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85000000026

第26章 电视艺术美学:自由言说自己的美学时代——访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高鑫教授(1)

■受访者:高鑫

采访者:杨乘虎

本次接受采访的电视艺术理论名家是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高鑫教授。从电视剧、纪录片的实证研究,到电视艺术学、电视艺术美学的理论体系构建,高鑫先生见证和亲历了中国电视艺术理论发展的20年历程,他不仅较早地回答了电视到底有没有艺术的元问题,而且率先提出了电视艺术研究的一系列方法论,是中国电视艺术理论的积极创建者和代表人物之一。

自由言说的历史语境·学理路径

杨乘虎(以下简称“杨”):2004年11月底,在第三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上,您所做的“电视艺术美学:自由言说自己的美学时代”主题发言,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赞同者鼓掌叫好,否定者也当面提出质疑。我们今天的访谈不妨就由这个话题切入,您的论断是基于什么样的理论前提?

高鑫(以下简称“高”):任何一门新学科的建立,不可能凭空出现,必然有其历史的、学术的、发展的背景。想把电视艺术学提升到哲学的层面,从美学的高度进行探索,首先取决于理论前提是否具备。回顾两千多年美学史的发展脉络,我发现,目前整个传统美学的研究,已经为电视艺术美学的自由言说提供了很坚实的历史条件。

传统美学的理论大厦,是从寻求“美的本质”开始建构的,然而20世纪中叶,分析美学对“美的本质”的否定却使得传统美学完全失去理论核心而土崩瓦解。传统美学被解构,这样,诸多美学流派就获得了相对的独立性,美学空间无限开放,跨学科美学获得了生存的空间,美学进入一个重要的转型期,进入到一个可以依照自己的性质,自由地言说自己的美学时代。这些条件就给包括电视艺术美学在内的新的美学形态得以诞生和研究,创造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条件和机遇。所以我说现在电视艺术美学进入一个敢于,也有条件自由言说自己的时代。

杨:这是历史条件赋予电视艺术美学自由言说的话语权。然而让人感慨地是,20年来,不断有人论说电视无学,电视不是艺术,这同样也是电视艺术发展历史进程中需要不断面对的声音。

高:面对一种新兴的艺术形态,作为研究者,第一,你敢不敢去正视它,承认它,再进一步去研究它的规律、特点,这需要理论勇气。第二,在这个过程里是否具有敢于排除一切歧见的气魄。学界曾经有人指责我,说我“迫不及待地给电视打上艺术的胎记”。在这种情形下,敢于排除歧见,按照自己既定的目标努力前进,这也需要一种理论的信念。

当然,作为电视艺术研究者,我还有一个潜在的对象——电影。电影艺术已经得到学界的公认,可是最初它不也是被人视为丑小鸭和杂耍?如今大家不也都承认它是艺术了吗?而且是人类发展中很重要的艺术样式。既然如此,那电视为什么不可以呢?何况电视已经创造出了那么多的艺术形态,当然应该纳入艺术的范畴去研究它。

杨:光有这种勇气的支撑可能还是不够的,毕竟这是在确立一门学科。依照电影学的思路也还是一种理论上的对比和推论,电视是不是艺术,这个电视艺术学的元问题,我们必须要做出科学的回答。

高: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多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从电视节目系统考察,为观众提供审美经验的电视艺术作品,是电视节目形态的客观存在,这是我们不能否认的事实。从电视传播的形态考察,我们同样不能否定的是,追求审美思维的表现形态决定了电视艺术本身的存在。从电视的传播功能考察,对社会生活予以审美把握的艺术表现功能,也在决定着电视艺术的客观存在。还有从电视传播的表现手段考察,感情性的表现手段也决定了电视艺术存在的客观现实。从这些方面所具备的审美思维、表现形态、艺术表现、感情性,我们都可以得出一个共同的结论,电视艺术是电视荧屏上的客观存在,是被电视所传播的“艺术形态”。

杨:显然,我们对电视艺术的研究最早起源于技能研究,比如说,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的最早的一套18本教材,虽然基本上是一个从业人员的操作手册,但毕竟是中国电视理论的第一次集体亮相。

高:对电视而言,偏重于技能方面的研究那是最初始的阶段,这也是一个必然要经历的阶段。1981年我刚到北京广播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前身)的时候,就有人善意地提醒说,电视系最没学问可做,他们就会扛摄像机拍片子,这就是最初阶段我们不重视理论给人造成的印象。后来,我在系里主管教学工作,很强烈地感觉到,电视不能只停留在技能的、低层次的研究,还需要给予电视宏观的、整体的把握,进行涵盖技能之上的更深层次的学理研究。只有在学理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才能考虑建立整个电视艺术理论的体系,从“概论”到“艺术学”,再到“美学”,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艺术研究的链条和体系。所以我就提出要开一门电视艺术概论课程,经过几年的讲义就成了1992年的《电视艺术概论》。

杨:那是中国第一部将电视作为一门艺术进行学理研究的专著,如果说它留下了当时学术思维最初的足迹,那么电视理论第一次以“学”的形象登上学术舞台,就是1993年《中国应用电视学》出版,它称得上是中国电视学理路径上的一块重要里程碑。

高:一旦以“学”的形象出现,电视界就增长了信心,很多地方电视台人手一册,它在应用的基础上进行了较大的理论提升。对理论界更是一个鼓励,电影界也感到很震惊,其实没什么好震惊的,既然电影有电影学,电视为什么不能有电视学呢?我想,任何一个美学体系不会一蹴而就,总要有人先做起来,再求完善和发展,尽管我的一些观点还非常粗糙,甚至不够科学,但是我先做,我先说,我来做这“探头的椽子”和“出头的鸟”,立起靶子让大家来论证、研究,不怕批驳和争议,只要对电视艺术理论的丰富发展有促进作用就好。

杨:不可否认,那时候学界对电视艺术的关注目光实际上是多元的,不论是社会学、文化学等大范畴,还是从电影、文学、戏剧的等等相关艺术门类的研究范式出发,学者在各自不同的学术基础出发解读、阐释电视艺术。在最初阶段,这种方法论的多元,其实是一种话语权的争夺。

高:就从我个人来说,我对电视的研究是从文艺学入手的,我一开始写的电视艺术评论,也几乎都是文学评论,你看标题《是诗、是歌、是画》,都是文学的语言。1986年,我把我的第一本著作《电视剧创作概论》送给我的教研室主任叶家铮先生,他看完后,很诚恳地对我说,你这本书讲的全是文学,没有讲电视。的确,我是用文学的理论功底去观照电视剧,像题材、情节、人物塑造等等,明眼人一看就说你这是文学。那也是自然的,因为属于电视艺术本体研究的独特方法论还没有形成。

杨:我们最终要走自己的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观照视角的多元化和理论工具的多样化,替代不了适应电视艺术独特创作规律和研究特点的方法论,这确实是立身之本的大问题。

高:社会学、文化学、电影学只能是种参照,最根本的还是应该去研究电视艺术思维、电视艺术语言等本体理论,这个方向当时理论界是有着共识的。否则我提倡电视理论研究要“三多三少”,就不会得到了人们的响应。第一就是多谈电视,少谈电影。虽然电影理论是电视理论建立的重要参照系,但是作为电视理论的研究者,要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执著于电视本体。第二个就是多谈现在,少谈过去。电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创新的,自身的更迭有很多新的艺术形式在产生,要跟踪时代的脚步,关注当前电视艺术的发展。第三就是多谈国内,少谈国外。外国理论虽然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理论武器,然而那毕竟是建立在异域的文化背景和学术基础上的理论主张,中国的电视艺术理论最终还要立足于中国电视艺术的现实根基上。

杨:可以说,在大的历史背景下,特定的美学时空赋予了电视艺术美学自由言说自己的历史语境,在学科的自身体系内,电视艺术学理路径的逐步确立,体现了话语权。

理念嬗变·学院派

杨:伴随着学理路径的逐步确立的进程,中国电视艺术的发展轨迹也日渐清晰,努力从微观层面节目形态流变的文本研究,向中观层面创作理念嬗变的探讨转化,这对电视艺术本体理论建构和美学提升起到了很好的转接和推动作用。

高:不同时期有主导创作思潮和创作走向的主要理念,而且这些理念的变化是受当时的文化背景、社会环境、舆论氛围和国家意志决定的。所以,电视艺术创作理念的嬗变必须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文化背景下审视。我们可以以电视纪实艺术为例来看电视艺术的理念流变。最早20世纪50到80年代,我们的创作理念是指导与教化,思想的指导,行为的教化。

杨:那是“形象化的政论”的延续,文以载道,作为意识形态工具所必然具备的宣传功能将电视艺术定义为如何揭示思想,宣传观念的技巧和策略,电视艺术内在的审美精神被掩藏和单向度化了。

高:这一理念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纪实艺术红红火火地发展起来,客观和再现成为最重要的创作理念。原因就是当时社会正处于一种转型、转轨,拒绝虚假,渴盼真实,成为一种文化思潮。在这样特定历史条件下,各种艺术形态都相应地出现转向,虚构的小说已经不再引起人们浓厚的兴趣,纪实的报告文学走红,平民生活剧在荧屏热播,西方纪录片开始进入,巴赞、克拉考尔的理论浮出水面,强调客观、真实。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中国电视纪录片出现了一批客观真实的反映生活的片子,《望长城》、《沙与海》、《藏北人家》、《龙脊》、《最后的山神》。这一时期的美学思潮是客观真实美学。

杨:这一阶段,纪录片持续升温,促成了关于“纪实和真实”的论争,它深化了我们对电视艺术的传播功能和艺术本体的观念辨析和理解。

高:到了20世纪末、21世纪初,张以庆获得国际大奖的《英与白》揭开了“主观与表现”创作理念的序幕。格里尔逊的观点构成了它的理论基础,“纪录片是对真实的创造性的诠释”,纪录片的观念又一次被刷新,“客观?再现”的理念被“主观?表现”所取代。作为艺术的创作主体得到较大的张扬,主体渗透美学处于上升时期,意象表现艺术呈现出独特的美学观念。

总揽电视纪实美学,在它鲜明的脉络中,也贯穿着理念的学术论争,主要有过两次焦点,第一次是20世纪90年代,争论的焦点是写实还是写意,主要针对的是刘郎的创作。第二次是21世纪初,争论的焦点是客观还是主观,主要针对的是张以庆的创作。这些论争对电视艺术的深入研究提供了话语空间,我认为艺术创作应该提倡多样化,坚持辩证法,尊重创作个性,这样才能真正地繁荣电视屏幕。

杨:我想这些创作理念的嬗变,以及随之激发的一些论争,在更宏观的层面,可以看到作为社会文化现象的电视艺术在媒介属性和艺术本体之间寻找结合点的动态过程。其显著的结果就是学院派理论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成长,逐渐形成一支理论团队。

同类推荐
  • 关于人的思考:人的本质、产物及发现

    关于人的思考:人的本质、产物及发现

    《关于人的思考:人的本质、产物及发现》主要内容:集三十余年思考,一生学识成就经典,洞悉人之本质,展示文学、哲理之价值。这本书从人的社会本源探讨了人的各种社会属性及人生不同阶段的特点,阐释了这样一种观念,即所有的人,除了极端情况,都有天生的才能,如果能够得到恰当的引导,都能够在他们最擅长的活动中表现出敏捷、灵巧、聪慧和敏锐。
  • 震撼世界的100个科学发现(上)(世界历史回眸经典文库)

    震撼世界的100个科学发现(上)(世界历史回眸经典文库)

    本书编入科学历史上各领域震撼世界科学界的数百个科学发现。分门别类地对历史上曾经取得的重大科学突破进行分析介绍,为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年朋友们打开了科学知识之门,引人沉思,启示未来。
  • 解码电视湘军

    解码电视湘军

    书是透过魏文彬的视角来解码电视湘军的,但是,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读者不仅仅可以基本完整地看见魏文彬从出身贫寒的农家少年到叱咤风云的传媒领袖的传奇人生,也可以见到电视湘军的一系列“大佬”,书中有大量电视湘军中高层重量级人物的深度访谈和近距离拍摄的图片以及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读者可以从他们的话语、表情和眼神里捕捉到“芒果台”的某些气质。从书的后记可以知道,作者与湖南广电渊源甚深,对电视湘军“大佬”们的历史背景有相当清楚的了解,因而可以比较准确地把握他们的个性特征并且做出相当准确的描述以及恰当的评价。
  • 给孩子美好未来: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漫谈

    给孩子美好未来: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漫谈

    师生关系能否和谐融洽,直接影响着教育成果。学生喜爱并佩服老师,就会喜欢你所教的科目;学生热爱并尊重老师,就会听从你讲的道理。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使教师获得青春的活力与气息,并且学生也可以吸收民主精神。正因为教师对学生的尊重,由于教师为学生的成长营造了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学生的健全人格获得了充分的培养,使得他们能够并且敢于坚持真理和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师生们共同努力,保持良好的心态,宽容待人,用真心换另一颗真诚的心。如果教师错了,也要自我批评;“有错就改”是师生共同遵循的原则。学生犯了错误就要虚心接受老师和同学们的批评教育,教师有错也不例外。
  • 云影萍迹

    云影萍迹

    颜瑾师姐不善言谈,属于纳言君子一类。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进入贵州电视台,在做了几年记者、拿了几个奖之后,转入总编室工作,任时光荏苒。相对宁静的空间,给予师姐更多思考的时间。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电视成为真正的主流媒体,走在媒体改革的前沿。师姐在青云山下《贵州电视》杂志那个角落清净的办公室里,静静地观察着,静静地写了一篇又一篇文章。她始终是文静的,但是在一些文章里(主要是第一辑《论文、电视杂文》部分),言语却犀利得毫不留情,指出浮躁的时代、浮躁的“电视”出现的低俗现象,呼吁影视工作者沉下心来,多些内涵之作。作者的影视评论同样是期望影视工作者抵制低俗,制作出有创意、有深度的精品力作。
热门推荐
  • 阴阳客栈

    阴阳客栈

    阴阳客栈,顾名思义,就是活人与死人之间的媒介,其实就是冥婚婚介所,现在农村有很多的人还迷信配阴婚,所以这里就是买卖双方交易的地方,为了掩人耳目就以客栈为幌子。不过在招牌上会倒着写一个“考”字,内行人一看就知道,一般都是在夜里开门,有男尸要配女尸就会挂白灯笼,有女尸要配男尸就挂黑灯笼,白色代表男尸,黑色代表女尸,风声紧不做生意就挂红灯笼。我参与盗尸这一行的经历都写在了这里,善恶终有报,劝君莫作恶。
  • 责汉水辞

    责汉水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凤仪夜曲

    凤仪夜曲

    因作者脑抽手欠章节出现混乱,正在补救中……皎月悬穹,凤仪阁中,闻众生之愿,奏夜曲几重。(夜曲系列——校园恐素喜剧;凤仪系列——民间怪诞传说;国曲系列——三千位面。)
  • 万朝天府

    万朝天府

    定万朝,魔神折腰;开天府,众仙來朝!无往圣为我……
  • 华年书

    华年书

    行至今日,磕磕绊绊,但所执笔者,唯言心中二三事尔,聊以抒怀。至文章一道,望先哲之言,如景行行止,仰之弥高,虽不能至,而心向往之。以笔作媒,以报恩师、父母、天地尔。前尘往事,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阅尽千帆,山穷水远,矢志不渝。凡此种种,苦痛有之,欣悦有之,荣誉有之,隔了一层月色往回看,不过如是而已。最是年少的一朵娉婷,繁华之外,坐忘幽篁溪涧,愿做一支荷,执笔弃花间,离经易道,一生只为你亭亭。
  • 邪异修行路

    邪异修行路

    身怀邪道修士的传承,却是修行小门派中的一个平凡弟子,他究竟有什么目的?他是如何从一个普通的邪道修行者,到纵横整个修行界的呢?
  • 资讯超进化

    资讯超进化

    某月某日,普通平凡的地球人郝绅,忽然从普普通通的信息纠缠节点,晋升为了资讯信息的操纵者……我曾见过被放逐的星球孤独航行,也曾见过整个世界熊熊燃烧。我曾单枪匹马消灭千万恶魔,也曾率领星舰炸掉整个太阳。我的脚步遍及万千宇宙:和艾泽拉斯的熊猫们品尝甘洌的酒香,和法海探讨秃驴头皮的反光。和神族学习创造世界,但转身就收留恶魔萝莉贴身抚养……总之,这就是个主角带着各路小伙伴穿来穿去拯救世界或毁灭世界的故事。无敌流,轻松软科幻,纯脑洞文,大家尝尝鲜。资讯一族书友群:120500858资讯一族书友群:120500858
  • 规矩和爱

    规矩和爱

    不依规矩不成方圆,这句中国的老话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现代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所验证。所谓做规矩就是设定界限遵循规矩,即使在崇尚个人自由的美国,无论是科学的杂志还是通俗的育儿必读都强调要给孩子从小设定界限,甚至呼吁做规矩要从婴儿出生就开始。其中的道理很简单,那便是规矩是迟早要做的……
  • 拓印无痕之碧玉无瑕

    拓印无痕之碧玉无瑕

    承接拓印无痕的故事,开启又一段奇妙的举行。这是一个现代江湖的故事,现代的江湖,不同于那时的江湖,不过江湖终归是江湖,人在江湖飘,哪有不挨刀。
  • 亲爱的兔子小姐

    亲爱的兔子小姐

    江小雪穿着一身哥特风lo裙去相亲,没想到对面坐下一个超短裙、长耳朵的兔女郎。“你好,我是沈亭君。”对方咬牙笑得一脸妩媚。什么情况?说好的文质彬彬的设计精英呢?江小雪掩面……后来她时常见他白衬衫、黑西装,外加金丝眼镜的样子,却咬牙道:“衣冠禽兽!”***沈亭君第一次见江小雪的时候,她救他于黑暗之中,他却不知她是谁。是贪图那份纯粹的温暖,是不愿惊扰心底的悸动,那一次,他选择落荒而逃,再相见,他必要握紧她的手。***原来她以为的偶然相遇,是他一个人的久别重逢。***本文1V1甜宠暖文HE欢迎入坑,请多关照=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