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83800000010

第10章 文化外宣概说(8)

民间交流在很多国家被日益广泛地采用,因为其内容丰富,生动活泼,影响面广泛,在对外宣传中往往能收到很好的宣传效果,尤其对民众的影响更有成效。这一宣传形式的有效性,正在于它的随意性,看起来没有明确的目的,没有刻意的雕琢,因而有更高的可信度。相比之下,专门的对外宣传媒介虽然有较高的专业水准,表现艺术上乘,但由于其目的性、功利性过于明显,加之国家政府的宣传背景,容易引起宣传对象的戒备,加强其自我防御,反而不利于宣传目标的实现。

在民间文化交流之外,还有其他一些形式的文化外宣媒介也发挥着积极作用。比如,文化产品输出的影响不容小觑。文化产品作为一种承载着丰富文化内涵的特殊商品广泛进入海外市场,这些产品不仅少有宣传味,更具有实用价值和潜在影响力,目前,文化产品已经成为一项引人注目的产业受到国际的普遍重视。但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文化产品的生产还有一定差距,还需要加大建设,快速发展。此外,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提高后,中国的传统文化日益受到重视,一些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形式在各国迅速推广。如春节、端午节等,有的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有的进入外国主流社会,受到一些国家政府和民众的广泛认可。

总体而言,不同的文化外宣形式都是我国文化外宣的重要组成力量。对于对外宣传的各类媒介形式,不管是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专业的还是非专业的,如果能够很好地交叉使用,将会大大提高对外宣传的效果。

三、影响文化外宣传播效果的因素

文化外宣以文化为主要的传播内容,其传播效果往往是隐性的和长期的。

传播效果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过程,在文化外宣的传播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环节和因素,其中每个部分都可能对文化外宣传播效果产生影响。总体而言,传播效果的产生要受到传播主体特点、传播内容特点、受众心理因素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结合到我国文化外宣的具体情况,可以从如下一些方面加以分析:

1.文化外宣的主体与传播效果

第二次世界大战至二战后“冷战”时期,“耶鲁学派”社会心理学家卡尔·霍夫兰针对传播效果做了一系列研究。他的学说指出,对于“谁能成为最好的传播者”这个问题,认同感是个关键因素。当传播主体被认为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可信度的同时,最大的传播效果就已经产生了。具体来说,如果受众认为传播主体在传播时并无个人利益掺杂其中,信赖程度就会增加;如果传播主体能赢得受众的喜爱,那么被接受的可能性就会增大。

在我国,因为特殊的国情,人们通常习惯将自己的信任交给政府和“官方”的传播者,因为他们代表着信息的可信度和权威性。但作为对外传播活动,文化外宣的主体并不能以对内宣传时的同一“面孔”示人。那是因为,对外宣传中有“官方”宣传和“民间”宣传的不同,而国际社会的公众普遍倾向于认为非官方的立场才是客观的、可信的。所以,即使对外宣传的传播主体与政府有着一些联系,但在外宣过程中也往往不公开宣传这一点,而是倾向于宣传自己的非官方立场,以赢得公众的信任和支持。因此,在文化对外宣传和传播过程中,我们的传播主体更多的要以“民间”的姿态出现,或者尽可能地多加入“民间”成分,以取得最佳的传播效果。

2.文化外宣的受众与传播效果

对外传播最大的特点和最大的挑战就在于国外受众与国内受众是生活在完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政治和社会制度下的。他们自身有着与我国公众迥异的文化背景,使用不同的语言交流。因而,如何与他们进行有效沟通,达到传播效果,是对外传播工作中的重点问题。文化传播作为增强国家软实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应该在与国外受众沟通时突显自身的特点和优势。面对不一样的国度,不一样的受众,我们在进行文化外宣时应该注意“求同存异”。从受众心理角度分析,通常情况下,受众比较倾向或乐于接受同自己固有观念大体一致的信息,而文化则不同。中国历史悠久、与西方迥异的文化特色,其实正是抓住西方受众“眼球”的大好素材。虽然如此,对外文化传播也同样存在受众心理特点的问题,这就要求文化外宣应该特别考虑到不同文化背景下受众的接受能力,和与他们之间进行交流的有效“契合点”。一定不要去冒犯或伤害到受众所属的或所倾向的群体,大到某一民族、国家或宗教,小到某一具体的团体或个人。

譬如,在谈到中国文化和历史悠久时,美国朋友以诙谐的口吻说:“当我们的祖先还在森林里做猴子的时候,你们的祖先早已是文明人了。”出自美国人之口,当然无所谓,但如果是我们中国人对美国人这样说,当然就不妥了。因此,唯有具体分析传播对象的特点,才能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正如前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赵启正在1998年一次谈外宣影视创作的讲话中说到的,要了解国情和外情,“这样在宣传、介绍自己时,就不会说一些自高自大的语言、一些刺激外国人的语言,无意中树立很多对立面,我们现在有些片子比较自负,自以为是,起了反作用。”

3.文化外宣的内容与传播效果

在传播活动中,对传播效果产生影响最大的就是传播内容。在文化外宣这一浩大的传播“工程”中,我们慢慢摸索,逐渐发现一些传播内容能引起国外受众兴趣的共性和特点。

第一,根据传播学规律,信息的接近性越大,受众的关注程度越高。这里的接近性包括时间、空间上的接近、利益(利害关系)上的接近以及心理(思想感情)上的接近。而作为与外国文化迥异的中国特色文化,包括“人和生活”的内容却往往具有心理和思想感情上最高程度的接近。几十年以来,从国外受众的反应以及同外国人的交往中可以看出,他们特别喜欢接触和了解普通中国人和他们的生活。正如在《今日中国》举办读者访华旅游团的日程中,访问本社职工家庭,一起“包饺子”,总是最受欢迎的项目之一。因此,多举办类似亲近接触中国的活动可以作为文化外宣的一个特色活动之一。

第二,在传播内容上要讲求“平衡”原则。关于对外传播,邓小平曾针对外宣工作提出建议:“切不可过分夸张自己的成就,切不可把我们的事情说得太美满了。说得太美满,看得太简单,这一点反映到了我们的宣传工作上,就是把我们的国家描绘得如何漂亮,好像现在什么困难也没有了,剩下的就是享福了。”

赵启正在《谈外宣的几个问题》的讲话中也指出,“我们的宣传如只注意介绍繁荣的一面,而忽略落后的一面,也有负面效应。”这样的指导方针,同样也适用于我们的文化对外宣传。

第三,传播内容要有创新性。在对大量文化外宣活动的考察中发现,现今介绍中国文化的方式主要是集中在对历史悠久的文化精华的介绍,而缺少与时代的链接和文化的传承。加大现代中国的创新文化和现代中国人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介绍,应该会成为文化外宣中的一个亮点。

结语

文化外宣是以文化为载体,以海外受众为主要对象、向世界宣传介绍中国的一项对外宣传工作。文化外宣不断适应对外开放的需要,是我国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对外交流的重要内容。在我国的国际发展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全球化时代中,各种文化相互交流,相互融合日益加强,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也在所难免。只有凭借具有强大说服力的文化外宣活动,使本国的文化为外国民众所接受、感染,进而达到精神上的“归化”,才能够对他国的政策和国际活动产生影响,同时也为自身的安全发展提供良好保障。

当前世界处于相对稳定的和平时期。各国之间的较量主要集中在“软实力”领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跨文化传播和软实力上都处于领先地位,主导着世界文化与国际舆论的话语权。世界信息和文化传播中这种西强东弱的态势,使得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传播主权和文化安全受到极大威胁。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文化外宣的责任更为显著。因此,在和平时期开展文化外宣工作意义深远。

同类推荐
  • 中医与传统文化

    中医与传统文化

    北大微讲堂是北京大学为学生开设的科普讲座,邀请各学科教授、名家、院士等,讲解内容权威却又通俗易懂。
  • 国学入门课

    国学入门课

    国学,兴起于20世纪初,而鼎盛于20年代,经过20世纪80年代、90年代的“中国传统文化”探寻与反思热潮于今再次勃兴。本书收录了章太炎先生1922年及1935年两次国学公开讲学记录,系统体现国学的概貌,展示章氏深厚的学养,诚为国学爱好者及研究者必读之书。书中精辟论述了国学的内涵以及研治国学的方法,系统介绍了传统经学、哲学、文学的流变、对各时期学术发展的特点、代表人物、著作,都有精湛、独到的评价,可视作一本中国经学、哲学、文学的简史。而且为了帮助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国学,编者对书中晦涩难懂之处进行了注解,实为国学爱好者入门必备之书。
  • 哈尼阿培聪坡坡:哈尼族迁徙史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哈尼阿培聪坡坡:哈尼族迁徙史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这部史诗是哈尼族传统文学的顶峰之作,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是目前发现的系统、完整地记载哈尼族历史沿革的长篇史诗之一。作为哈尼族人民的“史记”,全诗长5000余行,由歌头和以下七章组成:《远古的虎尼虎那高山》、《从什虽湖到嘎鲁嘎则》、《惹罗普楚》、《好地诺马阿美》、《色厄作娘》、《谷哈密查》、《森林密密的红河两岸》。它以现实主义手法记叙了哈尼祖先在各个历史时期的迁徙情况,并对其迁徙各地的原因、路线、途程、在各个迁居地的社会生活、生产、风习、宗教,以及与毗邻民族的关系等等,均作了详细而生动的辑录,因而作品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而且具有重大的历史学、社会学及宗教学价值。
  • 中国青年100种生存状态

    中国青年100种生存状态

    阳光是上天的礼物,无论春夏秋冬,阳光的品格就是普照大地万物,不会给你多照一点,给他少照一点。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在享受阳光,可谁又会在意阳光?无论人们是否在意,阳光总是一种最朴实最可贵的存在。再说,我们什么时候会想起来感谢阳光?生活中,除自己之外,都是他人。他人即阳光。我需要他人,他人也需要我,我们相互都应该是各自的阳光。
  • 中国人的人性与人生

    中国人的人性与人生

    本书是梁晓声先生深度解剖当代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与国民性的最新重磅力作。作者以一如继往的冷峻而智慧的笔调、渗及骨髓的透视深度,以及充满人文理性的文字,对当代的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状况,普通人人生的尴尬,以及关于中国的文化与文化人,给出了自己的观察与评述,可以说是一部关于中国社会人文现状的“田野调查”,也是一部深度的社会观察笔记。在本书中,作者直视人性的软弱,颂扬人性的闪光与良知的自省,由此,我们才能获得改变与进步的勇气,并期许与拥抱光辉的未来。
热门推荐
  • 血泪祭

    血泪祭

    天还没亮透,马二虎就起炕,趿拉上鞋到门后面,用脚探到尿桶,把憋着的一泡尿,唰唰地释放出来。释放罢,他返回炕边拉着电灯,拿火箸捅了捅火炉,在火炉上温了半铜盆水。水温热后洗过脸,他又照着镜子,拿剃刀把胡子刮干净。刮完胡子的时候,他发现镜子里的人头发都白了,便不由得叹息,年龄不饶人啊,眼看就奔八十了。又一想也是的,儿子马善都六十多了,他咋会不老呢?把一张老脸收拾好,马二虎从箱里拿出一身中山装,灰色的中山装虽有些年头了,但由于平时舍不得穿,直到现在仍平展展的,像刚做下时一样。
  • 症因脉治

    症因脉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生后的人都想对我好

    重生后的人都想对我好

    齐语彤发现自从自己病好之后,周围的人越来越奇怪,当然,她的娘亲除外。先是自己的娘亲抱着她诉衷肠:“儿啊,这辈子我定要让你过得舒心。”于是她的日子一天比一天逍遥。然后她上辈子的夫君跳出来:“不能让你破坏我的谋划,我要……”话没说完就被据说曾经是她对头的林雅拍飞:“齐姐姐,你放心,这一辈子我不会再让那个渣男伤害我们俩!”还有一个跟自己根本不认识的纪妍也跳出来:“这辈子我一定要入宫!齐语彤你不要以为自己命好就可以为所欲为!”齐语彤默默看着她们两个,慢慢地往后退,一不注意就撞进别人怀中。那人轻拥着她,俯首在她耳边低语:“我愿以江山为聘,不知姑娘可愿许我一世?”齐语彤转首回眸,一眼,一生。
  • 我有一把庶人剑

    我有一把庶人剑

    鹿山之巅,群雄会武“听说你一身外功金刚不坏,防御天下第一?”“………………”“听说你诸多道法,道法万千,呼风唤雨?”“………………”“听说你天子剑气一出,九州沸腾,万物皆是你手中剑气?”“………………”“听说你掌法刚猛,一掌之下,开山断岳?”“………………”易安抱剑,笑脸吟吟,弹剑而起“一剑足矣,我想向天递出一剑。”
  • 历史的人质

    历史的人质

    本卷影片涉及一战、二战和纳粹大屠杀。笔者意在探讨个体于特定的历史情境之中,进行选择的空间和能力到底有多大,以及孤独无援的个体在做出选择时,所经历的种种身不由己的矛盾和痛楚,藉此思考这样的一些问题:人作为历史的创造者,缘何又被历史所绑架,所囚困,所遮蔽,所压制,所蹂躏,所牺牲,个体的人如何被成功地分子化、碎片化,如何“在有助于团体的名义下被除掉”,如何不约而同地走向“通往奴役之路”,如何沦为统计学意义上的一个数字,当然,还有如何“尽人性的本分”,做自己认为该做的事。
  • 民族主义与中华民族精神的现代转型

    民族主义与中华民族精神的现代转型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对学术界有关近代民族主义的研究进行了回顾与总结,提出来近代民族主义的几种类型,以及与激进主义、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社会“三大思潮”的关系;下篇具体全面地探讨了社会巨变对民族精神的影响、中华民族精神概念的形成、国民性弱点的反省、传统民族精神的弘扬与重铸、新民族精神的形成、民族精神的继承与创新、反抗侵略对民族精神的提振,以及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的构建与升华。作者对近代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华民族精神发展的考察与探讨,对引导民族主义的健康发展,对深化民族精神、民族文化与文化领域建设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 给人生一个惊艳的假设

    给人生一个惊艳的假设

    本书在一篇篇启人心智的文章里,把探索的触角伸向历史和现实的方方面面,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幅五颜六色的生活画卷。写历史,或曲折离奇或活色生香,以穿越的方式,和那些耳熟能详的人物面对面,在看似漫不经心的细节里展现历史人物性格色彩的丰富性。写现实,或直面生活或针砭时弊,让读者在短小的篇幅里看见人性的暖和冷,悟出生活的爱和恨。一篇篇文字,不但以自身的内涵充盈着你的思考,也为你的繁忙生活洒下了轻松点缀。
  • 添品妙法莲华经

    添品妙法莲华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绘忆师

    绘忆师

    天作棋盘,星作子,哪个敢下?这一局棋,不知哪两个人,下了多少纪元。一颗颗棋子的陨灭,那仅存的生机,还在苦苦挣扎。等到,等到棋局结束,这里还存在吗?一群人在命运赋予的力量与责任面前,挣扎拼搏的故事。当你面对自己前世的杀父仇人,前世将你害死的卑鄙小人,你拥有记忆你会怎么做......
  • 引爆商机:利己又利人的财富阶梯

    引爆商机:利己又利人的财富阶梯

    企业管理与生涯规划,这是专家学者常为我们献智的主题,但其中疏漏了一个环节,那就是他们引导企业与个人,应本着开辟财路的思想进行思考与行动,我们可称之“商机管理”。企业管理的途径有二:一日开源,二日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