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82700000001

第1章 播音主持专业发展路径的思考

——六十年“自信自强”杂感

张颂

播音主持专业的生存和发展,基本上依赖于广播电视事业的兴旺和跨越。当然,也不能不凭借自身的成熟与壮大。历史证明,播音主持专业的发展恰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必须秉持“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主动适应广播电视事业的规律性发展,新中国成立以后,老一辈播音艺术家,继承了延安广播的光荣传统,既深入探索播音艺术的基本规律,又在贴近工农兵的火热生活中汲取营养;同时,也在理论上继续提升认识,不断明确自己“良师益友”的社会责任和“培养队伍”的传承使命。播音典范连连呈现,播音理论发人深思,播音队伍日益壮大,从而开创了播音主持专业的崭新局面,奠定了持续发展的雄厚基础。随着社会的前行,时代的变迁,也不可避免地发生了曲折和坎坷,有时竟是兴衰的歧路、成败的关口!我们自当以史为鉴!

从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转播阅兵游行盛况开始,人们听到了齐越、丁一岚气势磅礴、热情洋溢的声音,感受到了欢欣鼓舞、奋发图强的喜悦与震撼。从此,广播的感召力、鼓动性和有声语言的魅力,便越来越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不可或缺的精神享受。各地电台急需播音员的呼声十分强烈而紧迫。1963年,继三个短期培训班之后,北京广播学院率先招收我国高等学校学历教育中的中文播音专业大专学生。1966年“文革”开始,停止招生,刚刚起步的播音专业倏忽就消失了。这是“昙花一现”的阶段。

直到1974年,在敬爱的周总理亲自过问之后,北京广播学院重办,几乎夭折的播音专业才又开始招生。从77级开始,升格为本科,这个专业总算稳定了下来,进入生存期。

1980年开始招收硕士,获得文学硕士的授予权,标志着播音专业的光明前途。殊不知在两年后的一次全国播音会议上,一位主管领导的发言,使全体代表吃了一惊。这位领导坦言:“大家不要担心,播音员至少还有十年的寿命!”是安慰,还是提醒?事关领导的认识和决策,大家怎能不忧心忡忡?

经过多少人的奋力争取,终于有了国务院批准的“播音职称系列”,并开始了评定工作。“播音指导”、“主任播音员”、“一级播音员”、“二级播音员”等,逐渐被人们了解。后来,虽然曾经发生过反复,却总算有惊无险,顺利推行至今。

1980年,开始招收硕士生,并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齐越、徐恒老师分别招收了播音发声学和播音基础理论与实践两个方向的硕士生。1999年,开始招收中国播音学方向的博士生。至今,短训班、大专、续本、本科、双学位、研修班、艺术硕士班等连连举办,全国设立播音主持专业的大专院校约三百多所,开设本科课程的高校约有六十多个,在校生达到两万余人。播音主持专业教育进入了“雨后春笋”的阶段。

1985年10月,《播音发声学》、《播音基础》(后更名为《播音创作基础》)正式出版;1994年10月,《中国播音学》出版。播音主持专业教材和论著,纷纷问世,目前约有二百多部著述出版,数百篇论文发表。以中国广播电视协会播音主持委员会为核心的学术组织遍布各省市,学术研究的风气十分浓厚,学术活动也日益频繁、方兴未艾。

虽然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理论和学术论争一直存在,不同观点的交锋也没有停止过,不过在诸多根本问题上,还是大同小异的。例如,播音与主持究竟是对立的,还是同一的?是否播音时代过去了,主持人时代到来了?事实证明,许多论著中的表述是科学的、正确的、无可置疑的。实践上、理论上的检验,几乎毫无例外地告诉我们,中国播音学的核心概念是符合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规律的,还没有出现另外的新体系。学术的原创性、前沿性,应该说是时代进步的产物,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成为了历史的标识,只能超越,不可抹杀。

播音学术园地,还显得稚嫩和空旷,存在着诸多未被开垦的处女地。更多的原创种子,等待我们去播撒、耕耘和收获。这正是我们面临的大好机遇。最好不要放弃、不要怠惰,只要专心致志地投身其中,心无旁骛,“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在世,事业为重”,总会有硕果累累的季节。让我们毫不愧疚、毫无遗憾地去感受那丰收的美景!

新世纪以来,社会上那种心浮气躁、不甘寂寞的氛围,那种急功近利、见利忘义的态势,加上重数量不重质量、重形式不重内涵、重炒作不重德行、重张扬不重智慧的考察标准,使得我们的学科也出现了某种不端和无奈。特别是播音主持教育,把本科的基础、教师的严谨、学生的刻苦、人才的规格都推入了“自以为是”、“各行其道”的怪圈。

如果说,生产是今天,科技是明天,那么,教育就是后天。所谓“因材施教”、“有教无类”、“为人师表”、“诲人不倦”,关键在于作为主导的教师。学生作为主体,当然要遵从学校的规章制度、教师的计划安排;其自主性,也体现在自觉性和主动性上。因此,教师必须明确教学思想、活化教学方法、充实教学内容、提高课时效率,给予学生正确、前沿、科学、扎实的品德修炼、知识储备和专业技能。

但是,在如何培养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问题上,往往没有主旨,没有章法。有些教师似乎满足于一堂一堂地讲课,缺乏进取心;有些学生好像自得于一天一天地度日,没有紧迫感。“教学相长”竟变得“相互敷衍”起来。我们的专业要求:“德才兼备,声形俱佳”,一定要落实到“课时效率”上来。把“年”缩短到“月”,把“日”缩短到“时”,只有如此,才可能“分秒必争”、“集腋成裘”。要确保课时效率,教师应该不说一句与教学内容无关的话,学生应该不想一件与教学内容无关的事,师生互动,双方同一,使每一个课时的效益达到最大化。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目的,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因之,抓紧教师队伍的提高,便成为须臾不可疏忽的大事。院校的成果,最重要的是人才培养,而其中的关键就是教师。也许硬件设施很现代,也许校园建设很华美,不过,这些只是起辅助作用的,大楼再高,占地再多,都不如师资力量的稳定与雄厚!

当前,我国的播音主持专业教育确实出现了“群雄并起,逐鹿中原”的繁荣局面,然而,究竟“鹿死谁手”,谁能异军突起掌握全局,并率先成为“霸主”,只能让历史去评说,让实力去解答。

所谓“实力”,大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实践能力”。我们学科的应用性、实践性是十分明显的。她需要在坚实语言功力的共性基础上,展现语言艺术的个性,做到“德才兼备,声形俱佳”,“以播为主,一专多能”,“有稿播音锦上添花,无稿播音出口成章”,“融入节目,当好主人,驾驭进程,引人入胜”。实践能力不足,要么是唇舌松软、气息僵化,要么是感受淡薄、技巧生疏,要么是无的放矢、懒散怠惰,要么是自我张扬、忘乎所以……就不足以胜任播音主持工作。必须坚持勤奋刻苦练功,并且持之以恒,否则就会失去优势,半途而废。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的最终成果,就是看能否在话筒前、镜头前进行有声语言创作,形成特色和风格。这是核心竞争力之所在。不要只是追求表面上的轰轰烈烈、风风光光,那只是银样镴枪头,不算真本事。

第二是“科研能力”。我们学科必须重视科学研究,不断总结实践经验,汲取其他学科的相关成果,夯实理论功底,并力争走向前沿。只有如此,才能扩大学术视野,深化学科内涵,提升学科价值,指导实践行为。播音主持专业的科研,必须立足于实践体验。缺乏实践感悟,很难领会学科理论的真正意义,很难编写优质教材,更无力开展原创性和创新性研究。如果只是作“门外空谈”或“隔靴搔痒”,怎么可能引领学科建设?怎么可能占据学科前沿?当前,学科实践的发展、学科之间的竞争,都非常迅猛,停滞就意味着倒退,落后就意味着衰亡!

第三是“教学能力”。专业教育主要靠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实践能力强而不善论述,科研能力强而不善阐发,体验深却提炼不力,观点新而表达模糊,学生听讲所得或者会是散乱一片,或者会是莫名其妙,能够从中获得什么知识和启发呢?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因材施教”、“教学相长”,不但应该“传道、授业、解惑”,还应该引起学生的“质疑、思辨、追问”。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思想正确,教学方法得当,教学形式灵动,是教师最应积累和重视的,不可有须臾的轻慢和放松。尤其是小课,最见听辨能力、校正能力的功力,最需要针对不同个体的具体指导。要善于从每一堂课中吸取经验教训,而不可有任何的敷衍,否则,岁月增长之后,却毫无智慧之光,那就徒唤奈何了!

以上三种能力,互相补充,相互促进,才可能呈现崭新的态势,并形成良性循环。但是,当下的状况却令人担忧,主要是进入了自满自足的误区。把这三种能力看做是可有可无、可大可小、可多可少的“理想主义”要求,只看能不能说话、能不能写作、能不能上课,只要能做到这样,就算合格了。连最起码的下限都模糊了,还会有向上的阶梯、提高的标尺吗?这里的竞争,当然是十分激烈而残酷的。表面上,无形之中,必然有先有后;实质上,有形之内,肯定优胜劣汰!

当前,播音主持专业的大发展几乎走向了无序竞争。无限扩大招生造成的纷乱和混杂情景,确实让人们产生忧虑。所谓“繁而不荣”、“兴而不旺”,表面的热闹,背后的疲惫;人数的庞大,质量的低劣,犹如嘈杂的市场,鱼龙混杂、泥沙俱下,那严重的后果可能不久就要显现出来。

历史上不乏诸侯问鼎,干戈四起,群雄逐鹿的场面。今天,我们面对的正是这样的境况。竞争不可避免,胜负未见分晓。怎样才能在“适者生存,物竞天择”的环境里脱颖而出,稳操胜券?值得每一支队伍认真思考。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人如是,事业亦如是。

如果队伍缺乏凝聚力,人心涣散;如果教学毫无建树,科研鲜有创新,人才大多平庸;如果毕业分配日益冷清,那么,一个个被淘汰出局的可能性就为期不远了。播音主持专业的前途也就岌岌可危了!

当然,有志者事竟成。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而规律是不可违反的。历史终将证明:那些甘于寂寞、志存高远的人们,完全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

首先要明确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扬长补短,发挥潜力,力争在某一方面出类拔萃,形成特色;其次要重视基础,强化内功,不急不躁,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再次要花大功夫,下大气力,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培养以一当十的尖子;最后要凸显成果,真抓实干,与时俱进,让世人瞩目相望、刮目相看。

只有讲求“实力地位”,时刻加强自身修炼,不断奋起直追,才有希望“异军突起”、“名列前茅”、“久盛不衰”、“青春永驻”。

现在是“各领风骚”数十年的时代,办学历史的长久、教育一时的领先,都不足以保住占据前沿的地位。我们的播音主持艺术教育领域,在可持续发展中肯定会接连涌现出博采众长、大家风范、精益求精、深明大义的“领军者”。播音主持专业一定会书写出“狭路相逢勇者胜”的灿烂篇章!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

同类推荐
  • 民族学如何进步

    民族学如何进步

    2016年中国民族学学会高层论坛由中国民族学学会、宁夏大学、宁夏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联合主办,由宁夏大学政法学院、阿拉伯学院承办。《民族学如何进步》汇集了2016年中国民族学学会高层论坛论文,围绕中国民族学理论与话语建构、民族学学科建设、民族学发展历程等主题展开论述,为中国特色的民族学人类学学派的建立建言献策。作者均为民族学、人类学界的著名专家,如杨圣敏、郝时远、王铭铭等。
  • 东北育才双语学校成长实录

    东北育才双语学校成长实录

    读这本书,我们会感受到“育才”领导的开拓精神,“育才”教师的奉献精神,“育才”学生的勤奋精神。我把它们统称作“勇于担当”的精神。就是这种蕴涵着责任、使命、激情、大爱的“担当”精神伴随着东北育才双语学校走过了六个春秋冬夏。
  • 2014至2015上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热点探析(谷臻小简·AI导读版)

    2014至2015上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热点探析(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全角度解析上海市人才与就业问题,系统概述了上海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发展方面的热点问题,具体包括劳动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发展、就业政策的理论与实践、劳动力市场转型和发育状况、劳动关系调整与发展状况,薪酬制度的变迁及其特征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 珠江论丛(2018年第2辑/总第20辑)

    珠江论丛(2018年第2辑/总第20辑)

    《珠江论丛》是由吉林大学珠海学院主办的人文社科性学术理论刊物,主要内容有:研究人文及社会科学主要学科的理论问题、学术前沿问题;紧密结合中国改革开放实际,研究探讨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理论问题、发展战略问题;对外交流问题;探讨国内外各项研究领域的新动态;开展对中国哲学、历史、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综合研究或比较研究。
  • 现代新闻写作:框架与修辞

    现代新闻写作:框架与修辞

    《现代新闻写作:框架与修辞》出版以来,出人意料地获得了同行专家与广大读者的好评,一些专业性著述甚至将它视为重要参考,征引观点与部分论述。这些都让作者颇受鼓舞,深感人性的温馨。陈寅恪《陈垣(敦煌劫余录>序》称:“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
热门推荐
  • 美人心毒

    美人心毒

    穿越了一次,还能再重生一次?她又不是有九条命,是老天爷看她两辈子都活的太可怜,所以愿意再给她一次机会,让她找到幸福吗?那为什么还要让她回到这深宫之中?这个机会是让她重新开始,还是报仇雪恨?上一辈子的仇恨,她怎么也无法忘记,如果老天爷真的可怜她,那就让她痛痛快快地报一次仇,做一次坏人伤害过她的人,她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想让她死的,她会让他们求生不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百千印陀罗尼经之二

    百千印陀罗尼经之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东张西望:东西方文化与管理

    东张西望:东西方文化与管理

    本书不是对管理进行全面系统的论述,也不是对某一个管理问题深钻详究,而是针对现实问题进行管理学的剖析。管理作为一门科学,有它共性的原理,全世界都一样,然而,作为一门艺术,如何巧妙运用管理原理就千差万别。不论科学与艺术,作为一种文化,管理就不能不受整体文化的深刻影响了。本书旁征博引,精彩纷呈,展现丁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有机结合。
  • 说一万句我爱你,不如好好在一起

    说一万句我爱你,不如好好在一起

    本书精选多篇关于爱情、婚姻、生活的情感美文结集,有磕磕绊绊的陪伴,有错过一生的遗憾,有幡然悔悟的悔恨,有初恋的美好情结,全书以不同的视角来呈现出各种爱情的模样。是一部用故事诠释关于爱情的心灵读物。
  • 沧海陵

    沧海陵

    南洋中的某片海域,海水呈现出近乎于黑的深蓝色白小舟抱着一片木板在水中挣扎,蹬着双腿瑟瑟发抖。木板很薄。白小舟要很努力地踩水才把脑袋探出水面,还必须不时地吐一吐灌入口中的海水。周围除了水还是水。没有船,没有岛,连海鸟也不见半只。此时的海浪并不算高,然而在白小舟看来,从远处滚来的浪花像足了巨兽大张的白牙。在大约半个时辰之前,白小舟还好好地躺在奚国水师的某条官船上;而官船的目的地,是奚国南方海上的属国沙罗国。
  • 桃色撩人:妖孽神君领回家

    桃色撩人:妖孽神君领回家

    同样是眼睛一闭一睁的穿越了,别人是醒来在床上,我醒来是在天上!别人晕车、晕船、晕飞机,我晕云!别人穿越来都是天赋异禀,大开金手指,我是不能修炼的废柴!能修炼了,却是见鬼的炉鼎体质!好不容易,遇到心目中的男神,想要来场修仙恋,突然一个妖孽跳出来说:“炉鼎,你被本君承包了!”
  • 镜子(中篇小说)

    镜子(中篇小说)

    我们的本意是来此隐居的。这个小岛以曾经定居于此的哥特兰人命名,离瑞典本土将近90公里,像是母船沉没前被抛到无边海域中任其漂浮的一条救生艇。国际写作营位于岛屿中央一片森林的背后,毗邻圣约瑟夫大教堂。这座教堂在13世纪之后就废弃了,如今只剩下恢宏的骨架,炽烈的阳光穿过消失了几百年的穹顶在废墟上画出优美的圆弧,乌鸦在疯长的青草中啄食。即便回到13世纪,这座大教堂依然是荒僻之地的标志。圣人约瑟夫是一位志愿照看麻风病人的修道士。他与病人被勒令远离人烟,在此建起避难所。之后死神又带领他们逐一离开此地,去往更远的所在。还记得这一年6月,写作营总共来了十六名小说家。
  • 炮灰攻略,师尊你站住

    炮灰攻略,师尊你站住

    一朝穿越,悲催的她竟然穿成了一个必死的炮灰。为什么别人都是穿越成主角,而她却是一个炮灰?而且还必死?NO,苏舒表示拒绝。直到遇到他,惊为天人,动人心魄。“徒儿,你变了。”他薄唇轻启,语气淡然。“是吗?师尊,其实这是你的错觉,错觉啦。”她眼神闪躲,讪讪回应。“是吗?”他笑,倾国倾城。她,痴了。“是,是啊,耶?师尊,你,你干嘛?”她惊慌失措想要逃离,却被他紧缩怀中,不得逃脱。“徒儿,你猜?”他气势大变,谲滟涟漪,眼眸幽深。耶?!!!她只想离开了的说,然而一路的相护,她改变了初衷,也丢掉了心。她眼神坚定,我要你……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从你指尖,到我心间

    从你指尖,到我心间

    文案:读者见面会上,有个妹子举手发言:“露大,我是一个小写手,最近喜欢上一个电竞选手,就……想追之,又怕玩不到一起去。想问下您,写手和电竞选手谈恋爱是一种什么体验?”白露怀里抱着自己的新书,笑着说:“他缔造传奇,而我——书写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