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35500000028

第28章 被隐逸者(5)

僧阁倚寒竹,幽襟聊一开。

清风曾未足,明月可重来。

晚意烟垂草,秋姿露滴苔。

佳宾何以伫,云瑟与霞杯。

这里得提一段争讼公案。范仲淹和章岷同游的承天寺,是睦州乌龙山承天寺,还是苏州承天寺?依笔者浅见,应是前者。紧靠睦州城东北面是乌龙山,因石色乌黑,山势如飞龙而得名。范仲淹在《潇洒桐庐郡十绝·之一》中说“潇洒桐庐郡,乌龙山霭中”,写的就是这座他特别喜爱的山。他常与章岷同游此山,还写了一首《游乌龙山寺》,诗曰:

高岚指天近,远溜出山迟。

万事不到处,白云无尽时。

异花啼鸟乐,灵草隐人知。

信是栖真地,林僧半雪眉。

当时,承天寺就建在州城边一座山上,此山即是乌龙山余脉。寺庙依山而建,寺前有一竹阁,登临其上,州城风物尽收眼底。承天寺便成了文士和州人经常光顾的好去处。

有人说范仲淹从睦州调任苏州,章岷亦随任节度推官。“此诗真可压元、白矣”的《和章岷推官同登承天寺竹阁》,就是二人同游苏州承天寺的唱和。还说:宋初,苏州“重玄寺改名为承天寺,当时,身为江苏人的范仲淹正任一代大儒宰相。一日,他与同僚章岷游览重元寺,作《章岷推官同登承天寺竹阁》。”且不论章岷是否随任苏州,也不计较此时范仲淹并非宰相,仅章岷一句“古寺依山起”就把什么也说明白了。据言者考订:历史上承天寺曾几易其名,初名“重云”,误为“重玄”,后称为“承天”“能仁”“双峨”“重元”等诸多寺名。何以建寺?说是天监二年(503),梁武帝萧衍以佛治国,全国崇佛成风。某日傍晚,官员陆僧瓒见自家宅第上空祥云重叠,即奏请梁武帝,建议舍去私产,在原址兴建一座寺庙,取名“重云”。梁武帝欣然应允,并赐匾额“大梁广德重玄寺”。“重云”被御误为“重玄”,只好将错就错。重玄寺一直兴盛到中唐时代,时任苏州刺史的韦应物,曾作《登重玄寺阁》一首:“时暇陟云构,晨霁澄景光。始见吴都大,十里郁苍苍。山川表明丽,湖海吞大荒。合沓臻水陆,骄阗会四方。俗繁节又喧,雨顺物亦康。禽鱼各翔泳,草木遍芬芳。于兹省氓俗,一用劝耕桑。诚知虎符忝,但恨归路长。”著名诗人白居易也在寺内书写了《法华院石壁所刻金字经》碑文,认为“石经功徳契如来付嘱之心”。还有皮日休前来游寺,题诗曰:“香蔓蒙笼覆若邪,桧烟杉露湿袈裟。石盆换水捞松叶,竹径迁床避笋芽。藜杖移时挑细药,铜瓶尽日灌幽花。支公谩道怜神骏,不及今朝种一麻。”……细看这些名家大腕的诗作,均不得“古寺依山起”的要领,真要身在俯看全城的一座山上,大诗人们不会无动于衷吧?再者,苏州城中有这么大一座山吗?

一段闲话撂过,还说章岷。可惜的是,章岷的诗文没能全部流传下来,仅有六首诗存世,而且还不包括那首享尽时誉的《斗茶歌》,现在只能从范仲淹的《和章岷从事斗茶歌》中略得体会。

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冰微开。

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

新雷昨夜发何处,家家嬉笑穿云去。

露芽错落一番荣,缀玉含珠散嘉树。

终朝采掇未盈襜,唯求精粹不敢贪。

研膏焙乳有雅制,方中圭兮圆中蟾。

北苑将期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

鼎磨云外首山铜,瓶携江上中泠水。

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

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

其间品第胡能欺,十目视而十手指。

胜若登仙不可攀,输同降将无穷耻。

吁嗟天产石上英,论功不愧阶前蓂。

众人之浊我可清,千日之醉我可醒。

屈原试与招魂魄,刘伶却得闻雷霆。

卢仝敢不歌,陆羽须作经。

森然万象中,焉知无茶星。

商山丈人休茹芝,首阳先生休采薇。

长安酒价减百万,成都药市无光辉。

不如仙山一啜好,泠然便欲乘风飞。

君莫羡花间女郎只斗草,赢得珠玑满斗归。

斗茶,又称“茗战”,盛行于北宋时期,是古人集体品评茶品优劣的一种民间活动,而文人墨客们略加改变,多在书斋、亭园中兴办,以茶会友,以茶相知。至北宋末年时波及宫闱,连宋徽宗赵佶亦亲自与群臣斗茶,以胜为乐。范仲淹“被隐逸”到睦州后,很快进入当地民间天地,当然少不了参与斗茶活动。他与章岷等人斗茶,章岷先作《斗茶歌》,范仲淹看后佩服有加,连连称颂,即刻和韵,便是上引这首脍炙人口的斗茶诗。悠然吟出,一气呵成,行云流水,优美无比;且用典甚多,商山四皓、首阳二贤、屈子刘伶、卢仝陆羽……全是云水高人;不少名句为后人反复传颂而成经典。有人评说可与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相媲美,信不虚也。

顺便饶舌,范仲淹在诗中所题“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指的是武夷山茶。武夷山茶出名甚早,商周时,它就随“濮闽族”君长进献给周武王。西汉时盛名已著。唐元和年间,孙樵在《送茶与焦刑部书》中提到的“晚甘侯”,便是武夷山茶,这是最早的文字记载。至范仲淹时代,武夷山茶已称雄茶坛,成为贡茶,故诗中才有“北苑将期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而自己如今品着贡茶,感觉那是好极了,“不如仙山一啜好,泠然便欲乘风飞。”这灵魂自由得亚赛神仙呀。

范仲淹还写有一首《依韵酬章推官见赠》:

姑苏从古号繁华,却恋岩边与水涯。

重入白云寻钓濑,更随明月宿诗家。

山人惊戴乌纱出,溪女笑隈红杏遮。

来早又抛泉石去,茫茫荣利一吁嗟。

不期然间,“惟恐逢恩”成了现实,调任苏州说明仁宗不忘仲淹,还会再有好事。然而,对此时的范仲淹来说,喜则喜之,尤有遗憾,百般心事谁知?惟有章岷知心,写诗以赠,正中下怀,遂有酬答。可以说,章岷是范仲淹睦州胸怀的知音者,范仲淹“睦州风光”的活见证。修建严子陵祠堂的重任,他不委托章岷还能信任谁?

经过范仲淹和章岷的合心合力,桐庐从古至今最著名的人文景观——严子陵祠堂重新建成问世了。它花去了多少时日,费去了多少银子,耗掉范、章和多少巧匠、民工的心血汗水,今日已不可考;其实就连他们所修建的这座严子陵祠堂,今人也难得一见了。一九五八年,国家要在七里泷那儿兴修富春江水电站,致使严子祠毁于水下。人们如今看到的景观已是现代货色,那是一九八三年,由桐庐县人民政府重新选址修建的。修旧如旧到何种程度?天知道。唯有一篇入了《古文观止》的《桐庐郡严先生祠堂记》,那是千古不变的“原生态”。现在欣赏这篇千古绝唱:

先生,光武之故人也。相尚以道。及帝握《赤符》,乘六龙,得圣人之时,臣妾亿兆,天下孰加焉?惟先生以节高之。既而动星象,归江湖,得圣人之清,泥涂轩冕,天下孰加焉?惟光武以礼下之。

在《蛊》之上九,众方有为,而独“不事王侯,高尚其事”,先生以之。在《屯》之初九,阳德方亨,而能“以贵下贱,大得民也”,光武以之。盖先生之心,出乎日月之上;光武之量,包乎天地之外。微先生,不能成光武之大,微光武,岂能遂先生之高哉?而使贪夫廉、懦夫立,是大有功于名教也。

某来守是邦,始构堂而奠焉。乃复其为后者四家,以奉祠事,又从而歌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有心人会看出来:既然严子陵祠至晚在唐初已有,范仲淹文中何以有“始构堂”之语?周天放、叶浅予的解释是“盖取行文之便耳”;董利荣的解释是,原先是私修家祠,范仲淹“是以睦州州府的名义建造”,“从这个意义上说,范仲淹最先建造严先生祠堂也没错”。笔者再加一种解释如何,也许不着边际,此时的范仲淹,已然具备一种精神强势,一种“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强烈自信:纵观历史,环顾天下,谁能比我范仲淹更能理解严子陵呢?我来睦州,宁非天意?你看看眼前这是一副什么景象哟:“只寂寂的看不见一个人类……歪斜的亭子……纵横芜杂的草木……祠堂是废垣残瓦……”(郁达夫《钓台的春昼》)如此怠慢、亵渎先贤严先生,叫我范仲淹情何以堪?修子陵祠者,舍我其谁!从这种前无古人的气势看,“始建”二字也完全担当得起。

这就要回到那个“有难度的问题”了:严光何以名气这么大?转换在范仲淹名下,这个问题就是:范仲淹是如何理解并推崇严子陵的?睦州时期,范仲淹几达知天命之年,而且其人文坐标业已基本划定,人生价值观业已不好更改,社会个性业已鲜明而倔犟。他要走的路是“入世”一途,政治依归是“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社会理想是“以天下为己任”,以天下苍生为念,用电视剧《三国演义》里的歌词说,就是“丈夫在世应有为,为民播下太平春”。有宋一朝三百多年,由于政治环境相对宽松,知识分子政策先进而科学,读书人只要努力,大都有用武之地,建功立业会有时,名垂青史看自己。所以,两宋热衷于“入世”且多有建树的士君子特多,范仲淹就是早期一位最杰出的代表人物。那么,与这种“普世类型”截然相反、格格不入的“出世”另类严子陵,又怎么能让范仲淹成为自己的铁杆崇拜者呢?他吸引并打动范仲淹的究竟是什么?为此历来都有人感叹:这谜一样的严子陵,问世间谁能真正读懂他?青山无语,绿水凝噎!

据统计从南北朝至清朝就有一千多名诗人、文学家来过此地,留下两千多首诗文。其中名人无算,范仲淹之前最著名者如李白、孟浩然、白居易、杜牧等,之后如苏轼、陆游、李清照、朱熹等,都留有大作。今人从这些古诗中精选上品勒石,得诗碑六十九方,供在碑廊里。李白有诗曰:

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

昭昭严子陵,垂钓沧波间。

身将客星隐,心与浮云闲,

长揖万乘君,还归富春江。

清风洒六合,邈然不可攀。

使我长叹息,冥栖岩石间。

(《古风》)

李白此诗,可视为范仲淹之前“赞美类”的代表作。有没有道不然的呢?晚唐诗人方干就大为质疑,问严子陵:“前贤竟何益,此地误垂钓?”《暮发七里滩夜泊严光台下》男子汉大丈夫,怎么能隐居此地不问国事?这不是耽误人生吗?那么,在这两种人生观、价值观中间,你范仲淹将作何认定?

早前书中就交代过,青年范仲淹世界观的形成,深受《易经》的影响。《易经》作为儒家诸经之首,元典中的元典,“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一旦造成一个人看世界的独特眼光,其品人论事,必远在儒、道、佛之上,简直就在另一个新世界。难怪今天有西方学者认为,中国《易经》乃宇宙语言,真正破解之日,世界将为之改观。作为北宋易学义理派的开创者,作为通解二十七卦的《易义》一书的作者,作为深谙“三才”之道,认定通彼天、地、人,即谓之《易》的范仲淹,他论严子陵必定别有角度,不为寻常褒贬所左右。你看他在《桐庐郡严先生祠堂记》中,果然从《易经》入手。《蛊》者,六十四卦之一。《蛊》之上九曰:“不事王侯,高尚其事。”程子(程颐)注《蛊》上九云:“士之自高尚,亦非一道:有怀抱道德,不偶于时,而高洁自守者;有知止足之道,退而自保者;有量能度分,安於不求知者;有清介自守,不屑天下之事,独洁其身者。所处虽有得失小大之殊,皆自高尚其事者也。”《屯》者,亦六十四卦之一,坎上震下,元亨,利贞。《屯》之初九,盘桓,利居贞,利建侯。阳德方亨,而能“以贵下贱,大得民也”……一个占定《蛊》上九,一个占定《屯》初九,所以,“微先生,不能成光武之大,微光武,岂能遂先生之志哉?”而先生之志,必在“清介自守,不屑天下之事,独洁其身者”之际。

在中国的士君子群体中,从来就有一种类型,即“清介自守,不屑天下之事,独洁其身者”。他们甘于寂寞,自生自灭,一代代没于草野荒丘而不为世知。其中能留名于世者,皆因引发了各种故事所致,如许由洗耳,巢父下游饮犊,鲁仲连“义不帝秦”,严子陵不事光武……在中国隐逸者中,此类名人极少,许由、巢父尚在传说之中,鲁仲连不为秦朝办事,但他在别处老忙活,还不是真正的“不屑天下之事”,唯有这严子陵,史载籍籍,确乎是个“清介自守,不屑天下之事,独洁其身者”。前列种种类型的隐士,再夸他们是“高士”,总多少脱不掉“入世”嫌疑,就连名头最响的陶渊明先生,他也是先仕而后隐呀。可瞧瞧这位严子陵,新朝皇帝王莽请他出山,不去;也好,这王皇帝来路不正,不与他同流合污也罢。可这刘皇帝“根正苗红”,又是你的老同学,这样巴巴儿的一请再请,你把臭脚丫子都捣在人家那“皇肚”上,人家还是照请不误,心诚得让石头人儿都动心,你咋还不给个面子呢?只要你去,那首席宰相还能轮到别人?你上班哪怕搞个弹性时间,刘皇帝也一准高兴。偏这个严子陵呢,“不屈,乃耕于富春山,……建武十七年,复特征,不至。”“帝伤惜之”,你让这么好的一位中国皇帝太伤心啦!

同类推荐
  • 江隆基的最后十四年

    江隆基的最后十四年

    《江隆基的最后十四年》不是一本普通的传记,而是一本奇特之书、感人之书,承载着丰厚的社会历史内涵和文化哲理思考。江隆基不仅是当之无愧的教育家,还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革命家。他对是非有很高的判别能力,敢于实事求是、坚持真理;不随声附和,听风办事;不愿做违心之事、发违心之论。他尊重知识,爱惜人才,懂得高等教育的规律。平日工作不图虚名,不摆“花架子”,有基于“定见”的“定功”。北大七年,他尊重马寅初、周培源、汤用彤、侯仁之等一大批著名学者,办出了北大“发展最好的时期”;兰大七年,他排除各种干扰,不顾“左”的威压,办出该校历史上第一个“黄金时代”。
  • 中南海里的衣食住行

    中南海里的衣食住行

    本系列是反映我国老一代革命家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叶剑英、陈云等人的工作和生活故事的系列图书。本系列共分为家世渊源、乡情悠悠、衣食住行、情趣爱好、博览群书、战友情深、博大胸怀、肝胆相照八部。通过对老一代革命家在工作和生活当中的小细节和有趣的故事的描述,揭示新中国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平易近人、朴实无华的生活作风和实事求是、坚持原则的高尚革命品格。 本书着重反映了领袖们在生活当中一些平凡琐事,通过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展现出一个个真实的老一代革命家形象。
  • 推进民族大融合的改革者孝文帝

    推进民族大融合的改革者孝文帝

    本书介绍了孝文帝的生平,内容包括:历史渊源、首个权政、文明冯太后、献文帝的功绩、孝文帝的文韬、改革思想、整顿吏治、迁都洛阳、移风易俗、改革姓氏等。
  • 遇见一些人,流泪

    遇见一些人,流泪

    世界上最触动人心的东西,其实是人的命运。可以说,这是一本人物小记,也可以说,它是一本心情手记。翻读它,就像触摸人物柔软的命运。不管是李叔同,还是三毛,还是诗人普拉斯,画家潘玉良,歌手科恩……他们的生命是多么伤感,孤独是多么深刻,情感是多么脆弱。他们的爱与恨,和他们的作品一样,让人爱怜,让人惊叹。爱情会崩溃,寂寞会唱歌,人生会告别。遇见了20个人,遇见了他们的脆弱与眼泪……
  • 航空报国英模谱

    航空报国英模谱

    《航空报国英模谱》内容简明扼要,是弘扬先进精神,树立学习楷模的生动教材。适合广大航空工业从业人员及关注航空工业发展的人员阅读。
热门推荐
  • 向八路军学习

    向八路军学习

    这套丛书的描述对象只有一个,这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因而向人民解放军学习的基本内容只在《向红军学习》中交代,如树立信仰、坚持宗旨、不怕艰难困苦和流血牺牲等,而在其他几本书中,只叙述其在那个特定时期的战斗作风。
  • Ragged Lady

    Ragged Lad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新妻诡谈

    新妻诡谈

    我爹是个在水上讨生活的人,正值闹饥荒的时候,他捞上来一具尸体,全村人啃树皮吃野草,我们家却…
  • 口才造就一生

    口才造就一生

    《口才造就一生》旨在让你会做人、巧说话、能办事、广交际、赢得好人脉、从容叱咤职场,自在漫游商海,打造成功人生路。阅读此书,你将获取走向成功的智谋,使你趋于完美,助你走向成功!如何成功?如何让自己一生打造完美,让我们一起携手走向成功的道路吧!
  • 重生之步步追夫

    重生之步步追夫

    吴美玉,婀娜多姿,心地善良,修的绝世神功,一统武林。王大胆,学识渊博,热衷名利,屡试不中,心灰意冷,被神秘老道士带到了明朝,获得无数荣耀。一个学术泰山北斗,兵部尚书;一个民间女子,为朝廷通缉的武林盟主。江河动荡,乱世飘零,他们能否相爱,白头到老?
  • 一切都是算计

    一切都是算计

    三个臭皮匠,顶得上一个诸葛亮,虽然我不是诸葛亮。但是我叫诸葛御风,即使这样,我跟诸葛亮也没有关系。诸葛御风如诸葛亮一样智力超群,善于算计,我能在天牢中运筹帷幄,算计的你没脾气,我还能在大逃亡中,算计的你心服口服。我有一个称号,叫做计仙,没错我就是玩计谋的,你被我算计死了,那是智商压制。你被我算计活了。那是我大发慈悲。总之我千般诡计,万般算计,智行天下。
  • 我被怨灵压榨的新人生

    我被怨灵压榨的新人生

    因一次神秘委托而拿到的刀鞘,被鉴定师看出其中有怨灵,无法逃脱的我被迫服从她的要求,开始非日常的侍奉
  • 阴婿

    阴婿

    天价彩礼压迫之下,我入赘做了上门女婿,可就在新婚当天,我发现……
  • 破译科学系列:寻找失落的古文明

    破译科学系列:寻找失落的古文明

    为了展现世界各地“失落文明”的风采,我们从浩瀚的史海中,从搜集整理的大量资料中,精心挑选了一些经典的失落文明故事。运用通俗流畅的语言、新颖独特的视角、大量精美的图片和科学审慎的态度,编写了这本书。希望通过对《破译科学系列:寻找失落的古文明》的阅读,能帮助青少年读者在静静的审视那些面目模糊甚至已经消失的古老文明,从而拓展视野,开启心智,增长见识,在思考和探索中走向未来。
  • 搞定你的员工

    搞定你的员工

    本书从搞定事业必先搞定员工这一主旨出发,根据现代先进的管理思想和古今中外成功领导者的管人经验,系统归纳了18条不可违抗的管理员工的大原则和180条行之有效的小手段。每一位领导者或管理者若能认真学习、参考并灵活借鉴这些原则和手段,就一定能搞定你的员工,并顺利实现组织的整体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