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88100000010

第10章 乡路弯弯(2)

“以前没有垃圾池,垃圾就朝河沟里面倒,现在有了垃圾池,就不好意思乱倒了。”老人的回答让我看到了垃圾池建设的作用,更看到了建垃圾池的用心。

以前听人说,改革开放,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我们的城市像欧洲,美了;农村却像非洲,我和很多人一样,当时回家看了,觉得还真的有那么点意思。

环境问题在过去连温饱尚不保证的年代算不得什么大问题,在改革开放三十年巨变后——特别是强调以人为本,提高居住质量,营造生态形象、产业环境的今天,家乡政府重视环境问题,着力进行综合整治,水变清了,田变洁了,不但让居住生活在村里的人舒服,就是来来往往的亲朋好友看了也舒心。

麦秸秆还田

远处的村庄有一缕炊烟。

看到炊烟,我就想起了麦草。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麦草在乡亲们心中的分量是很重的。斤粮斤草,是粮草分配的比例。那时不仅粮食紧张,柴草也十分紧缺。“有烧没吃,饿的发急;有吃没烧,心如刮刀。”这是我们儿时常听的一句顺口溜。不够吃又不够烧是那个时代的特有特征。麦收时,村里的女人们每天不仅要手拿镰刀弯腰曲背,顶烈日战高温抢割麦,还要起早摸黑忍饥挨饿拔麦根拾麦草。

然而,改革开放政策如春风吹遍了祖国大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钱有粮,农家的炊烟在天空袅袅地飘荡,成为乡村一道美丽温馨的风景。

八十年代,九十年代,新千年,岁月一路行进快得像风吹书页,农民们日子越过越好,做饭烧菜越来越便捷,电饭锅、煤气灶,还有电磁炉,应有尽有,农村的麦草成为一种废物。

前几年,每到麦收季节,市区总会被秸秆焚烧后的呛人烟雾所覆盖,特别是晚上,严重时让人无法出行,只能关紧门窗呆在家中。这两年,政府下发了禁烧令,弥漫的烟雾没了,麦秸秆是怎么处理的呢?一下车,我就问。

“今年已实行机械化收割、秸秆切碎、反旋灭茬还田,现在农民都不愿再烧了。”当农技员的弟弟告诉我。

经过长期的适应,在庄稼地的表层土壤里,存在着一个和谐相处的微生物群,构成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十分有利于庄稼的生长。然而,如果在地里焚烧秸秆,将破坏这个生态环境,影响下一茬庄稼的生长。焚烧秸秆产生的草灰与此相比,得不偿失。如果再考虑到对环境的污染,那危害就更大了。

是的,农作物的秸杆还田,可有效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促进农作物更好地生长。听说就秸秆禁烧与还田问题省人大2009年已进入立法程序。如此一来,让我看到了土壤培肥的春天。

直播水稻

车上看到的另一风景就是直播水稻。何为水稻直播,即水稻无须经过育秧而是将稻种直接播入田间,使其自然发芽和生长。

若常年,7月10号前后路边的水稻该绿油油。然而今天,却还是一畦畦旱地,田间的稻苗还遮不住田。

弟弟告诉我,直播面积今年“井喷”式增加。前两年,直播面积只占水稻面积的30%左右,今年超过90%。直播水稻面积的扩大,主要是人们懒,怕费事……

听着弟弟的介绍,我想起了一条短信:“如果你懒得走路,就拨打电话吧;如果你懒得说话,就发短信吧……如果您想出国旅游又懒得上旅行社,我们就为您登门服务……历史证明,懒人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原动力。”

乍一看,旅行社将客户当成“懒人”,似有贬损的意味;细想之,非但不会生气,反倒令人莞尔一笑,尤其尾句“懒人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原动力”,更让人浮想联翩、拍案叫绝!

回顾水稻直播的推开,确实是因为“懒人”的缘故!水稻栽植的技术类型,基本可分为直播和移栽两大类。现在一亩水稻从育秧到收成本约为400元左右,前期的育秧以及插秧费用就占了200元左右,而直播稻则不需要这些费用。如今,留守农村的大多是老人和妇女,即使有少数男性青壮年留下来种田,也是不愿吃苦的。人没有不懒的。他们选择了远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人工插秧,选择了低投入、低成本直播的“懒种”方式。

水稻直播除了省工、省时外,还特别节水。传统的水稻栽插,无论人栽还是机插,都必须先育秧,然后再栽插,田间需泡满水,水需没至秧身,造成田间水量蒸发大,而且渠道与田间用水漫灌和串灌造成水大量流失。而实行水稻直播对水量的需求相对较低,一般田间不积水,土壤至水分饱和状态,长期保持秧田水分滋润即可。这样既减少了田面水分蒸发,又减免了因漫灌或串灌造成的水大量流失。水稻直播亩产一般可达500斤—600公斤,而用水则比传统栽插节省50%以上。

对水稻直播我早年就听说,欧美等国的一些私人农场为了省工和节水,利用飞机或大型机械搞水稻直播,韩国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就对水稻直播栽培技术进行研究开发利用。看来中国的农民也是最现实的,他们的选择是明智的。

乡路弯弯

母亲九十有余了。生日那天,我一如往年,在村口下了车子,站在去家的路上,一条长长的乡路,望着,心弦,被秋风轻轻拨动,魂牵梦绕。

乡路,当母亲搀扶着我第一次迈开稚嫩的双腿,小心翼翼地踏上的就是你。你的坑坑洼洼硌破了我的赤脚,你雨天的积水溅脏了我的衣裳,你晴天扬起的烟尘遮住了我的望眼……虽然不只一次重重地跌倒,但跌倒了的我却又从你身上或哭或笑地爬起来蹒跚前行。

土里土气的乡路上,也回荡着我推着铁环奔跑的兴奋,见证着我背着书包上学堂的新奇……我终于在磕磕碰碰中长成了粗粗壮壮的男子汉。

自从我们的祖先用锄头开辟了这块领地,在荒草棘丛中趟出你最初的痕迹,你就这样坎坎坷坷,弯弯曲曲,悠悠长长。母亲常对我说:这条路,村里人从来就没有走到尽头。

乡村的一切生物都与乡路息息相关,树木依路而茂密,青草沿路而葳蕤,各种野花也在乡路的两旁快活地舞蹈。而那些活力四射的家禽、家畜,则或在乡路上追逐打闹,或在乡路上仰天长歌,或在乡路上闲庭信步。

乡路,你印记着村里人所有的喜悦,所有的酸楚,所有的企盼;你涵蕴着村里人所有的忠厚、所有的纯朴、所有的笃实。一代一代村里人用心血和汗水滋育着这个村庄的历史。

乡路,你是一根无情的皮鞭,鞭策着村里人不懈奔走的步履,催促着村里人从来就没有泯灭过的走出村外的脚步。

乡路,一年四季都离不开人的影子。在那些纵横交错、密如蛛网的乡路上,一年四季都是人流如鲫,车水马龙。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高的矮的,胖的瘦的,本地的、外村的,光脚的、穿鞋的,蓬头垢面的、衣冠楚楚的,摇扇纳凉的、荷锄挑担的……通过乡路这一载体,把一批批人送走,又把一批批人邀来……不管是离开的还是进来的,都是沿着乡路来实现自己的梦想,回到自己心中的归宿——故乡。故乡的村庄就像是有着一种神秘的力量,在牵挂着每一个人的目光和惦念。而乡路,则像长长的丝线牵扯着风筝一样,牵扯着每一个飘泊四方的游子的心……

岁月的风雨剥蚀了乡路,也使村庄褪去了血色红颜。如今,当我每次踏上这条憔悴的乡路,心中真是感慨良多!时光流逝,物是人非,青春不再了,朋友稀少了,许多宝贵的东西都失去了,只有你,一条蜿蜒伸展、坎坷不平的乡路,仍像一本打开的古书,迎候着每一位游子细细地品,静静地读。品世间花开花落,读人事云卷云舒。

乡路,随着时代的进步,你由过去的土路变成了水泥路。然而,无论你怎么变,都抹不掉我们的童趣,恋情,和割舍不断的记忆。

乡路,每当我在厚重的土地和苍翠的绿阴中缓缓走着,我总对你有无尽的思绪和无法解开的万千情结……

弯弯的乡路,你是一代代家乡人崛起、呐喊、奋进的史诗!

雪花菜,我吃我幸福

女儿女婿去看母亲,我打了电话,弟弟弟媳一上就是一桌子菜,什么鸡啊鸭啊鱼的,全是荤的,很丰盛。我虽不是素食主义者,但因体重超标,血压血脂高,对荤还是有点怵的。知儿莫若母。她看我对着一桌菜肴发愣,特地又让弟弟烧了一碗青菜。青菜来了,我的兴致也来了。我像平常一样,自己动手从母亲的床头下拿出一个外表黄色,上面盘着拓印的睡莲花的小坛子,从内舀上两勺,放在小碟里端上桌。我吃着饭,用青菜蘸着小碟内的雪花菜,吃得有滋有味。四周岁的小外孙看了,也要。但当他舔到我的筷子时,连忙吐了,还很认真地说:“不好吃,爷爷不要吃了!”说着就用手夺我的筷子,见我不高兴,停住手,问:“它叫什么名字啊?”我告诉他:“叫雪花菜!”

“雪花菜”是什么,可能年轻人知道的不多,就是豆腐渣。我吃的是豆腐渣子酱。

豆腐渣,自改革开放之后粮食问题解决,因口感差而几乎被人们遗忘。但是,自我记事起,母亲对它就情有独钟,并至今一直青睐着。

上个世纪60年代初的那段时光,全国都闹饥荒,是豆腐渣救了我们的命。70年代初,我们回乡参加了劳动。工分多了,自留地拾边地种了,粮食自然就自给了。可母亲她不这样认为。她要丰年防荒年,要细水长流,她没有放弃豆腐渣,她想出法儿来做给我们吃,豆腐渣炒青菜,豆腐渣炒菠菜,豆腐渣炒韭菜,有时还加上两个鸡蛋……豆腐渣掺和在这些菜里面,大碗大碗地上。人的肚子总是有限度的,吃了这些当然可以替代了部分粮食。然而,一天两天,可吃,好吃,但时间长了,就吃厌了。在这时候,母亲给我们讲了雪花菜的故事。

说明朝皇帝朱元璋在做和尚时流落到淮安,当时饭讨不到,缘化不到,最后竟饿昏了。离他昏倒地不远处住着一户人家,这家这一天只有一个老太婆在家。淮安人仁慈,见有人昏倒在路边,还是个小和尚,当然就生了恻隐之心。那时天下大乱,灾害不断,老人将家里找了个遍,只有一碗豆腐渣。她又从菜地里拔了菜,与豆腐渣一起下锅,炒不算炒,烩不算烩,做了两大碗。那和尚醒来,不论是什么,见在碗热腾腾的东西在眼前,就大口大口吃了起来。锅里吃完了,他还意犹未尽。临走问今天吃的是什么,老婆婆自己也说不上,就随口说:“雪花菜”。之后,小和尚做了皇帝,在宫里什么都吃腻了,忽然想起雪花菜。可是,所有的厨师也没法做。

当然,母亲在讲这个故事之后,很感恩地说,多亏了这雪花菜,救了我们一家的命。

母亲今年91。母亲从五十多岁就患病在身,办后事办过三次。然而,她却一次次地又活过来。她像弯扁担,不折!病病歪歪三十多年,还活得好好的。她现在除了腰弯头发白外,眼不花,耳不聋,脑清醒。我想她的长寿因子除了心肠好外,大概也与饮食有关。她一天三顿都吃粥和一些面食,荤菜很少吃,但每顿都有雪花菜,不是与蔬菜炒,就是渣子酱。

资料介绍,豆腐渣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而脂肪含量却很低;豆腐渣富含纤维素,可吸收糖分,缓解身体对多余糖分的吸收,有减肥,补钙,保健等功能。

小时候,我的梦想是吃饱米饭,而今天,却喜欢上吃母亲的雪花菜。对美食人们有这样一句:“吃遍天下百样菜,不抵水中一只蟹。”我想改动一下:吃遍天下百样菜,不抵母亲雪花菜。

这雪花菜的雪花,对于我若柳宗元诗中“独钓寒江雪”的雪,是辛酸,是痛苦,也是恬淡;当然,这雪花中含钙,它还壮了我的筋骨。

每次回家吃雪花菜我总想,我这个人真幸运,快六十岁的人了,仍然有一位老人常挂念。

是啊,母亲的雪花菜,我吃我幸福!

玫瑰·大葱

“情人节”上午,携妻子散步来到花店。店主殷勤地迎上来,介绍说:4朵玫瑰代表至死不渝!5朵玫瑰代表由衷欣赏!6朵玫瑰代表互敬,互爱,互谅!9朵玫瑰代表长久!10朵玫瑰代表十全十美无懈可击!她虽然没有问我买几朵,但从她的话中一听便明,买十朵最好。

我从来没给任何人送过花。给老婆送玫瑰,是我多年的意愿。因为我只有一个老婆,没有情人,更没有二奶。

我想问妻子买几朵。我的话还没说出,我的手机响了,不过不是呼叫,而是短信提示。妻子要我打开给她看。没有隐私怕什么,看就看吧。不过我还是做了个趣,说,情人节,是情人的,你不能看,看了会吃醋!她可不管,夺过手机,打开,原来是一朋友与我闹笑:紧急通知:由于今年春运人潮汹涌,铁路运力紧张,新鲜玫瑰难以运出,故今年情人节改送大葱。我们的口号是,大葱也能当玫瑰,撮合一对是一对!相互转告,情人节快乐!

这个创意不错,大葱较之玫瑰,既绿色环保,又经济实用。过完情人节再炒着吃,还能小小地缓解一下金融危机给家庭造成的经济压力呢。我与妻开玩笑说。

不买玫瑰,那可不行。妻子好像认起真来了,板着脸说。

1朵玫瑰代表我的心中只有你!2朵玫瑰代表这世界只有我们俩!3朵玫瑰代表我爱你!你说我给你买几朵。其实,我自写作以来,对这些知识也看了一些,只是记忆力不行,只记得一些。我见店主就高不就低地介绍,也表现一下。当然,另一个目的是让妻子选择少买。

多少钱一朵?妻子打听起价来了,看来她还真的想买!

店主说,买一朵15元,买两朵25元,买三朵35元……总之,买多优惠就多。

我掏出一张50元的人民币,对店主说,那就买一朵吧。一朵最符合我的实情——不仅事实上我唯有一个老婆,而且我心里也只有老婆一个人。

同类推荐
  • 古城秋实

    古城秋实

    我的家乡福山城,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古城的初秋是美丽的,站在青龙山顶极目远眺,红瓦绿树和流光溢彩的屋顶交相辉映下的城区,银光闪烁、蜿蜒而下的内夹河和五彩缤纷、果实累累的田园,起伏逶迤的山丘和碧波荡漾的门楼水库……构成了一幅浓墨重彩的风景画。
  • 充闾文集:龙墩上的悖论

    充闾文集:龙墩上的悖论

    充闾先生是一个有良好传统文化修养的学者,他曾读过私塾,也接受过现代学院教育。他对古代经典作品的熟知程度,给每一个接触过他或读过他作品的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他更是一个现代知识分子,他所具有的“现代意识”才有可能使他对熟知的传统文化和自身的存在有反省、检讨、坚持和发扬的愿望与能力。在“进与退”、“居与处”、“兼善天下”和“独善其身”的问题上,这个阶层的矛盾心态仍然在持久地延宕着。但在充闾先生的散文中,他不是以价值的尺度评价从政或为文。而是从人性的角度对不同的对象做出了拒绝或认同。就个人兴趣而言,充闾先生似乎更钟情于淡泊宁静的精神生活,这使他的创作更为纯净。
  • 先人祭

    先人祭

    诗剧《先人祭》是密茨凯维奇的代表作,由四部分构成,以及序诗和附诗。这部作品的创作跨越密茨凯维奇整个人生;其中的第一、二和四部是在诗人二十三岁、二十五岁左右写成的,第三部则创作于诗人移居德累斯顿的十一年后(1832)。密茨凯维奇首先设置了一个场景,这个场景展现的是村民们在每年十一月进行的一次亵渎圣灵的宗教仪式。我们能从中看到神,看到艺术家,看到许多人物个体,看到被抛弃的情人,当然,还有那些为争取自由而被迫入狱的人。它是一部不按剧目顺序创作的、没有完结的、开放性的作品。
  • 我们生命中的七七

    我们生命中的七七

    本书为纪念201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而出版。十四年抗战不仅撼动世界,更影响了一代中国人的命运。本书精选十余位作家关于“七七”的记载文字,令人重新感受“七七”事变之于时代及其个人的意义,再次见证那段感人肺腑的民族记忆。
  • 从艺术的忠臣到人民的忠臣:闻一多论稿

    从艺术的忠臣到人民的忠臣:闻一多论稿

    关于闻一多的评论,在其初涉文坛不久的1922年底就已经开始。随后,著名作家或学者如朱湘、沈从文、苏雪林、朱自清等对其人其文都有很深入的研究。新中国成立后,闻一多当年的学生如季镇淮、王瑶、王康以及李广田、郭道晖、孙敦恒和其他学者等均成为这一研究领域的带头人。
热门推荐
  • 经历

    经历

    本书是邹韬奋先生自传性质的回忆录。全书共计61篇,追述了作者自己二十年来的生活经历和生命断片,这些作品绝大多数是作者在牢狱中所作,其中从事文化事业的经验和思想变化的历程,堪称现代爱国、民主知识分子人生道路的缩影。
  • 波澜升起

    波澜升起

    自大夏一统天下已有二十五年,在这看似太平的国家里,其内部早已暗潮汹涌,在这外有强敌内有忧患的敏感时期帝国内部却发生了一件大事,此事足以影响如今帝国朝堂格局,同一时期北方四国迅速的统一建立了北魏帝国,北凉与帝国间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不断的上演,世子殿下回到北凉不久替父又走了一遭江湖,且看他一刀将江湖捅了个通透,看他如何世袭罔替,且看他如何挑的起北凉重担,且看他如何兑现自己的诺言,又如何坚守北凉防线使帝国免遭厄运。
  • 兽之家

    兽之家

    在昌彦面前摆满了料理盘。由于每一盘都只是动过几下筷子,所以服务生们似也没瓣法端走。但,紧接着却又是新的一盘料理上桌了。他小心避开周遭人们的眼光,向服务生使了使眼色,低声要求服务生端走全部餐盘。坐在邻座的妻子眼睛发亮,说:“是烤肉呢!”并肩坐在妻子对面的双胞胎女儿们则齐声叫着:“哇,是肉呢!”可能是新郎那边的亲戚吧!坐在隔壁圆桌的客人们皆面带微笑,望着双胞胎女儿。
  • 咸淳玉峰续志

    咸淳玉峰续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末世之我有一家奶茶店

    末世之我有一家奶茶店

    来自异世顶尖的药剂师安歆,在一次药剂实验中,一不小心让别人把自己给炸了!睁开眼,便来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如果有什么是一杯奶茶解决不了的,那就,再来一杯!(末世+系统,奶茶摇一摇更好吃哦~) 【提示:本文偏日常向,非艰难杀丧尸文,若不适请去隔壁大碗喝酒。】
  • 暮色暖婚

    暮色暖婚

    再次遇见你时,我就知道……我还是忘不了。。。——林依我爱你,就是因为你是我的全世界——慕然再见到他,是在一个临近黄昏的下午。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同样的人,却早已物是人非……
  • 金刚般若经挟注

    金刚般若经挟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白衣夫君一相逢

    白衣夫君一相逢

    生为何物?死又为何物?世上有他便是生,世上无他便是死。永远只有付出,回报只是奢想。活着很痛苦,死了没有他更痛苦。生不如死,却又不敢去死,我怕永远见不到他......魔女——紫衣爱上他之前,泪从未出过眼。爱上他之后,泪从未离开脸。
  • 上古麒麟剑
  • 盛世帝王谋

    盛世帝王谋

    简介一:一代帝王的成长史,一部围绕着四人的爱恨纠葛。素有铁血王爷之称秦琛为夺皇位不惜抛弃自己的心成为一位无心之人;一位深居山林擅长医术的女子姜明月可以为了爱人背弃师训参与到乱世之中;一位深居简出却拥有不输于邀月公子的谋略算无遗策的奇女子——锦沉梳只为一诺护着一切;世人称之为邀月公子的瞿卿言前朝皇室遗子算尽一切,看透世人却看不透他所爱之人的心。简介二:一场阴谋,扰乱朝堂;一盘棋局,谋划多年;一场战役,昔人逝去。官场沉浮,江湖纷乱,素手翻云,似明似暗。一局对弈,不死不休。四人之间,情感纠葛。乱世之中,造就帝王。 新书《灵书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