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82700000020

第20章 爱孩子,尺度很重要(6)

5。数落孩子的不是

家长最乐意数落孩子、教导孩子。教导是每个家长都尤其热衷的一件事情,有人从教导中感受到自己的威严,有人从中体会征服的快感。全然不管孩子是在嘴上服气,还是心里服气!然而,最好的教是“不言之教”。数落孩子的不是,不是让孩子失去自信就是让孩子丧失自尊。

6。预言孩子没出息

预言孩子没出息有两种后果,一是你越说他没出息,他越没出息,完全丧失斗志和学习能力,最终实现你的预言。另一种孩子,你越说他没出息,他越要证明自己有出息,但是一辈子活在“证明”中,失去自我,也丧失了生活的智慧和让自己幸福的智慧。

有一个在农村长大的女孩,她上面有个哥哥。从小父母就偏爱哥哥,认定哥哥比她有出息。她心里很委屈、很不服气,于是自我砥砺,一定要争口气给父母看看她是不是能把哥哥比下去。后来她果然比哥哥成绩还好,考上大学,有不错的工作,成家立业。但是因为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在证明给娘家人看,久而久之令她的丈夫忍无可忍,要和她离婚……

7。代替孩子做选择

孩子的心理独立期有三个阶段,分别是3岁、9岁和12岁。小的时候,孩子自己吃饭,父母应关怀而不干涉,不要说:“你都吃到衣服上了,我来喂吧!”或者孩子想穿什么衣服你也要代为选择,还有不声不响地为孩子报了钢琴班,这些都是不智之举。

家长总是在用“自己的头脑”操控孩子,但是忽视了代替的过程就是剥夺孩子成长的过程。你剥夺了孩子某方面的成长,孩子就丧失了某方面的能力。

8。限制孩子做他想做的事

父母喜欢说:不要这样,不要那样!然而孩子的天性是,你越不要我这样,我越要怎么样!

9。总是担心孩子

有些家长不认为孩子有控制能力,不认为孩子其实可以。所以你的状态就是去担心!你担心孩子早恋,孩子肯定早恋;你担心孩子有网瘾,孩子一定有网瘾。

有个妈妈在孩子还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就在经过一间网吧时警告孩子:看见没,这是网吧,很多孩子一进去就变坏了,你可不能进去!一天又一天,一开始孩子不明白,但是心里好奇极了,终于有一天孩子忍不住,要走进这间网吧里看看。再后来孩子有网瘾了!

孩子是否自信,取决于父母对待他们的态度。

10。不相信孩子

不相信孩子的根源是父母不相信自己。当孩子对妈妈说:没事,我一个人在家写作业,你去忙吧!妈妈一关上门就想,孩子一定在家玩电脑呢。这样的反应会让孩子觉得父母不信任自己、不喜欢自己、不尊重自己!不相信孩子就是在毁灭孩子的自尊。父母总是努力把自己的孩子朝着成功的方向培养,致力于培养孩子成才,而忽视了孩子要先“成人”的问题。以至各种各样的问题孩子越来越多。

陈鹏宇老师认为:父母教育孩子的过程,就是把自己的状态调整到平静和喜悦的过程,平静和喜悦的状态就是爱!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心量拓宽的过程!改变孩子很容易,当你“容”下孩子时,孩子就“易(改变)”了!

家长应该相信自己的孩子是优秀的,每个孩子都有属于他的优秀之处!不要用怀疑杀伤孩子的自尊!

溺爱孩子的代价

作者:佚名

过度保护型父母对孩子持一种过分娇宠和保护的态度,无微不至,像保姆一样对待孩子,替孩子做一切事情,解决一切问题,他们认为孩子的事情就是学习,除此之外一切无须关心。

所以对孩子的一切要求父母都尽可能设法满足,除了学习以外的一切事情父母都尽可能代替去做,人为地给孩子营造一个温室,不愿意看到孩子遭受一点儿委屈和挫折。孩子一有不满或哭闹,他们便会感到焦虑不安,认为自己没有尽到父母的职责。

如果孩子有负面情绪,他们往往用物质来转移情绪,以使孩子停止伤心或哭闹。孩子生活和学习上的问题,他们也会过度介入,使孩子失去锻炼和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

过度保护型父母往往由于害怕孩子吃亏、受到伤害和意外而对孩子实行过分保护,不允许孩子自己去尝试和探索,完全忽视孩子的独立性和生活能力的培养。

如一名男孩已经上初中了,他的妈妈还是每天四趟往返学校骑车接送他上下学。她说:我害怕儿子在上学的路上被车撞着,或者被坏孩子引诱、欺负。她为此把工作都辞了,做了一个全职母亲。

过度保护型父母对孩子的负面情绪很关注和害怕,常常以物质的满足来转移或处理孩子的情绪问题。

这种情绪教育对孩子的情绪发展有着非常不利的影响,容易使孩子形成一种误解,以为愤怒或哀伤的坏情绪不该出现,将来有这些负面情绪时会感到焦虑和害怕。

更重要的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体验各种负面情绪,从而锻炼和发展出对这些情绪的承受、处理和调节能力。

父母过分溺爱或保护,孩子就没有机会来体验挫折和不如意时的负面情绪,也就无从发展情绪的处理能力,以致情商低下、人格不健全,成年后极易产生心理障碍。

过度溺爱和保护还会使孩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认为自己理所当然地应该受到关注和照顾,所以将来离开家庭后,一旦不再是别人关注的中心,不再成为别人照顾和重视的对象,就可能失落、不满甚至惊慌失措。苛求别人关怀、缺乏责任感和爱的能力,是这类孩子的通病。

过度溺爱和保护还可能造就社会里最危险的群体。习惯于做“小皇帝”的孩子,一旦“天堂”失火,他们就觉得自己被出卖了。他们会觉得,整个社会都对他们充满敌意,所以他们可能以发泄和报复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敌意和不满。

老人过度溺爱对孩子危害大

作者:佚名

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之间容易争宠。奶奶给孙子买了东西,姥姥见了就会问:“这顶新帽子是谁给买的呀?”“奶奶买的。”第二天,姥姥就带着孩子去商场买了套新衣服。姥姥就会说:“看,我比你奶奶还好吧。”他们会破坏教育孩子的所有规矩,因为老人们都觉得自己最爱孩子。孩子也明白,自己的爷爷奶奶和姥姥姥爷爱我。想要新玩具怎么办?“奶奶,你看,姥姥昨天给我买了把冲锋枪,可好玩了。”“那有什么好的,明天给你买辆遥控小汽车,你不是一直嚷着要吗?”这种情况出现得多了,孩子就找到钻空子的窍门了。有什么愿望满足不了,不告诉父母,直接从祖辈那里获取最简单。

孩子没有零花钱怎么办?找父母。父母说了不给,怎么办?找爷爷奶奶。今天给孙子两元,明天给孙子两元,没关系,反正孩子高兴,觉得我好就行。他们可以破坏父母教育孩子的所有劳动成果。

我说过,契约只有父母可能遵守,而爷爷奶奶是不会遵守的,他们往往以破坏规则来表明自己的爱,来标榜自己有多爱孩子。比如,父母规定了晚上睡前不准吃糖,他们会说,来吧,奶奶让吃,吃吧,乖。在这里我可以保证,95%的爷爷奶奶,即使看到这些文字,依然会不以为意。

更有一种长辈变本加厉,孩子骂他们反而觉得快乐。奶奶说:“宝宝,去打你爷爷,咬爷爷一口。”爷爷说:“去骂你奶奶——老糊涂虫。”有许多这样的老人,他们对现代的东西接触得少、了解得少、使用得少,他们塑造不了孩子先进、健全的人格。全由爷爷奶奶来养孙子孙女,会让孩子变得任性无知,而且这种替代使孩子对父母的亲情产生了误解。

父母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他们带得过多,孩子就想:为什么我的爸爸妈妈不管我,不关心我,没时间照顾我?是不是因为我不听话,是不是因为我犯了错误,是不是因为我没有其他小朋友聪明?这些想法会带来许多问题,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甚至导致叛逆、自卑的心理。因为这些孩子认为,连我的爸爸妈妈都不要我了,可见亲情并不是最宝贵、最亲切、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爷爷奶奶的爱也是虚假的。

同类推荐
  • 怀得上,生得下(共3册)

    怀得上,生得下(共3册)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叶敦敏,继《怀得上,生得下1》之后,继续将那些你不知道的、想知道的、应该知道的医学知识一一道来,《怀得上,生得下2》助你顺利完成怀孕生子这人生重要一课!《怀得上,生得下3》这本书通过很多实际病例,对试管婴儿这一孕育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和答疑,帮助读者对此项技术有更全面、更直观的了解,以便读者能合理运用这项孕育技术,实现自己的生育梦想。另外,对育龄夫妻遇到的医学迷思、生理疑难困惑、心理疑问、孕育常识等问题,叶医生也进行了专业而细致的解答。
  • 孩子,别再对我说谎

    孩子,别再对我说谎

    家庭是孩子接触社会的第一环境,父母则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言传身教对孩子今后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父母能够多学习一些亲子教育理念,以更积极主动的态度和孩子交流互动,那么就可以纠正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许多不良习惯,培养出真正适宜现代社会的高品质人才。亲子教育的本身是爱的智慧,是无条件、有原则的爱的能力体现。本书不仅告诉你这些,更提醒一直接受中国式传统教育的年轻父母们,在教育孩子时最容易进入的误区是哪些,以及必须知道的亲子基本功。
  • 老师妈妈

    老师妈妈

    每个孩子都有特殊的天赋,孩子需要通过教育来获得发展,而教育离不开家庭和学校,离不开妈妈和老师。不管孩子的父母贫穷或富有、渊博或粗浅,都有责任和权利营造家里的秩序,让家成为孩子在世界上最好的教育机构。书中以孩子的心理、潜能、习惯、道德、宗教信仰、观察力、语言文化等方面为切入点,采用了众多生动的事例,用通俗的语言,将妈妈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一一剖析,并针对妈妈在教育孩子过程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法,以此表达了作者幼儿教育的理念。可以说,本书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实用性,读之,能让妈妈对培养孩子更有信心!相信,通过努力,每一位妈妈都可以成为孩子最好的老师!
  • 世上没有好妈妈公式

    世上没有好妈妈公式

    我们都是第一次为人父母,也都想成为“完美”父母。殊不知,这世上并没有好妈妈公式,好的父母各有不同,但相同的都是“爱”。不要拼命去做“完美父母”,一起看看为人父母后,真正的修养是什么。
  • 父母应知的经典教子故事

    父母应知的经典教子故事

    “孩子的心灵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会获得品德的收获;播上品德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从古到今,无数杰出人物和优秀人才的成功都与其接受的良好家庭教育有关,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和人的一生成长中,都具有其他教育所不能替代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
热门推荐
  • 床单精灵

    床单精灵

    深圳读书月2016年度十大童书!传颂百年的美国经典童话,中文版全球首次出版!每个小孩的床单上都藏着一个精灵,当你感觉孤单时,她或许就会来陪你!一本适合大声读给孩子听的睡前故事书,建议爸爸妈妈们都来读一读!
  • 盘神帝尊

    盘神帝尊

    天门魔人突现,征伐天下!身为一州霸主岳家也惨遭毒手,家主身死,家族败亡!大少爷岳云天身陷贼手,没想到被丘山妖修所救。为报父仇,拜在玄龟玄青圣尊门下,修炼五行诀、天地人三书,阵法炼丹炼器无所不能。本以为大仇可报,谁知道天门展现的实力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 Christian Science

    Christian Scienc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洞天(卫斯理珍藏版)

    洞天(卫斯理珍藏版)

    攀山专家布平相约宾客到他家叙旧,分享他攀登世界第一高峰圣母峰的经历。席间,布平向卫斯理提出一个普通但甚具意味的问题:「当我们不看着的时候,一个瓶子是什么样子?」这引申至布平在阿玛达布兰峰上桑伯奇喇嘛庙内的一段奇遇。一块奇石带来来自灵界的信息,可惜集合多个教派的高级上师仍未能领悟当中信息。那块奇石究竟有什么与别不同之处?那块奇石在不被看着的时候,仍然是石头的模样吗?著名天文学家李天范委托布平帮忙寻找他失踪的儿子,李一心。经了解,李一心失踪前到达的地方便是桑伯奇喇嘛庙。
  • 诱宠萌妻:腹黑邪少求放过

    诱宠萌妻:腹黑邪少求放过

    婚礼当天,她被继妹抢了老公。父亲突然病故,遗产却由继母独揽。迷糊中被陌生男人夺了初夜,她被冠上荡妇罪名,人人喊打。一夜之间她从千金小姐沦为过街之鼠。绝望中那个夺她初夜的男人伸出了一只手,“想报仇?给我生个孩子我帮你。”到底他伸来的手是希望还是魔爪?--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寻梦无痕:史学的远航

    寻梦无痕:史学的远航

    本书共分为追求圆融、杂感随笔、世事评说、师范终身、似水流年五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境界——追求圆融;贵在通识;史学的品格;参与的史学与史学的参与;走进历史原生态;因诗悟史等。
  • 淞故述

    淞故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是推销王:世界上最神奇的60个推销定律

    我是推销王:世界上最神奇的60个推销定律

    有这么一个事实:世界上80%的富翁曾经是推销员。推销员作为一种职业,既能充分发挥个人能力,又能充分实现个人价值。然而,如何在推销工作中掌握真正的技巧,成为真正优秀的推销员,却是长久困惑广大推销员的问题。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两者之间的巨大差异呢?显然不是天资,关键在于技巧!你要和成千上万的、形形色色的客户打交道,还要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的变化。如果没有扎实的基本功,没有娴熟的推销技巧和高明的推销手腕,就很难在复杂的市场上取得成功。本书由崔希希编著,正是为那些准备从事推销工作或已经从事推销工作的人们量身打造的推销宝典。
  • 带血的麻糖

    带血的麻糖

    一块麻糖,改变了两个家庭。一段旅行,改变了一个人生。林家老佣福伯带领杨安、林小荷到上海旅行,恰逢战事。国仇家恨交织,杨安深入战线支前,卷入战争洪流,无从脱身,一直战斗在抗日的最前线,……。山河破碎,悲欢离合,儿女情长被战火无情湮没。在战争的迷茫中,杨安九死一生,又将何去何从。
  • 亲爱的,你值得过更好的生活

    亲爱的,你值得过更好的生活

    青春是一扇颠沛流离的大门,我们一一打开这扇门,穿过漩涡般汹涌的隧道,走向神秘而不可知的未来。渐渐开始明白,最重要的,不过是穿过这扇门时,走过青春,走过成长……依然可以怀抱着美梦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