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94200000035

第35章 张爱玲作品中广告生成的原因(2)

在近、现代,这类现象就更普遍了。鲁迅、矛盾、老舍、巴金、叶圣陶、胡风、郑振铎、张恨水等现代作家不仅发布过不少文学广告,在他们的作品中,也有大量广告的描写。此外,鸳鸯蝴蝶派小说,新感觉派小说、通俗小说也为我们展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新旧驳杂的广告形态。尤其是有“都市主义小说”之称的新感觉派小说,它受益于西方文学思潮和日本新感觉派,关注生活现实的快速节奏、变态心理和绝望情绪,借重现代主义的心理分析、意识流等表现手法,捕捉新奇的感觉印象,表现现代都市生活,展现了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都市的特征和状态。

在新感觉派作家的小说中,广告是他们表现都市生活的惯用形式。如刘呐鸥的《都市风景线》里,就有这样一副平面广告插图,其中的广告标题是快乐小姐;广告内容为一张美女的肖像图,美女巧笑倩兮,表现出极开心状,两侧配了文案,下方是一匹布,并且附了色卡;广告文案说:她何以充满了愉快,因为她所穿的“阴丹士林”色布是:一、颜色最为鲜艳;二、炎日暴晒不退色;三、经久皂洗不退色;四、颜色永不消灭不致枉费金钱。在这则广告下方,作者写的配文是“方程式一般的女子肖像”。阴丹士林是民国妇女的最爱,不论高矮胖瘦,均招摇过市。小说用当时流行的美女月份牌广告来表现当时社会都市生活的现代性和都市灵魂的骚动。穆时英的《上海的狐步舞》中,有这样的广告描写“一个英国绅士站在前面,穿了红的燕尾服,挟着手杖,那么精神抖擞地在散步。脚下写着:‘Johnny Walker:Still Going Strong’路旁一小块草地上展开了地产公司的乌托邦,上面一个抽吉士牌的美国人看着,像在说:‘可惜这是小人国的乌托邦;那片大草原还放不下我的一只脚呢?’”洋场都市生活真可谓光怪陆离,匆忙零乱。穆时英在《五月》中还借机描写了一次广告活动:“他睡在车里做梦,梦里决定了到各报去登一个广告,梦里想好了底下那么的句子:‘回来吧,琪妮,萍启。’‘回来吧,琪妮!’付了广告费,怀着一回家就可以看到琪妮坐在沙发上等他的心情,宋一萍急急地从广告部跑出来”。

在西方,早在古希腊、古罗马时期,诗歌这种文学形式就已经被用来制作广告。古代雅典,曾流行类似四行诗形式的广告,如:“为了两眸晶莹,为了两颊绯红;/为了人老珠不黄,也为了合理的价钱,/每一个在行的女人都会——购买埃斯克里普托制造的化装品”。后来,随着西方工业文明的兴起,商业活动进入文学视野,文学作品中的广告日益增多,在狄更斯、巴尔扎克、波德莱尔等笔下展示了它们多彩多姿的面貌。一些蜚声文坛的作家、诗人,动笔撰写的书广告也屡见不鲜。英国著名作家、文艺评论家毛姆初登文坛时,作品读者寥寥,因而收入不丰。为求作品有价,他便出其不意地在一家报纸上刊登一则《征婚启事》的广告:“本人是年轻而有教养的百万富翁,由于知音难觅,目前仍孑然一身。因此特公开征求终身伴侣,其人须同毛姆小说中的女主人相当”。广告刊出后,毛姆的小说顿时销售一空。巴尔扎克做过这样广告:布依松是一个很好的裁缝,酷爱文学。他十分崇拜并经常为巴免费做了许多漂亮而得体的服装。然而他的店铺生意清淡,生活十分贫寒。为使布依松摆脱困境,巴尔扎克在他的小说《人间喜剧》中,巧妙地穿插了一个人物——裁缝布依松。小说真实地写了布依松的店铺的字号和地址,还写了许多贵族王侯纷纷上门求做礼服及各种服装,把布依松称赞为法国第一裁缝。小说问世后,便有许多读者慕名而来定做服装,于是布依松的店铺从此门庭若市,名声大噪。

巴尔扎克还因债台高筑,同意在他的小说《塞沙·皮罗多兴衰记》的一章里,为圣马丁街的烧酒商安插了一则广告,因此,人称巴尔扎克是法国的第一个广告作家。前苏联诗人马雅可夫斯基把艺术视为一种生产,不仅最早明确提出了“社会订货”的概念,也以实际行动创作了大量的广告诗。从1923年到1925年,共写了300首广告诗,发表在报刊上,印在糖果包装纸上,影响很大。像他为某奶瓶写的广告:“这样好的奶嘴,/空前绝后,/我愿吮它,/直到长寿”;他为“鸡心”烟卷写的广告诗是这样的:“‘鸡心牌‘烟卷/气味香喷喷。/劲儿很大,/就像黄金价格那样平稳。/除了/莫斯科农产品/公司/别家买不到!”对于马雅可夫斯基的“社会订货”的文学观念及广告诗创作,蒋光慈曾经有过这样的评价:“马雅可夫斯基在群众面前承认自己是标语和广告的诗人,这并不是他自己降低自己诗人的人格,而适足以表明他的伟大,他的暴动的精神。在现时代,真正的诗人恐怕要将自己的诗广告当做标语作用罢?暖室内或花月下的漫吟低唱的时代已经是过去了。现在的诗的领域不是暖室,而是闹喧喧的街道,诗的写处不是字本,而是街心的广告。

马雅可夫斯基能承认自己是广告诗人,这正是见得他是超出旧轨的天才”。而与马雅可夫斯基同时代的另一位俄罗斯大诗人叶赛宁不同意马雅可夫斯基把文艺与生产等同起来的观点与作法,以致在《在高加索》一诗中挖苦马雅可夫斯基道:“我珍视诗歌中的俄罗斯热情,/有个马雅可夫斯基,还有其他人,/而作为他们当中的主要彩绘师,/他把莫斯科农产品公司的瓶塞来歌颂”,因为马雅可夫斯基曾为莫斯科农产品公司的瓶塞写过广告诗。确实,像这样的广告诗,是当时苏联其他诗人所不屑为之的,但马雅可夫斯基在他的自传里自豪地说:“尽管诗人们嘲笑,我却认为《除了莫斯科农产品公司以外,别家买不到》是一首具有最高才能的诗。”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初登文坛时,打算编写一本介绍夏威夷群岛的书,可是始终找不到愿意出版的书商。他决定仿照幽默作家布朗在全国各地巡回讲演的方式来宣传自己的著作。他挖空心思,精心制作了滑稽可笑、引人注目的海报来招徕听众。海报上写道,演讲人马克·吐温描述过去居住在夏威夷群岛上的野蛮人的离奇古怪的风俗习惯,“如果哪位太太愿意提供婴孩的话,演讲人将当众表演野蛮人生吞活剥小孩的情景”。海报上除了写明演讲地点与时间之外,还用大号字体写着:在城里举办奇妙的音乐会。紧接着是中号字体:但演奏不出令人恐怖的野兽的声响。之后又是几行小号字体:在附近街上打算燃放五彩缤纷的焰火,主办者要求与演讲会同时举行,但看来只得取消焰火晚会的原定计划。海报结尾写道:演讲会定于7时开始入场,8时才赶到的观众肯定会遇到麻烦。广告一出,反响强烈,当天晚上的演讲,全场座无虚席。马克·吐温所拟的广告幽默,他在各地进行巡回演讲时写下了大量广告词,有一次在一张海报上列举了38个题目,写道:“精心构思的幽默贯穿于整个演讲过程”,听众还没有走进演讲厅,就感受到了浓厚的幽默气氛。有一回,旧金山城的大街小巷出现许多颇为奇特的传单。这些传单上写道,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强烈要求马克·吐温立即滚出旧金山,还印着由许多社会团体签名的最后通牒:严禁举办演讲会。传单以警察局长的话作为结束语:“最好尽快把马克·吐温撵出去!”

其实,所有传单都是马克·吐温本人一手炮制的,这正是他的幽默的另一种特殊的表达手段,也是幽默演讲会的“序幕”。到了夜晚,演讲厅里人山人海,挤得水泄不通。马克·吐温在主编一家日报时还有过一个关于广告的小故事,诙谐幽默。当时一位读者在马克·吐温主编的报纸中发现了一只蜘蛛,便写信询问是吉还是凶,马克·吐温回信道:“您在报纸里发现一只蜘蛛,这既不是吉兆,也不是凶兆。这只蜘蛛在查报纸,看哪家商店没有刊登广告,就准备到哪家商店去结网安居”。一位商界阔佬对马克·吐温说:我想借助您的大名,给敝公司做个广告。马克·吐温说:当然可以!第二天在马克·吐温主办的报纸上登出了如下文字:一只母苍蝇有两个儿子,她把这两个儿子视若掌上明珠,爱护备至。一天,母子三个飞到XX商业公司的商店里。一只小苍蝇去品尝包装精美的糖果,忽然双翅颤抖滚落下来,一命呜呼!另一只小苍蝇去吃香汤,不料也一头栽倒,顷刻毙命。母苍蝇痛不欲生,扑到一张苍蝇纸上意欲自杀,尽管大吃大嚼,结果却安然无恙!阔佬看完广告,气得直翻白眼。美国电视广告歌曲之王史提夫·卡文创作了近1000首广告歌曲,有些流行曲连三岁儿童也会唱,被称为“广告协奏曲贝多芬”,他为了宣传纽约的旅游业,创作了《我爱纽约》,广为流传,后被纽约州州长颁布为州歌。

因此,我们可以说,文学在塑造自己的品格的同时,也一直在理解、描绘着广告。在近代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广告是伴随着西方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进入华夏大地的,它与其他舶来品一样,先后被人们排斥、接受、崇拜,人们消费它、欣赏它,尔后也同其他舶来品一样,成为文学的描写对象。

张爱玲是一位在中外文化传统哺育下成长起来的作家。“张爱玲自小一方面受到中国古典文学及传统文化的熏染,另一方面又就学于教会学校,较早地受到了西方现代文化的教育”。因此,当她意图“从描写现代人的机智与装饰中去衬出人生的素朴的底子”(《自己的文章》)时,广告这一华靡的象征物便自然而然地走进了她的创作视野。

三、张爱玲的创作准备

张爱玲在她的《天才梦》中开篇便说:“我是一个古怪的女孩,从小被视为天才,除了发展我的天才外别无生存的目标。”她是一位文学天才,“生来就会写小说。”3岁时能背诵唐诗,7岁时写了第一部小说,9岁时开始投稿,12岁时文章第一次变成铅字,18岁时正式发表第一篇文章,23岁时红遍上海。可以说,张爱玲如一颗流星照亮上海的天空是有充分准备的。尽管她的作品描写的都是饮食男女的生活,题材不外乎婚姻和爱情,但傅雷、胡兰成两个完全不同的人都把她与鲁迅相比较。“看她的文章,只觉她什么都晓得,其实她却世事经历得很少”。那么,她的艺术源泉又在哪里?“这个时代的一切自会来与她有交涉,好像‘花来衫里,影落池中’”。一是自娱式的学习,二是情感体验。

自娱式的学习就是随心所欲地、毫无硬性的外部规定的学习,无论是看电影、听音乐,还是读书、习画,兴之所至,一切以兴趣为大,不太在乎读的是什么。这种学习方式不仅使她对各类文学作品有广泛的涉猎,也使她对家里订有的报刊有充分的浏览。张爱玲父母都订有不少的报纸,既有大报,也有小报。而这些都是张爱玲喜欢读的。这种自娱式的学习,带给她那渴望温情的心田的不单是那感情,还有文字的韵味,就是一些过时的广告文字也引发了她无穷的遐想,在《论写作》中,她曾经回顾起自己抄记家里旧皮箱上旧广告的经历,“虽然是近代的通俗文字,和我们也像是隔了一层,略有点神秘。”《新闻报》是她家长期订阅的一份报纸,当时,它与《申报》竞争,虽然《申报》“广告折扣打七折,且发行‘星期增刊’,给广告户在增刊上作义务宣传,但还是敌不过《新闻报》”,足见《新闻报》刊载广告之盛,这给张爱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致在《到底是上海人》中,很自然地引用了其上的广告来说明上海人的“通”。

同类推荐
  • 金融国策论

    金融国策论

    本书宣告了全新的政治金融学的问世,以全新的角度看待和阐释金融,富有创见地把金融与政治紧密结合,将金融与国家、金融与战略、金融与政治的关系抽丝剥茧地解析出来,同时从国家治理的新角度提出全新的中国金融体系构建。这种真正从国家策略层面进行金融实务解析和理论建立的思想和维度实乃一大创新。
  • 电话销售细节全书

    电话销售细节全书

    无数成功销售精英的经历告诉我们,良好的电话销售功底对销售工作的成败产生决定性的影响。电话销售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归结为销售员对电话销售技能的合理运用与发挥。《电话销售细节全书》总结了众多优秀电话销售人员的工作方法与经验,对成千上万奋战在一线的电话销售人员在工作中最有可能遇到的各种销售问题进行了全面盘点。它巧妙地将电话销售理论、方法与情景训练、案例分析融为一体,希望广大电话销售人员通过阅读《电话销售细节全书》,能够切实提高技能水平,迅速提升自己的业绩,用完美的结果去温暖人生。
  • 大数据在中国

    大数据在中国

    也许是迄今为止最易懂、最实用的大数据类图书!因为,除了本书,再也没有另外一本书让你如此接近中国大数据时代的现在与未来!本书中用最精简的文字、最详实的案例分析了大数据的特点、原理以及在当下中国各个领域的运用。同时给我们企业与个人提供了新的参考——大数据时代将对中国企业转型提供哪些支持?我们的优势和劣势在哪里?如何将“大数据思维”转化运用到管理、营销以及生活当中的方方面面?我们个人又该如何搭上“大数据”的快车实现商业价值与个人理想?
  • 如何经营一家最赚钱的餐厅

    如何经营一家最赚钱的餐厅

    本书以实用为目的,从客户管理、员工管理、设施管理、物流管理、财务管理、品牌管理六大方面,结合正反两方面的实战案例,为读者揭秘餐厅的经营之道,让读者更加清楚如何经营一家赚钱的餐厅,是一本真正速战速决的餐厅赚钱的秘籍,也是餐厅老板经营一家最赚钱餐厅的实战手册。
  • 帕金森定律

    帕金森定律

    帕金森定律由英国历史学家、政治学家帕金森于1958年提出:在行政管理中,行政机构会像金字塔一样不断增多,行政人员会不断膨胀,每个人都很忙,但组织效率越来越低下。这条定律又被称为“金字塔上升”现象。帕金森定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不称职的行政首长一旦占据领导岗位,庞杂的机构和过多的冗员便不可避免,庸人占据着高位的现象也不可避免,整个行政管理系统就会形成恶性膨胀,陷入难以自抜的泥潭。本书通过一系列生动直观的现象描述和心理剖析,提示了帕金森定律发生作用的内在条件和根源所在,剥开为患广泛的官僚主义的硬壳,展示其华丽外表掩盖下的内幕真相,同时引发人们作深层次的思考。对帕金森定律的各种变体、衍生定律以及与帕金森定律有内在联系的其他重要定律、法测,本书也是并予以收录并进行详尽细腻的解析和点评。全书论述严谨、观点犀利,极具现实警示和指导意义,为广大读者认识、了解、研究帕金森定律打开了一扇便捷的大门。
热门推荐
  • 张恨水经典作品系列:金粉世家(下)

    张恨水经典作品系列:金粉世家(下)

    小说以北洋军阀内阁总理金铨封建大家族为背景,以金铨之子金燕西与平民女子冷清秋由恋爱、结婚到反目、离异的婚姻为主线,揭露了封建官僚及其妻妾子女空虚、堕落的精神世界和没落腐朽的生活,为豪门贵族描写了一部活生生的兴衰史。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俏汉农妻的逆袭之路

    俏汉农妻的逆袭之路

    (书名改了,原书名《俏汉宠农妻:这个娘子好辣》)杨初夏穿越了,穿到一个被后奶奶打死的小农女身上,这还不算,后奶奶竟连她尸体都要卖了,这怎么能忍?哼,我管你是后奶奶还是大伯二叔的,只要是极品,来一个打一个,来两个打一双。只是打完极品,看看面黄肌瘦穿着破烂的爹娘弟妹,再看看贫穷落后的村落。杨初夏怒了,指天狂吼:我定要将这里发扬光大,到时让你冬天开花你不敢夏天,让你给我找男人你不敢给我找女人。某男默默的道,“娘子,我本来就是男人啊……”
  • 我的世界之全能镇长

    我的世界之全能镇长

    文小轩来到了MINECRAFT的世界里。在这里,他招收手下,建立小镇,成立城市和国家,称霸方块大陆。然而,文小轩遇到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他是否可以克服这些困难呢?
  • 酆都之恋

    酆都之恋

    她生而为妖,声名杨于大街小巷,不是美名,而是臭名昭著,提起她的名字,可吓退恶鬼,可止小儿夜啼。他步步为营,精于算计,将一切握于掌中。一场不伦的叔侄恋,他身为帝王,该如何向天下人交代?直到她在怀中死去,他才知道,她所做一切不过为了他能活着。当他看清自己的心,从权利的欲望中醒来,蓦然发现,他引以为傲的江山,竟是座死城,里面没有一个生灵…………
  • 半颗心的伤

    半颗心的伤

    难道只是那个女生的替身?事情的真相究竟是什么?任焕似乎也变得很奇怪,拉拉也总是纠缠在任焕与那个女生的回忆中,于是她们终于分手,在任焕和拉拉分手之后,一次偶然的机遇,痛苦的拉拉在凌寒的陪伴下回到老家并且了解了事实的真相,原来记忆里的那个人不是情敌,而是与自己血脉相连的亲人……
  • 舌尖上的西北

    舌尖上的西北

    本书“陕西小吃小识录”这一章节,其中包括了数十种著名陕西小吃的风味特色、历史由来、制作技艺和逸闻趣事种种,风格犹如古人笔记体美文,文字凝练,内容丰富。读来妙趣横生,悦目赏心。第3至19章节是贾平凹先生散文中涉及到陕西各地食文化的精彩篇章。其中有贾平凹对故乡美食的回味,对其行迹所至的陕西各地美食的精彩描述,虽然笔墨不多,但已是色香味具出,令人神往。第20至27章节的题材上则是一种放大的对食文化的解读,但凡入口品食者如烟、茶等等都算入其中,这些文章更有一种对食文化形而上的阐释,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哲理思考和人生感悟,空灵博大,韵味悠长。
  • 乡村小医神

    乡村小医神

    不争霸的乡村流……养养鱼,逗逗鸟,看看病,一片和谐景象。
  • 美国大牧场

    美国大牧场

    田园、牧场,珍奇美酒。蓝天白云,雪山碧湖,骑马,打猎,悠然自在的生活。
  • 终末帝国

    终末帝国

    英雄拯救了世界,迎来了万古的和平与复兴。“要我说,都他妈的是扯淡。”曾经的英雄背弃了他所拯救的世界,而如今机械师艾兰迪所代表的新的希望再次崛起,但—这新的希望会是所谓的英雄吗?这个世界还值得被拯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