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12600000004

第4章 《家》连环画

去年为了纪念巴金先生诞辰一百零五周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重印了画家徐恒瑜所绘的《家》连环画。这书以前一位老师曾借我看过,是1985年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的,蓝色的封面,方方的大本,背景绘得很精细,人物都是细长地规规矩矩地置放在线框中。连环画,我们叫小人书,自然是我们这代人童年中不可或缺的物件,当年斗大的字不识一个的时候,对着图依旧连编带蒙绘声绘色给小朋友讲火焰山、牛魔王、铁扇公主,讲大闹天宫,讲林冲、鲁智深,讲瓦岗寨、罗成、秦琼、李元霸,讲铁道游击队……不用说,我非常喜欢那种线条清晰、勾勒清楚的连环画。我买的最后一本小人书是《霍元甲》,一来已经上小学三四年级,开始更多阅读纯粹的文字读物了,另外,不能忍受传统连环画的那种工笔的线描功夫的彻底丧失,画一个人不要说没有表情,连面部的轮廓都弄不清楚(大有当今日本动漫的恶俗——请原谅),实在目不忍睹,从此我就告别了连环画。而徐恒瑜的《家》虽然比传统的连环画已经有了画家更为个性的笔法,但不脱那种趣味,所以看起来总还顺眼。

再细看,我特别喜欢作者那种精致的背景勾勒功夫,无论是花草树木,还是房屋建筑,非常细密,大胆地占据着画面的大部分,相比之下,画面的一角才是人,人之渺小和无力决定自己命运的悲凉被画家的这种构图完美地表现出来了。画家自述中说:“……我采用封闭式构图,刻板凝滞的线条,麻木胶滞的人物,以及压抑、沉闷的背景来体现即将崩溃的前夜。”此次重印,是标准的三十二开精装本,拿在手里正合适。更为难得的是有五个场景的画面作者曾精心画过五幅彩色工笔,1984年还获得了第六届全国美展铜奖,原作为中国美术馆收藏,此次重版,这五幅画以画片的形式附于书中。看梅林中的觉慧和鸣凤,廊柱下孱弱的梅,相拥而泣的觉新和瑞珏,正襟危坐的高老太爷和冯乐山,少城公园中指点江山青年男女们……这一幅幅画面带着我们去回顾那经典的遥远的故事,让我们觉得他们的声音和身影又如在眼前。一个星期天的上午,我又一次翻看了这本连环画,如同在重温童年的旧梦,是啊,多少年过去,当年读小人书的情景如在眼前。

其实这套连环画在2003年8月还曾印过一个两册线装的收藏本,十六开,外有缎面的函套。说实话,我不大喜欢这个“豪华本”,总觉得没有小人书的感觉,就像穿惯了粗布的农家小孩,突然给了他绫罗绸缎,他会浑身不自在的。上海人民美术版新印本印了三千册,去年开会的时候,我们买了一千册,没有想到没几天就发现几乎被人要光了。我慌忙跟出版社联系再买,没想到得到的回答是:全发完了。这么快,不到一个月啊!原来有那么多人喜欢连环画!或者仅仅是为了那个放不下的童年梦买来收藏?幸好,最近他们又加印了一些,这次不敢怠慢赶紧下手。

据说另外一本连环画才珍贵呢,那就是钱君匋编、费新我绘的《家》连环画。我不收藏连环画,还是那位老师借给我的。此书是由上海的万叶书店在孤岛时期出版的,版权页上印“1941年7月30日印刷,8月20日初版,国币一元二角”。万叶书店,1938年7月由钱君匋、李楚材、陈恭则、陈学綦、顾晓初、季电云等每人出资一百元创办的。最初店址在天潼路宝庆里三十九号,后期迁到南昌路四十三弄七十六号。钱君匋任经理兼总编辑。书店主要出版算术、美术、音乐方面的教材,如《小学活页歌曲选》《儿童画册》《子恺漫画选》等。文学方面,还出版过月刊《文艺新潮》,由钱君匋、李楚材、锡金主编。同时出版过“文艺新潮丛书”,收有巴金的《旅途随笔》、丰子恺的《率真集》、靳以的《希望》,以及茅盾、李广田、王西彦等人作品。抗战胜利后,以出版音乐读物为主。1946年改组为股份公司,费新我任董事长,1954年迁北京,改为音乐出版社。钱君匋和费新我都是当今受人追捧的闻人,大约这也是本书受追捧的原因。我喜欢这本书首先是细节上比较讲究,淡绿色的封面上,一个红红的“家”字特别醒目。主画面是一只巨大的蝙蝠,张开大爪子扑向一张小小的古琴,琴边写着“五千”两个字,大约代表着五千年的文明,一股危在旦夕的紧迫感油然而生。扉页右页是费新我1940年为巴金画的像,戴着眼镜,目光向下看着,似沉思,又有一种忧郁感。左页则是一个大张的虎口,虎口尖牙中是一个“家”字,图下方有“1944年7月7日”的字样和费新我的签名“FISHINGWOOD”。还有一个细节,就是第二页和第三页,作者连画两页《家》的人物头像,画出《家》中二十四位主要人物,形形色色,表情不一。这等于是《家》的人物谱了,今天看来,作者是如何想象和勾画人物,通过这个头像可见一斑了。

在扉页后,还有陈秋草钢笔手书的《关于〈家〉的连环画》,相当于序言了:

这一册以巴金先生的名著《家》为题材的“连续图画”,作者是“白鹅”的老同志费新我兄。白鹅,这一个将要在一般人意念中消失去的艺术小团体,说来正和已有的“连续图画”一样,素未尝为我国艺坛所重视。

“连续图画”在以艺术为桥梁而达到教育大众的意义上,说起来,是应该有它光明的前途的;但当然也需要好的内容和技术。如果我们想所谓某种高贵艺术仅许有些人们作为盛世雅赏,和什么《彭公案》《红莲寺》等小人画本影响到大众意识为何如的时候,自会感觉有新的内容和技术的连续图画的兴起是怎样切要的事。

万叶书店着意出版这一类图画,和作者对于这一项新创作的努力,是值得我们推荐的。按作者为万叶编绘范本多种,予学者印象很多。本书在制图的时候,对于每一画面景象的位置,画中人物面貌的揣摩,和语意的象征写出等,都有过很审慎的思考;画的技术也颇合水准。这是具有“新启蒙运动”价值的艺术,让大众来欣赏这本《家》的默片演出吧。

我们应该为大众欣幸。

陈秋草

(民国)三十年六月

陈秋草在这里谈到了连环画对于开启民智、启蒙大众的作用,与鲁迅等人看法是一致的。从启蒙的角度,他肯定了这种艺术样式的价值,并预言了它的未来。需要多说几句:陈秋草(1906—1988),名蔯,字秋草,号犁霜、实斋,室名风之楼。祖籍浙江鄞县,生于上海。幼喜绘画,1925年肄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西画系,在上海明星影业公司做字幕装饰并为大理石厂做造型设计工作。1928年起与潘思同、方雪鸪创办国人第一所职工业余美术研究团体白鹅画会、白鹅绘画研究所,招生授课。白鹅画会以交流和集体研究为宗旨,重视自由探讨,鼓励自觉精神,是上海最早创立的职工业余美术创作研究团体,培养了不少美术人才。1934年,又在长春路开办白鹅绘画补习学校,出版《白鹅画刊》,江丰、程及、费新我都曾求学于此。在此期间,陈还任上海良友图书公司《美术杂志》编辑,编辑过《白鹅年鉴》《装饰美》等美术书刊。1955年起出任上海美术馆馆长,我们这代人熟悉的插图《小蝌蚪找妈妈》即出自他的手笔。

费新我1934年起在上海白鹅画校及白鹅画会学习西洋画,当是陈学生辈的人了。费新我在这本书的《后记》中说:“今年三月间到上海,君匋先生偶然谈起要我绘《家》的连环图画,当时因为自己觉得太稚拙,哪能当此重任?所以没有答应。回苏后遇到友人萧君,他却竭力怂恿我尝试,同时我又感到家庭间的烦恼,于是乎就把《家》读了一过,试着预备起来,直到六月初脑病之后,始发心涂绘,六月下旬特把稿子带到上海就正于秋草老师和君匋先生。”(1941年7月)我特别注意到画家说:“感到家庭间的烦恼”,可见他是受了《家》的感染才执笔的,这从另外一面可见《家》在当年是触动了社会的普遍问题,触及了青年人内心的苦闷和困惑。这并非如某些学者所论述的,仅仅是一个观念层面上的臆想,也是有活生生的现实的。钱君匋曾经为巴金的《家》等多种开明版的书设计过封面,与巴金自然很熟。在后记中,他说:“五年前我在一个中学里的钟楼下接受了巴金兄的嘱托,把他所译的《我的生活》的铅印清样研读着预备制作插图,当时我就打算把他的那部《家》给它从头到尾画一套。结果战事发生了,我离开了那个住了十多年的钟楼,流亡到遥远的地方,两件事都被搁置了。今年在上海与新我兄偶然把往事提起,大家都很兴奋,当时很有意思把《家》试作一套。我因栗六异常,没有时间来执笔,便托新我兄绘作,新我兄研读着《家》,经过相当时间才开手,态度是十分郑重的。”“当第一幅画到我手中时,我便思考着如何写它的说明了。因为要通俗,文字一定要浅显些,又因每面字数有一定,而原书的事实颇丰富,往往有不能尽收之憾,但在可能范围内,总使它不失原意为主。这样再四易稿,成就了今日的样子。”(1941年8月10日)这已经把书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了。

这套连环画在艺术上很有特点,我是外行,谈不了很多,但我感受深的,特别是与以后的那种标准的写实的相比,这本有很强的想象力和跳跃性,作者时不时用分格的办法,把不同时空的场景和人物内心活动集中在一个画面上,有从两格到四格,或者环绕中心,虽然画面是固定的,但犹如电影镜头的切换,很有特点,尤其是能够着力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更是难得,这也是它超出诸书的地方。比如画觉新被长辈逼迫放弃学业的事情,在他捂着脸痛苦的主画面周围,有他母亲的画像,长辈的狰狞面孔,书和算盘等,凸显着他理想的破灭。画新年前景象,就用四格,分别画出了在厨房做年糕的忙碌、女人们剪花折锭、孩子买玩具、仆人张灯等场面。画觉慧与鸣凤最后的告别,叙述觉慧以社会理想为重、轻漠了少女的祈求,画面上是觉慧仰着头,眼睛看着天上的样子,在他的头顶上有一架天平,左端是砝码,写着“献身社会”,右面是鸣风无望的眼神,天平显然更倾向于左边。画琴追求个人理想的过程,有一幅画面也十分惊人,是她的眼前出现了一条很长的路,上面躺满女子的尸体,文字是:“她明白这条路是几千年修好的,充满了女子的血泪……”总之,作者能够放得开,用尽可能多的形式,将呈现在人们面前平面化的画面立体化,让人能够感受到一种动态,感受到人物的心理活动。这是他的高明,我想画《家》这样的经常叙述人物内心活动的现代作品,必须要有这样的探索和创新不可,这和古代的以人物外在行动为主的作品大不相同。

我查了一下《家》的评论文章索引,能够感觉到这部作品与《灭亡》有很大的不同:《灭亡》发表后一段时间内评论如潮,但《家》则是一个慢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诸如话剧的改编,电影的拍摄,包括连环画的出现,对于扩大它的传播和影响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有兴趣的人甚至可以在画法之外对比一下,各改编者在文字上的取舍等等,不但有意思,也能够看出不同时间和不同的人对于《家》的接受和认识。

2010年9月10日于巨鹿路

同类推荐
  • 胡也频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胡也频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1925年5月,一天午后三点钟左右,在北京的马神庙街上,有一个二十六岁光景的男子,在那里走着带点心急的神气,走进北京大学夹道去。他穿着一套不时宜的藏青色西装,而且很旧,旧得好象是从天桥烂货摊上买来的货色,穿在身上不大相称,把裤筒高高地吊在小腿肚上,露出一大节黑色纱袜子。他的身段适中,很健壮。走路是用了许多劲,又快。那一双宽大的黑皮靴便接连地响着,靴底翻起了北京城特有的干土。他走到这狭胡同第三家,便一脚跨进大同公寓的门槛,转身到左边的大院子里去了。
  • 充闾文集:心中的倩影

    充闾文集:心中的倩影

    充闾先生是一个有良好传统文化修养的学者,他曾读过私塾,也接受过现代学院教育。他对古代经典作品的熟知程度,给每一个接触过他或读过他作品的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他更是一个现代知识分子,他所具有的“现代意识”才有可能使他对熟知的传统文化和自身的存在有反省、检讨、坚持和发扬的愿望与能力。在“进与退”、“居与处”、“兼善天下”和“独善其身”的问题上,这个阶层的矛盾心态仍然在持久地延宕着。但在充闾先生的散文中,他不是以价值的尺度评价从政或为文。而是从人性的角度对不同的对象做出了拒绝或认同。就个人兴趣而言,充闾先生似乎更钟情于淡泊宁静的精神生活,这使他的创作更为纯净。
  • 红墙警卫

    红墙警卫

    《红墙警卫》作者根据毛泽东的卫士李银桥的回忆,记述了他跟随一代伟人毛泽东的许多鲜为人知生活工作片断、描绘了真实生活中的毛泽东伟大而又平凡的一面,书中还专门记录了“第一夫人难伺候”的真实故事,反映了毛泽东与江青当时的生活情景。
  • 藏在草间

    藏在草间

    《藏在草间》的五十四篇散文,写母亲暮年的无奈,写父亲的痛与通达,亲情的脆弱与不可靠,都催人肝肠,写黄壤平原的农具风物的遗存让人感怀,写缠绵诗意的童年啊水墨的意蕴。对黄壤平原人与事本真的描述既不是田园将芜兮,胡不归的诗意栖息,也非锄禾日当午的唏嘘哀叹。
  • 产科男医生手记:一场关于现代医疗和医患关系的内心告白

    产科男医生手记:一场关于现代医疗和医患关系的内心告白

    生命是如何传承的?大概就是被一双大手,从母亲虚脱的胯下,接到了这鲜活的人间。而这一次次不加修饰的分娩,正是一道道血淋淋而又赤裸裸的生门:宁可不要命也要保住试管胎儿的高龄产妇,痛失子宫的年轻妈妈,还未来得及啼哭就流逝了生命的新生宝宝,还未来到这个崭新世界便夭折在妈妈腹中的死胎……穿过生门之时,恰巧正是生死无常、命悬一线之刻。在这样千钧一发之际,医生做怎样的选择对产妇来说才是最好的?产妇做出选择背后的逻辑和出发点各是什么?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由拥有十多年临床经验的产科医生亲自撰写、介绍孕妇产房经历的孕产科普书,同时也是产房内外的人生故事书。医生的抉择,患者的无奈,医疗体系的创伤、医患关系的苦楚,医生的手术刀剖开了血肉之躯,也剖开了人性本质。一个个在夹缝中生存的人物历历在目,一幕幕人生百态在妇产科上演,比电影真实,比小说精彩,比病例更具真情。这不是某一个人的故事,而是你,是所有人都将经历的人生。
热门推荐
  • 鬼医太子妃

    鬼医太子妃

    她是北辰王府唯一的血脉,却背负不祥人之名,人人避之而不及。可一转身,她是毒医无双的鬼医,人人皆想拉拢。身负父兄之仇,一朝风云骤起,杀机四伏,她一人一银针虐小人,震苍穹,风华尽显!不祥人又如何?桃花开遍众男求娶,然而就被某人尽数掐尽!他是太子,绝色妖异,看似荣宠尊贵,却只是一只挡祸的棋子。他一路相随,为她遇神杀神,倾覆天下,血染江山,只宠她一人。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一世无暇

    一世无暇

    世事有不可料,也有可料;天下或有太平,或有兵噪。豪杰、贵女、才子、佳人、侠客、豺狼,世上可有无瑕的美玉?蔡清瑜投了个好胎,想到天下走走看看!
  • 煞神桃花本荣华

    煞神桃花本荣华

    (强强联手,天下我有。1V1强势宠文,剧情传统武侠风,欢迎入坑)天门门主捡到宝了!可是,好好的夫人不做,一心想要成为血杀令主,这又是闹哪般?正宫帝后不去做,非要成为帝王手中一把刀,天门门主觉得,自己的教育方针可能有问题。这丫头,没听说过什么叫做“一日为师,终身为夫”的吗?再不济,总该知道救命之恩,以身相报吧!【甜中有虐,虐中带甜慢热文,看腹黑帝王江湖追妻路!(新书:《我的人生满是坑》正在连载,男频悬疑(诡),欢迎收藏观阅!有票票的请移步新书啊,,】
  • 每一棵小草都会有春天

    每一棵小草都会有春天

    《每一棵小草都会有春天》所选的《眼睛》《身后有双手》《生物书57页》数十篇小小说,是作者厉剑童近年来精心创作百余篇作品中的精品佳作,题材涉及校园、打工、军营、家庭等多个社会生活领域,题材接地气。不少作品曾在《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小说月刊》《羊城晚报》等纯文学报刊发表,深受读者好评。
  • 半面相公

    半面相公

    赵芹滴,不知道是名字取错了,还是天生桃花运不好,交往了6个异性最终都被情敌用手指轻巧勾走,这且不说什么,轮到第7个更过分,情敌不但抢了她的男朋友,两人好联合起来骗光她的这个孤儿,身前在世父母留给她的所有财产。从此她的人生陷入了灰暗中,幸好还有她的死党——林情,在她最无助的时候,伸出了援手,真是患难之中见真情啊!林情为了安慰芹滴,邀她去游湖,可游个湖也会生事端,自己莫名其妙的掉进湖里。醒来却发现自己身在古代,而且是在一个名叫廖绚双的身体里,当意识还在云里雾里的时候,隔日就要下嫁与人,真当是衰,人生可说是倒霉透顶。轩君瑾,多情山庄的主人,为了遵循已故爹娘的遗愿,不得已娶了廖布商行的千金,却无情的将她丢进遗情苑,只因他的心里早已有人了,而且为了他香硝玉殒,从此他的心随着她的离开而关上了心房。他们协议互不干涉,可谁知这小妮子很不安分,老出晃动在他的面前,渐渐让他的心有了心跳的感觉;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他潜入她的闺房,掀开那半张铁皮面具,露出一张勾人心魄的脸,柔情地欣赏着她的容颜,嘴角会幸福地微笑着。当明白自己已动心的时候,这小妮子居然给自己来个闹失踪,看不抓到她后,打暴她的PP~可找到她的时候,她身边出现一个很优秀的男子,还怀有身孕``````推荐好友的文:冰琅的《挽爱》很不错的文爱蔷薇的猫的《色女统天下》很用心的文丫头新作《画然之恋》简介:〈画然之恋〉画然一出生就失去了父母,一直都是跟着奶奶生活;奶奶是个越剧演员,在奶奶和生活环境的熏陶下,五岁时立志要当穿越女,从小开始琴棋书画的培训,学得是相当有水准;还学习了宫廷礼仪,一颦一笑相当有以往古代贵妃的风范。可转眼已过自己二十五岁的生日,对穿越之事已经不再迷恋;回想以前那么迷恋古代,甚至傻兮兮得立志要当穿越女,不知道闹了多少笑话,至今仍被自己的男友笑话,时不时还来一句,“爱妃,跟朕约会去。”自己的男友是个警察,是在侦探组,负责走私买卖案件。前不久侦破一件重大案件,花了3个月的时间,侦破了一副走私不明年代的古画,现在已经在市博物官对大众展览。
  • 金光闪耀

    金光闪耀

    金光振高考落榜等待后,从做手工活开始,努力地赚取了第一笔钱。用第一笔钱,在村里办了个小厂。在他的带领下,村厂小厂飞速发展,小厂变大厂,大厂变多厂,变公司,公司再变成集团公司。他用10年时间创造了一个企业传奇。
  • “去极端化”宣教读本

    “去极端化”宣教读本

    本书以简练的文字揭示了人类文明变化和进步的基本规律,指出变化和进步是宗教的基本特征,对宗教极端主义典型案例进行了剖析,着重介绍了新疆伊斯兰教演进的历史过程,批判分析了近年来新疆宗教极端势力制造恐怖活动的根源及对社会稳定、经济建设及民族和谐造成的消极影响。本书有助于读者真切认识宗教极端势力的危害性,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激浊扬清的目的,进而推进新疆快速发展和长治久安,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 摄宠王妃

    摄宠王妃

    一朝穿越,惹上腹黑骚包王爷,还被亲爹逼着嫁给一只毒舌。芳心暗许,王爷要她去做妾……你咋不上天呢,做妾…做你妹啊!国师语:浅浅莫怕,本国师曾断言你命硬克夫,你身边是开不出桃花的。侍卫喊:“王爷,大事不好。王妃爬墙跑了!”ps:穿越小白文……考据党慎入啊啊!!
  • 有一种爱叫只要你好

    有一种爱叫只要你好

    她为躲避父亲安排的姻缘,缘分有的时候就是这么奇妙,一场车祸,让她瞬间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