里有九大高手,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七黄八夏九姜维,到了蜀汉建兴六年诸葛亮北伐中原的时候,这九个人当中,前八个除了赵云以外,其他的都已经驾鹤西去了,而姜维小伙子才刚刚二十多岁年纪,正是风华正茂、意气风发,那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啊!

前些天我们看世界杯就看到了——赛场是不变的,但场上的英雄永远是变化的!第二名的赵云被第九名的姜维给淘汰了这很正常,那第一名的意大利不是也在小组赛中被淘汰了嘛!老马追不上小马,老鹰斗不过小鹰,意大利很失意,法国没办法,这都是必然,因为世界是属于年轻人的!“青春之歌”“青春万岁”“青春只有一次”,老年赵云的时代过去了,人家少年姜维的时代到来了。所以,一个有眼光的领导一定要保持对年轻人的兴趣!

我们要称赞一下孔明先生,他做到这一点了。基业长青离不开后继有人。谁失去了年轻人,谁就失去了未来。今天我们传播国学也是这样,必须关注年轻人、吸引年轻人,拥有了年轻人,才拥有了未来。这个问题引起了孔明先生的足够重视。

那么诸葛亮是怎么培养和使用年轻人的呢?总结起来,他主要用了以下几个策略。

管理智慧箴言

基业长青离不开后继有人。谁失去了年轻人,谁就失去了未来。

策略一

慧眼看才能,俗眼看性格

说到这个策略,我们要从一个悲情时刻说起。

《三国演义》记载了诸葛亮的最后时刻。蜀汉建兴十二年秋天八月二十三日这一天,卧病在床的诸葛亮突然有了一点精神,他要带领众将巡查五丈原军营。算起来,从春天出兵北伐以来,和司马懿相持在此已经三个多月了。北伐没有任何起色,但是诸葛亮的身体却一天不如一天。看到诸葛丞相今天终于能巡查军营了,大家心里稍微看到了一点希望。守护中军的大将就是在天水郡吸纳的人才姜维姜伯约,他亲自安排人把孔明扶上了小车。五丈原上草木凋零,一片萧索,诸葛亮坐在熟悉的小车上,出寨遍观各营,这是诸葛亮一生中最后一次视察自己的部队了,他心里满是悲凉,才走不远就感觉秋风吹面,彻骨生寒,禁不住长叹一声:“再不能临阵讨贼矣!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此时此刻,诸葛亮担心的已经不再是自己的健康了,因为他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那么他最担心的是什么呢?他最担心的是一旦自己撒手人寰,这眼前的十几万大军,如何能在老谋深算的司马懿眼皮底下安然撤退。谁又能担当这个执掌全局、指挥撤退的重任呢?

当晚诸葛亮病情再次恶化,弥留之际他把全军撤退的任务托付给了一个人,就是长史杨仪。为什么把这么生死攸关的事情托付给杨仪呢?因为杨仪占两条:一、通晓全盘。这位杨仪杨先生,字威公,是襄阳人,也是荆州干部。先在关羽手下做功曹,后来追随刘备入川,《三国志》中说“先主与语论军国计策,政治得失,大悦之”,于是得到了突击提拔,被破格提拔为尚书。诸葛亮非常欣赏杨仪的才干。北伐的时候,杨仪被任命为行军长史,也就是相当于秘书长,“军戎节度,取办於仪”。在抓全盘工作上,他既有经验又有能力。二、杨仪思维敏捷,有急智。《三国志》记载,“诸葛亮数出军,仪常规画分部,筹度粮谷,不稽思虑,斯须便了。”这个反应速度是处理紧急事情必不可少的一个关键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胜利不光靠实力,还要靠速度。

10秒之内出一个能打70分的答案,就胜利了;两天做出一个能打100分的答案,照样会失败,比的是速度。杨仪有这个速度!

所以,经过再三斟酌,诸葛亮选中了杨仪,他交代杨仪说:“王平、廖化、张嶷、张翼、吴懿等,皆忠义之士,久经战阵,多负勤劳,堪可委用。我死之后,凡事俱依旧法而行。缓缓退兵,不可急骤。汝深通谋略,不必多嘱。姜伯约智勇足备,可以断后。”杨仪泣拜受命。

杨仪在孔明过世以后,接掌了军权,全面负责撤退工作,于是很多人自然而然地都以为接替诸葛亮接班人这个位置的非杨仪莫属了,杨仪自己也是这么想的。

不过,事实却非常耐人寻味,杨仪把大军安全撤回来以后,接到的新任命只是一个没有实权的虚衔——中军师。诸葛亮安排的接班人是资历威望都比杨仪稍差一些的蒋琬。诸葛亮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呢?因为杨仪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杨仪的性格有问题。诸葛亮发现杨仪心胸狭窄,不能和周围人很好地配合,当尚书的时候,和上级领导刘巴对着干,当长史的时候,又和同事魏延对着干。同时此人私心比较重,关键时刻摆不正个人和团队的关系。有了这个缺点,再有才华,也只能担任临时授权的工作,不能执掌大权。

杨仪这种人还有一个要命的弱点,就是经得起胜利,经不起挫折,一旦有了点个人的挫折,整个人的心态就崩溃了!所以,在失去了接班人的机会以后,杨仪居然放话说:“当年丞相去世的时候,我是执掌全军的,那个时候,我要是带着队伍投奔了曹魏,也不会受眼前这个窝囊气啊!”这段谋反言论直接导致了杨仪的被贬自杀。

确实如诸葛亮生前看到的那样,杨仪有才华没气量,属于能力上没问题但态度上有大问题的干部,不用杨仪当接班人是完全正确的。

看年轻人要看两点:一个是才能,一个是性格。那么怎么看呢?经验证明,看才能要有独特的角度、独特的眼光,这个叫做独具慧眼;看性格则必须要用一般的角度,用大众的眼光,这个叫独具俗眼。没有慧眼,看不见大才;没有俗眼,看不见大病。

管理智慧箴言

看才能要有独特的角度、独特的眼光,这个叫做独具慧眼;看性格则必须要用一般的角度,用大众的眼光,这个叫独具俗眼。

用慧眼看,杨仪确实有才能,这个才能足堪重任,但是用俗眼看,杨仪性格有大问题,这个性格不能担当重任。慧眼看完才能以后,再用俗眼考察一下性格,这个就是诸葛亮的高明!

诸葛亮选接班人没有选杨仪,那么他选了谁呢?此人名叫蒋琬。

为什么要选蒋琬接班呢?这个问题我准备从蒋琬的一个怪梦说起。《三国志》记载,蒋琬在当广都县县令的时候做过一个怪梦,可以说是很恐怖的一个梦。这个梦把他吓醒了,醒来以后,那个心还在突突乱跳。什么梦让蒋琬这么害怕呢?是一个血流滂沱的梦,蒋琬梦见一头体形庞大的耕牛站在自己的门口,浑身流血,血流如注,且颜色鲜红,简直是一头“红牛”。

这个梦把蒋琬搞得很紧张。用现代的心理学眼光来看,梦是压抑的潜意识,是内心焦虑的释放,其实那头牛就是蒋琬自己,而流血代表受到巨大伤害,甚至有生命危险。牛的象征意义是勤劳肯干,默默无闻。整个梦的意义就是蒋琬担心勤劳肯干、任劳任怨的自己生命受到威胁。

那么是什么事情让蒋琬有这种焦虑,担心自己的生命呢?

是因为有一位上级领导来检查工作,蒋琬把人家给得罪了!这个上级领导不是别人,就是刘备刘玄德。

蒋琬本来是零陵湘乡人,也属于荆州干部,刘备入川的时候蒋琬以书佐也就是秘书的身份随先主入蜀,刘备一手把蒋琬提拔起来,让他担任广都县令。

这一次,刘备下基层路过广都,顺路来看看蒋琬的工作情况。结果发现,蒋琬身为地方长官,众事不理,喝酒喝得大醉,大白天呼呼大睡,这下可把刘备给惹怒了!当场把蒋琬拿下,而且放出话来,要狠狠处理。

蒋琬担心的就是这个。我们从蒋琬的梦里可以分析出来,牛代表蒋琬对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态度的肯定,血代表他担忧自己的生命,而牛立在门前代表这种危险尽在眼前,马上就要发生了。

就在刘备准备下狠手的时候,身为军师的诸葛亮站出来说话了。《三国志》记载,诸葛亮说:“蒋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其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脩饰为先,原主公重加察之。”

从诸葛亮的语言当中,我们得到三个信息:第一、诸葛亮认为蒋琬有大才,可以治理国家;第二、蒋琬干工作很关注民生,老百姓对他满意;第三、蒋琬不会自我表现,面子工程和形象工程做得不好。

诸葛亮能对不爱表现的蒋琬有这样中肯的评价,可见诸葛亮对蒋琬非常了解,确实是独具慧眼的。同时,用俗眼看,用大众眼光看,蒋琬的个性也不错,比杨仪合适很多,蒋琬扎实细致,沉稳大度,而且识大体顾大局,能摆正个人和团队的关系。

有了诸葛亮的求情,蒋琬就没有被问罪,不久诸葛亮安排他做了什邡令,再后来又提拔为丞相府参军,诸葛亮数外出,蒋琬常足食足兵以相供给。后来诸葛亮密表后主:“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

从蒋琬的身上,我们依稀看到了当年庞统的影子。诸葛亮也是用看待庞统这样专才的眼光来评价蒋琬的。对这样的人才,不能因为他做这件事做不好,就轻易否定他的能力。有人能扫一屋,有人能扫天下,合理安排才是关键。事实证明,诸葛亮确实是具备慧眼的。后来,在诸葛亮去世以后,蒋琬在蜀汉政权当中,确实起到了稳定大局、力挽狂澜的作用。

由此可见,诸葛亮在带队伍上边是费了很多心思的。

其实,带队伍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推,一种是拉。我们做一个比喻:一群羊在山坡上走,要保证走得安全又高效,首先要有一个牧羊犬,它起到推的作用,谁掉队了就咬谁;另外还要有一只领头羊,它起到拉的作用,就是引导示范,告诉大家怎么走、往哪里走。

平时,我们大家都很熟悉的考核奖励惩罚措施,就是牧羊犬,这些能起到推的作用;但只有这些是完全不够的,还必须要有人站出来引导、带动、示范,我们现在很多组织的问题是推的力量有余,拉的力量不足,很多人都认为只要有了胡萝卜和大棒,考核到位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了。这种思路是片面的,一定要推拉结合。诸葛亮做到推拉结合了吗?我们来看诸葛亮使用年轻人的第二个策略——

策略二

完成任务靠推,提升修养要拉,推拉结合要完成任务,必须要有考核有纪律,这是推的力量;要提高修养,必须要有示范有引导,这是拉的力量。一个年轻人,任务完成了,修养提升了,然后才可以委以重任。诸葛亮怎么做的呢?

管理智慧箴言

要完成任务,必须要有考核有纪律,这是推的力量;要提高修养,必须要有示范有引导,这是拉的力量。

《三国志》记载了诸葛亮给后主上的一篇表:“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馀饶。至於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於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馀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

孔明先生确实是一位好领导,其严格自律、廉洁奉公让我们禁不住肃然起敬。廉洁是一种力量,孔明先生自己有一句话,说的特别好——“理上则下正,理身则人敬”。

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领导是一个标杆,大家都会对着标杆调整自己的行为,这叫“上有所好,下必趋之”。

领导简朴,下边人就简朴;领导幽默,下边人就会说相声;领导喜欢打高尔夫,连楼道里搞卫生的老大爷用墩布拖地也这个动作!领导喜欢什么,下边的人就跟着喜欢什么;领导坚持什么,下边的人就跟着坚持什么。在言传和身教两种号召方法上,身教要比言传管用的多。喊口号、提要求,不如亲自示范,这叫做跟好人学好人,跟着巫婆学跳神。

诸葛亮真正发挥了标杆示范的作用,蜀汉有很多干部都特别清廉,董和“死之日家无儋石之财”;邓芝“终不治私产,死之日家无馀财”;吕乂“治身俭约,谦靖少言”。所以带队伍,既有严格的制度和纪律,又有领导的亲自引导示范,孔明先生确实做到了推拉结合。

支撑诸葛亮内心世界的,除了价值观层面的理想信念之外,在心理层面,还有一种特殊的内在力量,我们称之为成就动机。大家注意,每个人做事情,动机是不一样的。有的人为了钱,这是物质动机;有的人为了权力地位,这是权力动机;有的人为了感情,这是情感动机;还有的人,做事情是为了完成挑战性任务,实现内心的满足感和光荣感,这是成就动机。诸葛亮做事的动机就是这种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到底是个什么样,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比如打麻将,有人为了赢钱,这是物质动机;有人为了在一起开心乐呵,这是情感动机;还有的人小的不和,专门喜欢和大的,十块二十块的多没意思,一定要和七小对!那要是真的和了多开心!这个就是成就动机。

诸葛亮之所以要北伐,基本的驱动力就在这里。有人说,四川也很好,我们巩固政权,发展经济,过过好日子,多开心!为什么一定要劳民伤财北伐呢?我相信持这样想法的从当年到现在都大有人在,而且以后还会有!

这些人和诸葛亮的动机类型是不一样的。诸葛亮不要偏安,不要三分天下,他要的是实现远大理想,统一中原,兴复大汉。这个才能让他满意。什么偏安啊,割据啊,这些小的统统不要,一定要一个大的!“宁可牺牲在听牌的路上,也不和小牌。”他就是这个意思。人和人不一样,根本的一点,是我们动机不一样,所以同样的事情,有不同的做法,也有不同的看法。

我们相信,如果是一个出于物质动机、权力动机,或者安全动机的人回到三国年间代替诸葛亮,他一定不会六出祁山的;一个出于成就动机的人要是回去,明明知道失败的可能性很大,他一定还会努力争取,六出祁山的。

为了确保北伐的成功,诸葛亮靠推拉结合,培养和调动了一大批年轻干部加入自己的队伍。对这些人是怎么使用的呢?我们来看一下他的策略——

策略三

抓大放小,收放并重

公元228年,诸葛亮第一次出兵北伐。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这第一次可不比第二次、第三次,事事都是从头开始,处处都是白手起家。

出兵之前,诸葛亮首先安排的是后方,《三国演义》中记载得比较详细,说孔明留郭攸之、董允、费祎等为侍中,总摄宫中之事;又留将军向宠总督御林军马;蒋琬为参军、张裔为长史,掌丞相府事;还有杨洪为尚书;孟光为祭酒;尹默为博士;费诗为秘书;谯周为太史。内外文武官僚一百余员,都作了认真的安排部署。

安排好了后方,又安排前方。武将方面,有镇东将军赵云、镇北将军魏延、平北将军马岱等十六员大将;文的方面有包括绥军将军杨仪、安远将军马谡带领的四个护军四个参军等十多个文官。另外特别安排托孤大臣李严把手永安要道,防备东吴。

一切都打点好了,大军进到沔水北岸,诸葛亮擂鼓聚将,正准备商量北伐大事。忽听帐下有人大喊一声走上帐来。只见此人身高八尺,面如重枣,三绺长髯,冷眼一看,有点像关羽关云长。这员大将是谁呢?此人乃是魏延魏文长。魏延此时的职务是镇北将军都亭侯,在三军当中武功和地位仅次于赵云。

魏延进帐是来献计献策的。当时第一次北伐的时候,魏将夏侯楙为安西将军,镇守长安,魏延就建议说:“夏侯楙就是个公子哥,怯而无谋。我申请带精兵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夏侯楙听说我突然到达,一定会乘船逃走。长安就是我们的啦!敌人重新整合队伍需要二十多日,丞相利用这个时间完全可以指挥大军到达,这样咸阳以西一举可定啊!”

用今天的观点来看,这个策略是非常有战略眼光的。不过,缺点是风险大了一点。诸葛亮认为这么做风险太大,不如按部就班地进军稳妥,所以就当场拒绝了魏延的建议。

从北伐出兵这一幕我们看到,诸葛亮收放的原则很明确,一般的事情可以让下边的年轻干部去做、去决定,但是关键的战略方向,必须要自己牢牢掌控。大家看,政府工作放给了蒋琬、张裔,宫中事务交给了董允,后方军事交给了向宠,东方战线放给了李严。但是,北伐的大战略诸葛亮却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里,不放给任何人。

魏延的战略建议没通过,有什么反应呢?魏延这叫一个不痛快!那心情,真是墙角的皮球,憋着气儿;野地的马蜂,带着刺儿;出锅的麻花,拧着劲儿。所以《三国志》上说,魏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可见,魏延是一个和诸葛亮做事风格完全不一样的人,他更有冒险精神,更大胆,而且希望独当一面,不甘心当诸葛亮手中的一个棋子。同时,魏延还是一个比较高傲的人,“既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所以,他和周围同事的关系也比较紧张。和领导唱反调,和同事不配合。这是魏延这个人的特点。

所以,诸葛亮宁可用马谡,街亭失败退回汉中,也不用魏延取长安冒险成功。为什么不用魏延呢?这暴露出孔明先生的一个用人心理,就是喜欢用比较乖的、和领导保持一致的干部,不喜欢唱反调、有性格、比较张扬的人。

其实,乖孩子有乖孩子的好,淘气孩子有淘气孩子的好!往往突破性的工作、挑战性的任务,都是淘气的孩子完成的。大家看《亮剑》中的李云龙就不是一个乖孩子,和魏延一样喜欢唱反调、有性格、比较张扬,但就是因为这一点,他才能有那么多的贡献。

所以,搭班子,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互补性,每个人都有缺点和不足。打个比喻,我们人人都是一张白纸,这张白纸上难免要有一些窟窿,那么如何弥补呢?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两张白纸叠加在一起,我有漏洞的地方你没有,你有漏洞的地方我没有,这样窟窿自然就会减少了。这就是利用团队互补来弥补个人不足的方法,不过大家想,如果两张白纸窟窿的位置都是一样的,那叠加的结果是什么?不但不能互补,而且毛病会加剧!

孔明先生安排干部的时候,太喜欢一种类型的人,就容易造成团队的软肋。用人一定要多样化!排斥魏延,没有给他更大的施展空间,是一个遗憾。这一点,也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做事情,不能只用自己看着顺眼的人。风格互补的人在一起,才是最佳组合。

孔明到底几次北伐呢,比较传统的说法是“六出祁山”。根据《三国志》和《资治通鉴》记载,其实诸葛亮对曹魏用兵共有七次:

第一次在建兴六年(公元228年)春,诸葛亮事先扬言走斜谷道取郿,让赵云、邓芝设疑兵吸引曹真重兵,自己率大军攻祁山(今甘肃西和县西北)。陇右的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反魏附蜀。张郃出拒,大破马谡于街亭。诸葛亮只得返回汉中。这是第一次出祁山。

第二次在同年(公元228年)的冬天,诸葛亮兵出散关(今陕西宝鸡市西南)围陈仓,围攻二十余日不克,粮尽而退还汉中。魏将王双来追,中埋伏被斩。诸葛亮使用了精彩的“回马枪”战术,此后,蜀军撤退,魏军再不敢大肆来追。

第三次是在建兴七年(公元229年)春天,诸葛亮先派遣陈式攻武都、阴平二郡。雍州刺史郭淮引兵救之,诸葛亮自出至建威(今甘肃省西和县西),郭淮退。这次诸葛亮占领了上述二郡。

第四次是在建兴八年(公元230年)秋天,这次是防御战,不过没有真打起来。魏军三路进攻,司马懿出西城,张郃出子午谷,曹真出斜谷。诸葛亮率军驻于城固、赤坂。正赶上天下大雨,魏军半途退兵。

第五次也是在这一年(公元230年),诸葛亮使魏延、吴懿带一旅偏师西入羌中,大破魏后将军费曜、雍州刺史郭淮。

第六次是在建兴九年(公元231年)二月,诸葛亮率大军攻祁山。

此时曹真病重,司马懿都督关中诸将出拒。诸葛亮割麦于上邽(今甘肃省天水市)。司马懿追诸葛亮至卤城(今天水市与甘谷之间),掘营自守,有“畏蜀如畏虎”之讥。五月,司马懿与诸葛亮交兵,魏延等将斩获敌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六月,李严因运粮不济呼诸葛亮还。魏将张郃带兵追至木门,中了蜀军埋伏,张郃中箭身亡。诸葛亮用精彩的回马枪战术,消灭了劲敌。这是诸葛亮第二次使用“回马枪”战术。

第七次是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二月,诸葛亮率大军出斜谷道,据武功五丈原,屯田于渭滨。相持至八月,司马懿采取固守战略,一直闭门不出,双方主力没有正面决战,蜀汉建兴十二年秋天八月二十三日诸葛亮卒于五丈原。

以上七次用兵中,第四次是防御且没有真打,第五次是偏师,诸葛亮没有参加,所以真正意义上的北伐确切地说应该是五次。

综上所述,根据史料,诸葛亮“五伐中原”的提法应该比“六出祁山”更为准确可信。

《三国演义》中记载了一个有趣的情节,说为了刺激司马懿出战,诸葛亮使用了激将法,他取来妇人穿的衣物,盛于大盒之内,修书一封,遣人送至魏寨,并修书信一封,信中大意是说:你司马懿作为大将,就该勇敢战斗,一决雌雄。你要是男人,你就早点带兵出来决战,如果你害怕战斗,不敢出来,你就和妇人一样了,那我就专门给你准备了妇人的衣服,您就早点穿上吧。

这就是激将法。司马懿呢,根本没有上当,反而厚赏了来使,而且很阴险地问:“你们诸葛丞相最近身体如何,工作如何,饮食如何呀?”使者说:“丞相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览焉。所啖之食,日不过数升。”司马懿顾谓诸将曰:“孔明食少事烦,其能久乎?”这件事,在《三国志》裴注当中,也有相同的记载,可以相信是真实的。

那么,既然这件事是真实的,有人就评论了,说诸葛亮当领导管得太细了,大事小事都操心,打二十板以上,都要亲自去数一数,那肯定要累死的!这个不对!

但是也有人说,细节决定成败,领导当然要关注细节呀!孔明先生工作抓得细一些没有问题,关键在于他抓得这么细,但是没有坚持锻炼身体,这个不对!

两派观点争执不下。关于诸葛亮的工作方式到底是对还是不对,我们给大家一个基本的分析原则,这句话叫做:领导者只关注异常不关注正常,只关注例外不关注例行。正常的事情有下属管,例行的事情有制度管,不用领导自己管。

管理智慧箴言

领导者只关注异常不关注正常,只关注例外不关注例行。

任何一个任务都会有海量的细节,如果不加选择地关注,会被累死的。一定要先筛选,在众多细节当中筛选最要紧的、最有战略价值的去关注。所以我们送给大家两句话,一、选择比努力更重要;二、拿着显微镜是看不见大象的。管理的本质就是通过别人完成工作。你自己都做了,那叫劳模,自己不做调动别人做,那才叫管理。所以,管理的规律是这样的,有一件事情,你能做得好,那叫合格;有十件事情你能做得好,那是优秀;有五十件事情你都能做好,那就叫卓越;有一百件事情你还想努力把它们都做好,那就叫找死。

从上述观点来看,孔明先生确实有点管得过细了,没有做很好的筛选。有人就说,他这样做说明他没才能,他根本不懂怎么当领导!这个观点对吗?不对!诸葛亮的这种行为,不是能力问题,而是性格问题。他就是这种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啊。

那么孔明先生是什么性格呢?我们来分析一下。首先,心理学有一个很有参考价值的观点,叫做童年是人生的父亲,环境是人生的母亲。也就是说,人的性格是在幼年和童年的时期形成的,而且受到了周围环境的深刻影响。

那么,我们就来分析一下诸葛亮的性格形成过程。大家知道诸葛亮是个孤儿,父母早亡,童年时代没有父爱,缺少母爱,后来,叔叔去世,哥哥出走,只能一个人挑大梁带着一个弟弟、两个姐姐艰难生活。

一个孤儿,首先的一个性格就是缺乏安全感,其次是控制欲比较强,一切都要在自己控制之内才放心。所以,我们又找到了六出祁山的一个原因,就是缺乏安全感。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往往容易主动出手攻击,一旦停下来,心里就会不踏实。宁可抱着刀睡在别人门口,也不能回家睡在自己卧室里。因为在自己的床上睡不着,觉得不安全!诸葛亮一次一次北伐,除了成就动机之外,还有一个就是这个性格原因造成的。

另外,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往往喜欢控制,不愿意放手。交给别人了自己心里不踏实,自己做了就安心了。这也是诸葛亮大事小事都自己做的一个主要原因。

根据性格不同,领导分为四种类型:

第一种是鹰型领导,这样的人高高在上,有战略高度,会授权,但是会瞄准一线,紧紧盯着。曹操就是这个类型,有高度,一般事都交给下边人,但是疑心重,紧紧盯着,保持监控。

第二种是龙型领导,这样的人也是高高在上,会授权,但是他并不紧紧盯着,而是若隐若现,三国里,孙权是这样的领导。你看,火烧赤壁,交给周瑜,他自己没出场;白衣渡江交给吕蒙,他自己没出场;火烧连营交给陆逊,自己还是在后方居中调度,只要某些关键时刻出现一下就可以。

第三种是牧羊犬型领导,这样的人亲临一线,跑前跑后,但具体事情上自己并不动手,甚至连朝哪里走也交给领头羊,他做的主要是督促,刘备是这个类型的领导。主要负责督促和激励,战略上有人安排,实施中也不必亲自动手。不过,牧羊犬再着急,也不会上来带队吃草,一旦真的带队伍了,那就是灾难。后来,刘备非要亲自上阵,结果导致火烧连营七百里,这就是证明。

第四种是老母鸡型领导,扎根一线,亲力亲为,能自己忙的都自己忙,能自己扛的都自己扛,而且总盯着小鸡,担心他们干不好受伤害,一着急,干脆你靠边,我替你做吧!最后把自己搞得筋疲力尽。孔明就是这个类型的领导。

任何一个类型的领导都不是完美的,都需要借助团队互补才可以成功。领导的类型,不仅仅是能力问题,它背后主要还有一个性格问题。孔明的生活经历造就了他的性格,而性格的特点决定了他的领导风格和他一生的命运。性命性命,性格就是命运啊!诸葛亮的一生,是理想、信念、成就动机和缺乏安全感的性格联合推动的一生,他的所有成功和失败,都融合了这几个因素。

在民间传说中,我们把他描述成一个圣人、一个神人,但其实真实的诸葛亮也是一个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他也梦想过,奋斗过,彷徨过,犹豫过,他有精彩,也有失落。在自己起伏跌宕的一生当中,他没有向困难低头,没有贪图富贵,没有拿心中的梦想去做交易,他竭尽全力朝着理想不懈努力。这种精神已经成为我们民族宝贵财富的一部分,今天我们谈论诸葛亮,其实不只是在谈一个人,而是在谈一种精神,一种生活方式,甚至一种人生的信念。

英雄不一定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但是英雄一定能引导他人找到理想。我相信,在孔明先生身上,我们不光找到了智慧,而且找到了其他一些更加宝贵的东西,这些东西值得我们用一生去珍惜!

同类推荐
  • 领导智慧方圆之道

    领导智慧方圆之道

    大凡卓有成就的领导者无不具有超凡脱俗的领导智慧。领导智慧是见微知著的眼光,是对大局的把握和操纵,是勇于决策的胆略,是举重若轻、化繁为简的手段和技巧。丰富、修练领导智慧是提高领导水平的捷径。
  • 不懂心理学,就成不了销售精英

    不懂心理学,就成不了销售精英

    你适合从事销售这个职业吗?如何在销售中发挥你的性格优势?如何瞬间攻破客户的心理防线?如何每天进步1%?如何把陌生人变成朋友,把朋友变成财脉?……销售心理学家让你自己回答这些问题,然后告诉你行动的针对点!
  • 落实力就是战斗力

    落实力就是战斗力

    中国著名企业培训机构聚成资讯集团推荐优秀读本,世界500强企业提升企业战斗力的首选读本。中国企业培养具有落实力员工的通行法规。摩托罗拉、海尔、三星、福特、索尼、戴尔、荣事达、IBM、英特尔、西安杨森、麦当劳等,100余家国内外成功企业,正以它作为搏击商海的生存理念及行为准则。
  • 跨界营销

    跨界营销

    当下,跨界营销被誉为前沿的营销潮流,风靡各个行业。《跨界营销》以“移动互联网”为切入点,从宏观层面分析了跨界的重要性,并阐述了跨界思维、跨界营销对企业带来的竞争优势、盈利模式。而且还深入阐述了创意营销、行业跨界、产品跨界、渠道跨界等内容,向读者呈现了一套系统、清晰的跨界思维,让读者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跨界之路。《跨界营销》还对跨界的雷区以及未来做了深刻的剖析,旨在让读者在跨界中少走弯路。
  • 网上开店指南

    网上开店指南

    本书详细介绍了网上开店的所有要点,其中包括网上开店的基本知识、开店前的准备工作、店铺建立、支付配送手段、店铺推广以及成功者的经验等。除以上诸多知识点之外,本书还以轻松的实例讲述了开设网上商店的每一个细节,指导大家做一个真正能够赚到钱的店主。
热门推荐
  • 洞真太极北帝紫微神咒妙经

    洞真太极北帝紫微神咒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道家的生存之道

    道家的生存之道

    道家崇尚宠辱不惊的处世态度,这种态度既是一种淡泊名利,持守节操的高贵品德,又体现出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道德心理学认为,道德对心理有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故这种心理平衡能力与个体的道德水平有着密切关系,具有独立人格,精神充实,有着崇高的人生目标的人,才能够真正做到宠辱不惊。道家以“善利万物而不争”、“容乃公”的宽阔胸怀,以祸福相倚,有无相生的深邃智慧,引导人们从更高、更广的角度来看待物质利益和眼前得失,告诫人们,不要为声名、财货这些世俗的物质利益而丧失了自我,扰乱宁静的心灵,损害自己的身心健康,而应“抱朴守真”、“安时处顺”、“不与物迁”。
  • 现代人智慧全书:智慧反败术

    现代人智慧全书:智慧反败术

    全面、系统、分门别类地将现代人生存立世必须具备的智慧告诉您。指导您做适者生存、永立人上的强者。
  • Charlie Wilson's War
  • 王俊凯之我们说好不分离

    王俊凯之我们说好不分离

    【全书免费】他俩是青梅竹马,还定着婚。因为两家的世交被送到了一个别墅中,那时两人已经上了高中。因为两人对彼此没有好感,都打算等到18岁之后解除婚约,可不知道为什么,王俊凯竟然慢慢的喜欢上了她,而她也知道自己喜欢上了王俊凯。接着,她却出了意外。。。。
  • 末世之召唤红警

    末世之召唤红警

    荒凉破败的街道中,一只丧尸正趴在地上吭食着刚刚捕获的猎物。路边的碎石块微微震颤起来,丧尸抬起头望向四周——下一秒,他的头颅像西瓜一样爆裂开来。震感愈发强烈,目力可及之处,无数的装甲车坦克如钢铁洪流般滚滚而来。“指挥官,已经到达目的地,雷达以探测到多处矿产资源。”“让谭雅带着海豹突击队清扫城市里的残余丧尸!工程师尽快测量巨炮的最佳建造点,我要将这里打造的固若金汤!”庞大的天启坦克上,王鹏双手抱胸,环顾四周。2017最劲爆末日爽文,给你不一样的末日废土体验。 q群号码:799232616。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鞭

    刘湾镇上的人都叫他“拐手”,没有人叫他的大名。他佝偻着他的左手低头走在刘湾镇十二里榆树夹道的大马路上,大人小孩都会扯起嗓子喊他一声:拐手,上哪儿配去?拐手不抬头,只咕哝一句:北海头倪家宅。因为说话而扯动嘴角,拐手白灿灿的脸面便生出一堆堆细小的皱纹,额头下略微浮肿的眼皮稍抬,三角眼里放射出微弱的光芒。问的人便一起笑着说:黄小军看起来蛮神气,今日里不知道能配下几头的胎。黄小军不是拐手的姓名,刘湾镇人叫的黄小军,是拐手终日相伴并靠它营生的一头猪郎。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电线和娇气包

    电线和娇气包

    应云和陈长逝高中同班三年,大学同一个专业同一位导师,但交流甚少,形同路人。本应该如此下去,倘若陈长逝没有暗恋应云,应云也没有重生。但毕竟都发生了,他们也就有了一段故事,大概是关于陈长逝暗恋成真。陈长逝:后来的我,在她心里拥有了和电线一样的地位。(硬核大美人×娇贵小舔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