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40600000040

第40章 歌唱在太行山上(2)

这支文艺的平山团也经常“上前线”。曹火星的女儿曹红雯回忆说,父亲曾和一个战友到温塘前线,对敌人喊话,搞宣传。那是个黑暗的夜晚,他们借着夜色靠近敌人的阵营。结果父亲身边的战友突然停止喊话,原来他被敌人乱抢打中,当场牺牲了。

剧社成员身穿八路军的军服,腰里系一根草绳,感到这样非常光荣、无比自豪,人人都把自己看作是八路军战士,随时准备付出自己的生命。

1948年,在阜平城南庄,剧社为周恩来、任弼时等党中央领导演出后,周恩来接见全体演员,做了长达3小时的谈话,鼓励大家保持革命传统,提高技巧,准备进入大城市。在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这支平山文艺轻骑兵,进驻天津。在新的历史时期,铁血剧社的成员们始终坚持深入生活,刻苦创作了大量作品,比如杨润身编剧的电影《白毛女》,王莘创作的歌曲《歌唱祖国》等等,影响深远。

这支产自民间,又直接服务于人民的文艺“平山团”,服务于抗战工作,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真正成为毛泽东所说的“战胜敌人必不可少的一支军队”。

采访手记:

平山人至今都为文艺平山团的这些名字而骄傲:

曹火星,音乐家,岗南村人。曾任天津歌舞剧院院长、天津市文化局局长等职。创作歌曲有《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唱人民共和国》,舞剧《石义砍柴》等。

杨润身,作家,马冢村人。曾任天津作协副主席等职。曾编剧《白毛女》,著有长篇小说《风雨柿子岭》等大量著作。

王雪波,剧作家,刘家坪村人,曾任天津市文化局局长、全国文联委员、天津剧协主席。作品有歌剧《纺棉花》《宝山参军》等。

张学新,作家。田兴村人,曾任天津市文联兼作协秘书长、中国解放区文学研究会副会长等职。主编《晋察冀文学史料》《晋察冀革命戏剧史料》,作品有《六号门》等。

其他剧社成员,如王植庭、范血锋、封铁夫,齐登荣、赵柯、阎懋等等 都在全国各地或担任文化职务,或为军政官员,为新中国的文化建设作出了贡献。

在平山采访,和淳朴的老人们聊天,他们嘴里忽然说出的名字,都可能让你吃惊,除了五大书记以及聂荣臻、彭真等等无数的领袖将军们,还有灿若群星的文化名人。这些文化战线的战士们,在平山人民轰轰烈烈的抗日斗争中被感染着,被激发出巨大的创作热情,用他们的文艺作品歌颂着这块红色的热土。

周立波是第一个来到平山的作家。1937年底,他曾作为翻译,陪同美国观察员卡尔逊来到晋察冀,在战火中穿行千里,进行了50天的考察。他来到平山,写下了《北冶里夜话》《洪子店的劫后余烟》,揭露日军暴行,并记述了徐海东将军和平山人民一起奋勇保卫洪子店的战斗故事。后来,他还曾随着359旅的平山团南下。作家周而复在《晋察冀行》里写了平山的许多故事。作家康濯住在平山东白面红村,写下著名的短篇小说《我的两家房东》,至今被村里的老乡讲起。

抗战当中,魏巍在平山写出广为流传的诗歌《滹沱河》;郭小川写下长诗《滹沱河上的儿童团员》;田间写下《戎冠秀》等大量诗篇;贺敬之、曼晴、李漫天、商展思、何其芳、孙犁、管桦、沙汀、杨沫、姚远方、仓夷等,都曾在平山工作、创作。

周巍峙、王昆、田华、王莘、胡朋、胡可、沙飞、邓拓、崔巍、牧虹、鲁肃、劫夫、方冰……数不清的艺术家们都曾长时间在平山战斗生活。晚年的周巍峙回忆说,《团结就是力量》就诞生在平山县黄泥区的一个小村庄,而1943年,正是日寇实行“三光”政策的最残酷时期,这首鼓舞人心的歌曲,为黑暗中的人民鼓起了胜利的信心……

我到土岸村采访,面对空寂的山沟,久久回味着田间夫人葛文的《土岸时期的文学系》一文。她描述的土岸,馥郁的文学气息沁人心脾。1940年春天,葛文在华北联大驻地平山元坊村通过考试,成为文学系的新生。她记得“坡坎上的一棵大槐树下,就是我们的课堂,坡坎下就是我们的宿舍”,土坯炕边,木格窗上,她们用节约下的花花绿绿的油光纸,剪成五角星、花朵、云彩装饰得妙不可言……大树下,细高个子的孙犁,穿着妇救会做的黑粗布鞋,筷子粗的白布条绑在脚面上,“粗笨的大脚伸向前去,惹得同学们忍不住笑,听他细声慢语,分析《红楼梦》的结构、语言、技巧,不一会儿,林妹妹、宝兄弟、薛姐姐等书中人物,便被他描绘得活灵活现,同我们 生活在一起了……”

她写山巅上纵情的歌声,队前激昂的歌唱,也写平山的大娘拉着她们的手呼唤着:“好闺女!”文学的美好、青春的热情、老乡的温情“给予我们无惧无畏、宁死不屈的力量”。

平山热土,孕育出平山团铁的子弟兵,让西柏坡点亮新中国的灯火,还让如此多的文艺家插上艺术的翅膀,真是个神奇的地方!正如葛文所说,这里是他们一生的转折点,“尝到了生活所付与人的取之不尽的财富,时隔20年、30年、40年,都使人眷恋”。

2010年秋,我在平山县城,又一次见到了老作家杨润身,他虽然是90岁高龄,但是依然精神矍铄。他晚年几乎都在平山居住,愈加眷恋这块热土。听他给我讲那段历史,真切感受到了他对这块土地的深情。

我也惊讶地发现,他这个文艺平山团战士和所有的平山人一样,有着极深的“平山团”情节。这些文艺子弟兵们,不仅写戏为人民服务,在生活中也常常帮助老百姓。杨润身回忆说,抗战中,邻村一位姓田的大娘找到这位教书先生兼“剧作家”,让他帮忙写状纸,告一个霸占她家房后12尺宽的地界的村干部。大娘只有一个儿子,参加了平山团,儿子在晋西北的战场上英勇牺牲了,儿媳出嫁了,留下一个几岁的小孙孙,祖孙两个凄苦度日。杨润身明知道这样做,会遭到被告人的报复,但义不容辞地帮助田大娘写状纸,告到区里、县里。最终,在他的帮助下大娘夺回了被霸占的地界。

他不但帮平山团战士的母亲打赢官司,晚年时还寻找过平山团老战士“喇叭爷”:

2000年腊月二十六,一个雪花飘落的日子,我应邀赴温塘镇出席镇政府组织的迎春联欢会,在镇东头下车,未踏几步,我蓦地心头发热,眼睛发亮,我立即驻足,寒风将久违的唢呐声吹进我的心田,唢呐声极为柔情,特别的优美。我忘记出席迎春联欢会,径直顺着宽阔洁净的大街向前寻去。

使我心头发热的是一位差不多与我同龄的老人。老人坐在温塘镇的繁华中心,头戴一条羊肚毛巾,身穿一身老式中山服,冻得发紫的老脸上刻满沧桑,脚下一个纸盒子里放着五六张五元或一元的人民币。刚喘一口气的老人见我与两个同行的解放军战士站立下来,微笑着看我们一眼,旋即站起,揉搓揉搓冻得发红的一双大 手,拿起闪光的唢呐,弯一弯腰,挺起腹部,鼓起腮帮,咳嗽一声,将他的全部情感直接地涌入唢呐,一曲又一曲,一歌又一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在太行山上》《红缨枪》《八路军进行曲》《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南泥湾》《歌唱祖国》……统统是我熟悉喜闻爱唱的歌曲。我不禁喜出望外,青春焕发,神魂悠悠地随着歌曲走向延安,看到革命圣地的辉煌,又走回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故乡,穿越枪林弹雨,经历鬼子烧杀,看到一间间房屋烧毁,一个个大伯大娘倒下,一头头耕牛被击毙。一次次地同民兵们配合八路军主力部队,前赴后继地打击敌人,攻下敌人堡垒,揍得敌人鬼哭狼嚎、人仰马翻、东躲西藏、狼狈逃窜,留下一具又一具尸体。而后同乡亲们扭秧歌演话剧,扭得欢快,演得热烈,忘饥忘渴,庆祝胜利。

老人坐下来喘息,两位解放军战士留给老人20元钱匆匆远去,我也留给老人20元钱却不走开。我猜测老人雪白的发际间藏着战火的硝烟,坚实的两只大手握过枪杆,很可能是名老八路。我又纳闷,一名老战士,岂能贫穷到如此地步,流落街头,以唢呐求人施舍,是无儿无女?是儿女不孝?还是民政部门对他漠不关心?我正要同老人聊一聊,镇政府秘书来把我拉去出席迎春联欢会。

我很快了解到我的猜测不错。老人姓王名喊喊,大我一岁。他童年投身到革命战争的洪流中,在赫赫有名的平山团里当司号员……又升班长、排长,英勇善战,两次挂花,连续立功。他在陕北南泥湾开荒,又两次佩戴红花,受到王震将军的赞扬。神州大地上战火平息之后,他解甲归田。他的老伴早逝,无儿无女,也无三亲六姑。而他并非生活艰难被迫以唢呐求得施舍度日。他的生活充满阳光,县民政局月月发给他足用的抚恤金,村里有两个女党员负责他的生活,对他照顾得十分周到。笑成了他的专利,他天天笑呵呵的。他不畏天寒地冻,以唢呐为人送乐提神求得赞助,是因为村里一名读大学的学生的父亲突然病故,母亲无力供给她读书,面临退学之险。他得悉毅然告诉大学生不必为学习费用担忧,他负责保证解决……他每一次到温塘镇上都不惜老命,都要收获二三百元。

迎春联欢会结束之后,我往温塘镇的繁华中心采访老人,不想老人已经曲终收场返回故乡。他的故乡距温塘镇20华里。我在风雪 中重温他吹奏的欢曲美歌,默默地向他致敬。

每每读这一段文字,几乎都要落下泪水。这是我第一次知道120师平山团战士的下落(我后来要去采访,平山方面的人告诉我,喊喊老人已经去世),喊喊老人应该是极为幸运的战士。老人从田家庄吹响冲锋号开始,血雨腥风一路走来,到了耄耋之年还在为贫困大学生“战斗”!

今天,温塘镇的街头依然繁华,这里已是华北闻名的温泉小镇,外地游客络绎不绝。“战争”、“司号员”这些词汇被人忘却。我也只好“站在”杨老的文字里,努力地去倾听那遥远的唢呐声,萦绕耳际的悲美曲调,久久不绝……我的心也在风雪中伫立着,一动不动,我想,我是被平山团的一种精神深深地感染了!

曹火星:为平山团谱写《上战场》

河北,平山,西岗南村,通往西柏坡的路旁,一座音乐家的纪念馆赫然入目。

思绪的摄像机为我展现一个清晰的历史镜头:沉沉群山,寂寂深夜,农家土炕,一灯如豆。一个眉目清秀的19岁青年端坐在小木桌前凝想。屋外溪水潺潺,窗上松涛微微,他心怡神爽。

突然,灵感之神让他拿起笔,陡然写下“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顷刻间,文字如滚落的珠玑: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

共产党辛劳为民族,

共产党一心救中国,

他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

他引导中国走向光明。

他坚持了抗战六年多,

他改善了人民生活,

他建立了敌后根据地,

他实行了民主好处多。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

他轻轻呼出一口长气,顺手拨亮灯花,满意地反复默读,创作的激情在心胸鼓荡。马上谱曲!家乡的民间小调、戏曲曲调接续涌来,他浮现出孩子们打起霸王鞭行进演唱的景象。对!bB调,2/4节拍。明快、流畅,节奏感要整齐!最后,那几个连续的、慷慨上扬的高音音符跃出时,酣畅的激情完全灌透那年轻的躯体——这个今天看起来还是孩子的人叫曹火星,一气呵成写出了这12个单句的歌曲。地点,河北房山县(今北京房山区)堂上村,时间,1943年10月,距离新中国的成立还有整整六年的时间。

那时,兀自兴奋的曹火星无论如何也不会预测到,几亿乃至十几亿人将把这支歌唱彻天宇。这首名曲的诞生并非偶然,它的旋律里流淌着平山团和平山人民的昂扬激情。

曹火星原名曹峙,出生在西岗南村一个耕读传家富裕家庭。他的心灵里似乎生长着无数铁屑,而音乐如磁石。无论是梆子、丝弦、西调秧歌,戏台下总有这个痴呆呆的小人。

他11岁入南甸高小学习。一上音乐课,曹火星兴奋异常。但老师却在黑板上写下1234567,这是法国洋道士苏埃蒂发明的“数字简谱”,不久前从日本传入中国。懵懂的曹火星并不清楚,一个长期封闭落后的泱泱大国,正在“师夷长技以制夷”,面对西方的新兴资本主义新思想、新技术,有些饥不择食。五四时期甚至有人过激地提出废除汉字,中国传统的“工尺谱”被革除,宫商角徵羽被数字简谱替代,从此中国失去了自己音乐的文字。

稚嫩的曹火星无从顾及这些,他的目光已经像钉子钉在了一架风琴上。老师按动了琴键,曹火星心中的铁屑全部飞进风琴里。他惊颤了!木头和铁能发出这样美妙的乐声,到底是怎样的呢?他对音乐产生了强烈的渴望。

曹火星的求学梦被卢沟桥的炮声打碎。日本铁蹄过处,家园血溅,一片狼藉。国难当头,虽未成年,曹火星却和大人一样忧虑,要抗日,要救国,坚决不做亡国奴!流浪了两个多月后,他们全家回村。曹火星抑郁的心突然被一阵异常悲凉的歌声撞击: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九一八,九一八……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在一堂?

循声望去,但见一个身着旧军装的八路军女战士在教村里的人们唱歌。后来曹火星才知道,女战士是120师359旅战地工作服务团的朱瘦铁。1937年10月,王震率359旅赴平山扩军,驻扎在离曹火星家乡不远的洪子店,此后村村都响起抗日救亡、参军参战的歌声。

同类推荐
  • 2016年中国思想随笔排行榜

    2016年中国思想随笔排行榜

    本书内容包括《新的青年与我们的时代》、《吃的背后》、《警惕工具主义和消费主义对历史的扭曲》、《鹦鹉》、《心灯录》、《英雄之诗》等。
  • 一个人的义无反顾

    一个人的义无反顾

    豆瓣最热门的情感美文集,艾明雅、毛路、陈亚豪、小岩井……十余位豆瓣红人用他们或温情、或犀利的文字带你穿透爱情的迷茫,得到自我救赎。本书是一部关于爱情的随笔集。全书围绕五个主题:初恋、单恋、虐恋、暗恋、苦恋,由24个故事组成。 有时候,爱不过是一场华丽的想象;有时候,那些突然之前发生的事,却能让你铭记一生;有时候,付出所有也换不来美好的结局;有时候,轰轰烈烈过后却没有在一起……有人说最好的爱情是一个人的事,一个人的义无反顾,一个人的冷暖自知,一个人的天荒地老……但是,亲爱的,请相信一定有人敬慕你的勇敢!
  • 充闾文集:蘧庐吟草

    充闾文集:蘧庐吟草

    充闾先生是一个有良好传统文化修养的学者,他曾读过私塾,也接受过现代学院教育。他对古代经典作品的熟知程度,给每一个接触过他或读过他作品的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他更是一个现代知识分子,他所具有的“现代意识”才有可能使他对熟知的传统文化和自身的存在有反省、检讨、坚持和发扬的愿望与能力。在“进与退”、“居与处”、“兼善天下”和“独善其身”的问题上,这个阶层的矛盾心态仍然在持久地延宕着。但在充闾先生的散文中,他不是以价值的尺度评价从政或为文。而是从人性的角度对不同的对象做出了拒绝或认同。就个人兴趣而言,充闾先生似乎更钟情于淡泊宁静的精神生活,这使他的创作更为纯净。
  • 散文:文苑灿烂散文

    散文:文苑灿烂散文

    我国古代散文的发端,可以追溯至殷商时代。在商朝的甲骨卜辞中,已经出现不少完整的句子。西周时期的青铜器上常刻有长达三五百字的铭文。这些句子和铭文就是我国最早的散文。春秋战国时期是先秦散文蓬勃发展的阶段,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散文著作。当时的散文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历史散文,一种是诸子散文。两汉的散文在许多方面继承先秦传统而有所发展,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散文家。汉赋是在汉代涌现出的一种有韵的散文,在两汉400年间,一般文人多致力于这种文体的写作,因而盛极一时。
  • 罗密欧与朱丽叶

    罗密欧与朱丽叶

    本书是莎剧中最为人所熟悉的爱情经典名著。在这一剧作中,莎士比亚突出表现的是人文主义的爱情理想与封建观念、封建势力之间的尖锐冲突。他把青年人的命运同他们所在的整个城市的安全联系在一起,封建家族之间的血腥仇杀,不仅造成了青年人的爱情悲剧,也给城市带来了灾难。在剧本中综合地出现了历史剧中常见的谴责封建纷争的主题和喜剧中常见的歌颂理想爱情与友谊的主题。这是一个悲剧,但全剧充满着浓郁的抒情诗的色彩,包含有大量的喜剧因素。最后,青年人的牺牲换来了两家的和好与全城的和平,家长们还决定为他们塑造金像。
热门推荐
  • 成熟自信(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成熟自信(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夜先生和亦小姐

    夜先生和亦小姐

    一个甜盐相搭的故事。。。暗藏玄机和残酷真相。历经磨难再度相逢的两人,能否重拾起最初的勇气?会有虐,结局甜。
  • 联对佳话(阳光智慧故事)

    联对佳话(阳光智慧故事)

    对联,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它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可以说,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本文以故事的形式,配上注解,为读者展现出对联这种语言形式的独特魅力,也是对联学习者不可多得的参考书。
  • 夏夏的爱情

    夏夏的爱情

    夏夏再一年,四十岁了。夏夏看着街上跑的十七八岁的姑娘,看着街上跑的十八九岁的小伙子,看着他们一对一对走在街上。夏夏回到她这么大的时候。一年一年,夏夏只看到周边的人增长,不感觉自己增长。她为自己做了幻觉一样的梦,将自己藏在那个梦境当中。夏夏的那个梦,是她的美好记忆。夏夏的美好记忆,是她十六岁。十六岁,夏夏妈妈忙着给夏夏寻找婆家。夏夏妈妈焦心地站在巷子里,逢人就说夏夏都十六岁了,该有婆家了。这些话是夏夏后来知道的。夏夏妈妈说这些话的时候,夏夏在一所中学念书。
  • 你我都是局外人

    你我都是局外人

    他是这样一个男孩,苍白,有些阴郁,可是才气十足。十年前的夏弥,面目清秀,性情温和,同时也伴随着胆小,怯懦。在遇见他之前,她以为爱情与她,千里之遥,遇见他之后,她渐渐相信,爱情与她,早已擦肩而过。匆匆已过十年,那埋葬了十年的爱情终于尘埃落定。
  • 武侯称霸记

    武侯称霸记

    诸葛武侯苦修奇门神功,正当关键时刻,却被司马懿破坏,虽未被打下地狱,却荒唐转世成黑老大!令他更惊讶的是好多历史上的高手都还活于世上……美女随行,豪杰尽归,武侯逍遥至极,经过一番苦修和恶战,终于站在了世界的巅峰。
  • 异本

    异本

    光明还是黑暗,由你选。上帝还是撒旦,由你看。我给“异人”的定义是:异于常人。重点在“异”,还是在“人”,由你想。这本写了一群异人的书,姑且就叫它,《异本》
  • 上仙他师弟貌美如花

    上仙他师弟貌美如花

    【女扮男√穿书√高洁√】【双标护短表里不一不断打脸师兄vs审美异常貌美如花】有一天云溪君算到小徒弟在下界有一劫,结果两徒弟双双下界渡劫,而且双双都降落在空真派……空真派所有人都知道,派中最好看的不是女人。空真派所有人又都知道,派中修为最高的不是掌门,而是派中最好看那位的师兄。空真派所有人还知道――他们派里修为最高的那位以往几百年不出来一次,最近出现的有些频繁……派中修为最高的某位:师弟最近好像又变好看了,不过,关他什么事?过不了多久,啪,脸真疼。修为最高的某位有一天论道:“心神合一,四大皆空,情爱皆患……”结果某天,他道:“不知可否把手伸过来?”他手痒,想拉。……伪师弟:“师兄,你该闭关了。”“师兄,你该走了”
  • 一支扣针的故事

    一支扣针的故事

    本书精选陈衡哲小说、散文、书信及自传作品,陈衡哲对中西文化都有突出造诣,形诸笔端,思辨意识浓厚却不失之抽象,她的作品兼具较高的思想与艺术价值。同时附有亲人述说陈衡哲的文章,力图展现一个全面而丰富的才女陈衡哲。
  • 快穿之上神大人别黑化

    快穿之上神大人别黑化

    什么神界大BOSS要灭世?神界大佬们都慌了,至于大人为什么灭世,据说是因为觉得自己成神以前的几十世太惨了,加上生活太过无聊。那个谁?只有你的气场与上神大人最合适,就你了。一定要阻止大人。童谣一脸懵逼……为了救家人,我去。但是抱住我不撒手的这个人形犬是什么鬼?童谣“你生病了快吃药!”上神大人:“不吃不吃,吃了你就会离开我。”童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