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88100000042

第42章 读诗万柳池(3)

看着花坛里的腊梅,在严寒的冬季,头顶寒风,脚踏冰雪,独自开放。在我心中油然而生出一念头:“‘一品梅’,官至一品,德至一品”。

这里虽不是赏梅胜地,人们却留连忘返这庭院。这株虽不是奇异品种,人们却对这中国腊梅谱里成员之一赞叹不已。论色,腊黄如金,朵似磬鼎,色胜红梅,雅胜墨梅,怡胜绿萼梅。论品,百年花龄,苍劲挺拔,珍如早梅,贵如杏梅,名如宫粉梅。论味,暗香浮动,浸身难捉,浓似朱砂梅,馨如照水梅,馥如素心梅。论形,冠盖荫地,枝柯擎天,欹曲适度,疏而有致,或俯,或仰,或侧,或倚,或盼,或聆,无姿不景,无态不美。论韵,稀、老、瘦、含,众长凝一,饱经沧桑,恩泽沁溢,丰而不盈,约而不浮,俏而不艳,香而不腻,卓尔不傲,逊而不俗。论时,花有佳时,赏无定期,摩肩接踵,不只属于乍暖还寒的初春,阴晴朝夕四季,亦有心仪已久者云集。

是的,人们是为着读梅而来!腊梅长着的花坛,就是传道的课堂;滋润疏松的沃土,就是授业的课桌;俏立的百年腊梅,就是解惑的课本。这儿营造着周恩来故居的极致。此处,也许纸感到苍白,字觉得无力,唯有鲜活的梅,才是那承载博大精深的读本。如今正是这株腕粗的铁干腊梅,向读者散发着魅力,散发着卷帙浩繁的诱惑。看,如此庞大的读者群啊,就是专来拜读这册无纸的书,这册无字的课本!

春天,能读进“她在丛中笑”的灿烂;炎夏,能读出“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赤诚;清秋,能读见“只争朝夕”的憔悴……

毛主席《卜算子·咏梅》中的“俏也不争春”,可以说既是对这株梅的写照,更是对周恩来人品的描摹。

南昌起义,他在白色恐怖中,就如这梅花在严寒里。之后,井冈山上,他居高位却尊重甚至保护推举毛泽东;文化革命,他又像梅在冰雪,却千方百计地保护干部,特别是邓小平,仍散发出芬芳。周恩来就是一株梅,有土地就有她,冰雪风雨她都不怕!

作为国民党元老的于右任说:“周恩来的人格真是伟大!”西哈努克夫人莫尼克公主说过:“周恩来是我唯一的偶像!”尼克松说:“如果没有毛泽东,中国革命之火可能不会燃烧起来;如果没有周恩来,中国的革命可能被烧毁,只剩下一堆灰烬。”周恩来的人格魅力赢得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爱戴和尊敬。

周恩来逝世,十里长街,人们在流泪;正在开会的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全体代表起立默哀,当时的联合国总部下半旗为其致哀。

离开腊梅,走出故居,朋友笑着说,你怎么不折取一枝悬竹杖,归来随路让我们沾清香啊!我对他说,我在梅的悠悠香韵里,读了很久,得的也多。繁枝茂叶,周详地书写着恩来的丰功传绩;芬花芳蕾,完美地书写着恩来的高风亮节;一条条主干,条理地书写着恩来无我、求是、创新、民主、廉洁、严密、守纪、奉献……一条总根,书写封面上的“周恩来精神”——“为人民服务”;四方园土,书写扉页里的“全党楷模”。

多俗多彩六月六

6月28日,是农历闰五月的初六。早晨起床看日历,我自言自语道,要不闰月,今天是六月初六,要吃炒面了。四岁半的小外孙听了,问:六月六是什么节日,为什么吃炒面?对啊,六月六是什么节日?六月六虽然不是节日,却是人们比较重视的一个日子,这一天是不是节日的节日,因为在农村甚至在朝廷都有着浓郁的传统色彩,且多俗多彩。

六月六,吃炒面

六月六炒炒面吃炒面因何而起?有资料说,这是古时六月伏日吃面的演变。在魏晋南北朝的时候就已盛行。《魏氏春秋》上说:三国时,人称“傅粉何郎”的晏,在“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而在淮安,却有另一种传说。

古时候,淮安东门外不远处就是大海。那时黄河还没有夺淮,却因海啸、海水内侵等灾难,使得田园荒芜,人们以为是海龙王作怪,就修龙王庙,敬龙王神。结果,庙修了又冲了,冲了再修,一年又一年,花了许多钱物,还是没能感动海龙王。人无宁日,人们便决定迁居他乡。此事被皇帝知道后,便派了位钦差大臣到此查看民情,这位钦差经实地考察后采纳了众人意见,决定在此筑条阻挡海水的南北大堤。修坝的人们带去的馍馍饼子,放不了几天就馊了。有个叫善姑的想出个办法,把面粉炒熟,让筑堤的人们带去用开水冲着吃,果然放较长时间也不变质。从此,人们都学着善姑的做法。

大堤经反复打造建成。因为有了这条捍海堤,百姓从此安居乐业。为纪念这件事,人们把这次工程称为“钦工”,钦工镇由此得名。

六月六虽然不是节日,人们在心中却将这一天定为节日,定要吃点炒面,为的是纪念捍海堤工程及“钦工”。因为钦差的生日是农历六月六。当然,随着时间,人们将六月六吃炒面的原来意图全忘了,而生出了另一目的:祈求上天保佑,不要发大水,不要生涝洪灾,要风调雨顺。当然,中医也有“六月六吃炒面,大人小孩不拉肚”之说。

六月六,家家晒红绿

淮安地处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分界线上,年均降雨量900多毫米,尤其黄梅季节,不仅多雨而且气温颇高,家里的衣服、被褥等往往潮湿到长出霉来,即使没有霉,也有一种发霉的怪味。于是出了梅到了伏天里,就要将这些箱里的东西放到太阳底下来晒,以防霉烂与虫蛀。习惯了将日常生活都弄成节日的淮安人,便挑了最能代表伏天、叫起来数字又好听又吉利的六月初六为“晒伏”日,就有了“六月六,家家晒红绿”民谚。“红绿”指五颜六色的各样衣服。此谚的后一句,又作“皇帝晒龙袍”;老人们有个解释,说乾隆皇帝在淮安巡游的路上恰遭大雨,淋湿了外衣,又不好借百姓的衣服替换,只好等待雨过天晴,将湿衣晒干再穿,这一天正好是六月六,因而有“晒龙袍”之说。当然,人们还有“六月六下雨,淋湿了龙袍,要下四十天,要烂坏蓑衣”之说。

六月六,回娘家

“六月六,请姑姑”。每逢这天,出嫁的女儿领着孩子,会同夫君,兴高采烈地回到娘家,和父母、兄妹团圆;娘家人也会拿出最好的食品,殷勤招待。如果哪家的闺女没有和夫君一起回家,就被视作不正常,还会引起左右邻舍的猜疑嘀咕:莫非此家翁婿……

“六月六,回娘家”的来历,据说和春秋时期的晋国宰相狐偃有关。他聪明能干、勤理朝政,又是保护、跟随晋文公重耳流亡列国的功臣。晋国的百姓和官员都很敬重他。每年六月六过生日时,总有无数的人送礼拜寿。时间一久,狐偃慢慢变得蛮横无理。亲家直言相劝,却遭到狐偃当众责骂羞辱,一气而死。女婿恨岳父不讲仁义,伺机为父报仇。次年,晋国遭灾,狐偃受命出京放粮,临走说六月初六必回来过生日。女婿决定这天大闹寿筵,杀狐偃。女儿听后,心惊肉跳。她想起父亲的养育之恩,便在六月初五偷偷跑回娘家,告诉母亲丈夫的计划。狐偃的女婿见妻子逃跑了,知道机密泄露,只好呆在家里等岳父来收拾自己。

六月六,狐偃亲自来到亲家府上。看见女婿就像没事一样,两人策马回相府。寿筵上,狐偃说:“老夫今年放粮,亲见百姓疾苦,深知我近年来做事有错。今天贤婿设计害我,虽然过于狠毒,但事没办成。不过,他是为民除害,为父报仇,老夫决不怪罪。女儿救父危机,尽了大孝,理当受我一拜。并望贤婿看在我面上,不计仇恨,两相和好!”从此以后,狐偃真心改过,翁婿比以前更加亲近了。为了永远记取这个教训,狐偃每年六月六都要请回闺女、女婿团聚一番。

这件事张扬出去,老百姓个个仿效,也都在六月六接回闺女,应个消愁解怨、免灾去难的吉祥。年长日久,相沿成习,流传至今,人们称为“姑姑节”、“女儿节”。“六月六,回娘家”,可以说是我国最悠久的“女儿节”了!

六月六,在元明清时期,是法定的“洗象日”。古代皇帝在朝会、祭祀或出巡时为显示自己的威严,要摆出一支由车马象鼓乐幡伞组成的庞大仪仗队,每有盛大庆典,大象是不可缺少的成员。明清时期,六月初六初伏之时,都要举行洗象仪式。清杨静亭《都门杂咏》中记载:“六街车响似雷奔,日午齐来宣武门。钲鼓一声催洗象,玉河桥下水初浑。”即在这一天象房的象奴和驯象师打着旗敲着鼓,引着大象出宣武门,到城南墙根的护城河中让象洗澡。

六月六也是佛寺的一个节日,叫做翻经节。传说唐僧到西天取经回来,不慎将所有经书丢落到海中,捞起来晒干了,方才保存下来。因此寺院藏经也在这一天翻检曝晒。

六月六,猫儿狗儿同洗浴。所谓洗澡,只是将它们往河水里扔去,并不是用肥皂在盆里给它们梳洗。这样做,是为了给它们降温,而不是完全出于卫生的目的。猫狗们本来应该是水陆两栖的动物,天生会游泳,但它们与人呆在岸上久了,却不敢往河里去,热死了,也只会趴在滚烫的地上喘大气,于是主人便只好强行将它们扔到河里去,猫们狗们狂叫着,急速地游回岸上,主人又把它们扔下去,一次二次,扑通扑通,人与它们,自然、亲昵。

六月六,还有起源于宋真宗赵恒的天贶节、进汤饼辟恶、投放馒头于河中祭祀河神等,随着时代的进步,这些渐渐地都被忘了。其实,这是社会进步,说明人们的生活条件变好,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了。也许,再过几十年,后生们已经不再知道“六月六”这一天,还有如此多的民俗呢。

同类推荐
  • 泥步修行

    泥步修行

    《泥步修行》是余秋雨教授系统阐释人生修行的归结性著作,用优雅的哲理散文写成。他把修行分为“破惑”、“问道”、“安顿”三大环节,并由此构成本书的三个部分。“破惑”部分,仔细分析了人人都会遇到的“灾之惑”、“位之惑”、“名之惑”、“财之惑”、“潮之惑”、“仇之惑”的引诱和危险。作者逐一回顾自己在破除这每一个“惑”而达到“不惑”的过程中,如何使艰难的修行变得切实可行。
  • 不存在的照片

    不存在的照片

    《不存在的照片》是樊小纯写作的一本虚构书信集,整本书的视角被分裂成了讲述者与隐藏的倾听者,但最终都拢归于作者本身的叙述。信件的一隐一显的两位主角去看世间万物,通过摄影、绘画、建筑、文学所关涉的场景,来讲述世界的景观——秩序下的自我与他者。
  • 故事新编:鲁迅作品精选(感悟文学大师经典)

    故事新编:鲁迅作品精选(感悟文学大师经典)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清淡美论辨析

    清淡美论辨析

    《清淡美论辨析》是《中国美学范畴丛书》中的一种。本书着重清理并剖析了“清”美文化精神的典型现象和发生机制,进而对中古以来的“清俊风骨”等观念作出辨析,并对“平淡”美论和“逸品”现象进行了透视。本书选取关键性的美学思想问题为透视点,特别注意中国古典美学范畴与相关理论领域的会通现象。
  • 一人一饭

    一人一饭

    来自19个不同城市的人,用饱含深情的笔触,描写家乡的美食,家常的美味,以及由此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羁绊。民以食为天,并不仅仅只是果腹,还有更多割舍不掉的情感,由此形成了每个人不同的味蕾。这特别的味觉记忆既是每个人独特的印记,也是每个人关于家、家乡、亲人、朋友的最深记忆。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人们才既可以流浪远方,也可以回归故里。
热门推荐
  • 从玄幻开始的无限

    从玄幻开始的无限

    独裁的默示录,恋爱的食尸鬼,黑化的大杂烩,暴走的七龙珠……于诸天之中一步一步走向强大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佛说国王不黎先尼十梦经

    佛说国王不黎先尼十梦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夏日萤火

    夏日萤火

    新锐推理作者谢筠琛首部校园悬疑推理长篇力作反思教与学的错位之殇感受罪与罚的不忍之痛看似平静的校园连续发生两起命案:先是即将升入高三的男生韩立洋放学后从实验楼坠落,现场缺少目击证人令调查停滞不前;接着,与他关系较好的女生张睿斯在实验课间中毒身亡,尸体竟置于一间密室之内,难道她是为情所困而自杀?入职不久的女教师关月青两次成为案件的第一发现人,是巧合,还是命运之手的刻意安排……
  • 若世黑白

    若世黑白

    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都希望世界像童话一样和谐美好。可是,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我们渐渐发现,世界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样。利益,欲望驱使着人们,蚕食着人们的心性。如果我们拥有着傲视群雄的力量,在经理了世俗的洗礼后,我们会选择去将世界变成我们期盼的样子吗?
  • 周易集解

    周易集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终极妖孽狂兵

    终极妖孽狂兵

    云海市,西山烈士陵园。天空一片阴暗,伴随着滚滚的雷声,绵绵细雨,坠落在大地。山下……
  • 平书

    平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四库全书精编3

    四库全书精编3

    《四库全书》可以称为中华传统文化最丰富最完备的集成之作。中国文、史、哲、理、工、医,几乎所有的学科都能够从中找到它的源头和血脉,几乎所有关于中国的新兴学科都能从这里找到它生存发展的泥土和营养。
  • 惊慕了年华

    惊慕了年华

    两个人注定是悲剧,也注定惊艳了对方的岁月。叶行他不相信命运,席箬她同样不相信命运。可注定不能在一起的两个人,往往只能是悲剧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