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75700000014

第14章 乡关何处(1)

人们都说,贾樟柯的电影具有纪记录片的独特风格,他确实用了不少纪录片的手法,本人也拍摄了不少纪录片。现在的纪录片在中国几乎没有市场,大多数进不了发行和影院,但拍纪录片对贾樟柯有着很大的诱惑。他摄于2001年的短纪录片《公共场所》最有代表性。

01 《公共场所》的意义

据贾樟柯自述:“我的第一个纪录片就是2001年和台湾导演蔡明亮一起在光州电影节‘三人三色’【注:“三人三色”原是韩国全州电影节(Jeonju InternationalFilm Festival)的试验项目,每年资助三位导演拍摄三部30分钟左右的数码作品,内容上完全自由。贾樟柯的《公共场所》和蔡明亮的《与上帝的对话》就曾是这一项目资助拍摄的,其主题叫“空间”。】主题下的《公共场所》,那个时候大家在汉城谈到想拍一种空间的概念,我就想到旅行时看到的中小城市建筑,比如一个长途汽车站,你依然能看出它过去是一个长途汽车站,但它现在的功能变成一个舞厅,中年人或没有工作的人,大概吃完早餐就去跳,跳到吃中饭,午睡起来又接着跳。这种空间功能的转化很吸引我,但我没有深思熟虑过,也没有真的去观察过,只是带着摄影机进入这些空间去感受它。”

据此我们知道,《公共场所》是一个国际合作项目,一个30分种的短片,没有剧本与对话,只有表面的呈现。贾樟柯一向是强调表面的,他拒斥人为的深度。他说:“我想用电影去关心普通人,首先要尊重世俗生活。在缓慢的时光流程中,感觉平淡生命的喜悦或沉重。”

人们都说,贾樟柯的电影具有纪记录片的独特风格,他确实用了不少纪录片的手法,本人也拍摄了不少纪录片。现在的纪录片在中国几乎没有市场,大多数进不了发行和影院,但拍纪录片对贾樟柯有着很大的诱惑。他摄于2001年的短纪录片《公共场所》最有代表性。

通过这部电影,我们可以感觉到,贾樟柯怀抱着一种自觉的努力,以电影的手段,尽可能直接地把自己耳闻目睹、感同身受的现实人生“记录”下来,传达给观众,也留给将来。

贾樟柯这些从事纪录片的方法,以及他着意要记录现实的努力,亦即评论家李陀所说的“关注现实,介入现实”【注:李陀等:《〈三峡好人〉:故里、变迁与贾樟柯的现实主义》,《读书》2007年第1期。】。

《公共场所》时长约31分钟,它所记录下的公共场所包括:一个郊区小火车站深夜的候车室、一个矿区附近黄昏时分的汽车站、一辆不知开往什么方向的公共汽车、一个由废弃公共汽车改造成的小餐馆和一个长途汽车站的候车室(兼具台球厅、舞厅等多种功能)。

贾樟柯最喜欢的场所,就是车站。包括火车站、汽车站还有路边的公共汽车小站。如《小山回家》、《小武》、《站台》、《任逍遥》、《公共场所》、《世界》等,里面都有或长或短的车站的镜头。《三峡好人》里面没有车站,却有码头,那是另一种形式的车站。特别是《小武》、《任逍遥》、《公共场所》、《三峡好人》等电影,其片头就是长时间的车站或者码头的场景。《站台》的开局是舞台上的一个火车进站的表演唱片断,这个片断也可以视为以“车站”作为电影的开始。

《公共场所》的这些追求,曹清华写了一篇评论,阐述了其意义,“为什么贾樟柯会选择车站。我想这就源自他开掘空间的努力。我们这个时代,每一个城市都有车站,特别是火车站。而这些车站往往就是一个地方甚至一个时代的缩影。小时候常听大人说,车站那地方,很乱,不能去。可是,拍电影却是好地方——南来北往的人员,不分男女老幼,行色匆匆,在这里聚散;各行各业的生意人也来到这里,他们盯着车站里昼夜不歇的人流,打着各种旗号,盘算自己获利的方式;夹杂着汽笛、喇叭的呜叫声,人们在这里或者呼朋引伴,或者招徕顾客,还制造出和感受着一个嘈杂的声响世界;人们一到那出入口,无论尊卑,都成了旅客,不由得开始思考着离开与到达,经历着迎接与送别,体验着日常人生之外的人间感情。贾樟柯把这车站所特有的驳杂的声音与颜色,表情和装扮,拍进了他的电影中。

“与车站码头相连接,就是抵达或者离开这车站和码头的交通工具——车与船。车与船也是一个独特的空间,来自四面八方,身份不一,处境各异的互不相识的旅客,在这个狭小的躁动不安而又充满尘土和烟味的地方相遇,一路上他们相互提防,互不干涉而又面面相觑,也确是一个记录社会众生相的好场所。前面讲到的纪录片《公共场所》里面就有一个公共汽车车厢的片断。电影在汽车的颠簸摇晃以及马达轰隆声中拍摄,镜头里出现的是一群农民乘客,他们日常的装扮,自然而真实的表情。其中还有一个小孩,红扑扑的脸蛋,一会抠着牙缝,一会露出没有长整齐的牙齿,略有好奇地看着镜头,做着种种鬼脸。”【注:曹清华:《空间、权力与表达--贾樟柯的意义》,《书城》2009年第7期。】

总之,贾樟柯选择车站、公共汽车车厢,贾樟柯旨在表现低层社会的众生相。国内有些人因此批评他怎么老是拍社会低层的人,难道中国就只有这样的人,改革开放这么久了,中国人都富裕起来了,你为什么不去拍这些人呢?对此,贾樟柯回答说,这就无言以对了。每个人对自己国家的理解是不同的,大部分人强调的是中国的经济发展,而我看到的是贫困仍然是中国最大的问题,中国13亿人口有8亿农民。不说农村,你去城镇看一看,即便是在北京,一些胡同里,你走进去也会发现贫困的存在。

贾樟柯甚至认为,纪录片能够接受“地气”,反映真实的下层生活。“我九五年拍过一个纪录片(《那一天,在北京》),九六年的时候拍过,但是没有剪。在拍了两个电影以后再来拍纪录片,我发现我找到了一个方法。因为当你拿起机器去拍的时候,这个工作本身强迫你去见识那些没有机会见识的空间、人和事。我想一个导演慢慢地会有不自信,不是不自信拍不好,而是描述一个人一件事的时候,你会怀疑:人家是这样想的吗?他的价值观,他想问题、处理事情的方法真的是这样的吗?我如果一直在那个环境里,我完全能设身处地地写小武,写文工团,但是隔得久了,我会不能确定,因为与他们的生活已经是隔膜的。”贾樟柯表示:“纪录片能够帮助一个导演摆脱这样的状态。当我觉得我自己的生活越来越被改变,求知欲越来越淡薄,生活的资源越来越狭小,纪录片的拍摄让我的生命经验又重新活跃起来,就像血管堵了很长时间,现在这些血液又开始流动。因为我又能够设身处地为自己的角色去寻找依据,我又回到了生活的场景里,并从那里接到了地气。”【注:张亚璇、贾樟柯:《去一个传说中的城市》,载林旭东、张亚璇、顾峥编:《贾樟柯电影〈任逍遥〉》,中国盲文出版社,2003年11月版,第6页。】我们知道,低层社会在以往的电影、电视等影像作品里面并非没有出现。只是贾樟柯表现方法的不同,他所揭示的空间就两样了。这方法的特别之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拍摄对象的本色——非专业演员、方言、不加修饰的声音、颜色、物件与背景;其二,拍摄者的不动声色,长镜头、凝视、简单故事;其三,吸引观看者进入电影,靠的不是高出日常生活之上的英雄、美女,而是隐藏于日常生活之下的声音、手势、神态与表情,以及它们所共同支撑的生活的本相。贾樟柯因此向我们洞开了以往不被表达、不被描绘、甚至遭到掩盖的下层社会的生活状况。

我觉得,电影史上有两句话很像是在形容贾樟柯电影的风格,一句话是巴赞说的“新现实主义首先是一种人道主义”,一句话是安东尼奥尼说的“我只关心人”。【注:引自胡晋:《电影·史》,《全球通》2009年第1期。】这两位导演对贾樟柯影响都很大,通过学习巴赞的电影理论,让贾樟柯摆脱了原来对电影的理解,而安东尼奥尼则帮助贾樟柯对空间的理解。

在贾樟柯眼里,“纪录片能够唤起更多对空间的新理解,纪录片是实验性最强的电影品种,现在纪录片专题性越来越强,但是实际上纪录片有一个魅力,就是它的实验性越来越强,你可以自由地来处理这个形式。我拍纪录片,可以把对于电影语言新的认识、新的把握、新的实践放到里面,这是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纪录片不管它的效果怎么样,拍摄过程可以维持一个导演的敏感度,因为你发现新的视觉元素、发现新的人群,进入到新的你不了解的人群里面和空间里面,纪录片对你有一种帮助。如果你不去做,你很少有时间安排自己去旅行,没有人会主动干这个事情。现在我就是拍一部纪录片,拍一部长片。其实,最后那些纪录片能不能上映、反响怎么样、影响怎么样我并不在意,而是从职业的角度,维持一个导演对光线的新认识、对新的空间的认识、对人的认识,它特别有好处,同时你可以寻找更新的语言方法”。

而更新的语言方法指的是用数码手段,比如贾樟柯拍《公共场所》的时候,第一次用数码,他想看看数码有些什么好的特点。“后来《公共场所》的很多方法都用到了《任逍遥》里面,以前拍摄很难做到那种大幅度的调动,从楼下一直到楼上再下了楼,整个大幅度的运动,以前摄影是不可能出现的,拍纪录片就可以掌握这个东西,最后会把它放到故事片里面。拍摄《三峡好人》时也有运用,怎样把戏剧放在一个真实的空间里面发生,那个空间里的人该干嘛干嘛,但是我的戏在那里展开。”贾樟柯如此夫子自道。

同类推荐
  • 思想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思想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在人生的茫茫大海中,谁可以为我们竖起一道不变的航标?在事业的漠漠荒野里,谁可以向我们昭示一条坚实的路径?在心灵的干枯河床上,谁可以帮我们挖开那个堵塞的泉源?当你真切感受过他们的青春激情,细细品味了他们的人生故事后,你会发现,贫穷、危难、冷眼、嘲笑、挫折、失败也曾光顾过他。
  • 百位世界杰出的文学家上(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百位世界杰出的文学家上(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漫长的世界历史画卷上写满了兴盛与衰亡、辉煌与悲怆。多少风流人物,多少英雄豪杰,在历史的长河中悄然隐去。然而,仍有许许多多曾创造了不朽业绩的杰出人物名彪史册,业传千秋。拭去历史的风尘,人们依稀看见那些改写人类历史的政治家、军事家;人们仍旧忆起那些拯救人类危机的谋略家、外交家;人们还会记得那些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人们至今难忘那些为人类生产精神盛宴的文学家、艺术家;人们深深感谢那些创造人类物质财富的企业家、经济学家。
  • 六代之民:张中行别传

    六代之民:张中行别传

    本书是中国现代文学学者、著名作家孙郁为张中行先生所作的传记。他从自己与张中行先生的交往中的感性印象出发,以饱含情感的笔触勾勒出这位有故事的老人的丰富一生。其间既有时间脉络,也有生命体验的线索,不仅叙其事,更画其魂。它的别致之处也在于,作者和传主的心灵之交,让这部传记在严谨客观之余,更多了以情动人的力量,对于想真切了解以至理解张中行的读者有很大帮助。
  • 如果你生来没有翅膀:独立女神香奈儿传

    如果你生来没有翅膀:独立女神香奈儿传

    自香奈儿去世以来,关于她的传说就不绝于耳,在她的身上,罗曼史与奋斗史都同样辉煌,而比她的作品更让人心动的,其实是她的人生。在这本书中,作者将通过详实的史料,优美的文字,带领你穿过时光的重重迷雾,去揭开传奇女性可可·香奈儿的神秘面纱,展示她一生中的大小事件及重要的人生转折,触摸她的灵魂与情感,看她是如何一步步从一贫如洗的乡下土妞蜕变为呼风唤雨的时尚女王。
  • 仰望星空魏书生

    仰望星空魏书生

    本书分为七大章,作者对魏书生丰富深刻,多姿多彩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以及他丰富深刻的哲学思想进行全面地研究、总结、评论,对他的巨大贡献和他在中国教育史上的地位予以评价。
热门推荐
  • 重生之公主难为

    重生之公主难为

    如果可以重来一次,她一定要做女王,去主宰自己的生活,而不是被娇养出来的公主!QQ群:92427402,喜欢交流的朋友可以进来看看!
  • 幽灵暗战

    幽灵暗战

    选自狄更斯的恐怖小说,包括《幽灵暗战》和《幽灵审判》等两篇小说,这些故事都是狄更斯最受赞扬的作品,读者可以从中一窥狄更斯恐怖小说的天份。尽管有些故事读来让人不寒而栗,但也有些故事带有喜剧色彩。狄更斯在故事中插入代表性的诡异喜剧情节,安排最难忘的角色登场,包括人和鬼,让这些故事跃然纸上,成为一幅幅独具诙谐风格的浮世绘。
  • 病娇女鬼王

    病娇女鬼王

    呆萌小子,高冷冥王,冷傲红宇,冲动女阎王御姐,人界&冥界&阎界&神秘界&天使界&恶魔界&妖界,参加阎冥榜为那唯一希望,你说什么!冥王喜欢上了人类?……一切尽在《病娇女鬼王》
  • 谪仙夫君别过来

    谪仙夫君别过来

    七月她是未来世界的产物:变异人,必须结合朵妮的空间系统才能俯瞰众生。他原是这个世界最尊贵的存在,因历练遭亲人陷害。成了灵力尽散的“废物”,隐藏容貌、身份,在这个世界竭尽全力找恢复的办法。曾经睥睨整个世界的存在,现在沦落到需要女人保护。不过……貌似感觉还不错。她因宙司命令保护他,帮他恢复,却发现这个男人竟然甩不掉了?“喂!你已经恢复了,别再跟着我了!”“没有,我也走这边。”某人嘴硬眼神坚定道。“你都跟着我一个月了!可不可以别再跟着我了?”她有些气急败坏的看着某无赖。长得倒是挺好看,怎么老是跟着她啊?“我是走这边,没有跟你,莫要自作多情。”某人依旧嘴硬道。那你倒是别跟她住一个房间啊喂!路不在这啊!
  • 我的角色扮演卡牌

    我的角色扮演卡牌

    【恭喜宿主抽中角色卡牌:复仇者。】【本次位面任务:给予导致原身死亡的人应有的惩罚。(他从墓地中爬出来,他有了一个新的名字,复!仇!者!)】【注意:你的位面任务时间只有七天。(合理地运用卡牌能力,能使你的任务更为轻松。)】
  • 辰歌录

    辰歌录

    元历年七月七日,血阁阁主夫人生下一子,名邪歌。五年后,该女生辰之日,血阁惨遭灭门。除邪歌一人被送往下界凉国外,其余人无一幸免。为给族人报仇,查清当年的灭门惨案,凉国在与夜国一战中大败,邪歌作为质子被送入夜。赐予异性世子之称,世人称其“陌世子”。然而,在夜国七王爷辰王领兵回朝后,邪歌的复仇之路开始越来越崎岖。
  • 穿越嫁个伪君子:王爷,别碰我

    穿越嫁个伪君子:王爷,别碰我

    【本故事纯属虚构】挖棵参也穿越?凌婉儿这一穿越竟被当作偷参贼,威逼利诱之下无奈做了别人的替身。匆忙出嫁,对象是那坏脾气的王爷。一夜,他满身鲜血爬上她的床,醒来第一句话却是让她滚蛋。人前假恩爱人后处处发难,明明势同水火还楼着她想又亲又抱,十足伪君子,她要怎么和他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 都市最强帝君

    都市最强帝君

    大乘帝君韩晨因心中的执念,终无法走出渡劫飞升的最后一步。为破除执念建逆转阴阳阵。却被敌所趁,最后无奈炸毁阵法,却因此重生回到了千年前的地球,执念产生的那一刻。一切将是一个重新逆转的开始,看曾经的宅男吊丝如何再一步步倔起。仙逆都市!PS:在此特意说明一下,到大乘期的俢真者,可建一方势力自称为帝。这里的帝只是一个称号,不是境界。PS:另有书友群龙门,群号:555736106欢迎广大书友加群讨论,聊天交友!
  • 伤科大成

    伤科大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太虚化龙篇

    太虚化龙篇

    有朝一日,龙升九天,遨游万界。龙即是我,我即为龙——庄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