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92500000015

第15章 偷自行车的人

影片档案

出品:意大利P.D.S.影片公司1948年

类型:黑白片

片长:90分钟

编剧:西柴烈·柴伐梯尼、维多里奥·德·西卡

导演:维多里奥·德·西卡

摄影:卡洛·蒙托里

主演:朗培尔托·马齐奥拉尼饰安东·里奇

安左·斯塔尤拉饰布鲁诺

本片获1949年美国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最佳外国影片金球奖,英国电影学院最佳影片奖。

导演简介

德·西卡1902年生于意大利,早年致力于表演,在20世纪20年代是一位相当受欢迎的舞台偶像与歌星。德·西卡辉煌的电影生涯横跨半个多世纪,不仅执导了36部电影,而且还主演过150多部影片,而他作为导演取得的成就无疑远远超越他作为演员所获得的。

1942年,其执导的《孩子看着我们》是德·西卡导演生涯中具有重大意义的影片,被认为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先驱之作。这部影片是德·西卡与编剧柴伐梯尼合作的开始。随后他们合作生产了两部伟大的作品——《擦鞋童》和《偷自行车的人》。《擦鞋童》获得了奥斯卡特别奖,《偷自行车的人》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经典之作,也是德·西卡享誉最隆的一部作品,该片再次为德·西卡带来了奥斯卡特别奖。1952年的《温别尔托·D》同样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代表作之一。

20世纪60年代以后,德·西卡转向拍摄由大明星主演的商业片和娱乐片,导演事业也进入低谷,创作的一系列作品明显缺乏灵感和打动人的内涵。70年代初,德·西卡的创作又闪现出一丝余晖。1970年的《芬奇·康蒂尼斯的花园》再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1973年,他拍出了讲述意大利劳动妇女在男权社会中初尝自由滋味的《短暂假期》。

在拍完最后一部作品《出航》之后,德·西卡于1974年11月13日与世长辞。

剧情简介

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罗马,百废待兴。失业已达两年之久的安东·里奇获得一份张贴广告的工作,但有个附带条件:必须有自己的自行车。妻子用家中不多的物品典当来的钱赎回自行车。

第二天,安东领了任务,专心在街头巷尾张贴广告。突然,一个小伙子骑上他的自行车飞奔而去,安东最终没有追上。向警察局申诉,也没有结果。次日清晨,安东父子及朋友去旧车市场寻找,也一无所获。安东和年幼的儿子继续坚持寻找自行车。在街上,安东看到偷自行车的小伙子,却没有追上。

心烦意乱的安东因为儿子的一句抱怨而打了他一巴掌。为了安抚儿子,安东请儿子去餐馆吃饭。在偏僻的居民区,安东父子意外地又撞上偷车贼,并揪住他,但是周围的居民却为他开脱,这时偷车贼又倒地抽搐起来。面对困境,安东父子只有知难而退。

附近的体育场正在举行比赛,场外全是观众留下的自行车。绝望使安东生出一个念头,他急速地跨上一辆自行车飞奔而去。但是立即被车主发现,又被过路的人抓住拉下来。人们对他又打又骂,布鲁诺死命抱住父亲,为他捡起被打掉的帽子。车主最后放了安东。安东握着儿子的手,越走越远,消失在茫茫人海中。

影片分析

一、新现实主义风格

本片编剧柴伐梯尼素有新现实主义电影理论奠基人之称,他在那篇有“新现实主义美学纲领”之誉的《对电影艺术的几点看法》一文中,谈到自己的“创作活动是以一定的道德观点和社会观点为基础”,在身不由己的情况下,也“尽可能加进自己对世界的看法”,所以《偷自行车的人》是作者自觉站在先进的社会立场上,对当时意大利社会结构进行的批判。本片符合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几个原则。

不管影片批判的深度和力量大小如何,它接触到意大利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失业。而这部影片就是从这里开始体现出新现实主义的第一条原则——反映意大利社会现实。体现的第二条原则是影片反映了普通意大利人(工人安东)的日常生活(丢失及寻找自行车过程中所发生的事情)。第三是它的纪实风格。这部影片在拍摄方法上追求最大限度的真实感,全部采用街头实景,没有一场戏是在摄影棚的布景中拍摄的,把安东的悲剧和发生悲剧的环境表现得十分真实可信。第四,影片中没有一个是明星或职业演员,扮演安东·里奇的马齐奥拉尼是工厂的工人,是导演在挑选过上百人之后从一长队带孩子来应征的人中间一眼看中的。布鲁诺的扮演者是导演从看热闹的人群中偶然发现的一个“古怪的孩子,他的脸圆圆的,有一个与众不同的鼻子和一双大大的富于表情的眼睛。这就是斯塔尤拉”(德·西卡回忆录)。扮演安东·里奇妻子的卡莱尔则是一位新闻记者。第五,不给观众答案,让观众自己去想象人物的出路。影片结尾让我们看到安东父子消失在茫茫的人海中。他们该怎么办?观众只能带着问题、怀着沉重的心情离开电影院。这里没有英雄,只有普通人;没有离奇曲折的故事,只有日常的、琐屑的小事;没有虚构,只有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这就是典型的新现实主义的创作实践。

二、剧作结构

《偷自行车的人》叙事特色首先在于故事的消失。整部影片由一个个互不关联的、偶然的小事或小插曲连缀而成;它们没有因果关系,不起推动剧情发展的作用,这就打破了传统的剧作法。影片没有编造现实,它不仅力求保持一系列事件的偶然性和近似逸事性的时序,而且对每个事件的处理都保持了现象的完整性。安东父子在大街小巷奔走,观众也随同他们看到了熙熙攘攘的自行车市场、生意兴隆的女看相人、善于适应环境的乞丐、施舍菜汤的教堂、妓院、贼窝等等。所有这些事件都是可以互换的,看不出任何按照戏剧性范畴安排事件的意图。发生在小偷居住的街区中那场戏很能说明问题。我们甚至没有把握说被主人公追上的那个家伙就是偷车的人,我们也永远不会弄清他的癫痫病发作是真是假。影片就是把这些生活的众生相呈现出来,让观众自己去思考、判断、得出结论,而不直接灌输思想意图,进行说教。这些事件基本上不是哪个事物的符号,不是哪个必须让我们相信的真理的符号,它们保持着自己的全部具体性、独特性和事实的暧昧。显而易见,事件和人物的描写从未直奔一个社会主题。然而主题体现在这些描写中,相当清晰;由于它是捎带表现出来的,因而更真实可信。

巴赞评论说,“《偷自行车的人》完全不再依靠戏剧性的基本程式,情节不是作为一种本质事先存在于影片之中,它是从先于它存在的叙事过程中引申出来的。它是现实的积分。德·西卡的最大成功就是找到了能够解决观赏性情节与事件过程这对矛盾的电影辩证形式,而其他人至今只是不同程度接近做到这一点。”

三、人物设置

影片中儿子布鲁诺一角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影片的神来之笔。通过安东·里奇对待布鲁诺的一系列细节,烘托出安东情绪的变化。开始时,在维多奥市场,安东还鼓励布鲁诺如果找到自行车就好好亲亲他。接着在宝太门躲雨时,安东却为布鲁诺一身泥水而生气。后来在追逐乞丐时,布鲁诺离开父亲,冲着墙壁正要小便,安东竟厉声喝住他,后来安东因为儿子的一句抱怨,而打了儿子一个巴掌。这些细节插进来仿佛有很大的随意性,实则淋漓尽致地反映了安东因没有找到自行车而急躁情绪在加剧。

布鲁诺这一角色的设置,还为父亲安东的遭遇增添了伦理的内容,从个人道德层面深化了这场似乎只有社会性的悲剧。如果删去孩子这个角色,故事情节没有变化,还可以照原样概述故事。然而,布鲁诺是这场悲剧洞悉内情的目击者,这样就从伦理层面深化了这出悲剧的意义。影片的处理手法极为巧妙,它几乎回避了妻子这一角色,以便把这场悲剧的个人属性体现在孩子身上。父亲与儿子之间的默契相当微妙,它深入触及了道德生活的基础。孩子对父亲抱有的孩子式的敬重和父亲对这一点的意识赋予影片结尾以浓烈的悲剧色彩。

毫无疑问,孩子在影片中起了多层次和多面向的作用,既涉及故事结构,亦涉及场面调度本身。体现在故事中的这一功能十分明显地反映在对孩子和大人步态的处理上。德·西卡选定这位小演员之前,并没有让他试演,而是让他走一段路。导演希望在大人徐行的步态旁看到孩子疾行的碎步,因为单就这种不和谐中的和谐本身来说,对于理解整个场面调度也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说《偷自行车的人》是一个父亲和他儿子走在罗马大街上的故事,也未尝不可。孩子不论是走在前面,还是走在后面,无论跟在身边,或是相反,因为挨了耳光气呼呼存心落在后面,他的位置绝不是没有意义的。

(王万尧)

参考书目

《电影是什么》,[法]安德烈·巴赞著,崔君衍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同类推荐
  • 动画艺术论

    动画艺术论

    众所周知,以创意经济为核心的新型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当今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支柱,而在这个产业队伍中,动画产业异军突起,已成为和通信等高科技产业并行的极具发展潜力和蓬勃朝气的生力军。相比之下,曾经一度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并筑就一大批优秀经典的动画作品使之成为世界动画长廊中的瑰宝,还被国际同行誉称为“中国学派”的中国动画却显得步履蹒跚。
  • 艺海观澜

    艺海观澜

    徐庆平,徐悲鸿之子,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研究院院长、北京徐悲鸿纪念馆馆长。本书主要内容分为三部分:美术漫谈、西方艺术史研究、莫奈传。书中对其父亲徐悲鸿的美术作品以及西方艺术史有着深入细致的研究。多数文章已经在各大报刊上发表过,是一本开卷有益的图书。
  • 淡渍堂三种(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淡渍堂三种(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淡渍堂三种》由文选、剧选、诗选三部分组成。文选收录了作者关于戏曲理论研究的一些文章,剧选收录了《海陆缘》、《青萍剑》、《合银牌》、《琵琶记》、《刘青提》,这些剧本都是从古典名著、传统剧目改编或改写的,诗选收录了作者100多首诗词,重在表现作者的理想和爱国主义情怀。
  • 国际艺术品贸易

    国际艺术品贸易

    经济全球化程度的日益深化加速了艺术品的跨国流通,艺术品贸易已经成为世界经济舞台上一个蓬勃发展的新兴领域,形成了一个全球性的巨大的艺术品市场。肇始于20世纪70年代欧美等国掀起的艺术品投资潮,促进了对艺术品贸易中法律问题的研究。本书采用历史分析的方法、比较法学的研究方法及实证分析的方法,绕以美国为代表的普通法系国家和以法国为代表的大陆法系国家的立法和司法实践对艺术品贸易中的法律问题,诸如进出口的法律规制、所有权问题、艺术品评估鉴定中的法律问题及国际艺术品贸易中的法律冲突与协调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基本形成了一个国际艺术品贸易法律制度的研究框架。
  • 长卷:国画长卷风采

    长卷:国画长卷风采

    本套作品根据中华文化形态的结构模式,共分为10套,每套冠以具有丰富内涵的套书名。再以归类细分的形式或约定俗成的说法,每套分为10册,每册冠以别具深意的主标题书名和明确直观的副标题书名。每套自成体系,每册相互补充,横向开拓,纵向深入,全景式反映了整个中华文化的博大规模,凝聚性体现了整个中华文化的厚重精深,可以说是全面展现中华文化的大博览。因此,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珍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和陈列。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恨入骨,爱已殇

    恨入骨,爱已殇

    结婚四年,他羞辱她,逼迫她,折磨她,欺负她,谁叫她为了嫁给他,杀了他原本想娶的女人?可当她真的被他逼死后,他却疯了!但人死不能复生,更何况她是带着对他满腔的恨意去死的。她临死都没有想过要报复,但她不知道的是,她的死,就是对他最大的报复!--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总裁突袭:娇妻太抢手

    总裁突袭:娇妻太抢手

    车祸、失忆,她有了新的身份-叶太太。他生活精致,连装菜的盘子都有讲究,而她只会做些入不了他眼的家常菜。她入戏太深,她小心翼翼讨好,这段婚姻,带给她的只有压抑,她好不容易融进他生活,为约定的一年而努力,他的心结却突然回国。她提前解约拿到两个亿,她开始调查爸爸入狱的真相,却遭到万般阻挠,一切都因一幅画开始……他一直对父亲自杀耿耿于怀,所有人都告诉他同一个真相,让他不得不信……他们再见面,他直接从她身边走过,眼神未半点停留。她却优雅的跟他打招呼:“嗨,我亲爱的前夫。”“我们还没离婚。”他拿出离婚协议书,他的那栏并没签字。命运将他们再次捆绑,是注定,还是冤孽。他发动猛烈追求,可她四处留情,偶然有天他小宇宙爆发,发言要斩断她的小尾巴。她一本正经数了数发短信约她的人:“那我问问他们同不同意!”
  • 医品凰后

    医品凰后

    她,现代名医翘楚NO.1!医学界各项专利的缔造者!他,鎏夏国的战神九王爷!朝廷权利的最高统治者!一朝穿越,强强相遇!且看她在古代怎么混得风生水起!*【王爷实力追妻!】【宠文!干净!还巨好看!】
  • 冷王的特工宠妃

    冷王的特工宠妃

    一朝穿越,王牌特工变身废柴丑女,身为祭品且中致命之毒?看她如何生杀予夺,步步为营!一纸圣旨,铁血冷王点名封她为妃,情之所至还是权谋使然?看他如何予求予取,夺美人心!当倾世之姿的王牌特工对上人神共愤的战神冷王。狭路相逢,谁胜?筹谋在心,随卿所愿。剑指天下,江山不换!……“今晚,侍寝。”某王爷笑容邪肆。她吓得差点站不稳。“本王帮了你那么多次,若要感谢本王,不如以身相许。”某王爷又笑。“何况,你已是本王正妃。”
  • 奶昔日记

    奶昔日记

    时间长河中,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但过去,总有几件事,时间洗不淡,冲不走。它有一个美丽的名字:青春。
  • 超越自卑(阿德勒心理学经典)

    超越自卑(阿德勒心理学经典)

    《超越自卑》依据阿德勒个体心理学对自卑感的由来、自卑感的作用及生活风格与自卑情绪的关系,从生活的意义、心灵与肉体、自卑感与优越感、早期的记忆、梦、家庭的影响、学校的影响、青春期、犯罪及其预防、职业、人及同伴和爱情与婚姻等十二个方面加以论述,他认为人类的行为都是出于自卑感及对自卑感的克服与超越。
  • 礼仪全书(第二册)

    礼仪全书(第二册)

    在现代社会,礼仪可以有效地展现施礼者和受礼者的教养、风度与魅力,它体现着一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认知水平、尊重程度,是一个人的学识、修养和价值的外在表现。《礼仪全书》归纳、介绍了大量最新的交际技巧和礼仪规则,有针对性地分析、解答了生活、工作、交际中经常遇到的种种具体问题,内容涉及社交场合的礼仪礼节、招待宾客的要领、职场中的人际关系、商业营销中的礼仪、与外国人交往的礼仪知识等等。在社会变化日益快速的今天,许多经久不变的社会习俗和礼仪,已经发生微妙的改变。本书多层次、多方位、多侧面地反映了这种变化。
  • 漫威共生体在火影

    漫威共生体在火影

    一只看过火影的共生体来到了火影世界……誓要征服火影。妹子群:火影永不完结619844322
  • 重生之太后不良

    重生之太后不良

    一杯毒酒让宋辰星以为就此可以干干净净入了告别人世,谁料到却让她重生回到十年前,那个噩梦开始的时候。一切推倒重来,是重蹈覆辙,还是颠覆以往?这一世,我不要被人碾作尘泥,也不要做什么宠冠后宫的皇妃,我只求自由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