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0600000006

第6章 倾听诗歌的声音(6)

诗人雪舟围绕“出生地”,不但给我们呈现出了云淡天高的六盘山、金戈铁马的小南川、泾渭分明的二龙河、充满传奇的老龙潭、“花儿”声声的胭脂峡,而且用草叶一样的笔尖,蘸着西海固晶莹的露珠,抒写出这片苦难的土地上最熟悉的人与事、景与物、痛与爱,以及时间、阳光、云朵、雨水、空气和河流。诗人在《在龙头》一诗中写道:“当地人叫它:龙头/此刻,我站在龙头的峰颠……/阳光投向对岸的黑森林/大朵的云生成阴影,山色转深/西南侧一面舒缓的斜坡,安放着/雨后的青草和野花/几棵白花繁密的矮树/我希望它们是上苍放牧的羊群/我是其中的一只,消解/龙头的孤独。”这里,诗人把“雨后的青草和野花以及几棵白花繁密的矮树”比作“上苍放牧的羊群”,而他自己就是其中的一只,那是一种多么诗意的孤独和幸福呀。而在《诵经》一诗中,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在年复一年的秋风里/土豆,西海固大地上/最后挖出的粮食/它,把这干裂的土,抓得/那么紧,攥成拳头/拳头一般的心脏/挣扎,且顺从/晌午,一垄刚刚犁开的土豆/显眼地跳动在地皮/多像我头戴白帽的亲人/跪在穹宇下,给/贫瘠的村庄/诵经……”诗人用口语化的抒写把土豆与干裂的土地联系起来,与头戴白帽、跪在穹宇下的亲人联系起来,与贫瘠的村庄联系起来,与穆斯林的诵经声联系起来,多个意象的重叠组合,不但让诗歌本身丰润饱满,也让我们挣扎的心脏潮湿战栗,让我们来不及回报。“在最亮的星和一片刚刚出生的浅月中间”不让人们看见那隐藏的泪水……

是呀,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回族诗人,能够把现实生活、母系家园、民族意识、宗教信仰、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紧密地结合起来,以一种审美的精神诉求、不事雕琢的现实笔触,叙写出一个民族的悲悯与疼痛、抗争与梦想……“在我贫穷的村庄/一株草究竟能长多高/一棵树究竟能带来多大的荫凉/可我割草的弟弟/南梁上送饭回来的妹妹/在风雨中一天天长大/他俩的手粗糙/拿不起这比手更粗砺的日子(《在我贫穷的村庄》)……”“白盖头的母亲/跪在礼拜毡上/向西叩首/在昼夜交替的五个时辰/母亲没有原罪/她接纳了儿女/在光阴里的过失……(《俯首常常让我泪流满面》)”这些诗句,更加彰显出雪舟诗歌的张力。

正如诗人自己所言:“生活永远大于思考。思考永远大于写作。而写作是一种对抗。对抗,成为我写作的动力。我与时光的对抗构成了我写作的全部。我常常在想,我充其量只能是一个乡下的铁匠,昼夜不息地锻打我灵魂里铁的部分,既使疼痛,既使沉重,也只能通过各种方式警醒自己,用一膛炉火,一盆铁水,让水火不断相容,并不断地制造铁钉,堵住我生命的漏洞和疮孔。”

雪舟的“出生地”写作,无疑给西海固诗歌增添了更加厚重的泥土气息和生命感悟,挖掘出了我们应该记住的和不该遗忘与丢失的东西,把本土性写作与传统、与历史、与当下紧密地结合起来,显示出他驾驭语言和诗歌创造的能力,假以时日,定会成为一名更加优秀的诗人。

在此,我想引用他的一段诗作为结尾,也是一个愿望——

“主啊,让我成为你的一条溪流吧

带上青草、野花和田野的嘱托

流入那条秘密的花园……”

2012年5月13日

(此文原发表于《固原日报》2012年6月12日副刊)

矗立诗坛的“电线杆”

——林混诗歌印象

接触诗人林混还是在博客上的一次偶然约稿,大概是今年8月份,林混发过来一个纸条:“请把你的诗选十首发过来,下期《原州》杂志用。”对一个无名小卒的关注和厚爱,使我顿觉他人格的伟大,下意识里更多地关注林混的诗歌。

在西海固文学圈子里,林混是一个极有个性和灵性的诗人、散文家。只是,现在的人都很浮躁,没有多少人能静下心来读这些好的文章,只有那些对文学、对诗歌怀着清纯般敬慕的人,才会深入文字,寻找自己的灵魂,我就是深入林混文字的其中一个。

林混的诗歌和散文都写得非常诱惑人,独特的诗质和精美的散文常常让人深陷其中,情不自禁,不能自拔。这两个都是我喜欢的,限于水平,我只能对林混诗歌的印象谈点自己的粗浅感受。

一、形式上的“精瘦凝练”

林混诗如其人,精瘦干练,毫无“宽大臃肿”之像和拖泥带水之感。凡是读过林混诗歌的人不难发现,在他的诗歌中,每行超过十个字的语句非常少见,多数是三五个字或六七个字,直直地排下来,就像一根“电线杆”。

别看它瘦小,电线杆也有电线杆的厚重和坚韧。在现实生活中,一根根电线杆支撑着延绵千里的电线,连接着我们的光明和温暖,而且默默无闻,终其一生。林混的诗歌何尝不是这样啊!单就从外形上说,给人的第一感觉其人其诗都像一根瘦长的电线杆。然而,在他“精瘦”的诗行中,却蕴含着丰富的人生体验、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热切的期望。从下面一首小诗中,你就能感知林混诗歌的“形象”。

我忍受了多少耻辱

我爱了多少人

想想这些

我对着潦草的山脉

喊了一声

我听到空谷回音

慢慢消失

我甚至想起了

一个活在心中的人

消失突然加快了脚步

——《消失》

二、语言上的灵巧自然

林混的诗歌非常率真,在他的诗歌中,我们看不到一点技术处理的痕迹和刻意而为的迹像,每一行诗歌都轻松自如,自然天成。比如《前面》这首诗:“前面是一片草地/有鸟鸣/有花香/我不忍说起这些场景/就算说了/有什么用/一只被我惊飞的山鸡/越飞越远/从我的视线里消失。”非常自然地写出了“在前面,从我的视线里消失”的不仅仅只是远去的山鸡,诗人在想,读者也在想……给人留下无穷的回味。再如2010年发表于《朔方》的一首诗《每天》:“每天早晨起来洗脸、刷牙、吃饭/床上的被子放着放着/就失去了温度/我感到异常紧张。”这里,诗人看似简单地写了一个早晨洗浴的过程,但“我感到异常紧张”的背后,给我们留下了多少深思和拷问?整首诗只有短短的四行,却清新自然地把我们引进对人生的思考、对生活的打量、对现实的期盼……这是多么美好的诗歌呀!

三、内涵上的厚重勃发

林混的诗歌看似简单,貌似率真,但细细品味,却给我们以厚重勃发的美感。那些蕴含在诗行中的来自诗人内心深处的拷问和理性的反思,时时触动着我们的灵魂,让我们沐浴其中的同时,引发更多的沉思和反省。比如《需要》:“我在一个堡子上坐着/给你打了一个电话/我需要一些往事前来陪伴/我静静地坐着/我愿这样坐到天亮/直到把一些忘却的往事/重新想起。”此刻,诗人需要“重新想起”的是什么?是一些难忘的往事,还是一些刻骨铭心的记忆?是一些沉重思考,还是那些欲语还休的伤痛?让读者自己去理解、去体味吧。还有,在《茅草屋》一诗中,“那间陪我看护田园的茅草屋/秋天过后/便被弃置了/再一次路过这里的时候/我在唤着/茅草屋/茅草屋/我把脖子伸出窗外/一切已经如此/轻易地倒塌了”。轻易倒塌的是什么?是“我呼唤着的那间被弃置”的茅草屋吗?诗人留给我们的是更多的思考,这样的诗歌不由你不去想,并且是苦苦地去想……

写到此,我更加深切地感受到:这就是林混诗歌的“精瘦凝练”,这就是林混诗歌的灵巧自然,这就是林混诗歌的厚重勃发!

与一首好诗相遇,有如遇见一个心仪的女子,而写出那首好诗的人,则有如十五的明月,让我们在月光中饮尽美色。林混这样的诗人,在今天被我遇到,就在政府大门口,我看见他向我回头一笑……?

2010年11月16日

此文原发于《原州》2013年5-6期

在西海固亘古的经卷里放歌

——简评李兴民的诗集《放歌西海固》

大地苍莽,西海固苍莽

在祖国大西北腹地,黄土高原之上是谁——唱响深情而清洁的恋歌

从《诗经》里流淌出来的葫芦河

如我母亲的母亲一样,从月亮山一路走来是谁——双手捧掬虔诚,皈依荣光家园

新月高悬。在诗性的天空下

“古今”如泣如诉,“花儿”柔肠寸断是谁——叩击西海固深邃隐秘的内里

是我——接受了西海固博大的恩惠

接受了父老乡亲和更多尊贵的人

给予无限的爱和力量

在西海固,一个叫李兴民的书生

且行且歌。以诗的名义

向你表露感恩的心迹

——《歌或行》

这是青年诗人李兴民在刚刚出版的诗集《放歌西海固·跋一》中写的一首自我介绍的诗。从这首诗中我们不难看出,兴民的诗歌具有明显的“出生地的诗性指向(林馥娜语)”,从“月亮山”到“葫芦河”到“西海固”,一路唱响着诗人对故乡的恋歌。同时,从这首诗中我们也清楚地看到,民族性和宗教性的完美结合,是兴民诗歌的又一个特质。从“新月高悬”,“双手捧掬虔诚,皈依荣光家园”的举义中,我们能够清晰地感知一个回族诗人的“内里”。从“清洁的恋歌”、“古今”、柔肠寸断的“花儿”和“父老乡亲”中,我们更能深入地感觉到兴民是一个深入生活、深入民间的诗人。正如2011年度固原市新锐作家获奖辞所说的那样:“他睿智、聪颖的目光紧扣生命大地,以抒情笔触叙写了发生在身边的人与事、景与物,深沉并且灵动,让我们的呼吸时而紧张,时而愉悦。他的诗歌,契合了当下诗歌的现实走向,并保持着同步的审美追求。”

一、出生地的诗性指向?

“出生地”这一诗歌命名的诞生,最早是由广东诗人黄礼孩主编的《出生地:广东本土青年诗选》一书中提出的,在2007年1月举行的“《出生地》——广东本土青年诗歌作品研讨会暨第十五届柔刚诗歌颁奖典礼”上,与会诗人、文学评论家对这个命名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大多数人认为:抓住了“出生地”,就抓住了一个诗人的籍贯、民族意识、母系家园和精神追求以及价值取向。而我认为,“西海固诗歌”虽然是以地域来命名的,但它的实质指向就是“出生地”,是要比广东早很多年的,只不过当时没有明确提出“出生地”这一名词而已。

在李兴民的诗歌中,有相当一部分写到了“月亮山”“葫芦河”“火石寨”“震湖”“单家集”“将台堡”“西吉”“马铃薯”“古今”“花儿”等具有出生地明显标志的诗歌。比如在《葫芦河哟》一诗中,诗人写道:“葫芦河哟,西吉的母亲河/生在你怀抱长在你肩上的儿女们/从你的‘古今’里一路走来/如今你已经不再自甘沉寂了/看着你重新流淌在雄浑的西北高原/我的内心千帆竞发。”而在《马铃薯,马铃薯》一诗中诗人写道:“没有谁像你一样让我如此熟悉/你是我那个名叫土豆的儿时的憨兄弟/没有谁像你一样让我如此亲近/你是我那个名叫洋芋的青梅竹马的邻家小妹/没有谁像你一样让我如此深情/你是我饥饿时喂我乳汁爱如淀粉的母亲/没有谁像你一样让我如此敬畏/你是我一身泥土质朴的父亲/没有谁像你一样让我如此迷恋/你是我时远时近而又如影随形的爱人/马铃薯,马铃薯/没有谁会像你一样就这样牢牢地/牢牢地把我的心拽在西海固/拽回老家的西吉/拽到薯乡一个叫作鸦尔湾的村庄……”从这些诗句中我们可以身入其境地感觉到,诗人从出生地出发,面对现实生活和母系家园,有明显的诗的指向性,用不事雕琢的笔触,以一种审美的生活态度和生存抗争来面对生命的本真,向着本土的阳光雨露自由地放歌。

同类推荐
  • 每个作家都在思考这个时代

    每个作家都在思考这个时代

    黎峰:写作者们通常都是在不断地阅读,好的创作一定离不开丰富的阅读,在这方面,您有什么特殊的阅读喜好么?能给读者推荐一下您认为优秀的作品么?陈忠实:你说得很对,截止到今天,我还没遇到也没有听过不读书的作家。阅读开阔视野,阅读启迪智慧(即开启那根对于文字敏感的神经),阅读也丰富艺术天地,阅读更深化思维……说不尽的好处。所以人说开卷有益,以创作为乐事的人更如此。我不好向人推荐作品,因为各人的意趣差异很大。由各人去选择,即使买了读不出兴趣的书,放下不读,再换一种,总会找到爱不释手的书的。我往往就是这样选择读书的。
  • 鲁迅和他的周边

    鲁迅和他的周边

    《鲁迅和他的周边》是一部研究讨论鲁迅和他同时代人的著作。书中内容紧扣既定研究对象,同时注意联系当下的国情与世态,不少话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作者不刻意追求论述的全面性和系统性,而坚持从鲁迅研究的实际出发,突出问题意识,注重补苴罅漏,力求文章有开掘,有拓展,有新意;全书资料翔实,立论严谨,注重学术品质和学理内核,但远离艰涩生硬的经院文体,而采用散文随笔式的表达,行文简洁生动,文风舒展睿智,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 远去的人(谷臻小简·AI导读版)

    远去的人(谷臻小简·AI导读版)

    陪父亲度过的日子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回忆。作品为纪实文学,记录父亲老年痴呆症之后的两年时光。从一个老人最初的失忆,一日日走向完全失智;从一个健全的老人,直至成为一个不认识任何亲人,不记得任何往事的“痴呆者”,讲述了老龄化社会中的生存与生活的关系,子女与父母的关系,以及一代人的命运与价值观走向。
  • 大家小书:有琴一张

    大家小书:有琴一张

    资先生在这本书的前言提到,“在不同的契机中还不止一次为自己录了音,留下纪念。衰年自得,有忘年之乐。最近几年撰写回忆录时,围绕音乐生活的忆旧怀新不断涌现出来。于是接受出版社建议,在早已绝版的《锦瑟无端》小册子的基础上,加入新的内容,续成一本小书,雪泥鸿爪,以飨同好。无以名之,想起欧阳修自号‘六一居士’,‘六一’之中我得其三:书一万卷、琴一张、老翁(媪)一个,遂以《有琴一张》为名。”
  • 狄金森全集:卷四·书信

    狄金森全集:卷四·书信

    本套狄金森全集乃是译者蒲隆先生倾注二十载心血的结晶,此前蒲教授在1994-95年间作为富布莱特学者在哈佛大学和狄金森故乡专门从事过为期一年的狄金森研究工作,归国后继续潜心钻研多个狄金森诗集版本与国外学术资料,许多诗歌译文反复修改,数易其稿。本套全集完整编译了约翰逊主编与富兰克林主编的两个版本的狄金森诗全集,两版的差异之处都有注释说明,此外蒲先生还详尽考证了每一首诗的写作背景并附于对应的诗文之后。第四卷为约翰逊主编的狄金森书信选集译文,收录了女诗人整个创作生涯中最有价值的书信,此外蒲先生同样在每一篇译文后附有背景考证。不论是对于诗歌文学爱好者还是对于有意研究狄金森的学者来说,这套狄金森全集都是不可多得的瑰宝。
热门推荐
  • 纯白之羽
  • 快穿系统:病娇男神太病娇

    快穿系统:病娇男神太病娇

    【双洁1v1】【全文免费】【男主是同一个】【女主双人格,后期为鹿朝】各式各样系统带你飞,带你打脸啪啪啪徒儿阮墨:师傅师傅,你不是说了喜欢我吗?那你就得……永远在我身边哦~暮离渊:既然要死,那便一起死,既然不能在一起,那便一起死……班长大人:我的媳妇儿我宠着~谁都别想对我媳妇儿起歪心思,小心剜了你的眼睛~黑化哥哥:怎么?又不听话?那就接受惩罚吧……孤若酒拖着下巴,敲着桌子,男神们需要她,她的男神也还在远方等着她来到他身旁你最终还是会回到我身旁的。
  • 武大郎的逆袭

    武大郎的逆袭

    我叫武大郎,本有个如花似玉的妻子潘金莲,却被我改名换姓的送人了。夺妻之恨的仇人西门庆,我却选择原谅了他,并且还给他配了一个“如花”美妻。过命的亲兄弟武松,却被我忽悠去做卧底了。这一切的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一个拥有系统,变身矮人浩克的武大郎,看他如何在水浒风生水起,逆袭人生!
  • 叶叶倾心

    叶叶倾心

    三年的高中生活,三年的经历,它是否能够改变一个人?(本文基于个人经历进行改编,想给三年的高中生活留下一点痕迹,不喜望涵)
  • 假面

    假面

    学期中,小区搬来一对特殊的母女,女儿叫莫雅子,来自一个母亲有着病史的单亲家庭。雅子因优异的成绩成为学校重点补助的对象,但是她并不知道这所学校里学生的游戏规则——新生必须被管制。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天源纪元

    天源纪元

    这是一个科技与魔法共存的世界,世界由三块大陆组成,相互依存,本次男主为西方大陆的墨千。
  • 新生从爱情公寓开始

    新生从爱情公寓开始

    那花瓣飘来的方向是我所向往的地方我所期望的是那充满欢乐与惊喜的生活当成为主角时我希望自己的生活总是平凡,并不平淡经常开心,偶尔难过最好的朋友就在身边最爱的人住对面——————沐羽
  • 超级奶爸的妖孽人生

    超级奶爸的妖孽人生

    张小朔:“爸爸,你说我吃了那么多饭,那么多菜,过一会会不会渴呀?”张海洋随口说道:“那当然会了!”“那一会给我买个冰激凌!”......奶爸张海洋的妖孽人生,从一次次被儿子搞懵开始……
  • CEO成长手册

    CEO成长手册

    无论一个企业有多么卓越,一旦离开决策、执行、实际操作三大链条中的任意一环,那么她将会土崩瓦解。诚然,决策领袖的诞生并非偶然,而是通过自我锻造才成为了必然。没有人天和就是伟大的决策者——优秀的CEO也都是通过不断地培养与学习,经年累月的经验累积才发挥出了执行领导者的永恒特质。您无需具备执行领袖的性格或机会,但您可以从我们这本书中悟出新的契机,从我们这本书中得到实现CEO的谋略与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