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51100000004

第4章 意识的现象本性与结构(2)

[在“赌博实验”中],选手无法对输赢进行准确计算。确切地说,渐渐地,他们会发展一种直觉,有些牌——即A和B——比其他牌来说更“危险”。有人可能会说,他们直觉到:虽然C和D最初赢的会比较少,但长期来看,C和D的低惩罚会使他们领先。我猜测,在这种有意识的直觉之前和背后有一种非意识的(non-conscious)过程,这一过程逐渐形成了对每次翻牌结果的预测,并逐渐——最初是轻柔地接着是更洪亮地——告知那些警觉的(mindful)选手,如果他们确实采取某个翻牌,那么惩罚或奖励就会发生。简而言之,我怀疑:它要么是一个完全有意识的过程,要么是一个完全非意识的过程。可以说,要使脑的决策恰当有效地进行,似乎这两类过程都要涉及。分离现象(dissociative phenomena):分离现象是指这类情形,一个人功能的主要方面置身于觉知之外,或者没有整合到他的其余的心理功能中。这类体验的范围从温和但相当常见的经历(如忘记驾驶过一长段路程)到严重但相对少见的经历(如某些人忘记自己过去几天去过哪里)。极端的情形是多重人格(multiple personalities)。这样的人有多重分离的人格,有时这些人格会彼此独立;有些人格可能会觉知到其他人格,有些可能不会。临床医生把分离现象看作是阻止对极度压力和创伤事件的觉知。这类过程在战争期间的军事人员身上可以看见,他们可能会完全忘记战争情节。有一些手段可以使这些情节回到觉知中。检测个体分离倾向差异的量表已经发展起来了。被试被要求指出他们经历如下情形的频率:

(1)发现自己处在一个不知怎么到达的地方;(2)听某人谈话,接着却认识到自己并没有听到谈话内容的部分或全部;(3)发现穿着衣服,但却不记得自己是如何穿上的;(4)发现自己有一些不记得买过的东西。

盲视(blindsight):盲视或许是了解意识与无意识差别,特别是揭示意识独特性的一个最有影响的范式。遭受某类脑损伤的个体会表现出一些不同寻常的感觉功能的缺陷,他们保留了一方面的感觉功能,却失去了另一方面。这类脑损伤患者会报告说他们不能觉知受损侧视野内的物体,但当要求他们做时,他们却可以对刺激作出恰当的响应。盲视病人的大脑损伤往往在枕叶皮层的初级视皮层,造成盲视病人对出现在特定视野范围内(受损侧枕叶脑区对侧)的物体不能觉知,但对这些物体却保留了相当程度的无意识加工。比如,一个著名的盲视病人D.F.,她不能看见受损侧视野内信槽的方向(水平或垂直),但却可以准确地将信塞进信槽。当灯灭时,她就不能完成这个任务。说明D.F.完成投信的任务是依赖视觉,此视觉加工直接影响行为,却不能被觉知。盲视被视为是一种无觉知的知觉,一种缺少体验或现象意识的“看见”。

催眠(hypnosis):催眠是一种意识受到抑制而无意识活跃的心智状态。在催眠中,被催眠者以无意识的方式遵从催眠师的暗示或指示,并作出响应,其有意识的自主判断、自愿(voluntary)行为受到极大的减弱或完全丧失。例如,在催眠中,被催眠者不能经历正常状态下的疼痛体验,并且可能遵循催眠者的指示而不能记起催眠时的经历,也可能在催眠结束后,做出在催眠期间催眠师所暗示的行为。尽管对催眠现象的解释各不相同,但有意识的自愿活动被抑制却是不容置疑的事实。

告诉的多于知道的(telling more than you know):当被问及他们行为的原因时,人们往往会给出解释。但他们的解释常常与真实的原因关联不大,即便他们努力保持诚实并乐于讲出真实的想法。例如,如果消费者被问到为什么他们购买特定的商品时,他们可能会说出对他们而言讲得通的理由,即便可以证明是一些其他的因素导致了他们的选择。当有可能证明商品在货架上的位置会影响商品的购买时,消费者可能会说,他们选择这款商品是基于品牌。零售商心里很清楚货架空间位置对购买的重要性,即使消费者一般在他们有意识的决定中并不包含这个变量。换言之,一些对人的判断和决定有影响的因素是不易觉察的或无意识的,因为人们不能监控某些过程,并且实际的原因并不在他们有意识决定的范围中。这种情形表明,人们的选择偏好有时是无意识的,而人们的有意识的解释往往是对这些无意识的偏好进行“自圆其说”。

无意识的思想(unconscious thought):里贝特(B.Libet)认为,人的许多思想过程,特别是创造性思维中的问题解决过程明显是无意识的。“这在处理数学问题时尤其显得突出,正如许多伟大的数学家所描述的那样。例如,著名数学家彭加勒(Henri Pioncaré)对自己如何获得数学解答非常感兴趣,并保持对这个过程的记录。他写道,他对如何解决一个特别困难的数学问题感到茫然,而结果在一段有意识的反复思考后,他放弃了尝试。在之后去里昂的路上,就在他走下巴士的那一刻,整个解答突然冒进他的意识。显然,大量无意识但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一直在进行,从而产生了答案。据说,当数学家有意识地直觉到一个困难问题的答案时,在他们有意识地算出必要的分析证据之前,他们就已经直觉地‘知道’答案是否正确了。这种无意识心智活动的情形也被著名的数学家和哲学家怀特海(A.N.Whitehead)所印证。”

自动的或例行的过程(automatic or routinized process):我们思考和做的事情是自动发生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没有花费有意识的努力。许多种类活动最初是有意识地进行学习的,而其他的则是无意识地学习的。然而不管哪种情况,它们最终都成为例行的或自动的,以至于成为无意识的。这类自动化过程包括语法规则、系鞋带、驾车、各种运动、打字等。以驾车和运动为例:“我们中的许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验:你一边开着车一边与朋友聊天,或者独自陷入沉思。猛然之间,你发现已经走过了数英里。你对走过的路途完全没有印象,却能清晰地记起谈话的内容。开车的过程是自动的吗?如果自动意味着一个预先设定好的肌肉运动的程序,那么答案将是否定的,并不存在自动驾驶。在旅途中,驾驶员必须对信号灯作出反应,他不可能对此进行预先的程序设定。因此,这段‘无意识的’小插曲同样包含对感觉信号的接受和分析,以及运动命令的执行。职业运动员显然是这一伟绩最为典型的例子。他们一再报告,他们最优异的成绩是在进入某种‘境界’之后得到的。处于这一境界时,他们报告说,头脑中断了所有信息,体验到一种兴奋、自由的感觉。……[对于一位优秀的网球运动员来说]他们不仅要面对网球的飞行路线、网球的旋转方式这样的感觉挑战,并且还要作出精确恰当的动作来回应。这并不是一种智力思维的成就,因为在比赛的任何时刻,都不存在深思熟虑的认知活动。当运动员观看自己比赛的录像时,他不是在回溯他的经历,他也是第一次看到自己的表现。”再者,“考虑一下当我们迅速地躲避掉落物体时,会发生什么情况。(对于掉落物体)这种情况,我们需要敏捷地行动;存在几种行为选择(躲避或不躲避),而每种选择会有不同的后果。然而,要选择某个反应,我们既不会用到有意识的(外显的)知识,也不会用到有意识的推理策略。这些必不可少的知识曾经是有意识的,那时我们第一次知道掉落的物体会伤到我们,并且知道避开它或者阻止它要比被它砸到好。但随着我们成长,此类场景的经验使我们的脑在这类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起稳固的连接。现在,反应选择‘策略’就在于激活刺激和反应之间牢固的连接,以至于反应的实现是自动的和迅速的,无需努力和深思熟虑,尽管一个人也可以有意地试着阻止它”。

2.4 觉知

研究者针对所有感觉通道用各种不同的实验方法验证了无意识的知觉的普遍存在。在有些涉及言语理解的情形中,即使缺少有意识的体验,刺激的确获得了语义加工,并且达到了最高的知觉加工水平。但这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有意识知觉与无意识知觉之间的差别是什么?我们上面引述种种无意识现象就是希望从与无意识现象的对比中凸显出体验上(experientially)意识的独特品质(quality)。

的确,有可能将人们精确报告出的意识事件与可以间接推测和研究的无意识事件作比较。科学家们已经发现许多事例,使我们相信意识与无意识完全可以比较。我们了解许多关于正常知觉与阈下知觉的对比,专注的言语与分散注意时的言语的对比,新的心理过程与常规的、自动的心理过程的对比,外显记忆与内隐记忆的对比,等等。我们可以将这种方法称为“对比现象学”来强调个人体验的卷入。意识体验的“卷入”在无意识的心智中增加了什么呢?显然,上述种种无意识的现象表明,在无意识的心智活动中,行为的主体(subject)已经存在;这个主体具有属于他的特定的第一人称视角(first-person perspective);他的心智过程和所施行的行为在属于他的意义上是私人的(private)。

总之,该主体有属于他的第一人称的经历(undergoing,living through)。然而,同是这个主体,当其心智活动处于有意识的状态时,他拥有了一种新品质——他对其构成部分的心智活动有了一种主体感(a sense of subject)或自我感(a sense of self),这种自我感是“处于该心智状态所像是的某种东西”(something like to be in the mental state)。现在,他的第一人称的经历转变成了一种体验(experience)。简单地说,在主体上带来和造成这一转变——即无意识的经历到有意识的体验的转变——的“东西”就是觉知。“意识和无意识心智功能的重要差别就在于前者中存在觉知,而后者缺少觉知。”

正如里贝特(B.Libet)认为的那样,意识体验的根本特性就是觉知。人们的意识体验千差万别,它们包括(通过感官输入)对外部世界的觉知、对我们内部身体世界的觉知、对我们感受(愤怒,喜悦,沮丧)的觉知、对我们思想和想象的觉知,以及对我们的自身活动的觉知。在这些不同的体验中,存在一个共同的成分,即觉知。此外,“即使是相似的事件,我们也无法确定我们所觉知的体验内容与其他人的完全相同。例如,尽管我们学会用同样的名字来指称同类体验,但我看作为黄色的东西与你看作为黄色的东西就未必一样。即便那个黄色体验的内容可能并不一样,但我们可以相当确信,无论是他人的觉知还是我们自己的,觉知本身的特征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因此,尽管同一个人的不同的意识体验或不同人的相似的意识体验会有不同的感受质(qualia)或不同的“成为那种体验所像是的东西”,但在所有情况下,它们的共同特性都是觉知,区别在于体验个体和被体验的内容的差异。因此,觉知是一个独立于主体的体验内容的现象,里贝特提出,它是大脑的一个独立的功能。这个功能或能力就是使得一个发生于主体中的心智活动显现在它的“视野”中。人们常常认为用“觉知”一词来刻画意识的本性不过是同语反复,但我们认为恰恰是这个“同语反复”能够恰当地刻画意识的独特品质。

作为“场地”的觉知:“觉知是一个独立于觉知内容的现象”这一观点也被德克曼(Arthur J.Deikman)所分享。在《“我”=觉知》一文中德克曼论证了如下几个基本观点。

第一,个人存在的自我感或主体感的根源是因为觉知。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不可避免地使用“我”、“自我”和“我的”这类概念。这类概念表明,人不仅作为主体,而是具有自我感的主体。然而德克曼关于“我”的涵义是不同的,对他而言,“我”是使一个主体获得自我感的那个“东西”,它不同于一个人的自我形象、习性等人格特质的“我”,不同于他的身体的“我”,不同于他的思想的“我”,也不同于激情、恐惧、焦虑、自豪、嫉妒等情绪和情感的“我”。德克曼指出,当我们内省时,我们会发现,不管我们的心智内容是什么,这个将之显现给主体的成分是某个不同的东西。而这个显现本身就是德克曼所谓的“我”,因为正是这个显现才使主体有了自我感。每一次当我们试图观察这个作为显现的“我”时,它都和我们一起跳到后面,以至于它总在我们的观察之外,因为这个试图观察显现的观察本身就是显现。也就是说,这个“我”并不是我们试图通过内省透视而观察到的内容,而是使这些内容被呈现出的显现或关照(witness)。

同类推荐
  • 20几岁女人要懂得的心理学

    20几岁女人要懂得的心理学

    女人的年龄如果数到20,不管你是否承认,你都已经步入了成熟的季节,你所面对的世界不再是童话故事,也不会是偶像剧,而是一个充满利害关系的世俗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你的人生开始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你或许会遭受职场性别歧视,被人欺骗感情,不能承受压力,婚姻矛盾重重,人际关系一团糟……这种让人痛苦的难以忍受的日子你应该早就过够了吧?你也想成为众人心目中的主角,也想识破周围人的真面目,也想过上快乐幸福的生活,但是却苦于找不到应对的办法。每个人的行为都会受到心理的支配。不同的心理会促使人们采取不同的行动,即使在相同的情况下,心理不同,采取的行为也会有差异。
  • 心理健康36计

    心理健康36计

    体味心理36计,让你拥有一颗轻松愉快的健康心灵。让你踏上重获心灵健康与生活幸福的途径;让你超越自我,从平凡之中领悟着人生的真味。过开心的日子,首先要有一份好心境。心境的好坏,在人不在天,在己而不在人。好的心境来自于人性的平和与淡泊。平和就是对人对事都要想开点,看点,不必斤斤计较生活中的一得一失,淡泊就是要超脱世俗的困扰、红尘的诱惑,有登高临飞宠辱皆忘的情怀。其实,保持一份好的心境并不是与世无争,也不是冷眼旁观,随波逐流,更不是封建士大夫式的悠游潇洒。拥有一份好心境,实在是一种大气魄。
  • 生活心理操控术: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策略

    生活心理操控术: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策略

    心理操控术与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日常生活中,每个人的行为都受到自己心理的支配。不同的心理会促使人们采取不同的活动,即使在相似或者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人们的心理不同,所选择的行动也会有所不同。
  • 催眠术:一种奇妙的心理疗法(2版)

    催眠术:一种奇妙的心理疗法(2版)

    你想减肥吗?你想戒烟吗?你想缓解你的焦虑和抑郁吗?你想开发你的潜能吗?那么,试试催眠术吧。尽管催眠术备受争议,但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催眠术在治疗身心疾病、开发个体潜能方面有着其他疗法难以比拟的神奇功效。本书介绍了16种简单实用的催眠方法,并针对现代社会的不同人群、不同需要,提出了科学的催眠治疗方案。
  • 执著就是成功

    执著就是成功

    执著是一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英雄本色。执著是一种面对艰辛困苦而不放弃的人生态度。执著的人是敢于在逆境中与命运抗争的奋斗者、拓荒者、献身者。成功最终属于在失败中坚持、在困境中思考、在挑战中执著的勇士。让我们为执著喝彩吧!为执著喝彩,就是为奋斗着的生命喝彩!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沧劫大陆之寻仙途

    沧劫大陆之寻仙途

    "我是谁?我在哪?"一句很经典的台词验证了叶风的穿越,"我穿越了?!!!"抬头望了望天窗,已不再是地球那蓝天白云,而是更加浓郁的仙云,"我这是?进入了修仙大陆?"……种种宿敌让叶风不断的历练成熟,最终他获得了与大仙旷世之战的资本,历尽千辛万苦,他发现了回到地球的路…………
  • 暖情天后叶紫作品集(共7册)

    暖情天后叶紫作品集(共7册)

    治愈10万言情读者的温情之作,木浮生、安宁、缪娟联合推荐!《医见钟情》,无论你受过多深的伤害,总有一个人的到来,会让你对过去不再耿耿于怀。《殊途》写尽最让人怀念的青春。《如果你是我的传说》广受欢迎的治愈系都市暖文。《时光在等一个人》,从看到你的那眼起,我就知道,你是我一直在找的人。
  • 封神榜与剑

    封神榜与剑

    古玩店主,意外进入秦始皇墓,竟然是秦始皇唯一后人,遭遇封神榜追杀,被迫进入昆仑山轮回洞。穿越异界竟然是李唐帝国人皇李世民独子!修炼天才,天生自带封神榜和秦始皇剑两大古物。看我如何征战异界大陆。
  • 我的系统是个坑货

    我的系统是个坑货

    警告!警告!禁食三天惩罚即将开始,请尽快完成系统任务!警告!警告!女装大佬惩罚即将开始,请尽快完成系统任务!警告!警告!高压电击惩罚即将开始!请尽快完成系统任务!……人家的金手指都是神器和神兽不断,好运连连,从此走向人生巅峰!我的系统有点坑,这是一个倒霉主角被系统坑害的悲惨故事!
  • 做生意不可不知的营销心理学

    做生意不可不知的营销心理学

    生意就是买和卖,做得好与坏不在于你付出了多少时间和金钱,而是取决于你有没有花费心思去琢磨对方的心思,因为买、卖是两种不同的学问。本书以专业的营销学角度出发,由浅入深地为读者解读生意场上的行业规则、行业禁忌,将营销学与心理学相结合,帮助读者更好地做生意。
  • 百鬼夜行中短篇集:百器徒然袋—风

    百鬼夜行中短篇集:百器徒然袋—风

    主人公是旧书肆主人京极堂,他奉信“世上没有不可思议之事”,以缜密推理解决看似玄幻妖异的各种事件。故事融合了民俗、近代史与人心的幽微,开创“妖怪推理”的新格局。《风》的主角和《百器徒然袋——雨》相同,是从不推理和调查的侦探榎木津礼二郎。他因为能看到别人的记忆,所以任何错综罪行都无法在他面前遮掩。“百器徒然袋”是鸟山石燕的妖怪画集中的最后一部,各种器物化作妖,鸟山自己说那是“梦境所幻化”。画家的梦境跃然纸上,与人们的记忆闯入侦探的视野,不能不说有某种暗合。榎木津礼二郎个性跳脱放肆,擅长捅娄子,故事的第一人称叙述者是不当心被卷入各种事件的“我”。从“我”的角度看去,榎木津这个人是超乎寻常的可怕,必须敬而远之的存在。故事充满幽默感。
  • 代号27

    代号27

    武汉的冬天不仅冷,而且阴湿,把空调开到最大挡,也抵御不住丝丝寒气。光谷基地2号楼的一间办公室内,七夏穿着三件毛衣,手缩在长袖子中簌簌发抖。“猫哥,我想好读者见面会的名字啦,叫‘代号27’,既表示参加聚会的有27个人,又烘托出神秘感。”“嗯。”某猫深沉地微微颔首。他年近三十,瘦高个,沉默寡言,脸上像打多了肉毒杆菌无丝毫表情。这种酷大叔范儿很能吸引一些小女生,新来的七夏便对他十分崇拜,总围着转。
  • 最后两个僰人

    最后两个僰人

    国军少尉排长何剑锋和共产党游击队肖振虎队长在抗日战争中死里逃生,结下了生死情谊,哪知抗战胜利后阴差阳错,何剑锋成了军统特务科长,肖振虎则是地下党负责人,二人转眼成了生死冤家。尽管肖振虎身怀绝技、智勇双全,带领大刘、鹞子李、老张、王倩、小钢炮和潜伏在军统的“北斗星”以及江南游击纵队情报科汪科长、邓参谋和谍报专家杨晓丽等与特务展开殊死斗争,但何剑锋并非等闲之辈,他是骁勇善战的僰人后裔,不仅有一身超群的功夫,而且睿智过人,身后还有表面上善良,实际上阴险狡诈的唐秃头、冷面美人罂粟花、愚忠狡猾的史中怀以及杀人不眨眼的仇队长等一群帮凶,加上又是在白色恐怖之下,叛徒的出卖、奸细的作祟,两党、两个阵营的较量于是惊心动魄、险象环生,难分伯仲。
  • 我家男神不好追

    我家男神不好追

    [快穿文,1V1双洁,腹黑病娇男神vs逗比活泼任务者]“叮!检测到男神!请宿主大大开始攻略!”言叶攻略过无数男神,唯有这一只……堪比性冷淡!言叶后来发现……她的情敌,不止女主!男主:“喂,辞哥……我喜欢你。”女主:“辞爷,人家……喜欢你。”反派:“辞总,我……”言叶:求此刻心理阴影面积。某男神:“我对你的爱就是解剖你”。攻略系统:…要不,咱换个男神攻略?言叶:快走快走!某男神:面无表情。过了三秒……“哎哎哎哎,男神你别走啊!”“男神,人家不舒服……”“男神,你想要什么我都有,只要你喜欢我!”某男神:那么,美丽的小姐,能让我……解剖看看么?#论我家男神总想解剖我怎么办##论我的情敌男女皆有怎么办#【不喜勿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