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67000000007

第7章 审视心神,知人者智自知者明(3)

王阳明解释说:“因为‘众生都是未来佛’,所以,你不认识的每一个人都是佛。那么,认识的人是不是佛呢?实际上,认识的人是不存在的,每一个人都是你不认识的人,即使身边最亲近的人也不例外。”

其实,“不认识”包含以下四层含意:

第一,见其人不知其面。遇到某个陌生人,你能看清他的高矮、胖瘦、衣着等,却不知道他是何身份,是何来历,怎么知道他不是“佛”呢?打个比方,戏剧中的乾隆皇帝微服私访,打扮成小商人的样子。当人看他是小商人模样的,就不知道他是乾隆皇帝。所以,凭表面识人,就可能不认识真佛。

有一个发生在一休禅师身上的故事,就是一个“不识佛”的例子。一休是日本室町时代临济宗的奇僧,相传他是后小松天皇的私生子,六岁投安国寺出家,后来学成了禅的圆满智慧,很快名扬四海,并成为当时全日本最重要的寺院——大德寺的第四十七世方丈。

有一天,一位衣着华丽、趾高气扬的年轻人来到大德寺,代表高井户大人,请一休禅师去做法事。一休的弟子们都对年轻人傲慢不恭的态度不满,一休只是淡淡一笑,什么也没说。

第二天一大早,一休打扮成一个衣衫褴褛的老乞丐,来到高井户家门前。未等他靠近,门口的守卫便挥手吆喝:“快快滚开!别让你肮脏的身子玷污了大人家门前的土地。”

一休故意磨磨蹭蹭不走。这时,高井户听到喧哗,出来一看,原来是一个蓬头垢面的乞丐,立即厌恶地一摆手,命令道:“快把他赶走!”于是,奴仆们一拥而上,连推带打,将一休一直赶到了街那头。

过了一个时辰,一休换上光鲜的袈裟,乘着轿子,再次来到高井户的家门前。于是,马上有人通报:“一休禅师驾到!”高井急忙跑出来,带领众多家臣,到大门外迎接。

一休禅师走进去,却站在庭院的甬道上不走了,谦卑地说道:“贫僧就站在这里吧,别让我满身的污垢玷污了您的客厅。”

高井户以为一休在开玩笑,鞠躬施礼说:“您是全国闻名的大禅师,您的光临使得寒舍充满了祥瑞。”

“是吗?”一休笑道,“大禅师不过是一张皮。使您感到祥瑞的,是这套高贵的袈裟吧?”

高井户一愣。他仔细看了一休禅师一眼,立刻想起早晨的那个老乞丐,顿时尴尬万分。

“老僧穿了一件破衣服,你们就对我拳打脚踢。等我穿上了这身庄严的袈裟,你们便隆重迎接。看来,您看重的,是袈裟。那么,您就将这件袈裟请到大厅里主持法事去吧!”说着,一休禅师脱下袈裟,扔给高井户,飘然而去。

在生活中,有的人像“缝衣针”,“只认衣裳不认人”,这就很有可能冒犯“真佛”。所以说,不可轻视自己并不真正了解的人。

第二,知其面不是人心。知道一个人的基本情况,比如学历、出身、职业等等,甚至连他的个性、才力等内在素质都一清二楚,也不等于认识这个人。他的真爱是什么?他的追求是什么?他日后的前程如何?种种一切,连他自己都未必清楚,别人又怎么知道呢?如果以他目前的境遇来给他下结论,可能会错得太远。

春秋纵横家苏秦,早年不甚得意。他去秦国求官,却屡遭拒绝。在秦国盘桓多时,身上的皮袄破了,钱也花光了,最后连房租都交不起,只好灰溜溜地回老家。他腿上打着裹腿,脚上穿着草鞋,背着一些破书,挑着行囊,形容枯槁,神情憔悴,面孔又黄又黑,很是落魄。他回到家后,正在织布地妻子不理他,嫂子也不肯给他做饭,甚至父母也不跟他说话,因此他叹道:“妻子不把我当丈夫,嫂子不把我当兄弟,父母不把我当儿子,这都是我苏秦的罪过。”

自此,他发奋苦读,终于学成纵横术。他去燕国游说,立获重用,被封为武安君。当他再次回到家乡时,父母赶紧整理房间,清扫道路,雇用乐队,准备酒席,到距城30里远的地方去迎接儿子。妻子对他敬畏得不敢正视,只敢斜着眼睛欣赏他的威仪,侧着耳朵听他说话。嫂子吓得跪在地上,像蛇一样爬,不停地叩头请罪。苏秦觉得好笑,问道:“嫂子你对待我为什么前倨而后恭呢?”嫂子倒是个直心人,回答说:“因为你而今地位高、钱又多啊!”

当苏秦落魄时,就连他家里的人都不认识他,都不知道他日后竟有大成,别的人又怎么知道呢?在生活中,我们看见某个无钱无势的人,又怎么知道他不是下一个苏秦呢?现在不向他翻白眼,将来也就用不着叩头如捣蒜了。所以说,不可轻视每一个暂时落魄的人。

第三,知其心不识其缘。有的人,没钱、没学历、没背景,甚至连创大业的志向都没有,好像不管从哪个方面来看都不像有出息的样子。那么,你是否已经完全认识了这个人呢?不一定。因为生活中存在着某个看不见的机缘,遇到一定的机缘,小鲤鱼也可能脱胎换骨变成真龙。

第四,知其缘不知其性。假设一个人的命运已经一目了然,不可能再有变化,你是否已经完全认识了他呢?不一定。比如某个濒死的人,无论什么机缘对他都毫无意义。可能是他此时的心灵会发生什么变化,就不是外人能知道的。

古人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很多人在健康时,心里充满了各种贪欲,在贪欲的驱使下,做出许多让人头疼的事情。可是到濒死时,一切贪念和妄执都已放下,固有的佛性便显现出来,心灵为佛光所笼罩,虽然未臻彻悟,也已接近彻悟,对人世的认识产生了质的变化。这时候,他的见地超过世间一切大师,别的人又哪有资格轻视他呢?

跟王阳明学心学智慧

诚如佛家所言:众生都是未来佛。所以,我们当对每个人保持足够敬意,不可轻视任何人。

迷信圣人不如反省自己

一句“求人不如求己”,引起了多少人的共鸣啊。王阳明也说过类似的话。他说:“子夏笃信圣人,曾子反求诸己。笃信固亦是,然不如反求之切。今既不得于心,安可于旧闻,不求是当?就如朱子,亦尊信程子,至其不得于心处,亦何尝苟从?”王阳明的意思是:子夏笃信圣人,曾参却反过来探求自己的内心,并进行深刻地反省。虽然笃信圣人也正确,但是,不如反躬自省来得真实。你现在既然不能明白,怎么能承袭旧说而不去寻求确切的结合呢?譬如朱熹十分尊敬信赖程子,若碰到不明之处,又何曾随便轻信呢?

朱熹是南宋时期的儒学大师,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继承了二程(指程颖、程颐)的理论,却没有拘泥于此,而是继续深入研究,最终把理学带到了巅峰阶段。正是因为不迷信圣人,并且时刻反躬自省,朱熹才有了后来的巨大成就。

唐代大文学家韩愈写了一篇文章《师说》,他在里面说了一句话:“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这句话精湛地阐明了老师与弟子、圣人与崇拜者之间应该存在的关系。同样的知识,先知者成为老师,后知者成为弟子,弟子学习了知识后,如果能够继续深入研究,完全可能超过老师的成就。孔子年轻的时候,曾经以郑子、袭弘、师襄、老聃为师。这些人在当时都是名士,然而孔子并没有迷信他们,跟着他们学习到了自己需要的知识之后,孔子继续深入研究夏、商、周遗留下来的典籍。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孔子取得的成就超过了他的老师们,成为中国历史上的圣人。可见,能够促使你取得最后成功的,不是圣人,而是你自己。

古希腊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不迷信自己的老师。亚里士多德从17岁开始入师门,跟随柏拉图达20年之久。亚里士多德对老师是很崇敬的,师徒二人也是很好的朋友,他曾写了一首诗赞美柏拉图:“在众人之中,他是唯一的,也是最初的……这样的人啊,如今已无处寻觅了……”然而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亚里士多德非常勇敢,他坚决地批评老师的错误和缺点,在哲学思想的内容和方法上都同柏拉图存在着严重的分歧。于是有些人就指责他背叛了老师,亚里士多德对此回敬了一句流传至今的名言: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年轻的时候,亚里士多德进入柏拉图学院学习,他的老师就是柏拉图。柏拉图也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在当时已经功成名就,他创立的客观唯心主义理论名噪一时,受到人们的追捧。亚里士多德也很崇拜他的老师,但是他并不是一个只崇拜权威,在学术上唯唯诺诺而没有自己的想法的人。柏拉图认为,具体事物只是理念的“影子”,具体的个别的事物是不真实的,只有理念才是真实的;然而,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具体的个别的东西才是真实的,它们都是客观存在。师徒二人的观点差距如此之大,因此亚里士多德经常受到柏拉图的批评,但是他没有放弃自己的观点,而是继续深入研究,最终开创了现实主义的哲学领域,丰富和发展了哲学的各个分支学科,对科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亚里士多德尊敬柏拉图,但是他没有迷信自己的老师,他从本心出发,相信自己的研究,最终才能成为伟大的哲学家。在这点上,亚里士多德与王阳明不谋而合。王阳明与弟子聊天的时候曾经说:“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在这样的教导下,王阳明的弟子都不再盲目地追捧圣人,而是把更多的精力用在了自我修行之上。因此,在王阳明的弟子和后世的追随者之中,成大事者不胜枚举,如黄宗羲、刘宗周、陶行知等,虽然其中的有些人并非是王阳明在世时的门生,但是他们都深受王阳明的学问的影响,不盲从圣人,全心全力完善自我,在不同的领域书写了各自的辉煌。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圣人,之所以有人会觉得自己距离圣人遥不可及,是因为他们总是迷信别人而忽略了自我的发展。

跟王阳明学心学智慧

对于圣人,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质疑,不断地超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激发斗志,让思想、行动以及丰富的创造力不被牵制,最终成为新的“圣人”。

差异都是人所定

王阳明说:“所谓凡夫者,本来是个假名,没有什么真正的凡夫,假名叫做凡夫而已。换句话说,一切众生都是佛,只是众生找不到自己的本性;找到了就不是凡夫,个个是佛,众生平等。”

的确,佛陀当初在证悟真理时,第一句宣言就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众生由于因果业报的千差万别,在智愚美丑、贫富贵贱上有所不同,但论及全众生的本体自性,并无二致。

在王阳明看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心即是佛,悟道了,此心即是佛;没有悟道,佛也是凡夫。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三样平等。

一个弟子满怀疑惑地去见王阳明:“师父,您说好人坏人都可以度,问题是坏人已经失去了人的本质,如何算是人呢?既不是人,就不应该度化他。”

王阳明没有立刻作答,只是拿起笔在纸上写了个“我”,但字是反写的如同印章上的文字左右颠倒。

“这是什么?”王阳明问。

“这是个字。”弟子说,“但是写反了。”

“什么字呢?”

弟子答:“‘我’字!”

“写反了的‘我’字算不算字?”王阳明追问。

“不算!”

“既然不算,你为什么说它是个‘我’字?”

“算!”弟子立刻改口。

“既算是个字,你为什么说它反了呢?”

弟子怔住了,不知怎样作答。

“正字是字,反字也是字,你说它是‘我’字,又认得出那是反字,主要是因为你心里认得真正的‘我’字;相反的,如果你原不识字,就算我写反了,你也无法分辨,只怕当人告诉你那是个‘我’字之后,遇到正写的‘我’字,你倒要说是写反了。”王阳明说,“同样的道理,好人是人,坏人也是人,最重要在于你须识得人的本性。于是当你遇到恶人的时候,仍然一眼便能见到他的‘本质’,并唤出他的‘本真’;本真既明,便不难度化了。”

王阳明的意思再明白不过,在这个世界上,佛与众生没有任何差别,每个人都是佛。每个佛也都是最平凡的人,一个人只要体悟到般若的智慧,就和佛了无差别了,因此,如果要去度人,当然也要度坏人,如果这世上都是好人,还需要你度什么呢?

清末民初的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在《齐物论释》一书中,阐述了万物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这样一个观点。我们可以从中引申出这样一个结论,既然万物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那么每个个体就都是一个自在自足的个体,就像佛家所说的那样,自性自然圆满。原来你的自性就是佛啊!

玄素禅师在京口鹤林寺做住持的时候,一天,有一个屠夫来拜访,希望在他家中为和尚办斋供。

玄素禅师二话没说,高兴地答应了,并欣然去了屠夫家。众人对禅师的举动感到很惊讶。

玄素禅师当然也洞察到僧众内心的疑问,于是回来后对众人解释道:

“众生佛性平等,无论对贤人对愚人对善者对恶者都是一样的。凡是可超度的人,我就超度他,使他解脱俗世的烦恼和苦难,又何必去区别众生的贤愚善恶呢?”

屠夫也好,显贵也罢,刽子手也好,慈善家也罢,在佛陀眼里皆平等,哪里分谁聪明、谁愚钝、谁善良、谁凶恶呢?所以玄素禅师不但毫无犹豫,而且欣然愉快地接受屠夫的邀请去屠夫家做客。

将人分为三六九等,认为觉悟正道,得超得度只是少数特权者的专利,仅仅是人的妄想,违背了佛的本意。有尊卑贵贱分别心的人,永远不能成为悟者。心、佛、众生是没有差别的,每个人生来就是佛,只是很多人沉沦于俗世,不能自拔,所以迷失了自己的本性,误认为佛和人不同。

跟王阳明学心学智慧

我们在看待自己的时候,眼里不要有贫富贵贱,智愚美丑,用平等之心待自己。当你有颗平等心的时候,你就不会自卑,也不会高傲,你会变得更加强大。

同类推荐
  • 美学漫话(大家文论经典)

    美学漫话(大家文论经典)

    诗和春都是美的化身,一是艺术的美,一是自然的美。我们都是从目观耳听的世界里寻得她的踪迹。某尼悟道诗大有禅意,好像是说“道不远人”,不应该“道在迩而求诸远”。好像是说:“如臬你在自己的心中找不到美,那么,你就没有地方可以发现美的踪迹。”然而梅花仍是一个外界事物呀,大自然的一部分呀!你的心不是“在”自己的心的过程里,在感情、情绪、思维里找到美;而只是“通过”感觉、情绪、思维找到美,发现梅花里的美。美对于你的心,你的“美感”是客观的对象和存在。你如果要进一步认识她,你可以分析她的结构、形象、组成的各部分,得出“谐和”的规律、“节奏”的规律、表现的内容、丰富的启示,而不必顾到你自己的心的活动。
  • 知识分子论丛:新天下主义(第13辑)

    知识分子论丛:新天下主义(第13辑)

    《新天下主义》是著名学者许纪霖、刘擎主编的“知识分子论丛”(CSSCI)最新一辑。本辑是在“新儒家”再次进入公共视野的背景下,探讨中国古典政治学思想,如何为当下复兴中的中国提供处理内外关系的思想资源。中国在经济上的崛起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新的力量格局,也需要新的理论将中国崛起的趋势正当化,以此抚平伴随着中国的崛起而可能发生的国家间矛盾。扬弃西方现代民族国家理论,激活中国传统政治中的“天下”智慧,是一条必须引起注意的路径。许纪霖、刘擎、周濂、秋风……在本期共同阐释当代儒家精神。知识分子论丛,CSSCI来源辑刊。一线学者,一流视角,一个对话空间。以关心国事、有表达能力和号召力的中青年知识分子为主体,以中外思想史、知识分子研究、政治哲学、社会理论及都市研究为核心,每辑聚焦知识界共同关怀的某个公共问题,为中国和全球知识分子的跨学科交往提供一个合宜的公共空间。
  • 知行合一:国学大师讲透阳明心学

    知行合一:国学大师讲透阳明心学

    王阳明是明代“心学”集大成者,阳明心学集儒、释、道三家之大成,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心即理”“致良知”的核心思想,是500年来中国人精妙的神奇智慧。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本书便是通过冯友兰,梁漱溟,梁启超,章太炎,吕思勉等八位国学大师的角度为您剖析“知行合一”的精华,使读者通过“知行合一”的口号抓住阳明心学的关键,探讨“知行合一”的心学内核。感悟“知行合一”的精神内涵,从而不断进步,提升自我,砥砺人生。如果心学是圣贤功夫,那么“知行合一”则是俗世智慧。
  •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译林人文精选)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译林人文精选)

    《论人类不平的起源和基础》采用1876年典藏版法文原著,在此版本上进行翻译。译文尊重卢梭当年应第戎学院征文而执笔的写作原意和部分词汇的专业用法,更加精准流畅。开篇导读,帮助读者对卢梭以及对这部著作进行一个提纲概括式的了解,减轻名著入门难的障碍。本版《论人类不平的起源和基础》新增卢梭当时于论文写成后又添加的19个补充注释,使读者更加全面的了解卢梭在写作过程中的哲学思辨,延伸的知识也令本著作更加立体。还收录当年日内瓦著名博物学家博纳(Bonnet)以菲洛普利(Philopolis)的笔名写信反对《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后,卢梭亲自雄辩答复博纳质疑的回信,是值得收藏的经典版本。
  • 正义:历史的与现实的

    正义:历史的与现实的

    本书是北京大学伦理学教授何怀宏先生近些年的哲学文集,何先生是当代伦理学领域极为重要的学者,这本文集是何先生近些年的思考集结。上编主要是何先生梳理伦理学领域的重要问题的演变,例如“汉立六十余年之‘更化’”,“《天演论》之双重误读”等都是非常精彩的文章。下编主要是何先生近些年的长篇书评集,例如“平等的平衡”就是对皮凯蒂的《21世纪的资本》的评论。
热门推荐
  • 从斗罗大陆I开始穿越

    从斗罗大陆I开始穿越

    来历神秘的男孩,陪伴唐三一同长大,6岁武魂觉醒伴随着记忆的复苏,废武魂?不存在的,双生武魂、令人难以置信的魂环附加。但得到强大的武魂时还附加了逗比的系统。系统:“我坚信,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QQ群号:243682362
  • 九总你家挂件掉了

    九总你家挂件掉了

    她是骄纵任性,被妹妹送到男人床上的世家千金。她是乾纲独断,一言便能使宇宙震颤的星际储君。一朝灵魂互换,自此惊世万千。众渣联名举报:“陆少,你家九总把第一影后打了!”陆云初:“胡闹!不知道手会疼吗?!”众渣万人血书:“陆少,您的区块链峰会被九总搅了!”陆云初:“小九,这里有二十份企划案!放心撕!”众渣:“……”世界好可怕,妈妈我要回家!权九扬眉一笑。“云初。”“你要的盛世,我必……”“竭尽全力令你如愿。”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村姑皇后恁嚣张

    村姑皇后恁嚣张

    她被豪门婆婆整死,魂穿成村姑,自力更生过上了富足的田园生活。只是老天爷就见不得她好,皇上居然要把她这个村姑赐给太子当侧妃,她才不要跟其他女人共享一个男人,她决定在乡野找一个普通人把自己先嫁出去。哎,不知道是不是老天爷瞎了狗眼,这老实巴结的农夫,居然是个王爷。就在她纠结着怎么跑路,出现了一个白衣少侠,愿意英雄救美,于是她就很坚决跟他走了。只是等她肚子隆起之后,小木屋外面来了一群人,抬着华丽的轿撵,一脸谄媚狗腿的对她高呼:“恭请太子妃回府!”她居然掉进了这么大一个深坑,不管了都是太子这腹黑的家伙非要招惹她,那就别怪她恁嚣张。至此,已经接掌天下的某人,时常接到各种关于村姑皇后恁嚣张的告状。
  • 荣耀之封神记

    荣耀之封神记

    游戏世界249年,西方大陆嬴政王昏庸无道,百姓受尽折磨,东方大陆崛起,民心所向,上天注定,命逐梦五圣韩信等人下山辅佐东方大陆武则天,待成功后五圣封神……(短篇小说)
  • 所幸遇到你

    所幸遇到你

    开新坑了。这本书真的太垃圾,当初写的时候思维还达不到那种高度!所以现在拿更好的文笔和故事送给你们!一人之下之异世动荡王也和冯宝宝你们会喜欢的吧
  • 谍血世家

    谍血世家

    《血线》是一部惊险刺激的侦探小说,它围绕着一个温馨的家庭展开,当一个简单的入室行窃案件最后被证明实际上没那么简单,罗恩·格兰杰必须舍弃他宁静的乡村生活,回到中央情报局。在他杰出的妻子瓦莱莉和足智多谋的女儿丽希的协助下,罗恩迅速作出决断。与此同时,嗜权的对手正竞逐着能够永远改变现代战争形式的技术。但当丽希被绑架后,罗恩和妻子必须在完成任务和解救女儿中作出两全之策。时间飞速流逝,罗恩明白了一件事:当你不能信任任何人时,那么相信你的家人。
  • 清风沐骄阳

    清风沐骄阳

    在沈沐筠眼里,时清寒是一个表面有点狂傲不羁但内心很温柔的大男孩。在时清寒眼里,沈沐筠就是他唯一的光,他三年的等待,只为了将她留在自己的身边。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