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65400000019

第19章 胡乔木参与起草新中国宪法(2)

胡乔木青少年时代在家里就从父亲的藏书中读过《世界现行宪法》等着作,在这方面有些知识积累。1949年参加起草《共同纲领》时对各种宪法又进行过一些研究,形成比较系统的见解。这次为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又认真研读了各种类型的宪法,包括:1918年苏俄宪法、1936年苏联宪法;《人民民主国家宪法汇编》(人民出版社出版)中辑录的罗、波、捷(捷克斯洛伐克)、德(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等各人民民主国家的宪法;法国1946年宪法(代表较进步较完整的资产阶级内阁制宪法);中国从清朝以来的历次宪法(包括有宪法作用的“条规”、“约法”):清朝宣统三年(1911)的《十九信条》,民国元年孙中山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3年的《天坛宪法草案》(代表内阁制),1923年的曹琨宪法(代表联省自治制),1934年蒋介石的《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1946年蒋介石宪法(代表总统独裁制)。对在《共同纲领》之后制定的这部新中国宪法应该是一部怎样的宪法,在胡乔木的心里,是有一些设想的。他看了陈伯达起草的宪法草稿,觉得问题太多了。田家英也有同感。

在毛泽东召集的第一次起草小组会上,胡乔木对陈伯达起草的宪法草稿提了许多修改意见。陈伯达很不高兴。会后,陈把气出到田家英头上,对田发火,说,任何人不经他许可,不得在主席面前议论他所起草的那个稿子。以后再开会讨论,田家英只得把胡乔木和他要提的意见先向陈伯达汇报。同去的罗瑞卿后来也参加了讨论。他没有顾忌,直截了当地批评陈伯达的稿子。更为重要的是,毛泽东对陈伯达的草稿很不满意,在许多重大问题上当面提出种种修改意见。几次讨论下来,陈伯达像被寒霜打蔫了的小草一般,垂头丧气。陈伯达消极怠工,胡乔木和田家英把起草宪法的责任担当起来。

从1954年1月9日开始,毛泽东领导宪法起草小组重新起草。毛泽东有一个比较具体的计划:争取在1月31日完成宪法草案初稿,随即送中央各同志阅看;准备在2月上半月将初稿复议一次,请邓小平、李维汉两同志参加,然后提交政治局(及在京各中央委员)讨论作初步通过;3月初提交宪法起草委员会讨论,在3月份内讨论完毕并初步通过;4月内再由宪法起草小组审议修正,再提政治局讨论,再交宪法委员会通过;5月1日由宪法起草委员会将宪法草案公布,交全国人民讨论四个月;9月间根据人民意见作必要修正后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最后通过。

根据毛泽东的这个时间表,胡乔木等在北山30号楼加紧研究和起草,往往一干就是一个通宵。即使如此努力,重写初稿的任务比原定计划还是推迟了半个月,在2月中旬才将初稿写成。毛泽东立即派专人于18日乘火车把宪法初稿清样(油印打字稿)送往北京,并在2月17日晚10点给***并书记处各同志发去一份电报,对后续工作进行具体布置。毛泽东说:“现将宪法初稿(五份)派人送上,请加印分送政治局及在京中委各同志,于2月20日以后的一星期内开会讨论几次,将修改意见交小平、维汉二同志带来这里,再行讨论修改(约七天左右即够)。然后,再交中央讨论,作初步决定(仍是初稿),即可提交宪法起草委员会讨论。因此,小平、维汉原定20日动身来此的计划,可推迟到月底动身。送初稿的人明(18)日动身,20日可到北京。”

宪法初稿于2月18日送往北京以后,起草小组没有休息和等待,在毛泽东领导下,对宪法初稿边读边改。胡乔木、田家英都是才思敏捷的快手,一份修改稿很快完成,称“二读稿”。稿子陆续印出清样,毛泽东分两批送往北京。2月24日凌晨两点,毛泽东给***一信,说:“兹将宪草初稿第二章以下二读稿及宪草小组报告送上,请印发各同志阅看。”

2月24日这天,毛泽东带领起草小组对二读稿又讨论了一次,提了不少具体修改意见。会后,毛泽东给胡乔木写去一张便条,指示:“今天所谈可作修改的地方,请于明日加以修改,并由小组同志商酌一次,于明夜廿四点以前打好清样送给我,准备后天(廿六日)送给中央。”

胡乔木立即照办。他按讨论中所提意见逐一修改,然后同陈伯达、田家英等商酌写定,立即打出清样,送呈毛泽东阅改。毛泽东于2月26日凌晨2时致信***并书记处各同志:“为便于中央在这几天讨论宪法草案,这里的小组赶于两天内又作了一次修改,称为三读稿,现送上,请照此印发中央各同志阅看。”

2月28日和3月1日,***在北京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并基本通过了宪法草稿初稿三读稿。会议决定由董必武、彭真、张际春三人,以董必武为主,根据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意见对三读稿进行研究和修改。还请了周鲠生和钱端升为法律顾问,叶圣陶和吕叔湘为语文顾问。

在杭州的起草小组对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对三读稿所提修改意见十分重视。经过认真研究、讨论,在3月9日写出“四读稿”,提供给3月中央政治局会议进一步讨论、修改。与此同时,起草小组写了《宪法草案初稿说明》,经毛泽东修改审定。

从1953年12月24日离开北京,到1954年3月9日写成宪法草案四读稿,胡乔木和田家英等人在毛泽东直接领导下为起草宪法忙了两三个月。虽然辛苦,但精神上得到很大的满足。他同毛泽东的意见,总的说来是一致的,但也不是没有分歧。关于宪法要不要有纲领性的内容,即能不能写进将来要完成的任务,胡乔木同毛泽东有不同意见。对此,毛泽东后来曾经谈过。他说:“一般地说,法律是在事实之后,但在事实之前也有纲领性的。1918年苏维埃俄罗斯宪法就有纲领性的。后头1936年斯大林说,宪法只能承认事实,而不能搞纲领。我们起草宪法那个时候,乔木称赞斯大林,我就不赞成,我就赞成列宁。我们这个宪法有两部分,就是纲领性的。国家机构那些部分是事实,有些东西是将来的,比如三大改造之类。”

宪法初稿四读稿送到北京以后,***再次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于3月12日、13日、15日连续开会,进行讨论。至此,宪法草案初稿的起草工作告一段落,准备扩大范围讨论修改后提交宪法起草委员会。会议决定:以陈伯达、胡乔木、董必武、彭真、邓小平、李维汉、张际春、田家英等八人组成宪法小组,负责初稿的最后修改;组成宪法起草委员会办公室,以李维汉为秘书长。

就在3月15日这一天,毛泽东率领宪法起草小组人员离开杭州,于17日回到北京。

在这之前几天,胡乔木因操劳过度,右眼得了中心性视网膜炎,送回北京进行紧急治疗。在北京医院医治不怎么见效,经过商量和联系,胡乔木便前往苏联莫斯科,住进了克里姆林宫医院。一直到眼疾康复,于1954年8月间回国。

在此期间,宪法草案经过1954年3月23日至6月11日历时81天的广泛讨论和反复修改,经过6月14日毛泽东主持召开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审议通过,并经过有1亿5000多万人参加的全国性大讨论,又作了一些重要修改,快要定稿了。

胡乔木回到北京以后,参加了毛泽东于9月8日主持召开的宪法起草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对宪法草案作最后讨论修改。接着,又参加了9月14日毛泽东主持召开的中央人民政府临时会议,对第二天即将提交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讨论的宪法草案,作最后的审议。会议一致通过了两项修改意见。

1954年9月15日下午3时,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开幕。胡乔木作为江苏省代表出席。毛泽东在开幕词中提出这次会议的四项任务,“制定宪法”列在首位。在这天会上,***受宪法起草委员会委托作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9月20日,会议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进行表决,获得全票通过。当天,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发表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954年9月20日通过,特予公布。

在9月27日的全体会议上,胡乔木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也就在这个月,他担任了中共中央副秘书长的职务。

同类推荐
  • 幻由人生:蒲松龄传

    幻由人生:蒲松龄传

    《蒲松龄传:幻由人生》是一本翔实的、带有学术意味的人物传记。作者是研究蒲松龄的大家,又有文学写作的经验,故下笔纵横捭阖,情思缕缕,除了人物鲜活外,历史的语境也被一一点缀出来。一个在科举路上不得志的文人形象被勾勒得栩栩如生,诸多历史话题浮现其间,乃文学画廊的奇景,有身临其境的美感。
  • 希特勒(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希特勒(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希特勒1933年爬上德国总理宝座。他加紧重新武装,疯狂向外扩张,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但在强大的苏联红军和英、美盟军的打击下,希特勒霸占欧洲和世界的美梦终被粉碎。
  • 吉安民俗

    吉安民俗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布和演变,是民众的日常生活的具体反映。民俗一旦形成,就成为规范人们行为、语言和心理的一种基本力量,同时也是民众习得、传承和积累文化创造成果的一种重要方式。民俗是人类各级社会集团的共同生活里具有普遍性的重要社会现象,是人类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从民俗与文化的关系看,民俗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民间文化。
  • 100美元到620亿美元

    100美元到620亿美元

    沃伦·巴菲特曾说:“恐惧和贪婪这两种传染性极强的灾难的爆发,会一直在投资界出现。这些流行病的发作时间难以预料,由它们引起的市场精神错乱,无论是持续时间还是传染程度同样难以预料因此,我们永远无法预测一种灾难的降临或离开,我们的目标应该是: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在别人恐惧时贪婪。”其实,“一个人一生中最好的投资,就是投资自己”。
  • 陈一坚自传

    陈一坚自传

    陈一坚是我国著名的飞机设计师、“飞豹”战斗机重大技术方案和关键技术的决策者和总设计师。《陈一坚自传》通过陈一坚本人及其50多位同事、亲朋的回忆,以及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种报刊、杂志、电视和网络媒体的宣传报道,生动、真实地再现了一位矢志航空报国,命运坎坷、成就卓著的飞机设计师的成长历程和多彩人生。 本书对于关心中国航空工业历史沿革、关注中国造“冲天飞豹”前世今生的航空从业者以及广大军事爱好者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热门推荐
  • 昌吉县呼图壁乡土志

    昌吉县呼图壁乡土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佛说懈怠耕者经

    佛说懈怠耕者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有地狱,你惹不起

    我有地狱,你惹不起

    地狱是我家,升级靠大家!——————是不是老觉得:生活没劲!浑身乏力!工资太低!买不起车房!找不到对象!来来来,地狱一日游,随时欢迎你!一日如果不够扎心!那就两日,三日,无数日……现在申请永久居住免费赠送无间地狱木架子一个!此广告永久有效!冥皇宫官宣
  • 风雨狂吼

    风雨狂吼

    雨,紧一阵慢一阵下了半个多月。四面八方的雨水涌进淮河里,王家坝水位早已超过警戒线,防汛形势严峻。淮河两岸军民日夜在堤上巡逻,备足沙石器材,加固险堤险坝,以应付可能到来的、更大的洪水。S省广播电台记者蔚思萍和军民一道,日夜战斗在淮河大堤上。她自己也记不清采访了多少人,发了多少个连线。衣服湿了干,干了湿,鞋里灌满了水,走起路来呱叽呱叽直响。两眼长时间被雨水和汗水浸泡,布满了血丝,酸溜溜地胀痛。被雨水打湿的头发,一缕一缕的,像小辫一样。蔚思萍倚仗自己健康的身体和对记者工作的敬业,顽强支撑着。天放亮时,雨终于停了。
  • 电话销售的100个细节

    电话销售的100个细节

    本书总结了数十位金牌销售人员的方法与经验,以电话销售场景与案例的形式将销售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与需要掌握的方法一一展现。内容涉及开始打电话的准备工作、应对拒绝、开发新客户等细节,旨在为读者提供抓住客户心理、获得客户认同、最终打动客户成交的实战宝典。
  • 芳蓉传

    芳蓉传

    梧桐叶落携秋雨,长相思,人去泪两丝。深宫院墙朱红壁,枫林晚,人去楼已空。曾经最大的荣幸是,一饱之饥;如今受人赏识,初入深宫。宫礼严制,难以估读,守着宫墙,人已泪两行。倘若寻求舒适,何来生存余地?从一个低等的嫔妃到太皇太后,历经两朝的风雨,最终走到人间的顶端。
  • 九零炮灰逆袭记

    九零炮灰逆袭记

    孤独的死在出租屋里的苏夏,没有想到一觉醒来,竟然重生回到了命运的转折点。这一世苏夏誓要一雪前耻,斗恶母、撕继妹,打极品,虐渣男。读书赚钱两不误,誓要活出不一样的精彩。
  • 极盗魔主

    极盗魔主

    “孤儿,乞丐,挖矿,敲黑砖,如此血崩的开局,你让我怎么选择?”坐在一片漆黑的矿坑底下,看到如此坑爹的身世,秦歌只想向天弱弱地问一句,“我能不能撞死回去…………欢迎加入极盗魔主交流群,984712237
  • 狂肆小主

    狂肆小主

    恋爱n次都失败一朝穿越把君拥?她,叫燕南星,名字不俗吧?上辈子活了快二十年,谈了不下十次恋爱,结果每次都惨兮兮,她严重怀疑她上上辈子是颗天狼弧星。穿了,总是个新的开始吧,可饭都吃不饱的日子里你竟然想找我谈恋爱?Excuseme?你问我长得帅可不可以?上辈子什么类型的小鲜肉老腊肉我没见过?还有问有才可不可以的,才是什么,烧火的那种么?等等,有钱??公子等一等~你,不仅有好看的皮囊,而且还有有趣的灵魂,你,简直就是我命中注定的那个可人鹅呐!【有剧情,有糖发的治愈搞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