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82400000012

第12章 忆胡适(2)

他讲他父亲认识我的祖父,似乎是我祖父帮过他父亲一个小忙。我连这段小故事都不记得,仿佛太荒唐。原因是我们家里从来不提祖父。有时候听我父亲跟客人谈“我们老太爷”,总是牵涉许多人名,不知道当时的政局就跟不上,听不了两句就听不下去了。我看了《孽海花》才感到兴趣起来,一问我父亲,完全否认。后来又听见他跟个亲戚高谈阔论,辩明不可能在签押房撞见东翁的女儿,那首诗也不是她做的。我觉得那不过是细节。过天再问他关于祖父别的事,他悻悻然说:“都在爷爷的集子里,自己去看好了!”我到书房去请老师给我找了出来,搬到饭厅去一个人看。典故既多,人名无数,书信又都是些家常话。几套线装书看得头昏脑胀,也看不出幕后事情。又不好意思去问老师,仿佛喜欢讲家世似的。

祖父死的时候我姑姑还小,什么都不知道,而且微窘的笑着问:“怎么想起来问这些?”因为不应当跟小孩子们讲这些话,不民主。我几下子一碰壁,大概养成了个心理错综,一看到关于祖父的野史就马上记得,一归入正史就毫无印象。

适之先生也提到不久以前在书摊上看到我祖父的全集,没有买。又说正在给《外交》杂志(“Foreign Affairs”)写篇文章,有点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说:“他们这里都要改的。”我后来想看看《外交》逐期的目录,看有没有登出来,工作忙,也没看。

感恩节那天,我跟炎樱到一个美国女人家里吃饭,人很多,一顿烤鸭子吃到天黑,走出来满街灯火橱窗,新寒暴冷,深灰色的街道特别干净,霓虹灯也特别晶莹可爱,完全像上海。我非常快乐,但是吹了风回去就呕吐。刚巧胡适先生打电话来,约我跟他们吃中国馆子。我告诉他刚吃了回声吐了,他也就算了,本来是因为感恩节,怕我一个人寂寞。其实我哪过什么感恩节。

炎樱有认识的人住过一个职业女宿舍,我也就搬了去住。是救世军办的,救世军是出名救济贫民的,谁听见了都会骇笑,就连住在那里的女孩子们提起来也都讪讪的嗤笑着。唯有年龄限制,也有几位胖太太,大概与教会有关系的,似乎打算在此终老的了。管事的老姑娘都称中尉、少校。餐厅里代斟咖啡的是醉倒在鲍艾里(The Bowery)的流浪汉,她们暂时收容的,都是酒鬼,有个小老头子,蓝眼睛白镑镑的,有气无力靠在咖啡炉上站着。

有一天胡适先生来看我,请他到客厅去坐,里面黑洞洞的,足有个学校礼堂那么大,还有个讲台,台上有钢琴,台下空空落落放着些旧沙发。没什么人,干事们鼓励大家每天去喝下午茶,谁也不肯去。我也是第一次进去,看着只好无可奈何的笑。但是适之先生直赞这地方很好。我心里想,还是我们中国人有涵养。坐了一会出来,他一路四面看着,仍旧满口说好,不像是敷衍话。也许是觉得我没有虚荣心。我当时也没有琢磨出来,只马上想起他写的他在美国的学生时代,有一天晚上去参加复兴会教派篝火晚会的情形。

我送到大门外,在台阶上站着说话。天冷,风大,隔着条街从赫贞江上吹来。适之先生望着街口露出的一角空镑的灰色河面,河上有雾,不知道怎么笑眯眯的老是望着,看怔住了。他围巾裹得严严的,脖子缩在半旧的黑大衣里,厚实的肩背,头脸相当大,整个凝成一座古铜半身像。我忽然一阵凛然,想着:原来是真像人家说的那样。而我向来相信凡是偶像都有“粘土脚”,否则就站不住,不可信。我出来没穿大衣,里面暖气太热,只穿着件大挖领的夏衣,倒也一点都不冷,站久了只觉得风飕飕的。我也跟着向河上望过去微笑着,可是仿佛有一阵悲风,隔着十万八千里从时代的深处吹出来,吹得眼睛都睁不开。那是我最后一次看见适之先生。我二月里搬到纽英伦去,几年不通消息。一九五八年,我申请到南加州亨享屯·哈特福基金会去住半年,那是AP超级市场后裔办的一个艺文作场,是海边山谷里一个魅丽的地方,前年关了门,报上说蚀掉五十万。我写信请适之先生作保,他答应了,顺便把我三四年前送他的那本《秧歌》寄还给我,经他通篇圈点过,又在扉页上题字。我看了实在震动,感激得说不出话来,写都无法写。

写了封短信去道谢后,不记得什么时候读到胡适返台消息。又隔了好些时,看到噩耗,只惘惘的。是因为本来已经是历史上的人物?我当时不过想着,在宴会上演讲后突然逝世,也就是从前所谓无疾而终,是真有福气。以他的为人,也是应当的。

胡适与小贩

在胡适晚年的孤寂境遇里,有一位卖麻饼的小贩竟做了他的朋友,给他带来一点意外的安慰和快乐。小贩名叫袁瓞,他做饼卖饼之余,还爱读一点书,喜欢与人讨论英美的政治制度,到底英美政制哪个更好一点?他比较倾向于崇拜美国,但理论上说不明白,一直得不到满意的答复。于是便贸然写了一封长信,向大学者胡适请教。这是1959年10月间的事。

胡适接到这封信,知是一位卖芝麻饼的小贩,竟能在业余勤奋自修,精神可佩;问的又是胡博士最热衷的英美政治问题,更觉十分高兴,便亲笔写了一封回信。

信中说:你提出的问题太大,我很惭愧,我不能给你一个可以使我自己认为满意的解答,我只能说,你说的英国制度和美国制度其实没有什么大分别。你信上叙述的那个“杜鲁门没有带走一个人”的故事。也正和邱吉尔在1945年离开顿宁街10号时没有带走一个人,是一样的。“我还可以说,我们这个国家里,有一个卖饼的,每天背着铅皮桶在街上叫卖芝麻饼,风雨无阻,烈日更不放在心上,但他还肯忙里偷闲,关心国家大计,关心英美的政治制度,盼望国家能走上长治久安之路——单只这件奇事,已够使我乐观,使我高兴了……如有我可以帮你小忙的事,如赠送你找不着的书之类,我一定很愿意做……”从此,小贩袁瓞便成了博士胡适的“我的朋友”了。

一天,胡适邀请袁瓞到南港的中央研究院去做客,袁瓞把带来的一个手巾包打开,里面是10个芝麻饼,黄灿灿的,散发着新烤芝麻的清香。捧到胡适面前,胡适接过芝麻饼,笑眯眯地拿起一个便吃,嚼得支咯支咯地响,脸上现出近几年来才见的欢愉。

他们一老一少,谈得很畅快,胡适仍不忘对他的年轻朋友宣讲杜威哲学和改良主义,随后,他们又谈到幼年生活。胡适说,他喜欢游泳,可是鼻孔里长了一个小瘤,水中呼吸不方便。袁瓞听了觉得很巧,告诉胡适说,他的鼻孔里也长了一个小瘤,恐怕是鼻癌。胡适听他说,便立即给台大医院的高天成院长写了封信,说:这是我的朋友袁瓞,一切治疗费由我负担。胡适尽管经济并不是那样富有,甚至连自己住院也常提前出院,但他诚心给一个好学的年轻人以帮助,在他的心灵上是一种极好的安慰。

胡适常记着这位小贩朋友。有一次他心脏病复发,住进台大医院。他的朋友和梅夫人拿了一个芝麻饼送到胡适病房来说:“我给你吃一样东西,这样东西,我相信你没有吃过。”

胡适见是麻饼,便笑了,说:“我早就吃过了。这是我的一个朋友做的。”胡适也够天真,以为那么大一个台北市,芝麻饼都是“我的朋友”袁瓞一个人做的。

白话电报

胡适在“五四”时期,提倡白话文,说“文言是半死文学”,“可读而听不懂”。

一生以白话文的布道者自居,始终关注白话文的发展和命运,还特意编著了一部《白话文学史》。

1934年秋,胡适在北大讲课时又对白话文的优点大加颂扬,这时,有些醉心文言文的同学,听不入耳,心中厌烦,不免萌生了抵触情绪。正当胡适讲得得意时,一位姓魏的同学,突然站起来,声色俱厉地提出抗议道:“胡先生,难道说白话文就没有丝毫的缺点吗?”胡适冲着他微笑着说:“没有的。”那位同学更加激愤地反驳道:“肯定是有的!白话文语言不精练,打电报用字多,花钱多。”

胡适扶扶眼镜透露出沉思的目光,然后柔声细气地解释道:“不一定吧!前几天行政院有位朋友给我打来电报,邀我去做行政院秘书,我不愿从政,决定不去,为这件事我复电拒绝。复电是用白话写的,看来也很省字。请同学们根据我这一意愿,用文言文编写一则复电,看看究竟是白话文省字,还是文言文省字?”胡教授说完这段话后,整个教室顿时紧张沉寂起来,每个同学都在开动脑筋,认真地编写电文。

十五分钟过后,胡适让同学们自动举手,报告用字数目,然后从中挑选一份用字最少的文言电稿,电文是这样写的:“才学疏浅,恐难胜任,不堪从命。”胡适说,这份写得确实简练,仅用了12个字。但我的白话电报却只用了5个字:“干不了,谢谢。”胡适又解释说:“干不了”就含有才学疏浅,恐难胜任之意;“谢谢”既对友人费心介绍表示感谢又暗示拒绝之意。由此看来,语言的精练与否,不在白话与文言的差别。客观事物是曲折复杂的,必须反复研究,才能恰当地反映,所谓研究,就是细心琢磨问题的中心所在,恰如其分地选用字词,白话文较文言文是更可省字的。

胡适作品精选

差不多先生传

你知道中国最有名的人是谁?

提起此人,人人皆晓,处处闻名。他姓差,名不多,是各省各县各村人氏。你一定见过他,一定听过别人谈起他。差不多先生的名字天天挂在大家的口头,因为他是中国全国人的代表。

差不多先生的相貌和你和我都差不多。他有一双眼睛,但看的不很清楚;有两只耳朵,但听的不很分明;有鼻子和嘴,但他对于气味和口味都不很讲究。他的脑子也不小,但他的记性却不很精明,他的思想也不很细密。

他常常说:“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

他小的时候,他妈叫他去买红糖,他买了白糖回来。他妈骂他,他摇摇头说:“红糖白糖不是差不多吗?”

他在学堂的时候,先生问他:“直隶省的西边是哪一省?”

他说是陕西。先生说,“错了。是山西,不是陕西。”他说:“陕西同山西,不是差不多吗?”

后来他在一个钱铺里做伙计;他也会写,也会算,只是总不会精细。十字常常写成千字,千字常常写成十字。掌柜的生气了,常常骂他。他只是笑嘻嘻地赔小心道:“千字比十?字只多一小撇,不是差不多吗?”

有一天,他为了一件要紧的事,要搭火车到上海去。他从从容容地走到火车站,迟了两分钟,火车已开走了。他白瞪着眼,望着远远的火车上的煤烟,摇摇头道:“只好明天再走了,今天走同明天走,也还差不多。可是火车公司未免太认真了。八点三十分开,同八点三十二分开,不是差不多吗?”

他一面说,一面慢慢地走回家,心里总不明白为什么火车不肯等他两分钟。

同类推荐
  • 民国的农村1:农事考

    民国的农村1:农事考

    《齐如山文丛·民国的农村1:农事考》一书中,齐如山先生重点介绍了民国时期农工的分类和园艺的分类。
  • 山水间

    山水间

    《山水间》是一部旅游散文集。作者施立松以女性独特的视角,温婉的笔调,把自己旅行中的景、人、物巧妙地构成一幅幅优美的画卷,用诗意般的文字带着读者们走进那些或有名、或无名的山水间,领略美和温暖,关注爱和失落,获得全新的心灵体验。
  • 百感集:平凡人讲平常事

    百感集:平凡人讲平常事

    本书是一部带有回忆录性质的随笔作品集,分为“情系家乡山水”、“求学之路”、“杂言感奋”、“世俗小品”、“随笔抒怀”等部分,从童年的记忆,到古稀之年的感怀,时间跨度长达七十多年,作者袁三畏讲述了自己人生中所经历的一段段真实的故事。
  • 一个女人

    一个女人

    《一个女人》由97个小节组成,每一个小节长短不一,长的有数千字,短的只有一句话。97个小节采用了类似音乐中的“赋格”或者“卡农”的方法,不同声部反复交替吟咏同一个主题,每一节的开头都是“有一个女人,”紧接着是“她爱我”“她恨我”“爱”“恨”反复交替。这些描写展现了参差多态的女性和男女关系,既有爱的体验和两性的冲突,也有激情的游戏,以及自我意识的碎片。作者艾斯特哈兹以令人眼花缭乱的文笔和广博的学识,精辟从容地探讨这个永恒的话题,为这个话题提供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新鲜视角。作者的文笔精致优雅,充分显示出作者的语言功力和深刻的洞察力。
  • 大题小作

    大题小作

    内容正如书名《大题小作》所表达的意义,这是一本题目较为广大,言说较少的随笔集。正是作者主动采用了这种趋重就轻的,说大而言小的笔法,更显笔者论述之精辟。作者从文革到文学的跳跃式思维和不拘一格的阐述与表达,让我们看到一代大家的真实,同样也看到在世风日下的现在,同样是有人在思考,且是作着切肤而深刻的冷眼旁观式的理性思考。
热门推荐
  • 小公司如何长大:创立品牌的艺术

    小公司如何长大:创立品牌的艺术

    随着品牌时代的来临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使得许多小公司从前那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发展思路,再也无法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于是,走品牌之路就成了众多小公司做大做强的途径。本书以小公司作为对象,把品牌打造过程中的定位、销售、差异化战略、定价、管理和保养等不可缺少的步骤连为一体,并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书中的每一个章节都始终围绕着“小公司打造大品牌”的主旨,通过一系列绘声绘色的案例探讨了小公司进行品牌打造的可行性。书中的每一个观点均有事实作为依据,更是创造性地为那些正处在盲目中的小公司老板们指明了一条企业发展之路。沿着这条路,小公司终将越做越强,在残酷无情的市场中成为擎天一柱。
  • 最强冥界杀神

    最强冥界杀神

    一代冥王穿越异界!执掌正邪司盘,肆虐收小弟!你强?好得很!看我扭转你善恶是非观!我便是你的神!你正道君子?光明磊落?好!从此做我冥王手下收割灵魂的死神如何看邪魅冥王如何征服神堕大陆!众神负我!我便要众神堕落!美色万千,我等你回来!――弑神殿冥狱
  • 穿越之古代新纪元

    穿越之古代新纪元

    嘛耶,一穿来就在牢里蹲着,还好不是杀头或者被贬为奴。这样的话还是可以挣扎下的。好不容易走过流放之路,以为接下来是岁月静好,开启种田模本。但是接踵儿来的,雪灾,兵祸,地震。灵气开始复苏,动植物变异,星球进入进化,一不小心科技树开始变异。青苓他们一家也迎来一些新的有意思的小伙伴,热情无比的大柳树,挥舞着枝条冷不丁的抽人几下,这代表着爱,差点信了你的邪;青苓运用前两世的知识,开启一个新的不一样的修真世界。本文比较慢热!希望大家喜欢!
  • 关于生活中的点滴

    关于生活中的点滴

    散文集。一个中年心理学人,对于生活的点点滴滴体会。
  • The Body Is Not an Apology

    The Body Is Not an Apology

    This book moves us beyond our all-too-often hidden lives, where we are easily encouraged to forget that we are whole humans having whole human experiences in our bodies alongside others.
  • 林家公子

    林家公子

    陈以良打趣道:“那得先看看你究竟是何方神圣,若只是一丛狗尾巴草,那便还是免了吧。”林雅客笑而不答,只是请千户闭眼。陈以良连忙照做,觉得脸上一阵清香拂过,继而眼前一片明光大亮。他唤了几声林雅客的名字,却没有得到回应,于是犹犹豫豫地睁开双眼,忽然闻见那缕清香竟是从自己怀中发出。于是低头去看,发现自己怀里揣着一丛盛开的水仙,六片花瓣如冰雪高洁。
  • 蓝海战略与资本运作

    蓝海战略与资本运作

    北大微讲堂是北京大学为学生开设的科普讲座,邀请各学科教授、名家、院士等,讲解内容权威却又通俗易懂。
  • 洞真太上八道命籍经

    洞真太上八道命籍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炮灰修仙

    炮灰修仙

    (萌版简介)宗门灵脉要赖上她,行行行,大腿给你抱!大世界要和她绑定,给给给,给你抱大腿!神兽要给她当挂件,来来来,来抱我大腿!(正经简介)小萝莉带着一串腿部挂件开启大世之运,天道不认可她,那便跳出五行,逆流而上!……这个世界因魔战而衰退,它在等,等一个人开启新的篇章,助它重返上古大世之荣光!(轻松治愈,无cp,女主气运无敌,小富婆,资质好。三观正直,不圣母,不黑暗,不忘初心!)
  • 月下美食

    月下美食

    江一夏,曾经站在食物链顶端的男人,一夜之间损失所有,只为救赎无辜的孩童,取名江小厨,从此开启奶爸人生,凭借一手好菜,在蓝田古镇站稳脚跟,然而真正被救赎的究竟是无辜的孩童,还是江一夏自己。多年后,江小厨长大成人,对自己影响最深的那个人却早已不在人世,然而曾经立下二十年之约,还要继续,这一路结识了很多形形色色的人,古灵精怪的白月,同父异母外冷内热的大哥,悲天悯怀的邱露白······PS:书友交流群614066484欢迎大家进群交流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