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75700000013

第13章 人生驿站(2)

据贾樟柯介绍,《站台》是他个人最喜欢的,属于半自传的一个电影。这个东西在他念大学的时候就一直酝酿着了。这个东西不拍出来,他简直就做不了别的事。80年代是他怎么也忘不了的一个时代,80年代在他那里引起的感情是那么复杂,“就像压在心里的一个大石头”。一直到《站台》拍出来,他才感到,这块石头落了地,他轻松了。所以,他把《站台》之后的那部电影取名叫《任逍遥》。

他曾说过:“《站台》里面有很多情节都是我自己的。我1970年出生在山西汾阳。父亲是中学老师,教语文的;母亲是售货员,姐姐比我大六岁,这个四口之家的家庭组合非常普通。母亲家在农村。从我小时候差不多到现在,我们家每天都有乡下的亲戚来来往往,像个交通站一样。其实我们县城往外走一里地就是田野,从南边走到北边差不多十分钟就穿过去了。我直到26岁才第一次看到大海。我学会自行车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骑车到30里地之外的一个县城去看火车。这些事情如今在电影中是发生在比我大10岁的那些主人公身上。当时对我这样一个没有走出过县城一步的孩子来说,铁路就意味着远方、未来和希望。

“在《站台》中弥漫的那种对外面世界幻想期待的情绪就是我自己体验过的东西。我记得我在十七八岁念书的时候,晚上老不睡觉,总期待第二天的到来,总觉得天亮了就会有新的改变,就会有什么新的事情发生。这种情绪一直伴随着我,和我有差不多生命经验的人都会有这样一种感受。

“这种期待经过了10年最后落在什么地方呢?落在妥协和失望上。这是非常悲观宿命的一个电影,并不是生活就这样宿命悲观,主要是我自己。在我看来,对生活、环境和习惯的妥协,其实是一种非常伟大的承担。”【注:钟和晏、贾樟柯:《没有终点的站台》,载林旭东、张亚璇、顾峥编:《贾樟柯电影〈站台〉》,中国盲文出版社,2003年11月版,第191-192页。】

03 《站台》拍摄密辛

《站台》的拍摄起步维艰,贾樟柯介绍说:

在拍《站台》之前,为了得到准拍证,我常去电影局。有一天终于为《小武》的事交了一万元罚款,并文笔流畅地写了一封检查,承认自己的确严重地干扰了我国正常的对外文化交流。从电影局出来,我突然想起了北岛的一句诗“我不相信”……车过长安街的时候觉得自己的心沉到了底,这个时候我连自己都不相信了。【注:孙健敏、贾樟柯:《经验世界中的影像选择———贾樟柯访谈录》,载贾樟柯:《贾想1996~2008:贾樟柯电影手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版,第94页。】

当年《站台》的副导演顾峥记得很清楚,在大学时,贾樟柯就和他提到过自己最想拍摄的电影是《站台》。贾樟柯向他游说《站台》一定会是一部很好的歌舞片,而且在1997年(拍摄《小武》之前)他已经完成了剧本的初稿。不过直到两年后,真正开始筹备这部电影时,顾峥才知道这绝对不是一部歌舞片。

顾峥曾以《四季中的〈站台〉——回忆影片〈站台〉的拍摄》为题,深情地回忆了当年《站台》拍摄的密辛。那是在2000年四月,树木已经抽出新叶,春天到了,贾樟柯和顾峥等又回到了山西。演员先期到了汾阳,为了便于他们之间更加熟悉,整天安排他们排练要在电影中演出的节目,给他们放映侯孝贤的电影,让他们从中获得非职业演员的自信。

当大队摄制组从北京赶来时,贾樟柯完成了他的剧本。剧本有78页,180场,六万多字,是一部普通电影三倍的容量,使人从中感觉到了史诗般电影的重量。香港监制见到他的完成剧本几乎晕倒,因为这样一定超支的,但是贾樟柯坚持不修改剧本,他要完成他的史诗,从1979年到1990年代,他有很多话要说。以后的日子,就是每过几天,他都要打电话给北京的妻子,让她借钱买胶片带到山西。

“春季拍摄中有几场走穴大棚的场面,正好有一个河南的大棚到汾阳演出,他们演出的保留节目正是《站台》。这个节目在电影里是要由王宏伟来表演的,平时排练时,他总是很羞涩地不愿在众人面前唱歌,说他真到演的时候一定没有问题。贾樟柯心想,是不是给王宏伟一点酒。烫着爆炸式头发的王宏伟在舞台上又唱又跳,令我们吃了一惊。王宏伟从舞台上下来告诉我,这首歌他在中学时候就学着唱过。”顾峥说。

到了秋天,即1999年10月,大家认为,《站台》的拍摄只是一次简单的预演,那时还没有成型的完整剧本(后来发现这一直是一个难题),贾樟柯只是设想其中应该有一段黄河岸边的戏,当时的气氛应该是秋天,两岸一片黄色调。三四天的拍摄很顺利,而且在平遥城墙上的一段戏,证明了他选择女一号赵涛的正确。

顾峥介绍说:“几天以后在北京看见冲洗完的样片时,大家都对他选定的男一号提出了疑义,因为贾樟柯还是保持着选择非职业演员的方式,所以大家怀疑男一号是否能够演好。男一号长相冷峻、性格孤傲,是理想电影中的男一号。熟悉贾樟柯的人都知道影片《站台》是半自传性的,虽然他一直不愿意说明这一点。他怀疑用了这样一个男一号是否会美化了那个时候的生活,自己是否故意在回避当时的记忆。后来他决定原定的男二号王宏伟和男一号对换角色。”

2000年1月,《站台》开始了第二次拍摄。这次开机第一天,就恰逢狂风大作,室外经常是零下十几度,下了三场雪,交通不便,而且靠燃煤取暖的汾阳城整个灰蒙蒙的,使人感到压抑。

冬天主要拍摄影片中1979年的段落。在汾阳和平遥的老城区,许多建筑20年间并无改变,无需改景,只需把后来的一些招牌和广告遮住就可以了。

冬季的最后一天是在一个村子的大礼堂里拍摄片中文工团的演出场面。那礼堂能容纳两千人,于是动员了全村的老乡来做群众演员,也只站满了半个礼堂。剧目是听说在“文革”中很红的表演唱《火车向着韶山跑》,由县文工团一个老导演指导他们按照当年的样子重新排演。夸张的形体,上口的歌词,许多非职业演员好像在这天感受到了1979年的气氛,表演的效果很好,老乡们不时发出笑声,他们把这当作一场喜剧来看。

贾樟柯在回北京的路上说,这不是一部歌舞片,这是一部史诗片,一部普通人的史诗。

2000年5月的一天,是拍摄期的最后一天,上午在坝上草原拍摄完走穴团遇到困难的场面,就坐着车往北京赶,还有两场内景需要在北京补完。一直到第二天凌晨才完成了最后一个镜头。其实不完成也没有胶片了。但大家好像都不希望这部电影有结束的一天。那天上午在地安门的小酒馆中看着天慢慢亮起来,无人的街道上渐渐车水马龙起来,天空落下雨滴。可能是太累了,喝了酒也不想睡觉。可这会儿真的是到了回家的时候了,就像《站台》中的人物一样,再美好的聚会也总有散场的时候。

一个月后,贾樟柯完成了他的初剪,影片长达三小时十二分钟。他用的几乎全是中景与全景,没有特写。在这个距离外观照,人物的面目不再有细节的记忆,而悲欢不再如当日般煎熬,它们沉淀到时间的潜流里,留下的是一个会意的笑。

这时,贾樟柯得到消息,《站台》入选威尼斯电影节竞赛单元。不久,《站台》获该电影节亚洲电影奖。这是中国第一次有70年代出生的导演进入一类国际电影节。

这部从头到尾都没有出现过站台的电影为什么会叫《站台》?贾樟柯说,一来他特别喜欢曾在80年代流行的歌曲《站台》,二来他觉得,站台是出发的地方,也是回来的地方。“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这就是人生!

贾樟柯将影片献给父亲,同样,也是给观众们的。

《站台》在国际电影节获得殊荣多多,继在2000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成为正式参赛作品,获最佳亚洲电影奖后,同年又获法国南特三大洲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奖;2001年获瑞士弗里堡国际电影节唐吉可德奖、费比西国际影评人奖。同年还获新加坡国际电影节青年电影奖、布宜诺斯艾利斯国际电影节最佳电影奖、第30届蒙特利尔国际新电影新媒体节最佳编剧奖、日本《电影旬报》年度十佳外语片;2007年获法国《电影手册》年度十大佳片。

虽说贾樟柯在国际上得了大奖,但他一直认为,作为一个幸存者,他有义务讲述那些不幸的人,或者不能说不幸,而是那些不如意的亲朋好友。“我的摄像机对准的,始终是那些在土地上奔走、劳累,没有任何资源可以利用和分享,顽强地活下去的人们。”他说。

后来,贾樟柯还忍不住要说:“《站台》是我最心痛的。”因为在2005年前他的电影不能在国内公映,他那会儿心里的感受虽说不是委屈,但总觉得有个事要解决掉它,有个山要把它翻过去。有时候会难受,但会被创作的乐趣冲淡。

为了能让电影在国内公映,贾樟柯没有做过妥协,但做过努力。他曾说过:“今天反省起来……我觉得《站台》是我最心痛的。《站台》当时如果能够公开拍的话,相信比现在好多了。那个原剧本我写得特别有意思,非常多的人生活在很多公共行为里面。比如说,我原来开头不是演出,是春天,在一个山坡上,许多机关干部在种树,接下来是卡车在黄昏的时候,一卡车一卡车把人拉回来。这些场景你最起码要组织10卡车的干部,怎么组织那么多的机关干部呢?没有公共资源帮助,我那时候根本没办法。这部电影如果有这些东西,会显得更强,不贫血。这种遗憾每部电影都会有。”【注:转引自易立竞:《贾樟柯:做电影人,是我寻找自由的一个方法》,见易立竞著:《中国导演访谈录》,086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12月版,第98页。】

西川是著名诗人、翻译家,他在《站台》里出演文工团团长徐燕京,这也是重要的角色,当年一月和四月他曾经两随贾樟柯赴山西汾阳,投入拍摄工作。他在接受我的采访时,对贾导的人文关怀精神评价颇高,啧啧称佳。

西川首先回顾了与贾樟柯结交的过程,他是在诗人欧阳江河家里认识贾樟柯的,谈得很投缘,就这样他们成了好朋友。在西川印象里,贾樟柯拍电影时,事先有一个大概的脚本,在片场则有所发挥,因此,电影的偶然性随处可见。西川记得《站台》起初约有9小时,后来贾樟柯又把它压缩成3小时【注:2012年6月6日的采访。】。

同类推荐
  • 至暗时刻:力挽狂澜的丘吉尔

    至暗时刻:力挽狂澜的丘吉尔

    2018年世界影坛口碑之作《至暗时刻》历史传记原著,奥斯卡最佳影片《波西米亚狂想曲》金牌编剧安东尼·麦卡滕唯一出版成书的作品。一九四〇年五月十日,在战场和政坛上均“不靠谱”的温斯顿·丘吉尔意外升为首相。时希特勒大军横扫欧洲大陆,英国远征军危在旦夕,英伦之岛或将须臾遭受入侵。丘吉尔相位未稳,其组建的战时内阁矛盾重重,主张与纳粹媾和的声音不绝于耳;丘吉尔本人似也有了动摇,陷入深忧与自疑——是要不计代价主张和平抑或不惜代价赢得胜利?这是历史上的至暗时刻,也是丘吉尔自己的至暗时刻。在《至暗时刻:力挽狂澜的丘吉尔》中,作者安东尼·麦卡滕把丘吉尔复原为一个不完美的、有血有肉的人,聚焦丘吉尔和他的战时内阁,展现他在危急时刻的领袖品质,讲述了1940年5月7日挪威辩论至1940年6月4日敦刻尔克撤退完成的一段激荡历史。
  • 苦吟寒士贾岛传

    苦吟寒士贾岛传

    这是一部文学传记,而非学术性传记,但其中贾岛的生平大事都有所本,与贾岛有关的人物也多系真人。当然,作为历史人物传记,小说的情节不可能曲折离奇跌宕起伏,甚至许多方面还存在着推理性的叙述。我不敢说,书中的贾岛和中唐大诗人贾岛不差分毫,但他至少是我心目中的贾岛。我曾向一位前辈讨教,他说,“《三国演义》与《三国志》的区别,前者是小说,后者是史志。你既然是写小说,有些事就不要再去顾虑。”我听后为自己的胆大妄为感到安慰,也去了好多顾虑。
  • 压不垮的左宗棠

    压不垮的左宗棠

    为什么梁启超说左宗棠是“五百年来第一伟人”?为什么曾国藩说左宗棠才是“当今天下第一人”?为什么美国《时代》周刊将左宗棠与毛泽东、成吉思汗并列,称为全球最智慧的三位中国名人?左宗棠的旷世伟大到底是怎么炼成的?本书以当代鲜活的视角,入木三分地剖析左宗棠独具个性的政治韬略智慧,细致晒出“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晚清官场剧烈权斗的台前幕后和为官升迁之道。全景式展现左宗棠的传奇人生,更客观、更生动、更深刻。
  • 王永庆全传

    王永庆全传

    从米店老板到台湾经营之神(1916-2008)读透王永庆这个人,学做人做事做生意。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他从一家米店起家,创办了世界化工50强的台塑企业集团,他的投资遍布世界各地,涉及各行各业,半个多世纪以来,他的名字已经成为世人眼中成功者的代名词,被誉为“经营之神”。任何人只要从王永庆成功因素之中学到王永庆做事的理念、方法与毅力,也必定会有一番成就。
  • 百位世界杰出的军事家(下)(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百位世界杰出的军事家(下)(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人类的未来充满了希望,明天的世界令我们无比期待。从历史中汲取知识,感悟人生,追求真理,是每个生活在21世纪的现代人的价值取向。在无比灿烂的历史星空中,众多世界杰出人物犹如明烁夺目的明星,让历史的时空如此地浩瀚,并给后人留下了一份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与智慧结晶。期望本书能让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少年朋友们,从世界杰出的人物身上,学习与借鉴人生的智慧,创造卓越的人生。
热门推荐
  • 暴狱

    暴狱

    《暴狱》讲述了特种兵出身的监狱警察铁剑到地处偏远的沙拉监狱任职途中遭遇惊险车祸。悬崖旁边,千钧一发,他拼着重伤,救了同车女孩周瑾一命,意外收获甜蜜爱情。初任监狱管教干事。铁剑就遇到了敌手。犯有谋杀罪的重刑犯吴应泉老谋深算,与身手利落的铁剑硬碰硬,遭到教训后怀恨在心。伪装老实的他早已偷偷预谋越狱,血气方刚的铁剑能否防范这只狡猾狐狸?表面平静的高墙电网内,暴风骤雨般的流血冲突即将袭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仁王般若经陀罗尼念诵轨仪

    仁王般若经陀罗尼念诵轨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快穿之女魔头的顺毛之旅

    快穿之女魔头的顺毛之旅

    藜麦摸摸自己黑亮的头发,好心情地吃着小七做的蛋糕,忽略背后冒着黑气的男人……
  • 星河永辉

    星河永辉

    一个才华横溢的大明星,一个海外归国的建筑设计师。两个人多年以后重逢,原本脾气古怪的男孩变得更加难以捉摸,原本满身是刺的女孩收敛了自己的锋芒,是成长?还是停留在原地?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碧海穹弓缘

    碧海穹弓缘

    公元1141年,宋金签订“议和”之后,江湖上曾一度流传着一把“穹弓剑”,这把宝剑曾多次打退金兵的一次又一次的进攻。但打退金兵的进攻之后,江湖只见......究竟是“鹿”死谁手?而在此时少林武学秘籍唯恐被金人夺取,少林召开武林大会力保武学经典,大宋武林人士义不容辞.......
  • 我想待在你的怦怦里边

    我想待在你的怦怦里边

    当暖萌妹子遇上可酷可撩又无赖的男神???一见钟情的戏码上演在学校篮球比赛他散发的独特的荷尔蒙身上?“谁说女追男隔层纱?在我面前的明明就是万丈深渊!”“都这个岁数了,你还不想着嫁给我,那你想怎样?”“都说有因必有果,我也想让你尝尝得不到的滋味!”欢迎收看,【双向互追】,甜甜的恋爱故事。(据说看过这个故事的人,都脱单了喔:-O){啊啊啊啊啊啊!你们不要看着我文笔不好看几章就放弃了,给彼此一点进步的空间和神秘嘛~}
  • 社交媒体十五问

    社交媒体十五问

    这是我的第二本“没有人问过(或回答过)”。品牌在社交媒体上的炒作有意义吗?什么是社交媒体?它们跟我们过去称为社交网络的网站一样吗?什么是社交媒体营销?企业的做法都正确吗?把你的网站访问者送到推特或Facebook上去有意义吗?人们真的想要与品牌建立联系?公司真的想跟它们的客户“对话”?类似Facebook这样的社交媒体价值何在?点赞的价值又是多少?什么是“自然触及人数”?如果没有了免费午餐,会发生什么?同社交媒体营销打交道的你,千万不要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