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66000000005

第5章 文学纪(5)

我不喜欢杜拉斯的叙述,完全是趣味所致,没有道理可讲;她的题材取向我也不喜欢:性,绝望,酗酒,疯狂……这完全是我陌生的东西,我能够理解,可是理解了,也不喜欢。如果硬要分析这其中的缘由,我也只能说,她的叙述太见才华,不见功底。我以为,才华是向外的,功底是向内的;对于一个作家的要求,才华是最初的,功底是最后的。

虽然我读小说,带有很大的情感、趣味偏见,然而在这里,我也愿意简略说一下杜拉斯的小说。我希望自己是客观公正的,不受自己的情绪支配。她的小说还是好的,因为很微妙。

杜拉斯的小说里,我较为喜欢的是《琴声如诉》,这差不多是杜拉斯最好的小说,我以为,比《情人》好,也比《广岛之恋》好。

杜拉斯最好的小说,差不多都能做到优美,流畅,不确定性——后一点尤为重要。《情人》也是一篇“不确定”的小说,虽然讲的是青春、男女、欲望、分离,但是让我喜欢的还是那些次要的人物,比如小哥哥,贫穷贪欲的母亲以及她对于女儿卖淫所持有的一种坦荡而复杂的态度……这是小说主题之外的旁枝。我以为小说动人之处,从来不在主题,而在从主题偶尔延伸出的旁枝。主题是大的,确定的;旁枝是小的,可有可无的,一不小心,突然探出头来——人生的动人之处,全在那一不小心之间,突然探出头来……世界的真相和奥妙也全在于此吧?

这篇《波尔多开出的列车》,是我难忘的,虽然我的态度有点复杂;是篇随笔,然而不妨把它当作短篇来读。讲的是情欲,一对萍水相逢的男女,坐在火车包厢里,简单地说一些话;夜渐渐地深了,家人也睡着了,“就这样,突然一下,开始了。一点力气都没有。被击倒了”。杜拉斯详细地描述了做爱过程:小心翼翼地,不敢发出声响;拿衣服遮住身体,蜷缩着,装作是在假寐。后来困了,在这过程中也渐渐睡着了。凌晨时分,它又来了,身体交织在一起;再一次睡着了,等到醒来的时候,天亮了,那个人的座位空着,他已经下车了。

文章写得很好。然而在文章之外,我看到十六岁的杜拉斯对性的态度,那样天真、无耻。没有太多的性经验,刚和中国情人分手,这中间绝无可能出现太多的人和事,然而她就像一个历尽沧桑的老鸨,坦荡、随意、顺手拈来。

一篇美文,短短的两三千字,可是使人过目不忘。人物,细节,主题,场景……都有了,语言几乎无可挑剔,可是总有一些东西让我觉得异样的,稍稍不愉快,也不是讨厌,而是无端地害怕。

我后来怕读这篇小说。一本很薄的小册子,除了这篇之外,还收录了杜拉斯其余的散文,有二三十篇吧。这小册子放在我的床头,每晚临睡前总会读上一两篇。看完这篇之后,起初并不觉得可怕,可是细细琢磨着,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一个人,想起幽暗的火车上,那萍水相逢的男女,简单的话语,复杂的动作……那真是毛骨悚然的。

杜拉斯和卡夫卡又不同,卡夫卡的恐怖是文学的,虽荒凉,可是给人愉悦和享受。杜拉斯的恐怖是俗世的,烈日荒荒,人迹罕至;陌生人,做完爱突然消失了。怎么想也不愉快。

关于这篇小说,我和一个女友讨论过,我说,你会吗?在荒原里,和陌生人相遇了……她摇了摇头,像是觉得很荒寒,把手塞进衣袖里,说,那太可怕了。

后来,这本小册子被我放到书架的最上层,又不放心,几经辗转,现在也找不着了,大约是丢了。

第三河岸

这篇小说有两个译本,一本是赵英译的《第三河岸》,另一本译作《河的第三岸》,译者的名字忘了。我喜欢前一个译本。

这是我读过的最好的短篇之一,作者是巴西人罗萨。在国内的选本里鲜有见到,问过很多朋友,都说没读过。余华读过,我见他写过一篇观后感,比小说的篇幅还长,也是极尽赞赏之能事。我喜欢这篇观后感——仅仅因为它是《第三河岸》的——虽然没能读下去。余华的诠释和我的诠释不一样,我知道,那是因为我们对小说的敏感点不同,而它都给了我们同等的恩泽。

小说讲的是一个少年,和父母兄姊一起过着幸福的生活。有一天,父亲突然乘船而去,在离家不远的河面上漂荡。他一直没有回来,但也没有远走高飞,只是漫无目的地在河上漂泊。不管刮风下雨、烈日严寒,他总是头戴草帽,衣衫单薄,一动不动地坐在船尾。

他一年年地老了,没有人猜到他是何用意,也没有人知道他是怎么活下来的。一家人迅速地垮了,哥哥姊姊去了遥远的城市,不久把母亲也接走了。只剩下“我”一个人。

河水不断地流淌,清新,永恒。我开始感到衰老的痛苦:生命竟是那么短暂,无望。我得了风湿病,情绪越来越糟。而他呢?他又怎样?我开始重新思考他的所作所为。我想他一定也是个饱尝生活艰辛和煎熬的人,可他为什么非得下水了却余生呢?

我决定去河边寻找父亲。……跟他说,父亲,你回家吧,让我来接替你的事业。……

由于极端的恐惧,我大病了一场。从此以后,再没有人看见父亲,或者听到父亲的消息了。我陷入了深深的精神危机,成了名副其实的行尸走肉。我的前途一片空虚,我的命运就是在孤独、绝望中等待死神。我盼望死神早些来临,我要尽快离开这片沙漠,把自己装入一艘小船,任河水把我带到天涯海角。这河水……这河水清新,永恒……

小说文笔优美,差不多可以到诵读的程度。然而比优美更重要的是它的神秘性。像一切的优秀小说,它是不能说的,一说就错了。父亲为什么离家出走,终生在河面上漂泊?作者没有解释,也无从解释。这有点像霍桑笔下的威克菲尔德,有一天心血来潮,在离家不远的小阁楼里一住就是二十年,每天窥伺家人的行踪……霍桑也没有解释。它存在着,是人类的一部分事实。仅此而已。

而儿子呢,绝望之下,为自己所不明了的情绪支撑着,竟要步父亲的后尘。后来因为胆怯没有成行,陷入了深深的精神危机,成了名副其实的行尸走肉。这神秘、疯狂的父子关系同样也是不能解释的。它存在着,是人类的一部分事实。

我宁愿相信小说全是事实,它不存在隐喻。打动我们的是它的表象、表象背后的——那背后的也是事实。事实这东西是不能解释的,我们只能沉默。我们看着,可以描述着,作家的责任也仅限于此。

好的小说从来是模糊的、暧昧的,它不告诉读者什么,它描述场景、事件,以及整个过程。一切都是明白无误的,可总有一些微妙的、欲说还休的东西抓住了我们,让我们默想,微笑,害怕,激动;让我们感到温暖,虚无。好的小说是享受,像《第三河岸》《威克菲尔德》《南方高速公路》《判决》。

我常常向朋友们推荐《第三河岸》,也为他们诵读;有时一个人的下午,写作难以为继的时候,我也朗读《第三河岸》,我听着自己的声音从胸腔里吐出来,平静的、那水流一样舒缓的叙述语气,我觉得自己像在念散文,或者诗。感谢译者赵英,他为我们带来了如此优美的译本,字与字的组合是那样的恰当、精致、丰华;这一点,罗萨用外文或许也做到了。

2008年的枕边书

《米沃什词典》,这是我近来读到的最好的文字。米沃什冷静、缜密、坚定、傲慢,他本该如此,上天眷顾他,赋予他品格、经历和才能。他身处人群,审视万物,有一双雕刻刀的眼睛,是站在高处的、睥睨的、充满体恤的、偶尔也刻薄的。我猜他说话时一定语速缓慢,目光平静;他也许常出去散步,拄着拐杖,在清晨的小树林里,清湿的风掠过他的面容,使得他整个人越发少了烟火气,不像在人间。若是出席某个宴会,他一定是坐在角落里默默无闻的一个——他不想引人注目;遇见老熟人,他该不会大踏步地上前打招呼,这与其说是骄傲,毋宁说是腼腆。和他面对面坐着,即便一言不发,他身上强大的精神磁场也会吸引你,使你变小,变弱,虽然他无意于此。我喜读他的文字,平静的,低温的,类似于博尔赫斯的腔调,带有一种从容透彻的老人腔。这本书对我最大的影响,就是2008年我突然想东施效颦,以词典的方式来结构一个长篇小说,这念头虽愚蠢,但打消它却费了我不少时间。我念念不忘米氏笔下的许多小人物,那个叫唯尔诺的小城,他的波兰、美国、被占领期的巴黎……其实我喜欢的是这一切的背后,隐隐站着的时代,整个20世纪动荡风云,人心的仓皇变异。

《九故事》,此书十五年前读过,因为吃力,放下了。十年后再读,喜欢得不忍释手,把它供在床头,时不时拿起来瞄上两页。较之《麦田里的守望者》,塞林格的这个短篇集,明显是对读者设了门槛的,他花了几十年时间来写这十几万字,想必是机关算尽,抠得厉害。不妨说他把自己写死掉了。试想这样的写作,这样的作家,当然有资格挑选读者,对他们提出要求:阅读必须经过训练。我觉得奇怪,《麦田》和《九故事》是两本南辕北辙的书,《麦田》人见人爱,《九故事》清高孤傲,一个作家不可能达到的两极,塞林格做到了。

《红楼梦》,永远的床头书,无从说起,只能沉默。我曾做过比较,把《三国》《水浒》《红楼》放在一块看,看来看去,以为《水浒》最次,是街头说书人的读本,腔调滑顺,对读者过于讨好迁就,这直接带来了两个后果:人物形象的鲜活生动,人物性格的简单粗陋。《三国》则复杂得多,气势宏伟,人物众多,头绪繁杂,千丝万缕,却一缕缕理得很清楚,而且浑然天成,这得益于它的结构,罗贯中是个天才小说家,什么都具备了,写人物,写性格,写场面,细节能力,情节的剪裁……太了不起了!只是他心胸有点问题,看人待事泛道德化,而且任加褒贬,较之曹雪芹差了一大截。

《光荣与梦想》,美国的一部断代史(1932-1972),其精彩、生动、庞杂,没有哪一本小说能与之抗衡。这是一段充满奇趣的阅读旅程,落花缤纷,纷至沓来——“对于那些经历过这多灾多难四十年的美国人来说,此书可谓无价之宝”。我没有经过那四十年,而且是中国人,可照样视它为“无价之宝”。此书是再版,2006年海南出版社出版;1979年商务印书馆曾出过删节版,听说迷倒过一代青年,且看多年以后,其中一位是怎样说的,“二十七年前,我读到一部奇书,书写得好,自不待言;但译文之精彩,更在今天已成绝响。它如此打动我,以至于我经常在屋子里大声朗读。”我没有在屋子里大声朗读,只是有时会抬起头来,面带微笑,看着想象中的自己突然一跃而起,激动得在空中翻了个跟头。

《人,岁月,生活》,一本波澜壮阔的书,魅力四射,令人倾倒。此书与《光荣与梦想》互文阅读,使我度过了一个妙不可言的夏天。爱伦堡的经历不多说了,他虽以作家名世,一生最大的成就却不在文学作品,而是晚年写的这本洋洋百万字的回忆录——被视作“欧洲的文艺史诗,影响了一代知识分子的成长”。此书一出,整个世界为之震动,先是在苏联,后来在西方,再后来传至中国。70年代末作为内参供高层阅读,散落民间后又被圈内人士“非法”传阅……一石激起千层浪。三十年后,我读到的是海南出版社的全译本(又是海南社!),再次感受到了那股风浪,被裹挟,被击倒,仿佛身处六七十年前的欧洲街头,在巴黎,在柏林,在莫斯科。在某个日色散尽的黄昏,天有点冷,落叶纷纷下,路人神色匆匆,他们一边裹紧衣衫,一边大踏步地往前走——不敢抬头,不敢呼吸——口腔里已吹进来一两粒时代的小沙尘,狂风暴雨即将来临……可是在这惶恐的、末日似的氛围里,身边突然擦肩而过一个女人——年轻的,貌美的,穿灰色大氅,戴贝雷帽——在那一瞬间,整个人愉快得几乎傻掉,回头,转身,面带微笑,隔了老远还不忘向她吹一声长长的吻哨……爱伦堡分明没有这样写,然而他的文字却总使人想起这些,生动,微妙,能把人看得神魂颠倒。

《伟大作曲家的生活》,阅读史上一场狂欢。从当当网上偶得的,篇篇华章,拿起来就放不下。此书是传记,关涉到许多着名的音乐天才,我喜欢对于他们性格的真实描绘——剥了他们的衣裳,使他们恢复了人形;而且言语机智,使人捧腹,类似于《南方都市报》的文艺年鉴,有点专业,有点娱乐,有点人文,有点嘲讽。南都的文艺年鉴做得很精彩,被点将的人也许会恼火,但是读者却享福了,微笑,会意。有时读着读着,我想象某些男士——高兴得一拍大腿站起来,在屋子里走上几圈,不停地嚷着“他妈的,他妈的”!此书也有这样的阅读效果,而且文采斐然,入木三分,令人叫绝。

关于中日当代文学的几点看法首先欢迎来自日本写作界的同行、各位专家学者!同时也向在座的中国同行、各位老师问好!

同类推荐
  • 极目新教育

    极目新教育

    全书综览古今教育恢弘背景之上,立于中外教育前沿时空其里,以如诗如画的描述,入木三分的思辨,高屋建瓴的剖析,精细展现、深邃洞察了新教育十余年运行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有力地展示了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教育异军突起的新教育团队,对新教育实验给予了历史性的定性、定位,更对教育的真谛进行了广角深层的极目。
  • 四世同堂(全集)

    四世同堂(全集)

    《四世同堂》分《惶惑》《偷生》《饥荒》三部,近百万字,是老舍作品中最长的一部。整部作品以抗战时期的北平沦陷区为背景,描写了北平小羊圈胡同里以祁家祖孙四代为中心的十几户人家、一百多人的心理和遭遇,他们的沉浮荣辱、生死存亡、所受的精神折磨及深重苦难,再现了在日本侵略者的残暴统治下,北平人民由惶惑苦闷、忍辱偷生到逐渐觉醒、反抗的过程,歌颂了他们可贵的民族气节以及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斗争意志和抗战决心,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 钓鱼台花师

    钓鱼台花师

    一个普通的苏州籍花匠,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先后在国家外交部下属的钓鱼台和中国驻日本、希腊、土耳其、俄罗斯及瑞士等大使馆工作了将近半辈子。他一生不仅见到众多的中共中央高级首长,还有许多鲜为人知的传奇经历,留下了许多美好又珍贵的回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能上北京工作,绝对是件令人羡慕的事,何况调令是国家外交部发来的呢!所以,当苏州拙政园年仅二十二岁的花匠尚金生奉命来到苏州交际处(今苏州市外事办),听到领导问他是否愿意到北京外交部去工作时,他当时竟激动得说不出来话。
  • 我的红黑时代(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我的红黑时代(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收录季羡林回忆“文化大革命”的文章,这些在今天的读者看来如同天方夜谭、惊心动魄的经历,恰是作者经历了深刻的反思、观察、困惑和期待之后留存下的刻骨铭心记忆。
  • 中国报告文学的凝思

    中国报告文学的凝思

    “社会问题报告文学”的历史作用和意义、报告文学的新闻特征及其变异、谬种的泛滥——对“纪实文学”的追问、写实文学:愈演愈烈的风潮、“史志性报告文学——报告文学的新形态、报告文学要展现刚性品格、报告文学的时代品性等。
热门推荐
  • 花开千夏葵

    花开千夏葵

    主角生长在单亲家庭,还被爱赌博的父亲漠视,却依然努力成长,并为了得到父亲的认可而努力奋斗。她为了替父亲还债,成为一个富二代的替身,女扮男装去上学,遭遇了同样孤独却温柔的男主角。在解开男主角和富二代的心结时,却得知了身世的秘密。就在她陷入绝望时,被她帮助过的人纷纷给予温暖的援手,是一个非常甜蜜温馨的故事。
  • 武仙传

    武仙传

    十年,他孤苦无依,一介奴隶。二十年,他朝闻仙道,夜着月色。四十年,他修武小成,修得平生第一件宝器。百年后,他纵横天地,身披朝阳龙于星野。千年拈碎成往事,所谓爱恨无外乎于水月庭阁。证道之路不计岁月,其漫漫而修远兮,吾自当上下而求索。且让龙飞为你呈现一副波澜壮阔的以武成仙路。
  • 地球灵主修仙记

    地球灵主修仙记

    我将以“地球灵主”的身份,带领地球界面,灵气复苏,重返灵界!
  • 校草大人的高冷女神

    校草大人的高冷女神

    南城今年的夏季比以往要惹热上许多但好像自从遇见了你,整个夏天都清凉了,也许夏天就应该是这样吧……
  • 黄河东流去

    黄河东流去

    《黄河东流去》是以一九三八年日本侵略军进入中原,溃退南逃的国民党军队扒开黄河花园口大堤,淹没河南、江苏、安徽三省四十四县,一千多万人遭灾的历史事件为背景,描写了黄泛区人民从一九三八年到一九四八年经历的深重灾难和可歌可泣的斗争。全书结构紧凑,笔调深沉而又幽默诙谐,读来亲切感人,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 放开那个小师傅

    放开那个小师傅

    夏玥琰最近很烦恼。说好御姐范儿,怎么越来越觉得,自己是被养成的那个。秋诺轻声低语:玥琰,小时候你给我一把糖果,伴我这些年。我要你,从今往后,甜一辈子。
  • 人气

    人气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蒋子龙曾以《乔厂长上任记》、《赤橙黄绿青蓝紫》等小说多次轰动社会,今天又奉献写作十年的长篇力作《人气》;个人家庭国家,谁不盼人气旺财运兴?作品在表现大都市人文景观的同时,全面反映市场经济下人际关系与情感世界的深刻变化。从下岗女工和厅局长的感情纠葛、到英俊官商与大学女教师的朦胧恋爱,芸芸众生无不在欲望大潮中浮沉起落,既展示出清纯的人格美,又流露了丑陋的劣根性。
  • 封神榜上写我名

    封神榜上写我名

    “世界上最锋利的刀,是人心”“胆小的人做不成大事!”“活着,不能只是为了活着!”“既然做梦!那不妨把梦做大些,大到这三千大界都容纳不了!”“要想让别人听到你的声音,不是用力嘶吼,而是站高些。”“封神榜,你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州战,国战。这是一个乱世,一个璀璨的乱世。
  • 世界简史

    世界简史

    《世界简史》(又称《韦尔斯世界简史》)是英国著名作家H.G.威尔斯撰写的一部颇具特色的世界史,内容上溯人类文明的开端,下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古代埃及、古代希腊罗马、欧洲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英国工业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等,都有独到的叙述。对东方文化,包括儒家和道家,均有所涉及。威尔斯以作家身份著史,文采蔚然,因而具有很强的可读性,自问世以来一直深受世界各国读者的喜爱。
  • 万毒至尊

    万毒至尊

    天辰大陆,宗门家族林立,武道昌盛,强者为尊。凡人生而有“元命”,一旦开启可觉醒“元魂”,吸天地元气而修,飞天遁地,移山填海,一探武道巅峰。离云宗天才周峰,遭人毒手暗算,一身修为付诸东流,命在旦夕,意外融合上古至毒,修行神秘毒功,觉醒剧毒元魂,炼化万界之毒,终成一代武道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