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21400000013

第13章

可又能说明什么呢?几年间,他不断被“敲打”。1950年,《朱桂花的故事》、《女工赵梅英》受到批评;1951年,剧本《人民万岁》、《祖国在前进》受到批评;1952年,舒芜态度与措辞均极严厉的公开信,在《文艺报》发表;1953年被批准赴朝,归国后所写的《初雪》、《洼地上的“战役”》等由《解放军文艺》、《人民文学》发表,《文艺报》也发表了他的《板门店前线散记》,权威人士巴人、巴金还撰写了称道他新作的评论,情形似乎变得令人愉快起来……然仅隔二、三个月,批判即卷土重来,《文艺报》先以读者来信方式,反驳巴人的好评,继之,1954年6月出版的第12期刊登侯金镜《评路翎的三篇小说》,提出路翎小说“有着严重的缺点和错误,对部队的政治生活做了歪曲的描写”,把原因归结于路翎没有放弃其“错误思想和错误的创作方法”;除报刊上的批判,还有会议上的批判,1954年6月7日中国作协主席团扩大会议,“主要议题仍是批评路翎”(李辉《胡风集团冤案始末》)。

侯金镜指责路翎不放弃“错误思想和错误的创作方法”,这不是事实。解放后的路翎,开始“转型”。他的创作,从内容到主题和形式,较四十年代即便不说盼若两人也称得上焕然一新,许多路翎式的个性化的独有的标记不见了,他歌颂、他赞美、他越来越“集体主义”,连语言风格也趋往直白、趋往政治化宣传化……这些变化如此“深刻”,以至于在后世研究者看来或许都有些难以接受,然而时论仍旧不能满意,做出不放弃“错误思想和错误的创作方法”的鉴定。

读《胡风路翎文学书简》,将有一鲜明印象:从前,那些通信总是沉湎于对艺术、思想、人生的思考,随意、尽兴而且充分;而解放以后,这样的内容神奇地不翼而飞,代之而来的,是政治信息的交流和如何把握、领会政策的切磋。路翎甚至会就主题与人物怎样才与政策结合得好,请教胡风,而胡风也就搬动自己对政策的理解,详加“指导”。例如1952年某日(此信首尾皆佚,无法确定日期)胡风致路翎:

一、问题是从工人阶级所领导的国家要求(当时的)上去看。当时,对帝国主义的矛盾是主要的,使资产阶级脱离帝国主义影响,是政策精神所在,也是现实斗争所在。这是主要的,工人阶级的思想。

二、在这里面,批判了资产阶级的动摇和自私主义,通过这去提出某一性质某一程度的爱国主义,正是无产阶级的思想。

三、郭脱离了反动派(也就是帝国主义的影响、关系),这就是他的进步性。何况还有积极生产的内容。

……

六、工人阶级领导——国家在领导,党通过工会在领导,工人群众在领导;通过吴妈等,工人阶级底阶级立场在领导,等等。

……

所谈似乎是路翎的剧本《祖国在前进》。类似的信,俯拾即是。他们当时为之搔首蹙眉、唯恐失误的,只是这样一些事情。

所以,路翎五十年代初创作的品质大幅下滑是事实,却也不能就此责怪他。他已尽了极大努力去贴近“主流”,仍被目为不弃“错误思想和错误的创作方法”。他是如此的苦恼,与其说该接受责备,不如说令人同情。

这样的苦恼,时有流露;有时,表现为焦虑不安,有时则用以笑代哭的方式表现出来。1950年夏,调到青艺不久,一次外出游玩途中,与时任青艺院长的廖承志有如下对话:

说到公式主义,说到观众问题。他说:这样下去,五年内恐怕就要什么都没有了。我说:岂要五年,现在就没有了。我并把青年学生中的一些反应讲给他听。(致胡风,1950年7月25日)

又过了几天,文化部就创作问题开座谈会:

主题是,急迫地需要创作,希望各位“母鸡”生蛋;如果没有鸡窝者,可以帮助找到鸡窝。于是老作家诉苦:批评太凶,空气太严厉,怕。新作家诉苦:批评过左,怕。后来聚餐,大家一齐骂“批评家”——其实又找不出一个批评家来。(致胡风,1950年7月28日)

——这是路翎当时处境惟妙惟肖的写照,“其实又找不出一个批评家来”,遭际的奇特、严厉与真实,尽在其中。1951年7月,随剧院创作组去大连,无聊抑或苦闷中,编了一个笑话在同事中传播:

公赴大连,公收集材料,公编剧本,不成,改编小说,又不成,改编诗,自以为成,当众朗诵,群情愤慨,公自我批评,改编理论,骂人,公乃成;成为文豪。(致胡风,1951年7月27日)

1952年5月8日的信,末尾路翎说了一句话,在我看来,解放后到被捕前他的文学生涯基本都概括在里面了:

我仍然在与教条们打滚,相持不下,很疲乏。他们也疲乏了的样子。

精神奴役创伤

“相持不下”,是他自己的感觉。其实没有“相持”。当“革命的铁拳”挥动起来时,胡风、路翎之流顷刻便砸得稀烂。

从1955年到1974年这十九年中,路翎被监禁和劳改的时间,共十五年;所缺四年,是因为他患精神病在安定医院治疗三年,然后又保释一年。

为什么会患精神病?也无须多说,只看看《路翎传》描写的一个细节:

从早上7时起床就坐在地铺上,要到晚上9时铃响过才能躺下。14小时啊!除了吃饭、大小便、半小时的放风算是运动外,一味地枯坐,简直要把人憋死、坐死!

为了不“憋死、坐死”,路翎开始了“长嚎”,被困的悲绝的野兽所发出的那种“长嚎”。曾卓说,与路翎“关在同一个院子与他为邻”的绿原,“每天二十四小时,除了睡眠、吃饭、大小便之外,其余时间都侧耳可闻他一直不停地、频率不变的长嚎”:

那是一种含蓄着无限悲愤的无言的嚎叫,乍听令人心惊胆颤,听久了,则让人几乎变成石头……(《路翎的悲剧》)

其实,长嚎是他唯一跟自己对话、避免自我遗失、感受自身存在、抵抗精神崩溃的方式。可惜,这方式本身也极其残酷地伤害着他,“几年后,1961年他终于发狂了”。

令人不寒而栗的是,长嚎竟然给他带去在狱中仅有的痛快、幸福之感,以致落下了癖好。他从安定医院出院保释回家后,仍旧每天做这门“功课”。开始在家中这样做,后来发现邻居受到惊吓,便在预感需要长嚎时,跑到外面空旷无人处,不亦快哉地来上几下。

无独有偶,他的“导师及朋友”、那个思想曾经锋利如刃的胡风,在长期监禁后也精神失常了。胡风之子晓山《片断的回忆——纪念父亲胡风逝世五周年》一文,对此有扼腕的记述。他的目光,变成“呆滞的、有时甚至带着野性的目光”,“让人看了瘆的慌”。他“有几天什么饭都不吃,只喝自己的尿”。夜晚该睡的时候,他却“穿戴得整整齐齐,站在门背后,不说,不动。”治疗中,儿子给他吃药,“药片塞进他嘴里,他又吐了出来,说:‘我不相信你,不相信你的药。’我问他相信谁呢,答曰:‘我相信党中央,相信政府。’”一天夜里,夫人梅志值班看护他,他因被“一种无名的恐惧所驱使,竟要从三楼的窗户向外跳,母亲阻拦他,他打了她一手杖,并打碎了门上的玻璃”……晓山说:

父亲精神不正常的这段时光,令人难忘,令人心碎。我曾经踌躇是否要写这段生活,一是不愿勾起伤心的往事;二是考虑是否会有损父亲的形象。但我想,任何人也无权指责他的理性的一度泯灭。

是的,理性曾一度泯灭;但泯灭者另有其人。

1964年,安定医院治疗后,路翎以精神不正常之故保释回家。一年多后,警方再度将其逮捕,原因是精神失常的他频繁写信申诉,内中不少疯话;然而“阶级斗争学说”不承认存在精神失常,或者说,即便因精神失常而说了“反动话”,也是“阶级斗争”的表现。所以路翎“二进宫”,再回秦城。

1973年,从秦城监狱移至宣武门北京第一监狱塑料鞋厂劳动改造。

1974年,转延庆监狱农场大队继续劳改。该年6月19日,刑满释放,安排在街道“监督”扫地(后被提拔为正式扫地工,月给15元),直至1979年。

同类推荐
  • 蒋子龙文学回忆录

    蒋子龙文学回忆录

    一部一个人的文学史,一部中国版的《人·岁月·生活》。中国作协原副主席、“改革文学”代表人物、著名作家蒋子龙首度回首半生,向读者讲述一个惊喜和意外迭出的时代和文坛,讲述一种人与文互相缠绕的宿命。 全书共分“文学与事件”“记忆与议论”“创作与反思”“交流与反思”四章,在对20世纪到21世纪初的作家命运、写作、事件、现象的回忆中,揭示一个国家的光荣与梦想、激情与幻象。
  • 我们是否还拥有灵魂

    我们是否还拥有灵魂

    十几个生命故事,写尽了回忆与故乡、理想与现实、思考与彷徨。孤独迷茫的青春,面对社会偏见的彷徨,那些无声又无助的眼泪,那些理想遭遇现实的挣扎……有些人选择向现实妥协,变成“普通人”,然而他们真的幸福吗?有些人不愿意妥协又无力抗争,于是选择逃避甚至作茧自缚。在这个理想碎成一地的现实当中,你是否还拥有灵魂?“在我心目中,真正的人都是疯疯癫癫的,他们不露锋芒希望拥有一切,他们从不唯唯诺诺,不按部就班,他们既不看月光也不捡六便士,他们从不疲倦,他们醇酒美妇求速死。他们用巨大的力量扑向某种天真的事情。”是什么让我们在深夜的荒凉中嘶吼?握紧拳头,是否就不会被生活破坏?
  • 花事

    花事

    本书是一部散文集。这里继续着她的乡村叙事,她独特的开掘让人想起村庄对于一个人久远的意义;这里有对生命过往的回首,她对岁月的珍视让人感叹一个人生命质地的纯美;这里有对各色风景的展示,她独特的思考让人心生对自然、生活和生命的热爱。她的文字是沉思的文字,是独特而有底气的文字;她的文字是沧桑的,但又是温暖的;她的文字是朴素的,但又是诗性的;她的文字是精细的,有一种不动声色的夺人的力量。
  • 周克芹散文随笔

    周克芹散文随笔

    文学总是要经过人民大众和时间长河的双重检验的,一时的喧嚣和风光证明不了真正的价值,说明不了什么问题。我深信,经过十年百年,再回头看,二十世纪的尘埃落定,喧嚣散尽,许多现今风光一时之辈,都将伴着他们的腐花败草随风而去,消踪失影,而周克芹,这棵峥嵘大树仍将屹立在历史的荒原上。
  • 条约中的近代中国

    条约中的近代中国

    该书从对外关系史的角度,以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不平等条约为主线,讲述近现代历史。该书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以“妥协”“崩溃”和“沉沦”命名。第一部分是康雍乾三朝与俄罗斯的外交史实,以《尼布楚条约》《恰克图条约》为例。第二部分,以虎门销烟开始,以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以《南京条约》为主线。第三部分包括了太平天国、《中法新约》、《马关条约》、义和团、以及清末新政等内容。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江月清风下

    江月清风下

    一个雪夜中,两个孩子命运被交织在一起,一个家族的血脉传承至今,落在两双瘦弱的肩膀上,刀光剑影中,古老的神迹隐在人间,冥冥之中指引着那个传说中的人,越过家庭,穿过密教,踏过国家,当那一滴血显露在圣光中时,一切谜题,都将云开雾散。
  • 金庸传

    金庸传

    这是第一部以平视的眼光写下的《金庸传》,作者以客观、理性的尺度,依据大量翔实可信的史料,写出了一个真实的人,一个出类拔萃的武侠小说家,一个报业巨子,一个备受争议的社会活动家。本书首次利用第一手档案,挖掘出不少鲜为人知的珍贵资料,矫正了有关金庸生平的许多讹误。
  • 惊天实验第一季

    惊天实验第一季

    一千人穿越时空回到远古,带着最精英的基因种子重启人类历史,一个伟大而又神秘的实验计划就此拉开帷幕。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篮坛声望第一人

    篮坛声望第一人

    “哦,马绍尔受伤了,湖人剩下的最后一个控卫也上不了场,他们本赛季应该将无缘季后赛。”“不,等等,这黄种人小子是谁?”“哦!我的天啊!他晃倒了迈卡威!”“上帝啊!联盟什么时候有了另一位亚裔球员?”“湖人反超了!21分大逆转!他们保留了冲进季后赛的希望!”……“所以……他是谁?”
  • On Sleep and Sleeplessness

    On Sleep and Sleeplessnes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最强成长计划

    最强成长计划

    乐游原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加个班,竟然莫名穿越了,而且一出现,就成了被追杀的对象。不过,上天关上了一扇窗,说不定随手也关上了门,穿越的乐游原,莫名的激活了身上的成长计划。从此,他就彻底的跟慵懒绝缘了,想要偷懒,怎么可能?成长计划彻底的成为了乐游原懒惰人生的噩梦。
  • 绝境英雄(上)

    绝境英雄(上)

    一九四二年春,缅甸沦陷,脆弱的“驼峰”空中补给线屡遭重创,国民政府紧急运作,几经周折,开辟了从南亚到新疆的驿道运输线,成功地将援华物资运抵重庆……转眼到了一九四三年秋天,负责物资调拨和运输的公路总局驻印度代表陈振轩回到重庆,返回印度的途中决定绕道北平去呼和浩特。新运输线开辟后不久,日本人就嗅到了味道,有情报显示,日本驻张家口领事馆调查室正在物色间谍,伺机潜入新疆刺探情报,破坏新西北运输线。军统绥远站站长史弘接到上峰命令后,首要任务是安全护送陈振轩从北平抵达呼和浩特。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