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2400000062

第62章 林奇的智慧法则六:信息优势 (2)

林奇认为一个逆向投资者最为关键的任务是约束感觉对操作的影响,只要公司质量没有什么变化就应该坚定地持有手中的股票。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林奇建议还是放弃从事投资的想法,踏踏实实地进行事务性工作为妙。

预测市场是很多基金经理和投资顾问以及证券分析师最热衷的事情,因为这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超凡卓越,满足虚荣心,最为重要的是人们只记得你说对的时候,却忘记你说错的时候。林奇每次发表公开演讲时,总是有听众希望林奇能够对后市的走势给出个人意见,对此林奇总是一笑置之,因为他明白企图预测市场不过是痴人说梦话而已,只能当做娱乐节目,不可当真。有时候,听众追问得很急,林奇没有办法只能半开玩笑地说:“每次当我获得晋升机会的时候,证券市场就会翻云覆雨地大跌一场,仿佛是为价值投资者提供一次盛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马上有人问林奇下次晋升是什么时候。林奇认为,预测市场的能力与赚钱的能力是两回事,就算市场真的是如预料一般上涨,也并不意味着你真能赚钱,因为你可能在波段高点赚钱,而在波段低点忍不住平仓。再说,市场也就是两个方向,预测市场达到50%的胜率很容易,而要在此水平上提高,几乎没有几个长期成功的例子,所以不管是格雷厄姆,巴菲特,还是林奇都不敢轻言后市如何,倒是不少囊中羞涩的分析师和经纪人在大谈特谈明天是否会下跌。

林奇打趣地说:“如果真要具备预测市场的能力才能在市场赚取银子,那么我林奇就应该一张钞票都赚不了,但现在的事实是我不仅赚了,而且很客观。”在几次美国股市的大跌中,林奇都没有及时退出,但是这些并没有影响林奇赚钱的能力,所以林奇对市场上那些追求预测能力的做法相当轻视。很多所谓的波浪理论大师和历法大师,总是经常发出预测,而这也许是他们总能有两三次预测准的原因吧。林奇与很多价值投资者一样,极其厌恶那些像占星术一样的技术分析,比如,什么超买超卖、头肩型、涨跌比率、甚至连宏观经济计量指标也比较轻视。这并不是说明这些东西一点不管用,只是表明不依靠这些东西也能做得非常出色。

而且价值投资大师们几乎都是依靠公司分析,在价格低于价值一定幅度的时候买入股票,通过这样的操作很多人取得了让有效市场论者瞠目结舌的成功。林奇像巴菲特一样坦率地承认利率和股票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但是是否了解这种关系对于一个价值投资者而言并不是必需的,如果好公司最终受制于利率的变化,那么这就不是一家真正的好公司。无论利率如何变化,总是有很多公司能够继续经营下去,当货币政策宽松时,这些质量较佳的公司就会有更好的表现。价值投资者对于这些宏观变量的看法非常明确,那就是与选择什么样的公司无关,只是一个提供进场机会的风向标之一。林奇不仅自己不会去做预测市场的事情,同样也嘲笑那些作这类预测的经济学家。

在美国有超过10万名的经济学家,其中超过2/3的人士都从事宏观经济学研究和预测,这些人当中有相当多的一部分受雇于各类机构从事货币政策和经济周期的预测,但是这些人作的预测实在糟糕。林奇带着鄙夷的口吻说:“如果这些人真的能够把这份工作做好,那么他们早早就退休了,去著名的度假中心悠闲地晒太阳、钓鱼、喝酒,但是这些人中的绝大多数人都还在为了一笔丰厚的薪水而终日拼命,从这里就可以知道所谓的经济学家这样的专业人士在预测上也做得非常差劲。”林奇认为那些主流的经济学家往往在预测上表现最为糟糕,因为他们总是摆弄一些高深的数学模型,并不注重实践和理论的有效性,往往醉心于推导看似精密的数理理论和计量模型。这些经济学家就跟坐在办公室当中的基金经理一样,远离了现实,这就是主流的经济学和投资者的悲哀。当然,也有几位像林奇一样注重调查和实践的经济学家,这些经济学家的工作要做得好得多,他们放弃了那些主流经济学不中用的框架,转而到现实中寻求能够预测经济走势的指标,比如,集装箱运输量,化肥产量、摩天大楼高度、人口结构变化、阶级结构变化、气候变化等。

对于股市循环论,以及历史循环论,林奇也非常藐视,他认为这并不是获取优势的办法。林奇认为不管历史如何,人们往往都是为过去发生了的事情作准备,而不是为即将发生的事情作准备。这种为历史重演作准备的做法只不过是为了弥补上次没有及时做好准备的过失心理而已。1987年10月的大股灾使得人们再次担心出现1929年类似的崩盘,结果并没有出现大多数人预料中的情况。技术分析当中有一条前提宣称:“历史会重复自己。”不过,很多技术分析大师又补充了一句:“下一次情况永远不会和上一次一模一样。”但是人类的天性却很喜欢用上次灾难的处理办法来对付下一次灾难。

军事心理学上有一条定律说:“将军们总是在为上一场战争作准备。”这就是人心的惯性,也许技术图形能够重复就是因为人心的惯性吧。林奇还认为玛雅文明的毁灭主要就是因为玛雅人的思维惯性。根据一些历史记载,玛雅文明一共遭受了4次毁灭,最后一次毁灭却让他们一蹶不振。第一次毁灭来自洪水,少数幸存的人在灾难过后迁移到了地势更好的密林中;结果第二次却发生了森林火灾,幸存的人于是从密林中搬了出来,他们在高山间的缝隙中修筑了石头房子;第三次灾难却以地震的形式发生,后果可想而知;经过这三次灾难之后玛雅人所剩无几,在第四次灾难中玛雅人犯了同样的思维惯性错误,这次玛雅文明彻底被毁灭了。林奇认为这种悲剧不仅在2000年前的玛雅文明发生了,直到现在这类悲剧天天在金融市场上演。

林奇认为我们不应该依靠那些学究来预测股票和经济,也不应该顺从人类的天性依靠过去机械地预测未来,那么应该依靠什么来大致给出一个有方向标的判断呢。林奇认为常识比精密的预测更为有效,无论是在经济形势判断还是股票大势判断上都是如此。预测和判断的关键区别在于预测大多绝对化和确定化了,而判断则讲究概率,而且预测往往出自高深的模型和理论权威,而判断则往往基于常识和实际情况。为此,林奇提出了自己的酒会预测法用于股市预测。林奇说酒会上总是发觉一个有趣的现象,在股市刚开始上涨的时候,基本上股市还在从前期大跌中慢慢恢复中,这时候几乎没有人愿意在酒会上谈论股票,谈论股票的人会被大众认为是精神有问题。这时候与林奇聊天的人少之又少,就算是聊天也不会说到股票的份上。

林奇为此阶段总结出了一个玩笑式的林奇酒会定律:“在酒会上,如果10个人当中都找不到一个人愿意谈论股票,那么股市就要止跌回升了。”接着股市上涨的第二阶段来临了,这时候人们中的那些先知先觉者开始与林奇交谈,不过大多是几句话,这时候股市大盘已经大致上涨了15%左右,但是人们往往并不当真。之后,大盘继续上涨15%,这时候林奇成了酒会的热门人物,大家围着林奇追问应该买进哪只股票。经过几个月后股市的上涨来到第四个阶段,现在酒会上的人,个个都显得对股市的见识非同一般,争相推荐股票,甚至很多人会向林奇等职业人士推荐股票。林奇给出这一个判断股市走向的方法后反复强调,这个东西只能作为参考,甚至只能当做笑话罢了,不要指望用这个理论去预测股市的走向。无论是巴菲特,还是林奇都一再强调预测市场是徒劳的,他们看重的是公司的质量,然后等待市场低估这些公司价值的时候买入其股份。

传统的价值投资者从来不会问未来的股市会如何,他们认为投资行为与市场无关。在这一点上林奇和巴菲特两位巨擘有著惊人的相似,巴菲特坦言:股票市场不在自己的关心范围之内,证券市场的存在仅仅是提供买卖公司的平台而已。

到了林奇投资经历更加丰富后,林奇承认自己也非常希望具有预测市场的能力,不过从他人的经历和自己的表现来看这都是可望不可及的,所以他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安心去寻找那些具有良好收益能力的公司。他告诫那些预测大盘的投资者们按照价值投资的方法就是在熊市中也能赚钱,格雷厄姆是四位大师中唯一遭受了1929年浩劫的人,但是无论股灾的哪个阶段,他都坚守自己的开创价值投资理念,所以在最艰难的几年里,他逐步收复失地,渐渐挽回了大量的损失,并创造出丰厚的赢利。林奇认为担心股市好坏根本不在价值投资者的思考范围之内,这种担心永远无法通过预测来消除,因为预测通常有其局限性。林奇表达了一个传统价值投资者对于预测的看法,也就是反对那种貌似精密的确定性预测,但是他并不反对有自知自明的概率性判断,而且他更加信赖那些来自常识的推断。无论是基于理论的预测还是基于常识的判断,林奇都不会将其作为买卖的依据,他认为股票买卖的唯一信号就是公司价值和股票价格之间的大幅度偏离。对于这类偏离,我们可以取得信息上的优势,而对于股市的走势我们很难,几乎不可能取得信息优势。下面我们来看看怎么获得前一类的信息优势。

同类推荐
  • 如何发现和解决生产问题

    如何发现和解决生产问题

    问题是管理者最好的老师,生产管理就是要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本书紧密结合生产企业的生产案例,从操作层和管理层两个方面出发,详细介绍了管理者如何发现和解决生产问题的方法与措施,强调了管理者一定要有发现问题的意识,对制造企业科学管理、提升效率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 三分制度,七分执行

    三分制度,七分执行

    用创新的理论、经典的案例以及全新的视角,诠释制度与执行的关系,点击执行的现实意义,探寻执行不力的根源,揭示“三分制度,七分执行”这一工作理念。执行能力是决定成败的重要因素。星巴克、麦当劳全世界开花,其经营手段和管理制度曝光于大庭广众之下,却没有哪一家企业能与之争锋。分析发现这些企业成功的关键原因在于它们的员工拥有超强的执行力。好的制度是非常重要的,但如果员工没有不折不扣地执行,这个制度也只是一纸空文。正如阿里巴巴董事长马云所说,三流的点子加上一流的执行,强于一流的点子加上三流的执行。公务员,企业员工需要遵守的工作理念。
  • 走进梦想小镇

    走进梦想小镇

    万科得意之作,王石亲笔作序推荐!以内容和文化为基点,打造最温情的桃源小镇!当代人居的“乌托邦”是如何做到的?又为何引起国内外建筑大师的极力追捧?良渚文化村是万科集团规模最大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历时14年多,单项目销售金额超过200亿元;不仅吸引了大卫·奇布菲尔德、安藤忠雄、丹尼尔·李布斯金、保罗·安德鲁、原研哉等国际设计大师的垂青追捧,更被王石称为“一个代表万科未来的作品”,被绿城宋卫平带150名高管学习并称赞为“中国城镇化未来”的项目。本书内容故事性强,诸多社区运营的问题在作者细腻的笔触中娓娓道来,又深刻剖析了现在城市化进程中具有代表性的社会学问题,其中很多经验值得推广和借鉴。
  • 许家印决策恒大的66金典

    许家印决策恒大的66金典

    《许家印决策恒大的66金典》全景勾勒出了许家印带领恒大成长,发展的关键时刻,还原当事人所思所想,给读者更多启发与思索。许家印与恒大地产财富内幕,不仅仅是财富真相,也是一部传奇的创业史。从孤寒少年到中国首富,他的刚性化的管理体制,恰恰与房地产行业准金融、决策点集中的特点合拍。而足球也是先烧钱、再挣钱的生意,因此才有了许家印不断地复制自己,复制恒大的成功。恒大的成功以及辉煌对于许家印来说是水到渠成的,他的眼光、心胸、魄力、强势和铁腕,使恒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这背后又有着怎样的商业筹划?其实,许家印在商界的大手笔、大动作,是以经营者高超的决策艺术为依托的。
  • 华为如何管理供应链

    华为如何管理供应链

    现代企业竞争已不是单个企业与单个企业的竞争,而是一条供应链与供应链的竞争。企业的供应链就是一条生态链,客户、合作者、供应商、制造商的命运都在一条船上。
热门推荐
  • 连锁(卫斯理珍藏版)

    连锁(卫斯理珍藏版)

    卫斯理受托于印度动物学家,把垂死的珍罕眼镜猴越洋交给日籍好友健一救治。身为探员的健一却受大商家神秘被杀案困扰,卫斯理于是仗义协助调查。遽料,商家之死竟不可思议地跟某神秘印度传说,以及眼镜猴有关!任何看来没有关係的事物,原来可用一连串看不见的锁链串连起来……许许多多无关的人,无关的事,联结了起来,成为连锁,而每一个人又有一个内心深处的化身,《连锁》的故事,情节变化之多,卫斯理故事中,堪称第一。
  • 萌妻入怀:老公放肆爱

    萌妻入怀:老公放肆爱

    她和他曾经春风一度。再见时,她已经罗敷有夫,不认识他,面对他,她局促,退缩,隐忍。而他,一再地高歌顶进,让她离婚,回到他的怀抱。“顾总,我结婚了!”她带着哭腔,对他说道。他冷笑,“对于婚前婚后只有一个男人的女人,结婚离婚有什么分别?”他总在她需要困难的时候挺身而出,救她于水火,面对父亲的告诫,丈夫的责难,她终于发现,她怀上了他的孩子——--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星宇天尊

    星宇天尊

    一次变故,一场劫难,让地球上的热血少年罗宸,成为修士,获得宇宙至强传承,从此遨游星宇,快意恩仇,登上星宇天尊。帝国天才,星系霸主,超级血统,远古生灵,顺我者颔首拜服,逆我者一念灭之。亿万星辰,皆属胸怀之物,亿万种族,尽被主宰统御。大道规则随意碾,我命由我不由天!已有200万字完本作品,已签约,书友群:375745086
  • 戴笠本家写戴笠

    戴笠本家写戴笠

    一九四六年三月十七日下午,国民党军统局局长戴笠的C—47型222号专机坠毁于南京附近江宁县板桥镇的戴山。专机上的戴笠和军统人事处长龚仙舫等十三人,无一生还。戴笠机毁人亡,上至蒋介石,下至军统大小头目如丧考妣。四月一日,例行的军统成立纪念会,成了戴笠的追悼会。军统内外勤头头全部到齐,蒋介石也参加了追悼会,并含泪主祭。戴笠的墓址由蒋介石亲自择定,安葬在南京灵谷寺旁志公殿右侧。
  • 动荤

    动荤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家居节能、环保常识(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家居节能、环保常识(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随着全社会对节能及环保的重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节能成为普通大众关注的焦点。《时代馆书系?人与环境知识丛书:家居节能、环保常识》主要是从家居生活人手,从日常居家生活的各个方面向普通大众提供了节能、环保的巧招妙计,用浅显的语言为读者在日常居家生活中做到节能、环保提供了很好的帮助。
  • 阴缘渡魂人

    阴缘渡魂人

    鬼魂真的存在,在阴间与阳间的夹缝中,存在着无数鬼市,每一个鬼市都被称之为庄园,其中居住着一些对阳间念念不忘,不愿意去阴间生活,更不愿意投胎转世的鬼魂,而负责管辖这些鬼魂的活人,被称之为渡魂人,一切就从这里开始……
  • 戊壬录

    戊壬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灵天异地

    灵天异地

    都市故事(内有彩蛋)尹天玄,经历都将纪录于世。。。
  • 李嘉诚一生三论:论谋事·论经商·论做人

    李嘉诚一生三论:论谋事·论经商·论做人

    李嘉诚的一生因富有传奇色彩而显得如此吸引人。少小离乡,幼年丧父;从一无所有,赤手空拳,到30岁成为千万富翁,而今李嘉诚的商业帝国更是遍及全世界数十个国家。走过人生七十八个年头,李嘉诚总结了自己的一生,向世人道出了自己成功的秘密。他在许多场合发表的有关谋事、经商与做人的言论,常常令人钦佩有加,获益良多。他的成功经验,值得每一位中国人学习和借鉴;他白手起家的历史,适合更多的普通人揣味与效仿。李嘉诚把儒家的情义之道与西方的进取精神极好地融合起来:他外圆内方,刚柔相济;他重信诺、讲义气、宽厚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