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76400000016

第16章 以平常心观无常事(2)

心如墙壁,能藏能用

众生有佛性,处处有禅机,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成佛;世事本无常,佛虽然不能改变这个事实,却可以超脱于这个现实。这其中的区别就在于能否驾驭好自己的心。习得了平常心,以平常心对待世间无常,反而能够得到解脱。

菩提达摩向二祖慧可传法时说:“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何谓“心如墙壁”?这是一种怎样的境界呢?一般来说,很多人将之解释为言思道断,心行处灭的意思,即在修行过程中,要做到不为外物所扰,心中不起妄念:“墙壁当前,挡住去路,寸步难进,诸法离言,毕竟空寂,无少法可取,无少法可分别,如墙壁无路”,念无起处,心无行处。而圣严法师则形象地阐释了自己对这句话的不同理解。法师认为,心如墙壁,这个墙壁应该是透明的,墙壁本身是固定而不能移动的,但是却可以任人使用:墙壁的基本作用是作为生活的屏障,隐藏个人的隐私;除此之外,既可以用来挂东西,也可以在上面作画。但是,不管我们将这面墙壁做什么用途,墙壁本身都不曾改变。

想要发挥墙的作用,必须首先得有这样一面墙存在,也就是要找到自己的心,给自己的心一片自由舒展的空间。

唐朝时期,宣州刺史陆亘大夫心中有个疑问,成天忧心忡忡夜不能寐,于是前来向南泉禅师求教。

陆亘问道:“请问禅师,有一个人在一个玻璃瓶中养了一只小鹅,后来小鹅慢慢长大,无法从瓶子中钻出来了,他想将鹅平安取出,又不想打碎瓶子。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您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南泉禅师面无表情,突然大喝一声:“陆大人!”

陆亘毫无防备,下意识地应了一声。

南泉禅师哈哈一笑:“出来了!”

陆亘顿时大悟,脸上再无阴霾之色。

对这则公案,圣严法师解释说,陆亘之所以困惑是因为他将自己的念头装进了他内心的瓶子,南泉禅师喊他的名字,他一答应,念头就离开了瓶中鹅,心就自由了。心自由了,才可能以平常心去对待身边的事物,才可能以超脱的目光去注视世间的无常。

想要正确地驾驭自己的心,就要达到心的自由境界。与其说心像是墙壁,不如说仿若仓库更加贴切。圣严法师将心喻为仓库,目的是解释他常说的“内心不要留下任何东西”,也就是说我们心中所有之物,无论是知识、学问,还是经验,都是为了众生,并非自己本身需要它们,因此自己本身内心是“无一物”的。就像是仓库一样,虽然库中储藏着无数东西,但是一件都不属于自己,在众生不需要的时候,应该安放不动,只有当其他人需要了,才从中取出。这样的一颗心是无比宽容的,能够包容一切,自然不会被无常所困。

有一位禅师,因总是随身携带一个布袋而被称为布袋和尚,相传他是弥勒佛为渡济世人转世而来。有一天一位居士在路上碰到了他,看到他手中的布袋便猜到了他的身份,于是便上前和他聊了起来。

居士:“敢问和尚法号是什么?”

布袋和尚:“我有一布袋,虚空无挂码。展开遍十方,入时观自在。”

居士:“和尚云游四方,布袋中都有什么行李呢?”

布袋和尚:“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睹人青眼在,问路白云头。”

居士:“弟子愚顽,想向禅师请教什么是真正的佛法?”

布袋和尚:“即个心心心是佛,十方世界最灵物。纵横妙用可怜生,一切不如心真实。”

布袋和尚手中的布袋又被称作乾坤袋,从他随口吟唱的佛偈中可知,他的布袋可大可小。圣严法师说这个布袋代表着布袋和尚的心境和胸怀,别人给他什么他都会收下,即使是不好的东西,只要装进他的布袋,都会变成好的东西,他还常常将里面的东西送人,好像永远也掏不完。对他而言,没有任何东西是不能接受和包容的,不论善恶、好坏、是非,只要在他面前都会变成没有障碍。因此,他的心就如他的布袋,打开时可以遍及十方,甚至连虚空也能装进去。

“入时观自在”,因为心无障碍,所以不论看什么,都可以看得很透彻,自然就能很好地驾驭自己的心,将它修炼成一面墙,不论做什么用途,都能够保持不动;同时又能像仓库一样,不管储藏了多少东西,都既不会成为自己的负担,也不会成为会引发傲慢情绪的引子。

莲心禅韵:

关于弥勒佛的楹联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北京·潭柘寺

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人何所不容;开口常笑,笑古笑今,世事付之一笑。

——杭州·上天竺寺

青山之高绿水之长岂必佛方开口笑,徐行不困稳坐不跌无妨人自纵心游。

——昆明西山·华亭寺

日日携空布袋,少米无钱,只剩得大肚宽肠,不知众檀越信心时用何物供养。

年年坐冷山门,接张待李,总见他欢天喜地,请问这头陀得意处有什么来由。

——江西云居山·真如禅寺

青山不碍白云飞

在众生眼中,佛是遥不可及的,他们远在西方极乐世界,不食人间烟火,只是一种遥远的信仰之所在。然而圣严法师却一直强调,佛就在平常人世间,普天之下处处有佛法,芸芸众生人人有佛缘。在佛的眼中,世间的一切事、物、人都在不断变幻,没有一刻停留。万物有生有灭,没有瞬间停留,这也正是佛教中所说的“无常”。人生无从选择,所以人生有憾,所以人生有痛,所以人生迷茫,所以人生无奈,所以人生无常。无常与平常,仿若黑暗隧道是两端,一进一出,光明自现。一花一世界,一念一悲欢。所谓欢乐,所谓痛苦,只是存在于自己的感觉之中。

幸福是一种主观感受,而并非完全由客观环境造就。以平常心观世间无常,就能够在尘世间获得幸福。禅宗大德曾说过:“红尘堆里学山居,风尘何能染人,只恐人扰风尘耳!”人虽然不能改变命数,却能调整自己的心态,定位自己理想中的幸福。

曾经有人问灵云禅师人该如何出离无常痛苦,禅师回答:“青山原不动,浮云任去来。”圣严法师这样解释灵云禅师的话:灵云禅师话中的“青山”,指的是智慧的心,也就是开悟后的悟境,是已经见到佛性本清净之后具有的不增不减不生不灭的特质。当人被无常烦恼包围时,就难以开启自己的智慧,就如同青山被浮云环绕而暂时消失一样,但是山永远还在那里,即使被遮蔽,也会在一阵风吹过之后再度显现,智慧也是如此,智慧既像青山一样长存,又像驱散浮云的风一样自由。

一次,灵佑在百丈怀海禅师的身边,怀海问:“是谁?”

灵佑答:“是我。”

百丈怀海就对他说:“你拨拨看,炉子里有火么?”

灵佑拨拨炉子说:“没火。”

于是,百丈怀海亲自起来,在炉子深处拨出几粒火炭,夹起来对灵佑说:“瞧,这是什么?”

灵佑当下大悟。

看不到炉中的星火是因为被世俗的痛苦障了目,因为有了寻找火的目标,但是却因对于这份目标的执著而不能看穿炉中表面的灰烬,也就无法发现灰烬下隐藏的火光。智慧之光是永存的,可是只有内心清净的人才能够发现它的存在,并在其感召之下感受到智慧的温暖和力量。

有一颗智慧的心,修佛修到随物而化,面对一切都风物恬然,无心而无我,就能够时时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与幸福,就不会再有烦恼和忧愁,就会像云门禅师一样,日日是好日,正所谓“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药山禅师在庭院中打坐,身边有云岩和道吾两位弟子相伴。禅师坐禅之后,看两名弟子仍然若有所思,便指着院中的两颗老树问道:“你们看这两棵老树,已经在寺中经历了上百个年头,如今,这两棵树一枯一荣,你们说,是是枯的好呢?还是荣的好呢?”

道吾回答道:“荣的好。”

云岩答道:“枯的好!”

药山禅师看着他们,并未讲话,恰逢一位侍者从旁边路过,于是药山禅师便将他喊了过来,问他道:“你看院中的这两棵树,是枯的好呢?还是荣的好?”

侍者回答道:“枯者由他枯,荣者任他荣。”

药山禅师面露微笑,赞许地朝侍者点了点头。

同一个问题有三种不同的答案,“荣的好”,这表示一个人的性格热忱进取;“枯的好”这表示清净淡泊;“枯者由他枯,荣者由他荣”,这是顺应自然,各有因缘。所以有诗曰:

“云岩寂寂无窠臼,灿烂宗风是道吾;深信高禅知此意,闲行闲坐任荣枯。”

性格热忱进取者与清净淡泊者都有自己的乐趣,却也都有自己的烦恼。热忱的人有时候会疲于世俗生活中的喧嚣与众多不惜要的纷扰,而寡淡者却也难免会觉得寂寞无聊,只有真正能做到“枯者由他枯,荣者由他荣”的人才能够宠辱不惊,笑看花开花落,静观云卷云舒。

莲心禅韵:

妄心,真心:起种种分别计度的是妄心;妄想不起,寂而常照,是真心。没有修持功夫的人,平时都是分别、执著,妄心用事。真心用而不著,念而无住;妄心处处黏滞,事事挂碍。自在和不自在,正是两心的不同处。

尘埃

有一天,赵州禅师正在打扫佛殿,有一位前来拜佛的居士问道:“赵州和尚不是一位得道高僧吗,为何还要亲自扫地?”

赵州禅师回答:“地上有尘埃,自然需要人打扫。”

居士又问:“这里既然是佛门净土,又怎么会有尘埃呢?”

赵州禅师说:“灰尘是从外面飞进来的。”

居士追问:“净土之中,怎么会有尘埃飞入?”

赵州禅师抬手指向门外:“看,又飞进来一粒灰尘!”

同类推荐
  • 牟宗三说儒

    牟宗三说儒

    牟宗三先生终生不做官,不取财,不搞华而不实。对于平凡的世界,他更强调不平凡的人生学问,“这学问不为自己,专为我们中国文化做一点点贡献。”在这位最具“原创性”的“智者型”哲学家,当代港台新儒家中的重镇身上,我们能够看到一个儒者的真情真性与一份儒家的生命力量。
  • 每天懂一点净化身心的禅心佛语(圣严法师开示心理减压秘法)

    每天懂一点净化身心的禅心佛语(圣严法师开示心理减压秘法)

    本书以台湾第一高僧圣严法师的禅证体悟为中心,结合现代人的心理诉求,从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等日常行为入手,阐释净化身心、缓解压力的禅修法门。将心理减压和禅修秘法完美结合的佛法书,祝你走向身心康宁的禅修之道。
  • 世界佛教通史·第十二卷:斯里兰卡与东南亚佛教(从佛教传入至公元20世纪)

    世界佛教通史·第十二卷:斯里兰卡与东南亚佛教(从佛教传入至公元20世纪)

    第十二卷是对斯里兰卡和东南亚佛教分国别阐述。《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分设马克思主义研究、文学语言研究、历史考古研究、哲学宗教研究、经济研究、法学社会学研究、国际问题研究七个系列,选收范围包括专著、研究报告集、学术资料、古籍整理、译著、工具书等。
  • 道教的生死观

    道教的生死观

    北大微讲堂是北京大学为学生开设的科普讲座,邀请各学科教授、名家、院士等,讲解内容权威却又通俗易懂。
  • 唯识学概论

    唯识学概论

    《中观学概论》和《唯识学概论》两书的作者弘学居士,本名李英武,重庆南岸人氏。外祖母、母亲都是虔诚的佛教徒。弘学是我汉藏教理院同班同学正果法师的忠实弟子。1993年他写了《佛学概论》,我专门为他写了序,并希望他能“写出中、高两级佛学院校学生阅读的佛学书籍,并作为各级佛学院校的教材或参考资料”。
热门推荐
  • 天才魔女桃花多

    天才魔女桃花多

    “娘亲,那是爹爹啊,为什么我们要跑?”一只毛茸茸的小狼屁颠屁颠的跟在女子身后说道。“我知道,”女子低眉,随手拉下一边的柳枝折了一根丢给了小狼,”拿去给他,就当是昨晚的报酬。”一个小男孩将手中的柳枝塞到男子的手中,“娘亲说,她不是一个随便的人,这个就算是信物了,她会回来找你的。”说完男孩灰溜溜的跑了。男子紧紧的捏着柳枝,目光狠厉的看着远方,“女人,你以为你跑的掉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影响力:非凡主控与引导的艺术

    影响力:非凡主控与引导的艺术

    优秀、卓越之人往往具有非凡的影响力。凭此,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左右逢源,在谈笑间引导、改变他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掌控局势的发展。影响力是优秀、卓越的重要组成元素,是每个不甘平庸、渴望优秀、有所作为的人都应该自我培养的关键能力之一。《影响力:非凡主控与引导的艺术》由廖振宇编著,凝聚强大的气场,让他人乐于被引导,被改变:掌控局势主动权,摆脱平庸现状,走向非凡人生。提升影响力,从合格到优秀,再到卓越的个人成长之路,从平庸到成功,再到辉煌的成功之路。
  • 维摩经疏

    维摩经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爰园词话

    爰园词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早安,我的鬼神大人

    早安,我的鬼神大人

    明明是平平凡凡的一个普通女孩,一觉醒来竟成了家喻户晓的大明星,而这个明星情商似乎不太高……她一次次给这个明星的低情商收拾烂摊子,这也算了!可是为什么她还能看见一些不可思议的东西?!她躯体异常,能看见鬼,能辨别妖,却看不清隔壁邻居到底是个什么东东!鬼?魔?妖?她不能确定,她唯一确定的,是他不是人!!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花易谢情难戒

    花易谢情难戒

    女人情,男人爱,雾中花,水中月。爱是一种禅,是一种信念,只有一心痴往并坚信她存在的人方有机会一睹真容。我爱你,就这么简单!!!
  • 柳絮随风去

    柳絮随风去

    隐门,一个神秘的组织,传说中由彭祖的后代组成。彭祖位列仙班之后,其血脉之力偶尔会在其后代子孙身上显现,长则千年,短则数百年。传说继承彭祖血脉的子孙将拥有修仙的根基,拥有成仙的机会,且食其精血可长寿。为追随先祖成为天上人,后人则发展了名为隐门的组织,目的在于找出先祖血脉之力,继承先人遗志。历代帝王坐拥天下,权势富贵傍身,最大的愿望莫过于与天齐寿,永享世间繁华。于是历代帝王们开始了漫长的寻找之路。慕容翊雪的母亲蓝立羽天赋异禀,惊才绝艳,二八年华进入了先贤祠得到了历代先祖的承认,成为隐门第二十七代门主。蓝立羽初入江湖历练,与江湖浪子慕容青相识,情窦初开,二人坠入爱河,一起游历江湖。途中遇到睿安王世子王庚。王庚横刀夺爱,不折手段将蓝立羽骗到手,利用蓝立羽夺得了王位,掌控了隐门大部分势力,促使蓝立羽众叛亲离。蓝立羽带着隐门信物逃离了王庚。心灰意冷之余却发现自己已怀有身孕。天机老人卜算子呕血卜卦,算到血脉之力将现。应在何人身上却天机不可泄露。
  • 解一个锁

    解一个锁

    我们想要改变生活,从自己的生活里进进出出,再从别人的生活中或留下炽热的烙印,或是不带走一片云彩,我们总想活得明白,却被生活反上了枷锁,我们想从自己或者他人中找到钥匙,解开生活,最后却发现,我们什么都有,却又什么都没有
  • 爱你是段无光的岁月

    爱你是段无光的岁月

    洛如萱以为即使蓝希寒娶她是因为她的心脏是林思瑶的,只要时间长了,他会爱上她的。殊不知这一切是一场安排好的阴谋计划。林思瑶的计划,蓝真真的偏执,蓝希寒的阴狠,让她决定换脸改名,将她所受的折磨全部还给他们。--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