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76400000018

第18章 于禅定中得自由(2)

惠能说道:“思量人间的善事,心就是天堂;思量人间的邪恶,就化为地狱。心生毒害,人就沦为畜生;心生慈悲,处处就是菩萨;心生智慧,无处不是乐土;心里愚痴,处处都是苦海了。在普通人看来,清明和痴迷是完全对立的,但真正的人却知道它们都是人的意识,没有太大的差别。人世间万物皆是虚幻的,都是一样的。生命的本源也就是生命的终点,结束就是开始。财富、成就、名位和功勋对于生命来说只不过是生命的灰尘与飞烟。心乱只是因为身在尘世,心静只是因为身在禅中,没有中断就没有连续,没有来也就没有去。”

弟子终于醒悟,禅师的话像暮鼓与晨钟唤醒了碎裂在生活碾磨里的人。

由此可见,参禅的关键并不在于打不打坐,而在于你怎样去修心,只有心先行进入禅的境界,人才可能修成禅,才可以从禅定中体会到何为自由。因此,虽然行亦禅坐亦禅,但行住坐卧要做到心不散乱,意不颠倒,时时刻刻保持我们的觉性的存在,心要能够做主,人在哪里心就在哪里。人在诵经,心就在诵经;人在打坐,心就在打坐,始终没有起第二念。

“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佛教认为,心是一切的基础,一个人如果想要修行,想要真正的入定,必须先从修心开始。

1925年初秋,弘一法师因战事而滞留宁波七塔寺。

一天,他的老友夏丏尊来拜访。看到弘一法师吃饭时,只有一盘咸菜。

夏丏尊不忍地问:“难道这咸菜不会太咸吗?”

“咸有咸的味道。”弘一大师回答道。

吃完饭后,弘一大师倒了一杯白开水喝。

夏丏尊又问:“没有茶叶吗?怎么喝这平淡的白开水?”

弘一大师笑着说:“开水虽淡,淡也有淡的味道。”

弘一大师的境界就在于他有一颗随闲随淡的心,一个人的心灵能够不随外物而转,就已经达到心智的自由了,就能够在行住坐卧中体悟禅定的微妙。

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这三句话虽然看似简单,但却已经道尽了禅修入定的原则和特性。“修行禅法不在于采取什么坐姿或生活方式,重点在于要体会到安定自然”。行亦禅,坐亦禅,春来任他百花开,秋去随他黄叶散;坐亦禅,行亦禅,无穷般若心自在,清净自有菩提伴。

莲心禅韵:

弘一法师(1880—1942):俗姓李,学名文涛,字书同,法号弘一,世称弘一大师。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在诗歌、音乐、戏剧、书法、教育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1918年他皈依佛门,在杭州虎跑寺受戒出家,后一生致力于佛学研究,佛教界尊他为近代重兴南山律宗的第十一代祖师。

佛教四大名山:普陀山,位于浙江省东北部东海莲花洋上,属普陀县,有“南海圣境”、“海天佛国”、“世外桃源”、“蓬莱仙境”之称;峨眉山,在四川省峨眉县城西南7公里,雄踞四川盆地西南缘,素有"峨眉天下秀"的美称;五台山,人称“僧人山”,位于山西省五台县东北部,绕周250公里,由五座山峰环抱而成,五座山峰如垒土之台,分别为南台、北台、申台、西台、东台,故名五台山;九华山,原名九子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青阳县西南,山上有99座山峰,以天台、天柱、十王、莲花等九座山峰耸入云霄,最为雄伟,远远望去好像并肩站立的九个兄弟,因而又叫九子山,又以山有九峰如莲花,故名九华山。

生命当如不系舟

怎样才能达到禅者的自由?一个人如果想要像禅者一样自由,首先就要拥有一颗纯净飘逸的心,随风如白云般漂泊,安闲自在,任意舒卷,随时随地,随心而安。

很多人为了能够禅修开悟,穷尽一生心力只为了寻找到入定开悟的真理,而圣严法师却开示众生放下真理,才是真自由。修禅之人自然都希望能够找到一种确定能抵达悟境的方法,所以往往会皓首穷经,遍访名师,但是这样很容易将自己困住。“当你追求真理之后,又能将所追求的放下,而不执著一个非如何不可的真理,那才是真正的自由!”

真正的自由不是追求,而更接近于一种随遇而安;不是消极地顺其自然,而是一种心境的舒适与坦然。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随遇而安并不像用自己的左手握住右手一样简单,甚至不是通过简单的学习就能获得的,它是禅者的一种大境界。宇宙万物也有各自的生存法则,就像水随地势起伏而流淌,不会刻意地选择路线;云因为风的起落而飘动,不会刻意地抗拒聚散;花随四季的变迁而轮回,不会刻意地回避凋零。它们都是自由的,有着苍天大地赋予的顺其自然的奥义。这个道理,让我们从一粒小小的草籽中去感知:

在三伏天里,禅院的草地已经是一片枯黄。

“快撒点草籽吧!好难看啊。”小和尚说。

“等天凉了。”师父挥挥手,“随时!”

中秋的时候,师父买了一包草籽,叫小和尚播种。秋风起,草籽边撒边飘。

“不好了!好多种子都被风吹飞了。”小和尚喊道。

“没关系,吹走的多半是空的,即使撒下去也发不了芽。”师父说,“随性!”

种子撒完,就飞来几只小鸟啄食。

“要命了!种子都被鸟儿吃了!”小和尚急得直跳脚。

“没关系!种子多,吃不完!”师父说,“随遇!”

半夜一阵骤雨,小和尚一大早就冲进禅房:“师父!这下全完了!好多草籽被雨水冲走了!”

“冲到哪里,就在哪里发芽!”师父说,“随缘!”

转眼一个星期过去,原来光秃秃的地面,居然长出了许多嫩绿的草苗,一些原来没播种的角落,也泛出了绿意。

小和尚高兴得拍起手来。师父点点头:“随喜!”

小和尚的师父真是一位智者,他的每一句话都直入人心。这随口而出的五随,足以看到老和尚心中已经是自由洒脱的澄圆境界。随不是跟随,而是顺其自然,不怨怒,不躁进,不过度,不强求。随不是随便,是把握机遇,不悲观,不刻板,不慌乱,不忘形。

自由是一种心境,如闲云野鹤,闲散安逸不受尘世羁绊,能够在悲伤中发现喜悦,能够在阴霾中预见晴天,就如长沙景岑禅师所言,心能够在整个时空中徜徉,“始随芳草去,又逐落花回”。

一日,长沙景岑禅师到山上去散步,回来的时候碰到了住持长老。

住持问他:“你今天去了哪里?”

长沙禅师:“我到山上去散步了。”

住持追问:“去哪里了?”

长沙禅师:“始随芳草去,又逐落花回。”

圣严法师非常欣赏长沙禅师达到的这一番境界:“禅师所怀抱的心境一片和风煦日,没有狂风暴雨;禅师所体验的世界一片光天化日,没有黑暗罪恶。并不是这世界没有狂风暴雨和黑暗罪恶,而是他的心不受外在环境影响,永远安详、稳定、慈悲、宁静、光明磊落。所以,不论他面对什么样的世界,他的心境始终自在安闲”。

世人常常觉得不自由,即使禅定也往往只是为了求“禅”而刻意入定,虽然稳坐如钟,心却如风中摇曳的枯草,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安宁。“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年忧”,过多的执著造成过多的苦恼,执著于其中不能自拔的人又怎么了解禅者的自有境界呢?

“始随芳草去,又逐落花回”,心境坦然,悠然无滞,眼前自然是海阔天空,到处都会是盎然的芳草,遍地都是缤纷的落花,徜徉其中,天高云淡,鸟语花香,神奇的造物,悠然的心灵,一切如诗话般和谐动人。其中境界就如寒山诗偈中所言:“一住寒山万事休,更无杂念挂心头。闲于石壁题诗句,任运还同不系舟”。心无邪,人生得大自在。

莲心禅韵:

春天来了

有一位老师带学生们登山赏雪,雪在山崖树影中交织成一幅无比美丽的画卷,所有人的都被造物的神奇所震惊。

老师站在一棵树下,恰好一滴融化的雪水滴在了他的头上,于是他向学生们提了个问题:“同学们,雪融化之后,会变成什么呢?”

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水!”

老师非常欣慰,对同学们做了一个赞赏的手势。

这时,一个老和尚从旁边经过,他抬头看了看满山的雪色,若有所思地说:“雪融化了,难道不是春天吗?”

自由当有戒

自由是心灵的后花园,而禅定是打开花园大门的钥匙。禅定修行,正是为了打开智慧的禅门,获得自由轻盈的人生。禅定将我们从奔波忙碌的世俗生活中解放出来,以身体的被缚换得心智的舒展。自由是行云流水般的快乐,闲看门前花开落,笑望长空云卷舒。

禅定的一种境界,自由是一种心态,虽然抵达自由可以通过不同的禅修方法,但是绝对的自由只是从心灵角度而言。在禅宗的理念中,还有着非常重要的“持戒”观念。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世间的万事万物都要受到一定的约束,所有的自由都是有条件的。

有这样一则熟悉的寓言:车轮总是埋怨方向盘限制了自己的自由,而方向盘却语重心长地说:“我若不限制你的自由,只怕你会跌入无底深渊中去!”每个生命都像车轮一样崇尚自由,反对约束,总是努力地想要挣脱方向盘的约束,而一旦真得如愿,则可能会突然发现,原来自己之前想象中的坦途中布满了沟沟坎坎,稍不留神便会撞得粉身碎骨。倘若挣脱了外界的束缚而达到执迷的程度,这种自由就会变得危险。

禅宗的自由是有约束的自由,是需要遵循戒律的自由。圣严法师开示持戒的目的是改过迁善,“改过为不造一切恶业,可得离苦的果报;迁善为努力一切善业,可得幸福的果报”。而禅修之人既要遵守五戒,又要求得四种精进,守五戒是自利自保,求精进是为了利乐众生。

五戒是佛戒之中最简单的项目,但也是一切佛戒的根本,故称五戒为根本戒,其它一切戒律无一不由五戒衍生而成,也无一不将五戒作为重戒。五戒主要包括杀、盗、淫、妄、酒。圣严法师在《佛教入门》一书中对其做了详细的解释:

1.不杀生,主要是不杀人;

2.不偷盗,主要是不取非分之物,不收不义之财;

3.不邪淫,主要是不违社会秩序,不背人间伦理,不妨害家庭,不损伤健康;

4.不妄语,主要是不以语言使得他人受到损害;

5.不饮酒,应包括麻药在内,主要是不以饮用酒精及麻药,失去自制能力而去做出杀、盗、淫、妄的犯罪行为。

表面上看来,五戒似乎是极为简单的事情,但是真正能够做到的人却并不多,很多时候,即使形式上遵守了这五戒的要求,却并不能从内心里领悟到其中的深刻含义。

学禅的师兄弟走在一条泥泞的道路上。走到一处浅滩时,他们看见一位美丽的少女在那里踟蹰不前。由于她穿着丝绸的衣服,使她无法跨步走过浅滩。

“来吧!小姑娘,我背你过去。”大和尚说罢,把少女背了起来。

过了浅滩,他把小姑娘放下,然后和小和尚继续前进。

小和尚跟在大和尚后面,一路上心里不悦,但他默不做声。

晚上,回到寺院后,他忍不住了,对大和尚说:“我们出家人要守戒律,不能亲近女色,你今天为什么要背那个女人过河呢?”

“呀!你说的是那个女人呀!我早就把她放下了,怎么你到现在还挂在心上?”大和尚笑着答道。

在小和尚的理解中,大和尚“亲近女色”,似乎是违反了佛门清规,但大和尚怀中有美女心中却没有男女的概念。在他眼中,少女只是一位需要帮助的人,所以过河之后,他就已经将此人真正放下了,而执著于戒律的小和尚反而对此耿耿于怀,就在于他并没有真正领会禅门戒律的真正内涵。

四精进,又称为四正勤,圣严法师将之解释为劝导他人除一切恶修一切善,也就是佛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含义:已作之恶令中止,未作之恶令不作;已行之善令增长,未行之善令修行。前两句是为众生拔苦,后两句是给众生带来幸福。拔苦与乐,正是大悲心的菩萨行。

禅宗的自由不是为所欲为,自由是没有痛苦,没有恐惧,免于奴役,免于伤害的舒适和谐,但仍然要以不损害他人并救济他人为原则。把握住自由的方向,就像是只有握紧手中的线,风筝才能够在高空中自由飞翔。

莲心禅韵:

锄草斩蛇

有一位僧人来向智常禅师请教,恰好禅师正在后山劳作,于是僧人便来到到田间找他。

智常禅师正在锄草,草丛中一条蛇钻出向来人爬去,智常禅师举起锄头欲砍。僧人不仅不感谢,反而用鄙夷的口气说:“本以为可以见到一位高僧,哪知只是一个粗鲁的俗人!”

禅师问:“这般讲话,是你粗,还是我粗?”

僧人:“什么是粗?”

禅师放下了锄头,

僧人:“什么是细?”

禅师举起了锄头,做了一个下去的动作。

僧人说:“你说的粗细,让人根本无法理解!”

智常禅师:“你什么时候看见我要斩蛇?”

僧人:“当下!”

智常禅师:“既是当下,你为何看不到自己,只看到我要斩蛇?”

同类推荐
  • 世界佛教通史·第十二卷:斯里兰卡与东南亚佛教(从佛教传入至公元20世纪)

    世界佛教通史·第十二卷:斯里兰卡与东南亚佛教(从佛教传入至公元20世纪)

    第十二卷是对斯里兰卡和东南亚佛教分国别阐述。《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分设马克思主义研究、文学语言研究、历史考古研究、哲学宗教研究、经济研究、法学社会学研究、国际问题研究七个系列,选收范围包括专著、研究报告集、学术资料、古籍整理、译著、工具书等。
  • 读佛即是拜佛:真实的唐僧

    读佛即是拜佛:真实的唐僧

    唐僧玄奘,年少时跟随兄长出家,于藏经楼专职抄写佛经,过目不忘。28岁时,不顾朝廷禁令,冒死偷渡玉门关,独自一个人踏上漫漫西行取经之路。沙漠中迷路,高山遇雪崩,六次遭强盗,甚至被异教徒当成活人祭品……沿途艰险不断、诱惑不断,玄奘未曾动摇。4年时间,1400多天,玄奘终于穿过西域二十四国,于公元631年到达西行目的地——印度那烂陀寺。此后十余年,玄奘游遍印度,虚心求学,吸取各宗各派之精华。在曲女城辩法大会上,玄奘与大乘佛教斗法、与小乘佛教斗法、与婆罗门教斗法、与各派智者斗法,18天无一人挑战成功,一举成为全印度第一高僧,征服全印度,修得正果。
  • 星云法语

    星云法语

    一部哲学通俗读物。本书系星云大师佛学励志文章的汇编。借用古今各种寓言、典故、巧喻,融入佛理的解读,开示人们生活、工作、修身的智慧。这些小文风格清新,设喻、说理通俗易懂,皆是入世的、积极的文章,大有补于世道人心,有益于和谐社会建设。
  • 中观大师箴言集

    中观大师箴言集

    该书凝聚中观大师近年来的佛学论文精选,以正能量的视角看待世间百态,以佛法解读世界局势,以佛法来评析金融危机,以佛的智慧来谈如何应对心理疾病,由此获得社会正能量。文章通俗易懂,将佛法与现实紧密联系,展示给读者一个全新的佛学世界观。
  • 禅师读红尘:写给都市人的枕边幸福禅

    禅师读红尘:写给都市人的枕边幸福禅

    《禅师读红尘:写给都市人的枕边幸福禅》最大的亮点在于它是用佛陀的话解读或者解答的一些现代都市里最棘手、最热门、最时尚、最前卫、最隐私、最尖锐等的话题。比如禅师对贪污、疯狂玩微博现象、婚外恋、奢华假日游、富二代、拜金女、明星绯闻等等问题的看法。它是用传统的观点阐释和解答新颖的问题。相对于较多的传统佛学类出版物来说,它的话题新颖,与时效结合紧密。市场上很多星云、弘一、证严等法师本人的著作《舍得》、《宽心》等以及写他们的著作《禅的行囊》、《禅心莲韵》等销量都很可观,相信将传统的畅销作品融入新的话题会更加有卖点。
热门推荐
  • 秀兰不当寡妇

    秀兰不当寡妇

    现代的李秀兰,是一名根红正苗的大龄未嫁单身贵族,并且鄙视已经结婚的,因为不想拘泥于琐碎的家务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在网上发布了一个帖子,大致云云已婚妇女是脑子秀逗了才要结婚,惹得女人们公愤,纷纷诅咒她去古代尝尝恶毒婆婆、事逼小姑、妈宝老公的生活,然后李秀兰悲催的就这么穿越了。
  • 果汁邂逅鸡尾酒

    果汁邂逅鸡尾酒

    果栀和纪纬玖似乎八字不合,三观不对。自从认识后,狗血雷人,波折不断。第一次邂逅,纪纬玖开车溅了她一裤脚脏水。第二次邂逅,让纪纬玖撞见她被“潜规则”的一幕。第三次……更别提了!
  • 安妮日记

    安妮日记

    《安妮日记》是德籍犹太少女安妮·弗兰克在二战中遗留下来的个人日记。它真实地记录了安妮一家以及另外四名犹太朋友为逃避纳粹迫害,藏匿在“密室”里度过的长达两年的生活。作为成长中的少女,安妮以独特的视角观察着周围的人和事,并表达了自己对自由和美好生活的向往。日记展示了安妮出色的写作才华,也引发人们对战争与人性的思考,以及对“密室”青春的爱怜。
  • 招摇旧草

    招摇旧草

    九州大陆,招摇山扶云城,是仙是妖,一念之间......“白洛鸢,你在天之灵不要怪姐姐,我与二殿下两情相悦,作为白族嫡女,我比你更适合与皇族缔结姻缘”......“鬼叫什么,死人怎么会动!”......“慢着!蔻儿姐姐不是要说给我厚葬吗,我倒想知道是怎样的厚葬”(夜安新书,欢迎入坑,看洛鸢小姐姐如何打贱人,虐渣男,在变强的路上一去不复还。)
  • 你的此生有我无憾

    你的此生有我无憾

    林宛歌写了一部小说男主是以现实生活的财阀掌权人霍南乔为原型的,女主是以她自己为原型的后来不知道怎么回事,写着写着,小说里写得全都成真了突然有一天林宛歌的顶头上司换成了霍南乔霍南乔:你的职务是我的私人秘书林宛歌:不....不用了而后遇见了霍南乔的小青梅小青梅:我给你一百万,你要远离南乔哥林宛歌:连忙点头,有钱的都是大爷没想到啊,躲过了小青梅,竟然没躲过霍南乔的地下小情人林宛歌:怎么办,小说里面我还没把小情人的结局写完————————————————第一次采访记者:霍先生,你有没有过一见钟情的时候霍先生:没有第二次采访霍先生:你把你上次问我的第一个问题再复述一遍记者:.....记者:霍先生,你有没有过一见钟情的时候?霍先生:有记者:你和你现在的太太在一起幸福吗?霍先生:我从认识她开始,我一直都觉得我很幸福
  • 感受经典:大学生读书征文获奖作品选

    感受经典:大学生读书征文获奖作品选

    本书所收的百篇文章是从各高校所报送的文章中出来的。这些文章以“读书”为主题,或反映读书生活,或畅谈阅读感受,或评论名篇,共分为书苑寄情、聆听经典、古今漫步、彼岸扬帆等四个部分。
  • 禅修武皇

    禅修武皇

    世间武者皆以天玄为引、天泽为辅、御灵为守、法技为攻、锻体修身,逆天改命探究武修之道。不知山被灭后,龙居轩宇再次醒来时已经变成了下界人族李轩宇,为报灭门之仇重新踏上了武修之道,和胖子蹲不下,冰冷娇妻何欣瑶,九馗魔眼钟铉,魔族公主林若莉,失忆龙女洛莉,神灵天兽听白,剑少王君……一同游历世间,探究真正的武修之道!
  •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译林人文精选)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译林人文精选)

    《论人类不平的起源和基础》采用1876年典藏版法文原著,在此版本上进行翻译。译文尊重卢梭当年应第戎学院征文而执笔的写作原意和部分词汇的专业用法,更加精准流畅。开篇导读,帮助读者对卢梭以及对这部著作进行一个提纲概括式的了解,减轻名著入门难的障碍。本版《论人类不平的起源和基础》新增卢梭当时于论文写成后又添加的19个补充注释,使读者更加全面的了解卢梭在写作过程中的哲学思辨,延伸的知识也令本著作更加立体。还收录当年日内瓦著名博物学家博纳(Bonnet)以菲洛普利(Philopolis)的笔名写信反对《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后,卢梭亲自雄辩答复博纳质疑的回信,是值得收藏的经典版本。
  • 房客

    房客

    1922年,战后英伦,男丁稀少。弗朗西丝的兄弟牺牲,父亲去世,仆人离去,原本体面的生活难以维系,她与母亲只得将家中二楼登报租出。年轻的巴伯夫妇搬进她们的家,陈旧的居室换上新颜,寂静的屋子响起派对喧哗,亲密的共处也唤醒了弗朗西丝心底的渴望,当胸口的秘密卸下,灿烂犹如英格兰夏日的恋情不断升温。然而,一个秋雨夜,一场冲突揭穿温柔表象下的谎言,一条鲜活的生命猝然终止。这是两人悄悄守护的秘密,当染上血迹斑驳,终是惊动了一整座城。
  • 碧游灵宝

    碧游灵宝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话说鸿蒙未判还是混沌的时期,在这个空间里没有任何的生命到处是狂暴的混沌黑洞,吸收着宇宙的力量。因有数不清的混沌黑洞不停的吸取混沌世界的力量,混沌世界开始完结流露出新的篇章……