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22000000039

第39章 文学的突破与形式的创新(2)

如果说我们今天在形式革新上与“五四”时期又不完全相似,那就是今天我们的艺术形式革新的规模和剧烈程度,不可能会象“五四”时期那么迫切和尖锐。我们今天总的处于形式的“蜕变”过程中、从当前创作可以看出,溶化吸收了西方表现手法的作品,群众欢迎;而主要用传统现实主义手法写成的作品,群众也欢迎;直接“切入”人物主观意识活动、写感觉、写联想、写心理变幻的作品,群众欢迎;侧重环境和行动描写的作品群众也欢迎。这说明,传统的现实主义描写人物的手法,还大有生命力,大有读者群。现在似乎应该是传统手法与外来表现手法“共存共荣”的时期,而中围的国情、人情、史情、文情,又必然迫使文学在今后较长的时期以传统手法为主。肖然是发展变化了的“传统手法”。有的同志提出打破一切传统手法,我觉得这是离开了我国的生活实际、读者实际和创作实际的。因为,传统现实主义的手法,在中国,在表现当代生活上,并不是发展到繁盛期已开始衰落,相反,在建国以来相当长的时期,它一直没有得到充足的发挥,它一直没打充分的条件与当代生活、题材结合起来,它一直受到政治的干预而不能表现出它离实地摹画生活的力量。举例来说,《小镇上的将军》大家感到新鲜,它的写法其实正是恢复了久违了的“白描”手法,正是达到了白描手法与特定描写对象的统一。当然,创作中采取何种手法,是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事而异的。这里并没有独尊“白描”手法的意思,只是举例说明上述看法而已。

所以,创作上继续突破的关键仍在于兑现实的进一步深刻的把握,对时代精神的更深刻的理解。当然,这种“把握”和“理解”,不仅是在抽象的、科学认识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具体的、感性的,通过艺术形象的把握。《人到中年》这样的作品,为什么激动了那么多的读者,主要还是因为它创造了陆文婷等真实的人物形象,通过她们体现了时代精神和时代要求。

现在谈到艺术形式创新的原因时,有一种常见的说法:“生活的节奏加快了”。我以为仅仅这样说,还不是抓住了当前现实的实质。如果不是一个有深刻生活体验的作家,还可能因此而仅仅在外部形式的节奏上去翻新。这样的作品并不是没有。如果说“节奏快”,那比现在节奏更快的时期不是很多吗?反右、反右倾、刮共产风,直至十年动乱,节奏都快得令人眼花缭乱。十年浩劫,阴晴难辨,风云莫测,真个是“你方唱罢我登场”,昨为座上客,今成阶下囚。对更多普通人来说,节奏也快得喘不过气来,人人自危,个个胆寒。当然,那种节奏,快倒是快,其实是林彪、“四人帮”指挥棒下的一场别致的舞蹈罢了。它掩盖着停滞、倒退和反动。但就节奏这一点来说,总还是非常快的。可见,问题不在于节奏的快慢,而在于实质。目前的生活,表面看来,节奏不如以前那么快了,甚至不无徘徊,但它更内在,它的变化是持久的,深刻的,仿佛地壳深处的断裂。因为,它是从“神”到人,从现代迷信回到实践检验真理;它是从“鬼”到人,重新肯定人的价值;它是从专制走向民主,从传统旧观念走向新的观念……的深刻变化。这是一个貌似稳定而实际上正在动荡、分化、组合的时代。它的特征要用几个字来表达,与其说是“节奏快”,不如说是“转机”更恰当些。王蒙曾经说过,他的新作的一个总的主题,就是“转机”。当前,在我国,一切都在转,都在新与旧的斗争中转化,政治转、经济转、法制转、道德转、人的精神世界内部在转。“转机”,才是时代精神的内核。真实地、深刻地写出了这种“转机”,就是抓住了时代精神。这里,应该写出真正的新与旧的斗争,而不是经过净化、过滤、涂上温和的。中间色调的“新与旧”的斗争。艺术形式的革新也应该立足于这一点,而不是削弱这一点。当前创作的继续突破,也就在于能否写出这个最重大、最核心的真实。

这里,我们还只是用了一种笼统的说法,而不是从艺术创作的特殊规律出发的。如果从创作的特殊规律来看,继续突破的“焦点”,正在于写人,在于塑造无比丰富多样的真实性格,在于揭示形形色色的灵魂。人是生活的主体,是现实关系的总纽结;只有写出了人,写出人物性格的内涵,才能写出真实复杂的具体现实,才能“真实地评述人类关系”(马克思)。有的同志提出:“我们的文学是否必须以塑造人物、塑造性格为主?这很难说。”我觉得,过去我们的文学有许多“为主”,比如,重大题材为主,工农兵为主之类,这些处置不当,就会造成对创作的禁锢。但是,“以塑造人物,塑造性格为主”,却是不应该废弃的。因为它道出了文学的最基本的原理。除非人类社会不存在了,这一条原理才会失效。当然,塑造人物的要求,对中、长篇小说和对短篇小说是不同的。短篇有时甚至可以只写出一种情绪就够了。但也必须是人的典型的情绪。我想,上述那种看法可能与我们的文学批评多年来对“性格”的狭隘理解有关,才出现了把“人”与“人物”、“性格”分开的看法。多年来,文学批评总把文学中的性格与日常人们口头上的“性格”混为一谈。如,此人“心直口快”,此人“急躁”,此人“城府很深”之类。其实,这些都只是性格的外部特征,并不是内在特征。哈代引用前人的一句话:“性格就是命运”,似乎也不能准确概括“性格”的涵义。黑格尔在他的《美学》第三章中,有一个小节《人物性格》,其中说:“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整体,本身就是一个世界,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完满的有生气的人,而不是某种孤立的性格特征的寓言式的抽象品”。我觉得,这一段话正确地说明了,性格不是指“孤立的性格特征”,而是“一个世界”,“一个整体”。如果我没有理解错了的话,那就是说,不管你是侧重写意识流动、精神活动也好,抑或主要通过肖像、表情、动作来刻画性格也好,其实都是在写人、写人的性格,只是侧重点和艺术途径不同而已。恩格斯曾经说过:“古代人的性格描绘在今天是不再够用了”,鼓励新的探索。但他并不否认性格描绘本身。他提出了那著名的关于现实生义,关于典型环境和典型性格的论点。王蒙等同志的创新的贡献,在于扩大了写人的手段,解放了人的意识,改变了过去创作中对人的主观意识、心理活动、精神世界描写的不足,丰富了艺术表现的天地。但是,正如任何事物利与弊相互依存一样,王蒙近作中某些作品的不足,是对人物形象的刻画不够鲜明。我在想,假若王蒙同志能进一步把内心刻画的深刻性与人物形象的鲜明性辩证地结合起来就更好了。

试想,创作不从人物出发,不以人物为主,又从哪里出发,又以何为主呢?从对生活的片断感受吗?从思考的成果吗?从对社会学的研究吗?对一个作家来说,这些虽然都是不可缺少的,但归根结蒂,要从人出发,要“熟悉人、研究人、分析人”。而这恰是很多作者的不足。巴尔扎克的一大部《人间喜剧》,标明了由所谓“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分析研究”等组成,但假若从中抽出了各种人物,还能成其为文学作品吗?文学史不必说,就拿近几年的创作来看,留给读者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为读者津津乐道的是什么?还不是诸如乔光朴、陆文婷、盘老五、李铜钟、冯晴岚、刘毛妹、钟亦成、谢惠敏、唐久远、李顺大、陈奂生、许灵均、田玉堂、冯么爸等等不胜枚举的人物吗?抽去了这些人物,我们的文学会是什么情形呢?因此,更深刻、更丰富地塑造人物,塑造性格,似乎正应该是当前创作继续突破的“焦点”所在。

同类推荐
  • 吴兴华文集

    吴兴华文集

    吴兴华既是诗人又是翻译家,他创作的诗歌和翻译的作品大都发表在三四十年代。本书《吴兴华文集》收录了吴兴华《沙的建筑者》《从动物的生存说起》《记诗神的生病》《唐诗别裁》书后、《谈诗选》《现在的新诗》《谈田园诗》《两本关于叶芝的书》《怎样谈话》《鸽,夜莺与红雀》《秋天的日记》《再来一次》《乔易士研究》《菲尼根的醒来》《记亡妹》《游梦者》《马洛和他的无神论思想》等文章,吴兴华是天才式的人物,英年早逝,可悲可叹。阅读本书可以解读吴兴华作品的深刻蕴涵,了解他英年早逝的悲情人生。
  • 为了这片土地

    为了这片土地

    农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书记。近年来,辽宁省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坚持把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作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重大工程来抓,按照“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要求,着力加强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涌现出一批党性强、作风好,积极带领群众致富、受到群众信赖的优秀村党组织书记。
  • 那么慢,那么美:三生三世里的宋词

    那么慢,那么美:三生三世里的宋词

    宋朝文人的自由培育了优质文化的佳酿,然而也是因为太过自由,而显得凌乱、散漫,每每励精图治的最后都是人去朝空。如果非要为宋朝的历史寻找一个可以匹配的标本,应该就是曾卓的那首诗,“一棵悬崖边的树”。她被历史的风吹到悬崖边,因为崖边的晚照、晴空、如茵的绿草、奔流的小溪而变得绿冠成荫。也因为这种滋养,宋朝的大树生长得越来越丰盈。可惜枝繁叶茂的时候,她也负着危险。她总像是即将要展翅飞翔,又像是会倾跌进深谷里一样。“物极必反”,大概就是这个道理。能够明辨这一层,便会对宋朝的风华有不同的理解。
  • 世界不曾亏待每一个努力的人

    世界不曾亏待每一个努力的人

    《世界不曾亏待每一个努力的人》讲述了在奋斗的路上,生活是公平的。它不看容貌和出身,也不问金钱和地位,它只认人们付出的辛苦与智慧。能够笑着走到很后的赢家,必定是抓住每一段时光努力奋斗的人。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你不努力,谁也给不了你想要的生活。今天的努力是幸运的伏笔,当下的付出是明日的花开。越努力,才会越幸运。你给世界一个什么样的姿态,世界就会还你一个什么样的人生!
  • 纪弦诗选集

    纪弦诗选集

    纪弦是台湾诗坛的三位元老之一,在台湾诗坛享有极高的声誉。纪弦不仅创作极丰,而且在理论上亦极有建树。他是现代派诗歌的倡导者,他主张写“主知”的诗,强调“横的移植”。诗风明快,善嘲讽,乐戏谑。他的诗极有韵味,且注重创新,令后学者竞相仿效,成为台湾诗坛的一面旗帜。纪弦于1953年创办《现代诗》季刊,发出新诗再革命的先声,在台湾掀起了一场现代主义诗歌的运动。如果说胡适、郭沫若开创了现代诗,艾青让现代诗更为本土化、更有时代感,纪弦则让中国的现代诗走进了现代主义,“他在整个中国文学史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他的离去标志着一个时代结束了。”《纪弦诗选集》是近二十年来大陆出版的的唯一一本纪弦诗集。也是诗人单本诗集收入作品最多的一本,其精品之作悉数收入。
热门推荐
  • 荒野巨星

    荒野巨星

    鬼斧神工的自然奇迹,失落的文明和宝藏,神秘莫测的远古生物。当代探险家的征程从直播开始……阳刚气爆棚屡屡绝境求生被称是直男界泥石流;从一无所有到博采众长被奉为探险界的巨星。雪原,沙漠,海洋,岛屿,极地……还有太空吗?科考,救人,寻宝,考古,拍摄……用智慧发家,靠玩命致富!
  • 你的声音,我的世界(全二册)

    你的声音,我的世界(全二册)

    他在卧底行动中因伤失去听觉,沉寂一年的无声世界,被她偶然的闯入打破,他竟能听得到她的声音。她眼神清亮,却似有什么小心翼翼隐藏着,不愿让任何人触碰。而她想走进的世界,肮脏黑暗,又凶险异常。一次次默契考验后,他们成为共生死的完美搭档,他不希望她牵涉更深,却不得不与她携手前行。他的宠爱与守护,是她孤寂人生中不曾出现过的温暖,一如劈开阴霾的阳光,令她荒芜许久的心境,重新鲜活。他就在那里,等她慢慢找回,走向他的路。
  • 废柴的飞升方法

    废柴的飞升方法

    新书《窃取未来》已经上货,还请大家去支持一下。——————书友群947504246
  • 逆天特工毒妃

    逆天特工毒妃

    她,人尽皆知的废材,傻子,废物,被未婚夫和好友陷害,她特工毒医,一朝穿越,她变成她。他,人尽皆知的天才王爷,霸道腹黑,冷漠无情,还毒舌,不近女色,只近一个她。
  • 地狱的处刑官

    地狱的处刑官

    一拥而上的人类疯狂的拳打脚踢,终究把他残暴的打死了。 意识渐渐地模糊不清。 再次睁眼地狱里!一个白发如瀑的男人朝他伸出了手。 只见那只白皙纤细的手停悬在了他的额头前,然后一个狠厉的脑瓜崩突然绽放在了他的头上,紧接着就是一道怒吼焦急的声音萦绕在耳畔。“夜宇曦你楞什么神呢!你是新上任的处刑官赶紧给我干活!还有八千个灵界的影物,五百个魂界的影物,九个鬼界的影物等你去处刑呢,还有空在这发呆!我看你是闲得很!人界里游荡着许多无形虚幻的鬼,狱官们称它们为“影物”并不是每个影物都会心甘情愿的回到地狱 夜宇曦要了结影物的执念然后在把他们带回地狱。
  • 日损斋笔记

    日损斋笔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点将录

    点将录

    铁血无情剑有情,魔帝轩辕剑圣演绎一曲旷世的王者大战。一个神秘少年横空出世,力邀当世五大高手决战巫山之巅成就般若神功!
  • 隐婚甜爱:老公,宠不停

    隐婚甜爱:老公,宠不停

    十五岁的顾安好,被父亲赶出家门;一年以后,相依为命的母亲撒手人寰。隐婚后次遇到父亲,被他赖上,甚至将同父异母的姐姐送到她老公身边!是可忍孰不可忍,顾安好的小宇宙爆发。就算和宫墨爵是各取所需,她也绝不允许别人染指她老公!然而宫墨爵笑的像只狐狸:“你是想要报复呢?还是舍不得我?”顾安好竟然无言以对,不知不觉间,她好像已经越来越习惯了这个霸道总裁。
  • 盗墓笔记之梦

    盗墓笔记之梦

    【在这个世界,我必须强大,活下去,改变一切。——梦璃】【我是天真,不是傻。——吴邪】【故事的最后,我已不再纠结过往。——张起灵】我想有那么一个人——陪小哥走过地老天荒,陪小哥青丝白发,生死相随,不离不弃。(说实话,我就是馋小哥的身子(狗头保命∪?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