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67000000020

第20章 心胸宽阔,忍耐包容没有敌手(2)

选择宽恕,就选择了宽心

没有人不会犯错,而知道自己犯了错的人,最希望得到别人的宽恕和谅解。假如别人希望在自己犯错之后求得你的谅解,你是否能够给他一次改过的机会?这便是你选择做一个宽容的人还是做一个苛刻的人的机会。

王阳明说:“我执太重,动则伤人,而无法圆融待人。”用当下的话说就是:“选择宽恕,就是在为自己选择宽心。”

释迦在世时,弟子中出了一名叛徒。这个背叛者是释迦的堂兄弟提婆。

提婆妒忌释迦的名声,屡次设计要杀害他都终告失败。释迦一次次宽恕了他,不过他这个人却恶劣成性,始终不改。有一次,尼僧法施谆谆告诫他,却惹得他凶性大发,杀死了法施。

然而,一重又一重的恶行积压下来,终使提婆不堪良心的谴责而病倒了。病床上的提婆每天都过得极忧烦痛苦,非常希望有什么方法能减轻身心上的折磨。于是他拖着病体,乘了一顶舆轿到释迦那儿去,想要向他忏悔自己的罪过。

然而当舆轿一着地,大地就刮起了一阵大风,而提婆也就活生生被打入阿鼻地狱去了。

释迦的一名弟子见状非常不忍,就对释迦说:“我想救救提婆。”

释迦说:“很好,可是有一点要注意,你要以正心说教,让他彻底改过。因为要让恶人幡然悔悟,实比在枯木上雕刻还难。”

这名弟子即刻赶往提婆那儿。只见提婆正痛苦地挣扎着,提婆见了他,就哀求他说:“我的痛苦就好像被铁轮辗碎了身子,被铁杵痛捣身体,被黑象践踏,把脸投向火山一样,请快来救我!”

弟子答:“赶快皈依我佛吧!如此就可以得救。”

说完,所有的痛苦都化为乌有,提婆也痛悔前非,自心底深深悔改。

释迦用宽广的心胸原谅了提婆的过错,包容了他的无礼,这就是宽恕!人们犯错是一种平常,而用宽容的心对待别人的冒犯却是一种超常。

王阳明常常告诫弟子们:“比丘常带三分呆,智者须有三分愚。”就是要弟子们大智若愚,凡事不要太计较,即使遭到了别人的无礼也要宽恕他们,因为宽恕别人,也是升华自己。

现实中,宽恕别人并不困难,但也不容易,关键是看我们的心灵是如何选择的。用佛陀的话说:“对愤怒的人,以愤怒还牙,是一件不应该的事。对愤怒的人,不以愤怒还牙的人,将可得到两个胜利:知道他人的愤怒,而以正念镇静自己的人,不但能胜于自己,也能胜于他人。”这就是宽恕的力量。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句话众人皆知,你不原谅人,要想报复,等于手握屠刀。

“贪、嗔、痴”,是佛说的“三毒”。种种不好的事情,都由这“三毒”发展而成,你细想一想,就会证实佛说得一点儿都不错。生意失败、损失金钱,往往由贪欲而来,做作错选择、找错对象、交错朋友、做错事情,往往由愚痴而来,破坏、犯罪,往往由嗔恨而来。人的所有过错,都脱离不了贪、嗔、痴三种原因。这三种毒,犯一次就要吃一次亏。不原谅别人,犯的正是嗔毒,这种毒,在刺伤别人以后,往往要反过来刺伤自己。

我们在人生修行道路上,都知道宽恕别人的重要。在我们还没有能做到完全宽恕别人的时候,不妨先作一种思维,这种思维,能够帮助我们把报复心消除。首先,闭上你的双眼,然后想想那个最令人难以宽恕的人。你想把他怎样?要怎样才会使你宽恕他?你是不是要他受苦,你才能宽恕他?如果是,你可以想像他正在受苦,受种种的苦;想象完了以后,你不禁会对他产生出怜悯心,会宽宏大量的饶恕他,不再想报复,不想真使他这样受苦。

做这种思维,只能偶然一次,不可以每天都做。你做完这种思维以后,就应该从此宽恕这个人,永远消除报复心。

跟王阳明学心学智慧

心存恶念会令身体放出邪恶之光,这种光最能招惹邪恶力量,使你做出邪恶行为,一定要避免才是。

成就事业需要博大胸怀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人与人相处,难免就会产生摩擦,发生矛盾。纵观那些有大成就的人,不难发现,他们都有着“宰相肚里能撑船”的气量。

也就是说,能不计前嫌的人,他的成就往往比斤斤计较的人更高、更大。能容天下人、天下物,出入无碍,进退自如,这正是成就大事业的资本。

王阳明心胸开阔,在平定了叛乱,俘虏了宁王朱宸濠之后,他把功劳全都让给了别人。而之后,朝中公公张永向王阳明索要朱宸濠筹备造反时打通关系送礼行贿的账本;张永本想借此账本整治那些平时跟王阳明唱反调的人,但王阳明却声称把这个账本给烧了。在他眼中,叛乱已经平定,再没有理由大动干戈,就到此为止吧。

一个真正成功的人,必须要有博大的胸襟。一个胸襟宽广的人,才能不被狭隘偏私所限制,才能认识生命真正的意义,成为识人才的伯乐,眼光高远,千金买马骨。

南非的民族斗士曼德拉,因为带领人民反对白人种族隔离政策而入狱,统治者把他关在荒凉的大西洋小岛罗本岛上27年。尽管当时曼德拉已经步入老年,但是白人统治者依然像对待年轻犯人一样对待他。

曼德拉被关在总集中营一个“锌皮房”里,他的任务是将采石场采的大石块碎成石料,有时从冰冷的海水里捞取海带,还做采石灰的工作。因为曼德拉是要犯,专门看守他的就有三个人,他们对他并不友好,总是寻找各种理由虐待他。

27年的监狱生活并没有打倒曼德拉,他坚强地走出监狱,获得了自由。1991年,他被选为南非的总统。曼德拉在他的总统就职典礼上的一个举动震惊了整个世界。总统就职仪式开始时,曼德拉起身致欢迎词。他先介绍了来自世界各国的政要,然后他说,他深感荣幸能接待这么多尊贵的客人,但他最高兴的是当初他被关在罗本岛监狱时看守他的三名前狱方人员也能到场,然后他把这三个人介绍给了大家。

曼德拉博大的胸襟和崇高的精神,让那些残酷虐待了他27年的白人无地自容,也让所有到场的人肃然起敬。年迈的曼德拉缓缓站起身来,恭敬地向三个曾关押他的看守致敬,世界在那一刻平静了。

事后,曼德拉向朋友们解释说,自己年轻时性子很急,脾气暴躁,正是在狱中学会了控制情绪才活了下来。他的牢狱岁月改变了他的性格,使他学会了如何面对苦难。他说,感恩与宽容经常是源自痛苦与磨难的,必须以极大的毅力来训练。

曼德拉说起获释出狱当天的心情:“当我走出囚室,迈过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悲痛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其实仍在狱中。”

无论在什么时代,人才永远都是最重要的。人才难得,所以很多政治家对冒犯自己的人才往往能既往不咎,收为己用,这也是他们能成就霸业的关键。

齐桓公即位后,即发令要杀公子纠,并把管仲送回齐国治罪。因为管仲做公子纠的师傅时,想用箭射死齐桓公,结果齐桓公假死逃过一劫。管仲被关在囚车里送到齐国,鲍叔牙立即向齐桓公推荐管仲。齐桓公气愤地说:“管仲拿箭射我,要我的命,我还能用他吗?我恨不得杀之而后快!”

鲍叔牙说:“以前他是公子纠的师傅,所以他用箭射您,这不正好体现了他对公子纠的忠心吗?而且要是论起本领来,他比我强多了。主公如果要干一番大事业,管仲可是个不可多得的人。”

齐桓公也是个豁达大度的人,听了鲍叔牙的话,不但没治管仲的罪,还立刻任命他为相,让他管理国政。管仲协助齐桓公整顿内政,开发富源,大开铁矿,多制农具,后来齐国越来越富强了。

齐桓公既往不咎,原谅了管仲的冒犯,原因在那儿呢?一是各为其主;二是管仲确有大才;三是最重要的一点,齐桓公确实是一个有胸襟的人。化敌为友,使其成为自己的得力干将,这是古代领导者常见的戏码。

跟王阳明学心学智慧

我们常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就是这个道理。对别人的好,以后往往会反馈回来的。《孙子兵法》里最精妙的招数要数“攻心”。而要攻心,就要有一颗有容乃大的心。能够包容、忍受别人不能忍受的苦难甚至屈辱,才能成就别人无法成就的大事业。

小事不忍难成大谋

忍耐精神是一个人意志坚定的表现,更是一个人处世谋略的体现。要想成大事,就不应斤斤计较;一个人要成就一番大事业,就不应考虑琐碎。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如若求全责备,只怕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任何一个可用之人,也没有一件可作之事了。能够容忍小过的存在,才能最终成就一番大事。

王阳明自言被贬谪龙场后,居住在蛮夷之地,处境贫困之极。那时候的王阳明初入官场,胸怀大志却被奸臣刘瑾暗算,贬谪到贵州,甚至在路上险些遭到杀害。但他还是忍下了这口气,巧妙地躲过了暗杀,走马上任。也正是因为他的隐忍,暂时打消了刘瑾的疑心,保住了性命;更是因为他暂时的隐忍,才有了后来的“龙场悟道”,从此创立了心学。

王阳明虽被贬,心中志向也被扼杀,但他仍然不急不躁,不仅避免了杀身之祸,还成就了自己的前途。在现实生活中,性格急躁、粗心大意的人,难以办成大事。性情温和、内心安详的人,必然万事顺意。

古时,有位妇人经常为一些琐碎的小事生气。她也知道这样不好,便去求一位隐者为自己开解。隐者听了她的讲述,一言不发,把她领到柴房中,上锁而去。妇人气得跳脚大骂,骂了许久,隐者也不理会。妇人转而开始哀求,隐者仍是装着听不见。妇人终于沉默了。隐者来到门外,问她:“你还生气吗?”

妇人说:“我只为我自己生气,我怎么会到这个地方来受罪。”

“连自己都不能原谅的人,怎么能心如止水?”隐者转身而去。过了一会儿,隐者又问她:“你还生气吗?”

“不生气了。”妇人说。

“为什么?”

“生气也没有办法呀!”

“你的气并没有消逝,还压在心里,爆发后,将会更加剧烈。”隐者又离开了。

隐者第三次来到门前,妇人告诉他:“我不生气了,因为不值得生气?”

“还知道不值得,可见心里还有衡量的标准,还是有‘气’。”隐者笑道。

妇人问他:“什么是气?”

世外高人将手中的茶水倾洒到地上。

妇人看了一会儿,突然有所感悟,于是,她叩谢而去。

当我们容许别人来掌控自己的情绪时,本身就已经成为一个受害者,当对发生的现况无能为力的时候,抱怨与愤怒便成了唯一释放的选择。生气就是在用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既然如此,又何必生气呢?莫生气,因为生气伤身又伤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绪,要学会控制,否则,有些过分的语言和行为,会误事更会伤人。要做大事,成大事,关键在于一个“忍”字。人常说,忍字头上一把刀。如果多一些容忍,不管是包容别人的人,还是被包容的人,都会获得身心的愉悦。

古代有个叫张崇的人,年轻的时候在山坡上放牛,没多久,张崇便不知不觉地打盹来。这时,他被一声牛叫惊醒,他看到自己的邻居蹑手蹑脚地抓起牛绳,把自己家的牛牵走了。

张崇并没有马上喊叫起来,他很了解这个邻居的情况,由于家里贫困,邻居家已经很久没吃上肉了。张崇从地上起来,不动声色地跟在邻居的后面。

到了邻居家后,张崇看到邻居正在磨刀,看样正要宰牛。此时,邻居发现张崇立在一旁,顿时满脸羞愧,拿刀的手不知往哪里放。张崇并没有责怪邻居,而是对他说了一个故事。

原来,张崇小时候家里的日子过得很艰难,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一次,他跑到一户人家的地里,偷了一个西瓜,主人发现后并没有说什么,而是从地里又拿来西瓜给张崇吃,临走还让他带走几个。

过了十几年,张崇在京城当了官,经常对手下人讲起这两个故事,说:“我用我自己的行为去感染对方,这要比责骂有用得多,如果天下人都这么做,那么我们就能看到太平之世了。”

西瓜的主人并没有责备张崇,反而给他西瓜吃。张崇被感染了,于是当自己的牛被人牵走时,他也没有责骂,而是用行动去感染对方。所谓小事不忍,难成大谋。为人要学会忍耐,如果一点小事都不能容忍而发脾气,就只会坏事。只有下定决心耐住性子,才能做成大事,否则就会有麻烦缠上身。

明朝初期,程朱理学占有统治地位,王阳明的学说问世后,刮起一股新风,开辟了儒学新的局面,但是也遭到了不少学者的异议。如同朝为官的吴廷翰就“知行”的问题对王阳明的学说进行了批判,他认为,人所认识的是外界的客观存在,强调知和行在认识中的作用,也就是说,知便物的对应“不可求知子物之外”,“言知之物,乃知之着实处”,假如离开了外界事物,则只有“空知”,失去了认识的对象和来源等。王阳明对于他人的批判和指责,并没有表现出多么的不满,而是包容大度,他认为这是正常现象。

同类推荐
  • 儒学的形态与开展

    儒学的形态与开展

    本书涉及“儒学的形态”和“儒学的开展”两大议题,清晰展示了作者的哲学思考轨迹,即从“生活儒学”到“生生之学”。作者在思考儒学开展方向的过程中,逐渐转入对儒学形态的思考;而在对儒学形态的思考过程中,又发现了儒家“生生”理念。其认为,“生生”才是儒家思想的生命和源泉。作者思考这些问题的同时,也尝试性地提出了一些促进儒学积极健康发展的主张。
  • 现代性的辉煌与危机:走向新现代性

    现代性的辉煌与危机:走向新现代性

    本书从思想史的角度首先梳理了西方现代性的内涵,包括启蒙理性的主要价值观、自然法与个人主义、历史发展的方向和意义等,并从中西思想比较的角度辨析了理与理性和理念概念的差异,其次梳理了西方现代性危机的发展阶段、表现形式以及思想界和学术界对西方现代性的典型批判,最后分析了西方现代性危机与前现代思想资源的关联,旨在给读者一个相对比较完整的轮廓。作者期望为中国和第三世界国家的现代性发展提供一些前车之鉴。在此基础上,本书提出了走向新现代性的观念及其指导思想,并从若干方面进行了理论务虚,具有相当的启发意义。
  • 于丹趣品汉字:节气节日篇

    于丹趣品汉字:节气节日篇

    从2016年11月30日开始,我们的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实从小时候起,许多中国孩子都熟悉且背诵过《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四句里,藏着一年四季二十四节气。这是古人长期对自然界的物象进行观察的经验总结,里面充满了生活的智慧。春种夏耕,秋收冬藏,节气与节日里藏着大自然的语言和代代沿袭的民族基因。于丹老师从文字学角度,讲中国历史悠久的节日与节气。从节气故事、历史由来到古诗谚语、天文气候,应有尽有,字里行间传递着传统文化与自然之美。
  • 和青年谈马克思主义

    和青年谈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基础知识系列讲座》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内外专家、学者结合自己的专业领域,分别从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方面,围绕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既有从宏观角度的阐述,又有从微观角度的分析。本书由13篇演讲稿构成,每篇讲演稿都各具特色。
  • 荀子的辩说

    荀子的辩说

    荀子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充满战争的时代。在这种战争的背后,有一种更隐秘的“战争”,即诸子之间的激烈论争。从战国儒家的角度来看,论争主要表现为他们对其它学说的批驳。而荀子对诸子的批评更加广泛。由于其批评更具体且富于理性,因而更像是论辩(尤其对墨家)。在论辩中,他建立了一个低于儒家立场的价值平台,试图从这个非独断性的平台出发,通过一种更为对等的“讨论”,最终达成在观念上维护日渐衰落的传统生活方式(礼)的目的。
热门推荐
  • 促使青少年海洋科考的故事(启发青少年的科学故事集)

    促使青少年海洋科考的故事(启发青少年的科学故事集)

    本书是献给尊重科学、学习科学,创造科学的青少年的一份礼物。过去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今天我们说:“科学就是力量。”科学是智慧的历程和结晶。从人类期盼的最高精神境界讲,朝朝暮暮沿着知识的历程,逐步通向科学的光辉圣殿,是许多有志于自我发展的青少年晶莹透明的梦想!
  • 郁达夫散文

    郁达夫散文

    《郁达夫散文》是人民文学出版社于2008年1月1日出版发行的“中华散文插图珍藏版”第三辑十六种文集之一,收集了近代著名作家郁达夫先生的优秀散文,并辅以反映其人生历程的珍贵照片若干幅。可谓美言语与华照相得益彰,即是伴君品味欣赏之佳作,又为珍藏馈赠之上品。
  • 搜神记

    搜神记

    《搜神记》的语言雅致清峻,被称为“直而能婉”的典范。其艺术成就在两晋志怪中独占鳌头,对后世影响极大。如关汉卿的《窦娥冤》、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神话戏《天仙配》等许多传奇、小说、戏曲,都和干宝的这本《搜神记》有着密切的联系。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魔女们的敬老院日常

    魔女们的敬老院日常

    沈时楠是一名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18岁成年少女了,而就在这个成年少女的18岁暑假中,一个敬老院改变了她整个暑假生活;“周苜蓿……!为什么你吃草莓要吐籽??”“小丫头你又凶我……明明是塔利娅告诉我这样会更好吃!”旁边一脸正经的老美人耸了耸肩“我只是跟愚蠢的苜蓿开了个玩笑,难道你不觉得吐籽会使口感会更好?”在一个个阳光又明亮的午后,在一个敬老院里,总是能听到一些暴躁的声音。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颜若花开

    颜若花开

    婚礼上的突发穿越,冷宫里救下的绝美女子,无意获得的绝世武功……深宫凶险,到底哪个才是真龙天子?!外表俊逸,一表人才的风流王爷,放着温婉王妃不理,却只钟情于她……与“他”有着相同面孔的儒雅侍卫,一直呵护她,抚平了她初到陌生世界的恐慌……外表深沉,内里风骚的多情剑客至始至终的默默守护……是命运还是玩笑,让我们的纠葛如此之深……关不住心门的她,要怎样任性不认命……
  • 心想事成的富足之道

    心想事成的富足之道

    本书是参与了新思潮运动的美国作家奥里森·斯韦特·马登的最后一本著作。新思潮运动的核心思想就是人生的成功是从拥有积极的心理态度开始的。这种积极的心理态度展现在积极的行动乃至最后取得的积极结果之上。《心想事成的富足之道》一书以震撼人心的方式阐述了这种思想。
  • 重生再遇你

    重生再遇你

    前世妈妈因为她难产去世,年仅26岁的她居然去世,重生到一个刚出生婴儿身上,而她的今生妈妈被老公抛弃,只因她们模样太像了,看她如何吊打渣男,替妈妈出气!
  • 白房子

    白房子

    本书包括:我的心在跳,全世界都能听到;28年前河西走廊刻骨铭心的一幕;我的兵团兄弟;这一次的路途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