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64900000029

第29章 从国学精粹中淘长寿法宝(8)

6.大观园的环境养生效果好

《红楼梦》第十七回中,曹雪芹以大篇幅描绘了大观园的景象,金玉堂的奢华生活由此可见一斑。我们在此不去理会这其中对封建贵族奢靡生活的批判,单单就养生来讲,大观园的环境无疑是最佳的修身养性的场所了。

大观园如同人间仙境,亭台楼阁,流觞曲水,人居住于此就如同常年徜徉于风景如画的旅游区,自然心旷神怡,烦恼全无。我们现在的疗养院也是遵循这个道理,都建在气候适宜、风景怡人的地方。

另外,大观园里花草繁盛,绿树成荫。我们都知道绿色植物能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为人们提供新鲜的空气。一些植物还有杀菌、吸收有害气体的功效,如松柏类植物,圆柏和侧柏可以分泌出杀菌素,杀害有毒病菌;月季花能有效地清除二氧化硫、氯、乙醚、乙烯、一氧化碳、过氧化氮等有毒气体。植物的净化作用使得我们能享受清洁的空气,从而也减少了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之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环境的影响,我们的健康状况也就和环境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我国古代主张在清爽、幽静、向阳、背风、水清、林秀、草芳之处结庐修养,参破红尘的名士多选择名山大川、幽雅清静之处隐居,也是此理。

《三国演义》中神医华佗的养生之道

华佗的名字几乎家喻户晓,他是我国东汉末期著名的医学家。在《三国演义》中,华佗一共出场三次,但每次出场必是经典段落,如为周泰治金疮,为关羽刮骨疗毒的故事就家喻户晓。但华佗医术再高,也治不了曹操的疑心病,最后为曹操所害。

据史书记载,华佗年轻时曾游学徐州,兼通数经,通晓养生之术,他年近半百,相貌却如壮年。他首创用全身麻醉施行外科手术,被后世推崇为“外科始祖”,为我国医学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关于华佗的精湛医技和高尚医德的故事,至今仍广泛流传于民间,这里我们就来看一下华佗的养生之道。

首先,华佗一生不求名利,不慕富贵,性情爽朗刚强,淡于功名利禄,曾先后拒绝太尉黄琬征召他出任做官和谢绝沛相陈珪举他当孝廉的请求,只愿做一个平凡的民间医生,用自己的医术来解除病人的痛苦。他乐于接近群众,足迹遍及江苏、山东、安徽、河南等地,深得群众的信仰和爱戴。这种恬淡的性情与乐于助人的宽阔胸怀,恰恰符合了中国传统的养生哲学。

其次,华佗认识到了预防的重要性,继承了古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医学养生思想,要人们经常参加体力劳动和体育运动,以增强体质,减少疾病。他说:“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动摇则谷气得削。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意即人们需要经常参加体育运动(或劳动),但应避免过于劳累。经常活动,便可加快食物消化,使血流循环畅通无阻,从而减少疾病发生。这就像门枢轴,时常转动,就不会僵涩失灵。

华佗还创编了“五禽戏”,就是模仿五种动物的形态、动作和神态,来舒展筋骨,畅通经脉。五禽,分别为虎、鹿、熊、猿、鸟,常做五禽戏可以使手足灵活,血脉通畅,还能防病祛病。相传华佗在许昌(县名,在河南省)时,天天指导许多瘦弱的人在旷地上做这个体操,说:“大家可以经常运动,用以除疾,兼利蹄足,以当导引。体有不快,起作一禽之戏,怡而汗出,因以着粉,身体轻便而欲食。”华佗在年过花甲、须发皆白之时,仍然满面红光,精神矍铄,被人们称为“仙人”,这和他常年坚持做五禽戏不无关系。

下面特别为大家介绍一下华佗先生创编的五禽戏:

1.虎戏

自然站式,俯身,两手按地,用力使身躯前耸并配合吸气。当前耸至极后稍停,然后身躯后缩并呼气,如此三次。继而两手先左后右向前挪动,同时两脚向后退移,极力拉伸腰身,接着抬头面朝天,再低头向前平视。最后,如虎行般以四肢前爬七步,后退七步。

2.鹿戏

接上四肢着地势,吸气,头颈向左转、双目向右侧后视,当左转至极后稍停。呼气,头颈回转,当转至朝地时再吸气,并继续向右转,一如前法。如此左转三次,右转两次,最后回复如起势。然后,抬左腿向后挺伸,稍停后放下左腿,抬右腿如法挺伸。如此左腿后伸三次,右腿两次。

3.熊戏

仰卧式,两腿屈膝拱起,两脚离床面,两手抱膝下,头颈用力向上,使肩背离开床面,略停。先以左肩侧滚落床面,当左肩一触床面立即头颈用力向上,肩离床面,略停后再以右肩侧滚落,复起。如此左右交替各七次,然后起身,两脚着床面成蹲式,两手分按同侧脚旁,接着如熊行走般,抬左脚和右手掌离床面。当左脚、右手掌回落后即抬起右脚和左手掌。如此左右交替,身躯亦随之左右摆动,片刻而止。

4.猿戏

择一牢固横竿,略高于自身,站立手指可触及高度,如猿攀物般以双手抓握横竿,使两脚悬空,做引体向上七次。接着先以左脚背勾住横竿,放下两手,头、身随之向下倒悬,略停后换右脚如法勾竿倒悬,如此左右交替各七次。

5.鸟戏

自然站式。吸气时跷起左腿,两臂侧平举,扬起眉毛,鼓足气力,如鸟展翅欲飞状。呼气时,左腿回落地面,两臂回落腿侧。接着跷右腿如法操作。如此左右交替各七次,然后坐下。屈右腿,两手抱膝下,拉腿膝近胸,稍停后两手换抱左膝下如法操作,如此左右交替也七次。最后,两臂如鸟理翅般伸缩各七次。

《水浒传》中的养生妙招

《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古典小说之一,其成就是多方面的,其中关于养生片断的描写,同样熠熠生辉。让我们具体来看一下。

1.以茶养生

《水浒传》中不少地方都提到了茶。宋代饮茶成为一种时尚,茶坊侍者亦可获得博士雅称。《茶经》说茶有解毒、治病、醒酒、兴奋、解渴的功效。

其实茶本身就是一味重要的中药,在中医的很多方剂里都有细茶一味,比如治头痛的川芎茶调散和清胃热的五虎茶。最正宗的入药茶叶应该是西湖龙井,不过龙井的价格相对昂贵。品茗有诸多讲究,入药则没那么多严格的要求,药用上注重的是茶的凉性和清新上行的特点,所以一般的茶叶也没有问题。中医认为茶醒脾化湿,清热提神;西医则证明了茶中的可卡因可以降低血脂。所以,饮茶是一剂健康的养生良方。

2.中药当茶饮

《水浒传》第二十一回提到的王公卖给宋江喝的“二陈汤”,是宋代比较普及的保健饮品。“二陈汤”是由陈皮、半夏、茯苓、甘草四味中药组成,有健脾化痰、消食理气作用,是很好的防病饮品。宋人吴自牧的《梦粱录》中说,饮料店中“暑天添卖雪泡梅花酒,或缩脾饮暑药之属”。这雪泡梅花酒是一种很好的消暑饮料,梅花能舒肝除烦、和胃生津,再经酒浸雪泡,服之顿解暑热之气。缩脾饮由砂仁、乌梅、草果、甘草、扁豆、葛根等中药所组成,能健脾胃、助消化、增食欲,防治两用。

3.饮酒得法也养生

《水浒传》出现饮酒场面647次,平均每回饮酒5次还多。酒,有人称它为上品,有人称它为妙品,有人称它为珍品。饮酒若得法,同样也能成为养生之道。例如黄酒,本身就是一味中药,有活血化淤的功效,也是中医中重要的煎煮用酒。而且黄酒是用优质糯米酿造的,性温而平和,适量饮用是不会伤身的。再比如烧酒,性平、味甘,可以祛寒,能够舒郁理气、安神活络、安五脏、和心志,治郁结胸闷、失眠健忘等症。但饮酒过多易伤身,所以一定要适量。另外,酒要温热才对人体有益,若冷喝下去则可能郁结体内,反而伤身,因此梁山好汉们才经常冲着店小二大声喊道:“温酒来!”

《西游记》中的养生术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古典小说之一。它不仅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在养生方面也颇有建树。下面我们就来看看里面究竟包含了怎样的养生之道。

首先,淡泊名利,恬淡延年。

《西游记》在第一回中就有指责名利之徒的语句:“争名夺利几时休?早起迟眠不自由!骑着驴骡思骏马,官居宰相望王侯……继子荫孙图富贵,更无一个肯回头!”这些语句把那些争名夺利之徒贪得无厌的丑恶嘴脸展露无遗。它又借樵夫之口唱出下列歌词:“观棋柯烂,伐木丁丁,云边谷口徐行。卖薪沽酒,狂笑自陶情。苍径秋高,对月枕松根,一觉天明。……更无些子争竞,时价平平。不会机谋巧算,没荣辱,恬淡延生。”观棋沽酒,枕松陶情,何等自在潇洒?无争竞,不耍阴谋,何等襟怀坦荡?其淡泊名利、恬淡延年的养生观跃然纸上。这与中医经典著作《内经》中的“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主张完全一致。

其次,望闻问切,做好预防最养生。

治病也好,防病也好,都应该四诊合参,疗疾养生。《西游记》第六十八回中借孙悟空之口,道出“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重要性:“医门理法至微玄,大要心中有转转。望闻问切四般事,缺一之时不备全:第一望他神气色,润枯肥瘦起和眠;第二闻声清与浊,听他真语及狂言;三问病原经几日,如何饮食怎生便;四才切脉明经络,浮沉表里是何般。我不望闻并问切,今生莫想得安然。”它强调如果四诊不备,那就“今生莫想得安然”。中医提倡防病重于治病,主张“上工治未病”,那么,运用四诊防病养生,实属非常重要。

最后,园蔬野菜可益寿延年。

《西游记》用较多篇幅描叙园蔬野菜,而这些菜对养生益寿是大有裨益的。《西游记》在第六十七回中写唐僧师徒到驼罗庄投宿,李老儿殷勤招待的素菜:“……摆着许多面筋、豆腐、芋苗、萝白、辣芥……师徒们尽饱一餐。”面筋、豆腐、萝卜,实在是经济实惠、味美可口而又营养丰富的素菜。萝卜甘辛微凉,健胃消食,止咳化痰,顺气利尿。在第八十二回中又写道:“蔬菜更时新……木耳、鲜笋、蘑菇、香蕈、山药、黄精……”其中提到的木耳、蘑菇、香蕈、山药、黄精都是名贵的素菜。在第八十六回中还写了樵子酬谢唐僧师徒的具有山野风味的素菜:“嫩焯黄花菜,酸薤白鼓丁,浮啬马齿苋,江荠雁肠英。……烂煮马蓝头,白熬狗脚迹……羊儿秃、枸杞头,加上乌蓝不用油。”黄花菜、马蓝头、枸杞头等都是人们熟知的园蔬,不仅价廉物美,而且有很高的营养和食疗价值,正可谓粗茶淡饭最养生了。

第二十四节 跟国学大师们学养生

季羡林:不锻炼、不挑食、不嘀咕

季羡林,生于1911年,尚健在的“国宝”级大师。季老在养生方法上并不讲究,当被问起其得享高寿的秘诀时,季老笑着说:“很多人总要问我有什么养生之术,有什么秘诀,我回答是没有秘诀,也从来不追求什么秘诀。我有一个‘三不主义’,这就是:不锻炼,不挑食,不嘀咕。”

1.不锻炼

由于时间紧张,加上事务缠身,季老很难抽出时间专门进行身体锻炼,而季老更不可能牺牲写作、读书的时间去锻炼身体,所以季老说自己从不刻意锻炼。但季老并不是反对体育锻炼,而是反对那种“锻炼主义”,也就是那种活着是为了锻炼,锻炼是为了活得更长的比较极端的做法。

季老认为: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在于永远奋斗,如果把大部分时间用于锻炼,因此而耽误了工作,那就是因小失大了。当然,要工作首先必须有健康的体魄作为保证,所以季老觉得进行必要的锻炼是可行的。他年轻时也比较喜欢运动,如打乒乓球、游泳之类,老来因为觉得时间紧迫,所以很少运动。

2.不挑食

季老的这个好习惯和他的成长经历有关,小时候家里穷,吃得不好;二战后期在德国留学,恰逢德国民众陷入大饥饿,季老在那里饱受饥寒之苦;新中国成立后三年自然灾害,加上“文革”中受迫害,季老也是缺吃少穿,所以,季老一生在吃喝上遭受的苦特别多。

季老很反对吃东西挑三拣四,吃鸡蛋不吃蛋黄、吃肉不吃内脏的人。他在饮食上从不挑肥拣瘦,只要符合口味,什么胆固醇、高脂肪的食品,一概通吃,只要自己觉得好吃的就吃。

季老讲过一个笑话,说一化学教授,吃饭时仔细计算卡路里、维生素的数量,一顿饭所用的公式几乎等于一次实验,最后饭费比别人多几十倍不算,人还瘦得像电线杆。吃顿饭都能讲究到这个份儿上的人,人生也失去了乐趣。因为倘若戴上显微镜,看见的就只能是细菌。

季老是想吃什么就吃,什么都能吃,但因为季老平常主要吃素食,间或吃点牛羊肉,胆固醇自然也不会太高。

3.不嘀咕

季老对生老病死很看得开,因此心中没有什么想不开的事,更不会为自己的健康愁眉苦脸。

因为老年人的身体很容易出毛病,所以一般会过分担心自己的身体哪个地方失灵,这也是老年人喜欢嘀咕的原因。有些老年人,身体有点儿不舒服,就觉得自己不行了,患了小感冒就觉得自己熬不过去了。季老反对这种嘀咕。他说:人应该顺其自然,老了,难免会有些小毛病,闹些不舒服,我从不把这些放在心上,爱怎样就怎样,心里没负担,身体自然好。

季老的不嘀咕也指说话不拖泥带水。有的人上了年纪,说话不仅总是重复,而且一说起来就停不下,季老很替这种人着急。季老的时间观念很强,因此说话一向干净利落,90岁以后依旧如此,这说明他的思维能力和控制力很强。

同类推荐
  • 中医养脾胃速查手册

    中医养脾胃速查手册

    中医学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是人体气血生化之源。如果一个人的脾胃不好,气血生成就会不足,身体各个器官就得不到正常的滋养,而出现“枯萎”现象,接着就会百病滋生。《中医养脾胃速查手册》从体质、饮食、经络、运动、日常细节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养脾胃的各种方案,以及常见脾胃病的对症防治与调养方法。三分治,七分养,养好脾胃身体才健康。一书在手,养生保健,健康无忧。
  • 50种有益健康的运动

    50种有益健康的运动

    《50种有益健康的运动》就是一本包含运动精神和运动实用技术的手册,或许你已经开始了自己人生的健康火炬接力,别忘了,带上这本小册子,它会助你一臂之力。
  • 杨力讲人体营养调节

    杨力讲人体营养调节

    如何吃出美味?吃得健康?《杨力讲人体营养调节》来告诉你。《杨力讲人体营养调节》内容涉猎广泛,不仅涉及有生命各阶段、职业分工、四季、提升机体状态、疾病,还有中华八大菜系、地方特色小吃、国外美食名吃等方面的营养调配、美食特点等,相信该书是不可多得的保健类图书。《杨力讲人体营养调节》还策划全面。每个小板块,不仅涉及有营养需求、膳食原则,而且还着重介绍烹调要点、饮食宜忌、美食推荐。
  • 中国人的心理健康全集

    中国人的心理健康全集

    《中国人的心理健康全集》是有关心理知识、心理情绪的基础课,也是一门“入门课”。它的目标是要向读者传授有关人类心理的一般知识,使读者了解现代人的基本心理问题、基本现象和基本理论,了解人类心理现象的最一般的规律,告诉人们如何防治一般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它主要以心理健康为主,其内容涉及到心理障碍咨询、疾病心理咨询、精神疾病咨询、心理疾病的自我防治、智对失眠、坦然面对心理危机、解开心结摆脱心魔以及管理情绪等等。
  • 高血压食疗药膳

    高血压食疗药膳

    药补不如食补”不仅是医学界,也是广大民众的共识。本书根据高血压的不同病症及其食疗原则,选编了数百道取材方便、制作简单、功效良好的食疗菜(汤)式,冀望为广大病患者提供一条积极有效的食疗捷径,使病患者能防病治病,健身强体,更好地享受高质量的人生之乐。
热门推荐
  • 种田宠妻:娘子,请深爱

    种田宠妻:娘子,请深爱

    重生穿越到了唐朝,家里一穷二白,破草屋,烂门窗,缸无米,地无粮,守着群山碧湖,愣是穷的家徒四壁,偏偏身边还有一个嗷嗷待哺的小包子等着她养,林雨蝶只得大喊女人当自强,这辈子一定要像穿越人士学习种田发家致富奔小康。
  • 快穿之渣渣拯救之路

    快穿之渣渣拯救之路

    ”为什么要拯救渣渣,直接虐不就完了?”鹿果暴躁的对蠢系统发问。“嘤嘤嘤,小姐姐,其实,有的渣渣还是可以拯救一下滴……”蠢系统弱弱的回答。天啦,为什么小姐姐看着辣么温柔却说话这么暴躁呢,不敢惹不敢惹。鹿果心塞,别人家绑定的都是虐渣系统,虐就完事儿了,偏偏她得拯救“渣渣”。但是鹿果做了一个又一个任务之后发现……这“渣渣”似乎不太一样……
  • 如何渡难关:智慧

    如何渡难关:智慧

    本书分为思想津梁、退一步想、智慧之喻、教导后学四卷,重点讲述佛家的慈忍精神,而且上升到哲学思辨的高度,列出了许多对立的范畴,事物的两面、去除而后有、小不可轻、藏的大用等等。这些智慧对于处于逆境中的人们确实能增进生活信心和转化困境的勇气。
  • 亲情与爱情间

    亲情与爱情间

    本书根据本人真实故事改编。这是一本唯一不是网络小说的书。
  • 但愿呼我的名为旅人:松尾芭蕉俳句300

    但愿呼我的名为旅人:松尾芭蕉俳句300

    俳句是一种极具日本特色、极为重要的文学类型,而松尾芭蕉则被誉为“俳圣”。他是古典俳句的第一位大师,也是将俳句艺术推至最高峰的俳人。芭蕉之于俳句,正如杜甫之于唐诗。芭蕉的俳句,既承袭了汉诗、日本和歌的古典传统,又毫不避讳掺杂日常俗语,深得滑稽精髓,极富自由创作的精神。芭蕉擅长捕捉日常中的绝对孤独、寂静时刻中的声香之色,如晨昏树叶被照得灼热时的香气,又如蛙跃进古池时的幽冷水声。诗人借此展示在永恒流动的时间中对自然的热烈一瞥。后世日式文学的物哀精神,对自然万物的灵敏感性,多受其影响。在其笔下,俳句的雅与俗的调和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本书从芭蕉一生创作的俳句中遴选三百余句,按年代先后编排并附上原文、读音及简注,以助鉴赏。
  • 封天之凡尘卷

    封天之凡尘卷

    仙侠仙侠,虽是仙道渺茫,却脱不开行侠仗义,走一遭江湖,自是免不了儿女情长。羲和柔情,嫦娥别恋,爱江山更爱美人......
  • 看朱成碧

    看朱成碧

    他登基为帝便是想以一身权势,换回可望不可及的宝物。却没想到,这一日到来身为万圣之君,亲手逼迫自己最珍重的人走上死路……十年前,庄简奉旨诛杀贵妃及其子,只为救庄家上下三十余人。贵妃身死、皇子中剑,回转家门,却已血流成河……十年来在江湖上逃躲翻滚,庄简怎么也想不到,竟在烟花酒楼,遇上当朝太子,还与他结下梁子!一场阴错阳差,庄简顶替了故人的身份,成为太子太傅周维庄,整日受太子荼毒、虐待、报复!太子还是早点死了好!庄简正这么想着,却不知为何,在太子身陷险境,他不是一走了之,而是扑进了火场……
  • 情翔九天(上)

    情翔九天(上)

    年少的倾心爱恋换来一身破碎,帝王的无情让他只能选择远避塞外抛弃了宫中的侍卫身份;重生的龙镶将军罗文琪只想纵横沙场,终老一生。但命运的转轮永远让人难解孽债情伤又岂是逃避就能解决?自负高傲的将军、横扫一时的可汗蔑视的眼光,敌对的利剑,到最后,却全化为一腔柔情似水……战场上杀得刀枪相见,情场上争得你死我活,处在两人之间的文琪又该如何自处?心痛!心伤!究竟又有谁能察觉得到呢?大将军高靖廷,伊沙可汗摩云,同样的狂热炽爱,又是谁能燃烧至最后呢?
  • 画中楼

    画中楼

    谜一样的家传画卷,带给我们另样的生活,探探险、解解谜,我管你是张天师还是活神仙,全都歇菜!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过来打我。。。。
  • 弦月咖啡馆的日常

    弦月咖啡馆的日常

    陈簌,一个经历了生死,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而活着的男人。在面对无论如何也想要活着的黑猫时,说出了自己思考已久的答案:“我只是不想死。”这样一个男人,究竟会不会拯救这个世界?你有没有怀疑过这个世界?有没有觉得哪里太不对?宿命与蝴蝶效应,你的选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