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25500000045

第45章 治学(5)

吕本中曾说我们如何治学:

后生学问,聪明强记不足畏,惟思索寻究为可畏耳。(《童蒙训》)

背记之学是不值得称道的,那只是天性聪明而至;只有那些善于思索,读书能够寻究根本的学子才是值得称道的。这其中的差别就在于用心与否。我们看文学作品,有的是用脑子写出的,有的是真正用心写就的,只有用心写就的东西才能感动人。做研究亦是如此,要把自己的心和脑结合起来才行。光靠聪明头脑而不投入感情,不能用心去思考探索,就做不到深入。如能聪明合于用心,做研究才会有长久的兴致,做出来的成果也才能有很深的人文性。

为学深思,也有一定的章法可循。首要即为能疑,继而为能问,由疑问而再深思解决之法,这是为学的一条途径。“动以静为母,疑乃悟之父。”(清·魏源《明末楚石诸禅师和三圣诗》)中国传统文化中,认为“静”是万物之根,静是永恒、是常态,而运动则是暂时的。这是和马克思主义哲学“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万物都处在运动之中”的理解正好相反。中国传统哲学认为静是绝对的,运动是相对的,天下万物最后都要归于静寂。

由此生发,人如想达到开悟的大境地,就要能纯净心思,由静笃而生出对于天地人生之道的深深思索,若在此期间能够产生对平日营营扰扰生活的疑问之心,又能循此而苦思解脱之道,这就种下了澄明开悟的慧根。所以“疑”乃是一个提高的关节点,由“疑”才能生出对于另一更高境界的向往。

三、反思

中国教育理念提到,老师给学生讲授知识的时候,不要一次讲透所有知识,而要留下一部分未解的知识引导学生去主动地思考,从而给学生一个提高的空间。明代学者陈献章*被誉为“岭南第一人”,也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他讲:

*陈献章(1428—1500),字公甫,号石斋,人称白沙先生。主张学贵知疑,创立江门学派,为明代硕儒。

学贵有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疑则能进,已得知识之半。

“疑”就是让学生能够去思考。读书过程中生出大疑惑,就能有大长进,生出小疑惑也能有小长进;要想不断进步就要不断思考,不断因疑惑之心而思考解决之法,能有这样的精神,也算是已经入了学问研究之门,得到知识之半了。能生疑惑之心,就说明读书者有心,有独立思考的意识,古人看重“疑”的重要,实际上是看重这种主动的、独立的思考精神。

能疑之后,就要对疑惑的问题进行反复探究,从各个角度来发问,逐渐掌握问题的关键所在。早在《尚书·仲虺之诰》中,古人就推崇“问”的重要:“好问则裕,自用则小。”要为学就一定要有好问的精神。好问之人,一般都是在思考很熟或查阅很多材料之后,真正再也不能思考透彻了,才向别人发问的。所以好问,即使是因为不能透彻理解,他其实也已经在这个问题上有了很深的理解,只差最后点透而已,所以能称之为“裕”。而刚愎自用之人,有了问题思索不得,就轻轻放过了。如此长久下去,不但知识面越来越窄,其为学的格局也越来越小。孔子讲自己之所以会有那么多的知识,就在于自己能做到“每事问”。

《论语》里就记载,孔子凡是遇到不懂的东西,就不耻下问,由高明而更高明。中国古代学子都要游学,要到天南海北走一走,听听不同老师的课,结识一下更多的朋友,就是为了能够在游学中向更多高明的人请教,而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增长自己的见识。“博学多识,疑则思问”(汉·王符《潜夫论·叙录》),只有广博地涉猎,扩充自己所学的范围和研究的领域,才能不断增长自己的见识;而在读书过程中必然会生出疑惑来,这时候一定要善于询问,善于向高明之人请教。《荀子·大略》中有句话说得好:“迷者不问路,溺者不问遂,亡人好独。”“遂”为水中能借以得渡之路。不能问,则终迷惑、沉溺于不知路的困境中,要在学问中有所成就是很难的。

《礼记·学记》里说:

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

正是对所读之书、所接触之事理不能清楚明白而生疑惑,才有“问”,所以“问”正是攻坚之关节。同时还要能够循序渐进地发问,“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先思考解决容易的问题,逐渐地把知识、材料、经验都积累起来,再去思考解决艰深的问题,最后才能逐渐探究到“节目”之处,也就是问题的核心之处。为学不要在起步时就做太难的题目,那样将是初学者很难驾驭的,做学问、读书一定要循序渐进,思考问题也是要循序渐进。这都是古人总结的为学的经验,其中蕴涵着很深刻的道理,我们一定要善于吸取。

“疑”与“问”不可分,都是读书深思的必经阶段。而要做到善“疑”善“问”,还是要在“学”上努力。刘开讲:

学与问,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质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问说》)

我们一直所讲的做学问,实际上就是在讲学者要善于“学”、“问”并使之相辅相成的为学之道。人不努力向学,就不能增长自己的知识、经验,对于所读之书也就不能有什么见解和评判,所以想有所质疑都不得;不能做出自己有见识的质疑,不能对书中的朦胧处、不切实处而发问,读书只能是原地踏步,难能前进。问要善问,要深思熟虑之后再提问。“非问无以广识”,如果能在“学”即大量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在深“疑”即深思熟虑之后发问请教,由高明之人帮他点透最后一层隔膜,人的学养与见识就能豁然开阔,即便是做世上任何的事情,不单是做学术研究,参加实际工作也是如此。

在一个单位里面,他如果能处处留心,善于向他人请教学习,对于单位的发展能够提出很有预见性的问题与设想,能够一下子抓到单位中某个问题或是整体发展问题的要点,那么他在工作中的发展也就是无可限量的。

所以,我们为学要能深思,要能善“疑”善“问”,不要总是浮于知识的表面,即使有疑问也是隔靴挠痒的疑问,不但不能扩展自己的见识,也不能有助于推进学问的进展,以刘开的话讲就是“非真能好学者也”,这确实是为学者的悲哀。

四、广思

要在“学”上努力,到底还是为了提高自己的见识。我们有时候看别人的文章,有的浊气逼人,有的非常爽利,有的格局广大,有的则气象狭仄。能流传千古的好文章还是要靠见识,见识不到,文章的气象、韵味也就不足。君子立身处世的见识是根本,做学问的见识也是根本,读书而深思以探究其理,目的就是为了扩展、提升自己的见识。见识又从何而来?《论语·述而》中讲:

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多闻为见,识即是多思,只有多闻多思才能提高自己的见识。人有时候看不透、看不穿道理,就在于自己不能多闻多思、不能下工夫去锻炼思维能力。陈寅恪先生主要研究历史,很有大的“通识”,他的见识是极高的。他研究很多问题,其眼界首先就放得很宽广,但同时还能细致周密地考证出一事一人一制度之“然”与“所以然”来,总结出来的都是真经验。这就是我们为学要师法的榜样。

其实做研究就是两条途径,一个就是抓住主流大势,一个是做细节上精深的研究。胡适、梁启超皆为第一路径,而王国维先生就是第二条路径。但是我们不管走哪条路径,都是要结合自己的性情、思维长处、知识积累与研究领域的特点来做最刻苦、最深入的思考。读书绝不是读死书,一定要多思考,通过思考来提高自己的修养,提高自己看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研究古代文学的人最终连一首古体诗都不会写,对那些经典的诗作也不能做出深刻的鉴赏;研究教育的人可能连自己的孩子都教不好;研究哲学的人连《论语》、《庄子》这些基本的典籍都没弄懂,更谈不上把其中的道理用到自我的修养之上,这样的读书就是读死书。

我们讲为学宜要深思,就在于人不停地求学向学,是要把活泼灵动的心思用到对天地物理、人生至理的深深思索中,然后能够扩充自己、修养自己,从此中获得安生立命的本领。“以近知远,以一知万,以微知明”(《荀子·非相》),就是对读书而能深思之、大用之的总结。

“以近知远”,即是通过深思,人就能够凭借眼前的知识,而推知到很深远的知识。《吕氏春秋·察今》中也讲:

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

为什么能够如此?就在于天地物理是一样的,社会人情古往今来总有不变的地方。正如我们现在都很喜欢传唱的流行歌曲,不单是现代社会有,明清的人也有自己的流行歌曲,上溯至宋、唐、汉一直到先秦,其时的人也都有自己时代所喜欢的歌曲。而且我们考察历代民歌的主题,会发现这些歌曲有着共同的关注,即人们的爱、恨、别离之情,这是千载以来都不变的。先秦的《诗经》里唱“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邶风·击鼓》),现代歌曲里也有诸如“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他一起慢慢变老”之词;汉代乐府旧题有“行行重行行”,翻成现在歌曲中的词语就是“走走走走,走啊走”。不但情理相同,词句都差不多。

再比如我们做历史研究,会发现汉代有一个典型的现象叫“崇妻党替母党”。因为东汉后期的几代皇帝,即位时候都比较年幼,不能处理政事,往往是由皇太后代为掌权。皇太后掌权,就必然要依仗自己家族的势力,重用的亲信往往是自己的弟弟或哥哥,也就是皇帝的舅舅们,此为皇帝的母党一系。而当皇帝渐长,亲政以后就要把权力夺回自己手中,这时候其依仗的往往是自己皇后家族一支,把舅舅家的人赶走。这种现象在历代都很明显。再来观察我们自己的家庭关系,年幼时候一般是和自己的舅舅亲近,而结婚以后就会逐渐疏远了这种关系,开始和自己的大舅哥、小舅子们亲近起来。研究古代社会关系的时候,对于有些现象要做一种深层的、人文的思考,不要只是看到了政治的权谋。历史虽是已经死亡的历史,但它同样是几千年前、几百年前那些有血有肉的人们创造出来的,这一点是要深知的。故而研究社会发展,就要能够深思各种现象,并把握到其中蕴涵的那些古今相同之理,做到能以近知远、以今知古,方是能体会大道之士。

“以一知万”是另一种大用处。北大有一处地方叫勺园,就是取一勺之水能窥天下之水的道理,即有“以一知万”的意蕴。《华严经》上讲:

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

“以一知万”是中国人思维的一个特征,古代讲观人,是在细节处着眼,认为一个最不经意的细节就最能体现一个人的本质特征,这也是同样的道理。做学问也是这样,一定要能够通过深思达到“以一知万”的境界。我们在做研究的时候,思考问题要从小的地方着手,入口要小,挖掘要深,容量要大,这是为学的一个诀窍。

举例子来讲,读历史书就能读到东晋有一句民谣,叫做“王与马,共天下”。一般人读到此处可能就忽略掉了,不会去细究一句民谣的内涵,但是田余庆先生就能由此切入,联系到魏晋的门阀制度而做出了一个很大的成果,最终写出经典的历史研究著作《东晋门阀制度》。所以我们读书要广博,但是思考一定要从小处、从精细处着手,这样才能由一斑而窥全豹,达到“以一知万”的高境界。

“以微知明”,即是我们常讲的“见微知著”的道理。在每一个小细节处都能不轻易放过,从而加以细细琢磨与思考,就终将洞晓到整个事物的影响或结果;或者是能在领略到学问的一点微妙之义理后,就能循此而不懈深思,也终将能探究到学问的实质与发展趋势。《韩非子·说林上》说:

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

能从一个微细的地方,察觉到大的历史线索或历史发展方向,这就是圣人的境界。我们做学问即是如此,科学研究亦是如此,从细微的地方入手,在细微变化中发现大的规律。这都是能深思的大用处,也应是我们深思所要追求达到的境界。

§§§第四节明理

我们讲为学之道,持恒为长久坚持的要求,读书为扩充知识的要求,深思是精于理解的要求,而其最终都要归结到一个目的,即是明理。只有在为学过程中明事理、明人理、明社会之理,才能把为学与人事、社会结合起来,才能使之有所用途。清人彭兆孙言:

读书为明理,明理为做人也。

在明理之后,是有着对于人身修养的要求与期许的。

一、物理

陆九渊讲出了读书为学须明何种“理”。他讲:

读书须明物理,揣事情,论时势。

同类推荐
  • 神话传奇

    神话传奇

    神话由远古族群的人们集体创造并且流传下来,神话分为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战争神话、发明创造神话。本书选取了中国最著名,最为重要的神话呈现给读者。
  • 良臣谏章奏本(中华千年文萃)

    良臣谏章奏本(中华千年文萃)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商到周,从春秋战国到秦汉两晋,再从十六国到南北朝,从隋唐到宋元明清……一位帝王就是一部演义;一个朝代就是一部历史。迄今为止,已经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了。在五千年的岁月里,既有正直强国的明君,也有荒淫误国的昏君,既有贤臣良将,也有奸臣小人。于是,在纵横捭阖的政坛上,演绎了一场场正义与邪恶的笔锋之战。
  • 论语日记(上册)

    论语日记(上册)

    《论语日记(全2册)》以日记的形式把《论语》二十篇作别开生面的解读,如道家长里短般向读者娓娓道来。作者注重对《论语》每一个重点字词和句子的详细解读,且汇集历代儒学名家的不同解构形式,让读者可以从不同角度梳理《论语》所反映的内涵。同时,作者还深挖《论语》中每一个字的来源及引申义,让读者可以了解汉字的由来和该字的微言大义。《论语日记(全2册)》在阐述《论语》文本所包含的深意时,还结合经典佐证,以及史料、文献、文学资料进行侧面的阐述和对比,读者从中得到的不仅是视野的扩增,更重要的是知识的累积和智慧的提升。总之,《论语日记(全2册)》堪称一本阅读《论语》的工具书。
  • 珠光翠影:中国首饰史话

    珠光翠影:中国首饰史话

    纯洁如水月夜白,朦胧中芳香飘来,细寻找,山崖小花独自开,泉涧霜草衰,风雨吹不败,东方即白斜雾霭,冬雪融化春徘徊,馥艳轻盈云绿黛,满山满谷花盛开,微笑中,人人钗头有花戴
  • 中华神秘文化:占梦文化

    中华神秘文化:占梦文化

    为了让人们能够更正确地认识生活中的梦与占梦,我们特意为读者奉上这本总结中国梦文化的读物。本书包括了梦文化发展渊源、占梦历史、占梦方法、占梦故事、梦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影响、古代帝王及政治家对梦的利用、占梦家们的解梦理论和事例等内容。在本书中,我们力求从唯物主义观念出发,拨开覆盖在梦和占梦文化之上的封建迷信尘埃,去伪存真,对占梦的本质、特点进行客观的解释与评述,并科学分析占梦的影响和作用,借此也希望人们能够通过此书全面科学地了解神秘的中华占梦文化。中华梦文化,蕴含着极为深厚的中国哲学思想,表现出中华民族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执着追求。
热门推荐
  • 一世敛泽川

    一世敛泽川

    等来年开春,铁血战士会跨上烈驹,冲杀进皇都,推翻羸弱王朝,拥崇他们最至高无上的将军登临帝位。而前朝,泯灭于熊熊烈火中,不负波澜。
  • 麦咔与绿皮魔书

    麦咔与绿皮魔书

    女生麦咔,是一个有着特殊心灵意念感应的女孩。幻觉中,麦咔每天路过的一棵古老的银杏树,时常听见银杏树在发出一种奇怪的声音呼唤她。一天,银杏树干上显现出一个神秘的绿面老头,指引麦咔去魔域天极源寻找一本《绿皮魔书》。在一次睡梦中,麦咔又得到笔袋精灵的点化,开始寻找绿皮魔书的冒险旅程。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笔袋精灵带着麦咔、箔夷奇和老猫进入天外魔域世界。曲折的旅途中,经历了“白矮疆域磨难”、“地宫大逃亡”“小冰人世界追逐”“美人花谷落难”“天堂岛浪漫”等许多离奇古怪的梦境冒险、磨难……在与白矮王与孤独女巫周旋中,一次次巧妙脱身,闯过险关,最终抵达麦巫城堡,找到了那本神奇的绿皮魔书……
  • Other Things Being Equal

    Other Things Being Equa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无罪证明

    无罪证明

    当你凝望着深渊,深渊也在凝望着你!世界所有的答案,都来源于,我们对未知的渴望,这条路上一直有人走着.
  • 九叔首徒

    九叔首徒

    民国灵气复苏,妖魔鬼人变异!!!陈秋生魂穿民国,成为僵尸先生九叔的首徒秋生。见到神话中才有的妖魔鬼怪,他起了长生之念,并孜孜不倦以求。好不容易打通《僵尸先生》《僵尸叔叔》《捉鬼合家欢》等高难度关卡,不期一遭天地异变,灵气复苏,妖魔鬼怪更加凶残,难度系数成倍提升,《野僵尸王》《灵幻少女》这种正道高人死光的恶梦难度剧本展开,将他拉入漩涡之中…… 【已有百万字老书《西游之白衣秀士》,请大家放心收录!】
  • 艺术

    艺术

    法国当代喜剧《艺术》是法国新锐女剧作家雅丝米娜·雷札的成名之作,皮肤科大夫塞尔吉近来迷上了现代派艺术,他用二十万法郎买下了一幅著名画家的作品——一幅全白的油画。这件事在他与老朋友马克和伊万之间引发了一场出人意料的感情风暴……全剧一气呵成,作者以其特有的细腻笔触刻画了三个男人情感的一系列微妙变化,诙谐、讽刺,令人捧腹。曾获莫里哀奖最佳编剧奖、托尼奖最佳戏剧奖、劳伦斯·奥利弗奖最佳喜剧奖。
  • 诸天谁先行

    诸天谁先行

    灵气复苏,科技爆发。万界融合,科技与玄幻的碰撞。百家诸子书镇气运,释门佛陀普度众生。武者拳破虚空,灵修气吞山河。一个蓝星少年提前进入山海界,以文立身,以武入道,诸天万界,我先行!
  • 绝品神医

    绝品神医

    生死人,肉白骨一手堪比华佗,扁鹊的绝世医术,一手杀人于无形的神技,看来自药王谷的传人如何在花都,泡美妞,踩狂少!新书《绝品小邪医》已上传,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锋芒无双

    锋芒无双

    日月不易,永照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