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72000000011

第11章 军旅诗(6)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下阙起始两句作者并没有写红军抢关夺隘的战斗过程,而是直接书写了战斗胜利后红军战士们带着喜悦的心情跨越娄山关的情景。这两句的格调与上阕的格调明显不同,苍凉、沉郁的情调已经变为雄壮、豪迈的情调。虽然以前红军由于受到错误路线的指引而遭遇过一些失败,但是战士们的意志不衰,豪情不减,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攻克了娄山关,这说明我军完全可以“从头越”。

现在,“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已经成为名言警句,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极为广泛。当我们在生活与工作中遇到挫折或困难时,我们就会情不自禁或下意识地说出这两句诗,从而表示我们会树立必胜的决心,克服种种困难,最终获得成功。

接着作者巧妙地利用格式上的重复,又用一个“从头越”来进一步丰富、加深这种昂扬的感情。然后他又以写景落笔,把连绵起伏的群山比喻成波涛翻滚的大海,把快要落山的太阳比喻成像烈士的鲜血一样鲜艳,这就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雄奇、磅礴、壮美的画面。这与“从头越”的豪情是一致的,与红军夺关后继续勇往直前的情景是相协调的,但是这幅画面也包含了艰难、流血、牺牲的一面。因此,我们在读后既能感受到作者的万丈豪情,也能体味到里边夹杂着的一丝悲凉和无奈。

这首词以写景开篇,以写景结尾,在对景物的描绘中又夹杂着自己的情感,可谓是情景交融。毛泽东实写红军行军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虚写娄山关战役,明写自然景色,暗写红军的精神气概,这体现了他的才情和独特的作词技巧。另外,这首词上阕沉郁,下阕激昂,上阕取冷色调,下阕取暖色调,色彩对比非常强烈,感情对比也同样强烈,通过上下阕的强烈对比,从而表现出作者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初稿对照

忆秦娥·娄山关

西风烈,梧桐树下黄花节。黄花节,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三军过后尽开颜——《七律·长征》

一九三五年十月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①逶迤②腾细浪,乌蒙③磅礴走泥丸。

金沙④水拍⑤云崖⑥暖,大渡桥⑦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⑧千里雪,三军⑨过后尽开颜。

这首诗最早收入埃德加·斯诺著《西行漫记》。后经作者同意,正式发表于《诗刊》1957年1月号。

题解

1934年10月,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红军被迫开始战略大转移,进行长征。

1935年红军到达遵义,在那里召开了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遵义会议。会后,在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下,红军四渡赤水,越过乌蒙山,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6月,在懋功与从川陕根据地退出的第四方面军会合,继续北上,翻越大雪山,军分两路跨过大草地,张国焘分裂红军的阴谋被粉碎后,中央红军主力又继续北上。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保安县吴起镇,与陕北红军及先期到达的红二十五军会师。这标志着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毛泽东曾说:“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宫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天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我们开动了每个人的两只脚,长驱两万里,纵横十一个省。请问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没有,从来没有的。”这首词就是毛泽东在长征即将胜利结束时,怀着喜悦而吟咏出来的。

注释

①五岭:由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五座山组成,所以称“五岭”。地处广东、广西、湖南、江西、福建五省区交界处,中国江南最大的横向构造带山脉,是长江和珠江两大流域的分水岭。

②逶迤:弯弯曲曲延续不绝的样子。

③乌蒙:山名,绵延在贵州、云南两省之间,气势雄伟、磅礴。

④金沙:指金沙江。长江上游从青海省玉树县至四川省宜宾县之间的一段,江面宽阔,水流湍急。

⑤水拍:初稿为“浪拍”,1952年元旦,大学老师罗元贞曾指出“腾细浪”与“金沙浪拍”两个浪的重复有违诗作大忌,建议改为“水拍”,毛泽东欣然接受。1958年12月21日,毛泽东又在诗旁批注:浪拍,改水拍。

⑥云崖:金沙江两岸除了几个渡口外,都是高耸入云的悬崖绝壁,因此说“云崖”。初稿“悬崖”,改后逼真地写出了金沙江两岸的地貌,并显得气势恢弘。

⑦大渡桥:大渡指大渡河,源出青海、四川两省交界处的果洛山,两岸都是高山峻岭,水势陡急,至四川省乐山县入岷江。桥指大渡河上的泸定桥,在四川省泸定县,桥长约30丈左右,用13根铁索组成,上铺木板。

⑧岷山:在四川北部,绵延四川、甘肃两省的边界,海拔4000米左右,山顶常年积雪,所以又有“大雪山”之称。

(9)三军:作者自注:“红军第一方面军、第二方面军、第四方面军,不是海、陆、空三军,也不是古代晋国所作上军、中军、下军的三军。”作者这样写是就长征的总体而言,红军第二、四方面军实际上是在1936年10月才跃过岷山,来到甘肃会宁与第一方面军会合的。

赏析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空前伟大的创举,毛泽东曾对长征进行过高度的评价:“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总而言之,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在长征已经基本上胜利结束的时候,毛泽东回顾长征一年来红军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心中充满了喜悦之情,所以就以极其轻松的笔调写下了这首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高度结合的壮丽诗篇。

首联“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是全诗的总纲,统领全篇,这两句写得非常有气势,它高度概括了红军在长征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英勇无畏,乐观豪迈,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和坚毅精神。“远征”写出了长征行程之远,历时之长;一个“难”字突出了长征的特点,“万水千山”则是对“远征难”的进一步说明,表明红军在长征途中所遇到的艰难险阻非常多。面对这一切艰难险阻,红军的回答是“不怕”、“只等闲”,这充分显示出红军战士们钢铁般的革命意志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揭示了长征胜利的根本原因,也给全诗定下了轻松豪迈、气度不凡的基调。

颔联和颈联承“万水千山”而来,是“万水千山”的典型化、形象化。颔联具体写山,作者选择了五岭和乌蒙山作为代表,五岭蜿蜒起伏,连绵数省,而乌蒙山则雄伟高大,悬崖陡峭,其中“逶迤”和“磅礴”两个词形象地写出两座山的这一形态,但是它们在红军眼里只不过是“细浪”和“泥丸”,在这里作者运用反衬的手法突出表现红军敢于藐视并战胜一切困难的英雄形象。其中“腾”和“走”两个动词,把静止的山脉写活了,显得既形象又生动。

颈联具体写水,选取了金沙江和大渡河作为代表,金沙江是长江上游的一段,波涛汹涌,两岸悬崖高耸入云,地势十分险要,并且沿岸还有敌人重兵把守,但是在1935春夏之交,红军却出奇兵偷袭了敌军,取得了巧渡金沙江的胜利,跳出了几十万敌人围追堵截的包围圈。一个“暖”字,烘托出红军渡江时高昂的斗志和胜利后的喜悦心情。而强渡大渡河就不一样,大渡河势如奔马,水流湍急,泸定桥本来就十分险要,而且当时守敌为了阻挡我军过河,把桥上的木板全部烧掉,只剩下13根裸露的铁锁。但是红军战士们却冒着对岸射来的枪林弹雨,奋不顾身地攀索而过,经过两个小时的激战,占领了泸定城,获得了长征途中的又一次重大胜利。一个“寒”字,既真实地写出了泸定桥上凌空孤悬的铁锁所发出的闪闪寒光,也表现出敌人在英勇的红军面前那种胆寒的心情,从而突出了红军战士们勇敢、顽强的战斗精神。

尾联是全诗的高潮,同时也是对首联的呼应,开篇说“不怕”,结尾言“更喜”,强化了主题,使全诗的主旨得到了升华。“更喜”两字,一方面表现了红军战士们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乐观精神,另一方面也表现出红军战士对美好前途的向往和自信;而“尽欢颜”则形象生动地刻画了全体红军战士在取得长征胜利后愉悦的心情,使全诗的乐观主义精神得到了进一步的凸显。

全诗首尾照应,在结构上十分完美。作者在开篇就定下了全诗的基调:“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全诗虽然只有56字,却高度概括了长征的历史,并为我们展示了五幅“长征图画”:腾越五岭,疾跨乌蒙,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喜踏岷山雪。这样壮丽的诗篇,恐怕也只有毛泽东这样身兼革命统帅的诗人才能写得出来。

初稿对照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似等闲。

五岭苍茫腾烟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浪拍悬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最喜岷山千里雪,三军一过尽开颜。

不到长城非好汉——《清平乐·六盘山①》

一九三五年十月

天高云淡,

望断②南飞雁。

不到长城③非好汉,

屈指行程二万④。

六盘山上高峰,

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⑤在手,

何时缚住苍龙⑥?

这首词最早发表于《诗刊》1957年1月号。

题解

1935年9月,长征中的红军,翻越雪山,徒经草地,进入陇东高原,夺取了天险腊子口,突破了渭水封锁线。10月初,毛泽东又率领红军在六盘山前击败了国民党骑兵团,歼灭敌人两个连,缴获战马百余匹,使蒋介石堵截红军北上的军事计划彻底破产。在战斗胜利的鼓舞下,红军在当天下午就一鼓作气登上了六盘山。这首词就是毛泽东在翻越六盘山时的写的,也是毛泽东所作的最后一首关于长征的诗词。

注释

①六盘山:指六盘山脉,在甘肃、陕西和宁夏的交界处,六盘山脉的主峰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固原县西南,山路曲折险狭,须经六重盘道才能到达顶峰,因此得名。

②望断:一直望到看不见,形容望得久、望得远。

③长城:明朝时期修建的建筑,西起甘肃的嘉峪关,东至河北的山海关,全长6000里,这里指抗日前线。

④行程二万:红军到达六盘山后,长征总的行程已达到二万余里。

⑤长缨:本指长绳,这里指革命武装。

⑥苍龙:本指太岁星,这里比喻凶恶的敌人。

赏析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在毛泽东的带领下翻越了六盘山,这意味着长征即将胜利结束。在长征途中,红军在“苍山如海”的苦难中迎风冒雨;在风雨雷电的泥泞草地中爬行前进;在枪林弹雨的围追堵截中突破重围;在千里雪山的寒冷饥饿中急速行军。而当翻越了六盘山这最后一道难关,也意味着又一次“而今迈步从头越”开始了。

词的上阕描绘了六盘山美丽的秋色,并回顾了长征所取得的辉煌成绩,表达了作者和红军战士在胜利即将到来时的喜悦心情。“天高云淡”,词一开篇,作者仅仅用了四个字就把西北地区秋天时天高气爽,云层淡薄的景象描绘了出来。在这样的季节里,毛泽东和战士们站在六盘山的顶峰,向远处望去,看到的是“南飞雁”。但是雁群南飞是秋天常见的景色,为什么作者还要“望断”呢?这是因为雁群要经过长途跋涉才能到达南方,而红军也是经过艰难的长征才到达北方,所以作者自然就把两者联系到一起。而且南方是红军战士们战斗过的地方,那里掩埋着为革命牺牲的烈士,并且还有留守革命根据地的战友和父老乡亲们,自古就有“雁足传书”的说法,所以作者希望大雁能把长征即将胜利的消息带给南方根据地的军民,让他们也能感受到喜悦。

接下来作者开始抒发自己的情感,“不到长城非好汉”,这句虽然只有七个字,但是却连用两个否定副词,这不仅增强了语势,而且表明红军北上抗日的坚定决心,同时这也是作者对国民党军队不战而逃和张国焘南下逃跑主张的有力批判。然后作者又用“屈指行程二万”来概括长征这一空前壮举,“屈指”是一个极轻微的动作,显得淡定从容,从而表现出红军对艰难困苦的蔑视。

词的下阙描写了红军登上六盘山后到处红旗招展的景象,并对未来进行了展望,表达了打败敌人的必胜信心。“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这两句点明了词题,展现了红军登上六盘山后壮丽的景象。在这两句里,作者重点突出“红旗”,这是因为它是革命的旗帜,是胜利的象征,经过了长征的洗礼,经过了敌人围追堵截的考验,红旗如今在六盘山上飘扬,这怎能不让作者以及红军战士们感到豪情满怀,信心百倍呢?

最后作者满怀信心地写道:“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这两句不仅照应了上阕“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句意,表明了红军北上抗日的决心,同时也是作者在长征即将胜利对革命前景的展望。全词以设问作结,并不是作者对抗日战争最终会取得胜利还有什么疑问,而是表达了战士们渴望早日战胜敌人的急切心情。而且以设问作结,似尽未尽,让我们读后感到余味无穷,平常说的“言有尽而意无穷”,就是指的这种手法。

同类推荐
  • 我们共同走过

    我们共同走过

    六十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是白驹过隙,但对今天我们这所学校来说,却是她的全部。六十年,足以使她桃李满天下、英才遍神州。从百废待兴齐声唤的建国初创,到只争朝夕谋发展的盛世中国,沈阳化工大学始终和祖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从沈阳西郊尚武街的荒凉春秋,到搬迁抚顺的峥嵘岁月;从返回旧址重整旗鼓,到沈阳西部的日夜奋战,沈阳化工大学虽然命运多舛、屡经磨难,但始终坚不可摧、弦歌不辍,彰显出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雄浑气节和顽强精神。
  • 爱犊居吟草

    爱犊居吟草

    本书是山西省著名作家马乃骝的诗文集,马乃骝,已故,生前任山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是纳兰性德研究专家……
  • 地气之上还有可仰望的星空

    地气之上还有可仰望的星空

    桫椤:首先感谢您在百忙之中给我请教的机会。前几天联系您的时候,您正在湖南吉首调研,那是全国政协委员的活动吗?通过您的这些工作,我们看到一位作家对社会和人民的责任担当。大多数作家埋头书斋的时间比较多,我希望知道,您从事这些社会工作,是否需要有身份上的某种转换?在时间的分配上,诸多的社会工作是否也会影响您的创作?张抗抗:五月我去湖南几天,是作为国务院参事调研,每年都会外出调研两次。这两年我们文化小组选择了“全民阅读”这个课题,研究部分城镇的实体书店和图书馆状况,向政府提出可供参考的意见和建议。
  • 不存在的照片

    不存在的照片

    《不存在的照片》是樊小纯写作的一本虚构书信集,整本书的视角被分裂成了讲述者与隐藏的倾听者,但最终都拢归于作者本身的叙述。信件的一隐一显的两位主角去看世间万物,通过摄影、绘画、建筑、文学所关涉的场景,来讲述世界的景观——秩序下的自我与他者。
  • 蚂蚁部队:八一五后滞华日军覆灭记

    蚂蚁部队:八一五后滞华日军覆灭记

    1945年二战结束以后,驻扎在山西的侵华日军第一军六万名官兵惶惶不可终日。帝国大学毕业的高才生城野宏参谋以他无人能敌的口才,给处于绝望之中的第一军将领们描绘出了一幅充满希望的蓝图,使他们相信,日本战败了,只要第一军残留山西,控制山西的资源,就是对天皇,对日本最大的忠诚!六万驻晋日军只要能智慧地利用阎锡山对共产党不共戴天之仇恨,以及与蒋中央难以调和的矛盾,争取到阎锡山的庇护,便可以继续留驻山西,并将山西丰富的煤铁资源牢牢控制在手中,为日本未来的复兴,保存一个取之不竭的物资基地,和一支精锐的先遣军。
热门推荐
  • 繁花似锦莲香落

    繁花似锦莲香落

    她一朝穿越,七年倾心。10岁入宫,尊为王后。倾城一笑,只为那龙座之上的清冷男子。换来的却是那梁上独身舞动的三尺白绫。他一袭白衣,一曲绝唱。艳动四国。救世神医,一番游历,竟来到了皇室处决极刑重犯之地,乱葬岗中救下她,五年相处,她以徒弟自居。出色的医学天赋令他惊叹。以至倾囊相授,五年中,她随她周游四国,行医济世一袭白衣,淡雅如莲,倾城脱俗,媚动四国,却无一人能入其眼。他一代帝王。权倾四国。温润儒雅,倾城一笑,宛如罂粟般,凄美却透着致命的诱惑。艳动四国。再次相遇。他拥有了得天独厚的权势。地位以及荣耀。不论身份地位亦是容颜,足以令世间所有女子动容。他被她出尘的气息深深吸引,步步沦陷。以城池下聘。令天下动荡。换来的却只是她近乎冷漠的嘲笑。“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锦绣江山袖手拂之。这,是我要的,你给得起吗?”他沉默,而她拂袖离开,只余一室莲香。
  • 太上浩元经

    太上浩元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别扭总裁别后悔

    别扭总裁别后悔

    又名《宁原爱你》青梅竹马玩起霸道总裁的戏码拒绝商业联姻,带着精致美貌女主光环的情敌上门挑衅。WTF,就因为我是和男主相配的千金小姐就得沦为女配吗?“宁雅,我不会接受商业联姻的”“呵...原七宸,我对你...岂止商业联姻啊~”不就是女配嘛,我宁雅会怕吗?用实力告诉你们女主应该是怎样的!钱,人脉,能力,气质,桃花样样具备,谁说女配不能逆袭好,你要结婚是吧,我让你结“后悔了别来找我!”“我不会后悔的。”“后悔了来找我你就是狗!”宁雅无语的看着这个男人一本正经的把她的求婚戒指扔进海里“原七宸,你什么意思?”“我后悔了”哼,宁雅高傲转身“对不起,我要接受别人求婚了”身后传来一声“汪~”宁雅给人感觉很强势,可她在原七宸面前多柔啊~原七宸给人感觉很冷,可他是宁雅心里的光啊~————推荐曦梦的新文《天命神女超时空》请大家多多支持 推荐以作者为蓝本的新文《晨想青春回忆录》请大家多多支持
  • 淘妃嫁到:王爷手下留情

    淘妃嫁到:王爷手下留情

    穿到荒山野岭穷困潦倒?她忍。政变打仗颠沛流离?她再忍。好不容易遇上个美男,弯的?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面对这种暴殄天物丧尽天良的行为,她决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必要时候亲自上阵以身试教解救美男于基世界的水深火热之中。美男闻言,乖乖躺下,一脸娇羞:“来吧,不要怜惜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大王来巡天

    大王来巡天

    没有丹药?本王会炼!不会真术?本王教你!法宝坏了?本王来修!阵法太强?本来能破!你想修仙?本王陪你!身为地星第一天才的楚天,丹田被毁,成为废人,却意外融合了诸天之王的残魂,掌握无上进化术,人生从此逆转!
  • 孽凰:皇后善谋

    孽凰:皇后善谋

    苏慕晴战场受伤后,穿越成南岳王朝皇后。面对骄横跋扈的宠妃,密谋篡位的权臣、虎视眈眈的敌国,身为弃后的她,要如何扭转乾坤?靠着无双智计,苏慕晴步步为营,一点点扭转劣势;与南岳皇帝北堂风的感情,也在守望相助共抗敌人的过程中,逐渐萌生。然而战火初熄,局势方定,后宫突然走出一位与慕晴一模一样的女子,她说:“我才是真正的皇后苏慕晴。”面对扑朔迷离的这一切,苏慕晴,究竟是要孤身远走,从此江湖逍遥,还是涅槃重生,成为冲天而飞的“孽凰”!
  • 心灵甘泉·自然与人生

    心灵甘泉·自然与人生

    德富芦花以“美的农民”的身份,将自己的全部身心融入大自然中,践行着自己“自耕自食,晴耕雨读”的生活理念。其作品以独特的观点探讨社会与个人、自然与人类等主题,被定为近代日本国民实行“情感教育”的通读书目。读本书,你可以随着德富芦花的文笔,走近散发着泥土芳香的原野,白云缱绻的天空,长满花草的山岗,清澈见底的小溪。在以文字点染大自然的山野林木、霜晨月夜、倒影炊烟的同时,并不忘人生的现实一面。
  • 禅要经

    禅要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万古乾坤界

    万古乾坤界

    少年张元初一步一步走向巅峰,期间经历了千奇百怪的故事。
  • 恶魔进化——蚁族

    恶魔进化——蚁族

    天生启灵的灵魂+无限可能的进化系统会在修仙遍地走的世界发展成什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