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25500000046

第46章 治学(6)

“物理”即是我们所说的人情物理,也就是万事万物的道理。能明物之理,就能顺物知情,去揣摩现实中碰到的一切人事与人情,然后能看透周围的世事,最终生发到对整个时代、社会发展趋势的认知。很多人读书时困守于书本,也困守于书斋之中,与现实生活和社会是隔绝的。隔绝得太久,没有丝毫对社会的真切认知,就会连听别人的谈话也不大能明白人家的意思,因为社会上的人说话往往都是很含蓄的,含义很丰富的。为学就是要立志明于整个天下之大事,这对做人、做事、做研究都是很根本的。不明世情与时势,往往会导致一生的困顿。

西汉后期的大学者扬雄即如此。扬雄在文学史上的评价虽然很高,但是他一世遭际困苦,是很潦倒的一个人。扬雄早年追慕司马相如,努力雕琢辞赋去献给当朝皇帝,但是却经历成、哀、平“三世不徙官”,因为当时汉朝已经处于社会崩溃的前夕,那些粉饰太平之作,也就难得受到当权者的青睐。后来他自己觉得很后悔,说学辞赋是雕虫小技,转而做政论文,但其时已经是王莽新朝,社会处于复古的混乱中,他更难得被重用,终其一生都很低微。后来因事受累,扬雄欲投阁自杀而不得,据《汉书·扬雄传》记载:“然京师为之语曰:‘惟寂寞,自投阁;爰清静,作符命。’”所以说做人也好,做学问也好,要想有显示之功用,就一定要能明于当时事理。这里的意思并不是让大家做人、做学问而从俗,而是讲学问要关注于现实,要对自己当世的发展有利,不但学问做得有价值,自身也能庶几有成。

姚鼐*是“桐城派三祖”之一,学问很好,文章也做得很好。他说读书人当求心性修养,要能通过读书而明心见性,由正心而修身养性。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即使文章写得像韩愈一样美,学问像郑玄一样深厚,也算不得是什么大学问。要把为学视为是知行合一之事,不要嘴上、手里一套华美文章,而心中是另一套龌龊道德。做学问确乎是一个苦差事,不但要读明白、想明白,还要做明白。

*姚鼐(1731—1815)字姬传,室名惜抱轩,曾参与《四库全书》编撰,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

我们习惯讲老师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现实中人人都当如是,读书的时候要培养自己,积累知识也修养德行,这样走上社会以后就能够成为别人的榜样,就能够聚集起可以帮助自己成功做事的一个圈子。做教师的人更要对这一问题加以深思,也要思考自己对于本学科的基础知识是不是都掌握了?是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讲清楚?而在知识之外,自己能不能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要常反思自己的这些不足之处,不断地提高自己。因为在自己所培养的学生之中,有的可能就是未来的大学者、大科学家,老师不经意间的一句话可能就影响了一个孩子一生的命运。做老师也确实是一个苦差事,是一个考验良心的职业,不仅仅要求有知识,还要求有修养,更要求要用心,所以还是应当从明理处提高自己,才能做好这个职业。

左宗棠对于读书明理,有很详尽的论述。他说:

读书做人,总在明理二字。读书时,须细看古人处一事,接一物,是如何思量,如何气象。及自己处事接物时,又细心将古人比拟,设若古人当比,其措置之法,当是如何。我自己任性为之,又当如何?然后自己过错始见,古人道理始出。断不可以古人之书,与自己处事接物,为两事也。

最后一句,讲的实在是好,读书就是要把道理与实际结合起来。左宗棠在这里对读书如何明理讲得很细致。读书过程中,看到古人处一事、接一物,都要在自己心里细细揣摩一番,深思古人为何做如此想?为何做如此行?其中利弊如何?其中又有怎样的气象?都要一一揣摩透彻。历史书中的记载,往往是能表现出某人大优点或大不足的事迹,体味这些事迹,反思其中道理,在每一道关口自己能否坚持,而对整个局势自己又能否清楚把握,这不但需要坚强毅力来忍耐,更需要极高明的对事理的见识才行。

孔子讲“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就是要多看到别人的好处,不要总是在对书中的道理,对他人的行为做出“任性为之”的批评,即使他人有见不到处,自己也该反思此情此景下,能不能做得更完美。只有如此,才能见出自己可能犯的过错,才能懂得古人行事确实有很高明的道理。读书的目的、做学问的目的就是为了自己能明白道理,如果把“古人之书”与“自己处事接物”当做是漠不相干的两事,读书即为死读书,做人将会浑噩一生,这就是愚钝的行为。历史是一面镜子,现实也是一面镜子,我们要不断从中间找到反差,以有利于自己的提高。

二、情理

大儒王阳明亦有同样的见解:

吾人为学当从心髓入微处用力,自然笃实光辉。(《静心录·与黄宗贤五》)

大家读书中,往往会有某句话让他读得动心,他就能很长一段时间都记住这句话;某句话能使他把书放下仔细地思考,他也能很深刻地记得并且理解这句话。如果读书始终是没有一点动心,没有一点停下来思索的时刻,这样的读书也是白费了。只有在读书中常常动心,常常主动地思索,才说明读书中有道理值得自己去琢磨、去品味,才能渐增读书乐趣,才能长久保持读书的新鲜感,才能持续地获得新知。读书,就要从书中那些能够深入心髓的地方用力,在书中最为精华的地方,最有意蕴的地方好好地琢磨思考,以求对其中道理的深刻认知。

读书时,不妨把流传很广的古人名言摘记下来,记住三五句关乎心性修养的话,并且将其变成自己一生的行为来支持自己的发展,读书才算是读明白了。诸如《大学》、《中庸》之类的书中都含有很深刻的道理,不能只看其表面的意思,而是要明白其深层的道理,并施行到自己修身与为学的实际中,这就算是把《大学》、《中庸》读透了。《白虎通》说得好:

学之为言觉也,悟所不知也。故学以治性,虑以变情。故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子夏曰:“百工居肆以致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读书、学习就是为了让人觉悟。所谓的“觉”就是觉醒,把以前所不知道的、不能明白的道理一下子全都开悟明白了,读书学习培养的就是这样的能力。

中国古代经史子集的典籍,并不是告诉我们一些基本的结论,大部分都是在讲涵养性情、明心见性的道理。这也是中国古代科技不太发达的原因。自然科学重在求真,就是要探索那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科学真理;而人文社会学科则重在求善,是为了人心性的完善,并不是去追求一个事情是不是最真的道理,我们能说诸子百家的哪一个学说是完全准确的呢?求真的东西可以经过反复的科学实验来证明,而求善的学问也是非得人亲身的践行才能领会它的意蕴与价值。任何一种求善的学说都不一定绝对准确,要把这种学问在践行中有所辨别,这也是为什么前人讲它是心性之学的道理。比如历史上的一些问题,涉及对一些人、一种思潮的评价时,就不能用对或错来定论,而是要看它是否契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有时候评价儒家的学说,认为其害了中国的文化,这就是不对的。任何一个历史时期的一种思潮有时是起积极作用,但如果稍微一转移就起消极作用了,最重要在于让这种思潮与社会结构相契合。因此,这是合不合适的问题,而不是对或错的问题。当然人文和艺术还有另外的追求,就是“求美”,但是对于美的理解也是有时代性的。

不同的时代对于一个问题的看待角度也是不一样的。求真的学问是超越于历史与时代之上的,但是求善的学问却是随着时代的变动而不断地变化的,具有我们所说的时代性、阶级性,也还具有某一个国家的区域性、民族性。中国古代的学问基本上是讲求善的,不是实际“百工之肆”中“致其事”的学问,而是要君子涵咏体悟的“道”,为学者要对传统学问的本身认识清楚。我们学习的时候一定要把自己从中思考的问题与社会、人情结合起来,这样才能真正学到传统文化的精髓。

做学问来涵养自己的性情,是中国古代所讲为学的立足点,就是为了培养一个成熟的人、一个完美的人。古人言:

学必以涵养性源为本,而以变化气质为征验。

现在的学科划分越来越细,我们从事这些学科的学习,最重要的不是知识的提高,而是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们在一起涵养完美的性情。从而可以使自己心胸更豁达一些,视野更开阔一些,待人接物更妥当一些,做事的志向也更坚定一些。人每往前进步一点,接触的人就变了一批,要多向周围的人学习,在不知不觉间就改换了自己的气质。知识是学无止尽的,修养和做人更是要不断进步,以求达到尽善尽美的境地。

三、事理

人生于世,在能自觉培养自己心性之前,其全部的修养基本上都来自老师的教育和家庭的教育,不能自主即为“天性”。人在家庭里学父母,在学校里学老师,并不能自觉地有对完美修养的追求。但是当读书到一定的层面,或者走上社会独立之后,人就要开始有意识地向周围人学习,逐渐地改变自己不好的习惯,补充自己性格上的不足,转变自己为人处事的方式。如果能这样持续地修养,在言语、行为、性格上慢慢地改变,就能不停地向高处走,向善处走,向成功处走。

人要想做多么成功的事业,就得有多么高的修养、多么大的格局,就得有多么开阔的立意和多么坚定的志向。一定要明白走上社会以后,自己就已经是一个要完全对自己负责的人,有些话不得不说,有些事不得不做,要有够开阔的格局才能承担这一切,才能在社会中安身立命。读书的时候,一定要在如何做人做事处多多用心,在整个性情与思路改变以后,能够时刻自觉地完善自己,他才能成为一个有担当的人,一个能够成就事业的人。

郑板桥说:

善读书者,曰攻曰扫。攻则直透重围,扫则了无一物。(《随猎诗草》)

“攻”是讲要在不懂处深入钻研,“扫”是讲要广泛地涉猎。善于读书的人,对于书中那些触动了自己内心的知识,对于那些正契合自己所思所想的道理,就一定要想办法使之变成自己的行为,使之变成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

善读书者,即是要有把天下道理穷尽的雄心,有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努力。宋代张孝祥有一首词叫《念奴娇·过洞庭》,其中有句云:

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

为学者对于研究领域中的书要全部找尽,犹若“尽挹西江”;而后就是慢慢地琢磨、思考,犹如“细斟北斗”,然后从其中找出一条可供自己研究参考的思路来。“万象为宾客”者,就是讲学问最终可以做到触类旁通、处处逢源的佳境,一切材料都可以触发自己研究的灵感与思路,都可以被自己得心应手地运用。前面也讲,为学求知并非是靠眼睛去看,而是要用心感受,能够用心为学,以“攻”以“扫”地直透所有的道理,就能进入“万象为宾客”的佳境。

读书如果能使自己气质变化,这样的读书才算是有结果。变化气质是要用心去体悟道理,“攻”也罢,“扫”也罢,都是要在书中探寻到于自己有利的道理。我们读《论语》,就能知道孔子是很懂人情物理的。《论语·宪问》中记载: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中国文化中常讲“以德报怨”,往往是听起来很高雅,仿佛胸怀很博大的样子,其实这是不符合人情的。“以德报怨”,就类似于《圣经·新约》中“有人打他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的精神,这是宗教的行为,怎么能要求所有的常人来这样做呢?孔子回答得好,就是要“以直报怨”。如果有人对他有所怨恨,自己要首先反省本身有没有不对的地方,能够感觉问心无愧,那就不要理会这种怨恨,就要坚持自己的行为。自己若是正道直行的君子,时日长久了,他人也就会明白,同样正直的人会因意识到误会,而消解掉不必要的怨恨,而如果对方是小人,那就让他怨恨去吧,因为君子与小人本就是不同道的。以公平正直来面对怨恨,以恩惠来酬答恩惠,这才是合于人情物理的。若不如此,只是一味讲“以德报怨”,对于《老子》中“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的质问,又作如何回答呢?

我们这一讲是为学之道,其中道理很深,因为为学并不仅仅是读书求知识之道,其实际上还是修养心性之道,是完善自我之道。韩愈说:

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赠别元十八协律六首》)

这可以作为我们为学上一个总结性的告诫:

第一,要时时追求扩大自己的知识,要视广博为能,以有未知之事、有未闻之理为耻。读书还要慎思、深思,对书中道理绝不朦胧放过,要探究出其中的深义才罢休。

第二,要能时刻检点自己是否有自满之心、懈怠之心,要警醒自己学无止境,古人尚且有“秉烛”之喻,今人怎能易于自满自欺呢?而对于已经学到的知识,要自我反省是不是没有努力去践行,是不是不能把已经明白的道理变化为自己的行为,一定要避免学而无功

的事情。

第三,为学之道就在于完善自我心性上。“学而不化,非学也”,“化”即是每学到一个新知识,每理解一个新道理,都能使之内化在自己身上,渐渐地自身也就可以被这些知识、道理所“化”,自己的心性、修养、行事都能合于天地至理,合于社会人情,这就是我们为学所最终要达到的境界。

做学问,要明理;明理,才能做到清通简要,才能具有学问的气象。我非常喜欢业师袁行霈先生的一段话,以此作为结尾吧。

学问的气象,就像释迦之讲法,就像霁月之在天,庄严恢宏,清远雅正,不强服人而人自服,无庸标榜而下自成蹊。

同类推荐
  • 中华美德智慧书

    中华美德智慧书

    本书是对先秦诸子经典的国学著作中圣贤智慧的总结,书中重新解读了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管子、韩非子和荀子的文化智慧。通过阅读本书,希望读者能够了解古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中汲取心灵的营养,并对其中的精华做到继承和发扬,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
  • 不同文化体的对视:中东欧与俄罗斯关系及其与中国的镜像研究

    不同文化体的对视:中东欧与俄罗斯关系及其与中国的镜像研究

    一个现代国家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的水平,体现为大学的科研与成果。国家的竞争最终体现为人才的竞争。大学肩负着培养人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社会提供新思想的重要职责。而科学研究不仅仅需要学者默默地研究,还需要学者把自己的知识成果展示出来,让社会进行鉴定,让学生加以吸收,让同行得以交流。书籍、论文是进行上述活动的有效载体。课堂讲授如同飞鸟划过天空,往而不复。只有著作文章可以传之后世、致乎远人。
  • 商鉴:中国各地商人的性格与特征

    商鉴:中国各地商人的性格与特征

    中国商人阶层一开始就表现出它的地域色彩,形成不同的流派,崛起了十大商帮。各商帮的经营项目、活动范围、经营风格、观念并不完全一样。就是到了现在,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到来的时代,各地商人经商还是呈现出不同特点。因此,要想与各地商人做生意,并在商业活动中步步为“嬴”,先声夺人,就有必要了解不同地域商人的性格特点,抓住关键,区别对待。本书撷取了十七个具有代表性的商人群体,从各地商人的性格特点,以及经商手段入手,生动而全面地提示了商业游戏中的隐形规则。
  • 声景生态的史料方法与北京的声音

    声景生态的史料方法与北京的声音

    在理论论述和探讨的基础上,作为声景生态史料方法的应用案例,对具有史料价值的北京的声音进行了记录和分析,包括老北京的叫卖声、老北京的响器声、天安门广场的声景、北京的交通声景,以及北京的音乐厅与音乐生态等。
  • 文人的情怀:中国文化演讲录

    文人的情怀:中国文化演讲录

    书稿荟萃2013年以来,著名作家熊召政“中国文化”演讲文稿近20篇,通过解读中国历史人物和经典诗文,“珍珠”串线,阐释中国文人“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品格和情怀,内容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文人的忧患与焦虑、兴奋与冲动,文化竞争力与文化认同和张居正变法对当今的启示等主题。文字诙谐典雅,谈古论今,高屋建瓴,发人省思。
热门推荐
  • A Pair of Blue Eyes

    A Pair of Blue Ey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野麦垛的春好

    野麦垛的春好

    春好站在桃花坞前,望着对面高楼。对面新起了一栋高楼,四十多层高,楼顶装了射灯,因那光柱,天空就显得更加高远了。春好在想那光柱能射多远,是不是打到了天墙上。爷爷说天上有天宫,玉皇大帝就住在宫里,那肯定是有天墙了。春好正看得出神,忽然一个身影从身边急慌慌擦过去,春好本能地往后闪了一步,收回目光盯了一眼,这个身影是那么熟悉,她张口就能叫出名字,却又怕走眼错认,这世上人像人实在太多了,不要说背影,就是脸膛一模一样的也不少,于是就紧随上去。可那身影带着小跑,春好只能也小跑着跟上去。到了灿灿小屋前,那身影慢了下来,春好方才追上。
  • 沉思录

    沉思录

    《沉思录》,古罗马唯一一位哲学家皇帝马可·奥勒留·安东尼所著,是一本写给自己的书,内容大部分是他在鞍马劳顿中写成的。它来自作者对身羁宫廷的自己和自己所处混乱世界的感受,追求一种冷静而达观的生活。这本书是斯多葛学派的一个里程碑。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漂亮兵器

    漂亮兵器

    阏氏的记忆中,用自己的呼吸系统处理行星上空气的次数,屈指可数。这个世界上,一定有很多人,一辈子都沉浸在这样清爽的,不用经过过滤的空气中,他们也许意识不到有多幸福,可是对于阏氏来说,这值得用她所拥有的任何东西来交换,单于除外。她深深地凝望残存着最后一点光芒的海面,试图分辨出自己的影子。深绿色玻璃状的表面,只能有限地反射出她大概的轮廓,再加上那些不停巡游着的生物扰乱,她看不清自己的五官,只能模糊地感觉到一头长发飞扬在纤细的肩膀之上。
  • 江湖怪异传

    江湖怪异传

    湖南素多迷信,尤尚巫术,书中所举光绪年间诸案例:贡院中之悬尸、三件巫蛊杀人案等,多与排教、师教、诸天教徒勾结恶人诈骗钱财有关。三件巫蛊杀人案经官方审理结案。贡院中之悬尸一案,官方审理为死者自缢结案。时福尔摩斯侦探小说盛行,长沙城里一班公子哥儿组织的顽意团,便研究起侦探术来,对悬尸一案颇多怀疑,经多方分析、调查,渐露端倪。
  • 异界之英雄联盟商场

    异界之英雄联盟商场

    穿越了的刘松蛋疼的看着这个世界:“这是什么地方啊!怎么这么危险!!还好我有金手指......”什么?有兽人?不怕,我的商场里有提莫队长,这不就是浣熊人么,也是兽人哈!什么?有巨龙?不怕,我还能买一个龙血武姬希瓦娜,这不也是龙吗?什么?还有矮人地精?唉唉.炮娘小法师露露这些约德尔人不也是矮人吗?差不多啦...什么?还有斗气魔法?怕什么!我有AD、AP,各种战士法师可以买,什么?这个世界有真的诸神恶魔存在??还是不怕!曙光女神、皎月女神这不都是神吗?至于恶魔......你们是在说我吗?穿越者的福音——英雄联盟商场欢迎您的惠顾,只要您带够足够的金币和点券!(新人新书,求支持,群号318530736)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古穿今:一直喜欢你

    古穿今:一直喜欢你

    女主:从一国公主到沈家养女,沈歆都在做好自己的本分,唯一不够本分的就是当公主的时候喜欢上了一个不符合自己身份的琴师。国忧家患,沈歆无奈将情弃。临死的时候还在想,幸好没表明过心意。可没想到,重活一世,没有最无奈,只有更无奈。大司乐,你听我解释啊……男主:今世你将我“弃如敝履”,来世我让你追赶不及。别以为我喜欢你,你就可以……好吧,我还是喜欢你,一直喜欢你,喜欢的只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