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50800000011

第11章 相声艺术及其创作要领(2)

包袱,是民间艺人的创造。在生活中,并非一切事物都能引人发笑。一般说来,假、丑、恶的事物中,大多蕴涵着可笑的种子;惩治假、丑、恶,笑是得力的武器之一。本来,假、丑、恶本身不一定可笑,但是,它们常常要用那“愚蠢的妄想,失算的企图”,把自己装扮成真、善、美,甚至以丑为美,自炫于人,这就令人可笑了。因为乔装难免不露出麒麟皮下的马脚,虚饰的外壳与恶劣的内质本身始终处在种种不协调的尴尬境地。而能迅速、准确地发现这种“愚蠢的妄想,失算的企图”,并能把种种不协调放大而公之于众,让它原形毕露,出尽洋相,这便是人的聪明,也是相声中包袱能抖响的关键所在。这时,笑声已不单是对假、丑、恶的嘲弄,同时也包含着人们对自己的敏锐、聪慧的赞赏与陶醉。

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历史不断前迸,经过许多阶段,才把陈旧的生活形式送进坟墓。世界历史形式的最后一个阶段就是喜剧。”因此,笑,是一种高级层次的审美评价,人们在和过去告别的过程中,是不能离开笑的!这也是以笑为基本特征的相声艺术受到广泛欢迎和喜爱的根本原因所在。

“包袱”是相声的基本艺术手段,恰如情节在喜剧里的地位一样。喜剧性情节,是喜剧表现主题、刻画人物的基本手段;相声却不同。相声中的情节必须为组织包袱服务。有的相声甚至不要情节,但决不能没有包袱。相声演员通过包袱,把所要表达的一切传达给观众;而观众也正是通过包袱来欣赏相声艺术的。

因此,包袱也是相声的基本结构单位。任何一段相声,都是由串珠似的大大小小的“包袱”组成的。最理想的段子是大包袱套小包袱,整个段子就是个完整的包袱。

(二)“包袱”的种类

包袱的种类很多,从构成包袱的艺术手段来分,大致有两大类:一是“肉里噱”,二是“外插花”。

1.“肉里噱”

“肉里噱”原属评弹术语。在相声中,借指胶合着人物性格的、与相声内容直接相关的包袱。其构成方式亦有多种。

“肉里噱”的包袱可以通过人物的语言或行动结构而成。如《关公战秦琼》中,韩复渠的父亲质问艺人:“关公是哪儿的人?”“山西人为什么到我们山东来打仗?有我们的命令吗?”“你知道关公是谁的人吗?”“他是阎锡山的队伍!”“我们山东有好汉秦琼”,“他们俩谁的本事大?”“叫他们俩比比”,“来一出关公战秦琼”“不会?那全别唱了,全不让走,饿你们三天不管饭,看你会不会!”这真是一幅绝妙的自画像。韩父自作聪明的自问自答,把他那昏聩、蛮横、霸道而又愚蠢不堪的嘴脸揭露无遗。

有时,包袱并不落在被讽刺对象本身,而是透过别人眼中见出。如《威胁》中的爸爸,慵懒无聊,可还要在孩子面前摆架子,责怪孩子没有叫爸爸。孩子委屈地说:“怎么叫你呀?怎么叫你呀?大热天你穿着背心在马路边打扑克,脸上还贴满了纸条。不光我没叫你,姗姗也没叫他爸爸。”“怎么啦?”“她爸爸脸上画了六个小王八。”孩子的天真、自尊,与父亲的慵懒、无聊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哪个父母听了能不自省一下:自己给了孩子什么影响?好的,还是坏的?

有时,包袱表面看去并不可乐,但由于大家都很熟悉,很容易触发人们的联想,使观众已有的认识突然明晰起来,在一种默契之中,也可以引爆出畅怀的大笑。像《假、大、空》中的假主任,是个专靠吹牛拍马、弄虚作假、欺上压下混世的典型。他不论场合,不看对象,一开口便是“祖国大地红烂漫,雄心壮志冲云天”,“山在欢呼海在笑,一轮红日当头照”,“在国内外一派大好形势下……”以不变应万变,空话连篇;一提战斗口号,便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宁可扒皮抽筋,也要亩产万斤”;说起假话来是“什么也甭掺”,“我就不信他们的面包比窝窝头好吃”,“宁要社会主义的窝窝头,也不要资本主义的面包”;而那废话是“收破烂的都不要”,“光看到粮棉油,就看不到敌我友,要看到世界上还有穷苦的老百姓”,“要身在西下洼,看到亚非拉,要看到南半球的爪哇、苏门答腊、埃塞俄比亚,要看到西半球的哥伦比亚、危地马拉、尼加拉瓜”。

这些貌似惊人实则虚空的信口开河、胡说八道,都是很精彩的“肉里噱”包袱。

这些话出自“假大空”主任之口,却令人很快联想起那假话、大话、空话盛行的年代。在这一阵又一阵的笑声中,人们毫不留情地嘲笑这种过失,笑着与过去告别。

可见,“肉里噱”的包袱,是优质的笑的种子,它能够通过平凡的偶然性事件,揭示出带有普遍意义的生活内涵,透过现实的表象,挖掘生活的本质。播下的,是通俗的笑的种子;给出的,是深刻的笑的果实。只有精选优质的包袱,才能充分发挥笑在评价生活、陶冶性灵方面的作用。我们既不要片面地强调相声的所谓思想性而把相声写成正确却没有笑声的政治对话;但也不要以为,笑仅仅是为了满足一下人们松弛筋肉的生理要求,而别无其他。优秀的相声,从来不把它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笑的内容和笑的形式割裂开来。传统相声如《化蜡千》、《连升三级》、《小神仙》、《日遭三险》、《贼说话》、《改行》、《关公战秦琼》、《扒马褂》等作品之所以会有那么强的艺术生命力,与包袱的深刻性不无关系。因为,笑既然是对生活的一种评价,那么,笑的内涵就会有高下之分。

无论是会心的微笑,还是畅怀的大笑,也无论是机智的幽默,还是讽喻性的调侃,都应该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引人思考,耐人回味,或是让人忆起什么,或是提醒人们别忘记了什么……只有这样,相声方能成为生活的良师益友,人们才会认可相声的存在价值。为笑而笑是傻笑,聪明人是不喜欢傻笑的。

2.“外插花”

“外插花”包袱,多借助语言趣味和修辞手段构成,诸如谐音打岔、胡搅蛮缠、出尔反尔、自相矛盾、错觉误会、答非所问、正话反说、反话正说、明褒暗贬、东拉西扯、强词夺理、不懂装懂、歪打正着等等。传统相声中积累了不少可贵的经验,用这些艺术手段结构包袱,虽然表面看来有时与内容关联不紧,但若用得巧妙,同样能使相声妙趣横生,兴味盎然。在《歪批三国》中,甲说他考证出周瑜姥姥家姓季,诸葛亮姥姥家姓何,张飞姥姥家姓吴,还说赵云卖过年糕。

问有什么证据呢?回答说,周瑜临死前高呼“既(季)生喻,何生亮!”成语有“无(吴)事(氏)生非(飞)”,京剧《天水关》中姜维有一段唱:“这一班五虎将俱已丧了,只剩下赵子龙老迈(卖)年高(糕)”。于是,就成了“季氏老太太生周瑜,何氏老太太生的诸葛亮,吴氏老太太生的张飞,赵云老来卖过年糕”。这是用谐音打岔、同音异义造成的误会曲解,听来颇觉俏皮、逗趣。相声《下棋》讽刺那个不讲棋德的棋迷,让他一边哼着日本电影《追捕》中的音乐,扰乱对方心绪,一边不伦不类地胡诌着影片中的台词:人家要走“车”,他说:“走哇,一直朝前走,不要朝两边看……”,对方气得放下“车”要跳“马”,他又说:“跳哇,周仓不是跳下去了吗?唐塔也跳下去了,现在,就请你也跳下去吧。”对手已被搅得晕头转向,他又“梆”地一下,偷偷地吃炮“将”军。在这里,惟妙惟肖的语言模仿,被巧妙地安插在风马牛不相及的另一场合,构成一种绝妙的讽刺,不讲棋德的棋迷成了人们嘲笑的滑稽小丑!又如《闹而优则仕》中,说到“四人帮”的爪牙“闹资产阶级派性、闹无政府主义、闹分裂、闹山头、闹对立”,接下去还“上头闹下头闹,明着闹,暗着闹,胡闹、乱闹、瞎闹、无理取闹、又哭又闹、不让闹偏闹、爱怎么闹就怎么闹”。这里用“嵌字”的手法,嵌入“闹”字,反复出现,也别有一番趣味。其他如用“纳底子”讽喻打针水平不高,用“起钉子”嘲笑拔牙技术的恶劣,用“安拉锁”来批评手术的马虎,都是一种夸张的比喻用法,都能掀起笑的波澜。

其他如夸张、排比、逻辑颠倒、异物相混,以及捧逗双方相互揭露矛盾、设问反问、进进出出、突然提起反诘抖响包袱等等,手法是很多的,运用起来相当灵活。

(三)“包袱”的结构形式

没有笑料也就没有相声。但是,作为相声艺术的笑,不是自然的生理现象,而是通过某种语言技巧而实现的艺术效果。在现实生活里,到处都有笑声。然而,把生活里的笑提炼、概括、加工成为艺术中的笑,是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手段的。这里,我们来研究一下常见的包袱结构形式。

1.违逆常规

在现实生活中,一切事物都有它自身的规律性。说话、办事违逆常规就要出毛病、闹笑话。有意识地违逆常规,便成了结构包袱的一种手法。例如:

甲:跟您打听点儿事儿。

乙:什么事儿啊?

甲:您有妈吗?

乙:啊?谁没有妈呀!

是呀,不要说人,所有的胎生动物都有妈,这是谁都知道的。拿一些人所共知的,如不用回答甚至不能成立的问题去问别人(“你比你哥哥大几岁?”“你嫂子是男的还是女的?”)造成笑料,在相声中颇为常见。

2.谐音易意

在汉语里,有许多音相近、相同,而意相异、相反的词语,把这类词语巧妙地组合起来,便成了“谐音易意”的包袱。例如:

乙:您结婚了吗?

甲:结过了。

乙:生小孩儿了吗?

甲:生过了。

乙:几个孩子?

甲:九个。

乙:九个孩子!怎么那么多?

甲:我没告诉你我生“过”了嘛!

同是一个“过”片字,读音也一样,含义却不同,第一个“过”表示“完成”——结完了,第二“过”表示“过分”——生过头了。把这两个含义不同的“过”用同样的句型并列,最后再道破,就构成了包袱。

3.歪批曲解

故意不按照本来意义去解释典故、词语,对众所周知的事物进行明显的歪曲。例如:

“既生瑜,何生亮?”“无事生非”——你看看,这不明明是说季氏老太太生的周瑜,何氏老太太生的诸葛亮,而张飞的姥姥家姓吴——吴氏生飞嘛!

4.过分夸张

夸张本来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但它必须恰如其分,过分的夸张就成了笑话。例如:

甲:要地址干嘛?谁不知道我呀?只要你在信封上写上“中国,×××收”,往那箱里一扔就得。

乙:啊,只要在信封上写上“中国”您就能收到?

甲:那当然!

乙:这么说给你写信不用往邮局的信箱里送,扔到门口儿的垃圾箱里就成……

甲:啊?

乙:那垃圾箱不也在中国嘛!

5.出人意料

突然转弯,把一事物引到截然不同的另一事物上去,借以引人发笑。

例如:

别人都是十月怀胎,可这位太太都14个月了还没生呢,仔细一打听才知道:原来她是肝腹水!

使用这种方法结构包袱,必须找准从此事物向彼事物过渡的“媒介”,因为患肝腹水的症状与怀胎显怀的样子相仿,用这个外部形态作媒介,将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联系起来,可信而又可笑。如果说那位太太是“脑膜炎”,这个包袱就不成立了。

6.意在言外

语言具有一定的范畴,又必须符合一定的逻辑。因而有些话从属于某种特定的人物关系,有些话能举一反三,引起人们的联想。巧妙地运用语言的这一特性,能构成不少包袱。例如:

甲:你结婚了吗?

乙:结婚了。

甲:你结婚了,我也就放心了!

乙:啊?我结不结婚关你什么事儿啊!

“你结婚了,我也就放心了!”是长辈对晚辈说的话,而站在观众面前的是两个年龄相仿的同辈(往往乙还要比甲大一些),口出此语必然会引起观众会心的笑。当然,举这个例子是为了说明这种结构方法,从内容上看,像这种贬对方、占便宜的包袱不宜多用。

7.大实话

有些常用、常见、世人都懂的事物,拿出来硬说,也能构成包袱。例如:

我结婚了。不但我结婚了,连我爱人也结婚了,我和我爱人一天儿结的婚!

8.抬杠

钻牛角尖儿,唱“对台戏”,用个别、特殊的现象来推翻事物一般、通常的结论。如果用上面的两句“大实话”来抬杠,就是这样的:

乙:废话!谁跟谁爱人不是一天儿结婚哪?有那样儿的吗?

甲:有哇,我有两个同学就是。

乙:没那事儿!

甲:你看,我连续参加两次婚礼嘛!——上星期日一次,这星期六一次。

乙:咦?

甲:他俩离婚了,又分别跟别人结婚!

9.大喘气

有意识地把某句话从中断开,使含义发生变化,然后再兜回来。如:

甲:鬼……

乙:鬼?在哪儿?

甲:鬼子打退了没有?

乙:好嘛,他大喘气呀!

甲:您父亲和您是父子关系。

乙:对。

甲:要说我和您也是父子关系……

乙:啊?

甲:……就不大合适了!

10.诡辩

顾名思义,就是用偷换概念、强词夺理的方式结构包袱。如:

甲:自从我们孩子给老师取了外号儿之后她就没给我的孩子判过及格!

乙:判分儿,老师想怎么判就怎么判哪?

甲:不是她判的还是我判的?!

乙说的是“怎么判”——老师是根据学生的成绩来判分儿的。而甲说的是“谁判的”——孩子的低分数是老师给的,不是我这家长给的,用偷换概念的办法掩盖孩子成绩差的根本原因,没理辩三分。

在《教训》这段相声中,这种类型的包袱很多。如“那么点儿孩子,俩小细胳膊,拿俩西瓜容易嘛!”先用一个“拿”字把“偷”的概念换掉,然后再从这种行为里去找“可取之处”,这偷就变成“难能可贵”的啦!

常用的结构包袱的方法还有很多,像“打岔”、“反正话”、“俏皮话”、歇后语、语法错误和方言土语等,就不一一赘述了。

包袱种类不一、千变万化,却离不开两条要素:其一,或正确与谬误、或表相与内含、或声与形、或褒与贬——包袱必定产生于对比之中。其二,所有有一定内容的包袱,都必须“出乎意料之外,在于情理之中”。

同类推荐
  • 百年中国社会风习寻脉

    百年中国社会风习寻脉

    本书从导向、示范、约束和惩戒等社会风习变迁影响要素的研究视角,系统论述了晚清时期、民国初期、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央苏区、陕甘宁边区、新中国成立初期、改革开放初期、90年代至今的社会风习的表征、成因及演变趋势,着重梳理百年中国社会风习变迁的基本脉络、动力和规律,强调导向的权威性、示范的褒贬性、约束的广泛性、惩戒的严肃性,旨在为凝聚社会共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民族精神提供参考。
  • 黄侃:志气为先(文化怪杰)

    黄侃:志气为先(文化怪杰)

    从晚明的波澜诡谲,到民国时期的风起云涌,历史孕生出许多独具特色的人文大家。真正的时代人物面孔始终是大众读者感兴趣的题材,本套丛书以近代文化怪杰为主题,集结十位文化名人,由专家分写,详述其不同于凡俗的言行。作者深入浅出,对文化名人中的怪杰现象究分析,以故事化哲理。图书叙述通俗,笔法精彩,立意新颖的同时具有严谨考为基础。兼具可读性与收藏性。民国人物及历史图书的热度始终在持续中升温,内容概有名人轶事类、今人印象类、崇古比今类等。
  • 美学的基本理论与北大的美学传统

    美学的基本理论与北大的美学传统

    北大微讲堂是北京大学为学生开设的科普讲座,邀请各学科教授、名家、院士等,讲解内容权威却又通俗易懂。《美学的基本理论与北大的美学传统》聘请叶朗教授讲述中国美学有自己特殊的品格。北京大学的朱光潜教授和宗白华教授是在中国现代贡献最大的两位美学家。20世纪50年代的美学大讨论背离了美学发展的主航道。要突破50年代美学讨论的局限,必须从朱光潜“接着讲”。提出“美在意象”的理论框架是“接着讲”的一种尝试。这个理论框架,由意象、感兴、人生境界这三个概念构成一个理论核心,这个理论核心最大的特点是重视心灵的作用,重视精神的价值。这是对北大美学传统和中国美学传统的继承,所以它具有中国的色彩和北大的色彩,同时它也是对时代要求的一种回应。
  • 美国独行:西方世界的末日

    美国独行:西方世界的末日

    英国脱欧后,西方眼睁睁看着末日降临?本书是纽约时报畅销书,作者以大量数据和事实指出,西方国家(尤其是欧洲)大包大揽的高福利民主制度已经不堪其累,人口生育率的下降导致内生动力不足和经济增长乏力,必须依靠移民来支持;移民(尤其是穆斯林)的到来和增加,因其文化和信仰的差异,不仅改变了欧洲的人口结构,而且凭借民主制度改变了政治版图,因而产生所谓欧洲伊斯兰化和欧洲人逃离欧洲的现象。西方世界的政治精英们也把此书作为处理复杂政治问题、社会问题的重要参考书。
  • 电视文艺生态批评论

    电视文艺生态批评论

    本书是一本从理论创新角度探究电视文艺批评方法的专著。将自然生态学与人文生态学研究的系列成果引入到电视中来,对与电视文艺相关的节目、现状具体考察,在借鉴中西方文化批评的相关理论资源的基础上,建立电视文艺生态批评方法,通过整体关注电视文艺与精神生态、文化生态、社会生态的内在关系,以“生态中心”的价值尺度,把完善电视文化,建立以人为目的当代传媒体系作为自己的重要目标。
热门推荐
  • 大方广佛华严经愿行观门骨目

    大方广佛华严经愿行观门骨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都市之魔帝奶爸

    都市之魔帝奶爸

    推本新书【从重生西游开始打卡】,神豪赘婿文!他是九天十地的魔帝古玄,见过宇宙大爆炸,地球诞。古玄见过盘古开天,与女娲同造人。最后在二十一世纪的都市里,与华夏第一美女喜结连理。闭关一万年,沧海变桑田,他再等十亿年,把地球玩爆,重启纪元,回到了孩子出生的第三年。古玄多了一个世上最可爱的女孩——琪琪。从今以后,古玄当起了全职奶爸!琪琪:“粑粑,我想要太阳公公和月亮奶奶永远在一起。”古玄将太阳拉近,月亮推远,翻手之间,地球磁场都变了。华夏第一大美女:“老公,你在家带孩子,我开公司养你。”古玄:“我的财富能把一个宇宙都买下来,我把你公司收购了吧!”
  • 嫡妻

    嫡妻

    宋青葙绝望中嫁了个臭名昭著、轻薄无行的男人,成亲后,她才发现,这个男人并非只是声名狼藉……
  • 妖孽男配逆袭记

    妖孽男配逆袭记

    谁说穿越重生这事只有女人能做,他个大老爷们也照样来了一把。上辈子连男配的边儿也没摸到,就被三震出局,挂了。穿越之后,重振雄风,卷土再来。瞧他如何一步步逆转剧情,屌丝变王子,荣登男主宝座。
  • 此生妖娆灼芳华

    此生妖娆灼芳华

    传说中光阴大陆中,有一处世外之地,占尽天时地利人和,是灵气最纯粹之地,那里的人每一个都天资出众,是天选之子。那里的人,长到一定年龄就会出世,在各个位面进行历练……玉质是从血肉白骨中诞生的一朵玉兰花,花身洁白无瑕,异香撩人……
  • 盛世绝宠:医师夫君太撩人

    盛世绝宠:医师夫君太撩人

    他是外表温润无害的神医大人,她是惯爱调皮捣蛋的丞相家独女。两人在机缘巧合下进入了盛景大陆,身无分文,又不懂这个大陆任何的法则。该何去何从呢?他收灵宠,他收灵植,他收灵山。她灭恶人,她灭蛊虫,她灭妖兽。当欢脱大小姐遇上腹黑神医。原本只是想勾引一把就跑,谁知道反被缠上,宠宠宠。文风欢脱,欢迎入坑。
  • 言寒

    言寒

    这是一部关于两大陆――灵洲和普桑群岛的故事。两大陆本来相安无事,但却因一个女子的出现使其出现了交集。
  • 揭秘西方魔术(走进魔术世界)

    揭秘西方魔术(走进魔术世界)

    《走进魔术世界:揭秘西方魔术》分为几个部分,起篇介绍魔术史上的一些趣闻轶事,并在其中穿插进一些古老的魔术表演,后面是全书重点,披露了很多节目的表演过程、道具制作及一些常用手法。
  • 燕家有恶女

    燕家有恶女

    兄台,听说过燕家堡吗,没听过燕家堡你还算江湖中人?什么,你不混江湖?那你总见过的燕形标记的茶馆、酒楼、当铺,听过燕家小姐的传闻。燕家小姐,出生克死了娘亲,满月就送到了尼姑庵。十二岁第一次回家,逼死了继母,逼疯了幼弟,逼走了父亲。十七岁嫁给指腹为婚的飞鱼山庄少庄主,才三天就红杏出墙被休回家。从此,纵横商场,游戏江湖,抢得美少年无数,连当今皇上最宠的七皇子都躲不过。若是你连这些惊世骇俗的事儿都没听过,真是白做了几年人,问问别人,谁不知道燕家有恶女。。晚上更,一周断更一天。。场景一:她斜睨父亲的盛怒,抱紧怀里吓得失神的少年,“你真不认弟弟当儿子了?”“住口。这贱种不是我的儿子。”“你不要我要。以后,他就是我的夫君了。”“你可知道夫君是什么?”燕傲天问那个在尼姑庵里住了十二年的女儿。“不就是要一辈子在一起,全心全意爱他宠他对他好。”她坦然说。…“好,罢了,”看到她沉静的眸子,燕傲天觉得自己老了,“以后你就留在家里继承家业吧。你的名字,就叫燕惊鸿。”“惊鸿?”她邪气一笑,“父亲大人,你的名字取晚了。我自取了名字,叫笑悠。我先是燕笑悠,再是你的女儿燕惊鸿!”。。场景二:“你就是我要嫁的夫君于修朗吗?娶我可不代表娶了燕家堡。”“好。”他微笑,眸中印着她的容颜。…“修朗,你等我一年,北方的生意出了一点问题。”“好。”他仍是微笑,淡淡地,掩着些许寂寞。…“修,你再等我一年,南方水患,有许多商铺受损。”“好。”他淡淡微笑,忍下心中的不舍。…一年复一年,她十七岁,在外地查帐时,听说他纳妾的消息。于是,一身嫁衣到了飞鱼山庄门口,三日夫妻换得一纸休书。“于修朗,你是我第一个男人,也是我唯一能容忍跟别人分享的男人。从此,你管你的飞鱼山庄,我管我的燕家堡。我们只言商,不言情。”。。场景三:“我知道燕家堡是朝廷控制江湖的工具,父亲让我继承燕家堡自然让我继承所谓的职责。”她低笑,不掩饰眼中的算计。“不过,这是我家祖宗定下的狗屁誓言,跟我有什么关系。你要我做的,只要有利可图,我当然会做。你想扶持谁,我会帮忙稳固他的势力,你需要钱财赈灾,我就是抢也会给你,你要掌握邻国的动静,我连皇帝床上的话都能一字不漏的传给你。我要的是通商的自由和便利,还有,别打你家小七的主意,我定下他了,绝不让他去当什么皇帝。”皇帝震惊,指着她说不出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