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99300000027

第27章 战后初期工党的对苏政策(1)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前,英国工党无论是执政还是在野,都一直奉行和苏联友好的政策。可是,在战后初期英国工党执政期间,却发生了重大转变。它奉行联美抗苏的政策,把苏联当成主要敌人,成为美国推动“冷战”的盟友,从而使战时英美苏三国大同盟走向崩溃。

英国工党是民主社会主义政党中的大党之一,战后它率先执政,对其它社会民主党有很大影响;同时,英国又是一个大国,在外交上一直很活跃,在国际舞台上占有重要地位。所以了解英国工党的外交政策,特别是对苏政策,有助于我们了解整个民主社会主义的外交政策,而战后第一届工党政府时期又是工党在外交上最有作为的时期。

目前,国内学者对英国工党的国内政策的理论实践研究较多也比较全面,但对其外交政策的研究却甚少。英国工党的对外政策是其民主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很有特色,它不以意识形态为准绳,而是把国家、民族的切身利益作为出发点。工党外交政策有许多成功的地方,也有不足之处,有很多经验和教训可供我们吸取、借鉴,更值得我们去深入地研究。

一、战后初期的国际政治格局与工党对外政策

(一)战后初期的国际政治格局特点和工党政府的处境

1945年7月,工党在大选中获胜,赢得近1,200万张选票,393个议席,以绝对多数执掌政权。此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已近尾声,战争的结局已非常明朗。第二次世界大战完全打乱了原来的国际政治格局,战后,出现了新的国际政治格局形势。新的国际政治格局的特点是:

1.世界几大强国力量对比发生了显著变化。战前,英、德、美、日、苏等几大力量并存,互相争雄。而英国,凭借它所特有的许多优越条件,在群雄中占有明显优势,它的作为对世界政治有重大影响。可是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德、意、日战败,退出国际政治舞台;法国一蹶不振,无力参加大国角逐;英国的力量被大大削弱,地位一落千丈,虽然在大战中它是三强之一,但是战后,它已无力充当西方世界的霸主了,正如一位美国官员所说的:“大英帝国作为一个世界强国,已经完蛋了。”经过大战,美国壮大起来。它不仅在经济上,而且在军事、政治上都是当时的世界头号强国,它在国际事物中越来越有影响,已开始取代英国原有的地位。美国自己也雄心勃勃,它要称霸世界,至少也要成为西方世界的霸主。苏联在战争中虽然遭受巨大损失,经济力量也远远不如美国;但是在战争结束时,它却保存了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成了欧洲最大的军事强国。同时,由于苏联是第—个社会主义国家,在反***战争中贡献巨大,它在国际上的威望大大提高,政治影响增强。而且,苏联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使得苏联拥有英国所不可比拟的发展、潜力。此外,经过大战,苏联领土有了很大的扩充,在大战期间,苏联通过各种方式仅从西部邻国就得到近5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大战结束后,苏联的这种活动并未停止。可见,经过世界大战,只有美国和苏联的力量得到了加强,成了世界大国。

2.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大发展,社会主义阵营逐渐形成。经过大战,共产主义运动得到惊人的发展,尤其是在欧洲和亚洲这两个主要战区。1945年底,经过大动荡的世界,在苏联边界之外有组织的共产党员已达1,400万,而在大战前夕最多只有100万或者更少;中国共产党党员从1937年的4万增加到1945年的120万;东欧国家的共产党,有的已掌握了政权,有的正在夺权;意大利共产党党员从1943年的5,000猛增加到1946年的200万;法共人数从1939年的30万增加到1946年的近100万;就连力量较小的英国共产党也从1939年的1,800人增加到1944年的5万人。战后初期,出现了共产主义运动高潮,尤其是在东欧和东亚,先后涌现出一批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由一国到13国,形成了一个强大阵营。社会主义阵营以苏联为核心,使苏联显得更强大,地位更重要。

3.民族解放运动兴起,殖民体系开始瓦解。战后初期,很多国家掀起了反对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约旦、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国先后在1945年、1946年和1947年获得独立。这预示着民族独立国家将大批涌现,殖民体系开始瓦解。这对老牌殖民大国英国来说无疑是一个打击,使其原有优势丧失,力量更加削弱。同时,民族解放运动也间接地支援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许多民族独立国家向往社会主义,更加提高了苏联的地位。

从上述可见,战后初期的国际政治格局对英国十分不利,可是英国并不甘心自己原有地位的丧失,它还要极力维持其大国地位。工党就是在这样一种非常复杂的国际环境中上台执政的。上台后马上又遇到了严峻的国内问题。

一方面,英国经济十分困难。大战使英国损失了约70亿英镑的财富;国家经济极不正常,通货膨胀、英镑贬值、债务负担严重、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另一方面为了解决经济困难,工党要利用执政的时机来进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的经济实验。经济实验的成败不仅决定了英国经济能否恢复,而且关系到工党政府的命运。可见,当时工党的执政地位很不牢固。正因为这样,它就非常迫切地需要有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面对上述的国际国内环境,工党政府怎样来确定它的对外政策,尤其是对苏政策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还必须先看一下工党制定对外政策的思想基础和它传统的对苏政策。

(二)工党制定对外政策的思想基础

工党是自称信奉社会主义的政党,因此它的外交政策不能不受其社会主义理论的影响,实际上工党的外交政策和其社会主义理论是有着内在联系的,可以说工党的外交政策是民主社会主义理论(以前是费边社会主义)在国际问题上的一种应用和体现,是社会改良主义的特殊表现形式。早在1918年的《工党和新社会秩序》这份纲领中,工党就申明他们所要建立的新社会的基础“不是战争,而是友谊”,并把“历行普遍裁减军备至最小限度”作为他们所建筑的大厦的四条支柱之一。工党自己认为:他们自己的外交政策的原则和目标一直是争敢和平、安全、独立和繁荣;工党一贯反对力量平衡,秘密外交,联盟和协议,****,以及帝国主义。可见,和平、安全、独立和繁荣是工党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和目标。这里面,和平是核心的内容,而安全、独立和繁荣是和平的前提条件,和平是安全、独立、繁荣基础上的和平,而没有和平,安全、独立、繁荣也无保障。当然,这样的原则和目标不一定明显是“社会主义”的,但“他们可能是由社会主义的信条和原则所决定的。”

基于这样的原则和目标,在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工党对苏联一直奉行友好的政策。1917年俄国革命爆发后,工党领袖麦克唐纳宣称:它给整个欧洲带来了“极大的欢乐”。在革命的第二个浪潮将布尔什维克推上执政地位时,麦克唐纳敦促英国应当向的俄国彼得格勒派住大使。当英国政府积极参加对新生的苏维埃政权的干涉时,工党极力反对,1920年工党和职工大会向政府施加压力,迫使英国结束对布尔什维克的干涉。1924年9月,工党政府以无条件承认苏联政府作出了开端,带动20多个国家同苏联建交,实现了列宁的愿望,并且还同苏联签订了贸易协定。1929年第二届工党政府还恢复了一度被保守党政府中断了的英苏外交关系。1937年,工党领袖艾德礼在《工党的展望》一书中高度赞扬了苏联当时的外交政策:“苏联这个唯一在共产党领导下的国家,是国联的成员国,它在外交事务方面采取了非常现实的路线。它在那些确真爱好和平的国家与那些潜在的侵略国家之间划清了界限,而对一切资产阶级政府不采取不分青红皂白的敌视态度。” 在慕尼黑阴谋时期,职工大会与工党协调机构——全国劳工理事会公开发表声明,反对张伯伦政府向希特勒让步;工党议会党团对慕尼黑协定投了反对票。在那关键时刻,工党和工会的确表现出了伟大英国民族的正气。在二次大战中,工党参加了丘吉尔的联合政府,对形成和保持英苏合作的局面起了很大作用,比如,1941年7月,工党的报纸对英国军队的不出动作战表示不满,并且极力主张给予俄国人更多的援助。

在大战期间,工党对未来外交政策进行了构想,仍把和平作为目标。早在英国宣战后的两个月,工党领袖艾德礼在一次党的议会候选人和议员会议的演讲上就宣布:他的纲领所要求的完全是建立一个新的世界秩序,首先,战争的结局应该是取得一个真正的和平。在1940年的《工党,战争与和平》这份宣言里又提出和平目标。1942年,在《旧世界和新秩序》这份报告里再次申明了工党的外交政策,并分析了战争所引起的国际形势变化,提出了实现和平解决的原则。以后,在《关于战后国际安排》这份报告里,工党提出了战后国际政策的最详尽的计划。这个计划的目的就是防止将来的战争,报告提出工党的第一个目标将是尽可能地维持英、美、俄的合作,如果这三个力量团结一致,整个世界就好办;如果他们分裂,整个世界就是“黑暗的,动荡的”。但是英美俄合作既不应该导致产生一个排它性的组织,也不应该成为一个统治世界其他地方的工具。在1944年的工党年会上,《关于战后国际安排》被作为持久和平的基础接受下来。费边社也同意工党为战后所制定的国际政策应该不妥协地建立在社会主义原则上。1945年4月工党公布了《让我们面向未来》的竞选纲领,在纲领中,工党宣布它盼望世界进步与和平,还说:工党要在和平时期巩固英联邦与美国和苏联的伟大的战时联盟。在1945年5月21日—25日工党年会上通过的《英国工党政策声明》中更加明确地说:“我们必须把英国跟美国和苏联在战时所形成的伟大联盟在和平时期巩固起来,我们不要忘记,在战争来到前的几年中,保守党人非常害怕俄国,以至失去了与俄国成为伙伴的机会,这种伙伴很可能会制止战争。”

从上述可见,直到工党上台以前,它一直是抱有同苏联保持友好关系的愿望的,而且也没有丝毫要结束大同盟,与苏联为敌的意图。只是后来随着国际形势及英苏关系的变化,工党政府才改变了原来的对苏政策。

二、战后工党政府对苏政策的新变化

(一)外交大臣贝文对苏政策主张的转变

战后英国第一届工党政府的外交政策可以说是由贝文一手制定和实施的,至少是贝文起了主要作用。1945年7月,工党掌权时,艾德礼选定了贝文作外交大臣。贝文是一位强有力的工会领袖,并且有独立的思想。选定贝文当外交大臣出乎人们的意料,因为贝文并没有搞外交工作的经验和志向。艾德礼最初要求贝文任外交大臣时,贝文并未答应,他说他愿意管理财政和税务。后来艾德礼还是决定让贝文到外交部。贝文曾对艾德礼说:“如果你有一条好狗,你自己就不要再吠了。”艾德礼认为贝文是一个“好狗”,他把外交大权交给贝文,目的是要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国内事务上,放在政府的广泛的立法上。 所以贝文独揽了工党政府的外交大权,可以说工党政府的外交政策就是贝文的外交政策。

贝文出身贫寒,他是英格兰西部一个女仆的儿子,不知道父亲是什么人,他念了几年书,就去做卡车司机,开始了作为一个劳工领袖的生涯,随后又成为劳工运动的最高领导人。贝文并非一个天生的反苏分子,最初他和大多数工党人士一样是对苏联友好的,在英国参加干涉苏俄革命时,贝文曾在1920年鼓动伦敦码头工人带头行动,宣称如不把“傻乔治”号轮船上运往波兰的军用品搬走,就拒绝为该船装货,对政府造成很大压力。对这段历史,贝文自己也觉着值得称道,1947年12月,他在同当时的苏联外长莫洛托夫的谈话中说:“当我们的政府正试图去扑灭你们的革命时,是谁阻止了它呢?是我,欧内斯特·贝文,我命令工人罢工,让他们拒绝装船。我要你们按照你们自己的方式没有外来干涉地进行你们的革命。” 1944年英国保守党政府干涉希腊内政时,贝文和其他许多工党人士一样反对保守党的政策,他在议会中几次愤怒地打断丘吉尔的讲话,他认为希腊内部的冲突是希腊人民群众与一小撮名誉扫地的保皇派和卖国贼之间的冲突。而不是向丘吉尔所认为的那样是俄国人挑起的共产主义扩张活动。甚至到了他当上外交大臣口寸,他仍把稳定世界秩序的主要希望放在了继续保持大三角——苏、美、英之间的战时同盟上。贝文当时的口号是“左派理解左派”,这表明了贝文要坚持传统的亲苏政策,要推进同苏联的密切合作。

然而贝文的这些充满信心的希望不久就被迅速恶化的国际形势粉碎了。大战结束以后的一系列事件使贝文很快就开始改变了对苏联的态度。

首先,在处理德国问题上苏联和西方处于僵局。根据波茨坦协议的规定,德国将作为一个单一的经济单位通过盟国管制委员会来由盟国共同管理。可是取而代之的却是各占领国都开始把他们自己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强加于各自的占领区。贝文把主要责任推给苏联,认为是苏联一贯不履行波茨坦协定,并且最终摧毁了德国统一的可能性。德国地处欧洲心脏,它将来的命运如何对苏联和西方来说都至关重要,双方都不愿让它倒入对方的怀抱。尤其是英国和苏联之间,在德国问题上的矛盾更加突出。贝文认为:由于分裂的加深,英国成了苏联敌视的主要目标,因为苏联在联合国内进行了持久的宣传运动,企图把英国描绘成一个衰落的帝国主义力量来加以孤立,而且还向一些起决定作用的重要战略地区施加压力来反对英国。

同类推荐
  • 出席第三届核安全峰会并访问欧洲四国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欧盟总部时的演讲

    出席第三届核安全峰会并访问欧洲四国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欧盟总部时的演讲

    本书收录了习近平同志2014年3月22日至4月1日访欧期间发表的5篇演讲和讲话,并附录了这一期间发表的4篇署名文章。
  • 雷锋精神

    雷锋精神

    汇集了雷锋22年人生历程中所写下的全部日记,以及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演变,读者通过这本书能够全面、真实地了解雷锋人生、汲取雷锋精神。本德、陈云、邓小平的题字,社会对于雷锋精神的报道和评价、雷锋精神内容的书包括雷锋生平、雷锋故事、雷锋日记、雷锋精神及其在现当代的价值和意义等内容,讲述了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展现了雷锋崇高的人生理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怀。同时,书中精选的与雷锋有关的一些珍贵题词图片,给读者展现了雷锋精神的最新最完整的诠释。
  • 当代中国政治思潮研究

    当代中国政治思潮研究

    本研究的对象是政治思潮,意在从整体上把握政治思潮的共性问题,探索政治思潮的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政治思潮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是时代精神变动、社会矛盾、社会主题及社会发展走势的“感应器”。通过把握政治思潮的基本情况可感受时代脉搏,探寻社会热点,丰富和发展社会精神生活。当代中国诸多政治思潮起伏跌宕,是改革开放新时期社会意识领域的重要现象。把握政治思潮的总体状况和运行规律,有助于我们做好意识形态工作。
  • 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与马克思历史观

    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与马克思历史观

    背面设计在立足于马克思的文本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的形成过程和基本内容,以人的解放为红线重新阐释了唯物史观的起源、形成和发展及其主要内容。人的解放规律实质上就是人的活动发展规律,而唯物史观就是人的活动规律。从理论的本质来看,唯物史观是关于人的解放的一般理论,剩余价值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特殊理论,二者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
  • 做优秀的共产党员:谈谈共产党员形象

    做优秀的共产党员:谈谈共产党员形象

    对每一个共产党员来说,“形象”问题是一个伴随终身的大问题,它不但关系到个人的成长进步,而且也关系到整个党的生命。因为共产党员形象是党的形象的具体体现,党员的形象如何,直接关系到党的形象和威信。所以,在党员个人修养中,应该而且必须始终注重“形象”这个问题,真正树立起党员的良好形象。本书就是一本专门探讨“共产党员为什么要重视自身形象”、“共产党员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形象”、“共产党员应该如何塑造并提升自身形象”等问题的专著。
热门推荐
  • 无上丹帝

    无上丹帝

    带着融合异能穿越异界,箫宇表示压力不大。“天才,在我面前都是浮云。”“不服,我专门治各种不服。”“万域之中,我为丹帝!”箫宇如是说道。
  • 太子有毒:娘娘要退婚

    太子有毒:娘娘要退婚

    太子容锦选妃,选中了青丘白家白离消息一出,伤了不知道多少少女的心。
  • 冷少总裁宠妻

    冷少总裁宠妻

    严禁转载,违者必究。这里没有激情的片段,也没有勾心斗角的场面,有的只是温馨浪漫。有的只是一个宠女人的男人和一个自卑的女人。他是冷氏集团的总裁,也是她眼中的“希哥哥”。他对其他人都是另眼相待,唯独对她宠爱有加。他从不对别人笑,就只是在她面前崭露笑容。可是,为什么她还是要离开自己呢?她是一个父亲离世,母亲不要的人,却有个“希哥哥”伴着她。她是个佣人的孩子,怎么可能配得上他这个总裁。她没有人疼,只是有“希哥哥”会疼她,宠她,可是她又怎么能承受呢?她要离开他,却努力打造匹配得上他的自己。感谢抬头让你吻为偶做的美丽的封面。此文每天在9:00——11:00之间更新,一天一更。如果想多更的话,请在下面留言,霏霏会考虑的。哈哈推荐朋友的文:晓臻:——梅冬——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苔丝(英文版)

    苔丝(英文版)

    该书首印于1891年。现在已被公认为是英国文学中最重要的经典文学作品之一。BBC有个大全英语世界19—20世纪最佳文学作品排行榜,该书名列第26位,足见此书的巨大魅力。另外,由于这本书在西方文学界影响巨大,因此,被几次搬上银幕,也数次被拍成电视连续剧。上世纪80年代末,中国就引进了由法国著名女演员金斯基主演的《苔丝》。最近,英国版的《苔丝》电视剧,也被介绍到了中国来。
  • 伟大的励志书

    伟大的励志书

    本书是成功学之父奥里森·马登的代表作之一。作者在该书中列举了一些成功人士的经典案例,由细节入手,从15个方面探讨了通向成功的道路究竟应该如何去走。
  • 我的美女天尊徒弟

    我的美女天尊徒弟

    楚天行意外穿越异界,还更意外的继承药王谷。在神秘灵纹作用下补全残缺神功,自由往返地球和异界。于是,他牛大发了!不仅仅在异界混成了冒牌药王。在都市也成为了公认的活神仙!
  • 管理者必备兵学谋略与运筹技巧

    管理者必备兵学谋略与运筹技巧

    本书选取中国古代兵学中15部典籍,择其要点,取其精华,分别从不同角度提取其文化的内涵与管理理念,展现其中精微、玄妙的运筹之道,目的是从中国博大精深的古代兵法中挖掘现代企业管理者必备的商战管理技巧,力求让管理者从中获得教益和启示。
  • 学会选择,懂得放弃全集

    学会选择,懂得放弃全集

    选择和放弃就像同胞兄弟一样如影随形。选择是人生路上的航标,学会选择是审时度势、扬长避短,只有量力而行的选择才能到达理想的港湾;放弃是人生的隧道,舍得放弃是顾全大局,超然洒脱,只有简单从容的放弃才能左右逢源。
  • 这个宫女有点拽

    这个宫女有点拽

    命运让她穿越到唐朝,无奈卷入帝位纷争。在尔虞我诈的皇宫中她爱上腹黑王爷,并轮为棋子。阴谋、利用后,她被他伤的遍体鳞伤,决心将他淡忘,他却不容置疑的告诉她“你此生只能爱本王一人,只许是本王的女人”她毅然决然说“爱情不是你想卖,想买就能卖”他含情脉脉说“本王只爱美人不要江山”只是她那破碎的心是否还能再接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