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53000000040

第40章

独立大队和岳子龙的小分队欢聚在何公屯。孙翠莲吩咐李二柱杀了一头猪,欢迎政委的丈夫岳连长一行,庆祝大队建立后第一场战斗的胜利。

岳子龙伤后一路颠簸,根本没得到休息,伤口开始疼痛,由于失血他脸色苍白,嘴唇也有些干裂。为了不影响队伍的情绪,他忍着伤痛参加了庆功宴。

为了这场战斗,宋红豪单枪匹马到泰安侦察,得到李黑塔过寿的消息;范政委只身进入杜家围子得到更准确的情报;后来劫了李万银卖给狄大骡子的枪支弹药,才有了李黑塔屯儿大捷。

宋红豪一想到这些就兴奋得不得了,他端起酒杯走到了岳子龙面前,激动地说:“岳连长,我必须敬你一杯。我知道你有伤,你沾一下嘴唇儿,我干喽!”说罢一饮而尽。

红豪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他大声说道:“同志们,大家听我说。”正在兴头上的队员们,听见红豪这一声“同志们”立马静了下来。

红豪似乎有些醉意,继续说:“同志们,今天是我们泰安独立大队建立以来最高兴的日子。大家伙知道,我们已经从胡子转变成了共产党领导的队伍。当初我们加入抗联就是为了给震三河大掌柜的报仇。今天,岳连长亲手杀了李万银这个王八蛋,给我们的大哥报了仇,也给我们大家伙儿报了仇,我们当初的目的达到啦!大家说我们该不该高兴?”

队员们听红豪这么一说,都想起了震三河,面对今天的胜利,他们都觉得跟共产党跟对了,就高喊回应道。

“高兴!”

孙翠莲坐在第一桌正中间,她在悄悄流泪,这次战斗是书英和红豪提出不让她参加的。他们的理由是帅不离位,营地必须要把守好,这样,孙翠莲就领着李二柱等人在家准备庆功宴。翠莲心里明白,她去了什么问题解决不了,还可能会成为大家的累赘。范书英和红豪把队伍带回来时,她看到除了岳子龙受了点儿小伤外,整个队伍毫发无伤。听说李万银已经毙命,她激动得不知道说什么好。她在房间里给震三河立了个牌位,烧了三炷香。饭前她就跟震三河祷告过了,告诉他家仇已报,孙翠莲对得起你了。翠莲见书英夫妻团聚心里边热乎啦的,自从震三河没了以后,翠莲就暗下决心,这辈子再也不碰任何男人了,她恨自己命硬。

翠莲心情非常复杂。她觉得自己这个大队长不称职,为了给震三河报仇,自己风里来雨里去折腾了半年多,今天真的如愿以偿了,却恍如在梦中。更觉得应该很好地感谢一下岳子龙范书英夫妇,可又不知道从哪儿说起。红豪的慷慨激昂,让她受到了感染,她站了起来。

红豪看翠莲起身,马上说道:“大家伙儿肃静,大队长要给咱们讲话。”

翠莲接着红豪的话茬儿说道:“同志们,我再叫你们一声弟兄们,今天,咱们在岳连长的带领下,打胜了独立大队建立以来的第一仗。给震三河大当家的报了仇,我非常高兴。我这第一杯酒就敬岳连长和他率领的小分队的同志们。”说完端起酒碗,干了大半碗酒。

翠莲放下碗接着说:“我孙翠莲就是个普通得再不能普通的农家妇女。大家也都知道,我跟震三河大当家的事儿。虽然我们没拜堂成亲,可在他心里我就是他老婆,在我心里他就是我的爷儿们。他死了大家伙儿还能看得起我,让我坐了第一把交椅。我知道,我根本不配这把交椅,可是我坐了,原因就是大当家的仇不报我死不瞑目。我这第二杯酒敬给范政委,是她让我们知道了一个人不能只想着为自己的亲人报仇,应该为国家不受侵略、国人不受欺凌而战。不论什么身份的人,苟活在丧失主权的国土上,活着的尊严也就没有了。安心做亡国奴,活着跟死了就没有什么两样。是范政委把我们领上了革命道路,我必须得敬政委一杯。”说完又把碗里的酒干了。

“我这第三杯酒,要敬跟着震三河和我出生入死的弟兄们。大家信得着我,同意我领着队伍投了抗联,那我们就得无条件地接受共产党的领导,把泰安独立大队的名号叫响,打日本、杀汉奸,直到把小鬼子打出泰安、赶出中国。”翠莲说完又是一口喝干了碗里的酒。

翠莲的话让所有的队员们感动,从心里往外佩服这个女人。她是震三河相好儿的,震三河留给她大笔钱财的事儿谁也不知道。当初她要是不讲感情抬屁股就走,谁也说不出什么。可这个有情有义的女人挺身站了出来,把震三河留下的钱财全部拿出来,用于组建这支队伍。当初她提出要加入抗联时,大家并不理解,尤其是红豪去三马架吃了三天大饼子回来后,要改变这个队伍作风的时候,有人甚至还要开小差。要不是害怕绺子里对开小差的有灭九族的规矩,恐怕早就有人跑了。自从范政委来了以后,大家逐渐认识到共产党绝不是乱七八糟的会道门儿,是一心为了国家领土完整、一心为了老百姓的组织,孙翠莲带领大家伙儿走上了一条正路,就从心里敬佩她。今天翠莲说出了这些话还敬了大家酒,这群义字当先的东北汉子们更加激动了,他们也都端起酒碗一饮而尽。

最爱出风头的张二狗率先开口:“大队长,我们就跟着你干了,只要我们拧成一股绳,他小日本儿再他妈的尿性,在咱们的土地上,他也不好使。”

王三毛接着二狗的话茬儿说道:“大队长,你放心,有你在这儿坐镇,咱们的大队就是铁板一块。别看他小日本儿在咱这儿嘚瑟了几天,有我们抗联,他就别想过一天消停日子。咱们今天是第一仗,以后咱们隔三岔五就干他一下子,直到把他们打出去为止。”

大家伙儿正在兴头上,书英发现坐在身边的岳子龙身子有些摇晃,她看见岳子龙满脸通红,眼珠子也通红。

书英马上趴在孙翠莲的耳朵旁边儿说道:“岳子龙伤得不轻,一天也没得到休息,我先把他送到红豪房间休息一下!”

孙翠莲一看岳子龙的样子也觉得不对劲儿,马上招呼人架起岳子龙。

她吩咐道:“把岳连长送到我和政委的屋子。”

过来两个人架起岳子龙,书英拦着翠莲说:“不行,让他住红豪的屋子吧。”

翠莲嗔怪地看了她一眼说:“他都病成这样了,你还矫情啥?”

翠莲回头跟队员们说道:“你们继续,岳连长有点儿累了,让他下去休息一下,大家伙儿吃好喝好,别慢待了三马架来的同志们!”说完跟着书英、红豪一起走出了伙房。

岳子龙平躺在炕上,书英用手一摸岳子龙的头发现特别烫,她马上找来毛巾用冷水投好后,叠好放在岳子龙的头上。书英知道一些医疗常识,她觉得可能是岳子龙的伤口感染了。她轻轻地打开包扎岳子龙伤口的白花旗布,发现伤口的流血是止住了,可是伤口的边缘已经变成白色,有了化脓的迹象。她知道因为回撤时路上的颠簸,加上汗液的侵蚀,伤口真的感染了。她害怕岳子龙知道,就扯了一下红豪的衣襟,转身往外走。

红豪马上跟了出来,书英小声说道:“红豪,糟了,老岳的伤口感染了,咱们没有任何药物,怎么办呢?”

“那怕啥呀?派人到泰安去买不就行了吗?”

书英无奈地摇了摇头说:“没你想的那么简单。你没想想,咱们在李黑塔给鬼子那么大的打击,他们能善罢甘休吗?我估计这个时候泰安城恐怕已经戒严了。再说鬼子明知道岳子龙受了伤,很可能药店都被人盯上了,去泰安买药根本不用考虑。”

红豪一听当时就懵圈了,急得跟猴儿似的问道:“那也不能就这么硬挺儿啊!”

“还得去李黑塔屯儿想办法。我看给岳子龙取子弹头儿的蔺先生医道非常了得,不行就派人去李黑塔。我们才从李黑塔屯子撤出来,那里很多人都看见过我们队伍里的人,一旦被发现,后果可就严重了。”书英想了想说。

“那没事儿,我让王三毛去瓦盆窑,派赵哈哈去李黑塔屯儿找回春堂的蔺先生不就得了吗?”红豪说。

书英说:“这是个好主意。不过,今天肯定有鬼子汉奸在李黑塔料理后事,一定要加小心。为了保险起见,你可以告诉赵哈哈不直接进李黑塔屯子,让他去杜家围子去找王淑清,她是个小孩儿不显眼。那个孩子非常聪明,把这里的情况跟她说清楚,她会有办法的。”红豪听完后也觉得这是好主意,马上去伙房找王三毛。

岳子龙已经开始昏睡,睡梦中还说着梦话。书英看了十分着急,可又没有办法。她能做的只是不停地一次一次地换毛巾,给岳子龙进行物理降温。不一会儿,红豪进来告诉书英,王三毛已经上路了,如果顺利的话,明天中午药就能到。书英告诉红豪和翠莲在屋里照顾岳子龙,她去找吴排长。

伙房的庆功宴已经结束了,吴排长站在门前歇凉。说实话,今天这顿饭让他看出了泰安大队的实力,他们在三马架过年也吃不上这么好的嚼谷。他的弟兄们各个酒足饭饱,出来想看看岳连长的情况怎么样。

吴排长看见范书英一个人往这边来时,心里说可坏了,他马上迎上去问道:“嫂子,我们连长呢?”

“吴排长,你们连长的伤感染了,他今天恐怕是回不去了。你们准备一下,一会儿你带队趁天黑往回返吧。回去跟王团长汇报一下这里的战况,再给岳子龙请个假,等他伤势好转后再回去。还有大队长和我商量决定:我们从李黑塔屯儿缴获的大洋、金条和武器你们带回去,一会儿,让李二柱给你们列个清单,回去后,全部交给王团长。我知道咱们那里最需要这个。”范书英沉重地说。

吴排长一听岳连长伤口感染了,他非常害怕。他知道伤口感染了,没有药物治疗,那就只能等死,这种事儿他经历得太多了。他马上问范书英:“我们连长在哪儿?我得去看看。”

吴排长进了屋,看见岳子龙已是半昏迷状态,心里边非常着急。他刚要开口,就被书英暗示止住了,他们一起来到了外边。

“嫂子,你知道这感染如果没药会要人命的,你把他放在这儿怎么办?”吴排长焦急地说。

“他现在这种情况,你看他能走到三马架吗?我已经派人去弄药了,你不用担心。”书英依旧很沉重地说。

吴排长也真的没有别的办法,只能自己带着队伍先回去。他先安排人去和李二柱交接,又派人看看马喂好了没有,召集人员准备出发。

王三毛到达了瓦盆窑。前几天,他为了等政委曾在赵哈哈家住了好几天。他轻车熟路地进了赵哈哈的院子,直接把马拴进了马棚。

赵哈哈没在家,他老婆一看是王三毛,知道这么晚来肯定是有重要的事情。她给三毛倒了碗水说道:“我知道你赵哥在谁家呢,他去看小牌儿去了,你等会儿,我这就去找他。”

不一会儿,赵哈哈回来了,一见到三毛开口问道:“兄弟,这么晚了,你来肯定有啥急事儿。”

三毛把他拉到了西屋悄悄地说道:“赵哥,红豪副大队长让我来找你,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抗联的岳连长在打李黑塔时受了伤,现在伤口感染了急需药物。我们政委估计因为李黑塔战斗,鬼子肯定得对泰安城实施戒严,所以想去泰安城里弄药肯定不行。政委说让你去杜家围子找王淑清,让她到李黑塔屯儿回春堂找蔺大先生想办法。”

赵哈哈认真地听着脑袋也在飞转,听完三毛的话,他说道:“这药肯定是不太好弄,蔺先生使的是中药,治伤口感染还是西药快。这工夫城门还不一定关,我去城里看看,要是能弄到西药最好,实在不行再去杜家围子。”

三毛也觉得政委的顾虑有点儿多余,更多的是出于对岳子龙伤情的担心,就同意赵哈哈去泰安城里试试。

赵哈哈说罢就赶紧出门,二里来地的路程一会儿就到了。

泰安城东门,城门口今天加了岗,以前每天在城门站岗的只有两个人,今天得有一个班。已经挺晚了,出入城的人很少,所以这些站岗的也没啥事儿,就在城门口来回晃悠。看见赵哈哈进来了,拦住了他。

“干什么的?这么晚还进城?”

“老总,我是瓦盆窑的,我老叔刚才铡草把手指头铡掉一个,我是进城给淘换点儿药。”赵哈哈点头哈腰,他一说一笑儿的喜庆劲儿,让人看了不觉得烦。

那个二鬼子也挺热心地说:“哥们儿,你省省吧。我告诉你,今天上午李黑塔屯子被抗联给拿下了,连警察署李署长都被人干死了。听说抗联里也有人受了伤,今天渡边太君已经下令,整个泰安城的药铺全都关门儿歇业,你还想买药?别让人把你当抗联抓喽!赶紧回家,看谁家有干马粪包,找一个,给他摁上得了。”

赵哈哈听这个二鬼子这么一说,知道范政委的担心是对的。看来要想从这泰安城里弄出一点儿药来,那是做梦。

赵哈哈马上点头哈腰地说:“谢谢老总,那我还真不敢去了,既然这样我就往回赶了。”说着转身出了城门。

王三毛见赵哈哈这么快就回来了,知道他是白去了。得知泰安城真的已经戒严,药铺也都关门了,王三毛服气了,心说政委赶上诸葛亮了,什么事儿都在她的预料之中。他告诉赵哈哈说,你就别寻思啥高招儿了,就按照政委说的,明天早晨起大早,骑马去杜家围子找淑清姑娘吧。

同类推荐
  • 苦儿流浪记

    苦儿流浪记

    苦儿雷米是《苦儿流浪记》奉献给读者的主人公。这个人物一出场,就鲜活生动,紧紧抓住了读者的心。一个柔弱的孩子,在那样一个无助的社会里如何生存,是贯穿故事始终的主题。书本一打开,便令人爱不释手。使我们感到庆幸和欣慰的是,雷米在艰辛曲折的流浪生涯中,并不是孤独的。他终爱他如亲子的巴伯兰妈妈;有教会他做人、识字、弹唱的维塔里斯老人;有与他息息相关的“心里美”和小狗;有无私收留他的花农老爹;有倾心爱他的丽丝姑娘,有与他同甘共苦的可爱的马西亚,还有偶然收留过他的米利根夫人……这些人所具备的心地善良、助人为乐的高尚品质,同时衬托出加罗福里和米利根先生这类社会渣滓的丑陋。
  •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小小说精选(精品文学书系)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小小说精选(精品文学书系)

    李超主编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小小说精选》为“精品文学书系”之一。《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小小说精选》收录了比昂松、显克维奇、吉卜林、泰戈尔、高尔斯华绥、蒲宁、延森、纪德、福克纳、拉格奎斯特、海明威、史坦贝克、川端康成、贝克特、索尔仁尼琴、伯尔、怀特、辛格、马尔克斯、塞拉、奈保尔等名家的小小说精品。
  • 典型的美国佬

    典型的美国佬

    怀着"美国梦"的移民们一旦踏上美利坚的国土就面临两种文化的左右夹击,接受还是抛弃?只有适者生存。本书是译林出版社华裔美国文学丛书中的一部,是一部关于"美国梦"的小说,而作者就是"典型的美国佬"成功故事的一部分。该书在美国受到读者的欢迎,《波士顿环球时报》这样评价它:"移民的经历从不雷同,一场喜剧、悲剧,也是一次愉悦的阅读享受"。
  • 结婚,为什么?

    结婚,为什么?

    这是一本描述婚姻的小说,从来没有一本书,能把结婚的过程写得如此平民和真实。世界上没有哪一对夫妻是完全契合的,也没有永不倦怠的爱情,只是停停歇歇过后,最初的梦想被打磨光滑后,悲观的人看到的是鹅卵石,乐观的人看到的却是宝石。姐长期奔放,已找不到矜持的方向。给个晾衣杆,你就是一活脱脱的潘金莲。这年头,连吻都没接过,简直是外星移民者,但我又想让他感觉到我不是吻技不好,于是憋了半天说,找不到人练习,生疏了。遇见王皓,我的人生变成了洗具,和王皓分手,我的人生又转成杯具,现在复合再分手,就成了餐具。我的人生是一个茶几,上面摆满了各种器具。
  • 朝圣之路

    朝圣之路

    如今高原上骑马的人越来越少了,昔日传说中的骑手如今纷纷改骑摩托。一匹马过去卖两万人民币,现在卖八千,相当于中档摩托,摩托进入澜沧江源头地区不过几年,高原上骑手们已经把它玩得跟骑野马似的。通过电视,骑手们很快领悟了那些西方摩托车手与他们的共同之处,他们在摩托车上安装橡皮飘带,挂上青铜制作的老鹰头像,戴起墨镜和传统的毡帽,行装在放牧牦牛的劳动中打磨得风尘仆仆,将现代时髦与原始粗犷结合得毫不做作、时髦而准确自然。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仙姬不纯

    仙姬不纯

    卑鄙、虚荣、无耻、下贱……上一世,殷寻灵根相逆,丹田逼仄,成仙之路是凭着没脸没皮,一步一步“睡”上来的。她倒也不觉后悔——毕竟求仁得仁,作死得死。然而重生归来,某人却郁卒地发现,自己不是炮灰,只是脑洞不够,掰断了数茬金手指……带着一同重生的怨念神兽,结算前世纠缠的因果情仇。逆袭打脸,小心谨慎!口嫌体正,仙姬不纯!
  • 礼仪与道德修养(道德修养集成)

    礼仪与道德修养(道德修养集成)

    礼,是思想道德修养。仪,使其表现,即礼节。因此,礼仪不是培训出来的,是修养出来的,它是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自古中国就是礼仪之邦,秉承和发扬这一优良传统,是作为21世纪接班人的青少年们的必修课。本书具体阐述了礼仪和道德修养之间的密切关系,帮助青少年们提高整体素质。
  • 幸福像花儿一样

    幸福像花儿一样

    世上有朵美丽的花,那是青春吐芳华。文工团女兵杜娟执着于舞蹈事业,从来不相信幸福会降临到自己头上,直到她收到了两封求爱信,而这两封求爱信分别出自两个优秀的男人:军队首长的儿子白杨和年轻的文化部干事林斌。杜娟一时无法抉择,但又不愿轻易舍弃,只好尝试着两条路同时走。然而命运从不偏袒任何人,你以为得到了,但往往稍纵即逝,你以为失去了,又偏偏陪伴在你身旁。错误的开始注定了悲凉的结局,多少阴差阳错,皆因为当初的一念之间。在那个空气里都散发着纯真气息的年代,杜娟将收获怎样的幸福?她的幸福会否像花儿般绽放?《幸福像花儿一样》是金牌编剧石钟山的代表作,曾被拍摄成同名电视剧热播,并促成孙俪和邓超这对荧屏情侣。本书同时收录石钟山“幸福”系列小说《幸福还有多远》《幸福的完美》《幸福像花也像草》等,这些小说大多被改编成热门电视剧,影响了一代人的爱情观。
  • 影后居然是神棍

    影后居然是神棍

    慕璇被万箭穿心后,又活了四百多年……本来只想当个十八线的小透明,却被娱乐圈众大佬硬是捧成了超一线明星。导演A:女二怎么配得上大师的身份呢?当初要不是大师的风水局,我也不会拿到这最佳导演奖啊……演员B:大师,能不能帮我算一卦,下半年哪部戏会爆红?网友C:卧槽!这集的鬼魂特效好逼真,起码值十元了……众鬼怪:被人类按在地上摩擦,摩擦似魔鬼的步伐,求此刻心理阴影面积。杠精:怕了,怕了……大师太残暴,不敢黑……阅读指南:①女主属于娱乐圈里的神棍,风水玄学里的明星,降妖伏魔,但是不恐怖,逗比欢乐风。②爽文,专注打脸四百年。
  • 散文:文苑灿烂散文

    散文:文苑灿烂散文

    我国古代散文的发端,可以追溯至殷商时代。在商朝的甲骨卜辞中,已经出现不少完整的句子。西周时期的青铜器上常刻有长达三五百字的铭文。这些句子和铭文就是我国最早的散文。春秋战国时期是先秦散文蓬勃发展的阶段,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散文著作。当时的散文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历史散文,一种是诸子散文。两汉的散文在许多方面继承先秦传统而有所发展,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散文家。汉赋是在汉代涌现出的一种有韵的散文,在两汉400年间,一般文人多致力于这种文体的写作,因而盛极一时。
  • 江山以聘:庄主别装

    江山以聘:庄主别装

    “你到底是男是女?”无尘看着眼前隆起的胸口,听着华丽的男低音!醉酒的他觉得自己活见鬼!男装女身的紫宸调戏着他!心底是无限的戏虐!谁让你醉酒闯本庄主的房!不整你个死去活来,对不住我那一手出神入化的易容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凰权弃天下

    凰权弃天下

    天宫之上的寂寥,命中注定的缘分,几世逃不开的纠葛。
  • 宠溺无边:千亿总裁追逃妻

    宠溺无边:千亿总裁追逃妻

    婚礼之前,苏黎亲眼看见自己的未婚夫江惟仁和别的女人滚落在一起,她气得当场悔婚,让他连同他背后那名动京城的江家都出了大洋相。再见面,江惟仁已经是声名狼藉的花心总裁了,偏还摆出一副受害者的模样,骗谁呀?啊?是自己弄错了?他没有背叛自己?怎么办?逃呗!要是被江少抓住,只会剩下两条路:扑倒,睡到死!“求求你放手吧!我们不可能了!”“不!就算是折磨到死,我也不要放手!因为你是我的命!”江惟仁阴狠决绝的说。
  • 中国古代情报史论稿

    中国古代情报史论稿

    《中国古代情报史论稿》,本书《中国古代情报史论稿》主要收录储道立先生从事相关教学科研工作所撰文稿,既研究思想理论,又关注人物事件,是一部完整而成熟的情报史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