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51900000041

第41章 你是哪家野种(1)

——后梁郢王 朱友珪 末帝 朱友贞

乾化二年(公元912年),六月。

开封城,酷暑流火的季节开始了。

马步军都指挥府里,高大、宽敞、粗梁抱柱、琉璃飞檐的殿堂中,门窗洞开着,贪婪的主人希望天下所有的风都从这些门窗里吹进来,吹走烦热,留下宜人的凉爽。

这座殿堂的主人均王朱友贞坐在编得精细的簟(diàn)席上,伏身楠木杌案,身穿白色杭绸背心,操着刻刀,专心致志地镌刻着一方鸡血石方印。均王朱友贞是后梁开国皇帝朱温的三子,算上养子朱友文,排行第四。文德元年(公元888年)出生在朱温汴州宣武节度使府中,自幼长得细皮嫩肉、文静恬雅、聪明俊秀,被朱温视若掌上明珠,深受宠爱。十九岁的朱友贞被封为均王。不久,又被任命为天兴军使。“天兴军”是朱温称帝后,广招天下武艺精湛的勇士新建的一支禁军,作为驻守皇宫的贴身扈从。天兴军的统帅自然要慎选精明可靠的人。不过,朱友贞自幼与笔墨丹青有缘,厌恶舞枪弄棒,及至长大看兵书如读天书、味同嚼蜡,赋诗作画却精神焕发、废寝忘食。常和文人雅士侃侃而谈,直至同餐共饭、同榻抵足。在朱温看来,朱友贞不习武艺,不懂兵家韬略,对功名利禄毫无兴趣,不像二子朱友珪热衷于权力,又善于钻营,所以让朱友贞任天兴军统帅最可靠。开平三年(公元909年)四月,朱温迁都洛阳后,命养子博王朱友文为东京留守,命朱友贞为检校司空、东京马步军都指挥使,负责镇守开封。

几个穿戴考究、风度翩翩的儒生寒暄着走进殿门。

朱友贞见老朋友来访,忙起身穿好衣服,让仆人端上茶,备了几盘点心,热情款待。

一个儒生端起茶碗,说:“堂堂的东京马步军都指挥使不上校兵场,却躲在府上镌刻石章。”

朱友贞笑着说:“惭愧,惭愧,马步军都指挥使徒有其名而已。”

另一个儒生笑着说:“马步军都指挥使的府堂见不到刀枪剑戟,却满墙名人字画。”

朱友贞忙说:“此言差矣!”说着从杌案上拿起刻刀,擎在半空,说:“请看请看,这不是刀吗?”

众人哄然一阵笑声。

笑谈过后,一位儒生正色说道:“均王,近日开封城街谈巷议都在谈论……”儒生欲言又止。

“谈论什么?你我不分彼此,说出何妨?”朱友贞催问着。

儒生抽起坐下的簟席,凑到朱友贞身边,放低声音说:“都在议论皇上龙体欠安,立嗣建储迫在眉睫,郢王朱友珪及在京诸王四处活动,都在跃跃欲试。”

朱友贞淡然地说道:“立嗣建储由父皇酌定,父皇一言九鼎,诸王兄弟四处活动岂非枉费心机?”

一位儒生说:“均王殿下,圣上素来爱你如掌上明珠,多委以重任。凭殿下的才学和品德,立嗣建储,皇上未必不想到殿下。我等今日登门,是想让殿下火速赴京都洛阳,以不失时机!”

“哈哈哈……”朱友贞一阵阵大笑后,说,“诸君让我回京疏通关节,争取立为储君?”

“正是,正是。”几位儒生齐声回答。

朱友贞敛住笑容,说:“我虽为皇室宗亲,贵为皇子,但一向淡漠于政事。争权夺利,不免刀光剑影、腥风血雨,古往今来常常为此而祸起萧墙,骨肉相残。俗话说,争者不美,让者有德。让父皇钦定就是了,我从无奢望。至于火速进京去洛阳,诸君不懂皇家规矩,臣驻守地方,无诏命擅自入京者当诛。所以,我当谢谢诸君一片心意。不过,请诸君再莫谈论此事。来来,请鉴赏我这方印章如何?”

话音刚落,门吏来报,博王朱友文来访。

儒生们听说博王造访,便起身告退。

均王朱友贞将博王朱友文接入密室。

二位落座后,博王显得心情十分激动,外表却又故作矜持。

原来,朱友文刚刚接到皇帝朱温派钦差送来的诏书,命他即刻启程进京。同时,钦差还捎来妻子王氏的密信,说父皇已决定立他为嗣,朱友珪也在秘密策划、紧锣密鼓,让他见诏后须臾不要延误,云云。

朱友文接到诏书和妻子的密信后,难以抑制内心的激动和兴奋,多年的努力没有付诸东流,一切牺牲都得到了收获。他非常感激妻子王氏,用自己的贞操和肉体为他换来皇位。他深深感激这位未来的皇后,他要好好报答她。然而,他也十分担心朱温的几个嫡子,这几年他们相继长大成人,并握有兵权,特别是郢王朱友珪,是他登上皇位的最大政敌。

朱友珪虽是朱温的亲生儿子,但非嫡出。唐光启年间(公元885—887年),朱全忠在藩镇中势力尚小,终日征战。一天,行军至亳州(今安徽亳州)时发现一名美貌绝伦的妓女,便派人召到军营侍寝。不久妓女怀孕。当时,朱温对张夫人敬惮三分。班师汴州时,未敢将她带回,只好在亳州购置一套房屋,留下银两,让她离开青楼,从良为民。不久,这位妓女生下一个男孩,遣人进汴州向朱温报喜。又得一子的朱温很高兴,但相隔遥远,无法照顾,只好派人送去大批银两,并给儿子起个乳名叫“遥喜”。这个遥喜便是郢王朱友珪。

朱友珪自幼一直跟随母亲在亳州长大成人。后来,朱温终于说服张夫人,将他们母子接入汴州。朱友珪的母亲出身妓女,在那种低层社会环境里长大的朱友珪进入朱温府后,与众人格格不入,常常受到歧视。成人后怀有强烈的争强好胜心和报复心,且刁蛮好斗,心狠手辣。

朱温称帝后,封朱友珪为郢王。开平四年(公元911年),又加封检校司徒、左右控鹤都指挥使,兼管四方将军。乾化二年(公元912年),又加封诸军都虞侯,握有军事大权。长兄朱友裕死后,他认为朱友文虽排行第二,但他是养子,是外姓人,皇储非己莫属。朱温偏偏又十分喜爱朱友文,加上朱友文之妻王氏善于取宠于朱温,越发使朱温对朱友文偏爱。一次,朱友珪酒后狂言,说父皇如立嗣朱友文,他将率兵血洗洛阳。朱温得知后罚他杖刑四十,打得他皮开肉绽。从此,朱友珪对朱友文愈加忌恨。

朱友文接到诏书后,首先想到登上皇位后,一定要除掉朱友珪,否则难以慑服全家。至于四弟朱友贞,对立嗣一向无动于衷,为人又温和善良,手无缚鸡之力,根本不把他放在心上。但他与朱友珪毕竟是同胞兄弟,将来欲杀掉他的兄长朱友珪,他未必不找麻烦。

所以,朱友文见诏后本应火速启程,但考虑到汴州是军事重地、京都洛阳的后方,必须稳住。匆忙之中他赶来均王府,名义上是礼节性道别,实则是先给朱友贞吃颗定心丸。

谈话之初,朱友文尽力抑制住兴奋的心情。

拉开话题后,戒备的闸门也渐渐拉开,他越谈越激动,越讲越兴奋。言谈话语间已毫不掩饰地流露出立他为储的事,也酸辣尖刻地嘲讽了朱友珪竹篮打水一场空,甚至也泄露出对朱友珪暗藏杀机。

朱友贞除了偶尔说上一半句恭维和祝贺的话外,一直沉默不语,表现出对立储之事无动于衷。他听得不耐烦时,偶尔拿起杌案上的方印端详着,时而补上一两刀。

最后,朱友文俨然以皇帝的口吻对朱友贞说道:“将来我继位后,一定任四弟为东都留守,做我的后盾,我还会继续委你以重任。”

朱友贞毫无兴奋和感激之情,轻轻打了一个哈欠,顺手又拿起杌案上的方印,以不屑的口气说道:“岂敢,四弟不才,专好舞文弄墨,雕虫小技,绝非栋梁之材。再说宦海沉浮,世态炎凉,何必自讨烦恼。四弟一生别无他求,只图清静无为。”

朱友文看看时间不早,从簟席上站起身,拍拍朱友贞的肩膀,用长者的口吻说:“四弟,我很欣赏你的知足常乐。古人云,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无求品自高。不过你现在年纪尚轻,将来会知道权势对人的重要。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特别是至高无上的皇权。”

言罢,朱友文拱手告辞,欣然离去。朱友贞站在殿门外,望着朱友文远去的背影和铿锵有力的步履,以及那趾高气扬的气焰,他嘴角微微一颤,心里像翻倒了五味瓶。

良久,他在心里“哼”了一下:“你还不知是哪家的野种?!狐假虎威!”朱友贞感到浑身燥热,心里像烧着一团火。

朱友贞悻悻地返回殿内,继续镌刻着印章,总感到下刀不准,进刀不稳。突然,刻刀一滑,削掉一块石肉,刀尖扎进左手掌心,一股殷红的血汩汩而出。

朱友贞想,或许这是一种预兆。

当夜幕悄悄笼罩开封城后,家丁突然来报,钦差供奉官丁昭溥捧旨到。

朱友贞感到蹊跷,慌忙在殿内跪拜接旨。

诏书当然是皇帝朱温颁发的,却是令朱友贞即刻诛除谋逆篡位的朱友文。

洛阳今晨一诏,今晚又一诏,一诏立朱友文为嗣,一诏诛除朱友文。必有一者是真一者是假。朱友贞不愿去思索,去鉴别,但他感到接到这封诏书时,心里涌出一丝惬意,一阵快感,像一阵凉风,拂去一天来压抑在心头的郁闷和惆怅。

有令则行,朱友贞欣然决定执行圣旨,即行诛除朱友文。

思忖片刻,朱友贞决定派亲信随从与供奉官丁昭溥一同前往博王府,声称朱友贞拜托朱友文回京都洛阳时,给母后带去书函及补药。

丁昭溥等人入更后出发。三更鼓响时,丁昭溥带着朱友文的血淋淋的首级回到均王府。

丁昭溥打开包裹,朱友贞见朱友文的人头了然无有上午那种趾高气扬、得意忘形的神色。

朱友贞用布盖住朱友文的头,自言自语地说:“应了今天的兆头。”然后叹了一口气说:“何苦呢!”

丁昭溥捧着朱友文的人头星夜兼程,驰马返抵洛阳。

丁昭溥离开均王府没有一个时辰,洛阳又一匹快马驰入均王府,来使送来邸报,称:“博王朱友文谋反,派兵冲入殿中。赖郢王朱友珪忠孝,率兵平乱,保全圣上。然圣驾受惊,龙体欠安。今命朱友珪代主国政。”

朱友贞看罢邸报,反背双手在殿中央低头漫步,陷入沉思。

这时,驸马都尉赵岩和左龙虎都统袁象先神色紧张地走进殿内。

赵岩的夫人是朱友贞的胞姐长乐公主,袁象先的母亲是朱友贞的姨母万安大长公主。三人关系一向往来密切,推心置腹。

突然听说博王反叛被诛,不知真假,两个人连夜赶到均王府。

赵岩进门便问:“殿下,博王是被陛下诛杀了?”

朱友贞不动声色,不慌不忙地说:“博王的人头已经被供奉丁昭溥捧回洛阳。”

“这是何故?”袁象先不解地问道。

“你们二位看看朝廷刚刚送来的邸报。”朱友贞指着杌案说。

赵岩和袁象先急忙拿起邸报,一起看。

赵岩看罢,问朱友文:“殿下,你怎么看?”

朱友贞拿起邸报走到烛台附近,将邸报送到烛上点燃,一边看着燃烧的邸报,一边说:“不说谎能干成这种大事?不杀人能登上金銮殿吗?说不定到这般时候,戏快收场了。”

袁象先接着说:“殿下,难道你真的就无动于衷吗?”

朱友贞站在地中央,依然双手反背,望着赵岩和袁象先,沉默不语。

赵岩和袁象先很难从这张白皙的脸上找到答案,感到无可奈何。

两天后,洛阳传来消息,皇帝朱温驾崩,遗诏命郢王朱友珪嗣立皇位,改年号凤历。继而,新登基的皇帝从洛阳发来诏书,擢升朱友贞为东京留守,行开封尹,检校司徒。

接到朱友珪从洛阳发来的诏书,朱友贞与赵岩、袁象先聚在均王府里喝闷酒。酒已过三巡,三人皆低头不语。

赵岩终于憋不住,说:“均王晋升东京留守,行开封尹,检校司徒,我们为之庆贺,应该高兴才是。来,痛痛快快干一杯。”

袁象先则说:“与其说庆贺均王晋升,不如说为朱友珪阴谋得逞、夺位成功干杯。东京留守只是官升一品,而夺到皇位则位登九尊。一个是月亮,一个是太阳,怎么能比?”袁象先显然很气愤,他冲着朱友贞说:“我替你感到憋气窝火。朱友文虽然身首两处,也算值得,毕竟陛下已经决定立他为嗣,怪他命运多舛,功亏一篑,在这场夺嗣的戏中,毕竟唱了配角。你呢,充其量算个跑龙套的,还给人家充当了刽子手。用博王的人头换个东京留守,还值得庆贺?这酒我无兴再喝。”

朱友贞沉默片刻,才说:“二位仁兄,今天确实不是喝庆功酒的时候。要小心,不能因贪杯,像博王那样稀里糊涂地把头丢了。”

赵岩与袁象先感到奇怪,问道:“殿下,这话是何意?”

朱友贞沉思片刻,说:“郢王夺得皇位的内幕终究纸里包不住火。从古至今,凡假诏篡权嗣立的新君,最怕的是宗室诸王不服。凡属靠杀戮称帝者,登基后必先杀宗室亲王,以绝后患,保全皇位。如今,长兄友裕早亡,友文被诛,同胞兄弟只有我和小弟友敬,另有冀王友谦等。友谦等是父皇义子,又率兵驻守地方,友珪一时鞭长莫及。所以,我是友珪首先要除掉的目标。友珪既想杀我,对你们就不会网开一面。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嘛!我赞成象先兄的意见,今天不是喝酒的时候,我们要设法躲过灾难,保住头颅。”

赵岩不悦地说:“我们像做贼一样东躲西藏?依我之见,不如以讨逆为名,率兵杀进京都洛阳。”

朱友贞忙说:“郢王正愁着没有杀我的罪名,时运未来君且守,留得青山在,还怕没柴烧?”

洛阳,皇宫,寝殿里。

新皇帝朱友珪屏退殿内所有侍从。殿内只有他与由仆人擢升为禁军统领的冯廷锷。张皇后亲自为他们沏茶,备点心。

冯廷锷呷了一口茶,对朱友珪说:“陛下,为何对均王还不动手,是否不忍下手?”

同类推荐
  • 澳大利亚(第3版)(列国志(新版))

    澳大利亚(第3版)(列国志(新版))

    澳大利亚被称为“南半球的明珠”,它是一个由移民殖民地发展成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一个遍布牧场和具有丰富矿业资源的最大的岛国,一个在亚太地区、英联邦以至国际上都有较大影响的澳洲大国。它还是一个由澳洲土著、白人移民和亚裔民族共创多元文化的国度,也是一方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与珍惜动植物的神奇国土。本书向读者全面展示了澳大利亚国情及其自然与人文特色。此次为修订后的第三版。
  • 南明副榜举人

    南明副榜举人

    明末四川,人类历史最黑暗最残暴的时代,中国人口第一大省在经历张献忠之乱,蛮清大杀戮之后,死伤殆尽,千百不存一二。风云突变,斗转星移,杨轩深陷其中。面对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他奋发图强,以只手之力阻挡鞑子强盗强加在民众身上的枷锁,改变崖山之后再无中国,煤山之后再无华夏的历史,开创中华第三次复兴之大门。这就是《南明副榜举人》,正本清源,带你回到明末四川大杀戮的现场,演绎那场在这个世界已经被遗忘的历史。欢迎加入书友群:207902080
  • 青铜之乐

    青铜之乐

    天子衰微,礼崩乐坏,乱世之中所谓能人异士也不过借势浮沉,九鼎之轻重,孰可问哉?击天子之磬,奏青铜之乐,执天下之牛耳,大丈夫当如是也。
  • 三国之黄巾神将

    三国之黄巾神将

    身中奇毒,重生三国,饮虎血,战猛将,率领黄巾余部,搅动三国风云。
  • 独秀大唐

    独秀大唐

    唐末纷乱,兵强马壮者自为天子。黄巢之后,九州大地,群雄并起,谁可于此夺天下,再定中原。
热门推荐
  • 全民灵气时代

    全民灵气时代

    一具域外神尸坠落地球,灵气开始复苏。因一件神尸遗宝,他眼睁睁看着自己的队友一个个死在自己面前。因一只在路边捡到的戒指,他逆天重生。回到三年前的他决定利用三年的记忆成为强者,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然而他发现戒指内竟然有一个巨大的世界,世界里面有一座空城。面对如此巨大的空城,他该怎么发展?怎么办?在线等,挺急的!
  • 我和先生通信的第四年

    我和先生通信的第四年

    我悲惨地活着,也幸福地爱着,我在怀念,也在等待。也许你会想,是谁在讲述我的故事,大概是一只会说人话的猫,透过门缝窥探着我的一生。
  • 秋水鱼塘

    秋水鱼塘

    华文康望着眼前一堆瓦砾,豆大的泪珠在眼睛里打转,那是他一辈子的积蓄,如今都被山洪摧毁了……
  • VWIJ之传说

    VWIJ之传说

    这是个发生在游戏虚拟世界里面的故事。故事由叶韵和另外一个狐族跳崖开始说起……
  • 执手望年华

    执手望年华

    灰姑娘巧遇白马王子,是幸运?还是最大的不幸!他是高高在上的公子,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他永远的高高在上,俯瞰众生。他爱你的时候,可以将你宠上天堂。他绝情时,也能将你推入地狱。她放弃梦想,远离亲人只为和他在一起。他却毫无留恋的远赴巴黎,抛弃了她与尚未出生的小生命。痛过,伤过,绝望过,才明白,她不过是他圈养的宠物,灰姑娘即便拥有了水晶鞋,也变不成高贵的公主。五年后,再相逢,他是国内知名建筑业巨子,有令人艳羡的殷实背景与门当户对的未婚妻。她是炙手可热的亚洲第一性感小天后,追求的男人趋之若鹜。带着刻骨铭心的仇恨,她再次出现在他身边。从未想过自己的心还会为她而痛。“对不起,请问你哪位?”她微微一笑,妖冶如罂粟。几米说:当你喜欢我的时候,我不喜欢你。当你爱上我的时候,我喜欢上你。当你离开我的时候,我却爱上你。是你走的太快,还是我跟不上你的脚步?
  • 我的清明上河图

    我的清明上河图

    白天光,男,当代作家。1980年开始发表小说,已发表小说五百多万字。近百篇小说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等选载。有二十多万字被译成英文、法文、日文、俄文介绍到国外。出版长篇小说《雌蝴蝶》等十一部。部分小说被改编为影视作品。获国内各类奖十几项。从1998年至今,有十多篇中短篇小说被收入中国作家协会主编的小说年选。2007年的短篇小说《一头名叫谷三钟的骡子》被列入排行榜。现为专业作家,兼某杂志主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壳子小区在阜城很有名,据阜城《阜远县志》(阜城原来叫阜远县)记载,先有壳子后有阜城。
  • 中小公司的金字塔原理

    中小公司的金字塔原理

    金字塔是一个六层的锥体,由下到上逐渐缩小,这也就增加了金字塔的稳固性,独特的建筑办式让使其历经岁月和风雨甚至炮火的袭击却屹立不倒,中小公司的创立和发展也要学习金字塔的构建模式,首先把“塔基”建好,然后逐层建设,这样的结构能让小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不败,并不断发展壮大。一般说来,小公司订往往是创业者梦想最并始的地方,这不仅仅是因为小公司创办起来相对容易,更主要的原因是小公司运作起来也比较灵活,而且发展空间更大。但是,即使是小公,创办和发展起来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更何况还要在商场中与那些大公司博弈呢。所以,创业者们必须对创办、管理公司,生产、营销产品,资金、成本控制等知识有很深的了解,才能最终成功地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李清照:酒意诗情谁与共

    李清照:酒意诗情谁与共

    李清照究竟为何能在文人辈出的宋朝占有一席之地?她的词究竟好在哪里?李清照和赵明诚的爱情故事是否一如世人所称颂的那样完美?她又为何会在三年后另嫁他人,又在短短数月内冒天下之大不韪离婚?借助诗词路过人生,透过人生品读诗词。人物故事与诗词品鉴结合,360度无死角、全解析千古才女、一代词宗李清照的人生!
  • 忍三醍梦I:星起

    忍三醍梦I:星起

    我的忍者必须死三家族同人文,是家族成立一周年的特别企划的献礼小说避雷:文笔很烂,想看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