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39000000030

第30章

原来俾斯麦本系容克贵族出身,生于勃兰登堡的申豪森庄园。童年时代在柏林以西的克尼帕霍夫庄园度过。十七岁到格丁根大学学习法律,后来又转到柏林大学。这个后来的铁腕政治家从小便异常狂妄,桀骜不驯,目空一切,在学校上学时就经常惹是生非。大学毕业后,他的父亲为他谋了个文官职务,但他不屑一顾,弃如敝屣,宁愿经营自己的庄园,也不去赴任。他纵情享乐,声色犬马,无所不为,因而被人称之为“疯狂的容克”。不过,此人又酷爱读书,对历史、文学、哲学和神学方面的书籍,无不涉猎,而且造诣很深。此后不久,他觉得时机已到,便决心从政。此时,拿破仑所发动的欧战刚刚结束,德意志成为一个松散的联邦,多从属于奥地利。俾斯麦一入政界,下定决心把各邦从奥地利的统治下解放出来,将它们统一在普鲁士的指挥之下。在1848年欧洲民主革命时期,俾斯麦坚定地维护神授君权制度。他曾先后出任德意志联邦议会议员和驻俄、驻法大使,为普鲁士的霍亨索伦王朝竭尽犬马之劳,深得当局的赏识。1862年,当时的普鲁士议会否决了威廉一世的扩军计划,威廉一世准备退位。而俾斯麦却极力劝说其继续主政,并毛遂自荐出任宰相。当他如愿以偿后,立即解散了议会,大权独揽。此后,他使用了铁腕,穷兵黩武,南征北讨,不仅在欧洲横行霸道,而且在非洲和太平洋地区建立了广大的殖民地,成为飞扬跋扈、权倾一时的“铁血宰相”,一些弱小国家对他闻风丧胆。这些惊心动魄的事实,通过许多图片和当时他使用过的实物,充分地显示出来。其中有一幅他的巨幅画像,是威廉一世封他为伯爵时所画(当属他事业处于顶峰的时刻),目光如炬,傲视远方,昂首挺胸,器宇轩昂,其威严情状,真是不可一世。

使我们特别感兴趣——更确切地说是惊讶和慨叹的是,有这样一件实物,竟与我们国家有直接关系:在1885年4月俾斯麦七十寿辰时,中国的大清朝慈禧太后,赠送给他一只象牙雕刻,上边龙飞凤舞,显然为取龙凤呈祥之征;它刻工精细,各种形象栩栩如生,真乃稀世之宝也!紧接着此牙雕的是另外一幅画面,为当时的清朝北洋大臣李鸿章与俾斯麦的合影。照片上的俾斯麦趾高气扬,旁若无人;而李鸿章则畏畏缩缩,阿谀万状,着实令人生厌。旁边尚有李氏的亲笔题字,兹全文抄录如下:

仰慕毕王声名三十余年今游欧洲谒晤于非得里路府第慰幸莫名

光绪二十二年五月十五日李鸿章题名

我的女婿向我解释说:应为公历1896年6月25日。

不知为什么,看到眼前这两个画面,我如同吃了苍蝇一样恶心,屈辱之感亦油然而生。不禁联想到清王朝末年丧权辱国、任列强宰割的历史;那长长的惨痛史,哪一页不和那个心毒手辣、夜郎自大、飞扬跋扈、骄奢淫逸集于一身的慈禧太后有着直接的联系。就是这个女人,大权独揽数十年,把几代清朝皇帝玩于股掌之中,置我中华大好河山于列强卵翼之下,置亿万同胞于万劫不复之中;惧洋媚外,至尽至极!为了讨得洋人的欢欣,她又把如此珍贵的国宝,献给这个曾亲自派兵践踏我神圣国土屠杀我无数同胞的帝国主义头子,真是既可恨又可憎。至于那个以卖国求荣载入史册的李鸿章,对祖国和人民犯下的罪孽更是罄竹难书!他先是伙同英国人戈登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既而又假洋人之手,对捻军和义和团残酷杀伐,双手沾满了农民起义军的鲜血。他多年经营的北洋海军,甲午海战,全军覆没,一败涂地,他因此亲自和日本侵略者签订的《马关条约》,割地赔款,使我国不仅受损、受辱于当时,而且留下无穷遗患。此后,他为讨好沙皇俄国,又潜入莫斯科,和沙俄的外交大臣罗巴诺夫签订了《中俄密约》,允许俄国军舰驶入中国各个口岸,同时允许俄国在黑龙江和吉林省修建铁路,干的仍然是丧权辱国的勾当。至于他所进行的“洋务运动”,更是吸尽了民脂民膏,给国家带来无穷的损失灾难。那时,他身兼“大清”的直隶总督和北洋大臣的要职,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在国人面前,他抖尽威风;可是,当他站在俾斯麦身旁,却又是那样一副奴颜婢膝的嘴脸,真是令人作呕!他的此次德国之行,是来乞求这位“铁血宰相”支撑风雨飘摇的“大清”江山,还是挟洋自重以遏制风起云涌的革命活动?我们不得而知。据有关史料载:此二人见面时,彼此嘘寒问暖,相互恭维,谈话推心置腹,大有相见恨晚之感,告别时竟有依依不舍之意。尽管如此美化他们这次“难得的会晤”,但是根据当时的情势,我却可以肯定一点:俾氏不会对我国有什么“施舍”之举,李氏也决非讨取利国利民之策。可笑的是,近年来国内演艺界的某些人,不知出于何种原因和动机,竟然千方百计调动各种艺术手段、编造许多生动的艺术情节,来美化这个人物,似乎李鸿章乃是一个忧国忧民、弃旧图新、敢于和洋人抗争甚至赞同维新变法的有识之士。这种歪曲和篡改历史的行径,实在是不足取。

我感慨万端地伫立在那儿,思绪如潮,久久难以平复,直到我的女婿大声招呼我之后,才又继续参观下去。

后来的展览告诉人们,俾斯麦的好景并未长久。鸟尽弓藏、兔尽狗烹,他也难逃被主子“卸磨杀驴”的命运。到了威廉二世继位时,他的日子就很不好过了。因为这位皇帝,权欲特强,一贯独断专行,哪里还容得他的属下继续为所欲为、颐指气使,俾斯麦成了眼中钉、肉中刺。于是,便找了一个茬,一脚把这位宰相给蹬了。迫于无奈,这位失势的老臣,只得告老还乡,退居德国北部的腓特烈斯鲁庄园,借撰写回忆录打发日子,最后在这里寂寞地死去。不过,比起我们中国的最高统治者,那个洋皇帝威廉二世还算宽容的,他高抬贵手放了这个老臣一马;因此,俾斯麦并没有像我们国家历代的一些功臣那样,不管有什么样的汗马功劳,一旦与“最高”意见相左,便遭忌恨,被株连九族,赶尽杀绝,死无葬身之地。而俾氏却是“善终”的。

俾斯麦“老先生”,你应该知足了。

但是,在历史上俾斯麦毕竟是做了一些有益于德国的事情,所以,德国人并未忘记他。在他死后,为他建造了这个颇具规模的博物馆,系统介绍了他的全部生平和业绩,对其一生的功过作了“客观”的评价。俾斯麦如果泉下有知,也会含笑瞑目的。恐怕这也是这个国家文明和成熟的标志吧。

在距离博物馆不远的地方,砌有俾斯麦的陵墓,我们也去“瞻仰”一番。陵墓建在一座山坡上,周围为青松翠柏环绕,参天古木,覆盖着这位“铁血宰相”灵魂的“官邸”。它造型迥异,倚山而建,气势恢弘。进“门”之后,是一座装饰考究的厅堂,中间放置几十张椅子,据说是为俾斯麦的后人前来参拜时所坐,平时空闲着,无人问津;穿堂而过为陵墓的“正厅”,并排摆放着两口大理石棺材,它们是俾斯麦和他夫人的灵柩,其造型庄严美观,很有点“气派”。棺材的周围,摆满了各种旗幡和烛台;有的烛台的烛光还正在燃烧着,忽明忽暗,闪闪烁烁,说明不久之前有人前来祭奠。在此氛围中不禁令人肃然起敬了。

此行增加了不少见识,兴尽而返。归来后,仍颇有感触。觉得俾斯麦这个人的一生,可谓“辉煌”至极了!但其晚年又是那样的凄凉,死后又获得某种“殊荣”。他到底留给后人的是什么值得纪念的呢?思来想去,也未有所得……

2012年6月29日于北京潘家园陋室

一座改写了世界历史的建筑——参观柏林国会大厦有感

到了德国,不能不去首都柏林,到了柏林不能不去参观“国会大厦”。我来到德国探亲不久,便实现了我的这个夙愿。

早在少年时代,从历史课堂上,便知道德国首都柏林曾发生一起轰动世界的国会纵火案。当年希特勒**党徒为了巩固其***统治,于1933年2月27日夜,暗暗地派其党羽纵火焚烧了柏林的德国国会大厦;可反过来他们又污蔑是共产党发动起义的信号,乘机逮捕了当时在德国进行革命工作的保加利亚共产党领袖季米特洛夫、荷兰共产党员马瑞纳斯和当时德国议会党团主席那拉。同年9月20日至12月23日,季米特洛夫在莱比锡审判法庭上,慷慨陈词,把被告变成揭露***罪行、阐述共产主义纲领的讲坛。此事在国际共运史中成为千古佳话。后来,在国际舆论的强大压力下,希特勒当局不得不将季米特洛夫等人释放,而荷兰共产党员马瑞纳斯却被无辜处死(此案在将近半个世纪之后的1982年方得完全平反昭雪,此是后话)。德国的这座国会大厦因而名扬天下。我对这个建筑的兴趣也源于此。

在未去柏林之前,女婿又向介绍我说:旧的国会大厦最早落成于1894年,1933年被焚烧过一次,又经过“二战”的战火洗劫,几乎是一片废墟了。1967年至1971年也曾改建、扩建过,保留下的只是几尺厚的外墙而已。直到两德统一后,联邦政府才决定正式重建。在进行国际建筑招标中,获胜的英国建筑家诺尔曼·福斯特承建,经过数年的施工,1999年4月,方才重新落成。他顺手拿过一本过期的德国旧画报,上边正好有一幅新落成的国会大厦的图片,旁边文字解释说:今年4月中旬的一天,晴空万里,阳光灿烂,和风徐徐,令人心旷神怡。时任联邦德国总理格哈德·施罗德亲手为联邦建筑公司经理扶正了话筒,英国建筑师诺尔曼·福斯特爵士,将一把巨大的钢钥匙交给德国联邦议院议长沃尔夫冈·蒂尔塞,象征着新的国会大厦正式移交给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议院。该年正好是德国迁都年,德国议会已经在新的国会大厦召开了,因此,德国国内外人士对这个建筑也非常感兴趣。我这个酷爱历史遗迹的人,听了这番介绍,兴趣更浓了,来德国不久,便兴致勃勃地前去柏林参观。

女儿的家住在汉堡,距柏林将近三百公里,沿着高速公路,女婿驾车仅用了两个小时便到了。放眼一看,柏林真不愧为世界级的大都市!宽阔的街道,高大的建筑,鳞次栉比的商厦,琳琅满目的橱窗,流水般行进的车辆,都令人目不暇接。跨过市内最大的公园,穿过象征德国独立的勃兰登门,越过巴黎广场和菩提树大街,就来到国会大厦的大门前。

这里排列着长长的参观人群。从他们的肤色和服饰看去,都似来自五洲四海四面八方的外国人。他们或吃着汉堡包,或拿着热狗,边吃边排队。我们也排列在众多的参观人群中,等待着鱼贯而入。

这是一座巍峨而又雄奇的建筑群。周围是大理石圆柱支撑起来的方方正正的楼厦。那厚厚的墙壁,均以天然石、钢材、玻璃为基本建材筑成。各会议大厅,都以淡雅素净为基调,雕饰着各种名冠世界的艺术品,如西格玛·柏尔克、格哈德·里西特、贝恩哈特·海西希、燕妮·霍尔策以及格里莎·布鲁思京等人的传世之作。特别有意思的是,有的墙壁上还故意保留一些历史遗迹并且进行精心修复,如前苏联士兵1945年攻克柏林时用炭笔写下的图画和书写的“莫斯科—柏林”、“阿辽沙·彼德罗夫委员”,或者“1945年4月列宁格勒”等字样(在苏联电影《攻克柏林》中,似曾见过这样的镜头)。当年,这些红军战士越过千山万水,冒着枪林弹雨和**德国鬼子浴血奋战,最后攻下希特勒的老窝,其喜悦之情是可想而知的,因而顺笔在墙上涂写这些字样;可是,他们万万不会想到,半个多世纪之后,世界竟是现在这样的格局;更不用说当年在法庭上慷慨演说、痛斥**罪行的季米特洛夫,这里连他的痕迹也看不到了。世道巨变,人海沧桑,谁又能料呀?眼见此情此景,不禁令人感慨万端……当然,社会的发展与走向有其独特的规律,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风物长宜放眼量”,我们也不必妄自作无能为力的叹息。

大厦各处的色彩是颇具匠心的。据说,一百余年前,这座巨形大楼的每一层的外表都是一样的。议员们进来后常常因辨不清颜色而迷路。现在的设计者独出心裁,想出了一个办法:即用房门的颜色来区分功能各不相同的楼层。如入口的大厅的底层用黄色,二楼全会厅用蓝色,主席团、礼宾部门和元老理事会所在的三楼用红色;议会党团开会的地点和新闻中心所在的四楼,则用灰色。福斯特本来也打算在大厦的大厅里,采用灰色座位,但是,联邦议院建筑委员会认为这样太单调,于是便决定采用随不同光线会折射成紫色的蓝色沙发套。福斯特将这种颜色命名为“国会大厦蓝”,我们从窗外远远望去,确实是明丽舒畅,赏心悦目。

最惹人注目的是,在国会大厦中间,有一个硕大无朋的圆顶。它全部为透明的玻璃材料构成,意味着议会所有的议员及其工作,都是坦诚和透明的。这个立意应该说是很好的。据说,当初建筑师福斯特并不赞成这样的结构,而是联邦议院建筑委员会以微弱的多数票强行通过的。因为一百年前,这儿就存在着一个大圆顶,在当时它具有一种政治上示威的功能。当年,皇权和教权,处于高于一切的位置;议会民主刚刚兴起。而将国会大厦的圆顶,置放在霍亨措伦宫以及柏林大教堂的大圆顶旁,象征着议会同贵族和教会平起平坐的平等地位。在当时是颇有积极意义的。

同类推荐
  • 相看居延海

    相看居延海

    数天中驻足居延海畔,望着湖波粼粼,抚着柔密的芦荡、与游人偶尔摩肩、有鸟雀时而飞过。海子边待久了,有些熟悉和认知,头脑里下意识地闪念出李白的一首诗:“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我感到与居延海在对视着,在相看着。我看到了此前许多未曾看过的景象,看到的是特殊的自然,回潮的是特殊的历史,品味的是特殊的人文。
  • 茶馆

    茶馆

    《茶馆》是中国话剧里程碑式的杰作,被西方人誉为“东方舞台的奇迹”。讲述了一个大茶馆在精明能干的王掌柜的努力经营下,规模却一点点变小,直至消失的悲剧。人生如戏,刹那欢喜,刹那悲哀。小茶馆就是一个大社会的缩影,在这里,品的不是茶,而是百味人生。
  • 给年轻人的寓言

    给年轻人的寓言

    《给年轻人的寓言》是编者从古今中外、浩如烟海的寓言海洋中,精心撷取的几朵美丽的浪花,希望对年轻人能产生智慧的启迪。《给年轻人的寓言》在编写过程中,并没有满足于仅仅作简单的汇总工作,而是尽量以一个年轻人的身份和视角对寓言进行了解读。对内涵相当丰富的寓言进行解读,可以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一万个人就有一万种不同的理解。因此,希望各位青年读者能在阅读的同时充分动用自己的思考,让自己在欣赏寓言的同时,充分领略生活的真谛。
  • 每个小小的人都是一个世界

    每个小小的人都是一个世界

    作者在国外生活7年,辗转世界7个国家、地区,收集了十二段平凡却传奇的人生……
  • 谢谢你,盛装莅临我的成长

    谢谢你,盛装莅临我的成长

    一诗意的人生是如何起步的?《谢谢你盛装莅临我的成长》向你绽放生命美丽与精彩的瞬间。无论是老船王把孩子带进赌场,还是在洗手间里的晚餐,或者陪他一起去罗马。因为盛装莅临过,尊严即使在卑微中也崇高,心智在颠簸中也能找到平衡。从此,蒙昧被文明开启曙色。这些故事是初始天空的一抹瑰丽。从而预示风和日丽的生命辉煌。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你似璀璨星河

    你似璀璨星河

    只剩10岁智商的财团继承人重遇初恋,她成了小叔叔的未婚妻,不记得她,但好想黏着她怎么办?艺术学院两个绘画天才,因一次绑架命运逆转,10年后重逢揭开当年真相的悬疑爱情故事。男主角出场就只有10岁的智商,与曾经的初恋、现已成名的女画家相遇,家族争斗、校园性骚扰、生母谋杀案层层剥开,隐藏在幕后的黑手浮出水面……是疼痛,也是救赎。画中的少女半身赤裸,双膝蜷坐在窗前的高脚凳上,她背着身,只有窗帘遮住身形,露着光滑如珠的脊骨,泛黄的发梢在阳光下撩拨着肌肤,身上印着大大小小的淤青,这是她从不穿短袖衫的原因。
  • 夏日青龙寺寻僧二首

    夏日青龙寺寻僧二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唐悬疑录4:大明宫密码

    大唐悬疑录4:大明宫密码

    易学奇书《推背图》,相传为唐代数学家李淳风与天文学家袁天罡所著,融易学、天文、诗词、谜语、图画为一体,仅六十则谶言便算尽天下大势。然自成书起,便版本各异,真假难辨,让大明宫充满腥风血雨……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象征大唐百年功勋与荣耀的凌烟阁,突发异象。玩火球的猿猴、一枯一荣的巨树……数个古怪图像,深夜时分出现在凌烟阁中。更为诡异的是,这些图像竟与相传预示大唐国运的《推背图》一一对应。此时的大唐,削藩成功,正值中兴。然而大明宫内,人人自危。
  • 死神她腰软唇甜

    死神她腰软唇甜

    【首发站:红袖添香】清冷貌美巨无敌死神&话痨骚皮万年龙套因为一个莫名其妙的电话,南一穿过冰冷寒天“千里迢迢”和她见面后,全身心都写着拒绝。拒绝离她一米远,拒绝她拒绝自己,拒绝她的嫌弃,拒绝她的不高兴。*南一:“你看你的名字带着知,而我的名字带着一,说明我们要一直相亲相爱……”*沈知:“滚”*南一:“马上就来
  • 我们居然回去了

    我们居然回去了

    假如给你一个回到十年前的机会,你会做什么?跟错过的人表白?珍惜虚度的时光?买一注能够中大奖的彩票……男女主角(曹沃、米几何)大学毕业踏入社会后,十分后悔当年因为对方而虚度年华放弃了努力奋斗的机会。每天害怕未来,沉迷过去。梦想着能回到过去珍惜时光努力学习改变现状。然而当某一天他们真的回到了过去,一切也没有想象的那么美好。最后他们终于明白,就算未来没有人等你,至少此时此刻有人陪着你。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快穿攻略之妖孽,往哪逃

    快穿攻略之妖孽,往哪逃

    【注:简介无能,全看内容】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让她绑定了攻略系统,在快穿世界里谈起了多次恋爱。从此,各式各样的男人从不用愁!高冷、傲娇、纯情、花心、病娇…在一场攻略的路上,越走越弯!“我愿为你洗去所有黑暗,只愿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吗?可是我不愿意!”【本文1对1,男主始终只有一个,治愈系】
  • 华夏之我是最强佣兵

    华夏之我是最强佣兵

    非洲某地神秘掉落一块外星陨石,引得各国无数佣兵前往勘查,究竟是什么让各国派出如此之多的佣兵前往呢,请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