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81400000008

第8章 大熊的推理笔记(3)

我目送他离开咖啡屋,越走越远,最后融进外面的人流里。我再次翻开桌上的笔记本,这次没有看内容,但依然感觉到一股怪异,或者说是怪诞的氛围。这本笔记本似乎有某种魔力,就像一个喜欢恶作剧的小丑,尽情地嘲弄翻阅它的每一个人。

我连忙合上笔记本,长长地舒了口气。封面上,大雄和哆啦a梦手牵着手,行走在夕阳下的大海边。我突然想,为什么我觉得这是夕阳而不是朝阳呢?是因为影子的方向,还是……不对,从这幅图根本无法确定画的是夕阳还是朝阳,可是我的第一感觉是从哪里来的?

我用力摇了摇头,总算让自己清醒过来。我把笔记本放进包里,然后起身离开了那家咖啡屋。

三天后,我给那位同学打了电话,这天天气晴朗,我准备去他工作的地方,那家精神病院,亲自拜访,不过比起他,我更希望能见到另一个人。

那家精神病院位置十分偏僻,只有一辆公交车开往那个地方,精神病院又是终点站,距离前一站有很远的路,所以到最后,公交车里只剩下我一个人了。

公交车停下后,我木然起身,司机在驾驶座上抽着烟,向我投来了怪异的目光。我没有理会他,匆匆走下车。

刚走了几步,就看到那位同学在不远处招呼我,他笑着说:“比我预想的要早,我还以为你会迷路呢。”

我也干笑说:“迷路倒不会,不过这个地方真不好找。”

他说:“是进去说,还是在这里说?”

我愣了一下,说:“当然是进去说,哪有把客人拒之门外的道理。”

他叹息一声:“我是怕你被攻击,只要你不怕,我是没意见。”

我想了想说:“当然不怕!”

医院的大楼年代十分久远,看样式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建筑,外围是一道破旧的水泥围墙,一扇铁栅门半开着。我跟着他进门,旁边有一间低矮的青砖瓦房,木窗木门上红漆凋零,窗户里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正听着桌上的半导体收音机,里面传来夹杂着强烈电流声的京剧唱腔,我们走过的时候,他有意无意地抬起头看了我一眼。

我跟着他绕过一个栽种着不知名花草的花圃,期间没有见到一个看起来像患有精神病的人,只有几个穿着白衣的护士见到我同学时打了招呼。

我们进入一栋大楼,里面是狭长的走廊,他边走边说:“这里是行政大楼,病人都在后面,这栋大楼里都是医务人员,平时是安全的。”他顿了顿,“但不排除有病人偷偷来到这里,以前市里领导来视察的时候,还被袭击过。”

他推开旁边的一扇门,房间里空无一人,大概是他的办公室。他让我坐下,给我接了杯水,说:“这里没有咖啡,将就喝这个吧。”

我接过杯子,他在对面坐下来,然后说:“你终于想明白了?”

我点点头,说:“想明白了。”然后从包里取出笔记本,还给他。

他把笔记本随手扔在一边,说:“那开始吧,我想听听你的推理。”

我喝口水,润了润嗓子说:“在整个事件中,充斥着许多荒诞、不合理的地方,为此我想了一整个晚上,发现这些不合理的地方其实都是由事件的记录者——大熊的描述造成的。”

“这是当然,我说过他是个精神病人,他的思维方式必然和正常人不同。”他很不以为然地说。

“事情其实并不复杂,但他在主观的描述过程中披上了一层怪异的伪装,所有看似不合理的地方其实是解谜的关键,比如他居然在梦境里重演了凶案的过程,这说明他目睹了这一切,我由此推测,凶手就是他!”

“你怎会这样想?”他诧异地抬起头看着我。

“因为你说的那句话提醒了我,梦境和镜子里或许是同一个世界。”我回答道。

“梦所揭示的是自己内心最真实的一面,是弗洛伊德所说的本我,这就和镜子一样,你所看到的其实是你自己本身。”他向我解释道。

我点点头,接着说:“他在镜子里看到了恶魔,他的妄想其实来源于对自己形象的逃避,如果他在镜子里看到的真是恶魔,那么恶魔就是他自己。同样道理,他在梦境中看到的恶魔也是他自己,他内心深处最邪恶的一面。”

“那么这个恶魔到底是什么呢?如果想明白了这一点,所有的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小雨是死在那个工厂的厂房中的,根据警方的调查,进入厂房唯一的办法就是从管道里爬进去,而能做到这点的只有小孩和那个侏儒。但是大熊的梦告诉我们,其实还有另一种可能,即凶手杀人后,小雨并没有当场死亡,她是为了躲避凶手从管道进入厂房后才死去的。如果这就是真相的话,似乎和我说的大熊是凶手自相矛盾了。黑皮说过,小雨死的那天,班里只有她没去上课,大熊没有作案时间,而且当小雨钻进管道之后他完全可以跟着进去。”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其实答案很简单,只是我不敢去想……说起来还是这个封面提示了我,你觉得封面上画的是朝阳还是夕阳?”我推了推桌上的笔记本问他。

他拿起笔记本,脱口说道:“当然是夕阳!”随后把它扔在桌上,“不对……”

我会意一笑说:“单就图上的信息根本无法判断是夕阳还是朝阳,我和你一样,第一眼看到的时候也以为是夕阳,这是一种思维定式,就像这个案子一样。”

“从一开始,你就强调说大熊是你的病人,但是从笔记里,我只看到了他对镜中形象的妄想,但是仅此一点其实并不是多严重的问题,也犯不着住进精神病院。我想,他一定有更严重的症状。”

“大熊根本不是个小孩,他是个成年人!这些文字却给了错误的暗示,让人想当然地以为他是个小孩。这样一来,事情就明朗了,他不是黑皮和哈利的同学,更无法钻进管道里。他真正的病症是,虽然是成年人,却一直幻想自己是个小孩,我说得没错吧!”

他认真地听完,点头说:“没错,这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病症,也从没被学界认可,甚至还没有人为它命名。”

“大熊的真实年龄是……”

“七十六岁。”他的回答简洁而干脆。

虽然我做好了心理准备,但内心还是起了一丝波澜,不过这个数字并不出乎意料。大熊在镜子里所见的恶魔正是年老的自己,现在来看他对恶魔外貌的描写,树皮一样粗糙的皮肤,布满褶皱,身体像恐龙一样弓着……其实我早该想到了。他不爱吃水果糖,从来没有钻过那些管道,追不上跑步的黑皮和哈利,满篇的繁体字……这所有的一切一点都不像个小男孩。

我舔了舔嘴唇,继续说:“他提到的那两个照顾自己的男女,其实是他的子女吧!”

“对,他们在大城市定居下来,只留一个老人在这里……他没有老伴,长久的孤独让他越来越自闭,却和几个孩子打成一片,以至于后来竟忘了自己是个老人,自然也忘了自己的孩子。”

我接着说:“那天小雨生病了,下午病情好转,便偷偷溜出来找他,他们一起去了那个废弃工厂,不知道什么原因,小雨揭露了他其实是老人这件事,这让他无法接受,为了维持这个长久以来编造的美丽幻想,他杀了小雨,虽然他后来遗忘了这件事,但潜意识里,还是以梦的方式回忆起来。”

“而那个侏儒,他作为小雨真正的父亲,自然不会对小雨的死袖手旁观,他怀疑大熊是凶手,于是躲在隐秘的地方监视。这就是大熊总觉得背后有一双眼睛窥探着自己,以及他那天偷偷跟踪大熊的原因。”

他轻叹一声,说:“这桩奇特的杀人案让警方大为吃惊,在审理过程中也有不少争议,但法院并没有判刑,而是把他送来这里。”

我看着桌上的笔记本,突然想明白一件事,每当看到这个封面时产生的触动,来源于网络传言中的那个哆啦a梦结局——

有一天,大雄从睡梦中惊醒,发现自己躺在病床上,原来他是个住在精神病院的自闭症患者,世界上从来没有过机器猫,静香是他儿时暗恋的对象,他的记忆停留在很多年前的那个早晨,所有的一切都是自己的幻想。

这两个相似又不尽相同的故事,以这种奇妙的方式联系在一起,不知是巧合,还是冥冥中早已注定。

他同意了我的要求,带我去看望大熊。住院部被铁栅栏围起来,和医院的其他区域隔绝,占了医院最大的面积,里面有两栋大楼,大楼的门窗上也都装着铁栏,他笑着说,虽然这样,还是会有人“越狱”,千万不要小看这里的病人,里面有许多犯了重罪的疯子。

一些穿着病服的精神病人正在四处游荡,他们有的面无表情,有的表情夸张,他似乎看出了我的担忧,说:“放心吧,这些人都没有危险,带攻击性的病人都在重症科关着,那里有专门的护士看守,那些可不是一般的护士,看过电视里的奥运转播没有,她们的体型个个都像女子举重选手一样。”

他突然停下脚步,示意我看不远处的一棵大树,树下有个老人坐在石椅上,双手捧着一个玻璃瓶,里面装满了五颜六色的水果糖。阳光从树冠的间隙穿过,落在老人枯槁的皮肤上,他的眼睛陷在深深的褶皱里,但我分明能感受到他的目光,清澈得宛如少年。

同类推荐
  • 借脸

    借脸

    上海小白领艾豆接到一个电话,邀请她去北京最大的娱乐传媒美虎公司面试。艾豆想借此摆脱平淡的生活。到了北京后才知道美虎认为她很像公司旗下红透中国的天后秦薇。而秦薇因吸毒,演出状态越来越差,美虎秘密送她出国戒毒,并暂时寻找一个替身来代替她出席一些活动。艾豆被选中,但必须整容成现在秦薇的模样。在丧失自己和名利诱惑之间,艾豆最终选择了后者。一年后,北京郊区惊现一具裸体女尸,死者的脸部及指纹都被人为破坏。法医鉴定其为瘾君子。这个吸毒女人是谁?是谋杀还是自杀后被人抛尸?警方组织专案组进行侦破,最终真相大白,结果令人惊讶……
  • 小镇上的艺术家

    小镇上的艺术家

    徐先进,安徽东至县人,东至县职教中心美术教师。2005年开始写作,有中短篇小说发表在《星火中短篇小说》《广西文学》《文学界》《雨花》《青春》《厦门文学》等杂志。记得一位大师说过,我们人人都是艺术家。——题记。1983年吧,我十八岁,从卫校中专毕业后,被分配到一个叫窗镇的中心卫生院当医生。窗镇在我们省的西南角,再往西南三十多公里就是白居易说的“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的那个江西浮梁县。窗镇上有人称我为艺术家。其实我并不认为自己是艺术家。
  • 幼学琼林

    幼学琼林

    《幼学琼林》是中国古代儿童的启蒙读物,作者程允升。《幼学琼林》初为明代西昌人程登吉(字允升)编著,本名《幼学须知》,又称《成语考》、《故事寻源》,清人邹圣脉作了增补,改名为《幼学琼林》,也叫《幼学故事琼林》。
  • 病号

    病号

    两辆从相反方向行驶的火车,错在一起时速度是原来的二倍——在一个冬日的黄昏,我站在窗前,看着对面一幢四层高的写字楼的屋顶。夏天它还是一个露天酒吧,好多人喜欢呆在上面,他们手里抱着巨大的扎啤,以此来驱散溽热,打发光阴。一次,我亲眼看见我们楼里的一个花痴,端着酒杯从护栏的缺口,一步迈下屋顶,就像蹦级跳一样,所不同的是,他的脚下没有拴绳。这个花痴四十多岁,一直暗恋着写字楼里的一个年轻秘书。
  • 春风杨柳

    春风杨柳

    杨家老屋子前的拴马桩还在,马没了。每一次杨家兄弟路过,尤其是晚上,在一片漂洗得纤尘不染的月光下,看着老屋,怎么看都像纸扎的灵屋一样虚幻,那里可曾住过祖先曾经的繁华?杨家走到七十年代,人口四下而去,衰败了。杨家正宗后人杨德孩长子杨长青的后代杨丙尧和杨丙西也都各自娶妻成了家。杨家的大院还在,可早已屋易其主,住的不是杨家的后人了,有金姓常姓李姓,混乱地住在一个大院子里。弟兄俩住在河边上五间土坯房子里,一人两间半,日子过得细脚伶仃。上土沃这些年外出人口不多,政策还没有放开,日子过得也都四平八稳。
热门推荐
  • Signals for Strategists

    Signals for Strategists

    This book is for strategists—leaders, managers, entrepreneurs—who are so caught up in the daily pressures of business that they're missing key signals of their future reality. It's like driving a car heads down, staring at the dashboard, rather than heads up, looking through the windshield. We need to do both. The book is devoted to the practice of sensing, or scanning the horizon for signs of emerging trends. The sooner we see them, the better our response.Each chapter starts with a set of signals—data we observed that, taken together, helped us to reveal a trend. The impact of new technology on strategy is a theme of the book, and each chapter looks at how organizations are using new technologies to their advantage.
  • 身将腐朽,其爱不渝

    身将腐朽,其爱不渝

    那一天到来之前,我必须反复删写这封绝笔信,无从知道,这封信是不是最终你将读到的那一封,但这是我离世之前极为重要的一件事。紫末,我长你四岁,相遇相爱,至今已孕有一子。天绝我,不待我娶你入室,不待孩子出生,二十六岁便夺我性命。原本,我要在海边之山峦下置一个家,弃我祖业,只与你相爱相守,抚儿育女,度此一生。天不遂愿,我更知死后无天堂地狱,无轮回转生。离世,即身躯腐朽,世间再无我一人,独留你与幼子。命运刻薄无常,我爱之悲,恨之切,却不容我再多愤怒一时。连我陪住你的时光也不能多出一刻。我无力为之,日日忧心,何时我的身躯化为灰烟,何时即是我放手之时。
  • 魂力纪元

    魂力纪元

    魂域降临,数千年的逝者带着魂力回归。平行世界蓝星从此开启魂力时代。不过等一下……这个画风怎么有点不太对?全民都能做任务?父亲种田流,母亲美食流?梁子道的整个人都不好了,这……我没有金手指啊。等等,这颗珠子不错,嗯……加属性是基本操作,薅羊毛也能行,啥?还能捡尸抽奖?不够?它要是还能偷任务呢?我们的口号就是,截别人的胡,让别人没得胡。我们的生活就是,和武则天喝喝茶,和貂蝉聊聊天,和秦始皇开辟一下新地图,美哉美哉!……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嘉莉妹妹

    嘉莉妹妹

    《嘉莉妹妹》是美国现实主义作家德莱塞的重要作品之一,是《珍妮姑娘》的姐妹篇。《嘉莉妹妹》描写了农村姑娘嘉莉来到大城市芝加哥寻找幸福,为摆脱贫困,出卖自己的贞操,先后与推销员和酒店经理同居,后又凭美貌与歌喉成为歌星的故事。作家以嘉莉为代表深刻揭露了美国资本主义制度对贫苦人民压榨的残酷性和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对小资产阶级分子的腐蚀性。
  • 瞬间读懂顾客心理学

    瞬间读懂顾客心理学

    为什么顾客会对你的产品产生兴趣?为什么顾客会最终相信你这位陌生人?为什么顾客会改变初衷而被你说服?为什么顾客会最终作出购买产品的决定?为什么顾客会改变主意选择其他产品?……知人难,知人心更难。对于销售人员而言,更可以说是“千难万难”。纵观那些成功的销售人员,他们必定是懂得顾客心理的人。而那些业绩辉煌的销售人员,也必定是那种能在极短时间内准确把握顾客心理的人。
  • 天录神剑

    天录神剑

    这是一个平行于华夏明朝的另类世界……仍是那个朝代,只是世界已经变了。这个世界天高难量,地广无垠……有长白山的妖龙,有昆仑山的魔窟,有武夷山的悬棺尸人,也有中原地区能够驱尸赶鬼的道士。在这个妖魔肆虐的世界,莫凌雪踏入修行之道!习魔功,掌神剑。指敕天录唤天火,眼炼金刀破苍穹!深入阖闾墓取神剑,误闯蚩尤冢唤群魔。长白深山钓妖龙,昆仑魔窟祭鬼陀。金乌神火降临人间,尸祖古墓后卿复活,魔王天陵群魔出世,北海神犼肆虐天地……末日降临下,我立于峰巅,长剑纵神威,天火慑九围!
  • 摩天轮上的浪漫告白

    摩天轮上的浪漫告白

    本来是毫不相干的两人,却被一桩商业联姻纠缠在一起。他们慢慢从不爱到爱。当任性大小姐遇上霸道总裁时,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 往事刻骨铭心

    往事刻骨铭心

    这是一条被叫作三里湾的小街。当城里所有的大小街道都被铺上石子,浇上沥青,变得平坦宽阔起来的时候,只有这条小街还保留着它自己的风貌:三千七百条大青石参差不齐地从三里湾的这一头铺到那一头,似乎顽固地要给这座日新月异的小城留一点古朴的遗迹。三里湾的青石路究竟始于哪一朝哪一代?小城里的人们谁也说不清了。有的说还是前清时小城里第一个举人老爷为赴京城会试,义捐布德而修的;也有的说是当年义和团败了以后,法国人在这里办了个教会学校,为了使教会的学生下雨天能在泥泞中安然通过这三里路,从而体现上帝的仁慈和无所不在才铺起来的。
  • 浮世生存定论

    浮世生存定论

    长廊落暗羽,夜半鸣戾钟——半屏生诡像,纸体化凡躯——……生活不易,半靠推理半靠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