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62900000021

第21章 报道篇(13)

沈时全如今已近90岁,在地质大学的居所里,这位吴大观的老朋友对记者反反复复只说这么一句话:“我这辈子介绍入党的党员里,吴大观是最符合标准条件的。”时过境迁,当一切回忆逐渐模糊起来后,沈时全的脑海里还留着这样的意念。

吴大观爱国,吴大观热爱发动机,他一生的理念和信仰遇到中国共产党后才找到了归宿,所以他也一辈子爱党,对党的信念从没有间断过,即使遇到了“文革”。

“文革”前夕,吴大观正着手搞世界先进的涡轮风扇发动机,按照当时中国的实际国情,这是缩短与航空大国差距的一条捷径。“文革”的到来,让那台被命名为涡扇6的发动机和吴老一样遭遇了极其悲壮的历程。

“文革”的冲击使得其历尽艰辛,先后“四次上马,四次下马,五次转移试制地点”,虽然最终于1982年基本研制成功。但是科学是无情的,周期拖得太长了,配装的飞机已经被世界淘汰,研制出的涡扇6成了废铁。在总结大会上,会议主持者宣布:“我们几代人耗费18年研制的发动机完全失败了。”台下已是哭声一片,一向隐忍的吴大观也不禁潸然泪下。

航空发动机一个型号研究的周期一般要10年左右,眼看中国航空发动机闪现的一点光亮即将消失,他急得吐血。作为从国民党方面过来的知识分子,虽然此时他也迷茫困惑,但从没有动摇过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那些人不是真正的共产党,他们不懂科学发展的规律。”

“什么时候拿出我们的产品来献给党”

在西安西航集团吴大观生前使用的办公室,记者看到一个笔记本静静地躺在桌子上,旁边是技术资料和一把计算尺。笔记本扉页上有一行小字:“什么时候拿出我们的产品来献给党?”

粉碎“四人帮”后,61岁的吴大观来到西航,参加从英国引进斯贝发动机的工作。在“文革”中饱受摧残的吴大观身患冠心病,左眼失明,但他毫无怨言地立刻投入工作。

他每天6点多到办公室,一直呆到晚上十一二点。眼睛不好,他就拿着放大镜查看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合同资料里的130份有关设计、技术、计算和试验报告等件件过目,一字一句对照英文,一遍又一遍验算公式。在刚到厂的4个月中,他就看了上千份资料,记下了几十万字的笔记。

国内航空发动机领域的资料太少了,他要求所有出国的技术人员都要写资料分析,“否则不给出差补助”。在他的倡导下,工厂建立了科技信息部门,把科技档案、信息和图书资料当作研发发动机的粮食仓库。

目前中国最先进的“太行”发动机在启动以及研制过程中举步维艰,因为中国航空工业长期仿制束缚了人们的头脑,在风险面前一些领导干部不相信中国有自主创新的能力。

1985年底,吴大观联合其他8位航空发动机老科学家上书,痛陈自主研发的深远意义,建议得到了邓小平同志的肯定,从而促进了“太行”的研发成功,使我们的发动机从第二代直接跨越到第三代,成为第三个掌握此技术的国家。

2009年,这位“中国航空发动机之父”的生命进入倒计时。临终前,面对着前来看望他的航空工业领导专家,他抓着他们的手说:“第一句,我一辈子,没有给国家航空发动机事业打下一个好基础,这是我最大的遗憾。第二句,一定要打牢技术基础。第三句,你们一定要讲真话,不要怕!要把真实情况告诉领导。”

如今,这位世纪老人的心终于走完了近一个世纪的历程,这颗心包含着奉献、科学,更包含着热爱祖国、忠诚于党。

这是一颗真正的“中国心”。

永不停息的“中国心”

——追记我国“航空发动机之父”吴大观(下)

《工人日报》(2009年07月02日01版)

记者车辉

一张棕色圆桌,一个黄色台灯,上面摆着一摞书籍,一个放大镜。这就是吴大观家中的办公环境。

走进吴大观位于北京北苑的居所,你仿佛回到了20世纪,一切都太简朴了,除了资料书籍是最新的,全部的设施都是陈旧的。事实上,从1982年开始,这里的家具就没有更换过。他所在的航空工业集团几次要帮他改善住宿条件,都被他婉拒。

熟悉他的人都说,他有着极强的人格魅力,这种魅力源于他的“中国心”。虽然他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但他的“中国心”却永不停息。

“人生是施与不是索取”

吴大观是江苏镇江人,自小受舅舅影响很深。他舅舅是一位开明人士,家风很好。门前的一副对联给吴大观的印象很深:“传家有道唯忠厚,处世无奇但率真”。

他的表哥从东南大学毕业,就业时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在县里当县长,一个是在立法院里当职员。他回家和父母讨论,吴大观的舅妈斩钉截铁地说:“为官不仁,无官不贪,我们家老二不干。”

这些事给幼小的吴大观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以后的日子里,吴大观认定:“只求做大事,不求做大官。”

在战乱逃亡的日子里,吴大观用不多的钱在广州看了电影《悲惨世界》,里面的一句话给他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人生是施与不是索取”。从此,他把这句话当作了人生的信条。

作为高级知识分子,吴大观在刚建国时工资就有近300元,而一名普通科研人员的工资也就50元。他多次找上级要求降低自己的待遇,未果,他将工资里的100多元当作党费交给了组织,至今累计10万多元。甚至在弥留之际,他还立遗嘱要子女把储蓄的10万元上交组织作为最后的党费。他上交的党费,已经达到了一生收入的三分之一。

他不是院士,但他是院士的老师

有人说,这一代搞发动机的知识分子是悲壮的。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吴大观设计的发动机,没有一台亲自定型并成功试飞。但是吴老的同行和学生认为,吴大观做的都是基础性的工作,“他是先驱和铺路者,没有他就没有中国航空发动机现有的一切。”

原航空工业部发动机局总工程师周晓青对记者说:“他的功劳很大,但是一生获得的奖项很少,我要说的是‘名帅无功’,他的功劳是带领大家,功劳都给了下面的将领。”

由于吴大观长期做的都是基础性、全局性的引导工作,又由于历史政治的原因,他没能全程亲自完成定型一项发动机,没有独享的重大理论成果,所以他一直没能成为院士。然而,他培养出了院士。

在西航引进斯贝发动机的时候,英国邀请吴大观所在单位派出十几名技术人员去英国学习,吴大观作为国家航空发动机的领军人,没有局限于西航,而是把有限的出国名额分散给了其他的研究所,“冒充”西航的技术人员,这样就让中国航空发动机各个领域人员都有了学习机会。正是这一次难得的学习,催生了一名叫刘大响的院士,也让我国的高空发射台技术占据了领先水平。

“他的心里只有中国航空发动机的全局,没有一点一滴的私利,还特别注意培养人才,搭建整个中国航空体系。”刘大响说:“他是我们的老师。”

百折不挠、忍辱负重、坚忍不拔、乐观向上……这些从事航空发动机研究人员的必备素质,在吴大观身上一点一滴地体现着。很难说清,是吴大观的这种性格让他从事了航空发动机事业,还是吴大观从事航空发动机事业形成了他的这种性格。

吴大观留下了几十本读书笔记,其中十几本是去世前几个月写的,上面布满了密密麻麻工整的小字,写满读书心得。在一篇《九十感怀》的文章中,他认为自己的智力并不高,一直不是高材生,但自己很执著,认定了“笨鸟先飞”、“勤能补拙”的古训。一生都在专心致志地学习。

“他的一生很幸福”

吴大观去世后,各大军事论坛都出现了军事迷对他的悼念帖子,一位网友说吴大观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他的外孙女梁焱随后回复:“对不起,他很不悲剧!一个人,一生只有一个信念,并且为此奋斗终生,即使没有看到他想要的结果,也很伟大了!难的,不是结果,而是一生为之奋斗,永不放弃!”

吴大观很喜爱这个唯一的外孙女,梁焱目前只是一名普通的白领,她认为:“我外公不是高官,没有厚禄,子孙也没有沾他的福,沾他的光,但他坦然一生,淡然一生。他的一生,很幸福!”

吴大观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人类真正的区分是这样的,光明中人和黑暗中人,增加光明中人,减少黑暗中人就是目的。”在文章最后他提出:“知足常乐、自得其乐、助人为乐、为善最乐。”

中国青年报

给国产飞机装上一颗“中国心”

——记中国航空发动机之父吴大观

《中国青年报》(2009年7月1日)

记者吴晓东

2009年3月18日上午8时10分,一位老人静静地走完了93年的人生历程,带着拼搏一生的坦然和事业未竟的遗憾。他就是中国航空发动机之父吴大观。

我国第一个航空发动机设计室、第一台喷气发动机、第一台涡扇发动机、第一个试验基地、第一个高空台……作为新中国航空发动机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吴大观奋斗的历程,和新中国航空发动机事业的许多个“第一”紧密相连。他一生先后主持过6个航空发动机型号的研制工作,可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没有一个能最终完成定型批产。

弥留之际,吴大观叮嘱老伴华国:“一切从简;不要向组织提任何要求;把家里积蓄的10万元拿出来,帮我交最后一次党费。”

68年与航空相依为命

1949年入党的吴大观,多交党费的历史至今已是第46个年头。20世纪60年代初,作为国家二级专家,吴大观每月工资273元,而当时普通工人的工资也就是二三十元,车间主任不过六七十元。吴大观心里不安,多次请求降薪未允,于是从1963年开始,每月多交100元党费,至今已多交11万多元。

有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傻,哪还有人嫌钱多?多年以后,吴大观在他的《口述自传》中坦露了个中原因:“我是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第六、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1990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1年被评为航空航天工业部有突出贡献老专家,那都是很高的荣誉。我凭什么得到那么高的荣誉?我扪心自问:你做了多少工作?到现在发动机还拖着飞机后腿!你这一生怎么做的呢?你既然是中国人,你就要分担中国社会的责任。那点钱并不多,办不成多大的事,只是尽自己的一点心意。”

在吴大观老人93年的生命中,有68年是与航空相依为命的。“没有经历过亡国生活,体会不到他的爱国情怀。”中航工业科技委原常委师元光感慨地说,吴老就是一本大书,他的一生承载着中国航空史上最精华的内容。

吴大观1916年出生在江苏镇江,大学时代是在日本飞机的轰炸中度过的。在西南联大,他想尽办法从机械系转到航空系。从当时国内唯一的航空发动机厂贵州大定的“乌鸦洞”,到远涉重洋赴美求学,吴大观深感“中国太落后了,太受人欺负了。要靠发展航空来挽救自己的国家”。

1947年3月,吴大观拒绝了美国有关单位的高薪聘任,在海上漂泊了56天,终于回到了祖国,他的全部行囊是两个装满书籍和技术资料的箱子。然而,国民党统治和当时航空界的腐败让他看不到希望,在朋友的鼓励下,吴大观毅然奔赴解放区。“这是我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60多年过去了,他仍然为自己当初的抉择激动不已。

1949年11月,吴大观出任新中国重工业部航空筹备组组长,参与了新中国航空工业的筹建。面对国家资金短缺、国外技术封锁、技术力量薄弱等困难,一切从零起步,“摸着石头过河”。带领年轻的发动机设计队伍奋斗的往事,多年以后在吴大观看来仍是一段“美好的回忆”。

“投身航空工业后,我一天都没有改变过自己的努力方向。”吴大观说。即使在最艰难的日子里,他的航空梦也从来不曾破灭过。

正在吴大观踌躇满志,准备大干一番事业的时候,“文化大革命”开始了,“走资派”、“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一起落在吴大观头上。也正是在那时候,因为没有得到及时治疗,他一只眼睛失明,另一只也只剩下0.3的视力。

看着一个又一个并肩作战的战友相继离世,吴大观的心在流血,可他仍然忘不了他的发动机。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吴大观练就了一身地下工作者一样的超强本领,偷偷带些技术书进“牛棚”,晚上看,白天再藏起来。没有纸画图,就用手纸和旧报纸,画好的图怕被人搜走,就藏在床上的草垫下面。

对于这段不堪回首的经历,没有人听到过吴大观的一句抱怨。在晚年的自述中,吴大观这样写道:“我想想,有什么好抱怨的呢?因为我们太无知,太没有经验了!水平太低——无论是文化水平,还是政治水平都太低了。”这位达观的老人,就这样原谅了那段曾给他带来屈辱和伤痛的历史。让他一直痛心的是,那10年我们和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拉开了更大的距离,至今还在加紧追赶航空大国的脚步。

吴大观把发动机比作人的心脏,他说,发动机研制数十年发展不正常,就好比我们的飞机有心脏病,供血不足、心动过速、忽快忽慢、心率失调。为此,他一生都在为理顺飞机发动机研制的体制机制奔走。直到临终前的几天,吴大观还拉着老同事们的手,为没能给国家航空发动机事业打下一个好基础而自责,并再三强调,航空发动机太难了,一定要吸取历史教训,按科学规律办事,一定要敢说真话。

同类推荐
  • 胡适故实

    胡适故实

    胡适是现代文化史上的一位重量级人物,在文学、哲学、历史、教育、外交、政治诸方面、诸领域,都留下了深深的足迹,产生过很大影响。虽然被“冷冻”了许多年,如今却又成为学术界的热门话题。综观胡适的一生,值得著之书帛的事情的确很多。本书将胡适主要从事或参与的17项重大史实,以及130则逸闻趣事,分为“要事”与“逸闻”两篇,借此呈现给读者一个完整而多面的胡适总体形象。
  • 难忘又一年

    难忘又一年

    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2009年是共和国建国60周年。在党与共和国的历史上.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里程碑的“伟大转折”无疑是最为重大的历史事件。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重新确立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它在拨乱反正,提出改革开放任务,推动农村改革方面起了伟大的历史作用。围绕这一事件,作者在深入研究后发现,邓小平主持的1975年整顿是历史转折的前奏;1976年粉碎“四人帮”的胜利为历史转折创造了前提;此后的两年为历史转折作了准备。
  • 东汉碑刻复音词研究

    东汉碑刻复音词研究

    本书是刘志生的博士论文,也是他出版的第一部学术著作。该书以大量的东汉碑刻的复音词为研究对象,把这些对象当作一个全封闭的系统,并制成ACCESS语词数据库,再对这个封闭性的语言材料的复音词采取通常所使用的专书研究的方法来进行描写分析,其目的在于提示出东汉碑刻语料复音词的面貌、特徵、发展演变的情况和内容规律,借以考察东汉时期浒使用的部分复音词的使用情况,从而对整体把握处于汉语史重要阶段的东汉段的词汇系统的复音词内容规律乃至汉语词汇史的研究提供资料和参考。
  • 广播电视一体化教程

    广播电视一体化教程

    本书是集编导、戏文、导演专业于一体的综合性教材,不但可以。帮助学生熟悉演播厅内部现场制作的创作流程,学会现场指挥与调度,掌握“自编、自导、自拍及后期自己独立合成各种类型节目”的基础技能,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电视节目创意理念、策划和创作能力。《广播电视一体化教程》不仅适用于艺术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从事广播影视创作的人员,同时对广大的影视艺术爱好者也有相当的参考价值。
  • 实用金融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金融文书写作大全

    本书详细介绍了金融文书的种类及写作方法,实用客观,案例丰富,一书在手,别无所求!
热门推荐
  • 大秦龙蟒记

    大秦龙蟒记

    阴阳家狂呼:“两秋后,祖龙死,天下崩,气运分。六国复立,龙蟒争鼎”墨门巨子,熔兵符铸九剑,为龙凝爪。儒家六国书院,不读圣贤书,专教谋反之道。这个时代,也有花与少年。项家重瞳子骑鲸北上,易少庄主打马雪螭城,有个无赖亭长在田间遇见神仙。虞家仙姝倾国倾城,神侯的郡主白衣胜雪,亡国的赵女二十年不笑,背负大戟的李妙戈恨不为男儿身。而这一年,徐长卿刚好十六岁,师父嫌他能吃,赶下山去……
  • 带一本书会用人

    带一本书会用人

    领导方向决定成功方向,一流管理塑造一流企业,启用“太极”式管理学,“内敛”式用人学,“慈悲”式安人学,三者合一,管一流的公司,带最好的员工!
  • 孩子,你真棒!

    孩子,你真棒!

    本书采用故事导入评析的形式,故事篇篇经典,评析句句精彩,所以读后发人深省,引人深思。不仅能使你掌握赏识教育的方式,而且还可让你避免涉足赏识的误区。相信会让你受益匪浅!在这个“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比任何一个时候都更强烈的年代,聪明的家长们,勇敢地打破传统教育的樊笼吧!握紧赏识这个武器,给孩子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引领孩子走向辉煌的成功之路!勇敢地说声:孩子,你真棒!
  • 浮生有付

    浮生有付

    心中事化杯中酒,手中剑化杀人技,杯中酒一饮而尽,杀人技尽杀该杀人。本书情节纯属虚构,希望大家阅读愉快。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梦魇之彼岸花传说

    梦魇之彼岸花传说

    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傀儡术传说篇】第一个:「傀儡术传说」黑化前。虽有一身本领,但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厉玄柒:做我的皇后,我保护你!厉玄玥:你是我的未婚妻子,你想去哪儿我都陪你。厉玄陌:女人,你是我的!夏晚星:妹妹,我会一直保护你的!(唐玺:你不能跟别人好!众人:误入?!滾!!!唐玺:好嘞,各位爷!!)团宠么?!呵呵…当一个一个阴谋揭开,身边还有谁可信?!黑化后。夏辰星:你们都是小奶狗!众人:……嘤嘤嘤……某王爷:那我呢?!夏辰星:是相公…若他人泼以冷水,那就烧开了,泼回去!有靠山,不如成为别人的靠山!!——女主成长型——
  • 女性常见病食补食疗

    女性常见病食补食疗

    《美食天下(第2辑):女性常见病食补食疗》主要内容包括:凉拌马兰头、益母草煮鸡蛋、玉米须炖瘦肉、仙灵脾炖羊肉、西洋参炖乌鸡、益母草汤、乌鸡归芪汤、核桃莲子粥、红花通经益肤粥、益母草蜜饮、山楂红花酒、玫瑰花膏等等。
  • 玄天战神

    玄天战神

    一场意外的事件,夜无伤穿越到了玄天大陆!带着一卷神奇的天书,开始了他的惊艳之旅!治病救人,堪称岐黄圣手;比武竞技,他是绝世天才;驰骋沙场,化身神威将军;纵横天下,尽显风流本色!“针灸,你没听过吗?隔着衣服怎么扎,所以...美女,请宽衣!”
  • 第七只皮箱

    第七只皮箱

    地球也有老的一天,但不幸的是,这一天的到来竟是水资源的枯竭。当陆地面积百分之七十的水没有的时候,几十亿的人类该走向何处?
  • 娇妻在上:宝贝,快关门

    娇妻在上:宝贝,快关门

    “你又想怎么样!”程一诺怒瞪着头顶的男人,咬牙切齿。男人邪魅一笑,云淡风轻:“你出不去这个门!”“你,无耻!”“不信你可以试试,看看没有我的话谁敢让你出去?”为了女儿,她不得不靠近那权势滔天的男人,却不想一步一步沦陷,直至无法自拔。--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