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46000000005

第5章 谋略的角力(1)

1.谋略生于竞争

谋略是一个复杂的命题。

谋略靠的是悟性,它与一个人的学识高低、文化深浅甚至识字与否都没有必然的联系。在那些古老的村庄里,往往会有一些德高望重的老人。他们或许一辈子没有读过书,但是,他们却对世事洞若观火,对人事了如指掌。他们极富智慧,处事老练,谋事老道,有着很深的谋略修为。这样的人,就是人们所说的智慧之人。相反,还有些人读了一辈子书,却食古不化,抱残守缺,最后,反倒身死东城,为天下笑。比如,战国时期秦赵长平之战里的那个赵括,三国争雄时期诸葛亮挥泪而斩的马谡,这些都是典型的志大才疏、华而不实的人。表面上看起来,这些人学富五车、侃侃而谈;而实质上他们好高骛远、百无一用,连起码的谋划能力都不具备,最后落得可悲下场。所以,一个人的谋略水平的高低,与学识高低没有必然联系,最根本的是自己的悟性。

上文已经讲过,要想取得个人、团体、国家急需的稀缺资源,就需要正确运用智慧。用智慧赢得竞争的过程,就是施展谋略的过程。我们把指导人类竞争行为的智慧称为谋略。

一谈到谋略,人们往往会将谋略和战争联系起来。的确,谋略最初的产生和应用主要集中于军事斗争领域。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是斗争的最高的也是最后的表现形式。《周易》中《象》辞说:“鸣谦,志未得也,可用行师征邑国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当明智而且谦让地对待别人,尚不能感化邑国而使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的时候,就可以出兵讨伐邑国。战争是资源争夺的最后的方式,也是最惨烈、最高级的方式。一旦战争爆发,无论是参战的哪一方,都要尽可能以最小的代价达到最大的效果。要在波谲云诡瞬息万变的战场中保存自己并且消灭敌人,就绝离不开谋略。所以,最初的谋略,主要用之于军事领域。

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谋略思想已不仅仅停留在军事领域,而且延伸到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成为决定竞争胜负和事业成败的关键。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政治、文化、经济、外交、军事斗争愈演愈烈,这就为谋略文化的进一步发扬光大建立了外围环境。

举个例子:在中国,温州人擅长经商。他们常常把东北的人参、鹿茸买回来,然后倒手卖出去。中国最大的人参、鹿茸市场不在东北而在温州,这是一大奇怪现象。许多温州人在买东北特产时,常常会高价买进,低价卖出,哪怕赔钱也不在乎。这是另一个奇怪的现象。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温州人会这么做呢?原来,温州人与东北人做生意,常常是货到一年以后才付款。这样,虽然人参生意赔了点钱,但是,温州人常常一年做上五六趟生意,这就迅速圈进了大量流动资金。然后,再用手上的资金去做别的生意,挣来钱之后,把买人参、鹿茸等东北特产赔的钱算进去,还净挣许多。温州人用的这个办法,就是谋略学上的“借鸡下蛋”之法。

上面的例子证明,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谋略已经深深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了。要想赢得竞争,就必须掌握谋略;要掌握谋略,就必须学习谋略;要学习谋略,就必须认真研究谋略的内涵和本质属性,从不同层面研究谋略和谋略的运用。只有弄懂了什么是谋略,才能够成功运用谋略。只有成功运用谋略,才能够正确驾驭竞争局势,掌握竞争的主动权,并最终赢得竞争的胜利。

2.点:谋略的含义

自古以来,人们就很重视谋略。但是,系统研究谋略理论的书很少,也很少有人能够真正说清楚谋略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如果对于一个事物都不能准确地定义它,那就别提正确地认识它和驾驭它了。所以,要学习和运用谋略,第一步就是弄清楚什么是谋略。

在研究谋略问题时,笔者尝试采取全新的思维模式——阴阳对位的方法来研究。一提到“阴阳”,有人就认为那是封建时代的糟粕,这种观点其实是有些偏颇的。“阴阳”是古人提出的一对哲学的概念,讲的是事物相生相克、相辅相成的关系。比如,冬为阴、夏为阳,柔为阴、刚为阳,静为阴、动为阳,等等。在一定意义上讲,古人对“阴阳”的认识程度要比今人还深刻。而且,现代信息文明的奠基,正是源自于中国古代的“阴阳”智慧。阴阳二进制的运算方式,是近代计算机产生和发展的根源,是信息社会数字化时代的起点。用阴阳对位的方法来研究谋略,能够使人们更直观、更形象地理解谋略,更深入地把握谋略的实质。所以,笔者研究谋略的一切模式,都是以阴阳对位的方法来构建的。

首先,将谋略定义为一个点。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基本的核心。就如同宇宙大爆炸之前必然有一个核心一样,又如同一个组织里必然会有一个领导核心,一个原子里必然有一个原子核,谋略也有其最基本的核心。这个核心,就是前文所说的“智”。从根本上说,谋略就是人类的智慧。但是,谋略又不简单等同于智慧。只有当人们将智慧应用到斗争当中时,智慧才会转化为谋略。因此,我们给谋略下个定义就是:谋略是人类斗争过程中的智慧的正确运用。这是谋略的核心定义。

其次,谋略这个“点”是由对立的两个部分组成的。当人们为了争夺稀缺资源将智慧用到斗争中去的时候,智慧就衍生出对立的两个部分,即对方和己方。大家都看过太极图:太极图的中心是一个阴阳互抱的双鱼,其一为阴,余一为阳。谋略也是如此。从宏观上可以被看作是一个点的谋略,其实内部包含着两个对立的部分:一个部分是对自己的了解、认识和把握;一个是自己对对手的了解、认识和把握。任何谋略都是产生并存在于斗争之中的。有斗争的双方,才会有斗争的双方以智慧去保存自己、击败对手。这样,智慧才真正变成了谋略。而这个谋略,必然包含着自己和对手两个方面。古人说的“知己知彼”,就是强调谋略必须从自己和对手两个方面入手全面衡量和把握各自的情况。

跳出来看,人们的任何行动都受制于主观意识。只有主观作出了判断之后,才会有后续跟进的行动。特别是在当今社会,任何人都是“利益人”,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进行着理性活动的人。一个经济人,他做任何事情,都需要经过主观判断和算计之后才能够下定决心,并最终将其落实到行动中去。所以,从人类的行为学角度分析,在行动之前,必然有一个决策的过程。有了决策,才会有进一步的行动。这是一个基本的常识。

那么,决策是从哪里来的呢?众所周知,只有人们对事物产生了判断,才会有决策。比如,一个人到车市去买一辆车。当他看到一辆宝马车,他会从宝马的外观上、性能上和生产工艺上作出判断——这是不是一辆好车,是不是自己需要的车,然后,他会根据自己的实际作出决策,要么买,要么不买。这个简单的例子告诉人们:决策,来自于判断。

那么,判断又来自于哪里呢?判断来自于信息的分析和加工。只有看到了宝马车,并对其性能参数作了具体了解,买主才能掌握关于宝马的各种信息。在掌握了具体信息后,卖主会对信息进行加工和整合,最后,才能作出判断。由此可见,正确的判断来源于对正确的信息的分析和加工,也就是思考。

那么,对信息的分析和加工的前一个步骤是什么呢?是信息输入。这个很容易理解。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米,就不可能作出饭菜。同理,没有信息的输入,就不可能有信息的分析和加工。所以,信息的输入是导致人们作出行动的第一个环节。

以上的过程可以用一个数据链可以表示为:信息输入——信息加工——产生判断——作出决策——落实行动。我们常常将信息输入称为认识,信息加工称为思考,所以,从人类行为学的角度出发,可以将人的行动流程简要概括为以下公式:认识——思考——判断——决策——行动。

所谓谋略,主要着力于整串行为的第一个阶段。一方面,要使自己的认识最大程度地逼近真相,而后,进行正确的思考,作出正确的判断,形成正确的决策,最后,再把决策转化为正确的行动;另一方面,要想方设法在对手信息输入过程中,利用信息控制,使对方得到无效的、虚假的、经过刻意加工和掩饰的信息。错误信息导致对手错误的思考、错误的判断、错误的决策,并最终导致对手错误的行动。以上过程就是谋略。换句话说,真正意义上的谋略包括一正和一反两方面的智慧。所谓正,就是要正确把握自己和对手情况并设定计谋;所谓反,就是要误导对手,使对手掌握错误信息并出现错误行动。正反两个方面智慧结合运用的过程,就是谋略产生的过程。下面,再深入分析一下谋略的两个方面。

第一,知己知彼,全盘掌控斗争全局。

《三国演义》是中国历史上一部杰出的经典谋略教材。在小说里面,有一个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案例。从曹操南下、孙刘联手赤壁大战开始,诸葛亮就展示出了自己料事如神的过人才能。他巧妙筹划,一手导演了三气周瑜的故事。每一次在周瑜施展阴谋之前,诸葛亮都能够料敌机先,棋高一着,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每一次周瑜设计的结果,不仅赔了夫人又折兵,而且被刘备集团引为笑柄。最后,周瑜被诸葛亮活活气死,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哀鸣。作为文学作品的《三国演义》对于诸葛亮的描写有些夸张,而且“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但是,历史上确实有许多智者能够知己知彼,料事如神。他们往往在事件的萌芽状态就能够通过事件的端倪推测出事物未来发展的走势,并且能够及时做好应对的准备。在关键的时间、关键的地点及时出现并且以正确的行动来取得自己需要的胜利。从这一点来看,知己知彼是谋略自身所包含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要素。无法了解自己,无法料知对手,就无法产生正确的谋略。盲目的判断、错误的估算,只能让人误入歧途。所以,谋略的第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就是全面把握敌我的情况,在此基础上制定一系列正确的、符合事物发展的策略,并将其转化为行动。

第二,信息控制,以虚假表象误导对手。

任何斗争,必然会存在敌我两个主体。要在斗争中正确运用谋略,不仅要确保己方对事物发展作出正确的判断,而且要采取各种手段使得对方作出错误的判断。这就是区别一个谋略高手和庸才的关键的标准。真正的高手,不仅能够全面把握敌我双方的态势,而且,能够通过自己的种种行动,给对手以错误的信号,使得对手作出错误的判断,从而误导对手犯错。这样的例子不仅广泛存在于军事斗争中,而且广泛存在于政治斗争中。比如,三国时期刘备韬光养晦骗曹操、司马懿装病诈伪夺政权、朱棣装疯起义夺位,等等,都是要通过自己的一系列行动,让对手输入错误信息,使得对手产生错误判断,从而给自己造成主动的态势。

综上所述,任何谋略,必须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入手,不仅要确保主观符合客观斗争实际,而且要误导对手作出错误判断。其实,关于谋略中包含的互相对立的两个特性,古人已经进行了比较深入地探讨和论述。下面我们结合“三十六计”进行分析。

“三十六计”中有个“趁火打劫”之计。其书解语为“敌之害大,就势取利”,讲的是,当敌人内部产生巨大的困难,我就趁着这个有利态势趁机取胜。这一计的关键是趁着对方的“火”去“劫”。只有熟知敌我双方的情况,才具有了设定计谋的基础。“三十六计”中还有一个“以逸待劳”之计。

这一计的解语为:“困敌之势,不以战。”这句话讲的是,要在扎实防御的同时,努力调动对手,使其处于疲劳状态,以此造成有利我方的态势。此计的关键就是正确把握敌我双方各自的实力对比,从双方的实际出发设计恰当的战略。以上的这两个计谋,都从知己知彼处落墨,强调要搜集情报,通盘掌握敌我双方的情况。在“三十六计”中,还有借刀杀人、顺手牵羊、隔岸观火、打草惊蛇等二十余计,这些计谋都是从详查敌情和把握我方实际的角度出发设谋的。

“三十六计”中有一计叫“瞒天过海”,这一计强调要反复进行一系列的活动来欺骗对方,使得对手对自己的行为习惯产生麻痹。之后,再借着对手早就习以为常的形式,发起新的行动。原书的解语为:“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这一计的关键,就是要通过反复地外在表现迷惑对手;等到对手不再提防了,再在这种表现的掩护下进行发起新的动作。“三十六计”中还有一计叫“围魏救赵”。这一计强调的是通过佯动,使得对手误解自己的主攻方向,从而迷惑对手达成自己的目的。解语中说:“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这句话讲的是,要通过表面的佯动,造成了敌人的兵力分散,实力下降,从而达到以实击虚的效果。“三十六计”中的这两个计谋,强调通过虚假的外在形式传递给对方错误信息并控制对手行动。在“三十六计”中,类似的计谋还有声东击西、无中生有、暗度陈仓、笑里藏刀、调虎离山、欲擒故纵、金蝉脱壳、假痴不癫、树上开花、空城计、苦肉计。在“三十六计”中,专门讲述以诡诈手段以诱骗对手上当,并在此基础上避实击虚的计谋共计十三章之多。

同类推荐
  • 关于人生道路的格言(经典格言)

    关于人生道路的格言(经典格言)

    名人名言是古今中外仁人志士的精辟妙语!名人名言,集丰富的内涵、深刻的哲理、简练的语言于一身。读名人名言,如同和名人名家做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就好像聆听圣贤智慧的谆谆教导。人生道路难免会有各种迷惘,听前人的警句,可让我们路途不再迷惘和不知所措。看《关于人生道路的格言》让读者对生活、对人生都充满了探索的兴味,而不再是徘徊与无措!
  • 会说话的女人运气好

    会说话的女人运气好

    一个女人,不管你生性多么聪颖、接受过多么高深的教育、穿着多么漂亮的衣服,如果你不懂得说话之道,你仍旧很难受到别人的欢迎。口才可以表现出一个女人的睿智和高雅,也可以暴露出她的愚蠢和低俗。在这样一个时代,要想成为一个受欢迎的女人,必须会说话、有口才。我们融注了诸多口才实例,为你提供了一整套打造超人说话能力的语言守则,教你做一个世界上最会说话的女人。它让你学会在关键时刻以出色的表达显示自己的魅力和个性,赢得众人欣赏的眼光。
  • 男人成功前的50个输不起

    男人成功前的50个输不起

    如果说20几岁的男人还对人生充满激情与幻想,并以此激励自己成长的话;那么30几岁的男人就应该成熟而理智,并能在现实的压力中去奋斗并成功。男人30而立,30几岁的男人不再是男孩,他开始肩负起家庭的重担,他身上寄托了妻子儿女的未来与梦想,使命感、责任感以及自己的理想,让他可以超越以往地去追求成功。
  • 习惯正能量

    习惯正能量

    国外研究表明,一个人事业的成功与否20%与智力因素有关,80%与信心、意志、习惯、性格等非智力因素有关。其中,习惯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从一个人的发展来说,习惯伴随着人的一生,影响着人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好的习惯是种正能量,也是能量的储蓄。培养好习惯,就是在为自己的未来贮存正能量。
  • 认真才会赢

    认真才会赢

    本书稿通过大量案例从多方面对认真的重要性进行了生动通俗的解读,并提供了如何做到认真的具体方法,主要内容有:认真是一切成功的基石,认真的核心是拥有责任感,认真的关键是执行力等。
热门推荐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重生寒门医女

    重生寒门医女

    穿越到没落的苏家小四身上。爹娘都不着调,只能靠自己。
  • 妃唱浣歌

    妃唱浣歌

    穿越到古代,别的她没觉得有什么太大不习惯,最不习惯的就是没有公车,甚至有钱也打不到的,所以啦,打到可以实现的黄包车的主意,千年的古代,黄包车是什么概念?那绝对是一个划时代的意义啊,她,一个淡淡中带着幽默细胞的女孩,有着怎样致命的诱惑,令王者为之倾心?
  • 慕青鸾

    慕青鸾

    慕青鸾是个敢爱敢恨的女人,她信任身边的朋友、亲人,为此她可以付出所有。可是没想过,自己会被这些信任的人出卖。
  • 错爱成婚:早安,boss大人

    错爱成婚:早安,boss大人

    Z国,南皇北帝。传言南城的皇甫少爷极度宠妻,只要她想要的,上天入地,他都可以为她寻来,只为博得美人一笑。可有一天,那女人又跑了!在北城,她带着爆萌龙凤胎挑了死对头——北城最叱诧风云的高冷贵的豪华婚礼。某夜,某人被围堵在墙角壁咚:“怂恿孩子抢婚的人是你,现在新娘没了,说吧,怎么赔偿?”“我已经结婚了!”她亮出手中的红本本,爱莫能助的样子。帝少倾城一笑,修长的手指轻弹过女人完美的锁骨,耳边呵气:“一张废纸而已!我和你才是真、正、的、亲、人!”(爆笑萌宠文,坑品保证!男女主身心干净哟!)
  • 小夜曲:音乐与黄昏五故事集(2017诺奖得主石黑一雄作品)

    小夜曲:音乐与黄昏五故事集(2017诺奖得主石黑一雄作品)

    本书是作者的第一部短篇集,全书以音乐为线索,由五个看似独立却又相互关联的故事组成。故事的主要人物都同音乐情牵相关:郁郁不得志的餐厅乐手,风光不再的过气歌星,孤芳自赏的大提琴手,为求成功被迫整容的萨克斯手等等,多是对音乐一往情深,对生活却满腹牢骚。情节或荒诞不经,或令人唏嘘,借音乐人生这个主题,表现了作者一贯的对现代人生存状态的反思: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命运的嘲弄,才华的折磨,以及庞大社会机器控制下被压抑的情感……
  • THE BOBBSEY TWINS IN THE COUNTRY

    THE BOBBSEY TWINS IN THE COUNTR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半颗心的伤

    半颗心的伤

    难道只是那个女生的替身?事情的真相究竟是什么?任焕似乎也变得很奇怪,拉拉也总是纠缠在任焕与那个女生的回忆中,于是她们终于分手,在任焕和拉拉分手之后,一次偶然的机遇,痛苦的拉拉在凌寒的陪伴下回到老家并且了解了事实的真相,原来记忆里的那个人不是情敌,而是与自己血脉相连的亲人……
  • 平安印

    平安印

    据老夫所知,这个世间不但有着许许多多奇奇怪怪的事情发生,也有一些平平淡淡简简单单的生活交替,但,所有的所有都离不开情节二字,传说,一位出生不简单的魔娃改变了他所在的四界,分别是魔界仙界凡界和神秘之极的兽界。但这个小娃子却出生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